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世奇謀(譯文)
07-02
經世奇謀更多搜索:經世奇謀經世奇謀第一部防患未然[按語]憂患的來臨,必有其徵兆;如果不預先設法消除,將後悔莫及.這種防患未然的做法,正是自我保護的最好辦法.及早防範秦康公築台三年,楚國人發動軍隊,聲言要攻打齊國.任安對康公說:"百姓吃不飽會引來敵人"疾病流行會引來敵人,勞役頻繁會引來敵人,動亂會引來敵人,國君花了三年的時間建築城台,楚人就發兵攻打齊國,依巨下的看法,楚人恐怕是以攻打齊國為名義,實際上卻是要襲擊我國,我們最好及早防範."康公於是派兵重點防守楚國的方向,楚人這才中止行動.甘茂妙喻秦武王派甘茂攻宜陽,甘茂擔心會遭人誣陷誹謗,於是對武王說:"以前魯國有個叫曾參的殺了人,人家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的母親說:"我兒子才不會殺人.繼續自在地織布.不久,另一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參殺人了!"他的母親依舊自在地織布.不久,又有第三個人向她說:"曾參殺人了!"他的母親立刻丟下梭,離開織機逃走了.以曾參的賢明和他母親的信任,有三個人接連的疑惑,他的母親都懷疑,害怕了.現在臣的賢能,不如曾參;王對臣的信任,又不比曾參的母親;疑心臣的又不止三人,臣恐怕大王像曾母一樣丟下梭."武主說:"寡人不聽他們的後,你放心吧!"於是與他在息壤立下盟誓.因果關係魏公子牟到秦國遊歷之後,即將東行,辭別應侯(范唯).應侯說:"公子即將離去,難道沒有要告誡我的話嗎 "公子牟說:"即使先生沒有此話,臣下也為先生準備了一些贈言:貴與富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是人一顯貴,財富就隨之來到;財富與美食沒有必然的關係,但一有財富,美食就跟著有了;美食與驕縱奢華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是只追求美食就不免流於驕縱奢華;驕縱奢華與死亡沒有必然的關係,但是死亡卻因人的驕縱奢華而來臨.歷代以來,因此而喪命的人太多應侯聽了這一席話說:"公子告誡我的話,實在太重要三人成虎魏龐蔥和太子將至邯鄲當人質,向魏王說:"現在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王相信嗎 "魏王說:"不相信.""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王相信嗎 "魏王說:"寡人半信半疑.""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王相信嗎 "魏王說"寡人相信."龐蔥說:"街上明明沒老虎,然而三個人一說,就成了有老虎.現在邯鄲離大梁(魏都)較街市為遠,而議論臣的人,超過三人,希望王明察這些議論."王說:"寡人不會輕信別人的議論."於是,龐蔥和太子辭行,往趙國去,而毀謗的話果然紛紛傳來.太子回國後,魏王本不想見他,後來魏王忽然想到龐蔥的話,才除去心中的疑慮,父子又相見了.君王得利齊襄王即位,田單輔佐他.有一次田單陪襄王外出,看見一老者,受不住寒凍,過河後無法行走.田單就脫下皮衣,給他穿上.襄王嫌惡地說:"田單之施恩惠,不就是打算想藉此謀取我的國家嗎 不如及早防著他."此時,襄王看看左右都沒人,只見岩下有一個名叫貫殊的人,襄王叫他過來問遣:"你聽見我說的話嗎 "貫殊回答:"聽見了."襄王又問說:"你認為我該怎麼辦呢 "貫殊說:"王不如順勢當作自己的善處.大王好好地嘉勉田單的善事,下令說:"寡人憂慮百姓飢餓無食,田單收容他們,並且供養他們;寡人優慮百姓寒冷無衣,田單脫下皮衣,給他們穿:寡人憂心百姓勞苦,而田單也憂念百姓,合於寡人的心意."田單有這些善處,而大王嘉勉他,嘉勉田單的善處,也就提高了王的威望."襄王說:"好!"於是賞賜田單牛和酒,嘉勉讚賞他辦的事.幾天後,襄王派人到鄉里察訪,聽見鄉里的人談論說:"田單愛人民,原來是大王教的啊!"性命攸關秦昭王稱帝,魏王將前往道賀.魏敬問魏王:"河內比得上樑(魏)的重要嗎 "王說:"當然是魏重要.""魏比得上大王身體性命重要嗎 "王說:"當然是寡人身體性命重要.""假使秦國要求河內的土地,那麼王給他嗎 "王說:"不給."魏敬說:"河內,是三個討論事物中最次等的;大王身體性命是三個事物中最重要的.秦國索取最次等的,而王都不願意;索取最重要的,而王卻答應他,為什麼呢 "王說:"對啊!我明白了."於是不去了.求禮免疑秦攻打楚國,派王翦帶領軍隊60萬人,始皇親自送到灞上.王翦出發前,請求很多豐美的田宅園地,始皇說:"將軍即將出發,何必擔憂貧乏呢 "王翦說:"做大王的將領,有了功勞還是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看重臣的時候,臣也及時藉此請求賞賜田園做子孫的家業罷了!"始皇大笑.王翦到關上之後,前後派遣五位使者返回請求賞賜良田,有人對王翦說:"將軍的要求,也太過份了吧."王翦說:"不是這樣.秦工心中憂懼,並且不信任別人.現在將秦國全部的軍隊交付給我,我不多請求賞賜田宅做子孫家業以表白自己的心意,只會令秦王因而懷疑我罷了!"羊率狼群黔布造反,漢高祖派太子率軍隊攻打他.商山四皓互相討論說:"太子率軍,有功則對地位沒有幫助;沒有功勞,那麼從此要遭受災難了."於是說服建成侯,趕緊請呂后勸高祖說:"諸位將領都是定天下的猛將,太子帶領他們,無異於使羊領狼,誰肯受指揮 "高祖當下醒悟,於是親自率兵出擊.花錢消災呂后用蕭何的計謀,殺了韓信.劉邦知道韓信已死,派遣使者任命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派兵丑百人及一個都尉,做為相國的護衛.諸人都恭賀蕭何,只有召平一個人為他感傷.召平是以前秦國的東陵侯,秦朝敗亡後成了平民,生活貧困,在長安城東種瓜.召平種的瓜長得很好,一般人所說的東陵瓜,就是從召平種瓜以後開始的.召平對蕭何說:"災禍從此開始了.皇上征戰於外,而你固守於朝中,沒有受到戰爭的災難,卻加封你,設護衛,那是因為淮陰侯剛造反,在朝中對你有所顧慮.設置護衛保衛你,不是因為寵信你.希望你辭謝封地不要接受,全數將家私財物拿出來資助軍隊."蕭何聽從他的計策,因而使皇上非常高興.哭而不哀漢惠帝駕崩,呂太后訃告天下,當時只是哭號而不見流淚.