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實體店即將瘋狂!!!

來源:陳列共和

十年前,淘寶革了百貨的命,京東革了電器賣場的命,三年前,天貓超市革了賣場的命!而近期,關於實體店逆襲崛起的案例越來越多... 2018年,實體行業將全面爆發!

1

電商成本超過實體店,死亡倒計時來臨

電商已經突飛猛進地發展了很多年,現在的電商成本之高已不低於實體店:人工11%、天貓扣點5.5%、推廣成本15%、快遞12%、售後2%、財務成本2%、水電房租2%,加上稅務,如果沒有50%以上的毛利率,電商根本沒有辦法持續經營。

反觀實體商業,降租早已是共識,這兩年,連地標性的購物中心都在順應趨勢,給商家更多折讓,不乏恆隆、華潤、瑞安這樣的頂級商場。

2

全球最大三個零售公司都要加碼實體店

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三個零售商分別是亞馬遜、阿里巴巴和沃爾瑪。三個公司都在美國上市,市值分別為5477億美元、4862億美元和2894億美元。這三個公司經營方式各不相同,但今天都在同時加碼零售生意。

顯然,為了在未來迎來更大的增長,零售大佬們已經做好顛覆實體業的準備了!

3

雙11千億大字報背後:

網購銷售額連續三年下滑

根據中國商務部、工信部披露的數據,中國網購人數增速連續四年下滑,截止到2017年6月,中國一共有5億網民在網上買過東西、同比增速從四年前的20%掉落至10%。

中國網購零售總額的增速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16年5.5萬億網購銷售額只佔中國整體零售市場19%的份額。這意味著電商帶來的紅利幾乎快到頭了,剩下超過80%的份額,是大佬們大力加碼線下的動力!

4

新零售大閱兵:100萬實體店參與雙11

官方數據顯示,作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大閱兵」,一共有100萬線下門店參與天貓雙11,其中有約10萬個智慧門店覆蓋全國31個省、334個城市,海內外有超過100萬商家打通了線上線下,52大核心商圈、近10萬智慧門店、60萬家零售小店、5萬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貓小店、3萬村淘點,為大家帶來真正立體的、全方位的新零售體驗。

5

馬雲入股高鑫零售:歐尚、大潤發被拿下!

北京時間11月20日凌晨,阿里巴巴正式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這意味著,以大潤發,歐尚為代表的零售巨頭通通都已被馬雲拿下!以及遍布全國29省,自治區的倉儲,物流等一流的供應鏈渠道也全部將接入阿里的帝國!

阿里這4年投資實體共735億,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線下零售商。已經壟斷線上購物市場的巨頭阿里,正在將目光全面瞄準線下實體店!

6

國務院頒布

「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

國家也在推動零售改革升級,以市場化方式盤活現有商業設施資源,減少公有產權商鋪轉租行為,有效降低商鋪租金;放寬對臨街店鋪裝潢裝修限制,取消不必要的店內裝修改造審批程序;同時,營造線上線下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新零售的時代撲面而來,是機會也是挑戰。

7

線下商鋪的展示價值被本土商家看中

實體店的展示體驗的價值越來越被看重,已成為品牌突破發展瓶頸的有利武器。有商家直接開出體驗店,只為培養下一代品牌消費及情感溝通,甚至有商家直接組下店面打造體驗式的線下試衣體驗店。

顯然,線下店鋪不再為線上導流,再不拼實體店市場,就真的要落後了。

8

實體書店成功逆轉

2017年是中國實體書店的爆發年,實體書店正重新成為了一個時尚所在。

新型實體書店們已重新贏回年輕一代。他們未必會在書店中買多少書,但他們可以在書店中喝咖啡聊天、購買文創商品,甚至將書店作為時尚地標來「朝聖」,更是城市的公共空間與文化沙龍所在地。

9

商場爆髮式增長

2017年全國開業大型項目數量達970個(商業面積≥3萬㎡,個別產品線項目或特色項目例外),相當於2016年實際開業項目數量的2倍多。商業體量預估達9851萬平方米,是2016年新開業商業體量近2.3倍。

商場越來越多,商家的選擇餘地就多,當然租金成本更有運作空間,還說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最好時代?

