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重點
1.我國現存最早的兒科專著《顱囟經》。東漢名醫華佗是最早的兒科醫生。隋唐時期,朝廷設立「太醫署」,由「醫博士」教授醫學,其中專設少小科,培養專門的兒科醫生,學制5年,這種醫學教育制度,促進了兒科專業的發展。錢乙對中醫兒科學體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因而被譽為「兒科之聖」。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病因特點:外感因素.乳食因素.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其他因素。病理特點:發病容易,傳變迅速.臟氣清靈,易趨康復。指紋辨證綱要,可以歸納為「浮沉分表裡,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
2..感冒是感受外邪而致肺衛失調的一種常見的外感疾病。以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為主要臨床特徵。感冒又稱傷風。西醫學稱感冒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感冒與成人不同:熱證多、易夾痰、易夾食、易夾驚。病因病機:1.感受風寒2. 感受風熱3. 感受暑濕⒋ 感受時邪。.根據全身及局部癥狀,凡惡寒,無汗,流清涕,咽不紅,舌淡,苔薄白為風寒之證。若發熱惡風,有汗,鼻塞流濁涕,咽紅,舌苔薄黃為風熱之證。3.治療原則:疏風解表。1. 風寒感冒--辛溫解表,疏風散寒—蔥豆湯(輕),荊防敗毒散(重))2.風熱感冒---辛涼解表,疏風清熱--銀翹散3.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飲 兼證:夾痰,夾食,夾驚。
3.咳嗽是以咳嗽癥狀命名的肺系病證。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有聲有痰謂之咳嗽。咳嗽在西醫學稱為小兒氣管炎、支氣管炎。病因病機:外邪犯肺,痰熱蘊肺,痰濁內生,.肺陰不足 外感咳嗽。基本病機:肺失宣降,肺氣上逆。外感咳嗽:發病較急,咳聲高昂,病程短,伴有表證,多屬實證;內傷咳嗽,發病較緩,咳聲低沉,病程較長,虛證居多,多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證,且常呈由實轉虛或虛中夾實的證候變化。咳嗽治療原則:宣通肺氣,化痰止咳。(1)外感咳嗽:風寒咳嗽---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風熱咳嗽---疏風解熱,宣肺止咳--桑菊飲(2)內傷咳嗽:痰熱咳嗽--清熱化痰,肅肺止咳--清金化痰湯;痰濕咳嗽---燥濕化痰,肅肺止咳---二陳湯;陰虛咳嗽---養陰清熱,潤肺止咳---沙參麥冬湯。
4.肺炎喘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肺系疾病,臨床以發熱、咳嗽、痰壅、氣急、鼻煽為特徵。西醫學稱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毛細支氣管肺炎。病因病機:1. 風邪閉肺 2痰熱閉肺(變證:心陽虛衰、邪陷厥陰) 3.正虛邪戀。心肝脾肺氣鬱閉是本病關鍵。痰熱是主要的病理產物。治療原則:以宣肺開閉為主。(1)常證:風熱閉肺――疏風清熱,宣肺開閉――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熱毒閉肺――清熱解毒,宣肺開閉――三黃石膏湯;痰熱閉肺――清熱滌痰,宣肺開閉――葶藶大棗瀉肺湯合五虎湯。正虛邪戀:陰虛肺熱――養陰清肺――沙參麥冬湯;肺脾氣虛――健脾益氣――人蔘五味子湯;(2)變證:心陽虛衰――益氣溫陽,救逆固脫――參附龍牡救逆湯;邪陷厥陰――清熱瀉火,平肝熄風,――羚角鉤藤湯合牛黃清心丸。
5.哮喘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肺系疾病,臨床以反覆發作,發作性哮鳴喘氣促,呼吸延長,不能平卧為特徵。三個要點:哮、喘、反覆發作。西醫學稱為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小兒哮喘發病的原因,主要有內有伏痰和外有誘因。哮喘主因是素體肺脾腎功能不足,導致痰飲內生,感觸誘因,致痰氣交阻,阻塞氣道,反覆發作不已。治療原則:發作期多屬於實證,應以攻邪為先,辨其寒熱而治。緩解期多屬於虛證,補益肺脾腎為主。發作期:寒性哮喘--溫肺化痰,降氣平喘--小青龍湯;熱性哮喘---清肺化痰,降氣平喘--麻杏石甘湯;緩解期:肺氣虛--補肺固表--玉屏風散;脾氣虛--健脾化痰—六君子湯;腎氣虛—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
6.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則呈水樣為主症。西醫學稱本病為小兒腹瀉。病因病機:感受外邪、內傷乳食、脾胃虛弱、脾腎陽虛 。治療原則:運脾化濕。常證:傷食瀉--消食化積,運脾止瀉--保和丸;風寒瀉--疏風散寒,化濕止瀉--藿香正氣散;濕熱瀉--清熱利濕止瀉--葛根黃芩黃連湯;脾虛瀉--健脾益氣,助運止瀉--參苓白朮散;脾腎陽虛瀉---溫補脾腎,固澀止瀉--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變證:氣陰兩傷--益氣養陰--人蔘烏梅湯;陰竭陽脫—一益氣救陰,回陽固脫--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
7.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期見食不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常見病症。西醫稱厭食症、食慾缺乏。病因病機:餵養不當 、病後失調、先天不足、情志失調。基本病機:脾胃失和,納運失職。治療原則:開胃運脾。脾失健運--運脾和胃—調脾散;脾胃氣虛--健脾益氣—參苓白朮散;脾胃陰虛--滋養胃陰--養胃增液湯。
