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陰陽五行理論(1)-----起源
太極生兩儀,兩儀化四象,四象生八卦
陰陽五行學說,其形成之源遠流長,其內涵博大精深。
地球已經存在約50億萬年,而人類之能夠被稱為「人類」的歷史只有幾百萬年。自然界是由方方面面的進化鏈、生態鏈、生物鏈給串起來的。可見,人是上有天,下有地,是大自然演化、進化的產物。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互動的關係。
太極在中國古人眼中是關於世界本源的。根據歷史學者的註疏,中國古人對宇宙形成的思考,大概始於傳說中的伏羲時代。《河圖》與《洛書》,這兩幅圖是術數之源,傳說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依此而演成,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
不過,這些只是傳說,真偽已很難考究。但是八卦的生成原理確實是來自陰陽學說,有一句話被大多數人熟知:太極生兩儀,兩儀化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周易》「傳」里,出現了宇宙形成敘事結構,即《繫辭上》中的一段話:《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段話一般解釋為:生生之易的太極,運轉中生成陰陽兩種屬性的物質,兩種屬性的物質不斷分化、組合,又產生了「四象」和「八卦」。由此,物質世界成型。
太極是一個整體,相當於天地初開前的混沌狀態,兩儀就是陰陽,代表事物的兩面,計算機語言的0和1、硬幣的正反兩面都━可以看做是陰陽,用符號表示就是爻,即:陰爻——,陽爻━━━。
四象就是在兩儀的基礎上,根據陰陽程度的不同,又產生陰中陰、陽中陽、陰中存陽、陽中存陰的四種現象。我們把陰中陰的現象稱之為太陰;把陽中陽的現象稱之為太陽,我們把陰中存陽的現象稱之為少陽,陽中存陰的現象稱之為少陰。
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對的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周以後,《老子》描繪了「道」創生萬物的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即:「道」孕育混沌未分之氣,混沌之氣內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運動形成天地,陰陽二氣相合生出的和氣產生萬物。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為二,這就是陰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若干年後,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莊子領悟到天地精神會萌生創世造物的非凡之人,首提「造物者」一詞(《天下》)。其中談到了始創世造物者伏羲的出生,並稱他與女皇(或即女媧)結為夫婦,生下四子(四神)。他們遵循陰陽參化法則開闢天地,混沌宇宙從此兩分。
由此,滋生萬物,首先孕育創世之神。由陰陽而兩性,伏羲與女皇(女媧)結為夫婦生了四子,共同造地造天。祖先神創世,配對創世,家庭創世,顯露出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
再接下來,原創秩序宇宙空間傾側毀壞,四神造了天蓋,但向旁傾斜,用五色木的精華作了加固或撐牢,失衡宇宙得到重整。帝夋安排日月的運行,共工氏制定了記日的十干、計年的四時。從天時到人時,秩序宇宙經重整與再造終至完成。
何謂陰陽?
相傳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渾沌,盤古開天闢地,將渾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陰,由此有了陰陽的概念。陰陽源於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認為萬物都有陰陽兩個對立面,以陰陽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例如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動、強壯、外向、功能性的,均屬陽;相反,凡是寧靜、寒冷、抑制、內在、物質性的,均屬陰。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人體內若陽氣偏旺,陰氣就必然受損;相反陰氣為主,陽氣則受抑制。陽氣旺盛會產生熱證,陰氣至極會產生寒證。寒到極點會生內熱,熱到極點也會生內寒,即寒證。
陰陽並非總是對立的,也互相依賴而生。例如,人體的機能活動(陽),必須有營養物質(陰)的滋養,但另一方面,機能活動又生巹營養物質,變成身體所需,藉以維持生命。
陰陽轉化與消長
陰是陽的物質基礎,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陽是臟腑功能的體現。陰是有形的,陽是無形的。
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
「血為氣母﹑氣為血帥」。仍以氣血為例,氣為陽,血為陰,氣能生血,故氣虛虧損,持續發展,則常可使血液生化不足而表現為氣血兩虛;相反,若補氣,促使氣旺助血,則又可使氣血有所恢復。前者則是「陰陽皆消」的過程,後者則為「陰陽皆長」的過程。
五行則是來自陰陽相交產生的五種狀態:
一是陰消陽長狀態;二是陽消陰長狀態;三是重陽極限狀態;四是重陰極限狀態;五是陰陽平衡狀態。
在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陰陽平衡點有兩個,一個在陰消陽長過程之中,一個在陽消陰長過程之中。在整個陰陽運動變化中,陰陽平衡狀態也有兩處。
古人為了更加簡潔明晰的表達陰陽,便將陰陽變化規律中的陰消陽長狀態以「木」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陽極限狀態以「火」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陽消陰長狀態以「金」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重陰極限狀態以「水」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將陰陽平衡狀態以「土」的形象來替代表示,金、木、水、火、土為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的五種不同存在狀態,它既是動態的又是相對靜態的。