10

大數據系統是基本配置

在快時尚圈內,一場數字化體驗營銷風暴已經來襲。

Zara店鋪的櫃檯和店內各角落都裝有攝影機,店經理隨身帶著PDA。當客人向店員反映:「這個衣領圖案很漂亮」、「我不喜歡口袋的拉鏈」,店員向分店經理彙報,經理通過Zara內部全球資訊網路,每天至少兩次傳遞資訊給總部設計人員,由總部作出決策後立刻傳送到生產線,改變產品樣式。

關店後,銷售人員結帳、盤點每天貨品上下架情況,並對客人購買與退貨率做出統計。再結合櫃檯現金資料,交易系統做出當日成交分析報告,分析當日產品熱銷排名,然後,數據直達Zara倉儲系統。

如此一來,Zara在快速消費品領域裡創造了一個供應鏈的神話——ZARA每年設計1.8萬個新樣式,平均每2至3周就能夠有新款上架,它可以做到7天生產、14天下櫃、30天上櫃,就問你服不服?

11

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

和線下體驗、線上付款的天貓快閃店不同,優衣庫為新零售帶來了一種新玩法:線上買單、線下自提。

這個做法極大加快了商品從下單到送達顧客手上的物流時間,滿足了消費者「現在就想要」的購物期待,但對門店背後的庫存管理系統和門店之間的協調能力是一種挑戰。

12

政府推動創業潮,支撐實體店崛起

近兩年來,一系列關於支持「雙創」的政策陸續出台,大大激發了民間的創業熱潮。據統計,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註冊的企業達到11600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這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創業潮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選擇了經營實體店起步。

2017年創業浪潮大熱不減,而2018年創業浪潮會繼續,因為本就是大勢所趨。

如今開店的流程及政府審批在簡化,有粉絲及影響力的實體店品牌更容易能獲得各路資本支撐,協助做大。

很多零售高管及經理人在這輪創業浪潮下選擇開店創業,甚至剛畢業走上社會的年輕人都能眾籌投資開咖啡館。商業地產創業潮正默默改變競爭及遊戲規則,顛覆中更見商機。

13

新中產時代,文化、創新、體驗和情懷

與價格同樣重要

價格優勢一直是電商逆襲實體店的核心,但如今中產的家庭越來越多,互聯網鏈接全球,曾經刷黃金的中國大媽都開始組圖出國遊了,消費者早已潛移默化巨變。如今的實體商業玩的就是人文、創新、體驗及情懷,這才是當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

14

「零售新物種」加速繁衍

將2017年定義為新物種元年完全不為過,在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之後,零售業就進入了新物種加速繁衍的瘋狂時期。

與傳統業態相比,新物種更加重視顧客體驗。一方面,通過新穎的門店設計,從視覺效果上提門店的「顏值」;另一方面,嫁接餐飲、科技甚至娛樂部分,重新定義人、貨場。2018年,「零售新物種」的玩法會更加多樣。

15

實體店場景化革命全面掀起

消費是可以被引導的,給顧客描繪消費場景就好。在這場場景化革命中,產品需要故事,產品需要情懷。

喜茶開了一家又一家的主題店;麥當勞為了抹掉垃圾食品四個字,在廣州整出的五星級料理;上海有家肯德基更是變成了典型的中國江南園林……

種種跡象都證明:實體店的場景化革命已經全面掀起,你是否還要坐以待斃?

16

IP落地實體成功套現

相信你們都還記得linefriends,人稱「搶錢天團」,是由韓國即時通訊工具LINE的表情包linefriends衍生。其母公司更是把把表情包當做IP在運營和變現,由linefriends打造的零售店更是每家都火爆朋友圈。

從單一零售店到如今的簡餐零售一體門店,這個IP積極嘗試不同的實體店形態,並根據各地文化為實體店增加創新元素。光靠這個IP它的年收益已經超過18億人民幣。

除了來自韓國的這個大熱IP開店不斷,國內網紅「同道大叔」也於上海開出首家實體店「12星座咖啡館」。所以,不是實體店不好玩,明明是你不會玩!

