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芬蘭:愛北歐

芬蘭 北歐 發表 2011-08-10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 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芬蘭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以後芬蘭人遷入,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併入帝俄,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

中文名稱: 芬蘭共和國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Finland簡  稱: 芬蘭所屬洲 : 歐洲首  都: 赫爾辛基主要城市: 圖爾庫,埃斯波國慶日 : 1917年12月6日國  歌: 《祖國》國家代碼: 358

官方語言: 芬蘭語和瑞典語國家領袖: 塔里婭·哈洛寧,瑪麗?基維涅米人口數量: 523.66萬人(2004年底)主要民族: 北歐民族國土面積: 338000 平方公里GDP總計: 1497億歐元(2004年)國  鳥: 大天鵝國  花: 鈴蘭(百合科)國  樹: 櫟樹

概況

【國名】芬蘭共和國(SuomenTasavalta)【國名釋義】意為「湖沼之國」【面積】33.81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32萬人(2009年底)。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餘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冬季戰爭後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55.9萬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首都赫爾辛基素稱「波羅的海明珠」,是一座花園般現代化都市,街道寬闊,商業繁榮,現代建築和中世紀建築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市內眾多的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吸引著各地遊人。【國家元首】總統塔里婭·哈洛寧(女,社民黨人),2000年3月1日就任。2006年3月1日連任。【重要節日】獨立紀念日(1917年12月6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徵藍天。芬蘭有三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係。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製作的。【國徽】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隻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後爪踩著一把彎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獅子象徵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九個省。

【新聞出版】2003年,全國共有報紙205種,其中每周發行4-7期的日報53種;各種雜誌、期刊5042種。主要報刊、創刊年及發行量:《赫爾辛基新聞》,1904年,43.96萬份;《晚間新聞》,19.87萬份;《晨報》,1882年,13.63萬份;《晚報》,12.13萬份;《圖爾庫新聞》,11.15萬份;《首都日報》,1864年,5萬份。有5家通訊社,其中最大的是芬蘭通訊社,簡稱芬通社,1915年成立,屬半官方性質,同世界主要通訊社均有業務聯繫。外國在芬的通訊分社有15家。

芬蘭廣播公司(FinnishBroadcastingCompany,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為國營。對外用芬蘭語、瑞典語、英語、德語和法語廣播。1958年正式開播電視,現有電視1台、電視2台、電視3台。此外還有私營廣告電視台。70年代開始有有線電視(赫爾辛基有線電視台)。

地理

芬蘭總面積共338,000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七大國。南北最長距離達1,157公里,東西最寬為542公里。芬蘭被譽為「千島之國」與「千湖之國」:精確來說全國共有187,888個湖泊和179,584個島嶼。芬蘭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為芬蘭最高點。芬蘭最長的河流是凱米河(Kemijoki),長512公里。除了湖泊之外,全國為大片森林覆蓋,佔總面積的71%,以松和雲杉為主。可耕種面積較少,僅佔8%。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著名的有奧蘭群島。

芬蘭冬季寒冷,僅南部較溫和。從南至北,1月平均氣溫約-4–16℃;7月氣溫16-13℃。年降水量約400-600毫米(三分之一為霰和雪)。水力資源豐富。有銅、鋅、金、鉻、鈷、鈦、釩等礦藏。芬蘭地處北緯60度到70度之間,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最北的地區夏天有73天太陽不落於地平線下,冬天則有51天不出太陽。芬蘭擁有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赫爾辛基,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千湖之國」的來歷芬蘭的湖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呢?這要從它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說起。芬蘭靠近北極圈,幾十萬年以前,芬蘭曾經像今天的格陵蘭島一樣被冰層封凍著,這些封凍的冰層不斷地發生緩慢的運動而對地面產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經過冰層運動的作用,會使地面變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層本身沉重的壓力,還會使地面下陷,冰層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

大約距今一萬年左右,這裡的氣候逐漸轉暖了,覆蓋在地面上的冰層開始慢慢溶化。到冰層全部溶化殆盡的時候,原來凍結在冰塊中的泥沙礫石,都脫離出來堆積在地面上,更使地面變得凸凹不平,坑坑窪窪。這種坑坑窪窪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條件。俟冰雪全部消融後,一部分水充盈了這些低洼地。一部分流進了江河中,每年的降水又在不斷地補充著這些低洼地方所蒸發掉的水分,因此,宛如繁星似的湖泊就在芬蘭這個地方出現了。這些由於冰川活動造成的湖泊,稱為冰蝕湖和冰磧湖。

除了芬蘭外,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國家也曾經有和芬蘭相似的狀況,因而這些國家的湖泊也非常多。芬蘭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以後芬蘭人遷入,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併入帝俄,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在瑞典的埃里克國王(KingErik)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詩史《卡勒瓦拉》(Kalevala)發表後才受到重視。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就一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簡短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提供了芬蘭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歷史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自11世紀,芬蘭就出現了自己的國家,從芬蘭的建國到如今,一共經歷了九個王朝的更替,才迎來了芬蘭共和國的建立。塞爾維克和埃里克王朝 (1130-1250)富爾昆王朝(1250—1363)梅克倫堡王朝(1363-1389)卡爾瑪聯合(1389—1521)瓦薩王朝(1523-1654)巴拉丁納特王朝(1654-1720)黑森王朝(1720-1751)荷爾斯泰因 – 戈托普王朝(1751-1818)羅曼諾夫 – 荷爾斯泰因 – 戈托普王朝(1809-1917)芬蘭共和國(1919-)

