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涅槃禪》 聖行品第十九(1)
聖行品第十九
本品文意:世尊說,菩薩摩訶薩應當專心思惟五種之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如何思維呢?當用大涅槃眼見佛性義來參究五行,此即會五行歸大涅槃之如來行。從本品起開始詳述聖行。本品可分為八部分來解說。
一,菩薩的持戒觀。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是指,聞信思維《大涅槃經》,愛求如是大乘經故,舍家棄欲出家學道。菩薩摩訶薩嚴格護持禁戒,重於自已的身命,嚴持一切大小諸戒,等無分別。
二,菩薩的四念處觀。菩薩由不凈觀導向無我觀,以達成斷除色慾的清凈境界。菩薩由四念處,得住於堪忍地中,住是地已則能堪忍貪慾恚痴等諸身心苦惱。
三,菩薩的四聖諦觀。世尊廣說八苦,其中有「光明天黑暗女」和「頂生王」等公案,隱含禪言密語,此為菩薩大般涅槃觀八苦乃至四諦義。佛以苦集、苦集滅道四諦,及其有無真實,將凡夫、聲聞緣覺和菩薩加以對照,從而顯出大乘大般涅槃的四諦真實觀。
四,大涅槃一多相即觀。佛讚歎迦葉菩薩,說他上述所舉的信等十四種都為道,以眼見佛性大涅槃義應作如是觀。世尊以「葯中之水喻」、「以金作器喻」、「火因燃料命名喻」、「手中葉與地上葉較量喻」,說明道本一體,隨順眾生諸種根機,故作種種分別說法。
五,大涅槃世諦實諦觀。世尊說,知諸陰入界之苦,知色壞受覺想取行作識分別,知愛(集)滅道世諦,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第一義,這些都是聲聞緣覺的中智。分別諸陰入界有無量相悉是諸苦,分別色壞受覺想取行作識分別有無量相,分別愛滅道世諦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是名佛菩薩之上智。文殊菩薩問世諦與第一義諦是否為一,佛說,世諦者即第一義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同一事物,凡夫眾生視為世諦,佛菩薩卻視作第一義諦。應文殊菩薩所問,佛說,言實諦者名曰真法,有常有樂有我有凈。實諦者無顛倒、無有虛妄、是大乘、是佛所說、一道清凈無有二也。
六,大涅槃轉法輪觀。轉法輪者乃是諸佛世尊境界。虛空、如來和佛性都是「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佛二轉法輪,波羅奈城:世語——聲聞緣覺——小乘——中根——中精進——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大梵天王請轉法輪——說無常苦空無我。拘屍那城:出世語——菩薩——大乘——上根——上精進——八十萬億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菩薩請轉大法輪——說常樂我凈。
七,大涅槃聖行觀。諸世尊安住於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開示分別演說其義,以是義故名曰聖行。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如是聞已則能奉行,故名聖行。菩薩摩訶薩得是行已,則得住於無所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壞三界二十五有,得不可思議大涅槃境界。
八,大涅槃愛樂法觀。譬如牛之五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相續而生,後後轉勝,醍醐最上。佛和佛法亦復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十二部經——修多羅——方等經——般若波羅蜜——大涅槃,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世尊說其菩薩行的本生故事,為求「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半偈,自願將本身的「暖肉」和「熱血」,供養羅剎充饑。世尊以此愛樂求法施法之功德,縮短了成佛的時間。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當於是般涅槃經專心思惟五種之行。何等為五。一者聖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嬰兒行。五者病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常當修習是五種行。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涅槃經。
世尊說,菩薩摩訶薩應當專心思惟五種之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如何思維呢?當用大涅槃眼見佛性義來參究五行,此即會五行歸大涅槃之如來行。從本品起開始詳述聖行,下品詳述梵行,再下品簡述嬰兒行。佛說天行如雜花(華嚴)經所說,也許病行在<大眾所問品><現病品>與本品八苦中的病苦中已說,故天行和病行未見列品專述。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菩薩摩訶薩若從聲聞若從如來。得聞如是大涅槃經。聞已生信。信已應作如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復有方等大乘經典。我今當為愛樂貪求大乘經故。舍離所愛妻子眷屬所居舍宅金銀珍寶微妙瓔珞香花伎樂奴僕給使男女大小象馬車乘牛羊雞犬豬豕之屬。復作是念。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閑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若在家居不得盡壽凈修梵行。我今應當剃除鬢髮出家學道。
世尊說,菩薩摩訶薩所修聖行是指,聞信思維大涅槃經,愛求如是大乘經故,舍家棄欲出家學道。本段有二處需參究:一是聞大乘法出家學道為聖行,那麼聞大乘法後居家修行者能否列入聖行之數嗎?二是菩薩摩訶薩為愛樂貪求大乘經故出家學道?
法師大德說,學佛者就要斷除一切貪念,對於佛法也不能生貪。《金剛經》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為何本經菩薩摩訶薩還會對佛經起「愛樂貪求」呢?大家需清楚的是,本經所說的是大涅槃的眼見佛性義,我們千萬不能望文生義,否則三世佛怨呀!本段看似平常無奇,其中大有名堂門道。
首先,「得聞如是《大涅槃經》,聞已生信,信已應作如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大家也許會覺得,此句就是通常所說的「聞思修」,只不過加上「信」而已,別無奇特緊要處。《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金剛經》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法華經》云:「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這些信心清凈所生的實相境界,其實就是眼見佛性的境界。南堂元靜禪師道:「最初句及末後句,透得過者,一生事畢。儻或未然,更與你分作十門,各各印證自心,還得穩當也未?一、須信有教外別傳。二、須知有教外別傳」……。別的先不論,南堂十門前二門「須信」和「須知有教外別傳」,就是本句經文最好的註腳,這可不是教下法師的一般言談,而是眼見佛性的境界相呀!
其次,「我今當為愛樂貪求大乘經故」。大菩薩也愛樂貪求大乘經,大家若在本句中見到愛貪即菩提的向上一者,那就初具參究如來禪的法眼了,其或未然,孤負佛菩薩不少。大家再參究一下,宗門祖師常用「孤負」二字,卻不用「辜負」,是他們用了別字,還是另有密意?
