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一座瀰漫著黃土氣息的慢城【讀城】

早在5000年前,蘭州這片土地就有人類開始繁衍生息。西漢時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距離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如今,這裡已成為一座移民建設起來的城市,人們在原本貧瘠的土地上——至少比起水土肥沃的南方來說——發展起農業和工業,使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面貌煥然一新,今天,路遙帶您走進蘭州……牛肉麵  在涼爽的7、8月,背對皋蘭山,面朝黃河水,一杯三炮台,學著用蘭州人悠閑散漫的方式生活一天,也是種不錯的經歷。蘭州人一生似乎都在趕往不同的酒場,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凡是值得慶祝的,或值得哀嘆的,都得喝上一番。

蘭州牛肉麵被稱作中國的義大利面,西方的東方主義者也可以說,義大利面是歐洲的牛大碗——放上西域的調味料,卻成了本土化的飲食。  好的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即湯清、面和蘿蔔片白、辣椒油紅、香菜和蒜苗綠。若問哪一家牛肉麵的味道更地道,每個蘭州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答案。想要找到一家適合你的,不僅要穿街走巷地找尋人滿為患的牛肉麵館,還要善於發掘新的品牌。  牛肉麵作為蘭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經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 蹲在路面的食客、手舞足蹈的師傅、狹窄的餐館布局,是牛肉麵館的獨特之處,在這裡你也能夠深切的體會到西北人的豪放。蘭山黃河  中山橋是中國第一座黃河鐵橋,清朝光緒初年擬建,歷時3年建成,建橋材料由德國經海運至天津,再轉運蘭州。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後改稱「中山橋」,向南延伸至中山路與中山林。在中山橋橋下可乘坐羊皮筏子,聽著掌舵人的西北花兒,橫渡黃河。也可步行過河,接著遊覽白塔山公園。據考白塔始建於元代,復建於明代,與蘭山遙遙相望。白塔山公園邊新修建有金城關文化風情園,古香古色,並設有秦腔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可供參觀。 蘭山不僅作為蘭州城的象徵,也是市民每日登高遠足的首選場所,沿蘭山道拾階而上,一路風光氣勢磅礴。從山腳起步爬至峰頂三台閣約2小時,從此可俯瞰黃河,遠眺城關。下山後可順道遊覽五泉山,這裡因五眼名泉、佛教古剎聞名,建有崇慶寺、卧佛殿、地藏寺、喇嘛廟嘛尼寺等宗教建築。

黃河和蘭山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基色,當氣溫在午後逐漸升高,坑坑窪窪的地面上熱氣騰騰,魚貫的車流中瀰漫著燥熱的黃土氣味。公交車的黃色扶手上也滿是土垢,玻璃窗斑斑點點,窗外的高樓廣廈像塗上了一層蓬灰,姑娘們的裙子在沙塵暴中眉來眼去,故曰:「莎莎」。文藝伊甸園  「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一曲野孩子的《黃河謠》,讓許多熱愛文藝的年輕人充滿對這座西部偏遠城市的嚮往。看似粗曠而荒涼的蘭州城,卻是中國文藝的伊甸園。

 蘭州擁有《讀者》、《飛碟探索》等遠近聞名的雜誌,有敦煌舞滋生的文藝土壤,王洛賓曾在此寫出了《達坂城的姑娘》,現居美國的美學大師高爾泰先生也曾在此「尋找家園」。近年來地下搖滾、民謠樂隊更是層出不窮,從這裡或它的附近走出的音樂人有野孩子、低苦艾、張瑋瑋等。葉舟是比較能代表蘭州的詩人,他的詩歌既不遠離大漠孤煙的傳統西北題材,又像是從工業城市的興盛與廢墟中衍生出來。新民謠的源泉或許是「花兒」,花兒,又名少年,是流行於西北甘肅、青海和寧夏的漢、回、土、撒拉、東鄉、保安等族的一種民歌。花兒以抒情居多,通常為獨唱或對唱形式。若你想要聽一場純正的花兒,又不想長途跋涉去鄉里趕花兒會,可前往黃河邊的老年公園,這裡有群眾自發的搭台唱戲,其中不乏技藝超群的民間高手。慢城  蘭州是一座慢城,昆德拉說:「這是一個快的時代,慢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在我青春中最美麗的七年,我從這裡出發,又回到這裡,無論走到何處,每當聽到黃河謠的召喚,或在微雨朦朧的南方,有人遞給我一支蘭州,都會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無關我的情感與眷戀,她即使老去,也永遠年輕。

 它是我想像中的一座城市,棕櫚樹下的一場夢,我已失去喚醒它的語言。原文鏈接:http://www.0931oo.com/html/2017/wenhua_0630/4262.html
推薦閱讀:

一詩一城,古詩中絕美的蘭州原來是這樣的……
真正的蘭州拉麵長什麼樣?親自去了趟蘭州發現竟然是這樣...
不來虛的,蘭州這家十五年的日餐店真讓你一秒到日本!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古迹之白雲觀【圖文】

TAG:蘭州 | 氣息 | 土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