五種條件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古代人認為這五類屬性在天地之間形成串聯,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變化、地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迷信色彩十分濃厚的占星術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為理論基礎衍生而來的。古代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和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運的。
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和它們的運動,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我國古代哲學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分別列入這五大類的範疇,並以此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
五行說產生於""六府""說。""六府""的起源約在虞夏之際。《左傳。文公七年》中有引《夏書》""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的句子,比之後來的五行說多一""谷"",顯然此說與民生相切,更切實用而與哲學無關。
目前所知有關""五行""最早的提法,是載於《尚書。洪範》中商紂王之叔箕子所說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排列順序與""六府""有變,並明確提出五行之排列序數:水火木金土,相應一二三四五。這一序數並得以作為五行之數的模式為後人所固定,並與陰陽學說相結合,由此而衍生出大可闡示宇宙,小可切入毫末的極其宏大、嚴密的東方思維體系的核心精髓。此時的金木水火土已不再是構成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而被高度抽象化為物質的五種基本形態,而五行則為這五種基本形態的代號,即:金為固態,水為液態,火為氣態,木為等離子態,而土則為包容一切的""第五態""。由此,因物質運動所必然引發的物質間的形態轉換,古人得以用陰陽五行的學說來闡示一切。
簡言之:自然界陰陽相互作用,產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則產生宇宙萬物的無窮變化。在無窮變化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是相生(促進)與相剋(抑制)。相生、相剋這一對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為兩方面,即產生""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四種變化,再加上事物本身宏觀的特徵,因此合為""五態""。
古今學者普遍認為,正式將陰陽與五行相結合的是戰國時期的鄒衍,他首創""五德終始""說,認為朝代更替是按照五行順序周而復始地運行,試圖以此揭示人類社會活動的內在規律。由此,又衍生出五行配伍,涵容萬事萬物的龐大陰陽五行體系,諸如五行配五方(東、南、西、北、中),五行配五色(青、黃、赤、白、黑),五行配五味(水配咸、火配苦、木配酸、金配辛、土配甘)。五行配五音(宮、商、角、徵、羽),五行配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行配五征(雨、陽、燠、寒、風),五行配五藏(脾、肺、腎、肝、心)等。真可謂""無所不至""。
五行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產物。木、火和金、水分列於土地上下,前兩者屬陽,後兩者屬陰,火比木更活躍屬至陽,水比金位置更下,屬至陰,土地處中間屬於中性,因水為樹木生長所必需,故水又與木相互依存,這樣就構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環,稱為""五行相生""。順著這種循環物質就相生,違背了它就會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稱為""五行相剋""。但是,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著反常現象,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剋,其次序與相剋是一致的,比如,木氣偏亢,太過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來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其次序正好和相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剋關係是木克土,然而土氣偏亢,土就會反過來侮木。
《黃帝內經》巧妙地把陰陽和五行結合到一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醫五行理論,並以此指導醫學實踐和疾病防治。
陰陽學說亦應用於中醫學上,用來解釋人體生理現象及病理變化的規律。
在中醫理論中,講陰陽對立、陰陽消長、陰陽互根、陰陽轉換,並且用這些規律來的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用其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
在中醫治療學中有寒熱、虛實、表裡等陰陽屬性不同的病症,有溫、清、補、瀉和解表、治里等相應治法。
簡單來說,陰是指人體實質的物質,即體液,包括血液、津液、淚水、鼻水、內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於陽,則指人體非實質的物質,即身體的機能和氣。
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
身體機能過度活躍,精神亢進,內熱,損耗體內液體,癥狀是發熱、口渴、大便燥結、頭痛、失眠、煩燥不安等。
陽虛:身體機能衰退,活動力減弱,內寒,癥狀是疲乏無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
陰虛:身體陰份不足,會感到口燥咽乾、皮膚乾、貧血、內分泌失調、內熱、手足心熱等。
在中醫學中,五行學說是用來取類比象進行推演、歸類人體的臟腑之間的生理功能病理影響的相互關係,以及用來指導臨床診斷、擬定治則的。其具體方法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間的生克乘侮關係進行推演的。
由此可知中醫學在陰陽五行理論上養生治病的目的,強調要不斷地調整陰陽關係、和五行生剋乘侮關係,從而達到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推薦閱讀:
※弄清五行風水學與擇日法相互銜接
※大運流年的五行旺衰需深入分析,別把災看成了福
※五行與十神|五行|十神
※第四課 六獸五行斷訣
※《命理要述》第一章 陰陽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