再次,「舍離所愛妻子眷屬所居舍宅金銀珍寶微妙瓔珞香花伎樂奴僕給使男女大小象馬車乘牛羊雞犬豬豕之屬」。經文為何不用「舍離眷屬財寶」諸如此類的簡潔言辭,卻列舉了一大堆情與無情的名字呢?若人會得南堂十門中的「三須會無情說法與有情說法無二」,就看出此諸東西中的名堂門道了。
最後,若人見性開悟破牢關了,方能深深體會到「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的奧妙之處。若人會得洞山祖師的「向萬里無寸草處行去」,就明白「出家閑曠猶如虛空」的「入流亡所」的空平等地末後句境界。若人會得「出門便是草」,就明白「一切善法因之增長」的向上菩提路之機鋒。若人會得本段的宗門禪機,雖現在家相實為大乘出家人,正如西天維摩和東土龐蘊一樣。
一 菩薩的持戒觀
復作是念。我今定當出家修學無上正真菩提之道。菩薩如是欲出家時。天魔波旬生大苦惱言。是菩薩復當與我興大戰諍。善男子。如是菩薩云何當復與人戰諍。是時菩薩即至僧坊。若見如來及佛弟子。威儀具足諸根寂靜。其心柔和清凈寂滅。即至其所。而求出家。剃除鬚髮服三法衣。既出家已奉持禁戒威儀不缺。進止安祥無所觸犯。乃至小罪心生怖畏。護戒之心猶如金剛。
善男子。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渡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此人乞索浮囊。其人聞已即作是念。我今若與必定沒死。答言。羅剎。汝寧殺我浮囊叵得。羅剎復言。汝若不能全與我者。見惠其半。是人猶故不肯與之。羅剎復言。汝若不能惠我半者。幸願與我三分之一。是人不肯。羅剎復言。若不能者施我手許。是人不肯。羅剎復言。汝今若復不能與我如手許者。我今飢窮眾苦所逼。願當濟我如微塵許。是人復言。汝今所索誠復不多然我今日方當渡海。不知前道近遠如何。若與汝者氣當漸出。大海之難何由得過。能脫中路沒水而死。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渡人護惜浮囊。
本段大意,菩薩摩訶薩嚴格護持禁戒,重於自已的身命。大家也許會感到本段論述得似嫌繁瑣。其實,本段全部是禪機密語。若人會得南堂祖師關十門中的「四須見性如觀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穩密;五須具擇法眼」,就看出此浮囊與大海的關係,如庵羅果與手掌的關係。此段中浮囊的整個、半個、三分之一、如手許、微塵許,都是機鋒密語,具擇法眼者並且透牢關者才能了了分明地見到此諸見性境界。
菩薩如是守護戒時。常有煩惱諸惡羅剎。語菩薩言。汝當信我終不相欺。但破四禁護持余戒。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爾時應作是言。我今寧持如是禁戒墮阿鼻獄。終不毀犯而生天上。煩惱羅剎復作是言。汝若不能破四禁者。可破僧殘。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亦應不隨其語。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僧殘者。亦可故犯偷蘭遮罪。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偷蘭遮。可犯捨墮。以是因緣可得安隱入於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捨墮者。可破波夜提。以是因緣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菩薩爾時亦復不隨。羅剎復言。卿若不能犯波夜提者。幸可毀破突吉羅戒。以是因緣可得安隱入於涅槃。菩薩爾時心自念言。我今若犯突吉羅罪不發露者。則不能渡生死彼岸而得涅槃。菩薩摩訶薩於是微小諸戒律中。護持堅固心如金剛。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菩薩若能如是堅持。則為具足五支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凈戒。前後眷屬余清凈戒。非諸惡覺覺清凈戒。護持正念念清凈戒。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本段大意,諸惡羅剎引誘菩薩破戒,菩薩嚴持一切大小諸戒,等無分別,由此具足五支諸戒。本段「持四禁戒」和「具足五支戒」上也有如來禪的密意,具見性差別智者可自行參究。
迦葉。是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菩薩若得正法戒者終不為惡。受世戒者。白四羯磨然後乃得。複次善男子。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息世譏嫌戒者。不作販賣輕秤小斗欺誑於人。……(略去約580字)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堅持如是遮制之戒。與性重戒等無差別。
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復有二種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戒。世尊廣列息世譏嫌戒的內容,其中絕大多數是機鋒密語,讀者可自行參究。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受持如是諸禁戒已。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於熾然猛火深坑。終不毀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與剎利婆羅門居士等女而行不凈。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周匝纏身。終不敢以破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衣服。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終不敢以毀戒之口而食信心檀越飲食。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卧此身大熱鐵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床卧敷具。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終不敢以毀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醫藥。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房舍屋宅。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椎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不以破戒。受諸剎利婆羅門居士恭敬禮拜。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熱鐵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好色。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鐵錐周遍刺身。不以染心聽好音聲。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貪嗅諸香。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刀割裂其舌。不以染心貪著美味。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何以故。以是因緣能令行者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
本段共有十二個「寧以」和「不以」句,都是禪機公案,我們選頭尾二個加以解析。首先說,寧以此身投於熾然猛火深坑,不與女人行不凈。若人在自佛世界內見到與女人邪淫與投入大火坑是同樣的幻塵影像,就體究到此處的見性境界了。「寧以利斧斬斫其身」,是祖師禪最初句的機境;「不以染心貪著諸觸」,是祖師禪法眼句的入手處,若人會得禪師常對學僧說的「拄杖自領出去打」,就對此處有個契入處了。
在佛住世時期,不少聲聞比丘也能清凈受持上述戒律,為何不說他們是菩薩摩訶薩呢?因為他們雖有如此的戒相戒行,卻不知如是戒願隱含的大涅槃見性密意。在《華嚴經》中,勝熱婆羅門對前來參學的善財童子說:「汝今若能上此刀山,投身火聚,諸菩薩行,悉得清淨」。若人會得勝熱菩薩的此一如來禪機鋒,就於本段十二個偏中說正的公案得個入處了。下面特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讓我們來進一步體究。
「白雲地獄」公案。白雲子祥實性大師。上堂:「諸人會麼?但向街頭市尾、屠兒魁劊、地獄鑊湯處會取?若恁麼會得,堪與人天為師。[《五燈會元》卷15]
白雲禪師上堂開示說:大眾會嗎?若在此問下會得,不妨是位伶俐衲僧,但只能作為人中師。但向街頭市尾、屠兒劊子手、地獄鑊湯處會取?若恁麼會得,堪與人天為師。為何禪師作如此驚人之語?若在開頭的問句下會得,只是明白處於仰界君位本來面目的最初句。若在後面幾處會得,方能與處於復界臣位的「眼藏」句相應,於牢關句才能得個入處。若人會得此祖師禪公案,就明白本段的如來禪公案了。
