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相由心生不信由你 【閑話國粹】

《《了凡四訓》講記——獻給勇於改造命運的人》立命之學 孔公算準宿命    第一篇「立命之學」,這是世間每個人都想明了的課題。我們一般所見所聞,這個世界上的人,有富貴、貧賤、長壽、短命,都認為是命里註定的,這種說法不能說他完全錯。因為一個人若是前世做好人好事,這一世自然是一個富貴、長壽的人;若是前世做壞事,這一世自然是貧賤、短命。這是平常的道理,可是我們要曉得還有特別的,就是命運可以改變的道理。若一個人本來命里註定富貴、長壽,但他做了極大的惡事,等不到下一世去受報應,就在這一世變成了貧賤、短命的人。也有一種人,本來命里註定貧賤、短命,因為他做了極大的善事,不必等到下一世來享福,就在這一世變成了富貴、長壽的人了。這種事自古以來,中外歷史上的事例很多。所以雖然說今世所受的都是前世所作,命里早就註定,但是也不一定會被命運束縛,還要靠自己現在去創造。    這一篇「立命之學」,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過,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運的人的種種效驗,告訴他兒子。要他兒子不被這個「命」字束縛住,要竭力去做種種的善事,不可以做壞事。「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兩個字,就是命不能束縛我,是我創造命運,命運掌握在我手裡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學」,就是論立命的學問,講立命的道理。反過來說,我們念佛修行的人,若能夠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念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得到一個快樂美滿的人生。    (一)孔公算準宿命    余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    這四篇文章,都是袁了凡先生對他兒子所說的話,所以文章是上對下勉勵其子的語氣;他自己一生命運是如何改變的,希望他的子孫也能明了此理,依教奉行。所以叫做「家庭四訓」。    他自己敘述,從小父親就過世,母親叫他放棄『舉業』,舉業是讀書求學從政,『棄舉業』學醫也就是放棄讀書去學醫。因為在中國過去舊社會裡,讀書求學目的是從政,放棄讀書,就是放棄從政的行業。『學醫』可以養生,自己有一技之長,將來可以憑行醫謀生,所以這裡的『養生』,『生』是生活。同時又可以救人,『濟』就是救濟別人,這是很好的行業。    人生選擇行業是很重要的。從前教書的先生,學生接受他的教學,沒有規定學費多少,而是隨便供養的。家裡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貧窮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誠恭敬的表達尊師重道的心,學費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醫生也是如此,只要盡心儘力地為人治病,至於報酬就隨各人的心意,因為他是以救人為目的。所以古老的社會裡,教師和醫生普遍的受到人們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且習一藝以成名』,這個『藝』字就是技藝。技藝如果專精,就可以成為一代名醫。『爾父夙心也』,母親告訴他,這是你父親的願望。當然,了凡先生就放下讀書的念頭來學醫。    後余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余敬禮之。語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余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余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試其數。纖悉皆驗。    這一段是敘述他改變命運的機緣。內容描述在慈雲寺遇到一位老人,這個老人『修髯偉貌』,『髯』是鬍鬚,從面頰兩邊垂下的叫「髯」,在下巴底下,嘴兩邊的叫「須」。這個人鬍鬚很長,相貌莊嚴,個子高大,看起來不是一個凡人,所以叫『飄飄若仙』。仙風道骨,瀟洒出眾,沒有一點俗氣的樣子,所以袁先生對這位老人非常敬重,因為他品貌不凡。    老人就告訴他:「你是將來要從政的人。」『子』是對人的尊稱,『仕』是做官。『仕路』就是官場,像現在的政治界一樣的意思。『明年即進學』,因為老人會看相,就叫他趕快去進學。『進學』,從前國家用人,都要經由考試來選拔人才,如果考上了秀才,就會派進到縣立的學校讀書,所以叫做進學。並且說:「你是從政之人,為何不趕快讀書呢?」『余告以故』,了凡就把母親所說其先父希望他學醫的原因,向老人說明,並且請教老人姓名和住所。『里居』也包括籍貫和住處。老人就告訴了凡先生,他姓孔,是雲南人。    『得邵子皇極數正傳』,『邵子』就是宋朝的邵康節,這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皇極數》就是《皇極經世書》,這本書也有相當的分量,收在《四庫全書》里。它的內容,完全是依照《易經》的理論來推算命運,它推算命運的範圍非常廣泛,整個世界國家轉變都有論定。朝代的興亡、個人的吉凶,也可從數理上推斷,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學問。這的確是有根據,相當科學的。    由此可知,每一個人,甚至每一樁事皆有定數,這就是佛法里講的因緣果報。只要你起心動念,你就有定數;只要你沒有心念,那你就超越數字、數量之外了。修行人往往能超越,為什麼呢?因為他入定。入了定,他的心就不起作用,沒有任何念頭;沒有念頭,就不落在數量里。由此可知,只要你有念頭,就必定落在數量里。換句話說,遇到高明的人,他就能夠把你的流年命運,推斷得清清楚楚。    