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傳金銅佛像彰顯東方神韻(圖)

漢傳金銅佛像彰顯東方神韻(圖)

http://www.sina.com.cn/2012年03月21日 02:05 《收藏》雜誌

十六國金銅佛像

金銅佛坐像

金銅佛立像

金銅佛立像 隋代

金銅菩薩坐像 五代或宋蘇州虎丘雲岩寺塔發現隋代

金銅佛坐像 初唐

金銅大日如來像 遼代

  北京·王立軍

  王立軍:著名的青銅器、佛像鑒定專家。現任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主任,國家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鑒定中心主任,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客座教授,長期活躍在央視《尋寶》、河南衛視《華豫之門》等欄目。

  中國佛教文化歷史悠久,瑰麗燦爛,往日那些為虔誠的佛教信奉者製造的各類佛像,如今已成為人們喜愛的收藏品,越來越受到海內外收藏家的青睞,價格也在逐年攀升。這些佛像製作精美,絢麗多姿,既給人以美的享受,也能撫慰人們的心靈,是其他藝術品難以比擬的。古代佛像是文物,不能再生,在市場上買一件少一件,因而具有保值增值的潛力。同時,它們既可以作為藝術品供人們欣賞,又可以供奉,具有雙重功效,受到人們的追捧也是自然的。

  何謂漢傳金銅造像

  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魏晉以降,佛教藝術遂成大宗。論造像,有金、銀、銅、鐵、石、木、玉、陶、瓷、泥等多種質地,從形象上細分,則有諸佛、觀音、菩薩、羅漢、護法等等。金、玉佛像自身材質昂貴,傳世品極少,而木、陶質地的造像,又易於損毀,難以長期流傳,於是銅質和石質的造像就成了數量最多的兩大類。石質造像一般不易移動,因之金銅佛也就成了可移動的最受歡迎的藝術品之一。

  所謂金銅佛,通俗一點講就是表面鎏金的銅佛像。有學者將表面不鎏金的銀質、鐵質、銅質佛像統稱銅佛,筆者十分贊同。中國金銅佛製作大約有兩千年歷史,但具體始於何時?尚無定論,需進一步研究。現代人將中國古代金銅佛分為「漢傳」和「藏傳」兩大類。漢傳金銅佛自東漢始造,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歷史跨度漫長;藏傳金銅佛像以元明清傳世品多見。漢傳金銅佛像,大部分受印度「犍陀羅」樣式的影響。犍陀羅地處古印度西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建國約在公元1世紀,由於曾一度受到馬其頓亞力山大的統治,佛教造像吸取了希臘後期雕塑與印度北部犍陀羅的藝術形式,相混合而形成犍陀羅式。這種樣式傳入中國後,即被中國能工巧匠吸收、融化,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藝術造像。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時期的造像都具有與當時社會習尚和精神相一致的特徵。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瘦骨清像」,讓人們想起了「建安風骨」;唐代造像的華嚴大氣,則體現出唐代雍容大度、海納百川的輝煌氣象;宋代的佛造像已完全世俗化,佛彷彿已走入了人間,成了人們自己身邊的你、我、他,顯得非常可親、可敬。

  漢傳金銅造像存世現狀

  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能體現中國古代藝術家卓絕技藝和時代特徵的藝術珍品,至今傳世很少。原因是,封建社會的一切都是圍繞著政治權力而動的。皇帝信佛,利用佛教來統治人們的意志,鞏固政權,可以下令大建寺廟,狂造佛像;一旦發現寺廟中有「風吹草動」,威脅到自己的政權,即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下令毀佛滅法,甚至濫殺僧人。歷史上的幾次毀佛滅法運動,以及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不知毀了多少寺廟,各類精美的佛像自然難逃厄運!