留侯張良的兒子張辟疆為侍中,年齡十五歲,告訴丞相陳平說:"太后只有惠帝一個親兒子,哭起來卻不悲傷.你知道原因嗎 "陳平說:"什麼原因 "辟疆說:"帝無年長的兒子,太后顧忌你們,而這顧忌之心超過了喪子之痛,所以如此.現在丞相不妨奏請任命呂台,呂產為將,分別帶領南北兩軍,讓呂氏諸人都在朝中任事.這樣的話,太后就心安了,你們也可以解除災難."丞相照辟疆的計策,奏請太后,太后覺得滿意,顧忌之心輕了,她的哭泣才顯得哀傷了.將相交歡呂后家族專擅朝政,想挾持幼主,威脅劉家天下.丞相陳平對此深為憂心,常在閑居時陷入深思.一天陸賈前去拜見,也不請求,就直接入坐.陳平正在沉思,沒看到陸賈.陸賈說:"什麼事想得這麼專註 "陳平說:"你猜我想什麼事 "陸賈說:"只不過是憂慮呂氏家族以及幼主罷了!"陳平說:"是啊!究竟要怎麼辦才好 "陸賈說:"天下安定,留意丞相;天下危難,留意將軍.將軍與丞相和好,那麼士人就會親慕歸附.士人親慕歸附,就算天下有變,權力也不會被分散.丞相何不乘此時增進與太尉的親近關係 "陳平採用他的計策,於是以五百兩黃金為絳侯作壽,隆重地準備各種佳看作樂.太尉也同樣的回報.兩人關係變得極為密切.呂氏家族的計謀逐漸破敗.到後來殺除呂氏家族,擁立孝文帝,陸賈都付出了心力.侮辱宦官西漢袁盎常直諫國家大事,意氣激昂.宦官趙談因為善於星曆數術受寵幸,常陷害袁盎,袁盎深以為苦.袁盎之侄袁鍾為帝輿車侍騎,對袁盎說:"你只要在眾人之前羞辱他一次,以後就算他再毀謗你,皇上也不會相信."因此當文帝拜太后時,趙談同車陪坐,袁盎伏拜車前說:"臣聽說和天子共乘輿車的人,都是天下的豪傑英才.雖然如今漢朝人才不多,陛下為什麼卻與太監同車 "於是,皇上笑一笑,令趙談下車.趙談流著淚下車,後來雖想陷害袁盎,皇上都不聽.無道則退漢宣帝時,蓋寬饒自認為廉潔清白,能力高強,有益於國家,而職位被平庸之輩超越,感到失意不痛快,多次上疏諫爭.太子的庶子王生,推崇蓋寬饒的節操,卻不苟同蓋寬饒的做法,於是寫信對他說:"國君賢明,知道你是廉潔清白,公正不阿,不怕欺凌弱者的強悍之輩,所以命你擔任司隸校尉,負責察舉不法,讓你擁有專一的特殊權力.高官厚祿,都已給了你,你應該早晚深思當今重要的國家大事,奉行法制,宣揚教化,為天下百姓憂心操勞.如果只想用古老久遠的事情,匡矯天子,常進不切實用而難以入耳的話,來糾纏切責天子及群臣,這並不是用來宣揚美名,保全性命的辦法啊!""當今掌權執政的人,都嫻熟法令,他們的言詞足以掩飾你所說的活,他們的文采足以虛構你的過錯.你不求效法蓬伯玉"邦無道則隱退,的高尚情操,而思慕伍子胥"強諫不止自取殺身"的行為,以寶貴的性命,去面對不可測的險境.我實在為你感到無限的痛惜."蓋寬饒不能聽從,最後竟然因此而招禍.聞雷失箸三國時,曹操平常心忌劉備,曹操曾有意地對劉備說道:"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曹操兩人罷了,本初(袁紹)等人根本算不上是英雄."劉備不知如何回答.當時,正吃飯,聽得一陣雷響,故意掉了手中的筷子,順勢對曹操說:"聖人說:"遇到迅疾的雷鳴,猛烈的暴風一定要改變常態,表示有所戒慎."實在是有道理啊!一陣打雷聲,竟然嚇人到這樣的地步."曹操終於不再心忌劉備.在劉備統治蜀地之後,曹操慨嘆說:"奸詐狡猾的小人騙我,他哪裡是怕打雷的人呢!"杜絕讒言晉朝溫嶠盡忠於王室,在王敦的手下做事,因為王敦有叛逆的計劃,於是表面上偽裝恭敬的樣子,經常獻上計策以附和王敦的心意.正巧丹陽尹懸缺,王敦就派溫嶠為丹陽尹.溫嶠憂慮自己一旦離去,錢鳳(王敦的謀士)會在後面離間;因此王敦為他餞別時,就起來向眾人敬酒,到了錢鳳前,錢鳳才舉杯不及喝下,溫嬌裝醉,甲手將錢鳳的頭巾打落在地上並高聲地說:"錢鳳是什麼東西 溫太真(溫嶠字)敬酒競敢不飲一杯啊!"溫嶠與王敦分別時,滿臉的眼淚,出了屋子又再回頭進去,接連三次.離去後,錢鳳對王敦說:"溫嶠和朝廷的關係很密切,不能相信他."王敦說:"太真昨天醉酒稍微給你一點顏色,何必就要說他的壞話."從此毀謗批評溫嬌的話都起不了作用.賜書加點北魏高歡病重,世子高澄假冒高歡的信召回侯景.先前侯景與高歡相約說:"現在我帶兵在遠方,別人很容易狡詐欺騙,以後所賜予的書信,都請加細點."到了這時候,侯景拿到信,發現信中未加細點,於是推辭不到.高枕無憂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張說因為皇上要到泰山行封禪之事,擔憂突厥乘隙入侵,於是召請兵部郎中裴光庭籌謀此事.裴光庭說:"封禪,是報謝天地使我天下太平,萬民安樂的.現在要將天下諸侯萬民太平安樂之事升告於天,卻擔憂戎狄的入侵,這怎麼說得通呢 "張說問道:"那麼該怎麼辦呢 "裴光庭說:"四邊的異族中,突厥國力最強大,近來屢次要求和親,而朝廷不允許.現在派一位使者去徵召他們的大臣.跟著去泰山封禪,他們一定會欣然接受.突厥來了,那麼其他異族的君長也都會跟著一起來,到時就可以放下軍旗戰鼓,高枕無憂了."張說說:"很好."於是就奏請辦理.算計張說唐朝姚崇病重,告誡兒子說:"張丞相(張說)和我嫌隙很深,但是他好奢侈享受,尤其喜歡美服珍玩.我死後他來弔唁,你們可以陳列我所有的美服珍玩,寶帶,貴重器物在廳前,張丞相如果不看一眼,咱們全家人大概都委遭不幸了.如看了這些,就該送給他,並藉此請他撰寫神道碑,一得到他的文章之後,立刻謄寫,進呈皇上,並預先磨好石碑等候,等他的文章一到,立即刻石."張丞相看事情反應常常比較慢,幾天後,一定後悔.如果回頭他想要回原來碑文說要拿去刪改,就引領他去看刻好的石碑,同時告訴他已奏呈皇上了."姚崇去逝,張說果然來了,一再看姚崇的珍玩,美服.姚崇家人完全遵照指示.張說的碑文敘述得非常周密切要,當時人一致稱讚,認為是絕頂的好文章.幾天後,張說果然派人來說,文辭不夠周密,要取回修改.姚崇之子帶使者去看刻好的石碑,並告知說已呈皇上.使者回去報告情況,張說悔恨異常,拍著胸說:"死姚崇,竟然能算計活張說.我現在才知道自己的才能比姚崇差多了."同心協力後梁時吐谷渾阿豺生病,召來他的弟弟幕容延說:"你拿一支箭來折斷."慕容延輕易地折斷了."你拿十九支箭來折."慕容延折不斷.阿豺說:"你們了解嗎 單支容易拆,多了就很難折斷了.大家同心努力,這樣國家領土才可以鞏固."受賄安眾後唐郭崇韜一向清廉,自從到了洛陽,卻一反常態,開始接受各處的賄賂饋贈.故舊的子弟有人提到此事,郭崇韜說:"我位居將相,皇上賜給的俸祿極為豐厚,哪裡缺少這些,只是現在各方的藩鎮諸侯,很多是梁朝的部將,都是皇上爭取天下時的敵對者.