所以凡夫都有數,唯獨超越三界——阿羅漢以上的聖者,就可以超越宿命了。即使是三界之內,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修成了四禪八定,能不能超過數量呢?的確,他在定中,數對他是失去了作用,但是這個失掉作用只是暫時的,並不是永遠的失掉。為什麼呢?他的定力若消失,念頭又起,就又掉到數里去了,想逃沒法逃出,在那邊緣上,心一動就掉下來。這就是他為什麼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的原因了。如果定功再進一步達到九次第定,永遠保持不會退轉,他就超越數量了。這時他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在佛法里稱為聖人、阿羅漢。我們懂得了這個原理,知道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定數的;既然有定數,我們就要用平常心來看這個世界,好的順境不必喜歡,看到不好的逆境也不要悲傷。為什麼呢?一切都是註定的。    孔先生精通《皇極經》,是邵康節的傳人,這也是代代相傳,都是有師承,一代傳一代。他看到袁了凡,就把他看得很清楚,而且告訴他『數該傳汝』:你跟我有緣分,我這一套學問應該傳給你。可以說孔先生找到了傳人。    『余引之歸』,了凡先生就請他到家裡去坐坐。了凡很孝順,告訴他的母親,他母親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而且告訴他要算算命,試試看靈不靈。這是處世待人的良好態度,禮貌很周到。你所講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要經過試驗才行,絕對不是貿然就接受。這一試是真的,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靈驗,這樣他的信心就生了,對孔先生的建議也相信了。    余遂起讀書之念。    進學念書這個念頭就生起來了。    謀之表兄沈稱。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余遂禮郁為師。    這是說生起讀書進學的念頭,往從政的道路做預備工夫。以前讀書並不像現在有很多學校,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學,沒有學校。國家只有大學,沒有中學,必須私塾里念得很好,才有機會考入大學。那時稱太學,明、清都叫國子監,相當於現代的大學,是國家辦的,私塾是私人辦的小規模學校,老師只有一個,學生通常只有二、三十人。    正好他的表兄有一個朋友叫郁海谷,在沈友夫家裡開館。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當富有的一戶人家,因為家裡很有錢,有幾間空房子,一間作教室,請老師教自己的子弟,親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這裡來上學。郁海谷先生此時正好在沈友夫家裡開館教學,他就拜郁海谷作老師,進學讀書。    孔為余起數。    孔先生給他算命。    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    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運,告訴他,你明年去考童生(秀才),要經過好幾次的考試。先要經過『縣考』,了凡先生應考中第十四名。縣上面有府,府上面有省,這是明、清兩代的制度。一個府大概管七、八個縣,主管稱為知府,是在縣之上,省之下。民國就把府廢除了,改成行政專員。『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提學』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省政府教育廳長,管一個省的教育。所以地方上考試能考多少名、考得取、考不取,命里都註定了。到第二年去參加考試,果然沒有錯,都符合。    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余備錄而謹記之。    我們看這段文,不是只看袁了凡先生,而是看自己。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個時辰生死都已註定了,怎麼死法也註定了,一生全都是命里註定的,你怎麼胡思亂想都逃不過定命。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誰都沒法子逃過。    因為孔先生給他算得這麼靈,所以就請他算終身的命運。『終身休咎』就是一生的吉凶。孔先生把他的流年排到死,什麼時辰死亡,都為他排定了。歷年的考試,能考取多少名,都給他注出來。    『某年當補廩』,『廩』是廩生,『補』是補缺,相當於現代所講的公費學生。雖然是學生,但是領國家的津貼,每個月生活費由公家補貼。每一個縣都有一定的名額,必須有缺了,你才能夠遞補上去。『某年當貢』,『貢』是貢生。廩生、貢生都是明、清兩代依學生的程度而設立的,不是學位,相當於我們現代的中學生、大學生,但是受到國家照顧,由國家發給生活費用。從前生活費用是發米,而米多的、吃不完的可以賣錢,相當於實物配給。現代則用貨幣來代替食物,是方便多了。至於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學位,好比是學士、碩士、博士。進士相當於博士,是最高的學位。貢後某一年他去做官了。『四川一大尹』,『大尹』相當於現代的縣長,還有二尹、三尹。二尹相當於現代的主任秘書,三尹相當於現代所講的科長。『在任三年半』,做三年半的縣長,就得要辭職。為什麼呢?壽命到了。五十三歲,壽命也不很長。『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就壽終正寢,這還是得到一個好死。『惜無子』,可惜命里沒有兒子。了凡先生把這些事情恭恭敬敬的記下來,給自己作一個參考。    