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與幸福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先生的《誡子書》中的名言,也是先生一輩子人生智慧的濃縮。 「靜以修身」、 「寧靜致遠」對我們當代人一樣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都重視以「靜」來修身養性。儒家四書之《大學》論述了君子修身之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人生要想有所得、有所收穫關鍵在於「止、定、靜、安、慮」。人生的道理就在「止、靜、得」之中,止是因,是靜的前提,得是靜的果,而靜才是人生真正的境界。
道家老子《道德經》: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盡量使心靈虛寂,要切實堅守清靜;萬物都在生長發展,我觀察它們的循環往複,事物儘管變化紛紜,最後都各自回到它們的出發點,回到出發點,叫做「靜」。 「靜為躁君,重為輕根,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人只有心靜,才能去躁,也只有沉穩才能避開輕浮之舉。 「養生之道,在神靜心清。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為物慾,一為知求。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掛,於是乎當卧則卧,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內者,心也;外者,物也。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內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學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則心中自靜;心中清靜,則大道可修矣!」老子的這段論述道出了養生的真諦。
佛家則更重視內心的靜修。釋迦牟尼佛聖號本身的寓意就是仁慈清凈,釋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凈,前者是待人的準則,後者是律己的要求。 「利慾熾燃即是火坑,貪念沉溺便為火海,一念清凈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岸」。人只有內心清凈,心如止水,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才能參悟禪機妙理。
水面只有平靜,映出的月亮才是完整的,水面一旦泛起漣漪,倒影自然隨波逐流。人的心境亦然,只有當內心平靜的時候,我們才能完整地接收外界的信息和能量,才能對人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而內心煩亂思緒紛飛,也會擾亂你對外界的準確判斷,這時候的任何行為都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衝動是魔鬼」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我們常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心平氣和,靜心感受身邊所擁有的一切時,我們就會不斷地發現生活的美,而不會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遺憾。懂得珍惜,幸福也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靜具有如此意義,如何求靜?首先靜字本身就已經給了我們啟示:靜(jing)形聲。從青,從爭,青亦聲, 「青」,意為「藍色」, 「爭」指兩人搶奪一件物品。 「青」與「爭」聯合起來表示讓他們去搶奪天藍色。怎麼才能搶奪天藍色?那隻好放下手揚起頭來去看天空的天藍色了。靜本義:鬆開爭奪的手去看天藍色,引申義:停下來。靜的本意是不爭,不爭則能知足常樂。不爭意味著不貪求名利,順守自然。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如果能不爭,心就能靜,靜是一種安詳平和,是一份怡然自得。
「水不波則自定,鑒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之者而樂自存」。沒有被風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靜的,沒有被塵土遮蔽的鏡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的心靈根本無須刻意清洗,只要去掉心中的邪念,那平靜明亮的心靈自然會出現;日常生活的樂趣也根本不必刻意去追求,只要排除內心的煩惱,快樂的本性自然會呈現出來。寧靜和快樂其實就像一隻蝴蝶,你想去捕捉它,它反而會飛得更遠;如果你不理它,它可能會停在你的身邊,甚至在你不經意間,它已經停在你的肩上。
哲學家羅素曾說:「把自我完全融入大自然的寧靜中去,美妙無窮的幸福就會向你招手。」陶淵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折服了多少文人士子之心,促使他們走進自然,融入自然,體驗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自然的寧靜能讓人放鬆,甚至可以達到忘我的層面,正如秦觀一首詞所說:「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鶴千百。飛雲當面舞龍蛇,夭矯轉空碧。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我們當代人更需要這種寧靜。
寧靜是幸福的源泉,在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的今天,只要我們換一種心態生活,去除內心的私念、貪慾和攀援,回歸自心,回歸自性,把心帶國家,把心放下,適時拂拭心垢,活在當下,讓心如止水,幸福就會永遠在我們身邊。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行文至此,筆者想用這首禪詩作為結束。當我們不去向外尋覓,返諸自性、自心時,寧靜與幸福便會接踵而至。讓我們用寧靜的心擁抱世界,讓我們學會享受寧靜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