標籤:

蜂療治療肩周炎

摘要:肩關節周圍炎用蜂療方法治療,療效顯著,在一般情況下,患者經蜂療10?30次即可治癒。肩關節周圍炎用蜂療方法治療,療效顯著,在一般情況下,患者經蜂療10?30次即可治癒。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多發生於中老年的慢性肩部疾病。女性發病率略髙於男性,非體力勞動者多見。其特點是肩部系統產生疼痛,日輕夜重,晚間痛醒,晨起稍加活動肩關節疼痛可得緩解,由於疼痛使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此病早期以疼痛為主,後期病變組織產生黏連,故後期疼痛程度減輕,以功能障礙為主。因該病多發於50歲以上患者,故又稱「五十肩」。該病多為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以肩部疼痛、肩關節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其發病率約佔肩部疾患的42%,占骨科疾患的1%;國內文獻資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發病率約佔人口總數的8%。肩周炎好發於中、老年人,常為單側發病,亦偶有雙側同病者。肩部疼痛範圍比較廣泛,常涉及三角肌、肱二頭肌、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胸小肌和胸大肌等。肩周炎屬中醫的「痹證」、「肩胛周痹」、「漏肩風」、「鎖骨風」 「凍結肩」、 「肩凝症」,等範疇,其發病原因包括六淫、勞傷、外傷、肝腎虧虛、氣血虛衰、 內傷七情等,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筋骨、關節、氣血、經絡和臟腑的改變,有邪入經絡,凝滯關節;勞傷筋骨,氣滯血凝;筋脈受損,瘀血凝滯;筋骨失養,筋攣骨松。急性期: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發性疼痛,其疼痛 常為持續性,表現不一。有的急性發作,但多數是慢性疼痛,有的只覺肩部不舒適及有束縛的感覺。疼痛多局限於肩關節的前外側,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點。常涉及肩胛區、上臂或前臂。 活動時,如穿上衣時聳肩或肩內旋時疼痛加重,不能梳頭、洗臉患側手不能摸背。以後肩痛迅速加重,尤以夜間為甚,患者不敢患側卧位。慢性期: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呈「凍結狀態」。肩關節的各方向活動均比正常的減少 1/4?1/2;嚴重者肩肱關節活動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關節的 活動。梳頭、穿衣、舉臂、向後伸均感困難。此期持續時間較長,通常為2?3個月。方一、蜂針取穴:天柱、啞門、肩井、肩外俞、大椎、膏肓、腎俞、秉風、曲垣、天宗、肩貞、足三里、肩髑。肩髑在肩胛隆起兩骨的凹陷中,屈臂上舉,在肩部兩骨的凹陷中。秉風:肩胛骨下窩的中央。曲垣:肩胛骨上窩內側端凹陷中。天宗:肩胛骨岡下窩的中央。肩貞:垂臂,腋後皺襞紋頭上1寸。操作方法:局部螫刺法:每用2?4個蜂,進行螫刺,每次2?4穴,隔日1次。功效:行氣破滯,散寒柔筋,疏通經絡,調理氣血。主治:肩關節周圍炎。說明:螫療時要配合甩臂、手臂爬髙動作。此法能逐風濕、通經絡、行氣血,對於初起或久患的肩關節周圍炎均有良效。