現在如果完全拒絕他們的饋贈,能夠讓他們不起叛逆之心嗎 "隔年,天子行祭天之禮,郭崇韜便將所收寶物全部貢獻出來,做為天子賜與臣下之用.巧逐惡臣宋真宗身體不適,李迪與宰相一起祈禱消災,住宿內殿.這時仁宗年幼,八大王中的元儼,借探問疾病的名義,留在宮中不出,宰相等人為此感到憂心.剛巧有一個金盆裝著熱水,李迪問知是元儼所要,於是暗中拿桌上的墨筆在水中攪和.元儼見到了黑水,大為驚駭,懷疑有毒,就立刻上馬離去.鍛煉君王宋朝李沆(文靖)當宰相時,每天拿國內水,旱災及盜賊的事情奏知皇上(真宗).副相王旦認為,小事不必煩勞皇上知道.李沆說:"我主年少,應使他知道國內艱苦困難的事情.不然,血氣剛強,不是留心聲色犬馬之事,那麼就會大興土木,興兵動武,祈禱祭祀.我老了,看不到這些,這是參政(王旦)你未來的憂愁所在."取捨得當明朝有一個富翁為人激切率直,在處理各項事務時,經常惹來煩怨.唐一庵就對他說:"我知道你沒有別的意思,但是一位有錢的人處在現在這個時候必須自己委屈壓抑一些,才能夠得到別人公平的對待,就如同要從別人處獲取一百,應該只取九十:要給別人一百.則應該給一百一十才算公平.若是這佯,那麼別人都會親近附和你.在十分之中.取得其中的九分,做為自己用度的需要,放棄其中的一分,以立定我們有爭取應得利益的立場,並以和悅的臉色,溫和的言語,體諒別人甘苦的心.這種不花費金錢的恩情,特別值得去做."可是那位富人聽了只是認同,也不仔細思索和執行,後來就受很多事的拖累.第二部化險為夷[按語]災禍,往往是人們自己招惹來的.當然也有些屬於意外的災禍.明智的人面對災禍到來時,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從而化險為夷,他們是不會像一般人束手待斃的.卧薪嘗膽吳王把勾踐囚禁在石室三年之後,適逢吳王生病,勾踐就採用范蠡的策略,利用佞臣伯的關係,要求探問吳王的病.吳王准許了.勾踐見到吳王之後,告訴吳王說:"臣在年輕時,曾跟醫師學過,只要嘗一嘗病人排出的糞便是甜是苦,就知道疾病減輕或加重."正好吳王上廁所,勾踐就去拿來嘗了,之後就向吳王叩頭祝賀說:"王的糞便是苦的,不用幾天病就會康復了."吳王果然真的好了.於是對群臣悅:"勾踐真是一位忠厚的人啊!一般臣子侍奉君父的時候,誰願意嘗他們的糞便來確定疾病的情形呢 "因此就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國.勾踐回到國內,養精蓄銳.計劃報復這一段恥辱.過了二十年之後,果然滅了吳國.殺臣割地趙國的使者向魏王說:"大王若為我們殺了范痤,我們願意獻上方圓七十里的土地."魏王說:"好."就派遣下吏去圍捕范痤.當范痤被重重包圍而無處逃生時,他很機警地爬上屋頂,據守在危險的地方,對使者說:"與其用已死的范痤來交換,不如用活的.如果我死了,趙國不給土地,那麼魏王又能怎麼辦呢 所以不如先和趙確定了割地的事情,然後再殺我."魏王說:"好."范痤於是趁著這個時機,趕緊上書給信陵君說:"范痤是前王的相國,趙國用割他的方式要殺我,而魂王竟然同意了.要是有一天,強大的秦國也效法趙國,那麼公子會怎麼辦呢 "信陵君於是就向魏王說情,范痤因此逃過一劫.忠信獲罪蘇秦替燕國說服齊國歸還十座城.有人在燕王的面前毀謗他.蘇秦對燕王說:"臣下就是人所說的,因忠誠信實而獲罪的人啊!"燕王答說:"是你不夠忠誠信實吧!哪有因忠信而獲罪的呢 "蘇秦說:"不是這樣的.臣聽說有一個人到遠方去當官,而妻子卻和別人私通.當他即將回來的時候,他妻子的情夫很擔心.他妻子就對情夫說:"別擔心,我已準備好毒藥酒等待他了."過了三天,丈夫果然回來了,他妻子就叫侍妾端毒酒給丈此時侍妾想說酒中有毒,卻怕丈夫把主母趕走,想不說.卻怕主人因此破毒死.於是假裝手僵了而把酒倒掉.可是丈夫卻很生氣地鞭打她五十下.雖然侍妾假裝手僵而把酒倒了.在上保住丈夫的性命,在下維護主母的地位,然而無法避免被鞭打.這怎麼說忠信不會獲罪呢 "燕王說:"對啊!你說的有道理."人盡其材齊國管仲在魯國獲得一些東西,捆綁之後裝在籠子裡面,準備送往齊國.管仲擔心魯國知道這件事之後會殺了自己,很想儘快趕回齊國.於是雇了許多愛唱歌的百姓說:"我為你們唱歌,你們替我和聲."因為彼此唱得很優美很和諧,載貨的百姓都不覺得累,很快趕到了齊國.管仲可以說能夠根據不同情況來用人,使人們得到所需要的,自己也得到所要的.用這套方法來治理萬乘之國,就能使齊國成為諸侯盟主.小人救主秦王囚禁盂嘗君,盂嘗君於是派人請求秦王的寵姬為他說情.這位寵姬希望得到孟嘗君白色的狐裘,可是狐裘己獻給秦王,沒有辦法滿足她了.幸好孟嘗君門下食客有人善於偷盜,於是潛進秦王的庫房將白狐裘偷出來,獻給秦王的寵姬,她才求秦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才釋放不久,秦王后悔了,又派人去追他.關防的地方規定,須等晨雞叫了才可以放人.這時天色尚早,門下食客有人善於模仿雞啼,當他啼叫數聲之後,附近的公雞都紛紛叫起來,於是孟嘗君終於脫險歸國.轉禍為福秦楚交兵,秦王派人出使楚國,楚王就派人戲辱他說:"你來時卜過卦嗎 "使者回答說:"有啊!""卜的結果如何 ""吉利."楚人就對他說:"哎呀!太糟了吧!秦國竟然沒良好的龜可以卜得準確的.我們大王才準備要殺你,用你的血塗在鐘上面.這怎會是吉利的呢 "秦國的使者說:"秦楚交兵,我們國王派我來打探消息.我若死了而沒有回國,那麼我們國王就知道警戒,可以及早修整軍備來防禦楚國,這就是所謂的吉利啊!我的血要是塗在楚國的鐘上,我一定要使楚國的鐘鼓發不出聲來,這樣就無法讓士兵統一步調,整齊陣容,調動整個大軍了.殺了別國的使者,斷絕別人的善意溝通,這不是古代的公理.你身為臣下,應該仔細地考慮衡量一番."楚臣據實回報之後,楚王就赦免了秦使者.這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忠貞侍主張儀告訴秦惠王說:"陳軫是你的臣下,卻常把國情遞給楚國.我無法同他共事,希望大王能驅逐他."秦王找陳軫來質問,陳軫回答說:"楚國有一個人娶了兩個太太,有人去挑逗那個年紀大的,年紀大的就罵他;挑逗那個年少的,年少的就順應了.沒多久,那兩個太太的丈夫死了,有個客人便問挑逗的人說:"你是娶年長的呢 還是娶年少的 "這人說:"娶年長的."客人說:"年紀大的罵過你,年紀小的和你很好,為什麼要娶年長的呢 ,這人說:"在別人那裡,當然希望她順應我;如果成了我妻子,當然希望她為了我而罵別人啊!"""