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梅湯功效主治/藥物組成/化學成分/用法用量/臨床應用/藥理作用
07-02
椒梅湯
別名 | |
處方來源 | 江蘇中醫1988,(3):9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川黃連6g,炒枯芩10g,淡乾薑6g,潞党參10g,大白芍30g,川椒10g,烏梅30g,姜半夏10g,炒枳實10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腹型過敏性紫癜、膽囊炎、膽石症。 |
製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1.過敏性紫癜: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齡最小12歲,最大25歲;單純腸型(亨諾氏型)61例,伴有關節癥狀(許蘭亨諾氏綜合征)7例。結果,1例因並發腸套疊轉外科治療;34例經用椒梅湯1劑即停止發作,連續用藥7日後停葯,未再複發;32例多次反覆發作,每次用椒梅湯後均能控制癥狀,後以丸易湯,調至3周後停葯未再複發;1例病程已長,多次發作後轉為慢性腎炎,作無效計;如剔除1例腸套疊外,總有效率為98.5%。2.膽囊炎、膽石症:應用本方加減:黃連9g,黃芩25g,乾薑9g,白芍20g,花椒20g,党參15g,烏梅25g,枳實9g,半夏9g。每日1劑,水煎溫服,日服3次,10日為1療程。一般治療3-4個療程後行B超複查。治療膽囊炎、膽石症80例,男26例,女54例;年齡11-66歲;B超確診為急性膽囊炎8例,慢性膽囊炎16例,膽石症56例。結果:痊癒22例,顯效21例,好轉3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1.2%。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註 |
推薦閱讀:
※(1)[轉載]論日干只相當於比劫的功效
※苦瓜粉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大黃蟄蟲丸功效
※不同功效的豆漿,你喝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