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磨砂現象鑒定古玉
古玉鑒定殊為一門專學,然其雖奧,並非常人不可企及。一般說來,鑒定古玉應以玉材、工藝、器形、紋飾、沁色、包漿等六個方面為要。而從工藝痕迹上著手,更易於掌握,且對低仿贗品的剔除屢試不爽,故頗得初學者青睞。本文對古代玉器上一種常見的工藝痕迹——磨砂現象,俗稱「砂面」,略作探討,望對收藏愛好者能有些微裨益。
所謂磨砂,即粗礪、不甚光滑,受光照射可形成漫反射的一種狀態。其形成主要基於兩點:一、古代磨玉的介質為勻細潮濕的解玉砂。二、傳統制玉工具效能差,加工周期較長。工具可以帶動潮濕的解玉砂與玉料充分接觸、研磨。二者的結合導致了磨砂狀態的產生。此外古代制玉諸如開料、成型、琢紋、鏤雕、鑽孔、掏膛等流程都會用到解玉砂;所以大多數情況下,與磨砂面共存的還有各種工具的製作痕迹。但古代玉匠為打磨掉工藝遺留的瑕疵,使玉器顯得更加完美,大多又對初次加工過的玉器進行拋光處理,故暴露在主要部位的磨砂現象基本打磨殆盡。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磨砂面大多遺存在一些沒有必要拋光的次要部位和拋光達不到的工藝死角,以及部分半成品和邊角料表面。以下按磨砂現象所在的部位不同分類述之。
正、反面和側緣
這些部位的磨砂現象主要是片狀工具、砣具、管鑽、線具以解玉砂作介質進行的開料、成形所致,主要出現於片雕玉器、鑲嵌件之上。以下舉例:(圖1)為一件戰國早期墓葬出土的玉龍佩,器表便呈磨砂狀,中部留有一道平直的台階狀切割痕,顯系片狀工具為之。(圖2)為一件漢墓出土的玉獸面,其底面有清晰的細密縱向磨砂狀陰紋,乃軟性線具帶動潮濕的解玉砂切割成形後遺留。(圖3)為一件明代玉嵌飾側緣,表面亦為細密縱向磨砂狀陰紋。(圖4)為一件元代春水紋瓦子背面,除磨砂凹面外,還保留有砣輪打窪的陰刻弧線痕迹。
圖1
圖2
圖3
圖4
鏤空截面
古玉鏤雕主要是以解玉砂作磨料,用桯、管鑽打孔、線具拉搜而成。根據玉器形態復可細分為單層鏤雕、多層鏤雕、立體鏤雕三類。單層鏤雕玉器截面基本為平行於玉器表面所在平面的細密縱向磨砂狀線痕,如(圖5 清代鏤雕玉佩)。多層、立體鏤雕玉器截面大致與單層者相若,但風格更加粗獷、頗現力度,其線痕深峻,排列較不規則,且增加了很多管鑽凹痕。如(圖6 元代玉爐頂)。
圖5
圖6
線紋槽底
古玉的線紋,除少量為尖端刻具徒手刻劃外,大多數乃砣具帶動解玉砂碾磨而就。故陰刻線紋之底槽亦應作磨砂狀。(圖7)為一件戰國墓葬出土的玉飾件,器表的谷紋即為砣出,線槽兩沿完整無崩口,槽底呈磨砂狀。(圖8、圖9)為明清玉器琢紋的磨砂狀態。
圖7
圖8
圖9
鑽孔內壁、底部
古代鑽孔之工具主要為桯鑽和管鑽,其間仍靠解玉砂作磨料。桯鑽所打的孔壁多呈粗磨砂狀,由於個別解玉砂顆粒較大,孔璧上會留有一定弧狀凹痕,但其多不規律。如(圖10)。管鑽打孔一般由於直筒、管狀玉器的製作,其過程較為特殊,即先以管鑽套打,停鑽後用木樁敲擊玉芯一端,以瞬間之慣性將之震斷後取出,故斷面參差不齊,其內壁為細磨砂狀。如(圖11)。
圖10
圖11
現代制玉工具主要為高轉速電動機和鍍有人造金剛砂的砂輪鑽頭。此類工具最高轉速可達每分鐘一萬轉,磨削量亦較大,效能遠遠超過古代。砂輪等工具的高速運轉會將磨料帶出,如果不及時填加磨料,便會使工具與玉料直接接觸,形成「干磨」現象。因此,傳統工具輔以解玉砂製作的老工所形成的磨砂現象很難出現於純現代工藝製作的玉器之上。但一些老玉新工和傳統工藝製作的高仿品上亦會出現磨砂現象,故在鑒定過程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聯繫的觀點,不可只鑽工藝痕迹的牛角尖。一定要從玉器之整體著眼,綜合考察玉材、工藝、器形、紋飾、沁色、包漿等各方面,方可得到正確科學的鑒定結論。
推薦閱讀:
※胡塞爾現象學導引
※常鶴鳴講八字(精68)命中出現的「合會沖」現象
※橫財來臨前的4大現象,遇到的人「想窮」都難!_【今日爆點】
※股票暴跌前的5種現象,不離場將本利無歸!
※寶寶出現這一現象, 不要干涉, 這是他在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