現在楚王是賢明的君王,昭陽也是賢相,陳軫為人臣子,如果我常將國情遞給楚國,楚王一定不收留臣,昭陽也不要和臣共事了."秦王認為有道理,於是依舊對他很好.廚師免罪晉文公在位時,烹任的廚師奉上烤肉,但是上面纏有毛髮,文公就找來廚師責備了一番.廚師說:"臣犯了三樣死罪.拿磨刀石把刀磨得太利了,就像幹將一樣,只把肉切成片而毛髮不會斷,是臣的罪過之一;拿鐵叉子叉肉而看不出毛髮,是臣的罪過之二;烤爐的炭火烤肉,肉都赤紅烤熟了,而毛髮卻沒有烤焦,是臣的罪過之三.可是在廳黨中使喚的人,難道沒有嫉惡臣.想陷害臣的人嗎 "文公於是找來底下服侍的人質問.果真如廚師所說,於是就殺了放毛髮的人.機智脫困張丑到燕國當人質,燕王想殺他,他就逃走,已經快越過國境了,卻被守邊境的官吏捉到.張丑就說:"燕王要殺我的原因,是因有人說我有寶珠,王想要得到它,現在我已經沒了,而燕王不相信.一旦你抓我回去,那我就要說你搶我的寶珠,把它吞到肚子里了.燕王一定會殺了你,並且剖開你的腸肚."邊吏聽完很害怕,就放了張丑.美人解危秦惠王派人通告楚懷王,希望以武關之外的土地,交換黔中的地方.楚王說:"不要武關之外的土地,只要得到張儀,就割黔中的地方給秦國."張儀於是準備前往楚國.秦王說:"楚國一意要得到你才甘心,要怎麼辦才好呢 "張儀說:"秦國強大而楚國弱小,楚國一定不敢殺臣,而且臣和楚王的近臣靳尚很好,靳尚又有機會眼侍楚王寵姬鄭袖,鄭袖的話,楚王無不聽從."於是張儀就前往楚國,楚王將他囚禁並準備殺他.張儀教靳尚對鄭袖說:"秦王非常喜歡張儀,準備以六縣的土地以及美女來贖張儀.楚王因看重這些土地,加以尊重秦國,秦王的女兒一定受到寵幸;如此一來,你就被打入冷宮了.因此鄭袖日夜地流著眼淚對楚王說:"臣下都各自為他們的主子.現在殺了張儀,秦國一定大怒,臣妾希望帶著兒子一起遷居江南之地,不希望被秦國所殘害."楚王於是赦免張儀,並且對他很禮遇.死裡逃生范唯因為賈須的誣告,被魏齊重刑,於是裝死,而被棄屍於廁所中.靠鄭安平搬來戰場的死人,穿上范睢衣帽加以調換,才得以保命,後來秦國的使者王稽到了魏國,私下將范睢藏在車內帶出城,沒想到在路途中遇見秦國宰相稷侯(魏冉).穰侯問王稽說:"是否與門客一起來 這些人對於國家沒什麼益處."王稽回答說:"不敢."穰侯就離去了.范睢對王稽說:"聽說穰侯頗富智慧,但是反應較慢,剛才懷疑車中有人,卻忘了搜索."於是就起來化裝為僕人,在車子的左邊拿著旗.隨後,穰侯果然派人來搜索車子,確定沒有藏人才又離去.赤身脫險陳平單獨一人,帶著劍離開楚國逃亡.坐船渡河的時候,船夫看他相貌堂堂,一個人獨行,疑心他是逃亡的將軍,身上一定藏有很多的金玉寶器,一直望著陳平,想殺了陳平謀財.陳平心中害怕,於是脫下上衣,赤裸著身子來幫船夫撐船,船大知道他身上無金玉寶器,才打消殺人劫財的念頭.厭者優先漢王劉邦分封功臣之後,其他人日夜爭功,遲遲無法決定封賞.有一天漢王在洛陽宮中,看見許多將領坐在沙土中竊竊私語.漢王於是問:"他們在做什麼呢 "留侯張良說:"陛下從一介平民起身,靠著他們取得天下.現在陛下當上天子,所封的人都是原來的一批舊人,所殺的都是一些原本有宿怨的人,所以他們聚在一起準備造反."漢王很憂慮的說:"怎麼辦才好 "留侯說:"皇上平時最討厭,而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誰 "漢王說:"雍齒好幾次讓我受窘受辱,我想殺他,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不忍心殺他."留侯說:"現在趕緊先封雍齒,那麼群臣就會穩定下來."於是漢王就封雍齒為什邡侯.群臣都歡喜地說:"雍齒尚且封侯,我門可以不必擔憂了."臣子盡忠漢高祖回到洛陽,聽說淮陰侯韓信死了,問呂后說:"韓信死的時候,有什麼話嗎 "呂后說:"韓信說,後悔不用蒯徹的計策."高祖於是下令圍捕蒯徹(《史記》作蒯通).抓到蒯徹之後,高祖問他:"你教淮陰侯造反的嗎 "他回答說:"是啊!秦國失去天下寶位,天下入都紛紛起而爭搶,能力強,動作快的人先得到它.就像盜跖的狗對著堯狂吠,並不是堯不夠仁義,只是狗本來就會對其他人狂吠.在那個時候,臣下只知道韓信,也只對韓信盡忠,我並不知道陛下."高祖聽了頗感信服,於是就說:"放了他吧!"賢慧理智漢成帝曾經游後花園,想與班婕好同車.班婕好辭謝說:"看古人的圖畫中,聖賢的國君,都有有名望而賢明的臣子陪在身邊.三代(夏,商,周)末世的君主,才有寵幸的姬妾在側.現在君王想要與我同乘一部車,難道不是與他們相似了嗎 "太后聽到這些話,很高興地說:"古代有賢慧的樊姬,現在有理智的班婕好."後來飛燕讒毀班婕好說她詛咒後宮,甚至也咒罵皇上.成帝於是就盤問班捷妤.她回答說:"臣妾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自己的德性修養端正,都還無法蒙受上天所賜的福份;去做一些邪惡不正的事,又能指望得到什麼 假使鬼神有知覺,它們一定不會接受好邪讒佞的言論:如果沒有知覺,告訴它們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成帝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就赦免她,並賜黃金百兩.飛燕嬌媚又善妒,班捷好恐怕遲早受害,於是請求到長信宮去陪侍太后.委屈求全後漢賈復,官拜執金吾,他的部將在穎川殺人,穎川太守寇恂拘捕這位部將之後,將他處斬.賈復認為受到羞辱,經過穎川的時候,對左右部屬說:"我和寇恂同是將帥,我的部將卻被他殺害了.現在見到寇恂,一定要親手拿劍殺了他."寇恂知道他的計謀,不願意和他見面.寇恂的外甥谷崇說:"我也是一位部將,可以帶劍陪在你身邊,萬一有變故,也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應付."寇恂說:"從前藺相如毫不畏懼秦王,卻對廉頗委屈求全,那是為了國家的緣故."於是下令屬縣供應豐盛的菜肴以及陳年好酒,只要執金吾賈復的部隊進入境內,每人都供應雙份的酒菜.寇恂親自到大道上迎接,隨後借口有病,就先回去了.此時,賈復調動兵士想追殺他,可是屬下的兵士都醉了.只好路過潁川離去.增灶示強後漢虞詡,當武都太守,上任途中,羌族徒眾數千人將虞詡阻擋在崤谷的地方,虞詡就停下部隊不再前進.並且宣稱說,已經上書朝廷請求援兵,等援兵到了再繼續出發.羌族人聽到之後,將族人分開去包抄鄰縣,虞詡因羌人士兵分散了,就日夜兼程的趕路,並且命令吏士每人做兩個灶每天增加一倍,羌人因此不敢進逼.