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人與閩越文化
考古發現:11.1萬年崇左木欖山智人----10萬年柳江黃種人(同一時期另有山西許家窯人、麗江人、周口店附近的新洞人,沒有進入到智人階段)——距今8萬年前的三峽巫山縣官渡人(晚期智人)——距今7萬年柳江人----距今5萬年柳州白蓮洞人(另有:河套人、雲南西疇人)——距今4萬年的周口店附近的田園洞人。
廣西隆安遺址1萬年前的石磨、石杵等稻穀脫殼工具-----距今3萬年以前湖南玉蟾岩遺址--------距今28000年山西峙峪遺址-----1.8萬年的山頂洞人——1.5萬年三峽河梁人(另有:貴州打兒窩崖廈人)------距今14500隆林—蒙自人-----距今1.4萬年前的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距今1.2萬年的桂林大岩遺址等桂林遺址群72處(另有:廣東牛欄洞遺址、貴州興義人)——距今1.1萬年南寧貝丘遺址---距今1.05萬年的河北南庄頭遺址----1.03萬年河北磁山遺址----距今1萬年的東胡林人(另有:貴陽金陽新區遺址)----距今約9000-8000年常德臨澧杉龍崗遺址-----距今約9000—8300年彭山頭遺址------距今年代距今8300年前江蘇順山集遺址-------距今7800-4800年渭河流域大地灣文化遺存.
從考古遺址發現:北方文化走向: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70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400年)------向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過渡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分布中心在河南、陝西、山西三省,範圍較大。"碳化"測定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動125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
(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19/17/8378385_493463338.shtml)
南方文化走向: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7000年,包括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中期,4000BC公元前~3500BC,距今6000年至55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400年)----大溪文化(其分布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主要遺址還有,湖北宜都紅花套、枝江關廟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樹、公安王家崗,湖南澧縣三元宮和丁家崗、安鄉湯家崗和劃城崗等10多處(見關廟山遺址、三元宮遺址)。)------廟底溝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廟底溝二期文化)----屈家嶺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分布在西越宜昌但未進入四川境內,北達河南西南部(南陽地區),東未超出湖北境內,南達洞庭湖一帶。根據其分布範圍可以將其分為四區:江漢平原區、鄂西區、湘北區和鄂東區。有京山屈家嶺遺址、荊州陰湘城遺址、石首走馬嶺遺址、鍾祥六合遺址、天門鄧家灣、譚家嶺和肖家屋脊遺址等。)---長江中下游龍山文化,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遺址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28/02/8378385_501918955.shtml)
南方文化傳播(除了伏羲時期向西,向北遷徙延伸之外,在南方還保留生活的傳承):
現代黃種人的祖先:廣西柳江人(距今今約22.7萬年~10.1萬年。柳江人可以確定屬早期智人類型,較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和四川資陽人為原始,是迄今在中國以至整個東亞發現的最早的新人化石。從形態特徵上判斷,柳江人為形成中的蒙古人種的一種早期類型,為迄今在中國以至整個東亞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的代表;日本有關專家研究認為,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是"柳江人"的一個支系。)、馬壩人∶(廣東韶關,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 ---------廣東肇慶市封開縣桐中岩洞穴遺址(14.8士1.3萬年)-----廣西崇左市木欖山智人(距今約11.1萬年)---------廣西柳州白蓮洞人(距今5萬年以前"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熟食)-----貴州普定穿洞遺址(距今5~1萬年)-----彰靈崗文化遺址(距今5萬年)----桂林寶積岩人(距今3萬年前人類進化史上的晚期智人,是介於"柳江人"與"麒麟山人"之間的又一代。)---------廣西隆安遺址(1萬年前的石鏟、石磨、石杵等稻穀脫殼工具)-------以前湖南玉蟾岩遺址(距今3萬年)------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桂林大岩史前遺址(距今約1.5萬年至4500年,分別經過了舊石器時代晚期、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度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晚期及末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陶器之一,距今1萬年左右)-----桂林大岩遺址(距今12000年左右﹐延綿一萬多年。是目前中國嶺南地區出土的最原始的陶器。境內的72處洞穴遺址)----廣東牛欄洞遺址(距今1.2萬年至8千餘年)----南寧貝丘遺址(距今8000年至5000年,地表可見較多的螺、蚌殼,可採集到石器、蚌器、骨器、陶片及動物遺骸。)--廣西隆安縣谷紅嶺遺址(距今有5000至6000年,出土有石錛)-----江西樊城堆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4500年,查:與杭州城北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基本愛一個時期)------廣東曲江石峽遺址(距今4000至5000年)、福建曇石山文化(距今4000~5500年,日本人種也要追溯到曇石山人。)-----福建東張文化(距今約4500年到3500年,青銅時代相當於中原的商周時期)-------福建黃瓜山貝丘文化遺址(距今3000~4000年,貝殼堆積層之下的土層內雜有大量磨製的石器、陶片、獸骨等文化遺物。屬新石器晚期至青銅器時代。相當於中原夏、商、周時期的福建東北部地方文化遺存。閩東地區要找先民住地,就在這裡!)-------福建黃土侖文化(距今3250±150年)、浮濱文化(距今約3400至2900年,相當於商代中後期到西周前期。粵東地區受到中原文化強烈影響的"潮汕文化",正在醞釀、孕育之中。浮濱文化的發現,對研究"潮汕文化"的源流,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斧、錛是遠古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出土的數量也最多。人們既可用它作為武器,也可用來打擊野獸,還可以用它來砍伐森林、加工木材、製造木器和骨器。在石器時代,人們從事火耕和耜耕農業,開墾荒地之時,就需要用石斧、石錛來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樹根。石錛也可用來掘土翻地,所以石斧、石錛也是原始農業開闢耕地時的重要農具。只有在商周之後,由於農業的進步,已脫離刀耕火種階段,砍伐森林已不是農耕的重要任務,因此斧、錛在農耕作業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但在手工業中卻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根據體質特徵的差異,過去全世界人種大致上分為3大人種,即蒙古人種(黃色人種)、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尼格羅人種(黑色人種)。有人還主張再分出澳大利亞人種(棕色人種)來。在這些主要人種之間還有若干過渡人種,如介於尼格羅人種和高加索人種之間的有衣索比亞人種和南印度人種,介於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之間的有南西伯利亞人種和烏拉爾人種,介於蒙古人種和尼格羅人種之間的有波利尼西亞人種和千島人種。
蒙古人種起源於中亞和東亞。中國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和廣西柳江縣通天岩發現的晚期智人頭骨化石表現了以黃種人特徵為主導的特徵。在馬來西亞沙撈越的尼亞洞和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瓦賈克發現的人類化石很像現代澳大利亞土著。早期蒙古人種逐漸向北方擴展,成為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和楚克奇人以及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跨過西伯利亞和美洲阿拉斯加之間曾經存在的「陸橋」,蒙古人種來到美洲,定居下來,成為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 蒙古人種從印度尼西亞,或者還有其他的地方,航海到澳大利亞,比到美洲去的歷史或許稍早一些。在澳大利亞的芒戈湖、科阿沼澤發現的人類化石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類型,因此有人認為曾經有過兩次從亞洲向澳洲的遷移。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可能只是在幾千年前才有人居住。
非洲尼格羅人與在本地區發現的晚期智人在體質特徵上的繼承關係很明顯,大部分人認為他們起源於非洲本土。但是,地區內變種分化的較晚。南非和東非的晚期智人化石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尼格羅人 (Negroes)、科伊桑人(Khoisans,即以前所稱的「布須曼人和霍屯督人」)和當地現代人特徵的混合。只是在幾千年之前,科伊桑人才在非洲南部定居下來,在北部,與狩獵經濟相適應,形成尼格羅類形。
摘自《人種》:http://www.baike.com/wiki/人種
歷史上,蒙古利亞人種的種族特點出現的非常早。早在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就是鏟型門齒,這是蒙古利亞人種的特有性狀。但北京猿人不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真正的黃種人在五萬年前的中國才出現,典型的是馬壩人,柳江人。但更出名的是一萬八千年前的北京一帶的山頂洞人,他具有了大部分現代黃種人的特點。山頂洞人是一種尚未分化的黃種人,他兼具了遠東,北方,北極和美洲蒙古人種的特點,甚至正如當時北歐人具有蒙古利亞人種特點一樣,他也具有一些北歐白人的特點。有的學者估計,山頂洞人已經和北歐白人在隔絕狀態下繁衍了兩萬年,即大概1000代。這兩萬年並不是單純的就地繁衍,而是伴隨著大規模的遷徙的。從蒙古人種的祖先從東非向東北亞洲啟程那一刻始,蒙古人種的繁衍分化就掐下了秒錶。因此說來,山頂洞人已經是真正的黃種人了。
摘自《黃種人》:http://www.baike.com/wiki/黃種人
人類發展的過程一般分為 4個階段:早期猿人階段、晚期猿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和晚期智人階段。
早期猿人階段,出現於更新世早期,以坦尚尼亞距今 175萬年的「能人」(Homo habilis)為代表。這一階段的人類已具人的基本特點,但還有許多原始性。能直立行走,還能製造簡單的礫石工具。外貌像猿,但腦量達700毫升,比現代猿大。
晚期猿人(直立人)階段:出現於更新世中期,以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和爪哇猿人(Homo ercetus Java)為代表。與北京猿人大致同時的還有藍田猿人(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和海德堡人(Homo erectus heidelber gensis)等。這一時期的猿人,身體形態已有明顯的進步性,身體像人,腦顱像猿,但腦量較大,在715~1225毫升之間,直立行走的姿勢已與現代人接近。在文化上已能製造較進步的石器,並開始用天然火。比早期猿人分布範圍更廣泛。
晚期猿人(直立人)階段:出現於更新世中期,以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和爪哇猿人(Homo ercetus Java)為代表。與北京猿人大致同時的還有藍田猿人(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和海德堡人(Homo erectus heidelber gensis)等。這一時期的猿人,身體形態已有明顯的進步性,身體像人,腦顱像猿,但腦量較大,在715~1225毫升之間,直立行走的姿勢已與現代人接近。在文化上已能製造較進步的石器,並開始用天然火。比早期猿人分布範圍更廣泛。
早期智人(古人)階段:古人生存於距今10~20萬年至5萬年前,廣泛分布於亞、非、歐洲的許多地區,以德國的尼安德特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為代表。中國發現的古人化石有廣東的馬壩人、湖北的長陽人、山西的丁村人。古人的腦量已達現代人的水平,製造石器,靠漁獵生活,能人工取火。丁村人在石器打制技術上比北京猿人有了顯著提高,加工更加精細。
晚期智人(新人)階段:出現於近5萬年內,以法國的克羅馬儂人(Homo sapiens sapiens)為代表。在中國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內蒙的河套人,廣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資陽人。新人在形態上已非常像現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與繪畫的藝術,並出現了裝飾品。新人分布範圍比古人更廣泛。新人化石不僅發現於亞、歐、非洲的廣大地區,在大洋洲和美洲也有發現。在新人階段,現代人種包括黃種、白種、黑種和棕種,開始分化和形成,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柳江人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克羅馬儂人是現代歐洲白種人的祖先。
見《古生物演化》:http://baike.baidu.com/view/602122.htm
關於現代智人起源的爭論一直是國際古人類學研究的前沿與熱點.最近,在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洞發現了具有現代人解剖特徵初始狀態的人類下頜骨化石及大量與之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木欖山智人洞哺乳動物群以江南象與初現的亞洲象及巨旗等組合為其特徵,截然不同於華南早更新世的巨猿動物群和中更新世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是典型亞洲象動物群的早期代表.依動物群性質、地層對比及鈾系年代測定木欖山化石智人和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的時代為距今約11萬年的晚更新世早期.該動物群主要由熱帶-亞熱帶型動物組成,但木欖山動物群中森林型動物種類單調,草地類型的動物相當多,這表明當時的氣候可能比以前乾燥.木欖山智人的發現對研究現代人起源及其環境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http://lib.cqvip.com/qk/94252X/200919/31989590.html
早在5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第四紀地質和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廣西首次發現了有確切層位的巨猿化石,在古生物學界曾引起了很大轟動。2004年廣西崇左生態公園泊岳山溶洞巨猿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的發現,引起了學術界極大關注。此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廣西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生物基地在該地區聯合進行了地質古生物調查,採集了一批高等靈長類化石。其中包括在木欖山智人洞發現的一件距今約11萬年的智人下頜骨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崇左市政府於2009年10月27日聯合召開了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早期現代人下頜骨發現」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一重大發現。該下頜骨是現代人演化歷史上一個重要環節的見證者,為探索現代人是從非洲而來還是有多個地區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對於解決關於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連續進化說和非洲起源說的對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的發現再次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
中國科學院對此次重大發現高度重視。11月26 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丁仲禮一行赴廣西崇左市北京大學廣西崇左生物多樣性樣研究基地木欖山智人洞進行了實地考察指導。在此次考察活動中,詹文龍、丁仲禮在聽取了相關發掘、研究情況的彙報後,詳細地諮詢了發掘、研究過程中所面臨的有關困難和問題,並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設性的指導意見。最後他們殷切期望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政府、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聯合考察發掘隊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發現和突破,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科技發展和文化建設、為中國科學院的創新工程做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范蔚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周忠和陪同參加了考察活動。