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諸禁戒已。悉以施與一切眾生。以是因緣願令眾生護持禁戒。得清凈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成就波羅蜜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持如是清凈戒時。即得住於初不動地。云何名為不動地耶。菩薩住是不動地中。不動不墮不退不散。善男子。譬如須彌山隨藍猛風不能令動墮落退散。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不為色聲香味所動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不退聲聞辟支佛地。不為異見邪風所散而作邪命。複次善男子。又不動者。不為貪慾恚痴所動。又不墮者。不墮四重。又不退者。不退還家。又不散者。不為違逆大乘經者之所散壞。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不為諸煩惱魔之所傾動。不為陰魔所墮。乃至坐於道場菩提樹下。雖有天魔不能令其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不為死魔所散。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習聖行。善男子。云何名為聖行。聖行者。佛及菩薩之所行故。故名聖行。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聖人耶。如是等人有聖法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故名聖人。有聖戒故故名聖人。有聖定慧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舍離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覺故故名聖人。以是義故複名聖行。
菩薩摩訶薩修持如是清凈戒時,即得住於初不動地,不為色聲香味、異見邪風、三毒四魔等所動,常觀諸法性空寂故。正如《首楞嚴三昧經》所說:「佛告堅意:菩薩住首楞嚴三昧,不復受戒於戒不動。為欲化導諸眾生故,現受持戒行諸威儀」。菩薩摩訶薩由清凈戒入聖人流,契入入流亡所、空覺極圓的如來禪境界,也就是禪門所說的「三世諸佛不知有」的見性境地。
二 菩薩的四念處觀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聖行者。觀察是身從頭至足。其中唯有發毛爪齒、不凈垢穢、皮肉筋骨、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淚、肪膏腦膜、骨髓膿血、腦骸諸脈。菩薩如是專念觀時。誰有是我,我為屬誰。住在何處。誰屬於我。復作是念,骨是我耶,離骨是耶。菩薩爾時除去皮肉。唯觀白骨。復作是念。骨色相異。所謂青黃白色鴿色。如是骨相亦復非我。何以故。我者亦非青黃白色及以鴿色。菩薩繫心作是觀時即得斷除一切色慾。
本段由不凈觀導向無我觀,以達成斷除色慾的清凈境界。從表面看,這些與聲聞的不凈觀沒什麼區別,其實有聯繫也有區別。有聯繫處,菩薩通過此觀照,達到五蘊皆空的境界,從而斷除見思煩惱;區別處,菩薩通過此觀照,還能達到自佛世界的見性開悟,發起實相菩提心。若人會得禪門「百雜碎」、「打骨出髓」或「剖心瀝肝」,或薦福休禪師的「傾腸倒腹」等機鋒,就明白佛不厭其煩地列出五臟六腑等一系列東西的密意了。
復作是念。如是骨者從因緣生。依因足骨以拄踝骨。依因踝骨以拄[跳-兆+尃]骨。依因[跳-兆+尃]骨以拄膝骨。依因膝骨以拄髀骨。依因髀骨以拄臗骨。依因臗骨以拄腰骨。依因腰骨以拄脊骨。依因脊骨以拄肋骨。復因脊骨上拄項骨。依因項骨以拄頷骨。依因頷骨以拄牙齒。上有髑髏。復因項骨以拄肩骨。依因肩骨以拄臂骨。依因臂骨以拄腕骨。依因腕骨以拄掌骨。依因掌骨以拄指骨。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時。身所有骨一切分離。得是觀已即斷三欲。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觸欲。
一般人沒有耐心逐字逐句將本段仔細閱完的,私心想到這好像在講解剖學的知識,或白骨觀的程序,對於前者我們沒有興趣,對於後者我們尚未到此修行地步。
其實,本段是說自佛世界內眼見佛性的細微觀照之境界,屬如來禪深細的差別智範疇。若人會得長沙祖師的「一口針,三尺線」,或寶峰惟照禪師的「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或會得現代的「火柴桿」和「鐵釘」,就明白本段的玄機密意了。若人沒有長沙「三尺線」的深細見地,就很難體會到「得是觀已即斷三欲: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觸欲」的奧妙之處。
菩薩摩訶薩觀青骨時。見此大地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悉皆青相。如青色觀黃白鴿色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眉間即出青黃赤白鴿等色光。菩薩於是一一諸光明中見有佛像。見已即問。如此身者不凈因緣和合共成。云何而得坐起行住屈伸俯仰視瞬喘息悲泣喜笑。此中無主誰使之爾。作是問已。光中諸佛忽然不現。復作是念。或識是我。故使諸佛不為我說。
本段如來禪的入手著眼處是:菩薩摩訶薩觀青黃赤白鴿色骨時,為何菩薩「眉間即出青黃赤白鴿等色光」?
若人會得禪門「拄杖撐天拄地」,及世尊面門放青黃赤白等光明之機鋒,就明白「觀青骨時,見此大地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悉皆青相,如青色觀黃白鴿色亦復如是」的密意了。
若人會得禪門「眉毛廝結」,即百丈祖師的「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就明白「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眉間即出青黃赤白鴿等色光,菩薩於是一一諸光明中見有佛像」的玄機了。若會得骨色觀,必會得眉間光觀;反之亦然。
「見已即問」至「故使諸佛不為我說」,菩薩也是無風起浪、明知故問,何必問夢幻鏡像之佛,但向自己問話處會取,不是更省事穩當嗎?不見趙州古佛說,「問事即得,禮拜了退」,更有何事?
復觀此識次第生滅猶如流水。亦復非我。復作是念。若識非我。出息入息或能是我。復作是念。是出入息直是風性。而是風性乃是四大。四大之中何者是我。地性非我。水火風性亦復非我。復作是念。此身一切悉無有我。唯有心風因緣和合。示現種種所作事業。譬如咒力幻術所作。亦如箜篌隨意出聲。是故此身如是不凈。假眾因緣和合共成。當於何處而生貪慾。
就在菩薩問佛或學僧問禪師的當下,七識、出入息、地水火風四大、乃至蘊處界協同運作,這一切歸根於如來藏的妙有真如性。如同咒力起屍、機發像起,假眾因緣和合共成,有何貪慾可執著。但如《維摩詰經》所說,菩薩「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在此因緣和合的四大五蘊運作中,明眼人卻能觀照到如來藏運作的明心境界及其眼見佛性的境地。
若被罵辱復於何處而生嗔恚。如我此身三十六物不凈臭穢。何處當有受罵辱者。若聞其罵即便思惟。以何音聲而見罵耶。一一音聲不能見罵。若一不能眾多亦爾。以是義故不應生嗔。若他來打亦應思惟。如是打者從何而生。復作是念。因手刀杖及以我身故得名打。我今何緣橫嗔於他。乃是我身自招此咎。以我受是五陰身故。譬如因的則有箭中。我身亦爾。有身有打。我若不忍心則散亂。心若散亂則失正念。若失正念則不能觀善不善義。若不能觀善不善義。則行惡法。惡法因緣則墮地獄畜生餓鬼。菩薩爾時作是觀已。得四念處。得四念處已則得住於堪忍地中。菩薩摩訶薩住是地已。則能堪忍貪慾恚痴。亦能堪忍寒熱饑渴蚊虻蚤虱暴風惡觸種種疾疫惡口罵詈撾打楚撻。身心苦惱一切能忍。是故名為住堪忍地。
本段說菩薩由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得住於堪忍地中,住是地已則能堪忍貪慾恚痴等諸身心苦惱。我們知道,在十地菩薩中,並無「堪忍地」一說,此處的堪忍地不是指菩薩五十二階位之一,而是指自佛世界內處於復世界或穢粗世界的臣位者,「堪忍貪慾恚痴、寒熱饑渴、蚊虻蚤虱、暴風惡觸、種種疾疫、惡口罵詈、撾打楚撻身心苦惱」,這些也可視為眼見佛性的種種如幻境界。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未得住不動地。凈持戒時頗有因緣得破戒不。善男子。菩薩未得住不動地。有因緣故可得破戒。迦葉言。唯然世尊。何者是耶。佛告迦葉。若有菩薩知以破戒因緣則能令人受持愛樂大乘經典。又能令其讀誦通利書寫經卷廣為他說。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故故得破戒。菩薩爾時應作是念。我寧一劫若減一劫。墮阿鼻地獄受此罪報。要令是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得毀凈戒。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攝取護持如是之人。令不退轉菩提之心。為是毀戒若墮阿鼻地獄無有是處。爾時佛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我念往昔。於閻浮提作大國王名曰仙預。愛念敬重大乘經典。其心純善無有粗惡嫉妒慳吝。口常宣說愛語善語。身常攝護貧窮孤獨。布施精進無有休廢,時世無佛聲聞緣覺。我於爾時愛樂大乘方等經典。十二年中事婆羅門供給所須。過十二年施安已訖。即作是言。師等今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婆羅門言。大王。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乃欲令人同於虛空。善男子。我於爾時心重大乘。聞婆羅門誹謗方等。聞已即時斷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緣從是已來不墮地獄。善男子。擁護攝持大乘經典。乃有如是無量勢力。
本段大意,若有菩薩知以破戒因緣則能令人受持愛樂大乘經典,又能令其讀誦通利書寫經卷廣為他說,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故故得破戒,依聲聞戒來說,此名破戒;依菩薩戒而言,此為護法非為破戒。若人在仙預國王斷婆羅門命根上,見到其「殺人刀、活人劍」的手眼,才能會得大涅槃的密意。
三 菩薩的四聖諦觀