有人問說:"孫臏減灶,而你卻增灶,為什麼呢 "虞詡說:"敵人眾多,我方兵少.敵人見我們的灶增加.必定認為郡里的部隊已經來支援.人員多而行進快,敵人一定不敢追來.當初孫臏故意表現弱小,我現在則展示強大,這是因為情況不同."巧說免難漢末荀攸,何謀刺董卓,結果事情敗露,兩人都被抓.何憂懼自殺了,荀攸依然很自在地說話,吃喝,並且派人去遊說董卓說:"太師是否曾聽說:高陽里中,有英雄豪傑善於謀略的嗎 他們就是荀或和荀攸.太師為何不直接殺了荀攸,並且也殺了荀或以消滅禍患 ""臣聽說:氏(負責除草的官)在除草時,將整叢的草拔除之後,一定再放火燒過,不除乾淨不罷休.現在荀攸已被捕,而荀或還在外頭.荀或聽說荀攸被抓,一定無法安心,更何況荀或早就準備起事了.""憑荀或所擁有的聲望,一身不共戴天的仇恨,隨時得以運用關東的眾多百姓,並糾集天下的英雄豪傑.另一方面,大師卻劫持天子,屠殺大臣,對不起天下百姓,天下人無不想起來報仇以快民心.臣恐怕太師從此不得安寧了.伍員到了吳國之後,楚平王為此而憂心消瘦.這雖是往事,想起來還是令人心驚膽寒."董卓聽了很優心地說:"如此要怎麼辦才好 "荀攸的使者又說:"荀或如今逃亡在外,一旦急著搜捕他,那麼他不是向北投奔河朔一帶,就是向南依靠江漢流域之間.一時難以解決因他而起的問題.太師是不是因此感到很困惑 以臣下看法,不如放了荀攸,以羅致荀或.苟攸感激太師不殺之恩,必然會不惜犧牲自己,荀或更不用說了.他們叔侄兩人同在國中做事,原本就可以成為太師強有力的左右手.""還有荀家歷來以忠貞傳家,荀家的兩個子弟又是有名的國士,一旦歸服太師,天下士人百姓,必會響應他們,關東方面的軍隊,不必作戰,即可瓦解.這就等於是齊桓公不計較管仲射中他腰帶扣,而釋放管仲,重用管仲,成就了霸業.放下個人的仇恨,保全忠良,是大英雄的胸襟,拋棄謀士,忠士,讓他們去為敵國效命,有智者是不會做的.太師必然會有妥善的抉擇."董卓聽了頗為贊同.荀攸因此得以活命,而辭官歸隱.一時權變後漢賈詡,曾經在路上遇到叛亂的氏人,同行的數十人都被抓了.他對氏人說:"我是段公的外孫,我家有很多的金銀則寶,只要你們不傷害我,我家一定會付出很豐厚的贖金把我贖回."當時太尉段穎長久擔任邊帥,威名驚動西部的氏族,所以賈詡假借他的名聲來嚇唬他們,果然沒有遇害,和氏人訂了盟約就被送回,其他的人則都被殺害.賈詡並不是段大尉的外甥,只是一時權變以解決危機罷竹筐謀士曹操想立三子曹植為魏王太子,曹丕得知這項計劃後,就請朝歌縣吳質到府商議,因怕有人看到,於是用裝絲絹的大竹筐將吳質藏於其中,帶進府里.主簿楊修知道這件事,報告曹操.曹操說:"過幾天把他抓來."很炔有人通知曹丕,曹丕很緊張地問吳質.吳質說:"不必憂慮.明天用大竹筐裝絹再送入府里,藉此來迷惑他們."第二天,楊修又報告曹操,曹操就派人搜索竹筐,果然都是絹.曹操因此極為懷疑是楊修想陷害曹丕,於是有了殺楊修的念頭.開門退敵諸葛亮在陽平時,派遣魏延率領大軍向東進發,自己只留萬餘人守注陽平.司馬懿帶領二十萬大軍要與諸葛亮作戰.派出去的軍探回報司馬懿說:"諸葛亮城裡面兵力很少,力量很小."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大軍即將來到,怕他逼迫自己一戰,因此想要趕快與魏延的部隊會合.但由於距離遙遠,看來一定趕不到,將帥士兵都非常驚恐,不知如何才好.諸葛亮的神色態度完全如平常一樣從容自在,命令軍中將軍旗,戰鼓收拾一邊,不可隨便出城,又命令將城門大開,四處打掃乾淨.司馬懿一向認為諸葛亮為人謹慎莊重,現在突然展現兵力很弱小,疑心有伏兵,於是率部眾往北到山間去.第二天吃飯時刻,諸葛亮與參謀佐吏拍手大笑說:"司馬懿一定認為我素來膽小,此次大開城門,可能城裡有重兵埋伏,於是沿著山路離去了."軍探回報,情況果然如諸葛亮所說.司馬懿後來知道了,懊悔不已.丟盔免難司馬懿和蜀國作戰,吃了敗仗,一路逃難,蜀國大將廖化在後緊追.途中遇到歧路,司馬懿就脫下頭盔丟在往東去的路上,自己則往西邊的路上逃去.緊追的廖化看到頭盔,就往東邊的路上追,最後竟被司馬懿逃掉了.君王遲到郭淮在恭賀文帝曹丕登上帝位的典禮時遲到.文帝就很嚴厲地責備他說:"以前大禹在塗山大會諸侯,防風氏來晚,便即刻將他殺了.現在全天下的臣民百姓一同歡慶,而你卻遲到,為什麼呢 "郭淮說:"五帝時代,先教育百姓,以德行引導人民;夏朝到末代衰微了,才開始用刑罰.現在臣所處的時代,相當於唐虞時的盛世,所以我知道不會像防風氏一般被殺."文帝聽了很高興,就任命他為雍州刺史,再升任為征西將軍.一語釋疑晉朝樂令(樂廣)的女兒,嫁給大將軍成都王.成都王的哥哥長沙王,在洛陽執掌大權,兄弟兩人彼此交戰,都想吞併對方.長沙王喜歡親近小人,疏遠賢人,斥退君子,使得在朝的人心中都充滿憂懼危慮.樂令在朝廷中即已眾望所歸,又有親戚關係,所以許多人都向長沙王進他的讒言.長沙王曾因此問樂令.樂令神情態度從容自在,慢慢的回答說:"難道我會犧牲五個兒子的性命,去維護一個女兒的性命嗎 "長沙王因此大為放心,而不再懷疑他.胡笳退兵西晉將軍劉現,有一次在晉陽城被胡人圍城困住,城裡的糧,箭不足,形勢危急.劉琨於是乘著明月高懸的夜晚,登上城樓,高聲嘯吟.胡兵聽了之後,內心都感到十分凄然.到了深夜,劉琨又命令善奏者,彈奏胡笳,胡兵情不自禁欷懷念起自己的故鄉.將近破曉時分,胡笳聲再度響起,聲聲直擊離鄉背井的胡兵心弦,終於迫使圍城之兵,自動解圍而去.換衣脫險北齊神武年間的一場大戰役"韓陵之捷"中,爾朱一族全遭誅滅,只有爾朱敞因為年紀幼小,隨著母親被掠入宮中.十二歲的時候,他找了個機會,逃出皇宮.到了大街上,看到有一群與他年齡相彷彿的尋常人家孩童正在嬉戲玩耍,爾朱敞立刻脫下綺羅金翠的貴族服飾,與其中一個孩童換穿,然後自己立即奔逃.宮中派出的追騎趕到,他們並不認識爾朱敞的面貌,於是捉住那位身穿綺羅衣的孩童,將他帶回去,問他是否就是爾朱敞.那被捉的孩童驚懼地答說:"我不是."爾朱敞那時早已逃遠,從此保住性命.假寐免難東晉王羲之十歲的時候,聰明伶俐,清秀可愛,大將軍王敦非常喜歡他,經常帶他在身邊,有時安置在帳中同寢.某日,大將軍早起,而王羲之仍貪睡未起.不一會兒,王敦屬下錢鳳進來,摒退左右,密議叛國起兵的大事,忘了王羲之還在帳中睡覺.王羲之在床上聽得分明,知道自己既然已聽到逆謀,斷無倖免存活的可能.於是吐出口水,把被褥,床頭和自己的面頰.嘴角全部塗抹,繼續假裝熟睡.王敦與錢鳳正談得起勁,忽然想起帳中還有王羲之,不由得大驚道:"糟了!如今不得不除掉這小娃兒了."