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喜高遠勢凌雲——畫家張守世

縱觀中國繪畫史,凡有大作為的山水畫家,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都走著一條既師古人又師造化的創作道路。從宋元眾多的山水大家到清代的石谿、石濤,到當代的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大師,無一不是沿著這條道路走過來的。我所了解的張守世先生也是選擇了這條道路。他的山水畫正是以內蘊豐厚的傳統筆墨及其超越自然的永恆美感的不懈追求而形成的鮮明的個性和風格的。

張守世是一位術有所本而又能自出機杼的畫家,舉凡傳統山水畫創作的勾描圈勒、皴擦點染以及烘托渲染等技法在他的山水中都派上了用場,從而製造出極為豐富的層次變化和氣象萬千的效果,呈現出有法無法、渾然天成的藝術特色。而從整體風貌上看,又不失傳統繪畫所特有的筆墨品格和審美構成,並沒有筆墨的繁複而失之於板滯瑣碎,也不因雄強凝重而失之於燥露霸悍,確實做到了整肅中見韶秀,峻拔中顯圓潤,給之以攻奪造化、雄秀兼收的審美感受,不但繼承了傳統繪畫之精髓,而且賦予作品以鮮明的時代感。

細讀他的山水畫作品,既有「北宗」山水的沉雄健爽,又有「南宗」山水的渾厚華滋,其格局近乎宋人,層巒疊嶂,骨體堅實,墨法豐富,又不刻意地去強調縱深,那種在畫面中反覆出現的破筆散鋒,更加強了這些作品的現代感。其筆墨取於元人,丘壑雄奇錯綜,植被豐茂多變,彷彿有一種精神閃現在雲蒸霞蔚之中。觀賞這些氣貫通篇的作品,恍若置身於林木蔥蘢的千山萬壑之中,迎著撲人眉宇的嵐氣山光,登山壁立千仞、雄奇險峻的高峰,穿行於似隱似現的重山復水之中,沐浴著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聆聽著一片天籟。

當然,客觀地評價他的作品,我以為張守世仍然處於「蓄勢」的過程,沒有人會懷疑他在未來的潛在發展勢頭。因為藝術趨勢表明,他會有一個更高境界和更新的畫風出現。

推薦閱讀:

晚清海派畫家沈一齋花鳥畫作品欣賞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劉萬海山水畫欣賞
畫家楊朝庫——峰巒疊嶂碧水如鏡作品選
俄羅斯畫家Владимир Жданов風景、靜物花卉油畫作品
The Power of Art|一位經常畫猴子的女性藝術家

TAG: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