複次迦葉。又有聖行。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迦葉。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複次善男子。苦者現相。集者轉相。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複次善男子。苦者有三相。苦苦相行苦相壞苦相。集者二十五有。滅者滅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慧。複次善男子。有漏法者有二種有因有果。無漏法者亦有二種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則名苦。有漏因者則名為集。無漏果者則名為滅。無漏因者則名為道。
本段總說苦集滅道四聖諦,看似教門論理言談,實際都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在《華嚴經·四聖諦品》中,文殊大士列舉了十個世界有關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無量表述言辭,都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華嚴是廣說,大涅槃是略說。
若人會得禪師對學僧施展的「逼拶鉗錘」,就明白「苦者逼迫相」和「現相」的密意。若人會得禪門「黑豆生芽」,就明白「集者能生長相」和「轉相」的密意。若人會得觀音耳根圓通之「入流亡所」,「空所空滅」的機鋒,就明白本經此處「滅者寂滅相」和「除相」的如來藏之空性「體」相。若人會得「德山棒、臨濟喝」的「抽釘拔楔」玄機,就明白「道者大乘相」和「能除相」的密意。若人會得德山小參「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才能真正明白「苦者有三相」的密意。若人會得玄沙給與魯祖「五火抄」,及無門禪師的「大似兩箇馳子相撞著」,方能真正明白「集者二十五有」的密意。
有漏無漏的因果,在見性者觀之,因者屬自佛世界內的複位臣位,果者屬自佛世界內的仰位君位。由此可見,同樣的四聖諦名稱,大小乘法的見地卻有深淺細粗廣狹之不同。
1.苦諦
複次善男子。八相名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能生如是八苦法者。是名為集。無有如是八法之處。是名為滅。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悲。是名為道。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謂五種。一者初出。二者至終。三者增長。四者出胎。五者種類生。何等為老。老有二種。一念念老。二終身老。復有二種。一增長老。二滅壞老。是名為老。云何為病。病謂四大毒蛇互不調適。亦有二種。一者身病。二者心病。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風,三者因熱,四者雜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強作。二者忘誤墮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心病亦有四種。一者踴躍。二者恐怖。三者憂愁。四者愚痴。複次善男子。身心之病凡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業報。二者不得遠離惡對。三者時節代謝。生如是等因緣名字受分別。病因緣者。風等諸病。名字者。心悶肺脹上氣嗽逆心驚下痢。受分別者。頭痛目痛手足等痛。是名為病。何等為死。死者舍所受身。舍所受身亦有二種。一命盡死。二外緣死。命盡死者亦有三種。一者命盡非是福盡。二者福盡非是命盡。三者福命俱盡。外緣死者亦有三種。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橫為他死。三者俱死。又有三種死。一放逸死。二破戒死。三壞命根死。何等名為放逸死。若有誹謗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是名放逸死。何等名為破戒死耶。毀犯去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是名破戒死。何等名為壞命根死。舍五陰身。是名壞命根死。如是名曰死為大苦。何等名為愛別離苦。所愛之物破壞離散。所愛之物破壞離散亦有二種。一者人中五陰壞。二者天中五陰壞。如是人天所愛五陰分別校計有無量種。是名愛別離苦。何等名為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所不愛者而共聚集亦有三種。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三趣分別挍計有無量種。如是則名怨憎會苦。何等名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亦有二種。一者所悕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用功力不得果報。如是則名求不得苦。何等名為五盛陰苦。五盛陰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是故名為五盛陰苦。迦葉。生之根本凡有如是七種之苦。老苦乃至五盛陰苦。
本段總說八苦,對於每一種苦又作進一步的解析,其中亦隱含禪言密語,留給讀者自行參究。
迦葉。夫衰老者非一切有。佛及諸天一向定無。人中不定或有或無。迦葉。三界受身無不有生。老不必定。是故一切生為根本。迦葉。世間眾生顛倒覆心。貪著生相厭患老死。菩薩不爾觀於初生已見過患。迦葉。如有女人入於他舍。是女端正顏貌美麗。以好瓔珞莊嚴其身。主人見已即便問言。汝字何等系屬於誰。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主人問言。汝所至處為何所作。女天答言。我所至處。能與種種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珊瑚虎珀車磲馬瑙象馬車乘奴婢僕使。主人聞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我今福德故令汝來至我舍宅。即便燒香散花供養恭敬禮拜。復於門外更見一女。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皮膚皴裂其色艾白。見已問言。汝字何等系屬於誰。女人答言。我字黑闇。復問何故名為黑闇。女人答言。我所行處。能令其家所有財寶一切衰耗。主人聞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當斷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痴無有智慧。主人問言。何故名我痴無智慧。女人答言。汝家中者即是我姊。我常與姊進止共俱。汝若驅我亦當驅姊。主人還入問功德天。外有一女雲是汝妹。實為是不。功德天言。實是我妹。我與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離隨所住處。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作利益彼作衰損。若愛我者亦應愛彼。若見恭敬亦應敬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惡事者。我皆不用各隨意去。是時二女便共相將還其所止。爾時主人見其還去。心生歡喜踴躍無量。是時二女復共相隨至一貧家。貧人見已心生歡喜。即請之言。從今已往願汝二人常住我家。功德天言。我等先已。為他所驅。汝復何緣俱請我住。貧人答言。汝今念我。我以汝故復當敬彼。是故俱請令住我家。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願生天以生當有老病死故。是以俱棄曾無受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過患。是故貪受生死二法。
本段是「功德黑暗二女喻」。表面的意思是,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過患,是故貪受生死二法,菩薩俱棄生死二法。此喻是如來禪公案,雖有禪師拈提,但口風太緊、言辭過簡,初學禪者極難契會。下面舉一則供養大家。
「東林二女」公案。東林道顏禪師,山家活計,淡薄長情。不敬功德天,誰嫌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良久曰:「君子愛財,取之以道。」[《五燈會元》卷20]
此祖師禪公案中,「不敬功德天,誰嫌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此句基本上是重述本經之觀點。山家活計,淡薄長情;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才是東林禪師的見處,大家不妨參究一番。
從正法眼藏結構的見處看,功德天女表處於妙世界仰位的主者,「是女端正顏貌美麗,以好瓔珞莊嚴其身」,描述其相貌;「能與種種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珊瑚虎珀車磲馬瑙象馬車乘奴婢僕使」,表主中來之法,若人會得「紫羅帳里灑珍珠」,就明白此句的禪機了。黑暗女表處於粗世界複位的賓者,「復於門外更見一女,其形醜陋衣裳弊壞多諸垢膩,皮膚皴裂其色艾白」,若人會得此句,就具參禪的法眼了;「我所行處,能令其家所有財寶一切衰耗」,表賓中來之法,顯引賊入室之機。
「我與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離隨所住處」。若人會得《華嚴經》中仰世界即復世界、妙世界即粗世界、凈世界即穢世界的如來禪,或會得保福從展禪師的長老與沙彌「太煞恩愛」,或上方日益禪師的「家無小使,不成君子」,或法華舉禪師的「一條紅線兩人牽」此諸祖師禪,就明白功德天女與黑暗女形影不離的密意所在了。若還是不會,且聽下面的對機。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龍翔士珪禪師,「東家點燈,西家暗坐」。參!
