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鋼琴音階與琶音練習
(2011-01-24 19:40:12)
轉載▼2008年第4期(總第20期)——關於如何彈奏鋼琴基本練習中的音階與琶音的幾點問題音樂教育系2006級碩士研究生李時慧內容摘要:音階、琶音的訓練是學習鋼琴的基礎,幾乎每首鋼琴作品中都有音階、琶音這兩種技術。這兩種技術對於演奏者完整、準確地表現鋼琴作品,提高演奏技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可以幫助學琴者熟悉鍵盤地形與各個調性、調式的各種和弦位置及和弦的不同色彩,提高手指的獨立積極性和靈活、快速的反應能力,使手指得到平衡發展。本文從了解二十四個大小調的調性及音階、琶音的結構,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和基本要領,遵循指法規律,由易到難、由慢到快、循序漸進地練習這幾個方面入手,使學生更系統的學習並掌握這兩種技術。音階和琶音的練習,本身較為枯燥,練習過程中只要多動腦,枯燥中也會找到進步的樂趣。那麼在舒服、自然、省力的狀態下,彈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將不是難事。是否熟悉和掌握這些基本技術將直接影響鋼琴學習的進度,所以學琴者一定要熟練掌握這兩種彈奏技巧。關鍵詞:音階琶音彈奏方法中圖分類號:J624.1無論在古鋼琴還是在現代鋼琴演奏中,音階與琶音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做過統計:古典小奏鳴曲中音階和琶音的比例佔到65%以上,幾乎每一首鋼琴作品中都含有這兩種技巧。然而大多數學生學習鋼琴演奏多年,既沒有掌握正確的邏輯指法,也沒有使手指達到力度和感覺上得勻稱、平衡,或者是能夠很好的彈奏某個調的音階與琶音,於是他們在演奏曲子的過程中遇到音階型或琶音型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首先是因為不重視音階與琶音的練習,尤其對初學者來說,會感覺枯燥乏味,沒有吸引力,不易「立竿見影」地看見效果;其次是沒有科學系統的學習理論知識與彈奏技巧。然而音階與琶音的訓練又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學琴者熟悉鍵盤地形與各個調性、調式的各種和弦位置及和弦的不同色彩,使手指得到平衡發展,提高手指的獨立積極性和靈活、快速的反應能力,使手指得到平衡發展。所以讓學琴者掌握正確有效的彈奏方法,使之處理好作品中的技術難點,能夠輕鬆自如的演奏,是我要討論的課題。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熟悉鍵盤地形並遵循指法規律:1、熟練掌握24個大小調的調性關係在我們開始研究彈奏技巧和觸鍵之前,必須先有良好的樂理基礎,對於各種調的組織、三和弦與七和弦等的構成都要十分熟悉,就像對自己的名字一樣,[1]不然就會出現下面的情況:有些學生,他們花大力氣練習一兩首(多至三首)大型名作去找名師上課,如柴科夫斯基或李斯特的鋼琴協奏曲,可是卻不知道自己彈的曲子是什麼調式的。至與這種複雜又艱難的名作如何轉調以及在演奏上如何處理,更是一無所知。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學習不僅大大浪費學習者的時間,也使造詣有素的教師在時間上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弄清所彈奏曲子的框架結構,完整的彈奏作品,必須徹底明白24個大小調的調性關係,了如指掌的熟悉各調的音階與琶音。圖示1:bG大調—bD大調—bA大調—bE大調—bB大調—F大調—C大調—G大調—D大調—A大調—E大調—B大調be小調—bb小調—f小調—c小調—g小調—d小調—a小調---e小調---b小調--#f小調--#c小調--#g小調(1)如圖所示,按五度循環法從C大調開始,依次向上純五度可以找出所有升號調,相反,從C大調開始,依次向下純五度可以找出所有降號調。