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鑒賞散談之十:趣味

題圖: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秦理斌行書作品。

—————————————————————

尚未關注「蘭灣鑒評」公共號的朋友,請先點擊上面藍色小字「蘭灣鑒評」予以關注,享受每期精彩內容,「查看歷史消息」有更多錯過的精彩。

————————————————————

在前文中,我一直強調書法藝術是通過墨色和線條的變化表達書法人的情緒變化和審美趣味,並且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這一點。好的書法藝術就是要通過墨色和線條的變化表達書法人的情緒變化和審美趣味,並通過這種情緒變化和審美趣味的表達感染書法藝術的受眾。

在關於「情緒」的文章中,我特彆強調:沒有了情緒和審美趣味的書法作品是沒有精神內涵沒有靈氣的,無論其墨色和線條多麼精美都難以強烈而持久地感染其受眾。反之,即使墨色和線條還不那麼精緻,甚至還有明顯的瑕疵,只要書法作品能傳遞出豐富的情緒變化和審美趣味,書法作品仍然能強烈感染其受眾。這就是書法藝術的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係。

現在想談談書法創作和書法鑒賞中的審美趣味問題。審美趣味,也稱「審美鑒賞力」,是人們在審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審美傾向和主觀愛好(包括偏愛)。書法藝術的穩定性審美傾向和主觀愛好主要是後天培養而成的,與人天生的審美趣味有時候是一致的,也有些是不一致的,更多是不一致的。這也是認識書法藝術本質特性的一個重要邏輯前提。

上圖:中書協會員郝金寶對聯作品。

人與生俱來的審美趣味是追求和諧的美感,和諧就是美,就是舒服,就是愉悅。所以,大自然的宏大、靜謐、包容什麼時候都能讓人覺得舒服愉悅,其他如音樂、繪畫、雕塑的和諧美總能感動人心愉悅心性。但是藝術的追求是越來越個性化的,個性的表達更是現代藝術最具有核心價值的根本屬性,而個性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破壞一般意義上的和諧,形成一種相對意義上的「扭曲美」(這個用語不準確,但是好懂,姑妄用之),從而背離了大眾最原始的審美趣向。當代書法藝術最能體現這種個性化的「扭曲美」趣向與大眾化的與生俱來的和諧美趣向越來越嚴重的背離。一方面社會上存在著龐大的喜歡方正柔和書體的社會人群,一方面存在著大批的追求個性化「扭曲美」的書法藝術家。於是,前者看不懂後者的書法藝術創造,後者鄙夷前者的書法藝術鑒賞品位。

其實,人有生俱來的和諧美趣向是不能違背的,任何個性化「扭曲美」的追求從根本上還必須服從於人有生俱來的和諧美趣向,這是不能辯駁的真理:個性化的「扭曲美」只有在扭曲到了更高的和諧美的境界才是美的,否則都是丑的。所以我認為,很多書法家為了個性化而個性化的主張和實踐是具有欺騙性的,是似是而非的,因而也是愚蠢的,最終必然會被大眾、鑒賞界和收藏界所唾棄。

書法人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陶醉在自欺欺人的自我扭曲中,陶醉在自己誇張而自以為是的線條和墨色變化中,無論暫時的書法地位有多高,最終也是要被歷史的長河淹沒掉的。在前面的系列書法體會博文中,我一直強調書法是墨色和線條的變化,必須超脫於寫毛筆字之上,但是凡事不能極端化,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都是極端的錯誤:墨色和線條的變化,要有人看得懂,這是起碼的藝術底線。

上圖:章草名家陳克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推薦閱讀:

吳少蘭書法作品欣賞
文人書法,就應該是這樣的!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八)元明時期六大高手
一生工書法,從未棄筆硯——孫墨佛先生書法欣賞
明代黃姬水書法,用筆勁挺,爽利之氣躍然紙上。

TAG:書法 | 趣味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