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細說父親胡喬木宦海沉浮

細說父親胡喬木宦海沉浮佚名 《 人民文摘 》()

被譽為中共黨內「四大筆杆子」之首的胡喬木,從毛澤東秘書到「黨內一支筆」再到「新聞大管家」,經歷了怎樣的宦海沉浮?近日,胡喬木之女胡木英講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父女往事。

被毛澤東點名成為秘書

對於胡喬木來說,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莫過於成為毛澤東的秘書。

「我1941年1月23日生於延安,我出生半個月左右,父親就去給主席當秘書了。」胡木英說。

此時,胡喬木和夫人谷羽住在延安大砭溝的窯洞里,青年幹部學校就在大砭溝,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也在那裡。「父親當時已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

這一年的1月上旬,「皖南事變」爆發,1月20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布重組新四軍軍部的命令。為此,中共高層通宵達旦地開會,毛澤東更是異常忙碌。

2月上旬的一個清晨,中共中央秘書長王若飛突然來到胡喬木所住的窯洞。王若飛對胡喬木說:「毛主席那裡缺人手,點名要你去他那裡做秘書工作,同時兼任中央政治局的秘書。」

王若飛的話,完全出乎胡喬木的意料。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毛澤東會調他當秘書。

胡喬木思索了一下,說出了心中的顧慮:「給毛主席當秘書,我怕當不好,我從來沒有做過秘書工作。」

為了打消胡喬木的顧慮,王若飛說出了毛澤東「點將」的來歷:「你發表在《中國青年》雜誌上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的文章,陳伯達看了,很欣賞。於是,陳伯達將文章推薦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看後說:『喬木是個人才。』」

那時,陳伯達擔任毛澤東的政治秘書,他跟胡喬木並不認識。

1941年秋天,楊尚昆從華北根據地回到延安參加整風,認識了給政治局會議做記錄的胡喬木。楊尚昆在《我所知道的胡喬木》一文中回憶說,「他不到三十歲,一介書生,清秀文雅;在會上做記錄,並不說話,大家叫他喬木,前面加上『胡』的本姓,是1945年重慶談判以後的事。當時我就聽說,喬木同志是主席編輯《六大以來》的主要助手。這件事辦得好,主席喜歡他,大家也看重他。」

創作黨史中的《史記》

1949年6月,毛澤東離開香山雙清別墅進駐中南海豐澤園,胡喬木亦隨之搬進中南海。胡喬木的家在春藕齋西邊的靜谷,同住在靜谷的,還有由胡喬木推薦當了毛澤東秘書的田家英。

此時,胡喬木雖然仍是毛澤東的秘書,但是工作內容開始發生變化。胡喬木先後擔任中宣部副部長、新華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聞出版總署第一任署長,後又任中宣部常務副部長。

胡喬木參與了共和國成立之初幾乎所有重要文獻的起草和定稿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胡喬木的名著《中國共產黨的十年》,被稱為黨史中的《史記》。

1961年6月17日,胡喬木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要求長期病休。

「父親患病和他的特殊工作狀態有關。毛主席喜歡晚上工作,有些事想起來了,就一個電話把父親召去。特別是後來,父親神經衰弱,睡眠要靠安眠藥,有時剛吃下安眠藥,主席電話就來了,又得把父親弄醒。到主席那裡常常是一談就兩三個小時,談完回來,就再也無法入睡了。」

胡喬木從此離開了黨內的理論核心,因而也就未參與「文革」前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等工作,幸運地沒有捲入毛澤東晚年「左」的錯誤中去。

「1966年6月父親從杭州回來,匆匆忙忙地跟主席見了最後一面,主席讓他到北京後『多看、少說』。」毛澤東知道,胡喬木是「一介書生」,一旦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定然惹火燒身。

然而,病休的胡喬木在「文革」初期還是受到了衝擊。

1967年1月I7日上午10時多,北京郵電學院的紅衛兵們來到胡宅,把胡喬木押上一輛敞篷大卡車,在凜冽的寒風中,在高音喇叭不斷呼喊「打倒胡喬木」的口號聲中,來了一次「街批」。

第二天,中國科學院「紅旗總部」派人前往北京八寶山,砸了胡喬木父母的墳,甚至把他父母的頭顱從墓中取走!

之後就是持續的揪斗、抄家。持續的肉體和精神折磨,到1967年的「五一」才峰迴路轉。這一天,毛澤東突然提出要去看望胡喬木。

據說,毛澤東見到了胡宅牆上貼著「打倒胡喬木」的大字標語。「五一看煙火,主席路過南長街來我家,之前汪東興先來看路線、周圍環境。那天晚上全家很興奮地等著主席來,結果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警衛團副團長張耀祠陪著主席,到一個常年不開的門前按鈴,最終就錯過了。」

胡宅有兩扇大門:朝東的大門,是原先大使館用的。自從胡喬木搬進去之後,東大門一直緊閉著,從未啟用。胡家平時進出,走衚衕朝北的大門。

張耀祠敲了一陣子,四周許多人跑過來,圍觀毛主席。見無人開門,加上圍觀者迅速增加,毛主席只得吩咐開車。

「總理抓住這個機會,讓中辦下了個文,說以後不準揪斗胡喬木了,有問題在家裡提問。要沒有這一下子,父親可能就不行了,他本來身體就不好。」

胡木英說:父親跟主席這麼多年,對主席有很深的感情。主席去世後,他想與主席做最後的告別,四人幫不讓去。他就給江青寫信,但江青還是拒絕了。「文革」後,這又成了他的罪狀,被人抓住,說「你給江青寫效忠信」,反對起用他。

沒讀過四大名著,不算合格的中國人

「我小時候不是特別愛學習。父親也不要求我們拿什麼第一,只要肯學就行了。只是有時間就向我們推薦一些中外名著和講自然、歷史等優秀科普類的文學作品。」

胡喬木說:沒讀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不能算是合格的中國人。對此,胡木英對父親說:自己只讀過《水滸傳》和《西遊記》,只能算半個中國人。

胡喬木告訴女兒:「主席把《紅樓夢》讀了幾十遍,對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和細節,都非常熟悉,常信手拈來其中的故事加強說服力。」

胡喬木對生活的要求不高,他把讀書當做了最大的樂趣,讀書對他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父親的生活很簡單,不工作的時候就看書,各個方面的書都看,歷史、自然、哲學、文學,古今中外的書都看,還有政治方面的書也看。」

胡木英回憶說,父親看書很快,挺厚的書沒兩天就看完了。也有看得慢的,比如思想史、哲學方面的書。有時候父親會幾本書同時看,比如床頭、桌頭扣下來,折起來的,就是看到半截的。

「父親去外地的時候,從不去逛街,只去舊書店淘書,每次回來都帶幾摞書。」胡喬木的藏書最後達到了4萬餘冊。1995年12月,胡喬木生前藏書分別捐贈給當代中國研究所和江蘇鹽城市。

胡喬木的藏書一度成為負擔。「文革」期間胡喬木從中南海搬出來,要找房子,「他別的條件不要求,只要求書能裝下來。後來費了好大勁,特意找了南長街123號的房子,因為那裡有大房間,可以放書,為此還特意把地板加固,把書搬過去。」

摘自《中國經濟周刊》2009.12.16


推薦閱讀:

分享:我那恩重如山的父親啊,這20年來您在他方還好嗎?
父親在女兒婚宴上講話
女兒給父親當裸模可敬還是可恥?
看光頭強變小、聽「世上只有爸爸好」,我大笑之餘感受到社會進步
辱罵父親的「天使」

TAG: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