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態】翠湖文化論壇之朱惠榮教授主旨發言
07-0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今天我很高興參加首屆翠湖文化論壇。張昌山書記前面給我們講了很多溫暖人心的話,我聽到覺得心裡暖烘烘的。 文化、翠湖這些東西在我們心底都容易引起共鳴,雲大文化發展研究院今天舉辦翠湖文化論壇是一個里程碑,是高舉研究翠湖文化的旗幟,因此要把它堅持下去。為昆明、為雲南出力、建功,這個是好事,我們都應該支持,表示感謝。 今天,我想就翠湖環境變遷的滄桑歷史來說一點自己的淺見。昆明究竟是一個什麼城市?今天的昆明、今天的滇池跟過去我們認識的昆明、跟過去我們認識的滇池距離很大。以人類文化歷史時期來說,從先秦到秦漢到唐宋這麼漫長的時間裡,昆明是在滇池北岸的一個半島。一直到元代,昆明都是承繼滇池,在滇池邊,三面見水,除了北邊,東邊、南邊、西邊都是水,是什麼水?是滇池水。它是什麼?是滇池北岸的半島,元代及以前都是這個情況。假設在幾百年前,我們今天開會的地方就是在滇池邊上,這就是幾百年前的滇池,這也是元代和元代以前的翠湖。那時候五華山和圓通山往西的緩坡把翠湖夾在中間,我們今天可以把它叫做「翠湖灣」,相當於小西門邊(大概今天的新華書店)附近就開始是水,再往北(今天的倉園巷、染布巷到昆師路)這一線以南,小西門以北(新華書店的位置),這一片就是和滇池連在一起,進來就是一個湖灣,這就是長期在昆明歷史上滇池北岸的翠湖灣。這是昆明翠湖的第一個時期,即滇池湖灣區,這種情況一直到明初才發生改變。 第二個時期是人工瀉湖期。明初的時候建昆明磚城,這個磚城做了好幾個變化。其中一條變化就是把以前在城外的「翠湖灣」包到城內,把剛才說到的這一大片水域包到城內,大家想一想,磚城裡面的環境質量提高了,大家都要水、大家都要風光,大家都要看,看什麼?就在城內。所以這是一個極好的處理,把一大片「翠湖灣」包進了明清的磚城。這樣,翠湖和滇池隔離了,中間變成了城牆,這個城牆就從大西門一直延伸到小西門,城牆內變成翠湖,城牆以外是潘家灣。這是翠湖發展的一個新的時期,即「人工瀉湖期」。比之滇池,翠湖很小。打個比方,翠湖是滇池下的小點兒,雖然與翠湖不相連,但卻一直生活到今天,這個翠湖發展的第二個時期。 那麼到了明初,翠湖被圍到城內以後,翠湖的水還非常多,通常明代的資料都叫做「九龍池」。今天我們所理解的「九龍池」是指翠湖裡邊的一個小水塘,但是最初「九龍池」是指整個翠湖。為什麼翠湖叫「九龍池」?其實九不一定是一個準確的數字,它在古人眼裡是表示多的意思,即有很多龍在吐水,且古書記載翠湖的水還成為滇池的水源之一。翠湖在明代長期是儲水的好地方,有山有水,這樣當然也就變成明代官府的禁地。明代在翠湖周圍有三樣東西值得我們重視,第一,就是沐英在此建了別墅—柳營,它的位置大體上在今天的倉園巷旁邊;另外一個就是弘治12年建的貢院,就是雲南大學這一片;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皇華館,它主要負責接待從北京、南京來的高官,就像今天的鄭庄、滇池花園。它的規格很高,皇華館在今天的趙公祠,是近代才將皇華館改名為趙公祠,後來又把皇華館交給五華區教育局管理,今天只有一個門樓了,裡面的東西完全被拆掉。這三處應該說就是明代最有分量的東西,但是這三處也說明翠湖在明代特別是明代前期是一個禁地、不允許一般人隨便遊玩,是官府所在的地方。當時明代在大西門附近設了三個屯,戍守屯田,就利用翠湖邊這些荒閑地方駐軍、開墾,同時保衛昆明城。這三個屯都叫做「西海子屯」,翠湖當時俗稱「海子」。「西海子屯」有三個分屬不同的衛所,在小西門附近,還設了兩個叫做「南海子屯」,這兩個屯也分屬於不同的衛所。大西門和小西門就在沐英的柳營附近駐了重兵,不允許老百姓去。昆明大西門和小西門不是誰都能通過的,它是明清時候的官府重地。這是明代大部分時間翠湖的狀況。到了明代後期,翠湖逐漸地被開墾出來,老百姓可以到這個湖邊,這個時候就有記載說翠湖就是菜圃機器壩,栽菜的菜地,在翠湖周圍差不多大半地、荒閑的地方都種菜,所以明代後期就開始叫「菜海子」。後因為菜、翠諧音,文人在著作中多用「翠」,大體上到了清末,基本上翠湖就變成一個通用名詞,「菜海子」這個名字才逐步退居二線。這是明代兩百多年翠湖的基本狀況。 到了明末,情況有變化。明末張獻忠一部的農民起義軍四將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退到昆明,以昆明為基地,控制了中國的半壁江山,統治範圍一直到湖北、江西、廣東這些地方。四將軍執行的是聯合統治,四大王的府就是它的統治中心。四大王的王府有三個在翠湖邊上,孫可望的叫做「秦王宮」,在翠湖邊上五華山;劉文秀叫做「蜀王宮」,又叫「南府」,就在原來沐英的柳營邊上,在西岸;還有艾能奇的「定北府」,在貢院。而且後來農民軍又把南明的永曆皇帝迎到昆明,昆明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滇都」。農民軍在此堅守了12年,永曆皇帝到了昆明,後遷到五華山。這個時候的翠湖可以說應該是在中國歷史都有影響力的地方,這就是一直到明末時期翠湖的狀況,即翠湖作為瀉湖圍到城內以後的狀況,是翠湖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水陸逆轉的階段。剛才說到翠湖是水,而且水很多。