還有幾個同音異名調,如bG大調be小調與#F大調#d小調,#C大調#a小調與bD大調bb小調。這兩組音的鍵盤位置相同,所以我們主要熟記五個升和六個降號之內的24個大小調的音階與琶音。(2)我們練習時,可以按關係大小調或同主音大小調的順序練習。所謂關係大小調就是調號相同,但主音與調式不同。調號相同,但大調主音do和小調主音la之間的度數為小三度。如圖示2:C大調的音階是:1、2、3、4、5、6、7、ia小調的音階是:6、7、1、2、3、4、5、6這種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的熟悉調性,便於記憶。另一種同主音大小調,和關係大小調相反,主音相同,但調號和調式不同。主音與上方三度音程為大三度的是大調,主音與上方三度音程為小三度的是小調。如圖示3:C大調的音階是:1、2、3、4、5、6、7、ic小調的音階是:1、2、b3、4、5、b6、b7、i因為是同主音,所以大小調的指法相同,只是調性不同,這樣就強化了對調式的理解與記憶,訓練了獨立思考和邏輯分析能力。2、遵循指法規律彈奏指法,類似寫字的筆順,要想寫好字,必須懂得下筆的順序。拉羅查Larrocha (西班牙女鋼琴家)說「指法對我是非常重要的。」音階琶音練習最大的實用價值,就是訓練手指在鍵盤上能夠自如地用最好的指法彈奏任何調式,這樣的練習可以使學習者在後期學習上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還可以大大加強學習者的視奏能力,因為不用思索,手就會本能的選用最合邏輯的指法去彈奏。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彈奏音階琶音時,必須嚴格按照譜子上規定的指法彈奏,像彈奏作品時有個通用的規律:1指和5指不得上黑鍵,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就定當別論了。我們在彈奏中會發現,a小調和G大調指法一樣,都有一個黑鍵,且都位於第7級音上,實際彈奏時手感基本一致,可以同時練習,同樣是一個黑鍵的調,F大調就稍難一點,因為指法和最初接觸到的C大調不一致。再看D大調和e小調,都是兩個黑鍵,7級音上都有一個,另一個D大調在3級,e小調是2級,e小調的兩個黑鍵靠得比較近,中間只隔了一個1級音,因此給人感覺「顛簸」得比較密集,放在D大調後比較好。d小調和g小調,6級和7級都有黑鍵,黑鍵間隔都比正常的遠且都用3指和4指,可一起練習,其實仔細觀察的話,還可以發現很多類似的情況。養成好的習慣,對以後彈奏各種風格的樂曲以及對作品的表現十分重要,它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彈奏的速度及樂句的呼吸、流暢等。可見正確的彈奏指法對鋼琴學習的重要性。二、解決關鍵技術動作要彈好音階琶音這兩種技巧,拇指的彈奏技巧至關重要。由於拇指的轉換不當造成手的不穩定,從而出現彈奏不均勻,跑動速度較慢,也是音階、琶音練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音階、琶音都必須通過拇指的轉彎動作來得到連貫。拇指相對於其它四個手指的特殊性在於:拇指受到生理條件的制約,又粗又短,並且只有兩個指關節,彈奏時不能用指尖而用指側,因此它成為唯一能夠進行側移聯絡的手指,能作水平的轉彎運動,來支撐彈音階、琶音時手的位置轉換。正是由於18世紀以來人們認識到拇指的這一功能,我們才有了現代的鋼琴彈奏指法,能夠使較長的連續性旋律快速、均勻地彈奏出來。用大指彈奏須注意大指掌關節的靈活運用,彈下後,整個大指應呈傾斜狀,以指尖的外側觸鍵。這樣的彈奏就可以接近於其他各指,從而求得聲音的統一。有些演奏者常常把大指平躺著往下壓鍵,這樣就會導致聲音重濁。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彈奏音階琶音時,拇指應稍稍彎曲,並且保持接近食指以便隨時應用,正確的做法如下:以右手為例,當彈奏上行音階時,拇指彈過前一個鍵離開的瞬間,就應立刻彎到手掌下面,並以拇指為軸心,用手向上畫一個弧形或半圓形;在一瞬間的傾斜狀是第五指高於第二指,之後瞬間手掌轉平,恢復原來狀態。