複次迦葉。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為飢所逼。見人糞中有庵羅果即便取之。……(略去約650字)
以上略去「童子拾糞中果喻」,「美食含毒喻」等如來禪公案,如是隨文入觀者,「是名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生苦」。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於是大乘大涅槃經觀於老苦。老者能為嗽逆上氣能壞勇力,憶念進持盛年快樂憍慢貢高安隱自恣。能作背僂懈怠懶墮為他所輕。迦葉。譬如池水蓮花滿中開敷鮮榮甚可愛樂,值天降雹悉皆破壞。善男子。老亦如是。悉能破壞盛壯好色。……(約略去300字)
複次迦葉。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亦復如是。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禪味。……(約略去300字)
複次迦葉。譬如嬰兒為人所輕。善男子。老亦如是。常為一切之所輕毀。迦葉。以是等譬及余無量無邊譬喻。當知是老實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老苦。
佛先說老的特徵:一是身心衰敗,「能為嗽逆上氣能壞勇力」,「能作背僂懈怠懶墮」,這些隱復暗示自佛世界內複位臣者穢粗的見性境界相。二是追憶青壯年時的景象,「憶念進持盛年快樂憍慢貢高安隱自恣」,此暗示自佛世界內仰位君者凈妙的機境,表弱者仰視強者的賓中往的機境。三是被人看不起,「能作背僂懈怠懶墮為他所輕」,表強者俯視弱者的主中來或君視臣的機鋒。佛在本部分中開示了眾多譬喻,為便於大家抓住精要,我們精選了三個有代表性的如來禪公案,來解說如何從大涅槃眼見佛性的層面來觀照老苦。
第一案:「譬如池水蓮花滿中開敷鮮榮甚可愛樂,值天降雹悉皆破壞」。前半句指盛年的興旺光彩的情景,表「圓陀陀、光爍爍」的「法藏」見性境界。後半句指老苦摧殘破壞的情景,天降冰雹令蓮葉破裂,令蓮花摧敗,若人會得「黑漆桶破裂」或「青天也須吃棒」,就明白此句的密意了。若人識得天降的冰雹粒,就會得從上佛祖西來意,並打開見性開悟的法眼了。
第二案:「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亦復如是。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禪味。」若人識得此「甘蔗」,就會得祖師手中拈提的「拄杖」,亦心領神會釋迦族又名「甘蔗族」的密意,甘蔗被壓甜汁下流,表從上佛祖西來意。「既被老壓無三種味」,老苦如眼光落地前途暗淡,若人會得德山小參「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就體究出此句的奧秘處了。
第三案:「譬如嬰兒為人所輕。善男子,老亦如是,常為一切之所輕毀」。嬰兒處於復世界臣位,成人處於仰世界君位,輕視表君俯視臣的主中來的機境,即雲門宗的處於師位的「顧鑒」,亦如禪門常用的「啐」或「咄」之機鋒,表從上祖師西來意。
這三個代表性的如來禪公案:第一案側重於「法藏」,第二案側重於「法」,第三案側重於「眼」,從不同角度揭示正法眼藏的結構。若由如是公案見性開悟,「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老苦」。
迦葉。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病苦。所謂病者。能壞一切安隱樂事。譬如雹雨傷壞穀苗。複次迦葉。如人有怨心常憂愁而懷恐怖。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常畏病苦心懷憂戚。複次迦葉。譬如有人形貌端正為王夫人慾心所愛。遣信逼喚與共交通。時王捕得。即便使人挑其一目截其一耳斷一手足。是人爾時形容改異人所惡賤。善男子。人亦如是。先雖端嚴耳目具足。既為病苦所纏逼已則為眾人之所惡賤。複次迦葉。譬如芭蕉竹葦及騾有子則死。善男子。人亦如是有病則死。複次迦葉。如轉輪王主兵大臣常在前導王隨後行。亦如魚王蟻王蠡王牛王商主在前行時。如是諸眾悉皆隨從無舍離者。善男子。死轉輪王亦復如是。常隨病臣不相舍離。魚蟻蠡牛商主病王亦復如是。常為死眾之所隨逐。迦葉。病因緣者。所謂苦惱愁憂悲嘆身心不安。或為怨賊之所逼害。破壞浮囊撥撤橋樑。亦能劫奪正念根本。復能破壞盛壯好色力勢安樂。除舍慚愧能為身心焦熱熾然。以是等譬及余無量無邊譬喻。當知病苦是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病苦。
佛先說病苦的特徵:一是「能壞一切安隱樂事」,「亦能劫奪正念根本,復能破壞盛壯好色力勢安樂」。二是「苦惱愁憂悲嘆身心不安」,「除舍慚愧能為身心焦熱熾然」。若人會得德山祖師「阿耶!阿耶」以呻吟聲表「不病者」(<一切大眾所問品>所舉公案),並會得凌行婆斂手哭「蒼天中更添冤苦」,就明白世尊在此所說的密意了。下面我們再精選本段中的二個公案,來加以解說。
第一案:「譬如雹雨傷壞穀苗」。一般人會認為,此案同冰雹摧殘蓮花差不多,若人能看出二者的差異,就具備見性差別智了,但不是意識解會上之差別,請勿錯會!蓮花被冰雹摧殘,表「層團團、影落落」的見性機境。雹雨傷壞穀苗,表「點密密、線縷縷」的見性境界。前者側重於「法藏」,後者側重於「法眼」。
第二案:「如轉輪王,主兵大臣常在前導,王隨後行。亦如魚王蟻王蠡王牛王商主在前行時,如是諸眾悉皆隨從無舍離者。善男子,死轉輪王亦復如是,常隨病臣不相舍離。魚蟻蠡牛商主病王亦復如是,常為死眾之所隨逐。」本案中,前導的主兵大臣、魚王、蟻王、蠡王、牛王、商主喻病者,後隨的轉輪王、魚眾乃至商人眾等喻死王或死眾。古代漢語詞典釋:蠡可表示蛀木之蟲,或螺。本案主要開示「點密密、線縷縷」的見性境界,但轉輪王和牛王則表「層團團、影落落」的機境。若人會得禪門「杜撰禪和,如麻似粟」,並會得「魚貫跳龍門,蟻隊登須彌」,就明白本案的玄機妙義了。
至於「破壞浮囊撥撤橋樑」等句,就留給讀者自行參究了。若作如是會,方能與「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病苦」所相應。
迦葉。云何菩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死苦。所謂死者。能燒滅故。迦葉。如火災起能燒一切。唯除二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火亦爾能燒一切。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勢不及故。複次迦葉。如水災起一切漂沒。唯除三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水亦爾漂沒一切。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複次迦葉。如風災起能吹一切悉令散滅。唯除四禪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風亦爾悉能吹滅一切所有唯除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彼第四禪以何因緣。風不能吹,水不能漂,火不能燒。佛告迦葉。善男子。彼第四禪內外過患一切無故。善男子。初禪過患內有覺觀外有火災。二禪過患內有歡喜外有水災。三禪過患內有喘息外有風災。善男子。彼第四禪內外過患一切悉無。是故諸災不能及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內外過患一切皆盡。是故死王不能及之。……(約略去700字)
迦葉。以是等譬及余無量無邊譬喻。當知是死真為大苦。迦葉。是名菩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死苦。
世尊以火水風三大災的劫難,來比喻死苦普遍所至;正如火災水災風災的過患不能危及四禪天,死王不能危及安住大乘大般涅槃的菩薩摩訶薩。怎麼理解死王無奈菩薩摩訶薩呢?第一種解釋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已斷盡見思煩惱的現行種子,已無分段生死,故死王無奈其何。第二種解釋是,已明心見性的菩薩,發覺自身內的真如佛性或如來藏不生不滅,為弘法利生大願計,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故死王無奈其何。
在《楞嚴經》中,佛告阿難:「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地水風亦復如是。若人會得楞嚴七大歸藏的玄機,就明白此案中的火災水災風災以及一二三四禪都表示如來禪之機鋒,若人會得四大和數字中的佛法,就明白本案的密意所在了。其或未然,請回過頭複習<長壽品>中所拈提過的「兜率三關」公案:「兜率悅和尚。設三關問學者: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處?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時作麼生脫?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處去?」參!