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    往後每次考試,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名次都相符合,一點也沒差錯。孔先生的確很高明,算得很靈。    獨算餘食廩米。    『廩米』這是廩生所得的俸米。    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    一石是十斗。他說每個月領俸祿,你自己記住,等你領米領到『九十一石五斗』,你就『出貢』了,就升級了,你就從廩生升到貢生了。升到貢生,廩米就不給了,廩生的缺就讓別人來補,這有一定的名額。    及食米七十餘石。屠宗師即批准補貢。    『屠宗師』就是當時的提學,相當於現代的教育廳長。他看袁先生的學問、品德還不錯,建議要提拔他。出貢就是批准了『補貢』,從廩生就補貢生的缺了,也就是升級了。    余竊疑之。    這下他懷疑了,孔先生這一著沒算對。    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嘆曰。五策即五篇奏議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准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    俸祿領到七十多石的時候,屠先生就批准他補貢了。可能屠先生批准之後,也許就陞官高遷,也許是調職了。『暑印』是代理,教育廳長大概被調走了,現在有個代理教育廳長。這一位代理教育廳長不同意,把他駁回去,不准他補貢,他還繼續去當秀才——廩生(廩生、貢生都是秀才)。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當提學,他看到『場中備卷』,這些考卷就是落第的、沒有考取的卷子,還保存著。有些時候,主管的官員會把這些沒有考取的卷子拿來重新看一看,希望發現遺漏的人才。如果真正是人才,他們還是要提拔的,怕的是一時差錯遺漏了。    殷秋溟就看到袁了凡的考試卷。『五策』就是『五篇』,即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論文,五篇論文。殷先生看了非常滿意,非常的讚歎,他說這五篇論文,就像是五篇奏議。『奏議』是臣子對皇帝的建議;國家施政應興應革,他們都可以提出意見,貢獻給朝廷,由朝廷來取捨。殷先生說這五篇確實就是奏議,可見袁先生見識很高,文章寫得很好。因為一般對國家興革提出建議,都是屬於大臣的事情,不是小小的秀才做得到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政務委員、國策顧問。袁了凡的文章居然可與他們相提並論,可見他的確是有學問。    『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博』是指見識廣博,『洽』是說理非常清晰通達,『淹』是透澈,『貫』是文章無論理路、無論是章法結構都有條不紊。能得此四個字的評語,定是上乘的文章,無論是在思想理論、文字的結構,都屬於上等的。所以不能叫他終老於窗下,一生只做個秀才,應當要把他選出來替國家服務。『遂依縣申文准貢』,就是交代當地的縣政府,要把這個人提拔起來。『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    從此處來看,屠宗師是很了不起的人,看到袁先生的卷子馬上就想提拔他,可是代理人楊先生把他駁回去了,這就是兩個人的看法不一樣。袁了凡是有才幹,可是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很大的啟示,那就是有才還要有命。所以人的一生命運主宰了一切,命、時、因緣都有定數,這裡面講才、命、時。袁先生一定要遇到殷秋溟,他的因緣才成熟,這些我們都應當要明白的。    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從此以後,袁先生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一個人一生的際遇,吉凶禍福、貧富貴賤都有命,都有時節因緣,不能強求的。命裡面沒有,怎麼動腦筋也求不到;命裡面有的,什麼念頭都不想,到時候自然來了。他從此以後無求、無得、無失,心地真正平靜下來了。所以我讀《了凡四訓》,學佛以後,我們可以稱袁了凡在這一階段,是一個標準的凡夫。我們連一般的凡夫都不夠標準。為什麼呢?心不清凈,一天到晚還胡思亂想。他的妄念沒有了,對於一生的休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古德云:「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為小人。」為什麼呢?因為君子知命,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小人很冤枉,拚命的追求,不知道這是命里有的,努力拚命求得的,還是命里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呢?這是指定數,一般人都在定數里。這個時候袁了凡只知道有定數,不知道定數之外還有一個變數,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下一段以後就是講變數,講立命的理論方法。要按照真正的理論方法去求,就能夠改變命運,你想求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佛家所講的「布施」,你想得到財富,就必須行「財布施」;想得聰明智慧,那就要行「法布施」;想長壽平安,那就要行「無畏布施」,這就是正確的創造命運的方法。按照正確的理論方法去求,都可以得到你所要得的,甚至連成佛也求得到,何況這些世間的小小福報?    貢入燕都。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    『燕都』就是現在的北京,也就是首都所在地,元、明、清三朝首都都在北京。『留京一年』,他出貢之後就到北京去了,在北京住了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每天靜坐;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他的心地多麼清凈。