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吸引
人際吸引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們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和他人一起度過的。一份1982年的實驗表明一個人幾乎3/4的非睡眠時間是和其他人度過的。
為什麼會喜歡某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我們依照什麼選擇朋友?一條普遍的規律從社會交換理論中獲得:當我們認為與某些人交往是有利可圖的時候,就是說收益高於成本的時候,我們就喜歡這些人(儘管聽上去不好聽)。那麼,深入的分析影響人際關係的特定因素,可認為如下四種:
1. 接近性(地理距離)
2. 熟悉性(接觸頻率)
3. 相似性(思考方式的相似程度)
4. 個人品質(如:忠誠、可靠、誠實……)
一:接近性
居住距離越近,個體間彼此接觸容易,我們從認識的人中選擇朋友,住得近使兩人接觸很方便,這影響到了交往利益和成本平衡。一份1980的研究表明,大學宿舍里,較小的居住單元比較大的居住單元更有利於友誼的形成。
當然,也有例外,如果一開始就有矛盾和衝突的話,更多的接觸反而會加劇彼此的厭惡感。
二:熟悉性
單純的接觸頻率的高低會影響好感。一份1968年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看一張陌生照片的次數越多,就會越喜歡這個人(猞猁加註:單相思受這點影響嚴重^_^)。心理學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1、多次接觸能提高再次認識。2、當人們彼此熟悉時就會更好的預測對方的行為,結果,她在場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越來越舒適。
單純接觸的局限
如果一開始的影響就是負面的話,就未必如此了。
三:相似性
人際吸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相似性,我們傾向於喜歡在態度、興趣、價值觀、背景、人格上和我們相似的人。有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狂熱的女權主義者不大可能約會一位傳統的性別角色論者。
心理學又是如何解釋的呢?這裡只舉各種觀點中的一種:喜歡一個人,同時又在基本問題上不同意這個人的看法會在心理上造成不適。(猞猁加註:古典婚姻的不適應常常體現在這裡)
四:個人品質
這點相比沒有以上3點重要,幾十年前的一個表中收錄了555個形容個體的人格特徵包括:真誠、誠實、忠誠、可靠……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喜歡錶現熱情的個體,尊敬我們認為那些有競爭力的個體。
致命吸引
最初吸引我們的某人身上的個人品質有時卻可能成為兩人關係中最致命的缺陷。一位最初被一名男性事業成功和自行吸引的女性後來發現它是一個獨斷得工作狂。在學生回憶的分手中大約有30%涉及了「致命吸引」。研究也表明當個體為另一個人所具備的獨特的、極端的或者合自己很不同的特點吸引時,就更容易出現這種「致命吸引」。
附件: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