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四大「奇穴」,90%的病症都會用到!
說到艾灸養生,經常艾灸的小夥伴應該都有感觸,好像有些穴位,很多病症都會用到。那麼今天就來講講艾灸養生的四大養生奇穴。
一、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左右手對稱。古語有云:面口合谷收。意思就是面部口部的問題,都可以用合谷穴來調理。
主要調理: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症。
本穴物質由三間穴的水濕雲氣而匯聚,性溫、量大、所處範圍廣,可擔當起充補大腸經整條經脈氣血的作用,故為大腸經原穴。其主要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是「四大養生穴」之一。
二、關元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約四個橫指的距離)。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效,凡元氣虧損都可以使用此穴。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古人稱為人身元陰元陽交關之處;老子稱之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關元穴,還具有保健強身的作用,經常艾灸關元穴,有保長壽之功效!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現代研究證實,按揉或艾灸關元穴,可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三、足三里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古語有云:肚腹三里留。這裡的三里指的就是足三里穴,意思是說,肚腹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用足三里來調理。
足三里穴,主要有燥化脾濕,生髮胃氣之功效。主要可調理:
1.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2.咳嗽氣喘,心悸氣短,乳癰。
3.失眠,癲狂,頭暈。
4.虛勞贏瘦,水腫。
5.膝痛,下肢痿痹,腳氣。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四、湧泉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主要功能:可散熱生氣,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故而名為湧泉穴。
湧泉穴主要可調理:
1.昏厥、中暑、癲癇、小兒驚風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頭痛,頭暈;
3.咯血,咽喉腫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熱;
6.奔豚氣。
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瀦留等,為急救穴之一。湧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推薦閱讀:
※再分享一個快速點燃艾條的小技巧
※從零開始學艾灸,最簡單最實用的教程
※艾灸美容---痘痘、黃褐斑、虛胖
※聽說艾灸的手法有好幾種,我想調理脾胃,不知道哪種灸法最好呢?
※艾灸,有這些穴位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