他前去打開帳子一看,只見到唾液到處都是,沾污了一大片,王羲之似乎仍好夢正酣呢!王羲之終於保全了一條小命.遺鞭解危東晉大將軍王敦決心叛變,準備揮兵推翻晉明帝政權.晉明帝從秘密渠道得知這個消息,乃微服策馬暗訪情勢.到達淮陰地區,仔細探查王敦的軍隊部署.晉明帝的母親荀氏,是北燕代國人,屬鮮卑族,所以明帝外貌黃須隆鼻,極像外國人.軍營中有一位士兵,看到晉明帝,覺得他的面貌異乎常人,於是向王敦報告.王敦正在午睡,夢見太陽環照其城,大驚而起,大喊道:"一定是黃須鮮卑奴來了."於是立即派遣五騎追捕明帝,明帝策馬而去.半路上看見一個賣食老嫗,於是以貴重的"七寶鞭"給她,說道:"後面有騎兵前來,若是問你什麼事的話,你可以拿這"七寶鞭,給他們看."不久,追騎趕到,問賣食老嫗有沒有看見一人一騎.老嫗回答說:"已經走了很遠了."一面取出七寶鞭示之.五個騎兵看到七寶鞭,都非常珍惜喜愛,傳來傳去,把玩良久,就耽擱了追捕明帝的任務.晉明帝終於安然度過危險.巧移讒言東晉王緒經常在王國寶面前用讒言中傷殷仲堪(荊州刺史),殷仲堪深以為苦,又無良策可行.於是,前去請教王東亭,尋求解決的方法.王東亭說:"這還不容易嗎 你只要去拜訪王緒數次,每次見面時,要求摒退左右,然後談論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如此這般,他們兩王之間,必然生出間隙."殷仲堪聽從建議,如法炮製一番.果然,不久之後,王國寶聽到傳聞,遇見王緒時,忍不住問道:"你與殷仲堪相見時,每每摒退左右,你們究竟談論些什麼 "王緒答道:"沒什麼呀!只是些平常往來的普通應對而已.並沒有談論任何事情."王國寶認為王緒隱瞞了一些事不告訴他,兩人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王緒中傷殷仲堪的讒言,也因此得以平息.佯跛進言唐玄宗時,張說挾私人恩怨,企圖以讒言陷害姚崇.姚崇心知肚明,想要讓玄宗了解事實的真相,以求自保,但是又覺得不能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說.因此,故意找機會在玄宗面前佯裝肢腳難行的模樣.玄宗見狀,關心的問說:"愛卿,你的腳有病痛嗎 怎麼一回事呢 "姚崇察顏觀色,知道這是進言的適當時機,因此嘆了一口氣說道:"唉,愚臣得的病是心腹之疾,而不是腳病啊!"隨後,話鋒一轉,向前進奏,一五一十的說明張說如何陷害自己,並且企圖進奏讒言的陰謀.玄宗聽後大怒,立刻將張說治罪.移花接木唐朝天寶年間,某大宦官侍妾盈盈,以美艷,機智聞名一時.有一次,宦官生病了,玄宗的一位禁衛官來探病,結果硬被這位芳心寂寞的小美人留了下來.玄宗見禁衛官沒來上朝,又有急事找他,於是下詔,搜遍京師,居然連個影子都沒找到.後來只好派人去問禁衛官的父親,得到線索,於是又下詔命人前往宦官家裡搜查.盈盈事先獲得這項情報,便告訴禁衛官說:"事到如今,看樣子是躲不住了,不過,你趕快回朝向皇帝老爺報到,應該不會有事的!"禁衛官急得渾身發抖,說:"怎麼會沒事,這下子可死定了!"盈盈神秘兮兮地偎向禁衛官耳邊,輕聲細語地說道:"包你沒事,你照我的話去做就是了.見到皇上時,記住,千萬別說你在這裡!萬一皇上問起,就說你看到的人長得如此這般,卧室擺設是如此這般,吃的食物又是如此這般……,記住,千萬要像我說的一樣,一一描述清楚,然後,你就說,那位女主人硬要留下你來過夜,不肯放你走,實在是身不由己,這樣,皇上就不會怪罪你了!"禁衛官半信半疑,但除依盈盈之計以外,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只好硬著頭皮,三步並兩步跑回皇宮,主動向皇上報到.玄宗看到禁衛官回朝,勃然大怒,問他到底在什麼地方,竟然膽敢不來執行勤務.禁衛官伏跪在座前,瑟瑟發抖,一臉惶恐,無奈把盈盈教他的話,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稟明皇上.沒有想到,玄宗居然哈哈大笑,御手一揮,叫他起身退下.禁衛官就這樣化險為夷,奇蹟似地脫罪了.數日之後,虢國夫人(楊貴妃的姊姊,也是個膚如凝脂的大美人)去見玄宗,玄宗心情不錯,見了面就想拿禁衛官供述的"內幕秘聞"揶揄她,故作神秘的調笑道:"我的大小姐,幹嘛把人家藏在閨房裡那麼久呢 太過份了吧 "虢國夫人和玄宗說笑打渾是習以為常的,聽到玄宗揶揄她,雖然一時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卻也只顧跟著哈哈大笑——反正,這種閨中秘事數不勝數,大家心照不宣,又何必認真呢!惹敵保己民間傳說蕭道成有帝王之相,宋明帝於是對他頗有疑慮,要以黃門侍郎的官職徵調他回朝廷,就近監視.蕭道成雖不願意,卻想不出可以繼續鎮守淮陰的理由.荀伯玉當時任道成的參軍,就建議蕭道成派遣數十騎兵到北魏國境,樹立宋朝的界碑,以挑釁北魏.事後,北魏果然派遣游騎巡行邊界,宋明帝聽說北魏又在窺探邊境,才又讓道成回復原來的職位.草人欺敵唐朝時,李克用派人到藩鎮魏博去刺探軍情,探子回報說:"看旗幟在城上來來往往,還駐有部隊."晉王說:"劉尋做事每個步驟都有謀略."於是再派人去探察,果然發現捆草為人,將旗子綁在上面,用驢載著,沿著城上矮牆走來走去,而劉尋的部隊已經離開兩天了.同音救命後唐庄宗(孿存勖),有一次受了敬新磨的嘲諷,非常的憤怒,拿起弓箭,立即要射死他.此時新磨急忙叫道:"陛下不可殺臣下,臣下與陛下是一體的,殺了臣下大不吉利."庄宗很驚訝,問他什麼原因.敬新磨回答說:"陛下建國,改年號為同光,天下人都稱陛下為同光帝.同,就等於是銅.如果殺了敬新磨(鏡新磨——古時磨銅為鏡),那麼同就無光了."庄宗聽了大笑,就放過他.火燒黑店宋朝張詠(字忠定)未中進士之前,曾遊歷湯陰縣,縣令送他布帛財物,張詠背上這些就回鄉了.有人對他說,到了夜晚,或是到了偏遠的山嶺湖河,人煙稀少的地方,最好等待同伴再一起趕路.張詠說:"已經晚秋了,雙親年老,還沒為他們準備過冬的衣物,我急著返鄉."於是帶著一把磨得銳利的短劍就起程了.走過三十多里路,留宿一家孤店.店中只有一位老翁及兩個兒子,他們貪求張詠隨身的財物,想殺了他而據為己有.天色才暗,老翁的一個兒子就喊說:"公雞叫了,秀才可以上路了"張詠不應聲,關緊房門.首先搬床頂著左扇門,再以兩手撐住右扇門.老翁的兒子已經叫了幾聲而不見應聲,就用力推門.張詠突然的後退,老翁的兒子整個人摔了進來.張詠就一刀砍下他的頭.不久,第二個兒子又來,依然像前一個一般被張詠殺了.張詠提著劍去找老翁,發現他正點著火搔抓疥癢,就再砍下他的頭.