8.水腫是指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引起面目、四肢,甚則全身浮腫為一種病證。病因病機:風邪犯肺、濕熱內侵、肺脾氣虛、脾腎陽虛。治療原則:發汗、利尿、清熱解毒,淡滲利濕。腎病綜合征四大特徵: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濃度水腫、高脂血症。
常證:風水相搏--疏風利水--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濕熱內侵--清熱解毒,淡滲利水--五味消毒飲合五皮飲;肺脾氣虛 --溫脾化濕,益氣利水--實脾飲合玉屏風散;脾腎陽虛--溫腎健脾,化氣利水--真武湯加減;變證:水氣上凌心肺---瀉肺逐水,溫陽扶正---黃丸合參附湯;邪陷心肝--清泄濕熱,平肝潛陽---龍膽瀉肝湯合羚羊鉤藤湯;水毒內閉--辛開苦降,辟穢解毒--溫膽湯合附子瀉心湯。
9.麻疹(痧疹)是由外感麻毒時邪(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出疹性時行疾病。以發熱,咳嗽,流涕,鼻塞,目赤胞腫,眼淚汪汪,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透發紅色斑丘疹,皮疹退後有糠麩狀脫屑及色素沉著為主要臨床特徵。西醫學亦稱本病為麻疹。麻疹的主要發病原因為感受麻毒時邪。麻毒時邪從口鼻吸入,侵犯肺脾。治療原則:因麻為陽毒,以透為順,故以「麻不厭透」、「麻喜清涼」為原則1.順證:疹前期(邪犯肺衛)--辛涼透表,清宣肺衛――宣毒發表湯;出疹期(邪入肺胃)――清涼解毒,佐以透疹――清解透表湯;恢復期(熱邪傷陰)――養陰生津,清解余邪――沙參麥冬湯;逆證:麻毒閉肺――清熱解毒,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湯;邪毒攻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清咽下痰湯;毒陷心肝――清營解毒,涼肝熄風――清營湯合羚角鉤藤湯。
10.風痧是感受痧毒時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肺系疾病。以輕度發熱,咳嗽,皮膚出現淡紅色斑丘疹,耳後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徵。本病西醫學稱風疹。治療原則:疏風清熱解毒。邪郁肺衛――疏風清熱――銀翹散;邪枳織盛――清熱解毒――透疹涼解湯。
11.丹痧是因感受痧毒時邪所引起的急性時行疾病。臨床以發熱,咽喉腫痛,腐爛,全身布發瀰漫性猩紅色皮疹,疹退後可見皮膚脫屑為主要特徵。西醫學則稱為「猩紅熱」。 治療原則: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喉。邪侵肺衛――解表清熱,利咽消腫――解肌透痧湯;氣營兩燔――清氣涼營,解毒利咽――涼營清氣湯;肺胃傷陰――養陰清熱,生津潤喉――沙參麥冬湯
12.水痘是由於感受水豆時邪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時行疾病。以發熱,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斑丘疹、皰疹、結痂,呈向心性為特徵。西醫亦稱水痘。治療原則:清熱解毒利濕。.邪郁肺衛――疏風清熱,解毒利濕――銀翹散合六一散或大連翹湯;氣營兩燔――清熱涼營,解毒滲濕――清胃解毒湯
13痄腮是由感受痄腮時邪,壅阻少陽經脈引起的時行疾病。臨床以發熱、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為特徵。西醫學稱為流行性腮腺炎。病因病機:邪阻少陽、邪傳他臟。痄腮由感受痄腮時邪所致。時邪壅阻少陽經脈,凝滯腮部為主要病機。治療原則: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常證:邪犯少陽--疏風清熱,散結消腫---銀翹散加減;熱毒壅盛--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普濟消毒飲;變證:邪陷心肝--清熱解毒,熄風開竅--涼營清氣湯;毒竄睾腹---清肝瀉火,活血止痛---龍膽瀉肝湯。
14.生長是整體形態和器官的長大,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的成熟,生長是量的增加,發育是質的變化,生長與發育兩者緊密相關,統稱為生長發育。生長發育的規律: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各系統器官發育不平衡、生長發育的順序性、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遺傳、性別、營養、疾病、孕母情況、家庭和社會環境。一般說來,點大成片,不高出皮膚,壓之不褪色者,稱為斑;點小量多,高出皮膚,壓之褪色者,稱為疹。內治治法:疏風解表法,宣肅肺氣法,燥濕化痰法,清熱解毒法,通腑瀉下法,消食導滯法,活血化瘀法,安神開竅,祛風熄風法,收斂固澀法,補益健脾法,扶元補腎法,挽陰救陽法。小兒年齡分期: 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嬰兒餵養方法分為母乳餵養、人工餵養(補授法和代授法)和混合餵養三種。
推薦閱讀:
※最美兒科醫生評選落幕,兒科名家齊聚珠海交流
※嬰兒八個月夜晚總醒怎麼辦_兒科_匿名_天涯問答
※退燒藥到底怎麼吃,哪種退燒藥更安全?(附用藥劑量表)
※第十章.兒科101-200條
※史上最強大 70 部兒科指南打包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