17

越來越多傳統實體轉型成功

2017年是實體店的崛起元年,眾所周知,太平鳥、海瀾之家、李寧等傳統品牌已經在今年實現成功轉型,從店鋪形象、消費群體、服務模式等已經「換血」完畢。

未來,消費者已不再是購買產品,而是購買一種生活方式,實體店更多的是要帶給消費者心理+物質上的雙重感受,而視覺感受+心理刺激都是電商所無法給予的!這就是實體店的核心優勢。

用全新的面貌去迎合這個時代,不久的將來,實體店必定騰飛崛起,必將重新站在市場的最高點。

18

大量明星轉戰實體店

五月天的stay real、周杰倫的PHANTACi、陳冠希的CLOT、李晨潘瑋柏的NPC、羅志祥的STAGE、林俊傑的SMG…

這些年明星開的店鋪正崛起實體界,上百位明星創業投資的店鋪強勢登陸大陸,搭配明星效應和創新體驗,這些店鋪將成為商場重要聚客利器。

19

實體新玩法:跨界合作停不下來!

必勝客賣披薩味香水,肯德基出指甲油,麥當勞出戰時裝周,香奈兒開咖啡店,LV進軍文具界,這些趣事相信你一定有所耳聞!

「跨界」代表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的融合,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給品牌一種立體感和縱深感並帶來用戶體驗上的互補。實體店要雄起,跨界玩法絕對不能錯過!

20

渠道為王過去,市場為王到來

目前的市場商品同質化太嚴重,急需開拓新市場或捕捉細分市場,而中國人口基數大,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學習興趣高,這樣市場將會極大地促進新生事物的發展,並形成巨大的效應。

現在的商業競爭,其本質是爭奪消費者,挖掘一個細分市場更是將消費者劃分領域並提純。江南布衣告訴我們,專註細分市場,照樣可以獲得利潤!

21

全球都在轉型實體

如今,歐美幾大靠電商崛起的人氣電商都在轉型開實體店。美國的Nasty Gal、ModCloth、Warby Parker和Bonobos都在線上積累完口碑及原始積累後在線下鋪開實體體驗店發展大戰略。英倫諸多高街品牌電商同樣如此。

22

大批量關店背後,是本土新品牌的強勢崛起

眾所周知,某幾個老品牌在2015年關了過10000家店,2016年互聯網更多的給出了給創業公司掃墓等內容。但要知道,在關店的背後,則是更多新興品牌正強勢崛起。

零售這塊,本土快時尚熱風、UR、MJstyle在大舉逆襲。本土的設計師品牌及新興潮牌,同樣吸引眼球,在不斷擠占更多市場份額。

23

同款同價的全新O2O模式消弱電商競爭力

實體經濟不是被電商打敗的,而是敗給了自己。傳統的一打品牌,線上銷售越好,線下關店越狠。價格優勢就是關鍵因素,所以,只要做不到線上線下同價,實體商家就會被自己打敗。

如今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成功案例越來越多。還是優衣庫,如果說2014年優衣庫在天貓的火爆促使一打快時尚進駐天貓,那2015年優衣庫的線上線下同價的O2O模式,將在明年被更多實體店商家採納,促使實體零售商業模式轉型。

24

消費習慣大洗牌,更多新奇業態誕生

2017年是新業態爆發的一年。不知道何時開始,各大商場、影院、遊戲廳等公共場所悄然入駐了一種類似於公用電話亭的設備,設備標配兩把高腳凳、兩支麥克風、兩副耳機、一個觸摸屏點歌機,這是傳統KTV的升級產物——迷你KTV。風靡多年的KTV慢慢地淡出了舞台,即將結束它的「黃金年代」。

同時,運動館、主題樂園、VR、密室、海洋館、大型遊樂、飛行體驗館、動物園、演藝劇場、鬼屋已興起,商場娛樂業態正經歷大洗牌。

25

網紅經濟崛起

2017年有一家網紅店飽受爭議,有人排隊兩三個小時只為買它一杯茶,更有黃牛為一杯茶而「代購」。

透過這樣的網紅經濟,我們可以看到其實質是消費品質的提升,一方面指消費品本身的質量提升,另一方面指消費體驗的提升,包括服務、環境、滿足感等等。

網紅經濟的快速崛起,從某種程度上迎合了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讓更多的人可以消費到與高收入階層近乎相同的產品和服務。