老幼三人一併喪命屋內,於是放火將房子燒了.離開現場,走了二十幾里路,天色才亮.從後趕來的人告訴他說:"後頭那家店失火了,全家人葬身火海."消除流言宋朝文彥博(潞公)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主持成都政事,當時年紀不到四十歲.成都的習俗,喜好飲酒作樂,潞公因此時常有宴會,於是許多批評中傷的話就傳到了京城.御史何郯(字聖從)剛好請假回鄉,皇上派他察訪潞公的作為.何郯為官耿直,極有聲望,潞公也因此有些不安,門下客卿張少愚對潞公說:"聖從此番來成都沒什麼好擔心的,我和聖從是同鄉."於是就先到漢州迎接,並擺下酒席宴樂款待他.其中有位官妓很會跳舞,何郊很喜歡,就問她姓什麼.她回答說:"姓楊."何郯說:"那就叫楊台柳."少愚就取下官妓系在脖子上的絲巾,題詩說:"蜀國有位美人,體態輕盈腰纖細,楚楚動人,儀態萬千,引得東台御史無限愛憐.從此以後就叫她作楊台柳,希望她永遠美麗青春,舞出無限動人的風情."同時教官妓當作柳枝詞來唱它,何郯聽了非常高興,就醺醇然的醉倒.過了幾天之後,何郯到了成都,神情態度顯得很嚴肅莊重.有一天潞公設下盛大的宴席來款待何郯,並且接來楊台柳,請她和府中的官妓在一起,唱少愚的詩來助興勸酒,何郊每次都為此喝醉了.等何郯回朝廷之後,有關潞公的毀謗就止息了.趕走心腹宋朝京師統帥楊存中有一位親近的屬官,平時對他常加賞賜,毫不吝惜,有一天卻突然無故憤怒的趕他走,這位官吏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差錯,以致觸犯統帥,就揮淚拜別而去.楊存中對他說:"沒事不要來見我."這位屬官終於了解楊存中的意思,回去後,花了很多錢使兒子進入諫院當官.過沒多久,御史想彈劾楊存中私吞肥料錢十幾萬,這位兒子得知消息,就通知父親,父親就趕緊通知楊存中.楊存中即刻寫了一份札子上奏皇上說:軍中有肥料錢多少,暫時存放在某個地方,等待朝廷支用.沒有幾天,御史果然彈劾此事,高宗就取出札子給御史看,御史也因隨便彈劾被免職,而楊存中卻更受重用.張公脫險明朝張崍為滑縣縣令時,有兩名大盜任敬,高章來到縣城,冒充錦衣衛的使者,報了姓氏拜見張公,並且湊近張公耳邊說:"朝廷有令,要你處理有關耿隨朝的事情."原來當時有位滑縣人耿隨朝,擔任戶政的科員,主管草場,因為發生火災,朝廷下令羈押在刑部的監牢里,張公聽到此事,更加相信兩人的身份.任敬於是拉著張公的左手,高章擁著張公的背,一起進入室內坐在炕上.任敬摸著鬢角鬍鬚,笑著說:"張公不認識我吧!我是霸上來的朋友,要向張公借用公庫裡面的金子."他與高章取出匕首,交叉架在張公的脖子上說:"如果我們順利取得金子,你就可以活命;否則匕首馬上取了你的性命."張公絲毫不驚嚇,很從容他說:"你們,並不是報仇.我就是再笨,也不會因為財物而輕易的犧牲性命啊!況且你們已經自稱是錦衣衛的使者,為什麼還要這樣暴露自己真實的身份,別人若是在外面偷看,發現此事,這對你們相當不利."兩個強盜覺得有道理.張公又說:"公庫的金子,都各有人收藏看管,拿出來,容易被發覺,對你們也不利.有一個辦法是,縣裡有許多有錢人,不如我全部向他們借貸給你們.這樣你們可以安然無事,同時公庫的財物沒有損失,不會連累了我的官職,豈不是一舉兩得."兩個強盜聽了更加贊同張公的辦法.張公於是叫高章傳令,要屬下劉相前來.劉相是一位工於心計的人.劉相到後,張公隨意編了一套話,對他說:"我不幸發生意外.如果被抓去,會很快被處死.現在這兩位壯士,不想抓我,我非常感激他們.想拿五千兩黃金當禮品,以表示我的心意."劉相聽了嚇得吐出舌來說:"到哪裡去拿這麼多錢 "張公說:"我常看到咱們縣裡的人很有錢而且急公好義,我請你替我去向他們借."於是拿出筆來,寫某人最有錢,可以借多少;某人中等,可以借多少;一共寫了九個人,正好數量符合.所寫的這九個人,實際上都是大力士.劉相看了之後,恍然大悟.出了屋子,正巧冷風迎面吹來,張公就借口說避一下風寒,又和二位強盜回到屋裡,拿出酒菜與他們應酬,而且自己先吃先喝,好讓兩位強盜放心.酒才喝完,剛寫的那九個人,都穿著鮮麗的衣服,像富貴人家的子弟,手裡捧著用紙包著的鐵器,先後來到門口,假裝說:"張公要借的金子都拿來了,但是因為太窮,沒有辦法湊足所要的數目."並裝出哀求懇免的樣子.兩位強盜聽說金子到了,又看到這些人果然都像有錢人的樣子,就很高興的說:"張公真的不騙我們."張公裝著要給他們金子的樣子,叫人拿來天秤,小桌子.這時任敬坐在客位,張公坐主位,中間隔著長桌子,如此一來,張公和任敬隔著一些距離,可是高章本來就一直擁著張公的背,彼此貼得很近.張公站起來拿天秤的硅碼.對高章說:"你的長官正和我飲酒行主客之禮.哪有空看法碼.所以看砝碼秤輕重,就偏勞你了."高章於是稍微靠近桌子,去看砝碼.此時另九個人則捧著包著的鐵器,一起擁向前去,故意作出打開包裹取出金子的樣子,張公趁此脫身,離開高章幾步,就大喊九人抓賊.張公向前堂奔跑,任敬起身撲向張公,卻趕不及,於是舉刀自殺.高章也準備自殺,被捕快抓了,拷問之後處死,在刑場中被分屍.第三部料事如神[按語]事情雖然還沒真正發生,跡象其實已經顯露.如果不能從初期的跡象去掌握即將發生的事實,就像無知的雀鳥,築巢所在的柴薪已經冒起煙火,還悠哉悠哉不知躲避防範.這是非常危險的.有智慧的人則不然,只要見到一點跡象,就能判斷出事情未來的發展,從而採取適當的行動.失信亡國武王消滅殷商之後,聽說殷商有位長者,就前去拜見,並且問他殷商亡國的原因.殷商的長老回答說:"大王如果想知道,那麼我們就等明日當午的時候,見面再說."武王和周公且,第二天準時去赴約,卻找不到人了.武王感到不解,周公說:"我已經了解了,他是一位君子, 情理上不願批評他的國君,所以不忍心拿他國君的過失告誡大王.至於約定日期而下見,表示說話不守信,這就是殷商亡國的原因.他拿這點來提示大王."善於意會齊桓公對管仲說:"我和你計劃攻打莒國,事情還沒公開,而整個國都的人都知道了,為什麼呢 "管仲說:"國都裡面一定有聖人."桓公說:"啊,白天那些服勞役的人中,有一個拿著柘杵向上看的,名叫東郭牙——我想大概是他吧!"不久東郭牙到了.管仲問他說:"說出要攻打莒國的人是你嗎 "答說:"是的."管仲說:"我沒說要進攻莒國,你怎麼知道 "答說:"臣下聽說:在上位的人善於策劃,底下的百姓善於意會.前幾天,我看君王和你站在高台上,他的精神飽滿,舉止興奮,這是準備打仗的表現.他的嘴張得很大,不是閉得小小的,這正是說"莒"字的姿態,而他的手所指的,又正是莒國的方向.