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清明祭祖太吸引眼球了,人民日報都關注,不信你看。
3月23日,《人民日報》第13版刊登《黃帝陵:中華文明的歷史標識》
4月1日,《人民日報》第8版 刊登《陝西黃陵公祭軒轅黃帝千年回顧》,介紹在陝西黃帝,炎黃子孫綿延數千年的尋根祭祖活動。
《各界導報》:陝西橋山黃帝陵祭祀具有唯一性、至上性和傳統性的內涵。是其他祭祀活動不可替代的。
4月1日,《陝西日報》第9、10、11三版直擊黃帝陵祭祀
1、呼籲立法定黃帝陵祭祀為「國祭」
2、刊登《黃帝陵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築夢、鑄魂的民族聖地》、《黃帝陵是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 》、《將黃帝陵祭祀納入國家公祭是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三篇訪談,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黃帝陵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內涵,認識到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無疑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3、黃帝陵祭祀留給炎黃子孫的遺產之一,橋山8萬餘株古柏。黃陵13萬守陵兒女世代守護著橋山上的古柏,以及古柏環抱著的陵墓。
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古墓葬第一號」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6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被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黃帝陵祭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陵縣被命名為中國黃帝祭祀文化之鄉
2011年:被評為十大最具魅力旅遊景區景點
2012年:被授予「中國最恢弘的十大帝王陵墓」之首
2015年:被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黃帝陵·全景)
綿延數千年的黃帝陵祭奠
從黃帝逝世時起,華夏民族就開始了祭祀黃帝活動,並逐漸成為國家制度,迄今已有5000年歷史。
據《竹書紀年》記載:黃帝去世後,他的大臣左徹就開始祭奠黃帝。《國語·魯語》記載了有虞氏、夏後氏祭祀黃帝。
《史記》記載:秦靈公三年祭黃帝。同時記載:漢武帝劉徹親率18萬大軍征朔方還,祭黃帝於橋山,修祈仙台,遺掛甲柏。
《冊府元龜》載:唐代宗大曆五年,鄜坊節度使藏希讓上言,坊州有軒轅黃帝陵,請置廟,四時享祭,列於祀典。
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三皇廟」,獨祭軒轅黃帝陵,並規定祭文由皇帝親自撰寫,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稱、數量和主祭、陪祭官員姓名都要刻石立碑。
清朝260餘年間,共祭軒轅黃帝陵26次。
(黃帝陵·1937年國共兩黨同祭先祖)
1911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即派員赴黃帝陵致祭,並留下了「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祭陵詞。
1937年4月5日清明,國共兩黨同祭先祖,共御外侮,一致抗日。毛澤東親筆起草了著名的《祭黃帝陵文》。
1980年以來,黃帝祭祀形成了清明公祭、重陽民祭的黃帝祭祀制度。
每年清明公祭典禮,都由黨和國家領導人、海內外炎黃子孫代表上萬人參加。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朱鎔基、李瑞環、劉華清、李嵐清、溫家寶、姚依林、田紀雲、吳官正、李長春、賈慶林等先後來黃帝陵謁祭黃帝。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中國國民黨原副主席、海基會原董事長江丙坤等先後回黃帝陵尋根問祖,拜謁祭奠黃帝。
(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盛況)
彌足珍貴的黃帝陵祭祀遺產
軒轅始祖陵寢所在的橋山,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橋山古柏總面積89.2公頃,共有柏樹83000餘株,樹種有側柏、雀柏、亞柏、麻花柏等,除天然生長外,多是唐至北宋以來人工栽植,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達3萬餘株。
(黃帝陵·黃帝手植柏)
黃帝手植柏相傳為軒轅黃帝親手所植,以「世界柏樹之父」而馳名,樹高21米,下圍11米,中圍6.5米,上圍2.5米,為黃陵群柏之冠,距今約5000年,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棵柏樹,有「中華第一樹」之譽。
橋山夜月、沮水秋風、南谷黃花、北岩凈石、龍灣曉霧、鳳嶺炊煙、漢武仙台和黃陵古柏被稱為「黃陵八景」。
軒轅廟內現存祭祀保護碑刻124通,其中祭文碑刻46通,均是御制祝文,所謂御制祝文,就是皇帝親自頒發的祭文。軒轅廟內目前保存的祭祀保護碑刻最早的是北宋嘉佑六年的《栽種松柏聖旨碑》。
(明永樂十二年御祭黃帝陵祝文碑)
萬群矚目的黃帝陵整修
1990年,以陝西省建築設計院和西安冶金建築學院規劃方案為基礎的「重修黃帝陵規劃設施綜合方案」形成。由陝西省政府、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行文上報中央批准。
1992年,建國以來黃帝陵最大規模的一次整修保護工作開始,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同志就如何做好黃帝陵的保護建設工作作了專門批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周干峙和清華大學教授、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等都先後參與黃帝陵整修建設方案的制定,黃帝陵整修規劃工作具體由張錦秋院士主持。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投資3.5億的整修工程一、二期於2004年全面竣工。
為更好的保護黃帝文化遺產,2008年,陝西省政府決定在黃帝陵周邊規劃建設黃帝文化園區。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的關心指導下,由清華城市規劃研究院與西安建大城市規劃研究院編製的《黃帝文化園區總體規劃》確定。黃帝文化園區規劃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預計投資50億元,空間結構為「一軸、一河、一環、八區」。一軸是黃帝文化旅遊展示核心軸線——軒轅大道,一河是穿過園區的沮河及其兩岸開放空間,一環是「陵、城、山一體」的遺產景觀環境,八區包括黃帝陵祭祀片區、文化園旅遊服務片區、古城歷史文化旅遊服務片區、東灣景區、城市生活商業綜合片區、西部門戶片區和兩個外圍山體生態保護區。
黃陵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鑄魂、築夢、聚心的民族聖地。
(黃帝陵·軒轅大殿)
黃陵生活:黃陵綜合信息門戶平台,移動網站、APP、微信三位一體,買房子、找工作、交朋友、買賣二手、叫外賣、發廣告,就上黃陵生活。打造「橋山腳下58同城,黃陵本地小百度!」微信號:V54111
推薦閱讀:
※2018年清明節薛村田氏疇祖後裔祭祖文
※詞話特刊·清明專輯
※清明節就是中國的感恩節
※【推薦】清明掃墓注意事項
※清明祭親的七絕和七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