http://www.cas.cn/xw/ldhd/200911/t20091127_2676328.shtml
廣西崇左市木欖山智人洞發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
距今約11.1萬年,在人類演化歷史研究上佔有重要地位
2009年10月27日18:57 來源:人民網http://culture.people.com.cn/GB/10269704.html
崇左市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發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據科學測定,這個下頜骨距今約11.1萬年,是一件很難得很重要的古人類標本,是現代人演化歷史一個重要環節的見證者,在人類演化歷史研究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為探索東亞現代人是從非洲而來還是有多個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占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和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波蘭、日本、南非等國及我國的古人類學家一起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據介紹,5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第四紀地質和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在廣西大新(現崇左市管轄)首次發現有確切層位的巨猿(Gigantopithecus)化石和與之共生的哺乳類化石。這一發現,曾在古生物學界引起很大轟動。從1996年開始,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對廣西西南部喀斯特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進行深入研究。2004年,潘文石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邱占祥院士在崇左生態公園泊岳山溶洞發現了巨猿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隨後,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生物基地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該地區進行地質古生物調查,已發現60多處產化石洞穴。他們先後調查了其中的20多處洞穴,並對其中的5處進行了試掘,現已採集到豐富多樣的高等靈長類化石。此外,還有與之伴生的種類繁多的食蟲類、嚙齒類、乳齒象、劍齒象、亞洲象、劍齒虎、大熊貓、貘等其他哺乳動物。
在這些已發掘的洞穴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木欖山智人洞。木欖山智人洞自2007年發現猩猩和亞洲象化石後進行了試掘,11月中旬發現了2 顆人牙和若干哺乳動物化石。2008年5月,又發現一件智人的下頜骨的前部斷塊和大量與之共生的動物化石。經古人類學家吳新智院士初步觀察,發現該人類下頜骨已經具有處於形成過程中的解剖學上現代智人的形態特徵,是一件很難得很重要的古人類標本。該下頜骨較為纖細,頦隆突(mental protuberance)略為發育,表現程度較現生人類頦隆突為弱。此外,門齒齒槽與頦隆突之間的下頜體外表面略顯凹陷(incurvation),但凹陷程度較現生人類為弱。明顯發育的頦隆突和下頜體外表面凹陷是現代人類的典型特徵,在直立人和古老型化石智人一般沒有這兩項特徵。這兩項特徵在崇左江州區木欖欄山古人類下頜骨的表現較弱,說明現代人的解剖結構在木欖山智人洞下頜骨已出現,但尚處於初始發育狀態。後來,他們採用不平衡鈾系法對木欖山智人洞遺址出土人類化石的地層進行了年代測定。年代測試樣品采自在人類化石層之上的鈣板層和與人類化石層大致同一水平高度的鈣板層,編號分別為ML-6A 和ML-6B。兩個樣品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實驗室進行了鈾釷的化學分離和質譜測定. 經計算,兩個樣品的年代分別為100 和111ka BP,測定結果與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較為一致。鈣板層樣品ML-6B與人類化石層相連, 即同生層, 因而古人類的年齡距今約11.1萬年。崇左市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早期現代人下頜骨的發現,加之可靠的測年數據,無疑率先為多地區連續進化說提供了更加有說服力的證據,對解決關於東亞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連續進化說和非洲起源說的對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柳江人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
柳江人
柳江人古人類名,中國新人化石。出土地點為柳州新興農場柳江人洞,出土時間為1958年9月24日。
1958年9月24日,在距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十六公里的柳江縣新興農場犯人在通天岩挖岩泥時發現人類顱骨一具、脊椎骨、肋骨、骨盆和大腿骨化石多塊。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室吳汝康教授鑒定,定名"柳江人"。另有還發掘出許多動物骨化石,其中有一具完整的熊貓骨架。"柳江人化石"隨後被運到北京存放。經專家鑒定,"柳江人"距今已有四到五萬年曆史,認為"柳江人"是蒙古人種一個南方屬種的典型代表,是距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活化石。"。一些學者認為,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無確切數據。一些學者依據鈾系法測定的結果,最小值為距今約6.7萬年,最大值距今約22.7萬年~10.1萬年。
根據中國著名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的研究,柳江人與山頂洞人一樣,一方面保留有一些相對於現代人類原始的特徵,另一方面已經具有了一系列現代蒙古人種的特點,表明柳江人是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種的一種早期類型。多年來,吳汝康對柳江人化石研究的特徵描述、數據及一些看法一直被用作論證柳江人演化地位的主要依據。吳汝康認為,柳江的全部人骨化石可能屬於同一個中年男性個體。生物分類上歸於晚期智人,並認為柳江人是中國以至整個東亞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晚期智人。然而,由於柳江人化石系非專業人員發現,其出土的確切層位一直不清楚,加之對該地點年代測定的不同數據相差較大。一些學者從柳江人頭骨的形態特徵,頭骨的顱蓋高指數和前囟位指數,前囟角和額角等判斷,認為柳江人可以確定屬早期智人類型,較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和四川資陽人為原始,是迄今在中國以至整個東亞發現的最早的新人化石。從形態特徵上判斷,柳江人為形成中的蒙古人種的一種早期類型,為迄今在中國以至整個東亞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的代表。
科學家通過對柳江洞內的堆積物進行詳細研究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萬年至13萬年之間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認識的3萬年。 中國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是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牙化石,在中國出土的各時期的古人類化石都有共同特徵,這表明至少170萬年以來,中國人的進化過程是連續不斷的。但由於缺少5萬年至1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證據,使這種連續性出現了缺環。所以基因研究者認為,東亞地區的古人類在這個時期滅絕了,非洲現代人遷移入亞洲並取代原有人。
日本有關專家研究認為,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是"柳江人"的一個支系。1984,《科學之春》雜誌第一期刊載日本東京大學人類學教授植原和郎一篇題為《日本人起源於中國柳江?》的文章。
應當指出的是,對柳江人年代的測定數據,均不是來自人骨化石本身,它要麼來自地層,要麼來自伴生的哺乳動物的骨化石或牙齒化石,故都是間接年代。嚴格地說,柳江人究竟有多古老,尚難定論。此外,柳江人化石並非正式考古所得,是農場工人挖岩泥時得到的,它的確切出土方位並不明朗,所測數據不一定能準確地反映柳江人的生活年代。正因為此,所以原思訓等提供的年代數據並未被古生物學界全部採納,僅僅作為參考數據,還得參照地層、古生物學、人類化石形態特徵以及同期其他古人類遺址等多方面的考量,來考慮柳江人的生存年代,一般認為這一年代在距今3-5萬年間。
柳江人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或晚期智人化石。與之相距僅2公里的白蓮洞遺址,是一處包含了石器時代晚期經中器至新石器早、中期的史前遺址,其時間跨度今37000至7000年。兩者的相互結合對研究華南地區史前文化將起極大的促進作用。一般認為,"柳江人"是人類發展史上新人階段的人類遺骸,是迄今所知東南亞地區新人階段人類最早期代表;從遺存的頭骨和部分肢骨化石判斷其體質特徵,"柳江人"比藍田猿人和北京猿人進步,但比"山頂洞人"和"資陽人"原始,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
中國著名人類學家、白蓮洞博物館創始人裴文中教授1985年為白蓮洞題詞:"中國可以成為世界上古人類學研究的中心,而廣西是中心的中心。"柳州則是這個中心的集合點,這個點因濃縮"柳江人"、白蓮洞人、大龍潭人數萬年史前文化積澱而成為研究人類起源問題的熱點。
摘自《柳江人》:http://baike.so.com/doc/5970193-6183150.html
柳江人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是中國以至整個東亞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晚期智人。柳江人化石於1958年9月中旬發現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縣新興農場附近通天岩內,主要為一個中年男性頭骨化石。人頭骨屬中頭型,面、鼻部短而寬,眶部低寬,門齒呈鏟形,眉棱骨很顯著,額骨、頂骨較現代人扁平,定名為「柳江人」.古人類學家吳汝康考證,「柳江人」為華南區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新人(智人),是迄今為止在中國以至整個東亞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的代表,是蒙古人種一個南方屬種的典型代表。南京師範大學和澳大利亞南開普敦大學專家利用國際上公認的最精確的測年法測定,「柳江人」的年代至少早於7萬年。「
《廣西百科信息網》http://gxi.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2544
廣東肇慶市封開縣桐中岩洞穴遺址 廣東省發現的最早的經年代測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肇慶市封開縣桐中岩洞穴遺址。其中發現的兩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為第二前臼齒和第三臼齒, 與之共存的動物群有40多個屬種。共存動物群為標本測定的年代為距今14.8士1.3萬年,處於中、晚更新世之交,屬早期智人階段。與洞中岩人年代大致相當的是發現於韶關市曲江馬壩鎮獅子岩的1個古人類頭骨化石, 這就是著名的「馬壩人」,經測定約為距今12.9士1.1萬年。廣東省發現的距今大約10萬年以內的舊石器時代地點較多, 主要在於粵西和粵北山區, 多為洞穴遺址, 在不同遺址中分別發現有人類牙齒、顆骨和肢骨化石, 動物骨骼化石及各類石製品。 廣東省舊石器時代文化屬中國南方舊石器文化系列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石器製作風格上看, 與北方舊石器文化存在明顯的差異。嶺南地區不同時期的舊石器中, 礫石石器等大、中型器物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 石器的細小化過程不如北方表現得那樣明顯, 但也受到了這一變化的影響。總體上看, 廣東省舊石器時代文化與南方其他地區同時期文化有著普遍的共性, 但其地域性特徵也漸趨明顯, 並且受到北方若干文化因素的影響, 這種情況表明, 從舊石器時代廣東省發現人類足跡開始, 這裡就開始了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 其文化因素並不單一。 馬壩人∶(廣東韶關,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 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唯一的古人類。 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1958年發現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動物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1958年大躍進時期,廣東韶關曲江縣馬壩鄉農民在獅子岩附近燒制土磷肥時,在溶洞中的一條山石裂縫中發現馬壩人的頭骨化石,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馬壩人化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包括額骨和部分頂骨,還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馬壩人眉脊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因而分類上可歸於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環節。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馬壩人眉脊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雖然比生活在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仍保留猿人的特徵:眉骨前緣向前突出,頭頂蓋低平,前額部向後傾斜,口吻部闊平尖出。 馬壩人遺址為兩座石灰岩孤峰,山中溶洞交錯,上下相通,底層終年積水。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發現地,位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1958年在其溶洞內發現「馬壩人」頭骨化石和共存的劍齒虎、劍齒象、歷狗、 犀牛,大熊貓等19種動物化石,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在與馬壩人同期的洞穴沉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第四紀動物化石,包括虎、大熊貓、熊、狗、獾、中國犀、貘、東方劍齒象、鬣狗、野豬、鹿、羊、猴等幾十種。1984年在洞內又出土兩件礫石打制的砍砸器。白蓮洞位於柳州市南郊蓮花山上,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以白蓮洞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是著名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提議籌辦的我國第一座洞穴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博物館,陳列了大量的古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遺物)說明了大約距今5萬年以前"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熟食,構成的白蓮洞文化。
1956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室華南調查隊,在裴文中、賈蘭坡兩位教授帶領下,在柳州發現了白蓮洞古人類遺址,發掘出石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枚、動物骨胳化石3500多件、人類用火遺迹2處。
http://www.gx.xinhuanet.com/travel/2006-07/07/content_7451503.htm
白蓮洞與柳江人
根據出土的文物和遺物,結合生態環境變化趨勢,白蓮洞遺址可劃為三個不同的文化時期:
第一期文化(西部遺址4層5層7層)距今3萬----2萬年前後。出土的各類礫石製品,具有明顯的舊石器時代風貌,同時出現工具小型化的趨勢,可證明接近這一時代晚期。這一時期,白蓮洞人的經濟生活主要以採集和漁獵為主,獵取對象多為大型哺乳類動物如劍齒象等,同時也撈取螺蚌為食。
第二期文化(東部遺址4層6層、西部遺址1層3層)距今約1萬2千年。是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向新石器時代文化過渡的典型代表。出現了大量粗獷的礫石工具和燧石石器以及少量磨刃石器,此外,還出土了大小適中的原始穿孔石器和碾磨赤鐵礦粉的碾磨石。經濟生活有了變化,獵狩對象由大型動物轉向小型動物群,水產經濟上升到新高度。
第三期文化(東部遺址1層3層)距今1萬2千—7千年間。磨製工具由前期局部磨刃到通體磨光,原始穿孔石器由琢鑿發展到鑽孔磨光,並出現了原始陶片和穿孔裝飾品。孢粉專家從出土的禾本花粉組合推斷,白蓮洞人存在原始農耕活動的可能。
柳州地區考古發現的古人類統稱為柳江人。
http://www.cnr.cn/tbtj/200502210247.html
貴州穿洞遺址
一九六九年五月試掘,獲得大量石器、骨器。一九八一年五月中國科學院和省博物館聯合發掘,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兩千多件。其中骨器出上四百餘件,製作精巧,形式多樣,為其他地方所少見。該遺址發掘出土各類舊石器2萬餘件,骨器千件,2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200餘件,古人類頭蓋骨化石2個,還有人類骨、齒多件。骨器之精,均為世界所罕見,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此外,還發現多處用火遺迹。出土文物之多,全國之冠,震驚考古學界。