方二、組成:炙黃芪4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地龍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雞血藤15克、海風藤15克、桂枝6克。隨症加減:寒邪較重、冷痛較盛加炙麻黃6g、炙川烏5g以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病久濕郁化熱,熱痛較盛者加忍冬藤15g、桑枝15g以清熱除濕,舒經通絡。刺痛較甚,肩不能舉加制乳香6g、制沒藥6g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伴頸項僵痛加葛根15g以舒經解痙,痛連腰背加威靈仙10g、杜仲15g以疏風通絡,濡養筋骨。疼痛劇烈,夜不能寐加炙馬錢子3g、全蠍3g(包沖)以蠲痹通絡止痛。治療方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舒經通絡、散寒止痛。經驗心得:肩關節周圍炎主要病機在於氣血虛弱,氣血凝滯不暢,筋脈失養,脈絡瘀阻。蜂療能行氣破滯,散寒柔筋,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因而臨床中運用蜂針療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每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內服方取炙黃芪甘溫補氣昇陽,當歸辛溫養血活血,紅花助當歸活血通絡;赤芍涼血活血、兼能止痛並制溫葯太過,地龍活血通絡,其咸寒通降制黃芪昇陽助火之勢,二葯為使,桃仁、川芎活血化瘀,雞血藤助當歸養血活血、通經舒筋,桂枝溫經通陽,海風藤辛溫通經,諸葯合奏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舒經通絡、散寒止痛之功,溫陽而不燥烈,生陽而不耗散,散寒而不傷陰,活血而不耗血。蜂療治療肩周炎2014-5-16作者:admin閱讀次數(211)摘要:肩關節周圍炎用蜂療方法治療,療效顯著,在一般情況下,患者經蜂療10?30次即可治癒。肩關節周圍炎用蜂療方法治療,療效顯著,在一般情況下,患者經蜂療10?30次即可治癒。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多發生於中老年的慢性肩部疾病。女性發病率略髙於男性,非體力勞動者多見。其特點是肩部系統產生疼痛,日輕夜重,晚間痛醒,晨起稍加活動肩關節疼痛可得緩解,由於疼痛使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此病早期以疼痛為主,後期病變組織產生黏連,故後期疼痛程度減輕,以功能障礙為主。因該病多發於50歲以上患者,故又稱「五十肩」。該病多為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以肩部疼痛、肩關節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其發病率約佔肩部疾患的42%,占骨科疾患的1%;國內文獻資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發病率約佔人口總數的8%。肩周炎好發於中、老年人,常為單側發病,亦偶有雙側同病者。肩部疼痛範圍比較廣泛,常涉及三角肌、肱二頭肌、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胸小肌和胸大肌等。肩周炎屬中醫的「痹證」、「肩胛周痹」、「漏肩風」、「鎖骨風」 「凍結肩」、 「肩凝症」,等範疇,其發病原因包括六淫、勞傷、外傷、肝腎虧虛、氣血虛衰、 內傷七情等,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筋骨、關節、氣血、經絡和臟腑的改變,有邪入經絡,凝滯關節;勞傷筋骨,氣滯血凝;筋脈受損,瘀血凝滯;筋骨失養,筋攣骨松。急性期: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發性疼痛,其疼痛 常為持續性,表現不一。有的急性發作,但多數是慢性疼痛,有的只覺肩部不舒適及有束縛的感覺。疼痛多局限於肩關節的前外側,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點。常涉及肩胛區、上臂或前臂。 活動時,如穿上衣時聳肩或肩內旋時疼痛加重,不能梳頭、洗臉患側手不能摸背。以後肩痛迅速加重,尤以夜間為甚,患者不敢患側卧位。慢性期: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呈「凍結狀態」。肩關節的各方向活動均比正常的減少 1/4?1/2;嚴重者肩肱關節活動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關節的 活動。梳頭、穿衣、舉臂、向後伸均感困難。此期持續時間較長,通常為2?3個月。方一、蜂針取穴:天柱、啞門、肩井、肩外俞、大椎、膏肓、腎俞、秉風、曲垣、天宗、肩貞、足三里、肩髑。肩髑在肩胛隆起兩骨的凹陷中,屈臂上舉,在肩部兩骨的凹陷中。秉風:肩胛骨下窩的中央。曲垣:肩胛骨上窩內側端凹陷中。天宗:肩胛骨岡下窩的中央。肩貞:垂臂,腋後皺襞紋頭上1寸。操作方法:局部螫刺法:每用2?4個蜂,進行螫刺,每次2?4穴,隔日1次。功效:行氣破滯,散寒柔筋,疏通經絡,調理氣血。主治:肩關節周圍炎。說明:螫療時要配合甩臂、手臂爬髙動作。此法能逐風濕、通經絡、行氣血,對於初起或久患的肩關節周圍炎均有良效。

方二、組成:炙黃芪4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地龍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雞血藤15克、海風藤15克、桂枝6克。隨症加減:寒邪較重、冷痛較盛加炙麻黃6g、炙川烏5g以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病久濕郁化熱,熱痛較盛者加忍冬藤15g、桑枝15g以清熱除濕,舒經通絡。刺痛較甚,肩不能舉加制乳香6g、制沒藥6g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伴頸項僵痛加葛根15g以舒經解痙,痛連腰背加威靈仙10g、杜仲15g以疏風通絡,濡養筋骨。疼痛劇烈,夜不能寐加炙馬錢子3g、全蠍3g(包沖)以蠲痹通絡止痛。治療方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舒經通絡、散寒止痛。經驗心得:肩關節周圍炎主要病機在於氣血虛弱,氣血凝滯不暢,筋脈失養,脈絡瘀阻。蜂療能行氣破滯,散寒柔筋,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因而臨床中運用蜂針療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每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內服方取炙黃芪甘溫補氣昇陽,當歸辛溫養血活血,紅花助當歸活血通絡;赤芍涼血活血、兼能止痛並制溫葯太過,地龍活血通絡,其咸寒通降制黃芪昇陽助火之勢,二葯為使,桃仁、川芎活血化瘀,雞血藤助當歸養血活血、通經舒筋,桂枝溫經通陽,海風藤辛溫通經,諸葯合奏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舒經通絡、散寒止痛之功,溫陽而不燥烈,生陽而不耗散,散寒而不傷陰,活血而不耗血。
推薦閱讀:

肩周炎中西醫治療方法,自己在家就能治療
肩周炎反覆發作?傻!1個方法就能輕鬆擊敗它,省下了不少錢
肩周炎自我鍛煉(組圖)
肩周炎的推拿治療
點按解溪穴,速治肩周炎

TAG:治療 | 肩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