迦葉。云何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愛別離苦。愛別離苦能為一切眾苦根本。如說偈言
因愛生憂 因愛生怖
若離於愛 何憂何怖
愛因緣故則生憂苦。以憂苦故則令眾生生於衰老。愛別離苦所謂命終。善男子。以別離故能生種種微細諸苦。今當為汝分別顯示。善男子。過去之世人壽無量時。世有王名曰善住。其王爾時為童子身。太子治事及登王位各八萬四千歲。時王頂上生一肉皰。其皰柔軟如兜羅綿細軟劫貝。漸漸增長不以為患。足滿十月皰即開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奇異少雙。色像分明人中第一。父王歡喜字曰頂生。時善住王即以國事委付頂生。棄捨宮殿妻子眷屬。入山學道滿八萬四千歲。……(約略去1740字)
善男子。是頂生王於此帝釋生噁心已。即便墮落還閻浮提。與所愛念人天離別生大苦惱。復遇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迦葉佛是。轉輪聖王則我身是。善男子。當知如是愛別離者極為大苦。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尚憶過去如是等輩愛別離苦。何況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而當不觀現在之世愛別離苦。
世尊說頂生王的本生故事,來開示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愛別離苦的眼見佛性境界。頂生王的故事在許多佛經中都出現過,大家都將其視為世尊的本生故事,極少有人察覺到這也是如來禪的公案。由於故事較長,我們僅摘要頭尾,再以拈提中間的方式,如此來解說。
在此公案集團中,王頂上肉皰生兒,金輪寶、象寶、馬寶、女寶、寶摩尼珠、主藏臣、主兵臣七寶,令東弗婆提、西瞿陀尼、北郁單越三洲歸化,升三十三天登善法堂與帝釋分座而坐,最終起噁心墮還閻浮提等等,都是禪機公案,留給讀者自行參究。
筆者提示道,若人會得《法華經》如來神力的謦欬和彈指兩招,就能參破此如來禪公案集團了。如果有大德自認為會得此如來神力的謦欬和彈指兩招,可又看不透頂生王故事的玄機密意,也許大德已在唯識門下明第八識心了,但禪宗見性之事恐怕未穩當在!
善男子。云何菩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怨憎會苦。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觀於地獄畜生餓鬼人中天上。皆有如是怨憎會苦。譬如人觀牢獄系閉枷鎖杻械以為大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於五道一切受生。悉是怨憎合會大苦。複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常畏怨家枷鎖杻械。舍離父母妻子眷屬珍寶產業而遠逃避。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怖畏生死具足修行六波羅蜜入於涅槃。迦葉。是名菩薩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怨憎會苦。
菩薩如何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怨憎會苦呢?下面說一段禪門公案,雲門祖初見雪峰和尚的方式很奇特,先讓行腳僧帶個禪機作為參訪的見面禮。學人握腕立地說:「這老漢項上鐵枷何不脫卻?」此機鋒將處於臣位者和君位者見性境界的細膩之處都囊括在內。那僧被逼說出真相時,雪峰祖就讓大家去迎接大善知識雲門禪師,其日後將有五百人以上的徒弟。雲門祖說「頭上著枷,腳下著杻」「此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若人會得禪門的「擔枷過狀漢」,及冤家狹路相逢,一人老眼昏花,一人分外眼紅,就明白此段中「牢獄系閉枷鎖杻械」等句的禪機密意了。若人還是不會,就參凌行婆斂手哭「蒼天中更添冤苦」的機鋒。
善男子。云何菩薩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求不得苦。求者一切盡求,盡求者有二種。一求善法。二求不善法。善法未得苦。惡法未離苦。是則略說五盛陰苦。迦葉。是名苦諦。
世尊一言帶過求不得苦和五盛陰苦,結束菩薩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苦諦的部分。
爾時迦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五盛陰苦是義不然。……(約略去1150字)
迦葉代眾提問,對於五盛陰苦質疑,佛說,從苦樂相對而言,「以是因緣生死之中實有樂受,菩薩摩訶薩以苦樂性不相舍離,是故說言一切皆苦」。
2.集諦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察集諦。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此集諦是陰因緣。所謂集者還愛於有。愛有二種。一愛己身。二愛所須。復有二種。未得五欲繫心專求。既求得已堪忍專著。復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復有三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出家之人有四種愛。何等為四。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復有五種。貪著五陰。隨諸所須一切愛著。分別挍計無量無邊。善男子。愛有二種。一者善愛。二不善愛。不善愛者凡愚之求。善法愛者諸菩薩求。善法愛者復有二種。不善與善。求二乘者名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為善。善男子。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之實諦。不名為集。何以故。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世尊首先將「集」歸結為「愛」,又把愛作種種解析,還把愛分為不善與善二種,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者名之實諦,不名為集。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於余經中為諸眾生。說業為因緣。或說憍慢。或說六觸。或說無明為五盛陰而作因緣。今以何義說四聖諦。獨以愛性為五陰因。佛贊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諸因緣者非為非因。但是五陰要因於愛。善男子。譬如大王若出遊巡大臣眷屬悉皆隨從。愛亦如是。隨愛行處是諸結等亦復隨行。譬如膩衣隨有塵著著則隨住。愛亦如是。隨所愛處業結亦住。複次善男子。譬如濕地則能生牙。愛亦如是。能生一切業煩惱牙。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大乘大般涅槃深觀此愛。凡有九種。一如債有餘。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花莖有毒蛇纏之。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瘜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善男子。譬如窮人負他錢財。雖償欲畢余未畢故。猶系在獄而不得脫。聲聞緣覺亦復如是。以有愛習之餘氣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如債有餘。善男子。云何如羅剎女婦。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羅剎女納以為婦。是羅剎女隨所生子。生已便食。食子既盡。復食其夫。善男子。愛羅剎女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生善根子隨生隨食。善子既盡復食眾生。令墮地獄畜生餓鬼。唯除菩薩。是名如羅剎女婦。善男子。云何如妙花莖毒蛇纏之。譬如有人性愛好花。不見花莖毒蛇過患即便前捉。捉已蛇螫螫已命終。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貪五欲花。不見是愛毒蛇過患而便受取。即為愛蛇之所毒螫。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如妙花莖毒蛇纏之。……(約略去550字)
世尊說了九個譬喻,開示菩薩摩訶薩住是大乘大般涅槃深觀此愛或集的禪機公案。在此僅拈提「妙花莖毒蛇纏」之公案,以一例余。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便於大家對照參究。
「南泉指花」公案。南泉普願祖師。陸大夫向師道:「肇法師也甚奇怪,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師指庭前牡丹花曰:「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陸罔測。[《五燈會元》卷3]
石頭希遷祖師讀到僧肇法師的「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拍案叫絕大徹大悟;陸亙閱到僧肇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一語,非常驚訝教下法師怎麼能道出如此高超玄妙的禪語呢?於是南泉祖師用手指著庭院前的牡丹花說:「大夫!現時之人見此一株花如同夢中所見那樣。」若人真見南泉祖所指的那「花」,便會見到此牡丹花與靈山付法會上梵王所奉之「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一樣,都具「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都與「天地同根」,也明白此處的「花莖」之玄機了。若人會得南泉祖指花伸出的手,就會得纏花之毒蛇的密意了。若還是不會,就參究雲門祖的「花藥欄」。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察愛結如是九種。善男子。以是義故。諸凡夫人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而無真實。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諸凡夫人有集無諦。聲聞緣覺有集有集諦。諸菩薩等解集無集。是故無集而有真諦。聲聞緣覺有滅非真。菩薩摩訶薩有滅有真諦。聲聞緣覺有道非真。菩薩摩訶薩有道有真諦。
本段以苦集滅道四諦,及其有無真實,將凡夫、聲聞緣覺和菩薩加以對照,從而顯出大乘大般涅槃的四諦真實觀。
3.滅諦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見滅見滅諦。所謂斷除一切煩惱。若煩惱斷則名為常。滅煩惱火則名寂滅。煩惱滅故則得受樂。諸佛菩薩求因緣故。故名為凈。更不復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故名為我。常於色聲香味觸等,若男若女若生住滅,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取相貌,故名畢竟寂滅真諦。善男子。菩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滅聖諦。
菩薩摩訶薩的大乘大般涅槃滅諦觀,即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的「入流亡所」乃至「寂滅現前」的見性境界,或是《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
4.道諦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諦。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燈得見粗細之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因八聖道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為無為。有眾生非眾生。物非物。苦樂。我無我。凈不凈。煩惱非煩惱。業非業。實不實。乘非乘。知無知。陀羅驃非陀羅驃。求那非求那。見非見。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諦。