普定穿洞遺址是貴州省普定縣發現的石器時代晚期和稍晚的史前期遺址。因洞穴南北對穿而得名。穿洞古文化遺址位於普定縣城西南五公里處。洞高九米,長十八米。1979年,貴州省博物館和南京大學首次發現了洞內的石器、骨器和古人類化石。1981年,中國科學院與貴州省博物館首次共同組成發掘隊,進行第一次正式發掘,出土石器2000件,骨器400多件。1982年進行第二次發掘,又發現了完整的人頭骨化石。1969年5月試掘,獲得大量石器、骨器。1981年5月中國科學院和省博物館聯合發掘,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兩千多件。其中骨器出上400餘件,製作精巧,形式多樣,為其他地方所少見。 該遺址發掘出土各類舊石器2萬餘件,骨器千件,2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200餘件,古人類頭蓋骨化石2個,還有人類骨、齒多件。此外,還發現多處用火遺迹。出土文物之多,全國之冠,震驚考古學界,該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和極高的學術地位,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研究中國西南原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近20年來,貴州考古發掘成效顯著。首先是舊石器考古。迄今為止已發現的早、中、晚三個時期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有50處,已正式發掘20多處,主要有黔西觀音洞遺址、桐梓岩灰洞遺址、水城硝灰洞遺址、興義貓貓洞遺址、普定穿洞遺址、六枝桃花洞遺址。在發掘的遺址中,不僅出土了打制石器、骨器、哺乳動物化石,而且還發現了一批人類牙齒、頜骨、股骨、頭骨等化石,分別被命名為「桐梓猿人」、「水城人」、「興義人」、「穿洞人」。1982年至1992年考古工作者在桐梓縣九壩鄉岩灰洞發現的猿人化石,是繼雲南元謀猿人之後西南地區再次發現的猿人化石。盤縣大洞舊石器文化遺址是在中國南方新發現的古人類遺址,被列為1993 年全國十大考古成果之首。其次是商周至秦漢時期的考古。主要發掘的有普定銅鼓山遺址、赫章可樂墓群、安順寧谷墓群、興義萬屯漢墓群、興義交樂漢墓群、仁懷合馬東漢墓群。普定銅鼓山遺址出土的冶銅坩鍋和一批石范石模,為研究貴州冶鑄發展史提供了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實物依據。此外,在貴州還發現了許多墓葬方式不同的少數民族墓葬。
普定穿洞人,晚期智人代表之一,距今5~1萬年。從舊石器中期所創造的銳棱砸擊法,在舊石器晚期穿洞人那裡,又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普定穿洞最令人震驚的是,僅在此就出土了近千件骨器和角器,這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據說,除貴州外,中國其他地區出土的骨、角器加起來的總和不過200件左右。在中國,舊石器時代的磨製骨器是極少的。除貴州興義貓貓洞外,只有遼寧營口,寧夏寧武,湖南桂陽,四川資陽各出土一件骨錐,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出土了一枚骨針,可在穿洞竟然出土了近百件磨製骨器,這在人類技術發展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貴州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分布廣,類型多,內涵豐富。主要遺址還有:興義貓貓洞、桐梓 馬鞍山、六枝桃花洞、普定白岩腳洞、安龍觀音洞、安龍福洞、長順青龍洞、威寧草海等。古代貴州出現了舊石器的輝煌時代。
江西彰靈崗文化遺址(距今5萬年) 1988年9月,安義縣食品廠青年職工"考古迷"胡賢鋼,在位於安義縣城北1.5公里的彰靈崗(安義名勝稱之為"九龍奔崗"處)發現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同年12月22日送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鑒定。1989年5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派專家和江西省考古隊來安義發掘考察,歷時近1個月。為確認這一科學發現,為尋找更多佐證,考古人員查閱了《安義縣誌》、《安義土壤志》、《安義軍用地圖》以及安義氣象等有關資料,走遍了縣城北彰靈崗、城東鳳凰山、城西台山、城南潦河畔,找到了大批舊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如"石核"、"石片"、"尖狀器"、"砍砸器"和"刮削器"等。 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發掘鑒定為我國舊石器時代石器,距今約5萬年。 同年7月7日《中國文物報》以《江西省首次發現舊石器文化》為題首次向全國發布了這一重大發現:"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和安義縣文化館聯合組成了調查隊在縣城附近的彰靈崗、鳳凰山和上徐村發現了三處舊石器地址,獲得舊石器時代人類遺物數十件 。舊石器文化的發現在江西尚屬首次。它填補了我國已知舊石器在省區分布上的一個空白,為我國舊石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同時把人類在江西地區活動的歷史從距今八九千年提前約五萬年。"。 2005年,江西考古專家曹柯平在《南方文物》上發表《江西舊石器年代考證》一文,用大量的史證論述彰靈崗史前年限,把人類在江西地區活動的歷史從距今八九千年,提前到約五萬年,又推前到二十萬年。http://baike.so.com/doc/2101686-2223436.html
寶積岩人
http://baike.so.com/doc/6653549-6867368.html
寶積岩人,於1979年5月發現,發現地位於桂林北城灕江西的寶積山南山腰的寶積岩主洞內。寶積山為上泥盆統桂林石灰岩的石灰岩孤山,海拔 210米,岩溶發育較早,溶洞多處。主洞朝向西南呈199度,距地面高8米左右,洞內往深處逐漸傾斜,是一個洞高2到5米,寬6至22米,深達44米的較大洞穴,面積968平方米,文化層亦在鈣華板之下,呈灰黃色膠結土堆積。
寶積岩人是桂林迄今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類,是桂北地區重要的原始人類。
經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科研人員王令紅、邱中郎的鑒定,其中有兩枚人類臼齒已呈淡黃乳白色,有相當的石化程度,為同一個體的老年人牙化石,分別為右下第二臼齒和左下第三臼齒。前者齒冠由於經常食用粗糙食物及年齡老化磨損程度已相當強烈,咬合面琺琅質大量被磨耗;後者齒冠亦因此在近中側緣已有磨耗。被認為已無明顯的原始特徵,表明它為地質時代的第四紀更新世晚期,屬於距今3萬年前人類進化史上的晚期智人,是介於"柳江人"與"麒麟山人"之間的又一代,因在寶積山被發現而被定名為"寶積岩人"。研究人員再從其齒冠、齒根測定的各種數值觀察,與甑皮岩先民的體質特徵極為接近,無疑,"寶積岩人"是甑皮岩先民的直接祖先。
桂林"寶積岩人"的發現,為研究桂林遠古時期的歷史以及中國古人類的發展和分布提供了有益的新資料。它是桂林迄今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類,是桂北地區重要的原始人類。
廣西隆安發現多處原始的稻作祭祀雕像群和祭壇
http://www.uux.cn/viewnews-42316.html
今年10月中國科學家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認為廣西或為人類栽培稻起源地後,關於稻作文明起源的話題引起公眾關注。近日,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在隆安縣岜婭山(稻神山)進行文化考察時,發現了多處原始的稻作祭祀雕像群和祭壇,估測為古駱越時期遺址。12月24日,中國稻作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原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梁庭望教授等專家學者對隆安一帶的稻作文化遺迹進行了考察,認為野生稻、稻神祭祀習俗、稻作圖騰崇拜等證據,為稻作文明起源於廣西提供了更多確證,廣西應保護並挖掘稻作文化體系,重視一系列遺迹資源。
栽培稻發明之爭
廣西成為最有力起源地
世界上誰最早種植了水稻?這是一個在學術界爭論了100多年的問題。曾經出現過印度起源說、中國起源說、東南亞起源說之爭,而中國起源說又分長江中下游、中游,黃淮流域,珠江上游等多個派系。
為何這麼多地區都要爭這頂起源桂冠?梁庭望說,這是因為水稻對人類的貢獻太大了。世界三大主糧中,水稻養活了全球50~60%的人口,剩下的份額才是小麥和玉米。最早把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的民族居功甚偉,所以很多地區都想爭這個榮譽。到目前,別的地區已經沒辦法爭了,因為最早、最有力的考古證據和科研成果都指向中國廣西。
上世紀70年代,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遺址發掘出的距今7000年的稻穀,大大衝擊了印度、東南亞起源說,長江中下游的魚米之鄉從此被普遍認為是稻作發源地。而1989年湖南澧縣出土9000年前的稻穀遺存,1995年江西萬年縣出土1萬年前的稻穀化石,又不斷把栽培稻起源的路徑向南推移。目前最早的考古證據則來自湖南和廣西交界處的永州道縣玉蟾岩,這裡發掘出了1.2萬年前的古稻粒。
「道縣古稻粒的種植者是壯族先民。」梁庭望說,壯族最早的古國是距今約4000多年前的蒼梧古國(相當於中原文明的堯舜禹時期),包括了如今的廣西桂林、湖南零陵、廣東肇慶等一大片地區。這一時期該地域的古文化遺存都是壯族蒼梧部所創造,楚國人是戰國以後才到達洞庭湖以南。「道縣的古稻粒呈現出栽培稻和野生稻的混合形態,說明是剛剛馴化,還未完全變成栽培稻。這很有力地表現了壯族先民對野生稻的馴化過程」 。
另一個明確證據是南寧的14處貝丘遺址,發掘出了1萬年前的石磨、石杵等稻穀脫殼工具。其中南寧市亭子圩遺址出土的這類工具,經碳14測定為1.1萬年前,年代僅次於道縣古稻粒,比江西萬年縣的稻穀遺址早1000年。為什麼只出土工具沒留下稻粒?梁庭望說,這是因為廣西土壤是紅土,酸性大,稻粒被蝕化掉了。
「現在基本定論了,水稻人工栽培是中國長江以南的百越先民發明的,其中珠江流域的壯族種植水稻最早。」梁庭望說,2004年在湖南懷化舉行的世界糧食安全論壇上,他受邀做了關於壯族發明水稻栽培的報告,當時與會的包括印度等多國學者,都沒有提出異議。
野生稻原生之地
廣西擁有眾多「活化石」
隆安縣那桐鎮雙鄧村附近的田間,有一塊100平方米不到的沼澤地,這裡已被鐵絲網防護起來。裡面水中叢生的「雜草」,實際上是珍貴的野生稻。
「那種草我們本地壯話叫"餱必』,意思是鴨子吃的野米,哪裡懂得是野生稻呢?」當地村民得知專家進去考察,才知道平時不注意的雜草其實是「活化石」。
「野生稻的起源在廣西,這已經沒有什麼爭論了。」梁庭望一邊觀察野生稻的生長,一邊解釋說,為什麼野生稻的存在對於證明稻作文明起源這麼重要?因為發明水稻栽培需要四大條件:溫暖的氣候、肥沃平地、充足水源、野生稻種群。前面3個條件放之全球能找到很多適宜的地方,但如果沒有原生的野生稻就「難為無米之炊」了。而目前只有廣西紅水河、邕江一帶河流兩岸的沼澤地中,還有比較豐富的野生稻群落。這也說明珠江流域的壯族先民擁有得天獨厚的移栽馴化野生稻的條件。
「安徽曾經以為發現了野生稻,後來發現是人工稻掉到野地里長成的。水稻栽培應該是5000多年前從南到北發展到他們那裡的。」梁庭望說,野生稻種群在廣西以外的地區都已經比較稀少,因此廣西更要注重保護這一大熊貓式的植物資源。
如何分辨野生稻?梁庭望介紹,與栽培稻相比,野生稻的莖桿更纖弱,稻芒更長,葉片更為尖細,很多是匍匐生長,如果不到抽穗時,很難與雜草區分。
稻神祭祀流傳之地
稻作文化遺存資源豐富
稻田在壯語中稱為「那」,隆安是「那」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當天,專家們考察了最新發現的一處稻神石像。
該石像位於南寧至百色二級公路邊的喬建鎮儒浩村口的安吞坡上,高5米,底部長8米,臉朝正東的大石鏟祭祀坑遺址。石像頭部從正面看是一個有髮髻的老太婆,側面看呈鳥頭狀,身體似蛇形蜿蜒,身上還有許多刻劃符號。旁邊還有蛙形大石。
該石像四周分布著多個大石鏟祭祀遺址,周邊散落著許多石鏟、石器碎片。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學者認為,該石像符合壯族傳說中獸身鳥頭人面的稻祖神「婭王」形象,很有可能就是周邊大石鏟祭祀的對象。
距離「婭王」石像不遠處,有一座當地壯話稱為「岜婭」的山,意為「祖母山、婭王山」。據介紹,這座山周邊石鏟祭祀遺址眾多,還有干欄式建築、水井,蛙、蛇、象、鳥圖騰石像等遺迹。徐霞客曾經慕名考察過這座被其稱為「金榜山」的山,可見此山自古以來就是當地名山。學者認為,稻神祭祀風俗、圖騰石像、祭祀遺址在這座山周邊集中,顯示出隆安一帶「那」文化深厚的起源。
為什麼岜婭山周邊的祭祀坑裡都是打碎的石鏟石器?梁庭望解釋說,這正是駱越先民祭祀風俗的證據。壯族創世傳說中,雷王和水神(婭王)是兄妹婚,近親繁衍生下磨刀石一樣的肉塊,他們打碎這塊磨刀石,紛飛的碎片變成一個個人,人類這才得以繁衍。因此後代祭祀風俗都打碎石鏟、磨刀石,表示希望人丁興旺、稻作豐收。
與稻作有關的壯族傳說很多,梁庭望就說了一個稻米起源的傳說:壯族先民派出九尾狗去天上偷稻種。狗打滾把長長的谷芒掛在毛裡帶走了谷種。當狗離開時被天庭追趕,被砍掉了8條尾巴,身上的稻穀也磨掉了,在僅剩的一條尾巴里保留了珍貴的稻種帶回人間。為了紀念勇敢的狗,人間的水稻抽穗時都壓彎了身子,活像一條狗尾巴。這個傳說有意思地表現了野生稻變成栽培稻的形態變化,展示了人類從漁獵向定居耕作的生活轉變。
據了解,隆安縣將在這一帶建設稻作文化展示園,保留、發掘當地的「那」文化遺存。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甘寧
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
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距今2.25萬~1.85萬年,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目前人類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距今1.2萬~0.8萬年,洞中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為止嶺南地區最早的水稻遺存,首次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萬年前;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野生稻和栽培稻遺存,距今1.13萬~0.9萬年,
http://bbs.tiexue.net/post2_4787004_1.html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道州壽雁鎮玉蟾岩,俗稱「蛤蟆洞」。距早在3萬年以前,就有人生活的道州福岩洞古人類遺址僅 6公里。這個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洞口離地面5米多高,大廳寬13米,深7米,面積約100多平方米,洞穴是1988年發現的。 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曾先後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舊石器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文化遺物,如石器、棒器、動物骨頭殘骸、種子,最重要的是當時發現了栽培水稻的穀殼標本和陶器[1]。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約1.4~2.1萬年。玉蟾岩遺址還出土了幾粒被證明是1.2萬年前的古栽培稻,是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這幾項重大考古發現表明,玉蟾岩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及人類制陶工業起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州玉蟾岩遺址因此又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
https://dict.youdao.com/search?q=bk:玉蟾岩遺址&wikisearch
http://www.tuniu.com/guide/v-yuyan-15346/jianjie /
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 1993~1995年,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安德沃考古基金會聯合組成中美農業考古隊。開展了對萬年仙人洞取樣、發掘和對萬年吊桶環遺址的發掘,並對兩遺址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遺物,獲取了大量自然、人文信息。1999年夏,在1993年和1995年度發掘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了發掘。兩遺址相距約800米,其中吊桶環遺址應為仙人洞居民狩獵的臨時性營地和屠宰場。時代在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出土遺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餘片人骨和數以萬計的獸骨殘片。兩遺址在石製品加工和陶器製作方面有明顯差異。陶片為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原始的陶製品之一。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清晰的地層關係證據,並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遺存。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的地層堆積,涵蓋了由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完整地層序列,它對於研究人類如何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演進過程。尤其是對有關稻作農業起源、陶器的發現、動物的馴化等重大學術課題的解決提供了相關的考古學證據,揭示出目前我國從舊石器時期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最清晰的地層關係證據。http://baike.so.com/doc/6069889-6282959.html研究發現甑皮岩(洞穴)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層堆積不僅具有重要的古人類活動-史前文化研究價值,而且具有旅遊觀賞價值,是重要的史前文化遺產,是揭示和反映中華遠古文明的典型代表。據洞穴石筍、鈣華測年及年溶蝕率推測,桂林甑皮岩洞穴形成年代大約是在晚更新世時期。而據文化堆積層中的陶片、古動物化石測年、炭灰和孢粉記錄表明,文化層從距今12500年左右開始沉積,並於7600年結束,延續時間長達5000年。該遺址在史前考古中佔有重要地位,為華南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序列和探求桂林歷史文化的淵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考古依據。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DQ201103005.htm桂林大岩史前遺址延綿一萬多年2008-03-24 19:01http://news.artxun.com/qi-1294-6468025.shtml經過4個多月的一期發掘,考古工作者發現:桂林西郊大岩史前文化遺址年代跨度達1萬多年,為中國考古史罕見。 