心清凈了自然就生智慧,一般人智慧不能現前是心不清凈。他之所以能夠靜得下來,就是他對於自己的命運完全知道,想也沒用處,所以什麼都不想了,心定下來了。立命之學 雲谷勸導改造命運的原理    己巳歸。游南雍。未入監。先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    己巳這一年,他回到南方。『游南雍』,南雍是皇帝所辦的大學,就是國子監,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南京,北京稱為北雍,南京稱為南雍,是國家辦的兩所大學。『未入監』,就是未入學。在還沒有入學之前,先去拜訪雲谷禪師。『雲谷會禪師』,『會』是他的法名,雲谷禪師的法名叫『法會』,這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善知識。了凡先生他到南京棲霞山去參訪,去拜見他。『對坐一室』,在禪堂里打坐。『凡三晝夜不瞑目』,也沒有倦容。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故能精神飽滿。雲谷禪師看到他這麼年輕,有這樣好的功夫,很難得,不容易。    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凡夫之所以不能夠成為阿羅漢以上的聖人,原因在那裡呢?妄想太多了。《華嚴》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病根就是在妄想,『妄念相纏』,不得作聖。你坐在這裡三天三夜,我沒有看到你起一個妄念,這是為什麼呢?    余曰。吾為孔先生算定。榮辱死生。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    了凡先生是個老實人(老實最可貴)。他說:「因為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一生的吉凶禍福都註定了,還有什麼好想呢?想也沒有用處,所以乾脆就不想了。」知道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就要走了,所以生死是一定的。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那一個時辰,人家都算定了,有什麼話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他就不打妄想了。    雲谷笑曰。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    一個人能夠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那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他不是功夫,他是命給人算定了。所以雲谷禪師就笑著說:「我還以為你是功夫不錯的豪傑,原來你還是個凡夫。」    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    了凡先生就向雲谷禪師請教:「這是什麼緣故?」這就說明數的道理,人為什麼會有命運?為什麼會落在數量里?人如果到了無心,就超越數量了。袁了凡先生有沒有到無心?沒有!他只是什麼都不想,因為想也沒用。他還有一個妄念,就是「我什麼都不想了」,有這麼一個妄念,還是有心,並不是無心。他常常心裡有個念頭:「我一生都算定了,一生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並沒有到真正的無心。既然沒有到無心,決定為陰陽所縛,怎麼會沒有數?數就是數量,是以數學的原理來推演出過去、現在、未來。    甚深禪定不是一般世間人所有的。佛門裡像黃檗祖師,他是在定中所見的境界。因為在禪定中,時空都突破了。時空突破了之後,過去、現在、未來自成一片,全部都看到,那是決定真實,一點都不會差錯。為什麼?他看到未來的事,不是他推算的,而是眼前親見,這要相當功夫才行。所以靠數理來推論,我們世間凡夫做得到;現量境界現前,就不是世間凡夫所能做到的。在佛門至少要三果阿那含以上,他們有甚深的禪定,能夠見到過去、未來,這是不會有錯的。    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    你從遇到孔先生,被他算命算定之後,距離現在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你的命運一點都沒有改變,完全照著他給你算定的走,這不是凡夫,是什麼?你的命運里每一年、每一月沒有加減乘除,這是標準凡夫。一個大善之人,命有沒有?有,但改變了;大惡之人呢?也改變了,不會照原定的樣子。由此可知他二十年來沒有行善,也算沒有作惡,他的命運完全照著孔先生所算定的,這叫做標準凡夫。    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    了凡先生就問雲谷禪師,難道命運可以改變?『逃』就是超越,那就是定數裡面還有變數。孔先生給他算的是定數,變數則掌握在自己手上,這是孔先生不曉得的,不能推算的。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這是雲谷禪師教導他改造命運,也就是跟他講定數里有變數,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雲谷禪師承不承認有定數?承認。前面講過:『人未能無心,安得無數。』世俗講的命運,雲谷禪師完全肯定、承認,確實有命運。但是命運自己可以改變,可以創造。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論,佛家是創命論,由自己創造美好的前途。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個人都幫不上忙,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改造命運,決定要靠自己覺醒,靠自己改造,了凡是個讀書人,所以就先用詩書裡面的道理來開導他。