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十說」//休閑讀書

讀書「十說」

  如何學會讀書,古今中外名家讀書有「十說」。

  一本說 歷史學家鄭天挺指出,在同一時間內精讀一本最好的書。一個字、一個詞、一個人、一處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從頭到尾,反覆對照。

  二分說 現代學者梁啟超把所讀的書分為二類:精讀與瀏覽;精讀的再分二 類:有價值的文學作品與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

  三遍說 中國作家茅盾認為,讀一本書至少讀三遍:第一遍鳥瞰,即通讀;第二遍精讀,即細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四多說 偉人毛澤東提出,讀書要四多:多讀,多寫,多問,多想。

  五到說 宋代理學家朱熹有讀書「三到」之說(口到、眼到、心到);現代文學家胡適加上「手到」;現代文豪魯迅再加上「腦到」。五到俱全,乃讀書良方!  

六字說 法國哲學家盧梭把讀書歸納為「六字」:儲存、比較、批判。

七錄說 明代文學家張溥之書房命名為「七錄齋」。每讀一篇佳作,必抄錄之。錄完,默讀一遍便燒掉;再抄,再默讀。反覆七次,永誌不忘。

  八面說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自稱讀書「八面受敵」。一本書分作幾次讀,每一次探究一個方面,方方面面掌握了,自己寫文章就能多角度聯想,揮筆自如。  

  九審說 現代文學史家陳中凡研讀古書「審諦九事」:別真偽,識途徑,明詁訓,辨章句,考故實,通條理,知家法,察史實,知流別。  

十目說 清代學者阮元說:「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讀書也!」

各家之說,均有其存在與借鑒的道理,可供我們讀書人在讀書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應用,不可拘泥,只可貫穿其意而實施自己的率性讀書,方可讀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休閑讀書

  休閑,在我們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時髦了,甚至流行起來。看看滿世界的休閑裝,聽聽黃金周的旅遊盛況,人們產生一種錯覺:休閑就是玩。此時,如果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休閑,一定會被人恥笑「不入流」,是窮酸的知識人說出的迂話。

讀書苦,世人皆知,「三更睡、五更起」,讀到睏倦時還得「頭懸樑、錐刺股」。但讀書也有樂處,雖算不上休閑,但也有苦盡甘來,這是真正讀書的人才會體會到的其中奧妙。讀書按層次與境界來分,可分為生存讀書和性情讀書。讀書之苦是由於為生存而讀書帶來的種種壓力。學生為升學而拼盡全力,社會上為學生提供的各種教輔材料鋪天蓋地,告訴學生如何面試、應試,如何考出好成績,考個好前程,云云。當然學生要苦讀,不苦讀,怎能達到目的。苦讀了,並且如願以償,這時,讀書者就會樂在其中,其樂融融,感到耕耘的收穫,十分愜意。多數人為生存而讀書都感到一種壓力,想想不讀或是讀不好這些書將造成的嚴重後果,心情不免沉重起來。關乎生存,任誰也不敢等「閑」視之。

另一種是性情讀書。它是一種輕鬆、自在的「休閑」,它與專業並不直接相關,就比如一個物理學家去讀文學作品,一個詩人去讀科普讀物。讀是因為喜歡,讀是源於興趣,「以欣然之態做心愛之事」,這和休閑沒有兩樣,最貼近休閑之本意。——人倚木為休,說明人與自然的和諧;「閑」通「嫻」,表示思想的寧靜、平和。休閑表達的是自我內心的一種體驗,因而它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唯有不變的目的——悠閑地休息,可謂直奔主題。打開書,恍如「打開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戶」,天宇明凈、雲絮輕飄,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吸吮著新鮮的空氣,翕張著思想的翅膀,感受著生命的深度。讀到境遇之外,寵辱之外,人則心曠神怡,無羈無絆,回歸了本性,回歸了自然。

