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界定
07-02
目前,關於客家民系形成的時代,學術界眾說紛紜。其中,主要有下列六種說法:(1)房學嘉的「秦至南朝」說;(2)吳炳奎的「南朝」說;(3)羅香林、陳運棟的「五代至宋初」說;(4)吳福文的「唐末至北宋」說;(5)李默、張溥祥的「明正德年間以後」說;(6)劉佐泉的「清朝」說。 判斷一個民族或民系的形成,應以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等四大要素為其標誌。 首先,從共同的居住地域來看,目前客家人主要聚居在贛南、閩西和粵東、粵北地區,這一帶集中了全部「純客住縣」,人口約為國內客家人的60%左右。 這一塊客家聚居區是在中華民族歷次大遷徙中逐步形成的。西晉末年的第一次大遷徙,百萬漢人南遷,主要居住在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和江西北部,只有一部分進入贛南;遷入閩西的更是少數。據載,直至唐開元年間(公元712—741年),開發較早、交通較為便利的贛南,已有37600戶,而此時閩西、粵東一帶,仍是山高林密、交通閉塞之地,當時閩西汀州僅有4680戶,而粵東梅州的戶籍統計尚缺。 唐代末年的第二次大遷徙,大部分南遷漢人進入贛南、閩西定居,後來還有一部分人從贛南進入粵東、粵北。據載,粵東梅州在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為1577戶,到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68—1077年)已增至12390戶。同樣,元豐年間贛南戶數已增至133899戶,閩西汀州增至81454戶。在北宋時期,在贛南、閩西和粵東一帶的客家聚居區已初具規模了。 南宋後期的第三次大遷徙,中原百姓渡江南遷,漸次進入江、浙、贛、閩諸省。而早年遷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漢人,則再次南遷。他們有的沿東路從浙江、福建進入粵東梅州地區。也有的沿西路從江西北部進入贛南再遷至粵北和惠州地區。這時,廣東的客家人口迅速增長,而且,除了平民百姓還有不少文人墨客和官宦人家,他們帶來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先進文化,提高了客家地區的人口素質。這時,贛南、閩西和粵東、粵北成了客家人口集中的聚居區。換句話說,在南宋後期,以閩、粵、贛交界處為中心的客家人共同地域已經初步形成了。 客家話是客家人的共同語言,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標誌。正如前面所述,客家話是操北方漢語的中原漢人,在遷入閩、粵、贛交界地區後,與操古畲語的畲民等,在長期雜居共處中相互吸收、融合,而在南宋時期基本形成的。 在共同經濟、文化方面,宋代隨著客家聚居區和客家話的形成,在當時這塊相對和平安寧的山區里,經過客家人的艱苦奮鬥,發展了墾植農業,促進了稻作生產的進步。同時,其他物質生產也有了發展,例如制瓷技藝大大提高了,採礦業發展了,也開始出現了反映這一生產水平和居住文化的贛南方樓、閩西土樓。 與此同時,隨著大批官紳和文人墨客遷入客家住地,他們創辦府學、縣學和書院,講學立說,培養人才,大大促進了這裡的文化教育的發展。例如贛南的周敦頤和程顥、程頤以及後來的朱熹,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史稱「程朱學派」,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形成,深有影響。此後,閩西和粵北、粵東的文化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科舉名額大增。例如,廣東蕉嶺縣藍坊鄉是偏僻山鄉,但鄉人藍奎在宋代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考取進士,首開梅州地區進士記錄,其文章氣節,朝野欽崇。他去世後,鄉人為紀念他而以其姓為鄉名。 在共同心理素質方面,客家人繼承了中原儒家文化,崇尚忠孝,崇文重教,追宗念祖等道德禮俗,世代相傳。同時,他們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歷經艱辛和磨難,逐漸養成了勇往直前、奮發圖強、團結互助的精神。當他們在荒僻山區定居後,在創立家園的過程中,以及與南越、畲、瑤等民族的融合中,吸收了他們艱苦奮鬥、刻苦耐勞、勤儉節約等品德。從而形成今天稱之為「客家精神」的客家人的共同心理素質。 綜上所述,南宋時期,在贛南、閩西、粵東和粵北這塊客家聚居地域內,已初步形成一支同操客家話、有著共同物質文化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的獨特的漢族民系客家人。 為此,有些客家學者提出,作為中國漢族五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的界定,應包括下列四個方面:(1)他們是歷史上從中原地區輾轉南遷到贛南、閩西、粵東北交界區,或再從這些地區遷往海內外其他地區的漢族人;(2)他們能講客家話;(3)在衣食住行、人生禮俗、信仰崇拜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客家文化習俗;(4)具有勇於開拓、奮發進取、刻苦耐勞、崇文重教、團結互助、思鄉念祖等客家精神。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1)從彝族文化與苗族古歷談圖書形成[轉]
※中國藝術電影是投資未來?尚未真正形成合力
※禮俗的起源與形成(一)
※[轉載]一招看穿一切旁氏騙局:泡沫的形成、發展與破滅,以及複利的魔力(轉)
※伊斯蘭教四大買茲海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