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儒家所講的,《詩經》、《書經》中所說的。雲谷禪師懂得,他說這是明明白白、的的確確的教訓,這是事實。    再看看佛所講的,『我教典中說』,雲谷禪師是佛門大德,『我教典』就是佛教經典中所講的。『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命里沒有兒子,你要求,就可以得兒子。『求長壽得長壽』,因為了凡先生短命,壽命只有五十三歲。這就是說,你求什麼得什麼;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章嘉大師說過:「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是章嘉大師有解釋,有些人在佛門當中求,求不得,是什麼原因?那是不如理、不如法。懂理論、懂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求必應。如理如法的求,還是得不到時,這是自己有業障,必須把業障消除,障礙沒有了,就得感應。這是章嘉大師說過的,沒有求不到的。    從根本的原理來講,世出世間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一切的需求,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都是根據「萬法唯心」這個原理。《華嚴》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們「求」,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方法最圓滿、最恰當的就是佛陀的教誡。依據佛法的理論、教訓去求,我們求不老、求不病、求不死,能不能求得到?決定求得到,確實求得到,都在佛門之中;雲谷傳給了凡的只是極小的一部分,因為了凡的志向不大,只求世間的功名、富貴,所以雲谷禪師只教他這個部分。雲谷禪師滿他的願望,他想求得功名、富貴,就告訴他求得的方法。還特別告訴他,『妄語乃釋迦大戒』,戒律里有「四根本戒」,就是殺、盜、淫、妄,所以妄語是佛家的根本大戒。佛怎麼會妄語?怎麼會騙人?換句話說,告訴他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這是事實,決定可以得到的。以後了凡依教修行,此三者果然如願獲得。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這是進一步向禪師請教,說『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孟子》上有這麼一句話。但是在了凡先生他的想法,『道德仁義,可以力求』,那是我本身的事情,我希望成聖成賢,在道理上是講得通的。『功名富貴,如何求得?』功名富貴是身外之物,也能求得到?我沒有功名,能求得功名?沒有富貴,能求得富貴?這似乎是命里註定的,命里沒有,那裡能求得到?「命里有的求得到,命里沒有的到那裡去求?」這是一般宿命論,也就是命中的一個常數。常數是前生造作的因,這一生應得的果報,殊不知常數里有變數,加上變數就不一樣。功名富貴我們的確可以求得到的。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孟老夫子的話沒錯,『汝自錯解了』,你自己錯會了意思;你並沒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說的,你的解釋只對了一半,另一半你不曉得。對的一半是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還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到的。你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這話出自《壇經》。    《六祖壇經》、《金剛經》、《楞嚴經》,這三部經典在中國,自古以來被大家公認是第一等的作品。《壇經》是中國人寫的,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有一份特別親切的感情在其中,也實在寫得很好,是整個佛法的綱要;我們不能把它單單看成是禪宗的經典,它是整個佛法的綱要,也可以說是六祖大師的修學心得報告。    六祖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心地。『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要到那裡求呢?從心地裡面去求。    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這段教訓非常重要。內求、外求都要從內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錯了。所以佛法里講,求什麼得什麼,都是從內心求,不是叫我們從外面求。外面求,決定得不到。為什麼?外面是常數,外面不會變;心地是個變數,不是常數。    了凡先生二十年來,心地算是清凈,沒有妄想。他的心是守定常數,不知變數,所以他這二十年中的命運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樣,連考試,都不會提前一名,也不會落後一名,因為他不懂變數的原理。    雲谷禪師教他這個道理——『求在我』,在自己。道德仁義是內——德行的修養;功名富貴是外——生活上的享受。內外都得,這個求才真正叫做『有益於得』。《華嚴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是究竟圓滿的享受,內外皆得大圓滿。那真是我們講的事事如意,沒有一樣不稱心,自在如意。如果沒有這樣殊勝的果報,就不會有人學佛了。    學佛不是消極,是非常現實的。現在人講「現實」,沒有比學佛更現實,這是實在的,你看就曉得了。