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 從小開始

挫折教育 從小開

  小區內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出現:一個孩子在盪鞦韆,周圍站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四大「守護金剛」,分別負責推、擋和兩旁護駕。如此嚴密的防範也難免馬失前蹄,鞦韆下落時,孩子沒抓緊繩子,跌倒在草地上,愣了一會,她自己站起來拍了拍屁股想繼續玩,但「四大金剛」卻堅決把她帶回了家。  其實,摔倒並沒有什麼,然而父母卻認為她還是個孩子,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挫折。有些父母一面高喊要給孩子加強挫折教育,一面卻又主觀地判定孩子經不起挫折。  一、學會讓孩子承受挫折  很多孩子都承受不了比賽沒有取得名次的小挫折,他們往往匯聚在一起嚎啕大哭。  孩子為比賽輸了而哭並非壞事,既是情緒的自然發泄,也是一種爭強好勝、要求上進的表現。此時父母不能告訴孩子「輸就輸吧,沒關係」,否則會助長他無所謂的心態,而是應該幫助他分析失敗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讓孩子有收穫。  此外,父母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參加一些他不想參加的比賽,並很在意比賽結果,給孩子造成壓力,當孩子失敗時,卻認為是孩子承受不了挫折。  二、不能只給孩子創造挫折情境  父母總是認為多吃苦就是對孩子的挫折教育,於是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吃苦夏令營或者乾脆人為地給孩子製造一些困難、挫折。但是,在挫折之後卻不幫助孩子分析總結。  創造挫折情境屬於挫折教育的一種方法,但是屢屢的挫折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信,所以重要的並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後是否有恢復能力,要培養孩子面對挫折時無所畏懼的自信心。  三、別把父母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在幼兒園舉行的公開課上,很多孩子其實並不想發言,小手偶爾抬起一點又立刻放下,再扭頭看看媽媽的臉色。不少媽媽都拉著臉、緊皺眉頭,用期待的眼神要求孩子儘快發言,於是孩子不得不勉強舉手,回答時也結結巴巴,時不時看看媽媽的反應如何。  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首先必須改變自己的一些觀念,不要把想當然的想法強加在孩子頭上,給孩子更多選擇,讓他做喜歡的事情,真正從內心去激發抗挫能力,知道跌倒了該如何爬起來。  四、從孩子出生開始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應該從孩子剛出生開始。挫折教育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工程,父母們應該分為四個療程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治療」。  第一「療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適用年齡:0-1歲,低幼階段  療法:很多父母都會認為孩子剛出生是非常弱小的,沒有任何生活能力,於是無條件地保護孩子,在無意中會讓孩子覺得他在家庭中是第一位的,這對於以後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他只是家庭中的一員,與其他的成員都是平等的,慢慢培養一種家庭責任感,學會獨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療程」: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適用年齡:1-3歲,幼兒階段  療法:當孩子可以行走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自己獨立去完成,不要總是抱著或者幫他邁步等。孩子動作發展的同時也是心理的不斷發展完善。孩子稍大後,可以讓他試著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洗手絹,收拾玩具等,在自理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並遷移到以後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療程」:培養孩子心理的獨立性  適用年齡:3-5歲,幼兒園階段  療法:平時我們總會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並且也在身體力行地幫助孩子。然而有時候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卻給予過多幫助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就鼓勵他獨立去做,要注重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孩子在過程中得到了快樂,慢慢形成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這是抗挫折必需的心理基礎。  第四「療程」: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適用年齡:5-6歲,學前階段  療法:不少孩子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是他在思考問題的表現,此時,父母應該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也不要怕丟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進行試驗來探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抗挫折的基本,這樣孩子在真正面對挫折時才不會驚慌,跌倒了也能找到原因爬起來繼續前進。


推薦閱讀:

肉雞的體重越來越高,雞胸肉的「柴」開始不能忍了
跨過30歲,我開始回顧任性、揮霍的青春!超棒TED視頻:心理學家眼中20歲起的至關重要歲月
當皇帝?朱祁鈺一開始是拒絕的
10個蒙氏數學小遊戲,數學啟蒙再不開始就晚了!(適合0
未來10年財運大好,出人頭地的3大生肖,人生開始走上坡路!

TAG:教育 | 挫折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