據介紹,去年11月開始的桂林大岩史前文化遺址一期挖掘,目前已提取獸骨600餘袋、土樣800餘袋。從遺址發現的墓葬、灰坑等遺迹和眾多石器、骨器、陶器、蚌器分析,其年代距今約1.5萬年至4500年之間,分別經過了舊石器時代晚期、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度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晚期及末期。 在出土文物中,類似於罐之類的器具被認為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陶器之一,距今1萬年左右;水稻硅石則為復原當時桂北地區的自然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桂林又添新景點 甄皮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工http://bbs.longhoo.net/simple/?t1336007.html據介紹,被譽為「史前明珠」的甑皮岩遺址位於萬福路邊,1965年發現,1973年和2001年進行過兩次科學發掘,在僅僅發掘的90平方米的範圍出土了10000多件史前文化遺物,承載了桂林距今12000—7000年間約5000年的歷史文脈,被認為是華南乃至東南亞地區最有價值、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之一。1978年,甑皮岩遺址博物館成立,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桂林市政府將甑皮岩遺址保護利用列為重點工程,並實施了一期工程。廣西桂林大岩遺址發現距今12000年的原始陶器 2013-01-30 12:34:12 來源﹕中新社 光明網 > 科技頻道> 考古發現 http://big5.gmw.cn/g2b/tech.gmw.cn/2013-01/30/content_6562088.htm廣西桂林市大岩遺址發現了一批距今12000年左右的原始陶器。1月29日﹐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珍表示﹐該批文物是目前中國嶺南地區出土的最原始的陶器﹐充分證明了桂林是中國史前陶器中心起源地之一。 大岩遺址位於桂林市臨桂縣下岩門山北麓﹐早期體系完整﹐是嶺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於1999年被首次調查發現。 本次出土的文物以陶器碎片為主﹐還包括石器﹑骨器﹑蚌器等先民生產生活所留下來的遺物。其中﹐3件處於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期製作的陶器碎片尤為珍貴。李珍說﹐這3件陶器的器形簡單﹐製作時加砂較多﹐火候低﹐是早期陶器的代表。預計製作年代應在距今12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國嶺南地區出土的最原始的陶器。 李珍表示﹐大岩遺址現已出土的文物將最初沒有紋飾的原始陶器﹐到後期發展較為成熟的圜底陶器均涵蓋其中﹐年代跨越10000多年﹐且與此前在桂林甑皮岩遺址發掘的陶器有明顯的傳承性﹐充分證明了桂林是中國史前陶器中心起源地之一。 據瞭解﹐像大岩遺址這樣的洞穴遺址在桂林已發現72處﹐是目前中國發現洞穴遺址最豐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桂林境內的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遺址已於2010年被列入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目前﹐桂林市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籌劃﹐集結境內的72處洞穴遺址﹐申請納入「國家大遺址保護規劃體系」。牛欄洞遺址
http://baike.so.com/doc/1989173-2105092.html
牛欄洞遺址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早期遺址,位於廣東省英德市雲嶺鎮東南面約2公里的獅子山南麓,牛欄洞人的生活時代距今約8000-12000年。
1983年,英德縣文物普查隊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牛欄洞遺址。1996年,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英德市文化局、市志辦、博物館等單位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英德市境內的重點文物遺存進行了複查,並對牛欄洞遺址進行試掘,清理第1~4地點的堆積,布探方T1~T4,發掘面積約20平方米,獲得了一批打制石器、少量磨製石器和陶片以及大量的動物骨骼,確認這是一處具有重要意義的距今1萬年前後的史前時期洞穴文化遺存。
狹長的英德牛欄洞深10多米,洞中堆積物厚達3米多,發掘出文物1000多件。在洞中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為止嶺南地區最早的水稻遺存。由此可判斷,早在一萬年前廣東就有水稻了。洞中發現的陶片說明,廣東的陶器製作始於八九千年前。此外,發現了一些喜冷動物的骨骼,如大熊貓、水獺、雲豹等,還有喜冷植物的孢粉。而這些動植物,不少在廣東現已滅絕。這說明,8000多年前,廣東氣溫偏低。
英德牛欄洞遺址經考古專家證明這是一處古人類長期活動、居住的遺址。經碳十四斷代,該遺址的年代約距今1.2萬年至8千餘年,考古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即中石器時期)。第二、三期文化堆積層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嶺南地區所見年代最早的水稻遺存,這一重大發現,首次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萬年前。對本地區水稻起源的研究以及推動相關的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牛欄洞第三期石器相當於玉蟾岩時代的石器。牛欄洞已出現磨製石器,玉蟾岩卻尚未出現。磨製石器為石斧與主要磨刃切割器,主要用於砍伐與切割,即砍伐樹木或獸骨、切割獸肉之類,表明牛欄洞第三期居民的狩獵生活占的比重相當大。或者說,狩獵生活佔主導地位,這才會精心加工石斧與切割器。而玉蟾岩沒有磨製石器,也沒有石斧與細小石器,狩獵生活並未佔主導地位。相反,它擁有鋤形石器,可用於播種栽培,證實農耕文化已在這裡萌芽。
玉蟾岩堆積厚1.2~1.8米,牛欄洞堆積厚3.14米,表明玉蟾岩內人類生息的時間短,牛欄洞內人類生息的時間長。玉蟾岩遺址基本上與牛欄洞同時而偏早。兩者距離較近,時代大體相同,稻作農業活動卻又相異。
[南寧]貝丘遺址(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中央電視台網站http://www.cctv.com/lm/783/11/85563.html1997年廣西考古工作者在南寧市郊的邕寧縣頂螄山發現了大量的貝殼,這是八千年前居住在這裡的先民留下的,這些貝殼的發現揭開了廣西5000年前新石器時期古人生活的神秘面紗。南寧貝丘遺址http://baike.so.com/doc/3737599-3926912.html文化層厚1~3米。有的遺址內發現墓葬,以捲曲很大的屈肢蹲葬為主。石器有打制的,也有磨製的。骨器使用切割技術,琢磨較精緻。蚌器數量較多,以三角帆蚌製成的刀、匕為大宗。另有鱉甲刀。陶器皆是泥條盤築的夾砂粗陶,火候800℃。器形多圜底器,紋飾以繩紋為主。經濟生活以漁獵和採集為主。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南寧附近邕江兩岸,上至崇左的沖塘、武鳴的芭勛,下至橫縣的西津,包括扶綏的江西岸、敢造,南寧的豹子頭、青山、灰窯田,邕寧的那北嘴、牛欄石、青龍江、長塘、天窩,橫縣的秋江、沖里、火煙角等處。1963年開始發現,並對芭勛、青山、長塘、西津作了試掘;1973年又對江西岸、敢造、豹子頭作試掘。這些遺址分布在河旁台地,其位置常處大河拐彎處或大小河流交匯處的三角嘴上。前臨江,背靠山,附近有較開闊的平地。地表可見較多的螺、蚌殼,可採集到石器、蚌器、骨器、陶片及動物遺骸。1,谷紅嶺遺址(距今有5000至6000年) 谷紅嶺遺址位於隆安縣喬建鄉儒浩村儒浩屯一帶的谷紅嶺,分布面積25萬平方米,呈東西走向,屬於右江下游的第三級台地,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頂部較為平坦,遺址東、西、北三面均為低緩的土嶺。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遺址工地裡布有方正規格大小一致的32處探方,考古工地已全部發掘完成,遺址內的文物已取走。 因雲桂高速鐵路建設需要,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鐵路沿線各地文物部門,於2010年底對雲桂鐵路建設用地範圍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確認了該區域為古人類文化遺址。2011年10月20日,受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託,他們對谷紅嶺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開工至今,共發掘遺址面積800平方米,發現石器文化遺物100多件,類型有石錛、石斧、石砧、石鏟、礪石、陶器陶片等,出土的石器多數小巧精緻,就連大石鏟也極為精緻。例如石錛、石斧、石砧、石鏟、礪石部分才巴掌大,可以輕易地拿捏在手中;清理髮現文化遺迹8處,為灰坑、灰燼堆積,目前,可確認灰坑有三處是祭祀坑。目前尚未發現遺址內有墓葬。據推測,古紅嶺遺址距今有5000至6000年,為新石器時代中後期。 這些古人類用從河邊和山邊採集而來的砂石打磨成簡單的勞作工具,如石錛、石斧———用於割砍植物根莖或捕捉河裡的魚。古人到坡地附近的植物群里採集果實,發現了野生橄欖,為了能吃到橄欖核里的仁,他們在石砧上實現鑿開一個小凹槽,然後,把橄欖放入其中用硬石敲打,久而久之,橄欖的外形就印刻在這處石砧上。 谷紅嶺遺址的地層地貌、陶器陶片與石製品情況,初步分析認為,谷紅嶺遺址的年代應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其中,灰坑內及地層里出土的大石鏟殘件及碎片,從石製品的岩性、製作工藝等方面分析,其與隆安縣其他大石鏟遺址出土的大石鏟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以前發現大石鏟多數都是地表採集且較為零星。但谷紅嶺遺址除了出土了大量石器,還發現有祭祀遺迹。大石鏟是桂南地區特有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標誌,它包含著反映原始農業和古代祭祀方面的重要內容。 http://kejiao.cntv.cn/20111209/100309.shtml 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 樊城堆文化(距今約5000~4500年) 樊城堆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江西地區最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它得名於1977年發掘的江西樟樹市(原名清江縣)樊城堆遺址,但最初的發現可追溯到1947年饒惠元先生在樟樹築衛城遺址的調查。樊城堆文化是贛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而且分布範圍很廣。 樊城堆遺址位於江西省樟樹市城區偏南24公里的劉公廟鄉廟下村東側,雌溪上游,是江西贛江--鄱陽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經1977年至1979年的三次考古發掘 ,揭露面積累計達825平方米。 樊城堆遺址的堆積層次,自上而下有七個自然層,第三層至第七層,是早期堆積的下文化層,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第二層,是晚期堆積的上文比層,屬於商周時期青銅文化堆積。 樊城堆遺址下文化層出土遺物中,最具特色的是淺盤鼎、壺形鼎,各種式樣豆類器、以及器蓋和彩陶器等。據近年調查和發掘資料表明,樊城堆文化的南限目前已達於都,北界已到長江邊緣,它是分布在贛江——鄱陽湖水系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是江西地區土著文化,現已提出命名為樊城堆文化。 遺址高出稻田1-3米,南北長124米,東西寬101米,周長380米,面積1.2萬餘平方米,屬江西省保存完好的台地遺址。從1977年至1979年共進行過三次考古發掘 (最後一次中山大學參加) ,揭露面積825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至4米,分7層:1?層為上文化層,相當於商周時期,屬奴隸社會;3?層為下文化層, 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屬於原始社會末期。出土石器283件, 網墜128件,鼎足形狀達12種、998件,代表300多個體,僅鼎類可分盤形、 釜形、罐形、壺形4種。上下文化層均發現刻劃文字和符號。陶器的裝飾工藝多系刻劃、壓印、剔刺,亦有彩繪,其紋飾達40餘種。 自1977年試掘以來,經兩次正式發掘,揭露面積累計達825平方米,取得了一批實物資料,初步了解了它的文化內涵和性質。樊城堆遺址於1975年被發現,1977年、1978年、1980年先後進行了三次發掘。遺址為土墩型遺址,高出旁邊田地1~3米,南北長124米,東西寬100米,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其文化堆積可分七層,第一、二層為商周文化遺存,距今約3500年左右;第三層為龍山文化遺存,距今約4000年左右;第四至第七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距今約5000~4500年,其下文化層與贛江東岸的築衛城遺址下文化層屬同一類型。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鏟等生產工具,杯、碗、罐等生活用具。另外還發現制陶窯址。 2.1,石峽文化(距今4000至5000年) 石峽文化是中國嶺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廣東曲江石峽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北江、東江的中上游地區。年代約距今四五千年。石器工具普遍磨光,有弓背兩端刃、有段石錛、有肩石錛、鑿、鉞和鏃等。稻作農業發展程度較高,發現較豐富的粳、秈稻遺存。陶器中三足器、圈足器發達,有少量曲尺紋、漩渦紋幾何印紋陶。在石峽遺址發現墓地,多數墓坑經過燒烤,均單人葬,盛行二次遷葬。遷葬墓有兩套隨葬品,一套是同人骨一起遷來的殘破陶器,另一套是二次埋葬時新放入的。晚期大小墓差別明顯,反映出貧富分化和社會已出現特殊階層。大墓隨葬品多達數十件至百餘件,包括成批石器及琮、瑗、璧等貴重玉器,往往還伴放稻穀米粒作為祭奠食物。石峽文化與嶺南地區土著文化明顯有別,少數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特徵。與北鄰的江西贛江流域樊城堆文化關係最為密切,有人將兩文化並稱為樊城堆-石峽文化。 石峽文化的墓葬很有特色,大部分是遷葬墓,而且出土的隨葬品,往往是兩套,一套是連同人骨從原墓遷移過來的,已經破碎,一套是遷葬時新埋進去的,仍然完整。有的墓葬還隨葬有成套的木工工具,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專業的木匠。他們的社會地位很高,其墓葬不僅規模大,隨葬品也多,而且有貴重的玉器,看來他們在當時是屬於社會上層的。2.2,曇石山文化-----距今4000~5500年,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於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是中國東南地區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遺存之一,因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而得名。曇石山文化距今4000~5500年,曇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搖籃和先秦閩族的發源地,它的出現,驚現了不為人知的先秦閩族文化,將福建文明史由原來的3000年向遠古大大推進了一步。2001年6月22日,國務院將曇石山文化遺址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曇石山文化遺址發現於1954年1月,先後進行8次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89座、陶窯9座、壕溝2條,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布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時期閩台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遺址基本上是一處4000~5000年前原始社會晚期的公共氏族墓地,其上層疊壓著3000多年前的黃土侖文化遺物。曇石山文化遺址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繫,反映了曇石山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地位,在福建閩越文化中所留下的不可磨滅的烙印,對史前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閩台古文化淵源以及南島語族的起源等課題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生產工具中有背面帶人字形縱脊的石鋤和雙孔或四孔的牡蠣殼鏟。遺址中普遍有居民食後扔棄的獸骨和大量海生介殼。當時漁獵在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已有不甚發達的原始農業,居民還飼養豬狗。發現集中於一處的5座陶窯 ,顯示出 制 陶 業具有一定規模。陶器中有紅色豎條紋和卵點紋彩陶,以及拍印曲尺紋、葉脈紋的幾何印紋硬陶,數量雖少但特點鮮明。居民死後一般實行單人葬。少數死者生前施行過拔牙。還發現個別的成年男女合葬墓 ,男性仰卧直肢 ,女性側身屈 肢 依附於男性身旁,反映出父系氏族制時期的社會情況。 曇石山文化陶容器器型的基本組合是釜、壺、簋、豆、杯、碗。陶鼎很少,陶釜最多,故曇石山文化被考古界稱為"陶釜文化"。 陶鼎出土3件,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普遍使用的炊器,在曇石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不多。如泥質夾砂灰黃陶,上部為釜狀,三足扁平飾細繩紋。口徑15.8厘米,通高14.4厘米。 陶釜出土112件,是曇石山遺址中出土最多的一種炊器。一般都是當地取土燒制的紅黃色或淺黃色泥質夾砂陶,飾繩紋為主。第131號墓出土18件,證明曇石山人生活於江邊、海邊,河鮮、海鮮分開煮。福州人愛喝湯的飲食文化也源於此。 陶壺出土73件,是一種盛水器。一般都是泥質灰陶不夾砂。早期圈足較矮、直口短小;晚期圈足較高、形成喇叭口。如陶壺,泥質灰陶,直口、鼓腹、矮圈足,腹飾繩紋和凸棱紋,口徑8.4厘米,高13.1厘米。 陶簋出土100件,是一種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質灰陶。早器簋豆不分,晚期寬沿深腹,出現子母口。如陶簋,淺灰色泥質陶,哆口束頸,折肩斜腹,圈足有鏤孔,口徑21.6厘米,通高14厘米。 