性情讀書沾了點「形而上」的超然,生存讀書則完全是「形而下」的實用。但要體會性情讀書之休閑,卻須得從生存讀書開始。一個人文化知識的積澱,都是從苦讀書、死讀書、讀有字書、讀無字書開始的。有壓力才有動力,生存必須奮鬥,從為生存而讀到休閑自得而讀,是讀書的必然過程,這也可算是一個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飛躍。但讀書真正讀到「瀰漫開放,精騖八極」、「縱橫裕如,略無阻礙」之制高點也不容易,平常人能讀出點「欣欣然」、「戚戚焉」就已是入了境界,也算得是收穫頗豐的成功者。

「名畫要如詩句讀,古琴兼作水聲聽」。生存讀書也罷,性情讀書也好,如果我們都能認識讀書之重要,養成讀書之習慣,領會讀書之樂趣,那麼我們的社會就該是不折不扣的學習型社會了。

休閑,不僅僅是穿幾件休閑裝,搞幾次遊山玩水,而休閑的更高境界在於懂得休閑。把休閑與人生哲理融合,會產生質的飛躍。比如我們讀書,從讀書中增知、明理、怡情,進而將讀書視為一種時尚的休閑方式,把我們的生活變成名副其實的休閑生活也未嘗不可。如果經過我們的努力終於能夠做到這一點,那真是「善莫大焉」。

讀書是一種最佳的休閑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隨著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把休閑娛樂當成主要休閑消費方式。然而,由於社會消費條件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很對人視吃喝玩樂為消費時尚,更有甚者出現抽、賭、嫖等不健康消費行為,嚴重影響著社會風尚的建立,給社會造成不安定因素。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一個人知識的匱乏,往往會影響著對人生的態度,如果有著豐厚的文化知識底蘊,人生的境界就會得到升華。因此,選擇讀書,不僅是增長學識,而且能改變人生過程,改變人生目標。選擇讀書,是一種最佳的休閑內容和休閑方式。當安心度假無從去處時,你可以選擇一個書吧、一個茶吧,或者仰躺在沙發上,手捧書本,靜心閱讀,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遊覽;當你一人獨處,深感寂寞無聊時,隨手拈來一本詩集,享受著詩韻的浪漫,其樂融融,愜意無比,把一切世間煩惱拋到九霄雲外。此時的讀書已變成了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種任由心情飛舞的休閑娛樂。

讀書能夠平和心態,豐富思想,修身養性。讀一本好書,強於百劑良藥,這可能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它確確實實地存在著。處於順境的人,讀書可以豐富情感,美化心靈,陶冶情操;處於逆境的人,讀書可以淡泊名利,修養性情,平衡心態,達到寵辱不驚,從而平和地度過困苦時期,去迎接明朗的天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充分說明博覽群書對文人墨客的及其重要性。特別是對我們這些並不擅長筆墨的人來說,多讀書,讀好書,讀名著,是增長知識,提高文筆的最佳手段。多年來,通過閱讀,獲益匪淺,在書的海洋中尋找快樂,在閱讀中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把讀書當成一種休閑,把讀書融入到生活中去,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一些人把休閑娛樂、朋友應酬、網路遊戲、搓麻將等當成了一天忙到晚的「頭等大事」,每到飯局,海闊天空、長談闊論,這些人熱衷於推杯換盞、迎來送往。酒店穿梭跑,一頓飯幾個場子喝個飽。還有一部分人把「工作太忙」、「個人應酬太多」沒時間讀書學習當成理由,如果真想讀點書,關鍵是看你思想上重不重視,想不想去讀。要知道,一個人的興趣空間是有一定排他性的,如果不用高雅興趣去佔領,低級趣味便會乘虛而入。竊以為,在讀書學習問題上,只有終身沒有終點,只有畢生沒有畢業。唯有以書為伴,養成讀書的愛好、興趣和習慣,才能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涵養品性,陶冶情操,提升境界、遠離低級趣味,讓自己活得更充實,幹得更出色。  