菩薩摩訶薩的大般涅槃道聖諦觀,即是從發起因地菩提心,經由全提向上莊嚴道,達到果滿菩提圓的境界。若人會得投子祖的「不許夜行,投明則到」,以及「如燈影下行」的禪機,就明白「譬如闇中因燈得見粗細之物」的如來禪密意了。若人會得自佛世界內仰位君者和複位臣者,以及「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就明白「因八聖道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乃至「解非解」等看似對立兩方的不二性了。
四 大涅槃一多相即觀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八聖道是道聖諦義不相應。何以故。如來或說信心為道能度諸漏。或時說道不放逸是。諸佛世尊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菩薩助道之法。或時說言精進是道。如告阿難。若有人能勤修精進。則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觀身念處。若有繫心精勤修習是身念處。則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正定為道。如告大德摩訶迦葉。夫正定者真實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正定乃能思惟五陰生滅。非不入定能思惟也。或說一法若人修習能凈眾生。滅除一切憂愁苦惱逮得正法。所謂念佛三昧。或復說言修無常想是名為道。如告比丘。有能多修無常想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說空寂阿蘭若處獨坐思惟。能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為人演法是名為道。若聞法已疑網即斷。疑網斷已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持戒是道。如告阿難。若有精勤修持禁戒。是人則度生死大苦。或時說言親近善友是名為道。如告阿難若有親近善知識者則安凈戒。若有眾生能親近我。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時說言修慈是道。修學慈者斷諸煩惱得不動處。或時說言智慧是道。如佛昔為波闍波提比丘尼說。姊妹。如諸聲聞以智慧刀能斷諸流諸漏煩惱。或時如來說施是道。如佛往昔告波斯匿王。大王當知。我於往昔多行惠施。以是因緣今日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若八聖道是道諦者。如是等經豈非虛妄。若彼諸經非虛妄者。彼中何緣不說八道為道聖諦。若彼不說如來往昔何故錯謬。然我定知諸佛如來久離錯謬。
迦葉菩薩問佛,若八聖道是道聖諦義不相應。何以故?如來或說信心為道,或說不放逸、精進、觀身念處、正定、念佛三昧、修無常想、空寂阿蘭若處獨坐思惟、為人演法、持戒、親近善友、修慈、智慧、惠施等是道。若八聖道是道諦者,如是信心為道等諸多說法豈非虛妄。
爾時世尊贊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秘密故作是問。善男子。如是諸經悉入道諦。善男子。如我先說。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說無有錯謬。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欲化眾生故作如是種種說法。
佛讚歎迦葉菩薩,說他上述所舉的十四種都為道,他以眼見佛性大涅槃義的密語故作如是問,從而引出世尊開示佛知見的大事因緣。佛略說信為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
《華嚴經·賢首品》用很長的偈文來說信在成佛之道中的功用,我們舉出一首略作舉唱,冀望大家舉一反三甚至一聞千悟。
深信於佛及佛法 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無上大菩提 菩薩以是初發心
信為道元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 開示涅槃無上道。
本偈常為大家引用,特別是其中的第三句。遺憾的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賢首菩薩所說的真實究竟義。其實此偈是如來禪的機鋒密語,未見性開悟者很難心領神會其中的奧秘之處。
「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此句是君+法+臣或佛+法+僧的正法眼藏結構。「佛」表處於仰世界的君者,「佛子」表處於復世界的臣者,「佛法」和「所行道」表連接君臣之法,「深信」表處於復世界的臣者仰信君者及法道的機境。正如南堂祖師關十門之首,「須信有教外別傳」,此之謂也。
「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前半句是信有悟入佛知見的向上菩提道,後半句是菩薩契會此千聖不傳的向上一路,發起實相菩提心。為何筆者作此說?大家閱讀過《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明白「菩薩始發廣大心,即能遍往十方剎,一切法門無不入,一切國土悉能往,一切智境咸通達,一切功德皆成就」之機鋒密語,就會認可筆者所言不虛了。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此信指菩薩「信心」,即《楞嚴經》「七處征心」所覓的「心目」,亦是正法眼藏內的「正眼」,若人親證此信心,就見到「觸目菩提道」、諸佛功德林和如來秘密藏了。
「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全提向上一路,就能去粘解縛、抽釘拔楔、截斷疑網、跳出愛流,通往無上莊嚴道,登入諸佛涅槃門。
1.葯非禁水喻
善男子。譬如良醫識諸眾生種種病源。隨其所患而為合葯。並葯所禁唯水一種不在禁例。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缽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醫善知眾生所患種種葯。雖多禁,水不在例。如來亦爾。善知方便於一法相。隨諸眾生分別廣說種種名相。彼諸眾生隨所說受。受已修習除斷煩惱。如彼病人隨良醫教所患得除。複次善男子。如有一人善解眾語在大眾中。是諸大眾熱渴所逼。咸發聲言。我欲飲水我欲飲水。是人即時以清冷水隨其種類說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郁特。或言紗利藍。或言婆利。或言婆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無量水名為大眾說。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聖道為諸聲聞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
世尊以「葯中之水喻」,假借合葯中不禁水,解渴也離不開水,說明如來善知方便於一法相,隨諸眾生分別廣說種種名相,以一聖道為諸聲聞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其目的是為眾生療治煩惱生死病。由上之喻,我們方才明白佛門四事供養「衣服飲食卧具湯藥」中,為何不說「藥物」而說「湯藥」的密義所在了。如何體究水中的佛法道理呢?特舉如下祖師禪公案。
「馬祖看水」公案。麻谷山寶徹禪師。問:「如何是大涅槃?」祖曰:「急。」師曰:「急箇甚麼?」祖曰:「看水。」龐蘊居士。問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士於言下頓領玄旨。[《五燈會元》卷3]
麻谷禪師問馬祖:如何是大涅槃的見性開悟境界?無巧不成書,此問正合讀者意。可是馬祖出人意料地答一字禪:「急」。麻谷莫明其妙,追問道:到底急個什麼東西呢?馬祖口風略松一些,說二字禪:「看水」。大家一定「一頭霧水」,如墮五里雲霧山中。若人會得筆者的此句看似調侃的舉唱語,就明白馬祖的葫蘆里賣的什麼湯藥了。其或未然,筆者再扯葛藤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者可能會抗議道:李白被譽為「詩仙」,號青蓮居士,但從未見到禪宗說他是開悟之人,你為何將李白的詩句扯進來說禪講道呢?李白此詩實在非常貼切地描述了馬祖的「急,看水」之公案,不過李詩仙「百姓日用而不知」,「如蟲蛀木,偶爾成文」罷了。筆者也未曾說李白是見性開悟之人,正如《法華經》所言:「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之謂也。
龐蘊居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此問指向本來人最初句的見性境界。馬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馬祖老婆心切,直指千聖不傳向上一路的契入處,龐蘊居士於言下頓領玄旨。前句「急看水」,表開示佛知見的從上佛祖西來意;後句,表悟入佛知見的向上菩提道,兩者正好構成開示悟入的上下回互。
若人會此祖師禪公案,就能於本處如來禪公案得個入手處了,但是本如來禪機鋒更為深細。我們不僅需粗略地識得「水」的機境,還要細觀「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缽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和「或言甘露,或言牛乳」等諸多境界,這些都是具見性差別智所能體究的深細境界,真可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 以金作器喻
複次善男子。譬如金師以一種金隨意造作種種瓔珞。所謂鉗鎖環釧釵鐺天冠臂印。雖有如是差別不同。然不離金。善男子。如來亦爾。以一佛道隨諸眾生種種分別而為說之。或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復說二種。所謂定慧。復說三種。謂見慧智。復說四種。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復說五種。所謂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脫道見到道身證道。復說六種。所謂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佛道。復說七種。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舍覺分。復說八種。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復說九種。所謂八聖道及信。復說十種。所謂十力。復說十一種。所謂十力大慈。復說十二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復說十三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復說十六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及佛所得三正念處。復說二十道。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處。善男子。是道一體。如來昔日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佛舉出「以金作器喻」,說明道本一體,隨順眾生諸種根機,故作種種分別說法。教門法師常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此概括得很好。但少有人覺察到:此喻也是如來禪公案。
若人會得耽源應真禪師的「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具有「變大地為黃金」之宗門手眼,就明白「金乃器本」和「是道一體」的密義了。世尊舉出的種種金器,現代人可能不太熟悉,在此舉出三種有代表性的金器:金耳鐺、金釵和金項鏈。若人識得掛在耳朵上的金耳鐺(耳環),就明白觀音菩薩耳根圓通修行的著眼入手處了。若人識得婦女插在髮髻上的金釵,會得禪師的「抽釘拔楔」的機鋒,就明白轉身向上一路的朝向了。若人會得掛在脖子上的金項鏈,會得禪師所說的「金剛圈」,就明白正法眼藏的大致輪廓了。可是需要提醒的是,讀者千萬不要逐物迷心,真的死在此三種金器上了,大家需參究何為金耳鐺?何為金釵?何為金項鏈?