陶豆出土58件,是一種小型淺盤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質灰陶。早期淺盤矮圈足,晚期深盤高圈足。如陶豆,淺灰色泥質陶,哆口寬沿,腹有凸棱,圈足鏤孔奇特,呈馬尾形,口徑22.2厘米,高86厘米。 陶杯出土37件,是一種小型飲水器。一般都是細膩的泥質陶。早期為矮折腹杯,晚期為直筒杯或帶把杯。如陶杯,泥質灰陶,直口矮折腹,小圈足,上腹飾篦點紋,口徑8厘米,高9.7厘米。 陶碗出土17件,是一種小型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質陶,早期產物,晚期被簋代替。如陶碗,泥質黑陶,器表磨光,哆口折肩斜腹,小圈足。通體飾弦紋,下腹飾條狀彎曲形篦點紋,口徑14.2厘米,高9.5厘米。 陶紡輪出土106件,是原始紡織業工具。一般為圓餅狀,中有圓孔,直徑在3厘米左右,厚1-2厘米。 陶網墜出土41件,是一種捕魚工具。一般為圓柱狀,兩端有凹槽共繫繩用,長2-3厘米,直徑1厘米。 陶拍出土18件,是南方印紋陶特有的拍印紋飾的工具。分單面、雙面、圓形、方形幾種類型,印紋有繩飾、方格紋等。 曇石山文化遺址還發現有原始瓷胎質的印紋陶片。第一次發掘時這種陶數量只有1%。第八次發掘時原始瓷器14件(豆11件、其他3件)。建館時在祭祀坑又發現原始瓷器5件(豆3件、罐2件)。原始瓷豆,方唇直口,斜腹平底,唇口飾凹弦紋一道,盤內有多道凹弦紋,除圈足平底露胎外,通體施青綠釉,口徑14.2厘米,足徑6.7厘米,高5厘米。原始瓷器不屬於曇石山文化的範疇,而應屬於3000多年前的先秦閩文化,即黃土侖文化。 曇石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不多,以磨製石器為主,兼有少量打制粗磨的石斧和砍砸器。石料多為凝灰岩,還有頁岩和少量硅質岩,石質較細密堅硬,顏色以灰黑色為主,還有灰色、灰褐色等。器型主要是錛和鏃,還有斧、鑿、鉞、刀、鐮、矛、凹石等。 錛出土319件,為石器中出土數量最多,約佔出土石器總數的五分之三。平面形態多為長方形、長梯形,也有短梯形和近方形的。橫斷面呈扁圓、橢圓和長方形、三邊形等。一般都是單面刃,磨製精細。一般為平面長方形,弧頂,兩側殘留打制凹痕,刃側稍殘。 鏃出土166件,平面近長菱形,橫斷面呈圓角長方形,兩面微外弧,雙面刃,磨製精細。一般為扁平短鋌。 斧出土16件,分寬、窄兩種。一般為平面為窄長方形,兩面微下弧,刃部有琢制痕迹。鑿出土18件,一般為長條形,不規整,磨製,刃部殘缺。鉞出土6件,寬斧型,弧刃。如殘石鉞,對鑽四孔。刀出土3件,一般為扁平,上端平直,下端弧刃。鐮出土7件,一般為黑燧石磨製,器身較厚,弧背,凹刃。第六次發掘發現6件,建館時採集到1件,應屬於上層黃土侖文化。矛出土5件,均為黑頁岩打制而成,有的尚保留礫石皮。一般石矛扁平葉形,一面略經磨製。凹石出土14件,是海洋文化特有的石工具,供砍砸海產品用,不同於北方磨刀的礪石。形狀大小不一,面上有砍砸海產品留下的痕迹。玉器出土極少,第二至四次發掘時發現殘玉珠1件,第八次發掘發現完整玉珠1件;狀如算盤珠,呈淺綠色,外徑1.5厘米,孔徑0.4厘米,厚0.9厘米。建館時,在曇石山文化遺址上層奴隸殉葬墓中發現玉玦2件。骨、角、貝器 曇石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骨器,主要是鏃、錐、鑿等,是利用動物骨骼製成的。鏃、針等磨製精細,其餘僅限於刃部精加工。角器主要用鹿角製成,錐部精磨,牙刀為野豬獠牙製成。貝器均為牡蠣殼製成,有貝刀、貝鏟兩類。骨鏃出土44件,平面呈長菱形,磨製精細。一般橫截面為三角形,長6.8厘米、翼寬1.3厘米、厚0.7厘米。 骨錐出土16件,形態各異,利用動物肢骨製成,一般僅錐部成扁錐形,長8.9厘米。 骨鑿出土8件,也是用動物肢骨製成,僅在尾部磨成鑿狀。一般骨鑿似用角料製作,上端殘,下端磨成扁鑿型。 骨針出土4件,第二至第四次發掘時發現的三枚骨針最為完整,都是利用魚骨製成,經簡單磨製,針孔清晰可辨。 骨鏢出土1件,第六次發掘時發現,尖端已殘,器身扁平,中間厚,兩側刃鋒利,有雙翼和倒勾,扁平鋌上有一圓孔,殘長8.5厘米。 骨料出土7件,有管狀、塊狀等。 角錐出土1件,第八次發掘時發現,為鹿角製作,錐部精磨,殘長14.8厘米。 牙刀出土3件,第六次發掘時出土2件,系野豬的獠牙,被劈成兩半,磨出鋒刃,殘長5.2厘米。 貝鏟出土50件,均系牡蠣殼製成,中有兩孔。一般刃中部殘,鑿有雙孔,長13.6厘米,寬10厘米,厚1厘米。 貝刀出土31件,用平直的牡蠣殼加工而成。一般有兩孔,平面呈扁梯形。 麻龜版出土6件,第一次發掘出土5件,均為碎片,最大的1件長6.5厘米,寬4.7厘米。有一面是密集的小圓洞,故稱為麻龜版,反面光滑,顏色為黃色雜有黑色,用途不詳。 曇石山文化遺址八次考古發掘中,只有第一次和第六次考古發掘對貝殼和動物骨骼進行鑒定。第一次考古發掘後採選的42件貝殼經南京大學地質學院陳旭教授鑒定,有蜆、魁蛤、牡蠣、小耳螺。 第六次考古發掘的獸骨,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祈國琴鑒定分析,有狗、棕熊、虎、印度象、豬、梅花鹿、水鹿、牛等。還發現有屬於魚類的脊椎1枚,鰭條3根,胸鰭刺4根,屬於爬行類的鱉科背甲和腹甲。遺址價值歷史文化價值曇石山遺址是福建境內第一個經確立的考古學文化, 為福建新石器時代區域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的建立奠定了標尺。曇石山文化的考古資料,除標誌性的曇石山遺址外, 還有閩侯庄邊山、溪頭遺址和福清東張下層等遺址作為補充, 較為充分地反映了福建新石器時代末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 極大地充實了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社會文化價值通過對曇石山遺址的保護和利用, 開展以聚落社會性質、經濟生活、意識形態和埋葬制度等為內容的考古研究、學術交流活動, 不僅可以增長追根溯源的歷史進程意識, 增強民族自信心, 還有助於恢復昔日繁榮和美好的生態環境, 促進現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曇石山遺址依託山體, 臨傍閩江, 整體景觀不僅宏偉, 而且還埋藏有豐富的遺物和遺迹。其社會價值是其他單體遺址所無法代替的, 構成了閩江下游史前文化研究、保護和展出的基礎。曇石山遺址及有關生態環境是歷史發展、環境演變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忠實記錄, 不僅是考古學研究對象, 而且也是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領域間接和直接的研究對象, 因而是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生態恢復的重要借鑒。當然曇石山遺址更是重要的環境遺產和觀光旅遊資源。科學研究價值 曇石山遺址以墓葬為大宗, 且伴出野生動物遺骸、貝類、植物標本等遺物,均有利於研究當時的人種和生態環境。據遺址的堆積情況及出土生產、生活用具等遺物可推測當時的生產、手工等經濟產業情況。從埋葬習俗方面, 可探討當時的社會性質。綜合遺址中拔牙、割體儀葬、隨葬品中的法器和陶器裝飾等, 可推測當時人們的意識形態。從隨葬品的器物形態, 探索其源流及與周邊文化的交流和比較。藝術研究價值 曇石山遺址已出土的遺物中, 主要為陶器、石器、貝器、骨器和少量玉器, 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隨葬品以陶器為大宗, 不乏通體磨光、薄如蛋殼的器皿, 亦有部分彩陶器, 且部分陶器、紡輪和陶支腳均有刻畫圖案, 反映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表現力, 亦可從側面推測當時人們的圖騰崇拜信仰。石錛和石鏃等細石器、骨簪和骨針等骨器、玉玦和玉飾等玉器種種生產、生活工具, 通體光滑, 磨製精細, 反映了當時的工藝水平, 是工匠智慧的集中體現, 亦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現實生活和社會風尚。研究成果 曇石山遺址先後經過八次發掘,尤以墓葬最為典型,有35座,隨葬品都為實用器,墓葬者,是該遺址的居民,具有父系氏族社會的若干特點。 一是男子在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曇石山文化的經濟形態的顯著特點是漁獵業占著與農業相等或更為重要的地位。從發掘中看到,有相當時間居住形成的文化堆積,公共墓地即在其居址附近;人們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勞動,並飼養家畜。農作物雖然沒有發現,但從事農業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工具卻發現不少,有砍劈用的石斧,有挖土用的石錛,有收割用的石鐮、石刀和蚌刀等。這些工具當是人們謀生的手段,反映當時人們已從事農業的勞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漁獵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逐漸顯示男子在生產中的威望。 二是婚姻形態出現一夫一妻制。父系氏族社會由對偶婚過渡到一夫一妻制婚姻,並盛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在他們死後的公共墓地中,出現單人葬,或一對成年男女合葬,而單人葬占絕對優勢,曇石山文化中的墓葬正與這種情況相符合。 三是貧富分化,產生私有制。男性墓中以生產工具作為隨葬,說明生產工具已轉為個人所有,私有制已經確立,男女社會勞動分工已趨於明顯。 四是輪制陶器業的出現。只有到了父系氏族社會的龍山文化時期,才普遍使用快輪製造陶瓷。從曇石山文化中的大量陶瓷觀察,顯然已採用快輪製作。獨特事物陶燈在第125座墓葬中,墓主人頭頂放置1件陶燈。這件陶燈造型奇特,通高28.6厘米,腹衣,下半部為壺形,上半部為圓錐形。其柄與壺交接處有一橢圓形孔。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就已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堪稱"中華第一燈"。顴骨
第137座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青年女性,其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日本文化不僅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連日本人種也要追溯到曇石山人。
上釉技術
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這批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均施有青綠色釉,釉滴不勻,但它是中國商周時期最早的上釉技術。
提線陶簋
在第131座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罕見,斂口外有一哆口口沿,沿邊有三組扉棱紋,沿上有三組小圓孔,每組6個小孔,顯系提線用。
殉葬男奴
在奴隸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豎立坑中,粗壯的大腿骨和腳趾清晰可辨,顯系活埋時掙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隸殉葬的殘酷。
18件陶釜
在第131座夫婦合葬墓底下,發現1座墓陪葬陶器29件,其中大大小小陶釜18件,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墓葬中也是罕見,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愛喝湯的飲食文化。
2,東張文化-----距今約4500年到3500年福清東張水庫浮現31座史前墓葬 31座史前墓葬重見天日,一個在地下埋藏了4000多年的福建史前文明遺址,正在福清東張水庫漸漸褪去其神秘的面紗! 這裡出現了寬0.6厘米、厚僅0.15厘米的石環,高超的工藝讓人驚嘆;齒輪形的玉器,做工精細;造型特異的石錛和作為武器的石戈本該在閩南、廣東出現,卻在這裡意外現身———福清東張水庫31座史前墓葬面世,也許將從此揭開我省懸擱了近半個世紀的考古疑問。一個具有自身特點的福建史前文明正漸露端倪。 這次發現的31座史前墓葬,集中在8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都是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由於流水的沖刷,這些墓葬距離地表最淺的不足10厘米,從中發現了隨葬器物160件,其中陶器117件,原始瓷器1件,玉器2件,石器40件。據專家介紹,墓葬中的大量陶杯在我省是首次發現,其他如尊、豆、釜、缽等器形也十分完整。同時還發現了玉玦和齒輪形的玉佩飾,另有一個石環和兩個石鐲。這些器物做工都十分精細,如其中的石環寬0.6厘米,厚度僅0.15厘米,體現了當時先民手工製作水平之高超。 這次考古發現,是我省繼曇石山遺址後,在閩江下游又找到一處較為理想的史前時期的氏族公共墓地,考古發掘的大量史前器物,為我省史前遺存的區系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通過對這次發現的陶器與我省其他幾個史前遺址所發現的陶器對比,專家們把這個墓葬群的年代初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以泥陶、砂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末期;一個是以衣陶、硬陶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早期。同時,這個墓葬所屬的遺址也被歸為曇石山文化一系,屬於曇石山中上層文化範疇,即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到青銅時代早期(青銅時代相當於中原的商周時期)。 遺址距今約4500年到3500年。專家們表示,這個墓葬所屬的遺址是個上承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曇石山文化、下啟青銅時代黃土侖文化的中間階段。其中的陶器就充分包括了兩個文化的特點,因此距今大約4500年到3500年。有專家並據此大膽推測,這個時間段正好大部分集中在中原的夏朝時期,其中的文物有可能體現出夏文化的特點,通過深入發掘研究,對我省研究福建夏文化有很大的意義,並有可能填補我省在這方面研究的空白。 東張曾是兩種文化交融地,隨葬品中還出現了與曇石山遺址中不同的石錛。這個長方形、弓背、凹弧刃的石錛器形與閩南、廣東的「浮濱文化」的器形十分相似,而曇石山文化的石錛則多以梯形、平刃為主。同時,墓葬中的兩件石戈也是在曇石山文化中所未曾見到的。因此,專家們推測這裡是兩種文化交流的地區,兩種不同的文化類型在這裡融合。因此這個地方在文化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地點上屬於文化傳播的中間環節。專家稱,這個遺址被稱為「東張類型」,是我省多種文化相互影響、交流和滲透,並具有自身特徵的一種文化類型。所發掘墓葬群的方位、形制、結構以及出土器物的品類、形成、組合、製作工藝和裝飾手法等各個方面,都為深入研究「東張類型」與曇石山文化、黃瓜山文化、黃土侖文化等幾種文化類型相互間的關係和比較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3,黃瓜山文化-----距今3000~4000年黃瓜山遺址位於霞浦縣南部海岸邊一座相對孤立的山丘之上(海拔50米),隸屬沙江小馬村。黃瓜山地貌略呈馬鞍形,東北-西南走向,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低緩。山的東、西兩側各有小溪穿流,並于山之南小馬與水潮兩村之間交匯後,流向閩東地區最大的內海灣--東吾洋。 黃瓜山文化遺址的年代大約距今3000~4000年,為一處青銅器時代遺址,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在接近山丘頂部的東南、西和北三面坡地上可見成層的貝殼堆積。調查中採集了較多的石器、陶器標本,是閩東地區迄今發現的唯一的一處貝丘遺址。1987年,霞浦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我省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首次科學發掘。考古隊在黃瓜山遺址?在黃瓜山的東坡、西坡、東北坡各有一個小山凹,原始人群--貝丘人留下的文化遺存,就分布在這三個坡的凹面上,由於雨水長期沖蝕和人為的開墾破壞,眾多文化遺物被拋露在地表上。其中東坡的文化遺址範圍最大,遺存物最豐富,東北坡次之。在開墾成梯園的斷崖上還暴露出部分文化堆積層,距地表1至1.5米的紅褐色土層中,有大量蛤、蠣、螺等貝殼,堆積10至120厘米不等;貝殼堆積層之下的土層內雜有大量磨製的石器、陶片、獸骨等文化遺物,保存較好的是在頂層東北部,所採集到陶片、石器、獸骨和貝殼標本經考古專家鑒定,這些遺物"相當於中原夏、商、周時期的福建東北部地方文化遺存。"在其後的野外考察中,普查人員在沙江、柏洋、崇儒、牙城、水門、州洋等7個鄉鎮陸續發現了31處類似的貝丘遺址,佔地面積約84620平方米,後經斷代,屬新石器晚期至青銅器時代(約公元前3000至3500年?)的古遺址。 黃瓜山先民的生活 考古報告稱,遺址發掘出排水溝兩條,呈西南東北走向,溝長13.5米,寬1.5~2.2米不等,溝深0.5~1.7米,溝底圓弧狀,從外圍所發現的建築遺迹現象看,這兩條溝應是當時人們居住區域內的排水設施。此外,還有一些排列基本有序的柱洞,位於兩條排水溝之間,柱洞底部為墊石,其居住面應屬於木構干欄式。人們還在建築遺址內發現了4個灶坑,都是利用原有地面鑿成圓形坑,前方留有灶口,平面呈"Ω"形,口小底大。灶坑口徑約30~35厘米,深30~40厘米。因長期使用,坑壁形成厚厚紅燒土圈,坑內積有紅燒土塊和碳粒。2002年,黃瓜山遺址再次迎來目光聚焦,美國夏威夷大學人類學教授BarryRolett、哈佛大學博士焦天龍與省考古隊的專家聯合在此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發掘。墓葬是這次發掘的一大意外收穫。考古隊員在對黃瓜山遺址進行遠景拍攝時,無意中在自己所處位置,即距黃瓜山貝丘遺址北坡直線距離約400米的後村後山頂,發現了陶片。隨後,在霞浦縣文化局支持下搶救性清理出3座墓葬。墓坑坐東北朝西南,長1.9米,寬1.4米,殘高15厘米不等。其中,1、2號墓坑發現了一件隨葬品陶器。經初步認定,這些墓葬相當於西周到春秋時期,距今約3000年。過去,考古人員對臨海而居的史前閩東先民會選擇什麼埋葬方式一直存疑,是就近讓海水把屍體沖走,還是將死人埋入土中?這在第二次黃瓜山遺址的考古發掘解開了這個謎團---3000多年前的閩東古人類已經流行土葬的埋葬習俗了。 意義 通過發掘,發現了兩組排列有序的柱洞和兩條排水溝和灶坑等重要的古建築遺迹。這些均是原始人群聚居的遺迹現象,可以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人類已在此蕃衍生息。考古專家稱:"閩東地區要找先民住地,就在這裡!"黃瓜山遺址首次發掘,共出土文化遺物6000多件,大體分為石器、陶器、骨器三類。由於幾千年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除石器、骨器外,完整的遺物甚少,尤以陶器碎片難以拼對、復原,殊為可惜。黃瓜山遺址的發現、發掘,對填補閩東地區先秦古文化遺存的空白,研究閩東乃至全省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為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福建沿海地區貝丘遺址的分布、類型及其規律,提供了重要資料。 地理位置黃瓜山遺址位於霞浦縣南部海岸邊一座相對孤立的山丘之上(海拔50米),隸屬沙江小馬村。黃瓜山地貌略呈馬鞍形,東北—西南走向,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低緩。山的東、西兩側各有小溪穿流,並于山之南小馬與水潮兩村之間交匯後,流向閩東地區最大的內海灣——東吾洋。 貝丘遺址簡介黃瓜山文化遺址的年代大約距今3000~4000年,為一處青銅器時代遺址,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在接近山丘頂部的東南、西和北三面坡地上可見成層的貝殼堆積。調查中採集了較多的石器、陶器標本,是閩東地區迄今發現的唯一的一處貝丘遺址。1987年,霞浦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我省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首次科學發掘。
