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古鎮的那些橋
金澤古鎮
金澤古鎮坐落在青浦區西南部,總面積為26.44平方公里,境內湖塘星羅棋布,河港縱橫交叉,是個典型的江南魚米水鄉。金澤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鎮,有興於宋、盛於元之說,相傳昔日有穡人獲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也有此地為水鄉澤國,且盛產魚米賽金,故稱「金澤」。
古鎮概況
金澤鎮是上海地區有名的橋鄉,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錢君陶曾為之題寫「金澤古橋甲天下」7個大字。據史料記載,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廟廟有橋,橋橋有廟」,它的每一座橋樑不僅各有特色,而且都與寺閣庵廟有關。
如今絕大部分寺廟已廢,但當年的橋卻風姿猶存。金澤的橋樑非同一般,不僅數量多,而且大多是歷史名橋。至今鎮上還保存著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橋樑,分別是迎祥橋、祖師橋(如意橋)、放生橋、普濟橋、天王橋、萬安橋與關爺橋(林老橋)。其中,建於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濟橋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
金澤鎮還是佛教勝地,建於宋朝景定元年的「頤浩禪寺」曾以5048間宏偉建築名揚江南。故有「雖蘇(州)之承天,杭(州)之靈隱莫匹其偉」之說。現已局部修復,並有趙朴初先生題詞的「頤浩禪寺」,四季香火旺盛。
古橋風貌
天皇閣橋
天皇閣橋位於金澤鎮下塘街,因橋北堍有天王廟,即以廟名為橋名。初建於明代(1698年),清康熙年間按原樣重建,是江南少有的三孔連拱石橋。橋的正中有石刻如意圖案,並有多種佛教圖案浮雕。天皇閣橋於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對象。
塔匯橋
塔匯橋位於金澤鎮上塘街的市中心,橫跨北勝浜,跟天皇閣橋隔河相望。明嘉靖年間重建,系單孔石樑橋,橋畔原有圓通庵,規模很大,常年煙火縈繞,隨著歷史的變遷,庵已毀,只剩一座橋,這橋幾經修建,已經從原來的石孔橋變成水泥石板橋了。
林老橋
林老橋在金澤鎮北首,是單孔石拱橋,橋北對著關帝廟,故又名關帝橋,建於元代(1264~1294年),明、清兩代作過重修,故橋身保養較好。橋長24米,橋高4米半,全橋石料為一色花崗石,打鑿整齊,橋面雕鑿盤龍,右端有如意圖案,橋面青石十分光滑,顯得古樸典雅。林老橋於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對象。
如意橋
如意橋在金澤鎮南市東勝港口,元至元年間(1279~1294年)建,明崇禎年間(1768年)重修,為鎮上最完整的一座單孔石拱橋。橋南堍原有祖師廟,又稱祖師橋。如意橋橋拱倒映碧水,橋拱與倒影虛實相接,恰成一圓形,堪稱是金澤鎮的一大名勝。如意橋於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對象。
放生橋
放生橋位於金澤鎮南端,始建於明代,公元1628年重修,因橋下有放生河,故稱放生橋,又因橋堍有總管廟,故也稱總管橋。此橋系單孔石拱橋,橋長25.2米,橋高4米,在明清以後多次重修。放生橋於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對象。
萬安橋
萬安橋位於金澤鎮北市梢,橫跨市河,建於宋代景定年間,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該橋為單孔石拱橋,長29米,高5.5米。最早在橋的東堍有佛國亭,即一座寺廟,內供佛像,在橋的西堍,有財神閣,內供財神老爺,整座石橋的結構設置,古稱橋挑廟,即一橋挑起兩座廟,這在江南古鎮中,是不多見的。萬安橋於1959年被列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對象,是極珍貴的古橋。
迎祥橋
迎祥橋在金澤鎮南市梢。建於元代至元年間(1335~1340年),明代天順年間(1457~1464年)和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兩次修建。橋為六柱五孔梁架式石橋,全長34.25米,寬2.14米。其構造形式頗為獨特:用長青石5塊並列組成石壁式橋柱四條立於水中,形成五橋洞,這在橋樑建築技術上被「連續簡支梁結構」,元代已能應用這種原理造橋,比西方要早數百年的歷史。1979年,迎祥橋被列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
普濟橋
普濟橋建於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清雍正初年重修時加置石欄,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上海地區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橋。石橋為單拱圓弧形,橋體坡度平緩,橋面較窄,具有明顯的宋代石拱橋的特徵。金澤普濟橋有「上海第一橋」之譽,於1987年被列為上海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普慶橋
普慶橋是1999年應美國WBGH製版公司為NOVA專欄製作《中國虹橋》節目需要,仿照《清明上河圖》中汴水虹橋建造的單孔木拱橋。普慶橋在建造時完全依照古代建橋工藝,採用無支架施工法,把64根拱圈木與5根橫樑木形成拱圈,全部用捆綁式結紮在一起,整架橋沒用一根釘子,再現了中國古代精湛的造橋工藝。
2016年,「影像上海」與您不見不散!
聯繫我們聯繫我們
網址:www.sava.sh.cn
郵箱:savaweb@163.com
電話:021-62780087
推薦閱讀:
※走過勝芳古鎮之文昌閣(三)
※靖港古鎮--尋覓古樸氣息
※2016年的最後一天,在這裡我看到了另一個上海
※下個月要放10天假?武漢周邊賞花、古鎮、露營路線大集合!
※《中國古鎮》系列特種郵票
TAG:古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