一般講現實,未必能得到現實;佛法里講現實,是真正能夠得到。須知佛陀教育之好,但是,實在講,世間人對佛教誤解了,錯會了意思,不知道它的好處。能夠真正體認了,才曉得佛陀的教學才是世出世間最圓滿、最殊勝、最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絕對找不到的,尤其是大乘佛法。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這是指現代社會,大眾所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縱然得到了,那是命里有的;命里沒有而得到的,這才叫做「求得」。命里有的你求得,那不算求得,因為不求也得到。    譬如今天有人說做股票很賺錢,一年賺了幾千萬,這是命里有的,他得到了。命里沒有的,你看多少人做股票賠錢,不是每個人都賺錢!若每個人都賺錢,股票誰賠錢?賭博贏來的錢還是命里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甚至於做小偷、做強盜得來的,還是命里有的。命里沒有的,偷都偷不來。    古人明白這個道理,才說:「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為小人。」為什麼?沒能逃過定命,沒能逃過常數。所以人要是真正明白道理了,都會安於本分。安於本分,自己日子過得好,社會也安定,天下也太平,大家都沒有爭執了。    所以佛法教我們求命里沒有的;常數裡面沒有的,我們能夠求得到,這是屬於變數。怎麼求呢?要向內心裏面求。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就是這一段所說的,他不能夠『反躬內省』——『反省』是向內心裏面求覺悟,向內心裡存養厚德。他不懂這個道理,每天動腦筋往外去求。這種求法,即使是『求之有道』,縱然你有方法、有手段、有計謀,可是怎麼樣呢?『得之有命』,你命里沒有還是得不到,你得到的都是你命里的常數,命里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袁了凡懂得常數,所以他不操心,不用種種非法手段去求。他曉得有命,打什麼樣的妄想,用什麼樣的手段,命里沒有,決定得不到。    『內外雙失』,內是什麼呢?心不清凈;外面所求得不到,怎能不生煩惱?了凡居士這二十年,「內」他沒有失,「外面」他失掉了。因為他不想了,什麼也不求了,「內」——算是保持了心地的清凈、平和,但是外面一切都是命運所安排的。一般人拚命向外馳求,見識比不上袁了凡。了凡先生得到一個心安理得,而一般人向外馳求的是心不安,得到的還是命裡面註定的,這是『內外雙失』。    『故無益』,沒有利益就是損失,結果必是有損無益。這一段開示的確把世出世間的現象完全道破了,我們明白了,應該有所選擇。立命之學 改造命運的方法——知過    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余以實告。    雲谷禪師就再問他:「孔先生給你算的終身流年休咎,算得怎麼樣?」他就老老實實將孔先生所算的告訴他。    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    雲谷禪師反問他一句,這就是教他反省,找出惡痛的根源。『揣』是揣量,就是自己認真的去反省一下,應不應該得科第?    應生子否。    應不應該有兒子?你好好的反省反省,應不應該有?當然雲谷禪師跟他談話不會只有這麼兩句,但是這兩樁事在了凡來講是最重要的、最關切的,所以提出兩條大的——他最關心的事情,其餘的就不必提了。    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    雲谷禪師這一問,他想了很久,答覆雲谷禪師說:『不應也。』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老老實實回答:「不應該。」因為他老實,尤注說:「老實乃進德之基,凡飾非掩過之人,前途有何希望?」善知識遇到誠實人,他一定會愛護,才會指出他一條明路。要是自大傲慢不誠實,人家對你笑笑就完了,不會認真教誨的。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點,這是立命的基因。    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    從政的人要有福,如果沒有福,老百姓就要遭難。一個人有福,確實全國的人民都有福了。今天講民主自由,大家都認為這是真理,是時代的潮流,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抵擋的。這個潮流是好還是壞,必須再看下面的結果才能夠論斷。我們看看古時候的社會制度,讀書明理的人沒有爭執,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開明。我們讀唐太宗的《貞觀政要》,太宗的心胸之開明,真叫人佩服。他給別人說:「做皇帝有什麼好處?負這麼大的責任,你想要做,我讓給你做。」有這樣大的心胸!他做皇帝並不是在那邊享福,不是在那邊作威作福,是替百姓做事,是替全國老百姓謀幸福,為國家選拔人才,這些人才是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    確實,從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余福薄』,他想想,說:「我福太薄。」沒福!沒福又不能修福,『又不能積功累行』,不肯修福。『以基厚福』,『基』就是培植;不肯培福、不肯修福。沒福不像做官的樣子,不足以領導百姓、造福百姓。    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    這個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前面是說一個綱領,底下再給我們仔細分析。前面是總說,後面是一樁一樁來分析。確實沒福——不耐煩!