但是到了吳三桂統治昆明的時候,要佔「菜海之半」,把菜海子的一半建為新府,即後來的洪化府。吳三桂建洪化府對翠湖影響很大,原來翠湖水陸各佔一半,現在要佔一半填成陸地。洪化府的面積很大,南邊大門正對今天的洪化橋(今省廣旁邊),洪化橋是其府第的甬道;北邊到今天金雞巷;西邊到城牆;東邊到今天的翠湖西路,史書上記載洪化府周圍有二里多,這是當時洪化府的範圍。為什麼叫洪化府?是因為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後來稱帝年號叫做「洪化」,因此就用年號作為府名。「擬帝居,千門萬戶極土木之盛」,土木工程之極。洪化府裡邊有池塘、假山,可見它當時的狀況。它還包括原來沐英柳營的一部分,但這一部分範圍不大,更大的是原來的翠湖水域。這樣翠湖的形象就變了,新的菜海子與老的菜海子形象完全不同了。這就是翠湖發生的最大變化,我們把它稱為「水陸逆轉期」。 第四個階段是園林培育期。到了清初,翠湖本身經過明初以來的開墾利用,以前水位的收縮逐步在發展。所以,應該說治理翠湖更多的還是水利工程。但是古人很巧妙,把清理翠湖的積澱和園林建設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把挖出來的淤泥拿來堆為小島、砌為長堤,這樣翠湖的區域、水域在進行,同時翠湖的園林也在發展。從康熙三十一年開始有記載,平定吳三桂叛亂以後,王繼文就在翠湖裡面建了湖心亭,在翠湖北岸修了一個來爽樓,還在翠湖南邊修了幾百步的堤埂,康熙三十一年應該就是清代翠湖園林建設的開始。從康熙年間開始到清代道光年間,才有「阮堤」,即阮元建堤,才有蓮花散葉。到了清末,才有「水月軒」。到了民國末年,才有「唐堤」,這樣一直延續下來。可以這樣說,從清代開始一直到今天,精雕細刻的翠湖園林培育一直未斷,這個應該可以說是翠湖的園林培育期。 最後一個階段是水源乾涸期。在1976年,人們忽然發現整個翠湖的水越來越少,後來就想引進水來,但是引進來之後水也不會積起來,原因是翠湖周圍大地沉降,這樣就開始翠湖的水源乾涸期。為了治理水源,昆明想盡辦法,最後組織大家到裡面放風箏、踢球,把它踩實,踩了以後讓水滲不下去了,再來灌水。灌水時建了2000多米的鋼管引盤龍江水,但是水質不好,造成翠湖的水富營養化,後又換成污水處理廠的中水,水質和水量才基本得到保證。現在,翠湖的水每天要從污水處理廠用鋼管通過2000多米長的管道輸15000立方到翠湖。這樣,基本上翠湖的水質、量得到保證。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今天我們看到海鷗池的水,才有大家欣賞的水。王九齡故居旁邊就是引進新水的鋼管,每天都要放水。王九齡故居的海拔是1890米,比滇池高出4米,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翠湖水域狀況。 通過以上分析,我想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幾千年翠湖滄桑變遷的歷史給了我們無盡的啟示,我們究竟要怎樣保護翠湖、怎樣利用翠湖,這個課題我們應該說可以思考很多,可以想很多,而且裡面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這就是我介紹的翠湖滄桑變遷的歷史。 翠湖是昆明古城邊滇池滄桑變遷的歷史見證;是鑲嵌在明清城中的「綠寶石」,是十分難得的自然遺產。它是是滇池留下來的自然遺產,翠湖及翠湖文化圈文物薈萃,歷史故事豐富。柳營洗馬、貢院盛況、明宮藏夢、洪化府煙雨、講武堂風雨,這些都深刻影響著昆明城的發展,也影響著中國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地位,這樣翠湖也是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加上歷史文化遺產的雙遺產,這是我們給翠湖的定位。以翠湖為核心的翠湖文化圈十分豐富,保護的擔子也特別重。因為它是歷史遺產,我們就得保護,要保護山水格局、文物古迹、園林景觀、街巷路網、傳統風貌,這些都是昆明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期積澱的精華。因此,不能改變翠湖良好的生態環境,不能像一般人工打造的旅遊景點、主題公園那樣任意改造,形成建設性的破壞。翠湖和翠湖文化圈不同於主題公園,主題公園可以按照自己的想像設計、修建,但翠湖是歷史文化遺產,對其進行修改,即使修建得再突出,也只能是假古董,也是被否定的對象,因此這一舉措是不行。此外也沒有必要追求過度商業化,應把翠湖文化擺在首位。因此我們要珍愛翠湖,保護好這項自然和文化遺產,留住這片美好的鄉愁,使之為今日的新昆明增光添彩。 (本文由朱惠榮教授講話錄音整理而成,未經其校對審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學院派必知的攝影用光教程
※聖誕快樂!雲集將來攬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雙料大獎
※聽風對聯學院羅浮居士老師對聯第二講講義
※八字預測教學系列?天干地支 | 八字學院
※對檢索的五大誤讀和做好檢索的四個關鍵 | 無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