發展歷程

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國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發表後才受到重視。 1808年芬蘭被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此後芬蘭就一直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短暫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向芬蘭提供了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2007年3月18日,議會選舉,中間黨獲得200個議席中的51席,聯合黨獲得50席,社民黨獲得45席,左翼聯盟獲得17個議席,綠色聯盟獲得15個議席,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分別獲得9個和7個議席。4月19日,以馬蒂·萬哈寧為總理的政府宣誓就職,政府由中間黨、聯合黨、綠色聯盟和瑞典人民黨組成。

主要政黨

芬蘭是一個多黨制國家,在2003年3月議會選舉中註冊的政黨有21個,主要政黨是中間黨、社民黨和聯合黨。

芬蘭中間黨(1)芬蘭中間黨(CentrePartyofFinland):執政黨,1906年成立。曾先後稱農村居民聯盟、農民聯盟和中間力量,1988年6月改為現名。黨員約20萬人。二次大戰後一直入閣。1987年3月議會選舉後被排斥在政府之外。1991年3月議會選舉獲勝,以第一大黨資格組閣。1995年3月議會選舉失利,但仍為議會第二大黨。2003年議會大選再次獲勝,重新以第一大黨資格組閣。主張維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對外主張裁軍、緩和。主席馬蒂·萬哈寧(2003年10月當選)。

(2)芬蘭社會民主黨(TheFinnishSocialDemocraticParty):執政黨,1899年成立,原名芬蘭工人黨,議會第二大黨,黨員5.9萬人。曾多次執政,2003年3月議會選舉後與中間黨和瑞典族人民黨組成多黨聯合政府。倡導民主、自由,主張向經濟民主化發展,實行適應經濟發展的社會變革,建立民主社會主義。在國際上積極從事爭取維和、裁軍活動。主席帕沃·利波寧(1993年6月首次當選,至2002年兩次連任)。

(3)瑞典族人民黨(TheSwedishPeople』sParty):執政黨,1906年成立。由芬蘭的瑞典族人組成,黨員3萬餘人。對內維護瑞典族居民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對外支持芬官方外交政策。2003年議會大選後同中間黨和社民黨繼續聯合執政。主席揚-埃里克·埃內斯塔姆(1998年當選)。

(4)民族聯合黨(TheNationalCoalitionParty):簡稱聯合黨,在野黨,1918年成立。議會第三大黨,黨員約7萬人。主要代表資產階級利益,主張同西方保持緊密的經濟、政治關係。1987年起連續三屆執政,2003年議會大選中失敗,成為在野黨。主席於爾基·卡泰寧(2004年當選)。

(5)芬蘭左翼聯盟(TheFinnishLeftUnion):簡稱左聯。在野黨,現有黨員3.42萬人。1990年5月由芬蘭共產黨和人民民主聯盟合併組成,提出今後黨的政治活動和組織形式要適應資本主義社會的變化,宗旨不再是奪取政權和實行國有化,而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擴大社會主義成份。1995年3月議會選舉後入閣,2003年議會大選後成為在野黨。黨主席蘇薇-安妮·西梅斯女)。

(6)綠色聯盟(TheGreenLeague):在野黨,由不同思想的協會和地區性協會組成,沒有個人盟員。1983年3月議會選舉中首次獲得2個議席;5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性會議。1987年秋,決定成立綠色聯盟。1991年3月議會選舉後議席大幅度增加,但因能源政策上分歧未能入閣。1995年3月議會選舉後入閣,2002年因議會通過新建核電站計劃退出政府,成為在野黨。主席奧斯莫·索伊寧瓦拉(2001年當選)。

(7)芬蘭基督教聯盟(TheFinnishChristianUnion):在野黨,1958年成立,盟員1.8萬人,以基督教教義作為聯盟的宗旨。1960年議會選舉中首次獲得席位。主席拜依維·萊塞寧(女)。

(8)正統芬蘭人黨(TheTrueFinns):原名農村黨,在野黨,1959年從芬蘭中間力量分裂出來。黨員2萬人。主張維護小農、城市貧民和中小企業利益。曾自稱是官方政策的堅定反對派,後來對政策進行了調整。1983年議會選舉後首次參加政府。1990年8月,因提出國民養老金的預算提議未被採納,退出政府。1991年議會選舉後在野。主席蒂莫·索依尼(1997年當選)。

(9)芬蘭共產黨(TheFinnishCommunistParty):在野黨,於1986年4月由原芬共中分裂出來的「少數派」組成。1990年芬共停止活動併入「左聯」後,該黨以芬共(團結派)的名義繼續開展活動,宣稱要繼承芬蘭共產黨的傳統。黨員約4000人。1994年11月該黨舉行黨代會,決定改稱共產黨。於爾約.哈卡寧(YrjoHakkanen)當選黨主席至今。

標籤: 芬蘭
推薦閱讀:

學習禁止!芬蘭的幼兒園的教育方針太厲害...可讓父母思考的東西太多!
高端芬蘭木為防腐木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生活在別處,芬蘭教會我的
芬蘭國家旅遊局聯合美圖手機推出《芬蘭最美旅行拍照指南》
留學體驗 旅行篇の芬蘭

TAG:北歐 | 芬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