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狹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當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夠服人,這是一定的道理。    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直心直行』是當任意、縱情解釋,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使性子」。他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這也是別人所不能承受的。    『輕言妄談』,言論不謹慎,隨便說話,不負責任。    『此皆薄福之相也』,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渾厚、老成,心胸廣闊而能容人,言語動作緩慢;「緩」顯得穩重。孔夫子說:「不重則不威。」穩重,其威德才能服人,才能夠處世。了凡先生年輕時不夠穩重,自己說出自己沒福,不應該中科第。下一段則說他不應該有兒女,這一段反省是說明他不應該得科第之所以然。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俗話說,地下不幹凈會長東西,會生五穀雜糧;水要是太清了就沒有魚。為什麼?魚在清水裡,它也知道會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會在清水裡游。也可以說地裡頭很乾凈沒有穢物,是不會生長植物的。    余好潔。宜無子者一。    袁了凡有潔癖。整齊、清潔是件好事情,但是太過分的清潔也是個毛病。一點髒東西都不能忍受的,這也不行。這是不應有子的第一個原因。    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    和氣能興家,俗話常說「和氣生財」,袁了凡沒有財富,與這也有關係。他並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歡發怒,常常發脾氣,看不慣的,看不順眼的,他就要發作,不能容忍。這是沒福,這是『宜無子者』第二個原因。    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    『愛』是仁愛,能夠推己及人。這些道理他曉得,但是自己做不到。為什麼?他是個很刻薄的人,『忍』就是刻薄。換句話說,他愛惜自己的名節,不願意幫助別人,這也是無子的一個原因。底下又說:    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    前面是講存心,以下則從生理上說。他反省說了六條原因,前面三條是從心理上講的——不應該有兒女。後面是從生理上說的,也不應該有兒女;他喜歡說話,喜歡批評人,喜歡論是非,所以說言語上常常喜歡強出人頭。這容易傷氣,生理上受傷害,這是『宜無子者』第四個原因。    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    不但喜歡高談闊論,還喜歡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錯。飲酒過度會傷神,『精』是精神;傷精神,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妨礙。末後又說:    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    他晚上不睡覺,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樂,不知道保養。想必了凡先生的身體相當虛弱,他不知道保養身體。    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想想自己一身的過失毛病,惡作太多了,數不盡。他的為人真正誠實,這叫「懺悔」,發露懺悔。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夠對人說出來,坦誠的說出來,毫無隱瞞。佛門講「懺除業障」,這樣才能夠真正把自己的業障除掉。能夠發現自己種種的弊病,這叫「開悟」。覺悟之後能夠把這些毛病改正過來,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修什麼行!自己有什麼毛病都不知道,從那裡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錯誤的行為;把錯誤的思想,行為改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為第一要緊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錯誤行為,才能改過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雲谷禪師一追問,他認真的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樁一樁的找出來,這是後來他能夠改造命運的根本原因。    他憑什麼能改造命運?我們為什麼不能改造?我們對於自己的毛病一無所知,從那裡改起?人家一反省,明明白白的擺在面前,就一樁一樁的把它改掉。所以內里求德行,外面求富貴、求兒女,樣樣都得到了。他不是從外面求的,我們看他並沒有在送子觀音前面燒香拜拜,求菩薩送一個兒子。他求功名、富貴也不是在佛菩薩面前去禱告求的。現在人拜神求神都是錯了!那裡能求得到!寺廟香火鼎盛,一天到晚不知道多少人去求富貴、求男女,得來的全是命里有的,不求也會得來。還以為是神賜給他的,神對他特別有恩惠,實在是冤枉!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求,就是雲谷禪師所講的「內外雙得」,沒有得不到的。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雲谷大師這些開示非常重要,絕對不能看作迷信。