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為什麼學不成功?念佛為什麼念不好?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57集 2014年6月8 日講於香港

  【解】「無量壽」,梵語為阿彌陀。即本經所說極樂世界教主之聖號。

    【解】是以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

  這一句話是最重要的!「召」是招感,我們有感,佛菩薩有應。念這一句佛號的功德無量無邊,我們念的人自己不知道。念了幾十年、念了一輩子,好像沒什麼功德,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我們對於這句名號不認識,不知道它有這麼大的德能,不曉得。

  我們念佛念這個名號的心是散亂心,隨隨便便念的,這個裡頭沒有誠敬心、沒有恭敬心;當然我們的心也不清凈、也不平等,甚至心地連十善都沒有,佛號是念了,念得沒錯,招感之德有量,不是無有量。如果我們用真心,真心沒有妄念、沒有雜念,我們用真誠心、用清凈心、用恭敬心念這句佛號,那完全不一樣,真有感應。

  悟弘師送一個資料給我看,一個十三歲的小朋友念佛往生。這個孩子得了重病,全家人不相信宗教。得了這個重病,癌症,已經擴散了,醫院告訴他的家人,他存活時間只有一、二個月。

  這個時候遇到學佛的這些朋友,勸他放棄治療,到道場裡面來念佛,住在道場。他接受了,在這個裡頭聽經,這經典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他聽懂了,愈聽愈喜歡,真的他也吃素食了,感動他的父母一家人學佛。

  確實六十天,你看,他從聞法、信受奉行,總共是六十天,真的,阿彌陀佛接引他到極樂世界去了。

  這個癌症是很痛苦的,他這六十天雖然有病,沒有痛苦,醫生告訴他止痛藥,沒有辦法不能不吃的。沒有吃,止痛的針也不打了,這六十天不吃藥、不打針,每一天歡歡喜喜,跟大家一起念佛,真的把阿彌陀佛念來了。

  他往生很聰明,他走的時候,讓他父母、姐姐及這些兄弟姐妹都不要來看他,讓這些佛友來幫助他助念,陪他助念,為什麼?怕見面感情衝動,那就不能往生了,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往生之後,隔了一、兩天,家人再來看他。再來看他的時候全身柔軟,面貌如生。

  這個孩子也是來為我們示現的,告訴我們往生不難,就要用真心,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有絲毫留戀就是障礙,絕對不是阿彌陀佛不慈悲。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為什麼?他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我們都是活在阿彌陀佛法身裡面,他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只要你具足這些條件,佛就現前了。這些條件是什麼?是感,佛就有應。條件不具足,你的感的力量達不到,佛在面前也不會現前。真的,就是用真心去感。世間事是虛妄的,妄心感,妄心沒有辦法感動真心,真心能應妄心,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所以一定要知道「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這個「召」就是招感的意思。

  ……

    佛的願望是普度眾生,我們真信、真正發願、一向專念,擺在我們面前的例子很多。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不認識字,一生潦倒,苦不堪言。我們跟他比,樣樣都比他強。可是他成佛了,他往生凈土了,憑什麼?一句佛號!因為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沒有聽過經,老和尚只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他三年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沒有人給他助念。走,站著走的,走了之後還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給他辦後事。台灣台南將軍鄉有個老太太,也是念佛三年站著往生。這一樁事情現在南台灣有很多同修還記得住,我提起來,很多人告訴我是真的、一點不假。

  為什麼這些人行?沒有別的,放得下、看得破。真正看破、放下了,一心一意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在這個世間不再跟人計較了、不再跟人競爭了,全放下了,一心一意就是求生凈土,除這一樁事情之外沒事。

  海賢老和尚一生就如是,他一生就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你看「其他啥都是假的」,「啥」是他們當地的口語,意思就是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假的你還執著它幹什麼?假的執著它就造輪迴業。天天造輪迴業,你怎麼出得了六道輪迴?老和尚對人、對事、對物都沒有放在心上,心裡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這是我們的好樣子。

  我們在這個世間,老師教給我「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隨緣是什麼?這個緣是善緣、是對一切眾生有利的緣,可以做,遇到了不能不做;不做,你沒有菩提心,菩提心待人是大慈大悲,那你沒有慈悲心,應該做。做了怎麼樣?不著相!決定沒有自己名聞利養在裡頭;如果這個裡頭有自己的名聞利養,那就被染著了,你又在造輪迴業了!一向專念西方極樂世界不造輪迴業。善緣,我做了,做了之後跟沒做一樣,絕不放在心上、絕不希求果報,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樣就對了!不善的,不善的決定不能做,對一個人不善都不可以做,要對大眾不善,更不能做了。

  善、不善標準在哪裡?「十善業道」,佛門的標準,不能不知道。世法的標準在中國——「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實在講我們把它歸納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我們起心動念要與這十二個字相應;如果不相應,馬上改過。與這十二個字相違背的,那就造惡業了,果報在三途;與十二個字相應的是人天福報。

  學佛,先把人做好。來生人天資格都拿不到,你怎麼能往生?

  真正每天做早晚課,什麼叫「真正早晚課」?早晨提醒自己;晚上認真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講過失。「過」要逐漸逐漸減少;「善」要逐漸逐漸提升,這才是個修行人,這才是報恩者,報佛恩!