當彈奏下行音階時,第四指、第三指、第二指依次「上越」拇指,這時手的傾斜狀是第二指高於第五指。彈琶音時手腕可升高一點,因為手指伸展較寬,手需要跟隨每個手指的彈奏作一些平面上的移動,使大指容易通過,然後手腕復原。總之,解決好拇指轉彎這個問題,就能使音階琶音彈奏的更加均勻、清晰、流暢。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的練習轉彎動作,提高學習效率。三、彈奏的方法與步驟1、初步練習時,在一個八度內用固定唱名法慢速練習。圖示4:
如圖所示,將音名C D E F G A B,分別唱做do、re、mi、fa、sol、la、si,固定不變,不因調性調式的變化而改變唱法,這種唱譜法就是「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的好處是便於讀譜視奏。在一個八度內慢速練習,邊唱邊彈,這樣不僅訓練了手指,還有助於提高視唱練耳的水平。慢速練習是為快速彈奏音階與琶音奠定堅實基礎。由於速度較慢,使我們有時間把正確彈奏(除速度以外)的所有因素(包括抬指、觸鍵、力度等)都想清楚、準確,有如放大鏡看東西一樣,可以把對象觀察的更仔細,感受更加細膩深切。但並不是說自由散漫,而是如同慢放的電影一樣,把音階與琶音按一定比例均勻彈奏,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手指及有關部位都應進入積極、主動的訓練狀態中,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感,避免鬆懈、機械練習等消極現象。慢速彈奏音階與琶音時,在觸鍵的感覺上應與快速彈奏保持一致。有兩種慢練很有效:一種是手指觸鍵動作幅度適當加大,以加強手指的支撐力和獨立性的訓練。另一種是手指觸鍵動作本身保持快速、敏捷,以鍛煉手指的爆發力和靈活性。在慢速彈奏琶音時,還要注意手腕的配合,然後準確、清晰、均勻的彈奏。2、變節奏變距離的練習當學生在一個八度慢速練習中逐漸達到輕鬆自如、有把握不出差錯的彈奏時,就要逐步地提高速度並增加到四個八度的練習。這時會出現提速困難或彈奏不清晰等現象。為了避免出現那種情況,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可以用變節奏的方法訓練手指及節奏感。例如:圖示5:1.2345.67i或1234.567i.採用前附點和後附點兩種節奏型,可使學生體會放鬆後快速的把每一個音的力量傳送到位;若想加速之前練習跑動,可以把音階琶音分成四個音一組或者六個音一組等,用快慢交替法來練習;還可以把八分音符、三連音和十六分音符這三種基本節奏型混合運用來訓練學生的節奏感;也可把音階變成三對二、五對六等不規則對位的練習。節奏的變化可謂最為豐富,這些練習方法既開拓了思路,使頭腦得到鍛煉,又靈活多變,訓練了手指跑動的顆粒性和清晰度。3、由短距離到長距離快慢交替的跑動通過變節奏的練習,使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後,就可以進行正常節奏的練習。先在一個八度內快速的跑動,逐漸增加到四個八度,還可以進行雙手的反向練習。[2]練習時要盡量用手指積極觸健並貼鍵跑動,音色的好壞與否取決於手指力度的控制,手指貼鍵彈奏就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手指觸鍵的力度。鋼琴演奏中有大量的連奏,主要用於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圓滑連貫的音型、流暢的旋律等,它的音色特點是圓潤連貫、柔和抒情。手指觸鍵的高度對於手指下鍵力度有積極意義。連奏不需要過大的力度,因此手指應保持貼鍵的觸鍵方式來保證更好的控制音色。貼鍵練習的另一鍛煉目的是提高手指的跑動速度。手指跑動速度與手指動作的大小密切相關。手指離鍵過高,行程越長,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多。