考古隊在黃瓜山遺址? 在黃瓜山的東坡、西坡、東北坡各有一個小山凹,原始人群——貝丘人留下的文化遺存,就分布在這三個坡的凹面上,由於雨水長期沖蝕和人為的開墾破壞,眾多文化遺物被拋露在地表上。其中東坡的文化遺址範圍最大,遺存物最豐富,東北坡次之。在開墾成梯園的斷崖上還暴露出部分文化堆積層,距地表1至1.5米的紅褐色土層中,有大量蛤、蠣、螺等貝殼,堆積10至120厘米不等;貝殼堆積層之下的土層內雜有大量磨製的石器、陶片、獸骨等文化遺物,保存較好的是在頂層東北部,所採集到陶片、石器、獸骨和貝殼標本經考古專家鑒定,這些遺物「相當於中原夏、商、周時期的福建東北部地方文化遺存。」 在其後的野外考察中,普查人員在沙江、柏洋、崇儒、牙城、水門、州洋等7個鄉鎮陸續發現了31處類似的貝丘遺址,佔地面積約84620平方米,後經斷代,屬新石器晚期至青銅器時代(約公元前3000至3500年)的古遺址。黃瓜山先民的生活考古報告稱,遺址發掘出排水溝兩條,呈西南東北走向,溝長13.5米,寬1.5~2.2米不等,溝深0.5~1.7米,溝底圓弧狀,從外圍所發現的建築遺迹現象看,這兩條溝應是當時人們居住區域內的排水設施。此外,還有一些排列基本有序的柱洞,位於兩條排水溝之間,柱洞底部為墊石,其居住面應屬於木構干欄式。人們還在建築遺址內發現了4個灶坑,都是利用原有地面鑿成圓形坑,前方留有灶口,平面呈「Ω」形,口小底大。灶坑口徑約30~35厘米,深30~40厘米。因長期使用,坑壁形成厚厚紅燒土圈,坑內積有紅燒土塊和碳粒。 2002年,黃瓜山遺址再次迎來目光聚焦,美國夏威夷大學人類學教授BarryRolett、哈佛大學博士焦天龍與省考古隊的專家聯合在此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發掘。 墓葬是這次發掘的一大意外收穫。 考古隊員在對黃瓜山遺址進行遠景拍攝時,無意中在自己所處位置,即距黃瓜山貝丘遺址北坡直線距離約400米的後村後山頂,發現了陶片。隨後,在霞浦縣文化局支持下搶救性清理出3座墓葬。墓坑坐東北朝西南,長1.9米,寬1.4米,殘高15厘米不等。其中,1、2號墓坑發現了一件隨葬品陶器。經初步認定,這些墓葬相當於西周到春秋時期,距今約3000年。 過去,考古人員對臨海而居的史前閩東先民會選擇什麼埋葬方式一直存疑,是就近讓海水把屍體沖走,還是將死人埋入土中?這在第二次黃瓜山遺址的考古發掘解開了這個謎團———3000多年前的閩東古人類已經流行土葬的埋葬習俗了。 意義通過發掘,發現了兩組排列有序的柱洞和兩條排水溝和灶坑等重要的古建築遺迹。這些均是原始人群聚居的遺迹現象,可以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人類已在此蕃衍生息。考古專家稱:「閩東地區要找先民住地,就在這裡!」 黃瓜山遺址首次發掘,共出土文化遺物6000多件,大體分為石器、陶器、骨器三類。由於幾千年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除石器、骨器外,完整的遺物甚少,尤以陶器碎片難以拼對、復原,殊為可惜。黃瓜山遺址的發現、發掘,對填補閩東地區先秦古文化遺存的空白,研究閩東乃至全省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為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福建沿海地區貝丘遺址的分布、類型及其規律,提供了重要資料。4,黃土侖文化-----距今3250±150年, 黃土侖遺址位於閩侯縣鴻尾鄉石佛頭村鴻尾中學校園內。1974年開闢操場時發現。屬於青銅時代。1974~1977年考查、試掘,1979年1~4月兩次發掘,揭露面積700平方米,清理19座豎穴土坑墓,出土一批工藝精湛、富有地方色彩和仿銅器作風的幾何印紋硬陶器。大部分是供宴飲或祭祀用的器皿,少數是專為死者製作的明器。 其品種有豆、壺、杯、缸、缽、勺、盂、簋、尊、盤、釜、瓶、壘形器、虎子形器、鼓等15種共158件。此外還有少量陶網墜、陶紡輪、石鏃等生產工具。黃土侖印紋陶遺存是商周時期分布於福建的一支地方文化遺存,稱為黃土侖類型的文化。經碳14測定,距今3250±150年,初步推斷年代相當於商代晚期。黃土侖印紋陶遺存應是商周時期分布於福建的一支地方文化遺存,稱為「黃土侖類型文化」。福建大坪頂遺址系曇石山文化和黃瓜山文化的重要遺址2016年08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www.cssn.cn/kgx/kgdt/201608/t20160803_3147747.shtml原題:福建閩侯發掘大坪頂遺址——系曇石山文化和黃瓜山文化的重要遺址,發現石器製造場 2016 年3 月,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進行「閩江下游史前遺址調查」課題調查時,在閩侯縣洋里鄉大坪頂山發現一處因廠房施工而暴露的遺址,從施工取土形成的地層剖面上觀察,該遺址具有明顯的文化堆積,尤為難得的是在剖面上發現有彩陶釜、弓背錛等文化遺物。 大坪頂遺址地處閩江支流-安仁溪上游洋里溪河谷小盆地西緣的一座小山上,山頂地勢相對平坦,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海拔約392 米左右,山頂與盆地的高差約為40~50 米。遺址北面山腳下有洋里溪自東向西流過。 2016 年3 月至4 月,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協助下,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對該遺址已暴露遺存地段(大坪頂山的西部)進行搶救性清理髮掘,布兩條3×3 米的探溝,發掘面積不足20 平方米。此次發掘揭露了較多且多樣的遺迹現象,發現了上下相疊壓的兩座墓葬,出土了一批文化遺物,收穫頗豐。 從發掘地段可知遺址因早年廠房建設破壞嚴重,中心區域已被夷平建廠,西部地段的地層堆積情況為:①層灰黑色土,為耕土層;②層灰褐色土,包含的遺物主要為黑衣陶片、印紋硬陶陶片及石片等,該層為為黃瓜山文化層;③層黃褐色土見有少量燒土顆粒,遺物僅有少量夾砂灰陶,為曇石山文化層。 遺迹 墓葬2 座。墓葬開口於③層下,M1 打破M2,均為豎穴土坑墓,東部現代取土破壞,平面都為長方形,M1 殘長2.7 米,寬1.8米,墓向108°。M1 隨葬器物均位於墓室北半側,共20 件,部分器物疊壓於鵝卵石之下。陶器有泥質陶及夾砂陶,器形有鼎、釜、盤、壺等。石器有石錛一件。M2 墓向14°,殘長2.3 米,寬1.5 米,M2 陶器均為夾砂陶,以夾砂灰陶為主,夾砂紅陶為輔,陶片散落於整個墓室之中,可辨器形僅有釜。石器有石錛一件。 灰坑11 座。除H3 開口於①層下,H11 開口於③層下之外,余皆開口於②層下,②層下開口的灰坑從包含物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包含有較多的燒土顆粒、炭屑、陶片及石片(如H6),另一種是坑內分布有一定規律的鵝卵石(如H8),第三種是坑內包含物極少(如H2),至於三種不同類型的灰坑遺迹性質的確定,還需後期對坑內的包含物做科技考古鑒定。 灰坑遺迹之中最為特殊的當屬H1,H1 開口於②層下,東半部被施工取土破壞,北部被H2 打破。復原平面呈圓形,半徑約1.1米,深度0.8 米。灰坑內有疑似柱洞、火塘、夯土檯面等遺迹。疑似柱洞遺迹位於灰坑內部中部,直徑約0.26 米。灰坑內南部有一個土質較純凈,直徑約為0.48 米、厚0.2 米的夯土檯面,夯土檯面上放置有一件彩陶釜。檯面的北邊是一個疑似火塘遺迹,火塘內堆積有較多的炭屑及燒土。出土遺物有泥質陶釜殘片、紡輪及較多的石料等。從遺迹及遺物組合來看,H1 可能是一處兼具炊煮及手工業加工而不具有居住功能的房屋基址。 出土遺物 大坪頂遺址出土的遺物主要為②層下的遺物(③層下遺物均出土於墓葬之中,多破碎不堪,正在修復之中),②層下遺物根據材質可分為陶質和石質。陶質遺物有釜、紡輪、陶支腳等。石質遺物見有石錛、石鏃、石錘及石球等,尤為重要的是該遺址出土有大量的石片,從礪石、石料、石核、石片、石錛半成品到石錛成品和石片廢料,遺物顯示的完整石器加工流程表明該遺址是一處石器加工場。 意義 大坪頂遺址是以曇石山文化及黃瓜山文化為主的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對於研究閩江下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大坪頂遺址完整的地層序列及豐富的遺迹遺存是閩江下游流域繼曇石山遺址和庄邊山遺址之後的重要發現,為細化該地區史前文化時空分布提供了新的材料依據;其次,出土的彩陶釜是目前發現的黃瓜山文化時期唯一完整的彩陶器,為研究黃瓜山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最後,大量出土的反映石器加工鏈條的礪石、毛坯、石料、石器半成品及成品等遺物證明,該遺址是一處重要的黃瓜山文化時期的石器加工點,結合前期在洋里盆地調查發現的格壟遺址、梧墘遺址及鯉魚山遺址採集有較多的黃瓜山時期的石製品,可以確定洋里盆地是一處以石器加工為主要特點的黃瓜山文化聚落,而本次試掘也為黃瓜山文化時期的石器加工業研究帶來新契機。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林海南)浮濱文化距今約3400至2900年(相當於商代中後期到西周前期)饒平縣古文化遺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807/16/7953393_228855507.shtml距今約3400至2900年商末西周時期,饒平境內已有部落聚居,創造「浮濱型文化」,境內已發現多處遺址。秦漢時期,這裡成為封建多民族國家的一部分,「海陽國」的海陽縣,「安道國」的揭陽縣設立,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鳳凰山高聳入雲,這是歷史上受壓迫的「蠻獠」,為了求生存而移向的目標。宋末勤王陳*眼和爾後農民起義領袖陳*王(陳遂)軍事活動設施有宋末百丈埔古戰場遺址、饒平紅螺山宋井遺址、陳*王(陳遂)寨遺址。陶瓷製作則上接古老,饒平九村明清瓷窯遺址已從簡單到複雜精緻。山區土樓是明代義民和王陽明的鬥爭遺址,鬥爭中「瑤寨」是本地土樓最早的名稱與雛型,爾後歷代增建遍及全縣。地理位置的特殊,遺存明嘉靖柏嵩關遺址和大量明清炮臺遺址。其它緣於古民族歷史文化,有三饒古縣城明代古城、古碑林,新豐國王廟等,尚存待整。饒平浮濱塔仔金山遺址:....1974年,在饒平縣浮濱一個山崗類型的塔仔金山發現了古穴墓群16座,墓中發現了大量的石器與陶器的陪葬品,發掘出長頸大口樽、帶把陶壺100多件。連同早先發掘物品,距今約3400至2900年(相當於商代中後期到西周前期),因最先發掘出土是饒平縣浮濱,故此後同期文化以「浮濱型文化」命名。http://baike.so.com/doc/7555197-7829290.html在先秦時期的粵東、閩南大地(古揭陽),有一種特徵鮮明、風格獨特、覆蓋區域廣闊的考古學文化——浮濱文化。 通過最近20多年的考古發現的研究,逐步得到學術界的認同。從先秦開始,粵東地區受到中原文化強烈影響的"潮汕文化",正在醞釀、孕育之中。浮濱文化的發現,對研究"潮汕文化"的源流,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個文化的露頭可以追溯到本世紀的40年代。當時在粵東傳教的義大利神父麥兆良,曾在海豐、蕉嶺等地發現一類含釉陶大口尊、石戈的考古遺存,但因未能弄清其內涵而把它歸入所謂的"菝仔園文化".建國以後,考古工作者在50-60年代對越冬地區進行的考古調查中,也偶有零星的發現。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廣東饒平縣浮濱區塔仔金山、聯饒區頂大埔山兩個地點,清理髮掘了21座豎穴墓,第一次把它作為一直能夠文化類型來研究。此後,又在揭陽、大埔、普寧和福建省的南靖、平和、南安、雲霄等地發掘了同類一遺存。通過一系列的科學發掘和研究,特別是對1974年福建南安大盈出土的一組青銅器的重新認識,使我們比較完整地了解到浮濱文化共同體的組合、內涵,並進而認識了它的性質、時代。 饒平浮濱、聯饒等兩個目的的21座土坑墓,共清理出土隨葬品近200件,連同發掘前早先出土的器物,總數達300多件。從考古報刊開列的遺物清單看,有石器、陶器兩大項。石器有戈、矛、斧、鑿、礫石等工具、兵器及環、璜等飾物;陶器有大口尊、尊、壺、豆、杯、盆、盂、罐、紡輪等。陶器的質料有夾砂紅陶、黑陶、泥質灰陶等;有部分陶器施醬色釉。在幾個陶器的腹部或肩部上刻有符號或文字,計13中17個形體。在作為後來浮濱文化命名的地點,是浮濱區的一個山崗類型的墓地。被清理的殘存古墓有16座,從中已可看出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例如最大的一座——浮濱一號墓,位於山頂部中央,墓坑巨大,長4.2米,寬2.9米,深3.6米,豎穴內設置二層台,出土器物36件,多放置在二層台上。隨葬品組合為石器、陶器、裝飾品,僅大口陶尊和陶尊兩種陶器便有16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釉陶大口尊高度有67厘米,大敞口、寬肩、長頸、折腹、 斜肩,肩部飾有三枚鉚釘式泥餅,肩和腹拍印直條紋,並施厚薄不均的醬色釉。小墓則坑淺,長1.2米,寬0.6米,只有一二件隨葬品。在頂大埔山墓地,除了清理5座墓外,還收集到一件青銅戈,長17.5厘米,援長13.3厘米,援狹窄,隆脊有棱,連側帶刃,無胡,援與內上各有一圓穿。這件戈與江西吳城二期商代銅戈相似。青銅戈發現在墓地,也與墓中出土的石戈很接近,應為同一考古文化的遺物。就在浮濱文化發現的當年,在福建省南安縣大盈村寨山發現了一批出自墓葬的青銅器、玉器。出土的青銅器有銅戈5件、銅戚1件、銅匕首2件、銅矛1件、有段銅錛2件和8件小銅鈴,共20件。該地點的寨山貝丘遺址,經調查屬浮濱文化遺址。因此,大盈銅器群可作為浮濱文化的青銅器來考察。浮濱類型文化遺物的發現與廣布在潮汕平原含雲雷紋、夔紋等幾何形印紋陶的山崗遺址截然不同,它帶有若干黃河流域商文化的色彩而引起卡古學界的注視,當時把它稱為"浮濱類型".隨著考古資料的積累,浮濱類型陸續在廣東的潮陽、潮安、普寧、揭陽、揭西、大埔、豐順、南澳等地發現。另外,在相鄰的福建省的漳州、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平和、南靖、南安、華安、龍海、泉州、莆田等地也有發現。目前發現的地點據不完全統計有近百處,已經形成一支地跨閩粵兩省,分布在榕江、韓江、九龍江、晉江四個流域內,文化面貌基本相同的考古文化。終合有關考古材料,可以確認,浮濱文化是指分布在粵東、閩南區域內的一種以長頸大口尊、圈足豆、帶流壺、釉陶器、直內無欄石戈、三角形石矛、凹刃石錛組合為特徵的考古文化。浮濱人擁有少量的青銅兵器、青銅生產工具,使用刻劃於陶器上的簡單文字。浮濱人已有發達的制陶業,掌握輪制技術,創造了廣東境內最早的釉陶。浮濱人處在一個戰爭頻繁的時代,除了使用部分青銅兵器外,還使用大批製作精美的仿銅石兵器,如直內無欄石戈、三角形石矛等。饒平縣地1座墓出土石戈33件、石矛7件,占石器總數的哦9%;南靖縣三鳳嶺的一座墓便出土石戈10件,包括好幾種中晚期,其下限可能到達西周。近年來,我們先後在粵東韓江、榕江流域進行人類考察,對浮濱文化又有許多發現和新認識。一、1991年在南澳縣的考古調查中,確認了該縣隆東鄉東坑仔是一處浮濱文化類型的早期聚落遺址。在遺址中採集有浮濱文化的大口尊、梯格紋陶片、釉陶片外,還發現有石斧、石錛、網墜、紡輪、凹石和7件方塊體陶拍等生產工具,並在遺址西北面的山坡地發現夾雜陶片、石器的貝殼層堆積。二、榕江流域的揭陽是浮濱文化遺存發現較多的地區,在114處先秦時代遺存有33處,基本上可分屬於白塔群=玉湖群、黃歧山群、仙橋群、桑浦山群等5個遺址聚落群。其中黃歧山群的浮濱文化遺存即多達12處,榕江平原很可能是"浮濱王國"的中心區。三、在榕江流域的考察中,豐順、揭陽、揭西、普寧、潮陽等市縣否發現有浮濱文化的遺存。在揭陽境內如上所述,遺存極為豐富。在榕江南河東側的仙橋鎮,也是浮濱文化的分布密集區。在仙橋山前村的出土遺物中有2件石質牙璋,這是榕江流域浮濱文化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與石戈、三角形石矛、石錛、釉陶、折腹豆、方格紋凹底罐、帶流凹底陶壺共存。石質璋來源於中原的玉質牙璋,是眾所周知的商文化的重要禮器和祭祀中的餓宗教神器之一。這種禮器隨著中原文化向四周的擴展、傳播,在浮濱文化時期已進入嶺南。因此,石璋也成為浮濱文化的重要段代器物。四、1995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普寧下架山鎮的牛伯公山遺址,除了獲得一批浮濱文化遺物之外,還發現了浮濱人的居住遺迹、地窯、蓄水設施等。以往有關浮濱文化的發掘多屬墓葬材料,此次發掘第一次揭示了這個文化的聚落形態,意義十分重大。同時,還通過地層採樣,測定了一批標本的14C年代數據,6個標本的年範圍在距今2870-3390年之內。絕對年代的測定,證實了前面把浮濱文化定在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的看法是基本可信的。 關於浮濱文化的性質、來源,尚存在多種不同的看法。我們透過日益積累的考古現象歷史,不難看出,在商周之際,為了掠奪南方的銅礦、食鹽和作為流通貨幣出產在南中國海的寶貝,中原的奴隸主王朝對長江南及閩粵進行擴張。經濟的開發、財富的掠奪,同時也帶來文化的交流。有一支中原文化以江西清江吳城為基地,溯贛江而上,經閩南而影響漳潮。這支商文化的南浙,一方面既融合了本地的土著文化,另一方面也接受土著文化的影響而發生變異,也許那些滲雜中原語音的閩南方言已開始濫觴。這樣,便產生了粵東和閩南境內不同於諸越文化的浮濱文化。在《周禮。職方氏》中隱約提到的西周或更早些時候存在於東南沿海的"七閩",正是這種中原人在殖民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浮濱文化在銅器、陶器、石器以及埋葬習俗上與商周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在凹石、印紋陶、條紋褐釉灰硬陶系、有段銅錛等方面則反映出浮濱人所具有的土著特徵。華夏文化與土著文化的底一次融合的時間,由此而被大大的提前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粵東這片土地上第一次閃耀出中原商周文化光彩的"浮濱文化",應該是"潮汕文化"積澱的底層及其淵源。潮汕古文化遺址--生活遺址http://www.chaoren.com/culture/chaoxue/news/2013-11-08/86572.html新石器時代,潮汕先民處在漁獵採集的原始社會中。隨著農業和畜牧業逐漸發展,並有了陶器製作。秦漢以後,這裡成為封建多民族國家的一部分,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並有自已的文化特徵。發現的生活遺址,最早的是潮州陳橋貝丘遺址,遺存大量貝殼、禽獸骨骼及人骨骼輕微石化,附近的池湖貝丘遺址有人類聚居生活的火燒土。普寧虎頭埔新石器窯群遺址,潮州筆架山北宋瓷窯址、饒平九村明清瓷窯遺址的陶瓷製作從簡單到複雜精緻。遺存年代較早的軍事活動設施有宋末百丈埔古戰場遺址、饒平紅螺山宋井遺址、宋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吊王寨遺址、明嘉靖柏嵩關遺址和大量明清炮台遺址。[潮州池湖村貝丘遺址] 在潮州市楓溪鎮池湖村,距窯邊崗東南約1公里安揭公路旁的「鳳地」。系新石器時代遺址。總面積100×100米,出土磨光石、斧、蠣石,夾砂陶片,骨針、骨制刮削器及呈石化的魚骨、人頭蓋骨、下牙,並有火燒土。[潮州石尾山貝丘遺址] 在潮州市金石鎮塔下村南石尾山。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100×120米,出土手斧、斫砸器等打制石器和粗砂紅陶片,還有大量牡蠣殼堆積。[澄海梅隴溪西貝丘遺址] 在澄海十五鄉鎮,自梅隴至溪西,有10多公里貝丘帶。系新石器時代遺址。1958年出土磨製石、石刀、骨刮削器和陶勺子。