26

實體店正在改變,競爭激烈,不進則退

星巴克曾經一度被COSTA和一打主題咖啡館逆襲過,但改變就在當下,設計全面變革,更情懷式更體驗的主題店模式推出,漸漸重新獲得認可。

名創優品更是不到兩年,已開出1100家門店,去年營收達50億。

看看如今的永輝精品超市Bravo TH,陳列夠顏值,嚴格物流管控下的價格優勢,外場的食代廣場眾餐飲商家不掉價,萬達、龍湖及正大都大愛,已逆襲一打老牌不上進的賣場。

27

美學零售時代來臨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喜歡以自己手機的美顏功能為賣點?美圖直接主打美圖手機直接將市場做到100億市值了!充分證明這是一個視覺主導的世界,人類的行為有75%-90%受視覺主導。

新零售轉型之路,顏值是永遠繞不開的一關,傳統零售與新零售區別在哪裡?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店鋪形象新!只要能讓消費者看到精緻漂亮的產品,就能很好刺激消費購買的需求,無數轉型成功的店鋪都在論證這一點。

28

實體店黑科技時代來臨

去年7月,零售界颳起了一陣 「無人」 的大風,無人便利店興起。首家無人便利店Moby store,魔比商店,由瑞典一家叫wheelys的初創公司投放在上海。

全球最大的美妝實體零售商絲芙蘭也在北美門店使用了大量「黑科技」來增加店鋪體驗感。

阿迪達斯就和英特爾攜手,推出了數子貨架——虛擬鞋牆,通過設計一台帶觸控屏和3D渲染效果的設備,得以在有限的門店空間內顯示2000多款鞋子,不僅可以選擇,還能直接下單。

29

消費升級的核心是消費者的升級

消費結構的改變其實是由消費者觀念的改變引起的。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新一代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心靈的充實,對金錢觀念偏弱,高度接受超前消費,適應移動消費模式,更注重體驗。

衣:追求個性,體現個人風格。

食:注重特色和體驗,偏向快消費。

行:注重品質與服務,品牌忠誠度高。

游:消費能力有限,但熱愛自由,「說走就走」。

娛:新型娛樂方式多樣,接受程度高。

這一次消費升級,說白了是消費者更新換代,消費觀念的迭代升級,正是實體店大力發展的好時機。

30

供給側改革:國家都在喊你轉型了!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殭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原因在於:

1.供需不匹配,供給速度跟不上人民的需求。打個比方,現在熱門的「海淘」,還有之前中國人們去日本買馬桶蓋、紙尿褲等新聞,難道是我們中國沒有這些產品嗎?顯然不是,相反,很多這些產品還是「made in China」。

為什麼人們會不惜重金、不嫌麻煩去國外買這些東西?另外,中國手機廠家那麼多,而蘋果手機卻大受國人追捧。

究其原因,是產品質量跟不上,正是我國長期忽視「供給側」的原因。

2.過剩產能已經拖國家發展的後腿。許多殭屍企業和落後產能已經佔據大量資源,使得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新經濟的發展。

*殭屍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

所以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家將消耗過剩產能,為新經濟發展提速。請自我反省一下,你有沒有在拖國家經濟發展的後腿?

很多人說電商把實體店逼死了,其實我們換個角度思考一下:

在地理上,離消費者最近的不是電商,是實體店!

在心理上,能帶給消費者更多感受的也不是電商,是實體店!!

在功能性上,最能與消費者面對面提供服務更不是電商,是實體店!!!

2018年將是實體店全面爆發的一年,那麼多成功案例都在證實這一點,我相信明年實體經濟一定會迎來更多驚喜!

2018,實體店瘋狂吧!


推薦閱讀:

2018年,只有這10款新表才配得上你的手腕
2018年,電影奇蹟清單
〖祝福簡訊〗迎接2018年的句子
2018年賦閑詩之一(平水韻)(副本)
2018年,獨生子女家庭可以領到這6大補貼!

TAG:瘋狂 | 實體店 | 實體 | 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