  雖然歷史上曾有過多次毀佛滅法運動,大量精美的金銅佛像被損毀,但漢傳金銅佛像製作歷史畢竟很長,一些精美的作品還是被傳承下來。不過讓人失望的是,不少漢傳金銅佛像的頂級之作不在國內,而在海外。現藏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的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的—尊坐像,是目前存世最早有紀年的十六國時期的漢傳金銅佛像作品,國內的一些有關佛教的著作大多都提到它;美國波土頓博物館收藏的一尊阿彌陀佛金銅佛像組像,是隋唐時期的漢傳金銅佛像頂級之作,其華麗程度無與倫比,該像曾藏日本,後又被美國人高價購得。此外,美、英、法、意、日等國及港、澳、台、東南亞地區的私人藏家手中,都有許多漢傳金銅佛收藏。而走進國內博物館,一些省級大館不要說有一兩尊類似的金銅佛,就是連普通的作品也沒有。大陸只有故宮(微博)博物院有較多的藏品,此外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陝西等地只有少數幾家藝術博物館有所收藏。過去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傳金銅佛像稍多,而年輕的上海博物館高瞻遠矚,徵集了一批漢傳金銅佛像精品,目前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

  各時期造像的不同風格

  東漢、十六國時期是中國金銅佛像製造的起步期,這一時期的金銅佛像製作大都比較簡潔,坐佛像多,立佛少。佛像大都是高肉髻,有些磨光肉髻。結跏而坐,雙手重疊,或手施無畏印。大多雙目下視,表情平靜,有些略帶微笑。服飾多為通肩大衣,紋路深刻、流暢,給人以樸實無華之感。有的整體製作,有的可以拆卸。這些特徵後來成為中國佛教造像的基本定式。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金銅佛像製造的繁榮期。此時的佛像受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很大,一些能工巧匠製造出許多千姿百態的佛像作品。此時的佛像,大都或坐、或立在方形座上,背有蓮瓣形、火焰形背光。北朝佛像隨著政權的更迭不斷發生變化,時胖時瘦。南朝十分推崇「秀骨清像」,所鑄銅像大多清秀。此時的衣著,大都為具有漢式風格的褒衣博帶式大衣,衣紋繁複飄逸,衣褶層層疊疊,顯得厚重而瀟洒。這一時期還出現不少碑形組合造像。如著名的「西方三聖」,碑中主佛為阿彌陀佛,左、右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

  隋唐時期是中國金銅佛像製造的輝煌期,一些精美絕倫的金銅佛像頂級之作就出現在此時。就金銅佛像而言,立佛較坐佛多,有些立於蓮花座上,有些赤足落地。隋代結束割據,得到統一,但地域遼闊,各地佛像製造風格不一,很難定斷,總的感覺是比南北朝時顯得豐腴圓滿。有些佛像頭大身小,體態壯碩,臉部呈長方形。此時的服飾已顯豪華,大都瓔珞粗大、飽滿,束冠繒帶低垂,帔帛下垂至足,顯得飄逸秀美。唐代佛像以胖為美,大多臉形飽滿,輪廓鮮明。菩薩多彎眉細目,「希臘鼻」高挑,櫻桃小口;「S」體形較多,婀娜多姿;有些上身裸露,豐乳突出,充分體現了女性特有的豐滿圓潤之美。不少菩薩造像多以上層社會中的美女為模特,儼然一副貴夫人氣派,即所謂「菩薩如宮女」「宮女如菩薩」。佛像服飾已十分華麗,整體工藝精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與完美。這一時期的佛像一般較好認定。

  宋代的金銅佛造像走入世俗化、人間化,造像大都顯得十分和謁可親,過去佛像那種神秘感已經蕩然無存。一些造像姿容美麗,比例勻稱,具有高度的寫實風格。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迎合世俗化的需要,一些工匠將原本清秀的彌勒佛演變成「大肚彌勒佛」,一直流傳至今,受到人們的歡迎。以拯救人們於苦難中的千手千眼菩薩也誕生在這一時期。

  遼代和金代與宋代處於同一個歷史時期,這時的金銅佛造像必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與宋代造像大同小異。遼代佛像大多神態自然;金代佛像則大都豐滿健壯。

  近年海外文物市場中,中國金銅佛的價格逐年飆升,宋以前的漢傳金銅佛像精品的價位大都在百萬元以上,令人咋舌。

推薦閱讀:

來楚生佛像印
供奉佛像、神像須知
不是佛教徒,但是想在家擺個佛像保平安,是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彌勒佛,如來,少林寺高僧該放哪一個?
著名的佛像及佛樂【圖】
佛像的金身是怎麼弄的?

TAG: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