[澄海內底貝丘遺址] 在澄海南峙山麓西側,系新石器晚期遺址。分布在長1公里,寬100餘米南面坡地。1982年文物普查發現,中心部分第一層出土唐宋船板、銅鏡、素釉陶、宋瓷碗和大量宋瓷片;第二層是自然堆積層;第三層出土骨魚鏢等骨器36件及人頭臚骨、人牙齒和鬆脆夾砂陶片。[揭陽洪崗貝丘遺址]在揭陽桑浦山西榕江邊洪崗和石頭二村間的小丘,地層有大量貝殼堆和,出土夾砂陶器、外拍複線梯紋軟陶以及鹿角、野豬牙、魚類脊椎骨和靡制鋒利的石器。[潮州海角山貝丘遺址] 在潮州意溪鎮頭塘村南約1.5公里的海角山下,系新石器時代遺址,明代已屢有人在這裡挖掘貝殼。第一層為**砂土層,第二層為貝殼堆積文化層,出土石、礪石、砍斫器、敲砸器和粗砂黑陶片。[潮州梅林湖貝丘遺址] 在潮州市庵埠鎮梅林湖西北岸沖積平原上。系新石器時代,面積約800×100米,堆積分五層,於第三層及第四層上部出土石等磨光石器,穿孔石器,灰黑色夾砂粗陶,以及鯊魚骨、海鱉、海龜、牡蠣、文蛤、海螺、海烏獅等介殼骨。遺址已被湖水淹沒。[揭陽湖崗遺址] 在揭陽玉湖鎮湖崗村後小山丘,系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手制火候低的紅色和外紅里黑的細繩紋陶片。[揭陽寶山崬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車田村北500米處,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出土陶罐、磨製鋒利的穿孔**、石矛、箭鏃和長身石。1982年再次發掘出土紅色夾砂陶鼎、陶釜、陶罐,紅褐色泥質陶豆、圈足陶盤,大夾砂陶罐貯器,水晶,滑石石鐲,以及許多石箭鏃。[揭陽關爺石遺址] 在揭陽玉湖鎮洋邊新村和新亨鎮龍寨村交界處。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3000平方米。出土薄胎矮足硬陶罐,底層出土火候低的寰底缽,夾砂陶器、陶片、陶紡輪,以及少量石、殘鏃。[揭陽瓮內水庫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瓮內水庫。系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遺址。面積約4000平方米。20世紀50年代在此開礦時受破壞,出土大量薄胎灰色硬陶片,磨製鋒利的標矛、鏃類、石。位於海撥392米山頂端的另一遺址,地層保存完整,出土尊、罐、缽、豆、夾砂鼎、大口罐、陶紡輪、陶匙、器墊等低溫釉陶,形制大,容貯器數量多,宜於早期農耕之用。還出土箭鏃、石矛、石及石陶耳環等。[揭陽嶺後崬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嶺後村,系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遺址。面積約1000平方米。出土低溫釉陶有尊、罐、缽、豆、大口罐、陶紡輪、陶匙器墊,以及石箭鏃、矛、長身梯形石、石耳環等。[揭陽牛角坷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牛角坷海撥約100米山崗,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山頂部和斜坡地表露出大量陶片。出土褐、灰軟陶,有尊、罐、豆和圓唇罐,器壁粗厚,火候極低。還有鋒利石矛。[揭陽金雞崬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禎祥坑、茂林、車田、馬碩四村之間的金雞崬上,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4200平方米。出土大量夾砂陶片和、矛、刀等殘石器,礪石,紅燒土,方格紋陶拍。[揭陽南塘山遺址] 在揭陽霖磐鎮南塘山,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2000平方米。山坡四擊均有陶器出土,器物火候低,多為褐色軟陶侈口鼓腹罐類,並出土有、鏃、矛、戈、環。[揭陽世德出米石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東北面,面積約1500平方米。崐出土鼎足扁形、方形陶器和石矛、鏃、石環、陶紡輪,曾發現少量商代釉陶和春秋戰國銅劍。[揭陽獅尾山遺址] 在揭陽新亨鎮溢溪村後獅尾山南坡至嶺頂,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近1萬平方米。出土灰色薄治釉陶片、褐色方格紋厚胎軟陶片,殘石鏃和殘石環。[揭陽烏犁坑遺址] 在揭陽玉窯鎮官碩新寨鄉烏犁坑村後伯公埡兩側。系新石器時代遺址,西側約1200平方米,大部分墾成耕地,出土厚胎高頸罐類,夾砂陶高頸炊煮器,石、沙板岩石斧、盤狀器、殘石器、殘石環等。[潮陽葫蘆山遺址] 在潮陽仙城鎮葫蘆山東坡,系新石晚期遺址。遺物遍布全山,西南面尤多。出土石斧3件、石8件、石鑿2件、石刀1件、石鏃8件、石敲砸器1件、石崗墜1件、石環2件、鍘狀石器1件、礪石2件,還有陶罐、紡輪各1件,泥質和夾砂陶片837片。[潮陽走水嶺山遺址] 在潮陽仙城鎮走水嶺山,系新石器時代遺址,2000平方米。遺物多裸露,出土有段石1件、礪石1件、陶片179片,製法及紋飾與葫蘆山遺址相同。[潮陽糞箕坑山遺址] 在潮陽仙城鎮糞箕坑山,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1000平方米。斜坡處有斷層,採集到砂岩磨製石斧1件、卷口深腹陶罐6件、夾砂粗黑大敝口陶罐1件、鬲腹足1件、圈足器1件。陶飾有方格印紋、夔格乳印紋和藍紋。[潮陽九斗尾山遺址] 在潮陽仙城鎮九斗尾山。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250平方米。出土石3件、石敲砸器1件、火候較高的泥質灰陶1片。[潮陽左恭山遺址] 在潮陽仙城鎮金溪水庫西面,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4000平方米。出土石4件、石鏃6件、石斧1件、石鑿6件、陶紡輪11件、夾砂粗黑陶片239片、泥質灰黃陶片34片、泥質白陶片2片、泥質灰陶片21片、印紋硬陶片9片、口印紋硬紫黃陶片4片等。[潮陽貴嶼流延腮遺址] 在潮陽貴嶼鎮流延腮山坡,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4800平方米。50年代發現石箭、石鏃,1983年6月新出土**硬陶殘片2批。[潮陽銅盂孤山遺址] 在潮陽銅盂鎮桶盤孤山南坡至西南坡一帶,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6萬平方米。1983年6月出土石3件,夾砂陶、黃軟陶、陶片。[揭陽山邊園遺址] 在揭陽曲溪鎮五堆村北400米處,系新石器時代,面只約3000平方米。出土火候較低的夾砂陶、褐色軟陶、灰色硬陶、陶器、雞形壺提把1把、磨光穿孔石犁頭、長身和玉環等。[揭陽石馬山遺址] 在揭陽梅雲鎮西北,系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方格紋、曲折紋、瓦紋、繩紋的軟質粗陶片、陶罐、陶缽以及方格紋陶拍,還出土製作技術較高的穿孔戈、矛及各式、箭鏃、石環坯和未製作的石料,反映此處曾是陶器和石器製作場。[揭陽馬頭崬遺址]在揭陽埔田鎮馬頭村西北400米處,系商周時期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出土陶片、高頸寰底器、方格紋環形壺、大口尊殘件和長短身石、穿孔矛、斜刃石刀等,西面有明顯淺坑墓葬跡象。[揭陽龍尾石榴坷遺址] 在揭陽龍尾鎮西北1.5公里小山丘,系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60平方米,出土大量紅燒土塊和炭屑,有夾砂陶罐、方格紋陶、劃紋軟陶,完整夾砂陶器座1件、柳葉小箭鏃2件、角質殘寰1件。[揭西玉峰頂遺址] 在揭西河婆鎮西面大廟山,出土滑石紡輪、石、印紋陶片等15件。[揭西北坑山崗遺址] 在揭西河婆鎮西北2.5公里處,系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面積約800平方米。出土割削石器、石碓。60年代出土滑石紡輪3個,夾砂黑陶片和方格紋硬陶片10多種。[揭西赤嶺埔遺址] 在揭西坪上鎮南森村,系戰國至西漢文化遺址。1977年出土銅矛1件、銅鋮2件,1981年又出土銅矛1件、石1件、印紡陶片和米字紡陶片。[揭西虎尾遺址] 在揭陽五經富鎮東0.5公里處。系新石器時代遺址崐。40年代後先後出土石、石鏃和米字紡、曲尺紡陶片。1983年又出土類似陶片一批。[澄海鼎臍山遺址] 在澄海鼎臍山與象鼻山之間,系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石刀、石鑿、石和大量粗繩紋、曲折紋、方格紋陶片。[潮陽深溪月地山遺址] 在潮陽仙城鎮波溪村南2公里之山崗,面積約100平方米。出土穿孔殘**1件、夾砂陶罐3件、粗砂陶支座2件、上釉陶1件、夾砂黑陶片數片。[普寧牛伯公山遺址] 在普寧下架山湯坑水庫,面積約300平方米,系新石器時代遺址,採集到大量夾沙印紋陶片和梯形石、單孔**及陶紡輪等遺物。[普寧牛母池遺址] 在普寧廣太鎮交南村牛母池山,面積2萬平方米。系新石器時代遺址。採集到印方格紋、複線菱形紋陶片和長身石。[惠來飯缽山遺址] 在惠來城四香山果林場西牽牛山麓,面積4000平方米,系春秋時代遺址。1982年8月26日出土梯形石、陶釜和夔紋、網紋陶片,還有瓮棺葬夔紋、雲協雷紋和蛋形硬陶瓮及銅矛、銅戈等遺物。[惠來虎溝遺址] 在惠來華湖鎮,面積約6000平方米,系東周時期遺址。出土梯形石)、夔紋、方格紋、米字紋陶罐和瓮類陶片。[惠來新厝村遺址] 在惠來華湖鎮新地村,系東周時期遺址。面積約1200平方米。1982年9月出土石斧和夔紋陶片。[潮州神山遺址] 在潮州歸湖鎮犁下村西神山南坡,面積12000平方米,系新石器時代遺址。1982年3月出土石斧、石、石箭鏃、裝飾石環、夾砂陶和繩紋、夔紋、雲雷紋、米字紋的印紋硬陶片。[饒平宮科山遺址] 在饒平新豐鎮楊康村,面積1000平方米,系商周時期遺址。採集有**、釉陶器器物特徵和浮濱遺址類同。[饒平鷓鴣崛遺址] 在饒平三饒鎮南新村西南山丘上,面積約5000平方米,系商周時期遺址。採集有**、釉陶等器物特徵和浮濱遺址相同。[饒平跑馬埔遺址] 在饒平三饒鎮西南,面積約3000平方米,系商周時期遺址。採集到釉陶罐1件,器物特徵和浮濱類型相同。[饒平跳仔後頭山遺址] 在饒平新塘鄉西南約1公里處,面積約1500平方米,系商周時期遺址,採集的長頸小口陶尊1件,器物特徵和浮濱遺址相同。[饒平虎地路坎遺址] 在饒平新圩鎮長彬村北約3公里虎地路坎水庫南側,系商周時期遺址。1976年挖水渠發現,出土梯形凹刃石和釉陶器,器物特徵和浮濱遺址相同。[饒平馬山湖遺址] 在饒平樟溪鎮徑北村西馬山湖水庫西側山坡上,系商周時期遺址。面積1000平方米。1976年出土石矛、**、釉陶器,器物特徵和浮濱古墓遺物相同。[潮陽金浦塔山內遺址] 在潮陽鎮金浦官路村東北約1公里,面積約2萬平方米,系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孔**4件、石3件、陶豆1件、敞口穿孔陶壺(殘)1件。[普寧花鼓岩遺址] 在普寧石牌鎮西北,面積約1萬平方米,系商周時期遺址,出土泥質灰陶及方格紋、夔紋硬陶陶片及短身梯形石。[揭陽梅林山遺址] 在揭陽雲路、埔田二鎮交界的梅林山脊上,系商周時期遺址。面積約2500平方米。出土大口尊、罐、釜、豆,少量格紋砂陶,多屬浮濱類型釉陶,還有殘戈3件,以及青銅容器殘片。[揭陽蜈蚣頭遺址] 在揭陽地都鎮南隴村東,面積約1萬平方米,系新石器時代遺址。1983年10月出土大批梯形紋軟陶片和夔紋硬陶片,部分完整陶器、少量石箭鏃、磨光石、穿孔殘戈、石環和陶紡輪。[揭陽落水金獅遺址] 在揭陽新亨鎮碩和村東北小丘南坡,面積約6000崐平方米,系春秋時期大型遺址。出土大型直口平底類沙黑陶罐,夔紋及凸棱格紋陶片。[揭陽赤嶺口遺址] 在揭陽仙橋鎮赤口永東林場周圍,面積約500平方米,系春秋時期遺址。出土夔紋和凸棱格紋陶片及侈口雙耳圜底印紋陶罐、折紋喇叭圜足豆等。[揭陽金山頂遺址] 在揭陽曲溪鎮,面積約4000平方米,系戰國時期遺址。出土大陶瓮、陶盒、缽等陶器,外抹陶衣。[揭陽三虎山遺址] 在揭陽玉窖鎮東北半洋村三虎山林場,面積約300平方米,系西漢時期遺址。陶片呈散落狀,出土方格紋、弦紋、水波紋罐瓮類為主的陶片。[揭陽鼎蓋山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庵後村東南車田溪邊,面積約700平方米,系西漢時期遺址。出土火候高、器壁厚、外拍弦紋、格紋、米字紋,施容易剝落的灰醬色釉的陶片。[潮州二塘龜山遺址] 在潮州市歸湖鎮金舟二塘龜山,面積500平方米,系西漢時期遺址。地表採集的遺物有方格紋、戮印紋、葉脈紋硬陶片。[揭陽禁城遺址] 在揭陽榕城中心,元至正十二年(1352)建,由知縣答不歹主建。城牆周長600餘米,高約4米,皆用花崗岩石條丁卯交錯壘砌,貝灰勾縫。現存城牆約200米。[揭西南關城遺址] 在揭西河婆鎮建新居委一帶。故城在北宋時毀於劉三花之亂,成為廢墟,明代後又逐步形成河婆埠。1965年南關城尚有5尺厚殘牆,後因建房被複蓋。今有「城基下」地名。[揭西霖田祖廟] 在揭西河婆鎮玉峰山,廟亦稱明貺廟、三山國王廟。始建於隋,宋代擴建,清代重建,建築為三進回合院式,中座為大殿,進深各三間。[饒平大埕所城垣] 在饒平所城鎮所城居委會。明洪武二十七年(1397)始建,嘉靖十七年和崇禎十年修,清康熙三年(1664)重建。城廓周長2143米、高9米、厚5.3米。城牆內外用花崗岩石條丁卯壘砌,中填泥土。設東、西、南、北4城門,門呈拱形。門上設二重樓,城隅置敵台。全城面積約173萬平方米。城內有三街六巷,工整筆直。城外有護城河,寬約8米,全長2320米。是潮汕現存較完善的古城垣。[潮陽棉城牆遺址] 在潮陽棉城鎮護城河北。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正統十年(1445)、天順六年(1462)、成化十二年(1476)、弘治元年(1488)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颶風毀後又重修。現殘存東門至南門城牆150米。[潮陽海門舊城遺址] 在潮陽海門鎮。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始建,以石頭泥沙構築,高約3米,為宋御千戶所駐地。現殘存多處牆基。[惠來城遺址] 在惠來縣惠城。明嘉靖三年(1524)十月建縣,四年始建城。民國17年(1928)春拆毀,再築,又毀。現存東門城垣一角。[惠來靖海所城] 又稱象城、靖江城、楫城。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雍正五年(1727)又修原有瓮城及城樓,城牆以石壘築,中填夯土。現存東北面城牆及城門。[達濠城] 在汕頭市達濠區。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城周長473米,高5米,是達濠營守備署和巡司署所在地。近代城牆和城垛部分崩圯,1982年達濠鎮人民政府撥款重修。[神泉城遺址] 在惠來縣神泉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建,康熙八年(1669)重修,雍正五年(1727)又修。原有炮台及煙墩,現存西北門。[南澳許公城遺址] 在南澳隆東鄉宮間村。明嘉靖四十年(1561)始建,未成而廢,現存斷崐續數10米的城基。[南澳城遺址] 在南澳深澳鎮。明萬曆四年(1576)建。年久失修,現僅存東西城基50米和西北門匾。[揭陽唐代房屋遺址] 在揭陽新亨鎮落水金獅山東南麓龍東溪旁,系唐朝居民建築遺址。房屋7間並列,磚牆已殘。[惠來宋代村落遺址] 在惠來神泉鎮澳角村東的白虎頭埔,系南宋民居。1983年8月26日發現白虎頭埔2米深處石碑一通,刻「大宋咸淳演季」6字。2—5米深處系房基,有地磚和瓦礫。[揭陽竹山民居遺址] 在揭陽埔田鎮車田村西南約1公里的竹山。系元朝民居,建築為6間橫列,屋牆用磚砌築,貝灰粘縫。出土元代瓷碗和殘片。附註: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中期,4000BC公元前~3500BC,距今6000年至5500年)遺址的仰韶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層上面堆積著早期龍山文化層,稱廟底溝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 廟底溝文化遺址位於河南陝州古城南,距市區4公里,是一處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遺址,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廟底溝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底溝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解決了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的年代早晚及源流關係。 廟底溝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西南3公里青龍漳南岸,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二期(上層)遺存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它是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又發展為河南的龍山文化。已出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國考古界引起轟動。 廟底溝遺址的發現,解決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分期,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之間的關係。從而證明,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黃河流域不斷地發展並創造了高度的文明,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 http://baike.so.com/doc/999283-1056383.html以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為代表,距今有五千多年?主要採用泥條盤築法製作,口沿部分一般都經過慢輪修整。典型陶器有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和雙唇小口尖底瓶等。彩陶裝飾以黑彩為主,紅色少見,兩色兼用的更少。還見有少量白衣彩陶。彩繪主要在器腹,也有繪在折沿盆口沿上的。紋飾組合,富有弧線美,顯得圓潤流暢。一般碗多飾垂弧紋,盆多飾花瓣紋和花葉幾何形紋,是其顯明的特徵,最富代表性的是花卉紋飾。動物形花紋有鳥和蛙等。http://baike.so.com/doc/4996088-5220229.html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一種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河南省經山西省南部、陝西省中部到甘肅省東部之間。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其以洛河等黃河支流彙集的豫西為中心 ,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範圍,遠古的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是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仰韶文化的分期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分三段,BC指公元前,5000BC ~4900BC ~4300BC~4000BC。