  世尊在本經上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凈之行。」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自稱的,已經把極樂世界造成了。極樂世界怎麼成的?清凈之心,清凈、平等、覺所造成的。

  我們今天修行沒別的,就是修清凈、平等、覺。不善的決定遠離;善的可以做,做了之後不染污自己,也就是保持清凈、平等心去斷惡修善,這就對了!這就跟阿彌陀佛相應。

  ……

     我們常常勸勉同學,我們要用真心待人接物,為什麼?跟阿彌陀佛相應,阿彌陀佛住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居士阿彌陀佛的心,真心,對人對事對物,真誠到極處,慈悲到極處,愛護到極處,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己自性變現的,這是凡夫不知道,不承認,大乘經裡頭佛常常用比喻來說,我們的真心,自性像什麼?像一個大海,你一切眾生,海裡面的水泡,每一個水泡都沒有離開大海,但是水泡代表眾生,眾生迷了,認為水泡就是他,大海不是他,水泡裡頭還有許多水泡都對立了,這就迷了。這個水泡永遠不會破裂,水泡就是輪迴,水泡一破,輪迴沒有了,回歸大海,原來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這才知道自己錯了。

  為什麼以前不知道?以前沒人說,遇到佛,佛跟你說了,說了不相信,真正相信,那佛就有方法,幫助我們把這個水泡打破,讓我們回歸一真,什麼時候打破?生到實報莊嚴土就打破了,回歸常寂光就圓滿了,沒有破無明,沒有證法身,我們生活在十法界,四聖法界,沒有出輪迴,沒有了生死,這是六道凡夫,最苦的,最可憐的,十法界,四聖法界,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他們居住的環境,修行的場所,比我們六道好多了,六道裡面的競爭,鬥爭,戰爭,種種苦難四聖法界沒有,四聖法界已經覺悟到,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所以他們煩惱障破了,所知障沒破,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破了,無明煩惱沒破,比我們高明。

  所以經上這個「如實安住」,用真心的人確實是安住,用妄心的人心不安,我們通常講,他所表現的心浮氣躁,他不安,用真實就能夠安住了。真實裡面就具足莊嚴。

     感應完全是真誠,真誠跟佛感應,邪惡,那個心邪惡,跟魔感應,魔也有能力幫助你做壞事,也就是幫助你下地獄,那是魔,魔害人,你喜歡作惡行,殺生,偷盜,邪淫他都幫你干,都來引誘你,把你引入三惡道,把你引進地獄門,這些我們不能不知道。

        【解】《探玄記》云:「三業無過,雲清凈。」蓋謂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也。

  這個意思就是說,身、口、意三業都沒有過失,這就叫清凈。清凈怎麼修法?十善業道幫助你得清凈,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叫身的三種清凈業。口有四種,口造業最容易,所以佛說四種,妄語,騙人,存心欺騙人;兩舌挑撥是非;綺語花言巧語,也是欺騙眾生,說得非常好聽,但是假的,不是真的;第四個惡口,言語傲慢,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口有四業,這種不犯,口業清凈,意業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貪嗔痴三毒。意不貪、不嗔、不痴。這叫十善業。十善業都做到了,身、口、意就沒有過失了,身、口、意,我們從早到晚,甚至於睡覺還做夢都在造。那麼修行人,這斷不掉,佛教給我們先斷惡業,決定不能造惡業。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嗔、痴都是惡業,叫十惡業。十惡業統統都造的人、沒有忌諱的人,這個人果報在地獄。五逆十惡墮地獄的因。所以佛教人剛剛入佛門,佛就教他修十善業,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從這個地方入佛門,這是什麼?這是人道。真正是個好人,是個善人。佛經上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善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十善業道。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學佛為什麼學不成功,念佛為什麼念不好?我們沒有修十善、沒有斷十惡,所以就有業障。十惡的業障,障你一切善法不能成就。反過來十善,十善能障十惡,讓十惡不起。這個好。

  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交給我們修行的德目,「仁義禮智信」,跟五戒的意思一樣,「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是理智,不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容易出麻煩,用理智不用感情;最後一個「信」,「信」則不妄語、不兩舌,這是「信」,跟佛法的五戒很相同,儒跟佛都是以這個為基礎,修行的基礎,必須要認真學習的。如果這些做不到。求往生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

  往生凈業正因三條,第一個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凈宗修行的大根大本,修行指導總綱領總原則,你要是違背這個原則不能往生,它太重要了。

  五逆十惡,臨命終時真正懺除業障,後不再造。慚愧心升起來,懺悔後不再造。下定決心隨順佛陀教誨,這才能往生。但是凈宗的方法妙,念念都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前面說過就是無量壽,這一句阿彌陀佛消災延壽,無比殊勝的吉祥,能消業障,能幫助你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這很重要,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應該想到,身、口、意三業不能有過失,換句話說,常常能想到「身三,口四,意三」。

    經上常說,心凈則佛土凈,阿彌陀佛的清凈心。建造極樂世界,凈土。我們今天用清凈心。念佛求生凈土。我們的清凈心,現清凈土,跟阿彌陀佛的清凈土合而為一。彌陀建造了,我們也有一份功德在極樂世界,跟他相應,所以你能夠見佛,你能夠見到極樂世界。道理在此地。如果我們欠缺這一份功德,見不到佛,也見不到極樂世界。用什麼方法來修?就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把清凈心念出來是這個意思。只有佛號,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清凈心現前了。如果還有雜念,還有妄想,這不行,你的清凈全破壞了,被妄想破壞了,被雜念破壞了,所以必須要把雜念妄想統統放下。

  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要知道身心世界全是假的。我們現在的心妄心,不是真心。是什麼?八十五十一心所,我們是用的這個心,真心只有一個,哪裡有八個?!法相唯識家講八心王、五十一心所,六道凡夫就用這個,把這個東西當做心,錯了,完全錯了。佛清凈人,如來清凈人,我們一定要修清凈。

  

 
推薦閱讀:

學佛必讀:何謂般若智慧
對某學佛朋友的幾條忠告
學佛的三個步驟
學佛乃大丈夫事
論學佛

TAG:成功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