如果看作迷信,實在講不是雲谷迷信,是我們自己迷信。自己迷了,不相信聖人之言,不相信事實的真相,是自己迷惑顛倒。前面雲谷禪師教袁了凡真實的反省檢討,才直正知道自己過失很多。「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世間最大的善行就是改過。    我們在《無量壽經》里也讀到,佛告訴我們,縱使供養無量無邊的聖人——這是大善,還不如自己回頭來認真修行。認真修行就是改過自新,我們古聖先賢所講的,改過是大善,中外的聖人都有共同的見解。    雲谷在此就講到『豈惟科第哉』,豈只是功名?求取功名是要靠積德,是要靠過去生中的修積,才能夠得到科第。『世間享千金之產者』,這是講富貴。家財萬貫,一定是富貴之人,他才能夠享受富貴。富貴不是隨便可以得來的,佛門裡說,這一生中得大富是前生財布施修得多,這一生才能得大富。我們這一生貧困是前生沒有大修財布施的果報,能不能勉強得到呢?不可能,得不到的。如果勉強去求,災禍跟著就來了。「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我們看中國古人造字,學問都很大,「禍」跟「福」兩個字很像,就差那麼一點點,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些都是教我們要知道因果,然後我們求功名、求富貴,才能夠如理如法,沒有一樣求不到的。    『千金』是說大富,『百金』是講中富,就是講中產階級,必定他們前世都種了善因,所以是大富之人,或是中富之人。「應該餓死的人」,是他前世造惡多端,不修布施,貪妒吝嗇所致。世間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我們也曾見過一毛不拔,一點好事都不願意做的人。他勸人布施,自己不肯布施。這樣的人,我們知道,來生必得貧窮的果報。因緣果報是自作自受,絕沒有個主宰在支配。如果說有個主宰在支配,這是錯誤的看法。    『天不過因材而篤』,世間人常以為一切皆是天意安排,其實不然,裡面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造作,絕對不是天意,天沒有意思。只有大聖大賢有真實的智慧,能把這些事相和事實真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一段是講富貴窮通都有定命,下面是講兒女也有定命,這是世間人的兩樁大事。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中國的大德,印光大師常讚歎的有兩個人。第一是孔老夫子,所修的是「百世之德」。孔夫子所念都是利益國家、利益百姓,沒有一絲一毫為自己著想。他一生從事教學,把自己的理想抱負傳給學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子孫一直到今天,已經七十多代了,孔德成先生在全世界還受到大眾的尊敬。不但是中國人,甚至外國人——像美國人,一聽到他是孔老夫子的後代,特別加以禮敬,特別招待他。種善因得善果,於此顯見。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十世之德」,在中國歷史上,帝王將相建立一個政權能夠傳十幾代;像清朝傳了十代——從順治到宣統。如果祖先不積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人不相信這些事實,認為自己有能力、有權謀、有智慧,這些想法都錯誤了。祖宗積德,及本身宿世的德行,感應道交,有同樣德行的人到了一家,才能夠保得住。    小而言之,我們家庭的事業能夠傳多少代?我們舉個例子,像台灣同仁堂。同仁堂原來是在北京,也是祖先積德,這個堂號做了一百多年——百年老店,他傳多少代!老祖宗存的心仁慈,開藥店是以救人為目的,利潤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夠維持,店面能夠維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賺錢為目的,不是以個人享受為目的,是以利益社會,幫助苦難的眾生為目的。他存這個心,所以他能夠維繫一百多年。如果子子孫孫不變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號必然能夠不斷的延續下去。不像現在許多人開公司,開不到二、三年就倒閉了,這就是德薄。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能夠傳三世、二世,也『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我們中國俗話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德很薄,以至於他不能傳下去了。過去社會對這些事很重視,現在觀念完全改變了,甚至於有許多年輕的夫婦,他們不要兒女,嫌兒女麻煩。現在社會的結構跟從前不一樣了,現在有社會福利。美國或加拿大,誰養老?國家養老,不需要靠兒女養老,所以他可以不要小孩。六十五歲退休了,國家有養老金,按月送來,比兒子還孝順。這是現代的社會福利制度比從前好,從前老人唯有兒女來撫養,現在的社會逐漸趨向於由國家、由政府來照顧。但是因果的原則是不會變更的。    養兒防老這是世俗的觀點。在出世間法,尤注說:「出世聖賢以絕欲斷愛,為去惑轉智,超凡入聖第一功修,惜俗情未及了解耳。」這種觀念至今還存在。年輕人發心出家,父母親友總是想盡辦法來阻擋,原因在他不曉得,還守著舊觀念——無後為大。佛法是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它看到整個宇宙,實在是認清宇宙本來面目。我們世俗人看的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看不到全體
推薦閱讀:

逆之者亡:國粹主義大潮浩浩蕩蕩
【國粹】筆墨紙硯,文房四寶
【春江花月夜】 純音【國粹】
國粹--教你最基本的國畫常識(圖文解說分享)

TAG:原創 | 國粹 | 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