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或成十萬億級大產業 惡性競爭存隱憂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已經由戰略新興產業變為「一大支柱產業」。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而在2012年出台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節能環保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

不過,就在節能環保產業被定義為我國「一大支柱產業」的同時,環保行業面臨的問題依然嚴峻。《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近日公開提出,節能環保產業應該「抵制惡性競爭」,「規範環保市場的行業秩序,避免部分企業的個別行為透支環保行業及環保技術的良好信用。環境基礎設施項目應在提供達標環境服務的同等質量條件下追求優質低價,競價公開透明。」

10萬億產業機遇

國務院出台《「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後,在2013年8月又針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專門下發《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目標,「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來自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研究報告顯示,其實,自「十一五」以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年均增速就超過了15%,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已經達到4.5萬億元。

完成「十二五」的既定目標以後,節能環保產業在「十三五」的發展前景更加引人注目。就在2016年1月,中國節能協會常務理事莫志祿曾經預測,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許多傳統行業增長放緩,但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速度不減反增;我國「綠色發展」的頂層設計,正在催生一個大約10萬億元的巨大節能環保市場。

節能環保產業為何會被如此看好?從業人士的看法或許更具有代表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董事長王小康3月7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環境保護欠賬太多,中國的環保市場規模太大,未來總量將會一直增長,中國節能一定要在這個領域花更多的力氣、做更多的事情,抓住這個市場機遇。」

王小康還表示,據相關測算,僅在節約能源、降低能耗這個細分領域,「十三五」我國需在相關環境工程改造上的設備投入、資金投入,就會達到1.2萬億元。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各種「政策利好和資本利好的驅動之下,節能環保產業已成為一個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產業。」

但趙笠鈞拒絕為節能環保產業「畫餅」。「以前『土十條』出來的時候,各界都很期待,預測國家將要投入幾萬億元治理土壤。現在來看,主管部門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變得比較理性,要先摸清情況,到底土壤污染是什麼狀況?哪些地方污染了?污染因子是什麼?施治方案是什麼?」趙笠鈞認為,這才是正確的態度,「不是把所有的土壤都洗一遍就是最好的方案。」

大型企業跑步前進

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一些顯著的變化,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併購整合明顯加速。

對於大型併購頻繁發生,王小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海外的併購活動,「有些我們也參與了,但出於成本上的考慮,最終沒有中標。有些中國企業中標了,我覺得可能各家企業的情況不太一樣,可能別人認為成本不高,而我們認為成本高了,或者別人的著眼點不在於成本,在於其他方面。」

另外一個顯著變化則是,大型國企也開始加快進入這一領域了。據不完全統計,葛洲壩集團2015年1月投資大約4.73億元收購凱丹水務75%股權;中國石化2015年8月在湖北設立旗下唯一一家節能環保工程公司。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研究報告顯示,包括葛洲壩集團、中國石化、中冶集團、徐工集團、中國鐵建、中國建投等,都開始跨界布局節能環保產業。

王小康認為,大型國企湧入節能環保產業存在很多原因,「有些企業是因為自己所在的領域出現萎縮,為了生存發展,不得不尋找新的發展領域,自然而然關注到了節能環保產業」。不過,王小康不太贊成的是,那些「沒有技術,沒有專業隊伍的企業進入節能環保這個陌生領域。有些企業可能是有點錢,但是也要小心謹慎,既不要給自己帶來經營風險,也不要讓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成本增加」。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也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轉軌時期,很多大型企業都需要尋找新的利潤支撐點或者新的業務,因為到目前為止很多行業的發展基本上『熄火』了,而節能環保大有可為」,所以大家都競相進入這一產業。

趙笠鈞則告誡,對那些主業並非節能環保的企業來說,「單純的資本財務型投資,不利於環保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需求,大量資本進入容易形成產業過熱的局面。」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行業併購整合案例多達120起,涉及交易金額超過400億元。

惡性競爭隱憂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大量「玩家」湧入節能環保產業,大家在一些細分領域項目競標時,大打價格戰,惡性競價不利於整個節能環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常務副會長黃曉軍告訴記者,2015年中國市政污水和垃圾處理領域出現過數起以超低價中標事件,有的甚至低於成本價,不斷刷新行業底線。

為何會出現偏離成本價的惡性競爭?姜克雋認為:「大家活著都不容易,對項目的追求可能太赤裸裸了一點。」同時,由於節能環保領域進入許多新的「玩家」,「他們不知道這個市場的成本底線在哪裡,價格誤區在哪裡,很有可能是他們的誤判。但惡性競爭會對整個行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利。」

王小康透露,今年兩會他有提案專門講到這個問題,「各家企業都來競爭,都是企業行為,也不能說不好,但我認為,這是社會資源,應該高效利用,有些報價太低了,建設成本是負擔不起的,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政府重視,應該設置一定的標準和進入門檻。」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也已經向業界發出「倡議書」,號召「從業企業不跟風實行超低價競爭,加強自我約束及監督,捍衛環保行業的共同利益,推動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呼籲「業內企業聯合抵制惡性競爭企業,終止或避免與此類企業開展業務合作」,甚至「合法監督及舉報惡性低價項目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不協助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

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馮曉磊_NF4363
推薦閱讀:

行業反「潛」需要攻堅戰
機械行業
如何建立個性化的MES系統(附中織源MES功能介紹)
落榜生擇業深思-IT行業是首選!
2017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預測【圖】

TAG:行業 | 競爭 | 環保行業 | 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