多餘的動作會浪費時間,手指貼鍵能保證動作的最簡潔化,所需的時間和能量的消耗都是最少的,這樣就省去好多不必要的動作和時間,有效地提高跑動速度,但還要保持手指彈奏的顆粒性,只是手指的彈奏幅度變小了。同時還要注意手腕、手臂與身體的協調配合,因為慢速練習時對旋律整體的感覺會差一些,而快速彈奏時,使人能夠獲得旋律的整體感,增加對旋律的感性記憶,以保證旋律線條的清晰流暢和彈奏的完整性。三、將音階琶音納入作品中,使其具有表情意義。在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點之後,我們可以用各個層次的力度練習來訓練學生對音色的控制,增強音樂表現力。如練習弱奏、強奏、漸弱、漸強、中弱、中強等。強奏時感覺像海浪般波濤洶湧,弱奏時感覺像溪水般潺潺的流淌。還可以在各句或雙手之間進行強弱力度對比彈奏。強化音階與琶音的技巧練習,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很好的完成作品。[3]波蘭偉大的鋼琴家約瑟夫·霍夫曼在他編著的《論鋼琴演奏》一書中寫到:「某些艱難的樂段在離開前後樂段單獨彈奏時,可能彈得很順利,但把它放在應有的位置彈奏時,卻完全失敗了。你必須遵循其中的機械原理,即使機械的某一部件在車間里已經製作的很完美,也仍需經過『裝配』過程——那就是與整部機器取得適當的關係——這時通常需要對這些部件做一些額外的處理和修補。在鋼琴彈奏中,也要把一段已改正好的樂段『裝配』到整首樂曲之中。」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即使每個調的音階琶音練得再好,在彈奏作品時,也要根據作品的演奏風格及觸鍵要求做出相應的調整,而且具體的力度標記,關係到了樂曲演奏中音樂的表現。在古典音樂中,一般從pp到ff之間就有p、mp、mf、f,彈奏時要求手指快速跑動的顆粒性,音色乾淨、透明,有穿透力;而浪漫樂派及後期作品從pppp到ffff,還有sf、sfz或crese、dim等,幅度更加寬,其誇張的表現力,不僅要求手指的快速跑動,更要求加上手臂和身體的重量去彈奏,使樂句間的強弱對比更鮮明;彈奏舒緩甜美的樂段時,手指還需要深下鍵,使旋律優美流暢,富於幻想性。這就要求學生在練習作品中的技巧時,嚴格按照作品中的標記的速度、力度等表情記號彈奏,讓枯燥的技巧練習變得生動,具有表情意義。以上幾點就是在彈奏音階與琶音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及解決的方法。技術訓練,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提高手各部分的機能及控制能力。音階琶音的練習,本身較為枯燥,練的過程中只要肯多動腦,枯燥中也會找到進步的樂趣。那麼在舒服、自然、省力的狀態下,彈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將不是難事。是否熟悉和掌握這些基本技術將直接影響鋼琴學習的進度,所以學琴者一定要熟練掌握這兩種彈奏技巧。由於水平有限,本文難免掛一漏萬,對本文中的不周之處敬請予以批評指正。更希望能對鋼琴學習者有所幫助。注釋:①張靖有關音階彈奏中大拇指換指動作的幾種方法[J].鋼琴藝術1996,(4):26參考文獻:[1](俄)列文著《鋼琴彈奏的基本法則》[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5月版[2]魏廷格著《鋼琴學習指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10月版[3](波)約瑟夫·霍夫曼著《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推薦閱讀:
※聲樂鋼琴伴奏探索
※教你快速記住鋼琴88個鍵
※法國鋼琴凱百日keilberg
※203.看圖說話20~彈琴
※怎樣合理安排練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