典型遺址有河南省長葛石固遺址、河南省方城大張庄遺址、河南省安陽後崗遺址、河南省浙川下王崗遺址、陝西省臨潼零口遺存、河北省易縣北福地遺址、陝西省西安半坡遺址、陝西省渭南史家遺址、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石虎山遺存等;中期(4000BC公元前~3500BC)典型遺址有河南省陝縣廟底溝遺址(其類型分布範圍在仰韶文化諸類型中最廣泛)河南省鄧州八里崗遺址、河北省曲陽縣釣魚台遺址、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王墓山遺址;晚期典型(3500BC~2900BC)遺址有河南省榮陽秦王寨遺址、河南安陽大司空村遺址、河南省鎮平趙灣遺址、山西省苗城西王村遺址、甘肅省武山石嶺下遺址、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海生不浪遺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1435064617136508.html 廟底溝文化類型雖然存在的時間並不很長,但對周邊地區文化的影響卻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點的彩陶的傳播,更是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一次藝術大潮。廟底溝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對文化差異明顯的南方兩湖地區影響也非常強烈。這種影響一直越過長江,最遠到達洞庭湖以南地區。 廟底溝類型的彩陶已處於仰韶文化(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彩陶工藝的盛期,多為紅地黑花,出現少量白衣彩陶,沿襲了史家類型的彤態和風格,與半坡類型彩陶風格迥異。典型遺址有河南澠池仰韶村、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遺址等。 仰韶文化中期以廟底溝文化類型為代表,因首先發現於河南陝縣廟底溝而得名,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相當於黃帝文化,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址中所出土器物特徵與黃帝時代所發明使用的器物等等是相一致的。其分布中心在河南、陝西、山西三省,範圍較大。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為主,還有灶、釜,甑、罐、瓮、缽及小口尖底瓶等,不見圜底缽。彩陶數量較多,顏色黑多紅少,全為外彩而無內彩,紋飾主要有花瓣紋、鉤葉紋、渦紋、三角渦紋、條紋、網紋和圓點紋等,亦有動物紋飾。這些紋飾交互組成,並不均勻周整,也無一定規律。磨製石器以石鏟較多,骨器出土較少,種類也顯得簡單。1950年代河南省陝縣發現的廟底溝遺址,是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堆積,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證據。遺址中屬於仰韶文化遺存(公元前3900年)的有房址2座、窟穴168座,屋內還發現有火塘。出土的工具以打制砍斫器、刮削器、石刀、石鏟為代表。陶器多為紅陶,也有少數黑陶、灰陶,彩繪則以黑色為主。 廟底溝文化遺址位於陝州古城南,距市區4公里,是一處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遺址,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為河南省重點廟底溝文物保護單位。1956一1957年為配合三門峽大壩的建設,考古人員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共發現房屋3座、灰坑194個、窯址11座、墓葬156座,出土文物極其豐富,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這裡的"仰韶人"住的房子是方形,半地穴式,屋內有一保存火種與取暖用的圓形火塘。四周牆壁用木柱作骨架,外邊敷一層草拌泥的牆壁。這裡龍山文化的房子是半地下圓形,底部鋪一層白灰作為居住面,牆壁也很光滑,是經火燒過呈灰白色的硬面,看來它可能是屬於尖錐頂形的房屋。陶器的製作基本上是泥條盤築,也有用手捏制的。顏色主要是紅色,比較典型的陶器有卷緣曲腹盆、曲腹缽、斂口瓮、夾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陶灶等。彩陶紋飾主要有花瓣紋、豆夾紋、網紋、窄帶紋等。廟底溝文化遺址與仰韶文化形式由於時代、地域或部族的不同,有其獨特的內容,因首先在廟底溝發現,所以稱廟底溝類型文化。"碳化"測定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動125年。 主要分布在豫陝晉黃河中游地區的廟底溝文化,雖然存在的時間並不很長,但對周邊地區文化的影響卻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點的彩陶的傳播,更是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一次藝術大潮。廟底溝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對文化差異明顯的南方兩湖地區影響也非常強烈。這種影響一直越過長江,最遠到達洞庭湖以南地區。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傳播,不僅只是一些紋飾題材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這些紋飾中的象徵意義的認同。由彩陶向兩湖地區的傳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趨同態勢,這種文化趨同是後來一統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礎。 廟底溝文化的影響,一定是越過了大江,到達了遙遠的江南。過去在長江南岸的一些遺址,曾經出土過有明顯廟底溝文化風格的彩陶,如枝江關廟山遺址的花瓣紋彩陶豆,器形雖不是廟底溝文化慣常見到的那種深腹盆,而是高柄的豆,說明這彩陶是在當地製作的。還有黃岡螺螄山遺址的旋紋彩陶罐,無論器形與紋飾都是廟底溝文化的風格。安徽肥西古埂遺址雖然地處江北,出土的花瓣紋彩陶片也帶有明顯的廟底溝文化色彩。這些發現雖然較為零散,但足以證明廟底溝文化彩陶的擴散力度是非常強勁的。 遺址的仰韶文化(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層上面堆積著早期龍山文化層,稱廟底溝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它是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起來的,也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度期的文化。發掘出龍山文化早期房基一座,為圓形半穴式。底部鋪一層草泥土,基上鋪一層灰面。牆根下部塗一層白灰面,牆壁光滑整齊,部分經火燒成灰白色硬面,西壁有一土礱,周圍燒成紅色。房子四周排列有柱洞,房子中間偏北亦有一柱洞,洞周圍添碎陶片和草泥土,以穩固木柱。房子東邊有一長方形窄門道。發掘出窯穴26個,分圓形和橢圓形兩種,還發現一座陶窯,有窯室、火口、火膛及火道組成,保存比較完整。出土的龍山文化早期陶器絕大多數是灰陶,主要採用泥條盤築法製成,器形有碗、盆、杯、罐、瓶、豆、鼎、灶等。以飾籃紋為主。另有少量繩紋、附加堆紋、方格紋和劃紋,還有為數不多的彩繪陶器。出土的石器多為磨製,這一發現解決了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的相互發展關係,在考古學上具有重要價值。大汶口文化(距今6400年) 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其分為南北兩片。遺址總面積80餘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遺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發展的全過程,距今6400年,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安徽省文物局和固鎮縣人民政府聯合召開的「垓下史前城址考古發掘成果研討會」,在固鎮召開。專家們對史前城址取得共識,即垓下遺址是目前發現的、能夠確切認可的大汶口文化最早的遺址,是當時的中心聚落,也是當時黃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最早的城。對於研究淮河流域歷史文明具有重要價值。 大汶口文化的遺存,最早是在1952年發掘滕縣崗上村遺址,以及1952、1953年發掘江蘇新沂花廳墓地發現的,但對其文化性質曾長期認作為龍山文化。直至1962、1963年發掘曲阜西夏侯遺址發現了其早於龍山文化的層位關係之後,才於1964年命名為大汶口文化。其後,於1974、1977、1978年,又先後進行多次發掘。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布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基本處於古籍中記載的少昊氏文化地區。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點鮮明的陶器為主要特徵。以夾砂陶和泥質紅陶為主,也有灰陶、黑陶,並有少量硬質白陶。泥質陶器上常飾鏤孔、劃紋,有彩陶和簡單的朱繪陶。沙質陶器上少數飾附加有堆紋和籃紋。三足器、圓足器發達,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為觚形器、釜形器、缽形器、罐形器、鏤孔圈足豆、雙鼻壺、背壺、寬肩壺、實足鬹、袋足鬹、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枕骨人工變形和青春期拔牙的習俗。是流行於古代中國東方、南方的拔牙習俗的發源地。在王因、大墩子墓中的骨骸上,還發現頜骨異常變形的現象,某些個體臼齒外側嚴重磨損甚至內縮,有數例在變形處置有小石球或陶球,變形當是由於長期口含小球所致。這是大汶口文化所獨有的奇特習俗。此外,死者隨葬獐牙、獐牙勾形器以及龜甲等,也為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所少見。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灰陶和黑陶的數量較少。陶器的製作以手製為主,輪修技術已普遍使用。紋飾有弦紋、劃紋、乳丁紋、繩索紋、附加堆紋、錐刺紋以及指甲紋等。彩陶數量增多,且花紋繁縟,其中圓點、弧線以及勾葉紋,與仰韶文化廟地溝文化類型相似,可能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影響。 中期以夾砂紅陶的數量最多,次為泥質黑陶和灰陶,泥質紅陶和夾砂灰陶的數量最少。中期的陶系和早期的區別是泥質紅陶數量的減少和泥質黑陶、泥質灰陶數量的增多。中期還出現了一些火候較高錦兒質地較為細密的灰白陶。陶器的製作手法主要以手製為主,輪修比較普遍,一些小型的器物已經開始輪制。陶器以素麵為主,部分器形表面磨光。發現有繁縟的編織紋圖案。有少量的彩陶。 晚期的制陶業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輪制技術已用來生產大件陶器。燒窖技術有了改進,燒制出額薄胎磨光黑陶,胎厚僅1-2毫米。通過提高窖溫,燒出薄胎、質硬、色澤美的白陶、黃陶和粉色陶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器以灰陶最多,次為黑陶和白陶。出現了大寬肩壺、瓶等新型器形。中期已經出現的仿獸型陶器,在晚期又有了創新。彩陶到晚期減少、但仍有紋樣複雜的多色陶器。 大汶口文化發現的建築遺迹不多,屬於早期的僅有幾處殘跡,不得窺其整體結構。中期建築遺存,在呈子遺址發現一座20平方米許的方形地面房基,門向南,平地挖槽築基,槽內豎柱,填土後錘打,室內的4個柱洞里填有碎陶片、石子、灰土,緊密堅實。大墩子墓中出土3件陶屋模型,有方形、圓形兩種,都作攢尖頂,有的有門窗,四周有檐,屋外壁上刻有狗的輪廓線,它提供了中期住屋的立體形象。晚期建築,在三里河遺址發現4座房基。一座保存較好,平面橢圓形,亦為挖槽築基,室內有1米多深的圓形窖穴,內有朽粟,發掘者認為是座庫房。大汶口文化墓葬發現的較多。 早期文化遺存墓葬頭主要朝向為東,也有朝向北的。葬制以單人葬為主,也有較多的合葬。合葬以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為主。多人二次合葬墓的人骨排列的十分整齊。早期墓葬在後期隨葬品出現多寡不一的現象,並且表現的比較顯著,多者達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沒有。隨葬生產工具的情況男女也不相同。男性多生產工具和手工工具,女性多生活用具。用狗殉葬的多為男性。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還普遍使用獐牙和獐牙勾形器以及龜甲等隨葬,同時還普遍存在對成年男女拔除門齒和對頭骨進行人工變形等現象。拔牙的年齡都在15-20歲之間。 中期文化遺存墓葬頭大多朝東或朝北。葬式以單人仰身直肢葬為主,有一定數量的合葬墓。合葬墓中有同性合葬,一定年齡相當的成年男女合葬、大人和小孩合葬三種。其中以一對年齡相當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的數量最多。二次合葬墓相比前期減少。中期同性合葬墓數量很少,大多都為兩男性合葬。一對年齡相當的成年男女合葬,人骨架排列一般是男左女右。有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的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則側身區肢面向男性,隨葬品大都在男性一側。隨葬品的多寡不一較之前更加突出,多者達六十餘件,寡者則一無所有。富有的大墓,不但隨葬品多,而且很精緻,並用數量較多的象徵財富多寡的豬下頜骨和豬頭隨葬,甚至用整豬、整狗隨葬。中期的部分大墓和中型墓設有二層台及原木搭成的葬具。 晚期文化遺存墓葬仍以單身仰身直肢葬為主,有少量的合葬墓。該期的合葬墓多為一對成年男女合葬墓,個別一對成年男女和小孩合葬,同性合葬消失。頭向一般朝向東,膠東半島的部分的確則盛行頭向西或西北的葬式。凡是一對成年男女合葬墓,隨葬品一般都集中在男性邊上。晚期的墓葬隨葬品多寡不一的現象較之前更加嚴重。有的大墓隨葬品有七十餘件,有的墓則一無所有。考古中還發現,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氏族墓地出現了小片的家族墓地。家族墓地之間也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這一時期靈魂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已不再是單單用死因來區分靈魂的善惡了,墓地上出現了無屍富墓、斷頭富墓,這些凶死者是氏族中的新貴,均得到了厚葬。 大汶口文化以農業經濟為主,同黃河流域其它原始文化一樣,主要種植的是粟。三里河遺址的一個窖穴中出土了1立方米的朽粟,說明糧食生產已有相當可觀的數量。農業生產工具主要是磨製石器。早期除使用一些磨製粗糙保留打制疤痕的石鏟、石斧外,已大量使用磨礪精良的穿孔斧、刀、鏟等,收割工具還有骨鐮和蚌鐮,加工穀物的工具則是石杵和石磨盤、石磨棒。在這一文化的中晚期,出現了有肩石鏟、石鎬和一些鹿角鋤。 這個原始部落集團從早期起,家畜飼養就比較發達,各遺址出土有豬、狗、牛、雞等家畜家禽的骨骼,墓地中常發現用狗和豬隨葬的。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以豬隨葬的風氣漸盛,墓葬中不斷發現整豬、半隻豬、豬頭或豬下顎骨,在大汶口墓地,用豬隨葬的墓佔1/3以上,膠縣三里河一座墓中隨葬豬下顎骨多達32個,表明各氏族部落在中晚期養豬業已十分興旺。 漁獵和採集經濟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仍比較重要。一些遺址發現的漁獵工具有尾部帶孔的雙倒刺或三倒刺的骨、角質魚鰾、魚鉤,有扁平三角式、短梃圓柱式、長梃雙翼起脊式等各種骨鏃、角鏃、牙鏃,有石質和角質的匕首,還有石矛、骨矛等大型投刺獵具及較多的網墜。遺址中發現有獐、斑鹿、狸、麋鹿的殘骨,這些野生動物當是狩獵的對象。在兗州王因遺址出土了20多個揚子鱷的殘骸,與魚、龜、鱉、蚌等同棄於垃圾坑中,這一現象表明當時的氏族成員已經能集體捕獲大的、兇猛的水生動物。 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經濟在中期以後有了全面、迅速的發展。白陶器、玉器、象牙器的出現和快輪制陶技術的應用,說明一部分手工製作已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部門。陶器生產的發展,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早期均手制,砂質陶火候較低,陶器種類不多,造型簡單,僅見觚形器、盆、缽、罐、杯、鼎、豆、大口尊等。中期開始使用輪制技術,有了少量的輪制小件器物;燒制出火候較高的灰白色陶器;器類增多,出現了實足鬹、背壺、簋形器等。晚期已使用快輪生產大件陶器,如大汶口墓中就隨葬有輪制的大陶盆;制陶原料有了新的來源,發現了坩子土,用以燒制一種質地堅硬、胎壁薄勻、色澤明麗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細砂陶器,統稱為白陶,這類細砂陶器有袋足鬹、三足盉、寬肩壺和筒形豆等。這時所燒制的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代表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為以後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陶的問世準備了條件。大汶口文化還發現有仿動物造型的陶制工藝美術品,中期所生產的獸形提梁器堪稱工藝美術史上的珍品;晚期這類發現增多,反映出工藝技術的純熟和制陶業的興旺發達。發現的大汶口文化陶窯甚少。 制石、制玉業較發達。早期就已大量生產出磨製精緻的石器,較多地使用穿孔技術。中期以後,選用高硬度的蛋白石、流紋岩等為石料;石器的造型更加規整;器類、器型增多,出現了系列工具,在一些墓中隨葬有成套的大、中、小型石錛;還出現了精緻的玉鏟,並有更多的玉、石裝飾品,包括以不同形狀的單件組成的串飾。制骨工藝十分出色。早期墓中出土有精緻的小件骨雕品,如邳縣大墩子遺址有一串10粒的雕花骨珠,劉林遺址有刻有豬頭紋樣的牙質飾物;有的獐牙鉤形器的器柄刻有纖細的花紋。至中、晚期,剔地透雕技術和鑲嵌技術已趨於成熟。大汶口的透雕十六齒象牙梳、花瓣紋象牙筒和鑲嵌綠松石的骨雕筒等,代表著中國新石器時代制骨工藝的最高水平。 當時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變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對側上門齒,有的長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頜骨內縮變形。還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龜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鉤形器。這些習俗為中國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見。 據已有資料顯示,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發現了可能是文字刻文,可以認為
它是已發現的較早的漢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刻符,是表達有明確意義的刻符,形、義一目了然,所以它又非普通的刻符。
推薦閱讀:
※鳳凰衛視《騰飛中國:文化紀事》63集
※淺析江南古典園林文化意蘊
※如何高冷地裝逼?
※怎麼看待英國人因為痘痘而考慮自殺這件事?
※姓名文化散說354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