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今天,讓讀書成為一種良好習慣,力戒浮躁、靜下心來,才能讀得進書、學有所獲。「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還是有的」。要像魯迅先生那樣,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讀書,要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推掉一切不必要的休閑娛樂、各種朋友聚會,擠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只有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才能用理論指導實踐,解決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問學習在人生中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功利型學習,一種是休閑型學習。為求升學、就業、晉職、加薪而學習屬功利型學習。它是在需求的拉動下帶有壓力的學習,有目的的獲取知識,其成功將會改變人的現狀甚至一生的命運。快樂型學習是指人們可以依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汲取知識,讀書也好,上網也好,總之是通過博覽群書、廣泛的攝取來彌補自己專業知識或社會知識的不足,延伸、發揚自己的優長,同時從學習中找到或體察到高尚的生活情趣帶來的快樂。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至少給當今世界帶來了兩大變化,一是前所未有發展和競爭,二是前所未有的、大量的、自主的休閑時間。以前由於休閑時間少,一般人都有自己想讀而讀不了的書,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想去而去不了的地方,想發展而平時發展不了的能力。現在休閑時間充裕,人們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願望,都可能在休閑中逐步去實現。而休閑時間的利用,絕大多數人首選是讀書,讀書休閑即是積極的、有益的、有效的、自由的,又是主動的、相對的、真實的、經濟的。

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名家都推崇休閑讀書。我國古人講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善於利用「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讀書,並且使之源遠流長。據《閑燕常談》一書中載:「歐陽文忠公謂謝希深曰:『吾平生做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蓋唯此可以屬思耳!』」宋人錢惟演「坐則讀經史,卧則讀小說,上廁欲覽小詞」。馬克思的淵博知識除了在大英博物館25年的閱讀鑽研之外,在家的休息方法除了踱步思索問題外,就是躺在沙發上讀小說,常常面前放著兩三本小說,輪流地閱讀。梁啟超曾將書籍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的,粗讀;另一類是有價值的,細讀。魯迅也把閱讀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看不可的書籍」,必須慢咽細嚼,費神費力;另一種是「消閑的讀書——隨便翻翻」;他喜歡利用《四庫全書總目》來休閑。培根也說過:「閱讀可以消譴」,「有的知識只要淺嘗即可,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人們常說的閑書是相對於專業書和教科書而言的,它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紅樓夢》對俞平伯來說是專業書,對楊振寧而言可能就是閑書。

與其它休閑活動相比,「讀書休閑」身價幾何?早在1999年全國青聯等機構公布的一項關於當代青年業餘愛好的調查結果中,當代青年的四大業餘愛好分別是「讀書、旅遊、與朋友聚會和健身」,「讀書」名列榜首,佔到90%。據2001年IMI市場信息研究所的調查, 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廣州等7個大城市的每個城市中,「讀書」均排在城市居民最常做的10項活動的第一位。

人們最喜歡讀的是什麼書? 為什麼讀書? 近年深圳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最受深圳人青睞的圖書並非經濟、科技或生活等類的圖書, 而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外國文學名著。「 54.17 % 的人讀書是為了增長知識和提高素質,為了工作需要而讀書的僅僅佔15.02 %, 為了消閑解悶而讀書的僅為9.89 % 」。光顧圖書館,是人們休閑讀書的最好去處,如果你在雙休日去深圳圖書館,在中文圖書閱覽室里你肯定找不到座位,很多人都在書架間的地毯上席地而坐專註的讀書,反映出人們對休閑讀書的認可和喜愛。

快樂學習是社會的安定劑,當人們在休閑學習中擁有知識和財富、享受健康的時候,自然會國泰民安,興旺發達,每個人的生命也因抓住了流逝的光陰而變得更加充實。更充裕 的休閑讀書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工作能力,為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你會讀書嗎?聽聽18位古今名人怎麼說!
讀書,讀一部完整的書
漫談竹林七賢———面壁居讀書雜記之四
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名言警句】
人在衰運宜多讀書修行

TAG:休閑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