由此可見,佛經中菩薩身上所莊嚴的種種瓔珞,都隱含著禪機密意的呀!以上佛開示了從一至十三及十六和二十這十五種道的表述法,這些都是如來禪的機鋒語,留待見性開悟且具相當差別智的大德自行參究。
3.火因燃料命名喻
複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燃故得種種名。所謂木火草火糠火[麥*弋]火牛馬糞火。善男子。佛道亦爾一而無二。為眾生故種種分別。
佛以「火因燃料命名喻」,繼續說明道本為一、分別多名的道理。若人識得「木火、草火、糠火、麩火、牛馬糞火」,看出各自所表示的機鋒,就具備參禪的「火眼金睛」了。
4. 識因根命名喻
複次善男子。譬如一識分別說六。若至於眼則名眼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化諸眾生故種種分別。複次善男子。譬如一色眼所見者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名為香。舌所嘗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為觸。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無二。如來為欲化眾生故種種分別。善男子。以是義故以八聖道分名道聖諦。善男子。是四聖諦諸佛世尊次第說之。以是因緣無量眾生得度生死。
眾所周知,人有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此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產生六識。前六識就是根據其所附著的根而命名的,比如眼根觸色塵產生眼識,意根觸法塵產生意識。佛以「識因根命名喻」,繼續說明道本為一、分別多名的道理。正如《楞嚴經》所言:「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與前面三個比喻相較,本喻的如來禪機鋒更加明顯了。「譬如一色眼所見者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名為香,舌所嘗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為觸。」此句表示正法眼藏內的「法眼」乃至「法身」的見性境界。
本段的難點是,「譬如一色,眼所見者則名為色,耳所聞者則名為聲,鼻所嗅者則名為香,舌所嘗者則名為味,身所覺者則名為觸」。大家可能會理解到,同一事物(色蘊的物質)具有色聲香味觸諸多屬性,被人們的眼識乃至身識所感知。比如,蘋果樹,其形色為人眼所感知,風吹樹所出的聲音為人耳所感知,蘋果的水果香氣為人鼻嗅到,蘋果的甜味為人舌所嘗味,蘋果表面的光滑為人手觸覺所感知,等等。這種解釋聽起來比較合符常理,比較容易為大家所接受,但是本經說的不是這個道理。
本段是說,某種色,眼見為色,耳聞此色為聲,鼻嗅此色為香,舌嘗此色為味,身覺此色為觸。讀者肯定會說,耳鼻舌身怎麼可能感知色呢?大家要明白,本段正是在說見性開悟者六根互通互用的境界。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我們來共同體究一番。
「永明眼聽」公案。永明延壽祖師,僧問:「教中道,一切諸佛及諸佛法,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經?」師曰:「長時轉不停,非義亦非聲。」曰:「如何受持?」師曰:「若欲受持者,應須著眼聽。」[《五燈會元》卷10]
學人的問題也與本經直接相關,因為大涅槃含攝諸佛密藏和一切佛法。永明祖師答:此經長時間轉個不停,與文字義、思量意、音聲響都不相干。學人進問:那麼怎樣受持此經呢?永明祖開一線道:如果想受持此經,應該而且必須用眼目來聽。讀者肯定想,眼睛只能用來看東西,怎麼用其聽東西呢?儘管聽說見性開悟者六根能夠互通互用,尚未見性的學僧又如何用眼來聽呢?若讀者實在沒有頭緒,筆者也開一線:你管什麼叫「眼」叫「耳」?若人會得此祖師禪,就明白本經如來禪六根互通互用的境界了。
5.手中葉與地上葉較量喻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昔佛一時在恆河岸屍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小樹葉告諸比丘。我今手中所捉葉多一切因地草木葉多。諸比丘言。世尊。一切因地草木葉多不可稱計。如來所捉少不足言。諸比丘。我所覺了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為諸眾生所宣說者如手中葉。世尊爾時說如是言。如來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則為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
此為「手中葉與地上葉較量喻」。如來手中所捉葉多,一切因地草木葉多?諸比丘依世諦小乘智答,後者遠多於前者,這是大家肉眼都能觀察到的現象。在楞嚴會上,世尊開示地水火風等七大本歸如來藏妙真如性後,阿難尊者契入眼見佛性的正法眼藏境界,說「如觀掌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本經<四相品>中,佛說「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如貫棗葉」,或「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家輪」。若人會得以上二個如來禪機鋒,就明白如來手中所捉樹葉的妙義所在了,也就明白手中葉與地上葉多少平等的密意了。
另外大家不要忽略,「昔佛一時在恆河岸屍首林中」,若會此句的機鋒,正法眼藏的奧秘就大致明白了,也在其中看到手中葉與地上葉的玄機所在了。問題是,你管什麼叫如來手中樹葉?如來手中葉,表開示佛知見的從上佛祖西來意;一切因地草木葉,表悟入佛知見的向上菩提道。從諸法實相來看,此兩者是互攝互融的關係,而非誰多誰少的關係,佛「所覺了一切諸法」與「為諸眾生所宣說者」的關係亦復如是。迦葉說,如來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則是「為已說」之佛身自內證的境界;若不作如是理解,不入者應被列為第五諦了。
推薦閱讀: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
※阿彌陀佛是永久住世嗎?涅槃嗎??三身佛的概念(法身,化身,報身)
※1767 38 P0041 大般涅槃經疏(33卷)〖隋 灌頂撰〗叄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
※大般涅槃經集解 (41卷---60卷)(大正藏1763部)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