我心裡想,現在諸侯不服齊的,只有莒國了.所以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別人."內外得人齊桓公大會諸侯,衛國最後才到.桓公與管仲計劃討伐衛國.退朝回到後宮,衛姬望見桓公,走到堂下再拜見,請求寬恕衛君的過失.桓公說:"我對衛國沒有特別的事要做,你為何求情 "衛姬問答說:"妾望見君進來的時候,走路的神態,趾高氣昂的樣子,就是有討伐他國的心意,看見臣妾而神色不太一樣,那就是要討伐衛國了."第二天,桓公臨朝.拱手為禮而引進管仲.管仲說:"君放棄攻打衛國了嗎 "桓公說:"仲父怎麼知道了呢 "管仲說:"君臨朝拱手為禮的態度很謙恭,而話也慢慢地說,看見我則有些慚愧的樣子,所以臣知道."桓公說:"好啊!仲父為我治外,夫人為我理內,我無論如何一定不會被諸侯取笑了."知兵必敗秦穆公三十二年冬天,晉文公去世,鄭國方面有人想要出賣鄭國,並說:"我負責管理城門,趁此時可以來偷襲鄭國."穆公問蹇叔和百里奚,他們回答說:"越過幾個國家的領土,走上千里的路途,去襲擊人家,哪裡可能得到益處呢 況且有人出賣鄭國,我國國人難道不會把我國軍情也告訴鄭國嗎 千萬不可出兵."穆公說:"你們不了解.我已經決定了."於是動員軍隊,派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白乞術及白乙丙帶兵.出發當天,百里奚,蹇叔哭著送他們.穆公聽到後,很生氣地說:"我發動軍隊,而你們哭著破壞我軍的士氣,為什麼 "兩位元老說:"臣不敢破壞君王軍隊的士氣.軍隊出發後,臣下的兒子從軍前往,臣下已老,如果回軍太遲了,恐怕無法相見,所以才哭啊!"兩位元老退下後,告訴兒子說:"你們的軍隊將會被打敗,而且必定是在淆山關隘敗北."不久,秦軍果真被晉襄公打敗.兩敗俱傷齊攻打宋國,宋派臧子向荊國求救.荊王非常高興,答應之後,表現得更是歡喜.臧子滿心憂愁地返國.他的車夫對他說:"求救而有了回應,卻一臉憂愁.為什麼呢 "臧子說:"宋國弱小而齊國強大.為了救弱小的宋國,而與強大的齊國交惡,這是君王所憂心的事,而荊王表現太過高興,必定是用來堅定我們對抗齊國的決心;一旦我國決心堅定,齊國必因此受些損失,兩敗俱傷,這很符合荊國的利益."臧子回到宋國,齊王果然攻下了宋國五座城,而荊國救援部隊卻一直沒有出現.禍不單行韓昭侯建造高門,屈宜咎(臼)說:"君王一定沒有機會從這個門走出去."昭侯問:"為什麼 "屈宜咎說:"時機不對.我所說時機不對,不是指日期不對,而指做事的時機.任何人做事都會有恰當或不恰當的時機,以往君王曾有很好的時機,可是沒有建造,前年秦國攻佔了宜陽,今年我國鬧旱災,百姓三餐不飽;不在此時撫恤百姓,照顧人民生計,反而只顧自己奢侈浪費.這是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道理."高門建成,昭侯就去世了,竟然真的沒出過此門.善惡同在晉國叔向(羊舌肝),想要娶申公巫臣的女兒為妻.他的母親說:"巫臣的妻子殺死三個丈夫,滅亡一個國家,使兩個卿逃亡了,能夠不引以為戒鑒嗎 我聽說:有美麗者必然也有很醜惡者.你要如何面對這些呢 "叔向害怕,不敢娶.平公硬是要叔向娶她,生了楊食我(字伯石).楊食我剛生下來,叔向的母親去看他,走到堂前,聽到孩子的哭聲就往回走,並說:"這是豺狼的聲音,只有這個人會毀掉羊舌氏."於是就不看他了.義不受禮春秋時代,列子窮困,面有飢色.有人告訴鄭相子陽,子陽就派人送他穀子數十車.列子再三拜謝而拒絕.使者走後,列子進入家門,他的妻子捶胸埋怨說:"聽說有道人的妻子,生活都能安樂,現在我餓得面有飢色,而相國令人送給你糧食,你卻不接受,這豈不是命中注定要窮困嗎 "列子笑著對她說:"相國並不是自己要送我的,是聽了別人的話才送我穀子.到以後怪罪我時,也是因聽了別人的話呀!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況且接受別人的供養,不為別人的危難效命,是不義;為他效命,等於是為無道的人犧牲,哪裡算是義呢 "後來,鄭國人民果然發難,殺了子陽.韓魏必反晉國智伯坐馬車去觀察水勢,魏桓子,韓康子陪在左右.智伯說:"我現在知道水可以亡人的國家了."聽智伯一說,桓子就用手肘碰康子,康子用鞋尖踢桓子的腳,意思說兩人了解:用汾水可以淹灌安邑,用絳水可以淹灌平陽.後來,疵對智伯說:"韓,魏一定造反."智伯問說:"你怎麼知道 "疵答說:"從人情事理可以了解,你和他們兩家一同攻趙,趙亡之後,災難必然隨之波及韓,魏.如今雖締約在滅趙之後,將趙三分,各占其一,可是趙城都快投降了,康子,桓子卻全無欣悅之色,反倒是滿臉憂愁,這不是要造反是什麼呢 "第二天,智伯將疵的話轉述給兩人,兩人說:"疵分明是個饞妄之臣,想替趙國遊說,讓你懷疑韓,魏而放鬆對趙的攻勢.難道韓,魏不喜歡早日取得趙國的土地,而只想去做這種危難不可能有成的事嗎 "康子,桓子離去後,疵進去說:"主公為何將臣下的話,告訴他們兩人呢 "智伯說:"你怎麼知道 "答說:"他們看臣的眼神很嚴肅,而且很快的走過,必然知道臣己發現他們的隱情."假逐太子智伯想襲擊衛國,於是假意放逐他的太子顏,叫他逃亡衛國.南文子說:"太子顏是智伯的兒子,甚受寵愛,沒有嚴重的罪而逃亡,必然有別的緣故.然而,人逃亡了而不接受他,是不好的事."因此派人去迎接他,並且說:"兵車若超過五輛,當心不要讓他們進來."智伯聽到此事,就停止攻衛的計劃.無功受祿智伯想攻打衛國,先送衛君四百匹好馬和一塊白玉壁.衛君非常高興,群臣紛紛慶賀,南文子卻一臉憂愁.衛君說:"全國的人都非常高興,而你卻面露憂色,為什麼呢 "文子說:"無功勞而受賞賜,不出力而得禮物,不可不仔細察究一番.四百匹好馬和一塊白玉壁,是小國應送大國的禮物,如今反而是大國送來的;君王應該要有所考慮,有所準備衛君聽了,就命令守邊境將士嚴加防守.智伯果然暗地起兵,到衛國邊境才又退軍,並說:"衛國有賢人,預先知道了我們的計謀."停止砍樹齊國大夫隰斯彌會見田成子.田成子與他一起登上城台,向四方瞭望,三面都非常平闊通暢,向南望去,隰子家的樹卻遮蔽了視野,田成子當時並沒說什麼.隰子回去以後,立刻派人將樹木砍去.可才砍幾下,隰子馬上又叫人停下不砍.他的屬僚說:"為什麼改變得這麼快呢 "隰子說:"古人有句諺語說:"知道水中有魚的人,不吉祥."田成子將有行動,這個行動非同小可,而我卻提示他我知道一些,那我一定會有危險.不砍掉樹木,不會有過錯.知道了人家心裡想的,這樣的罪過才大.所以才不再砍樹了."貧賤吉祥西漢時,陳嬰家住東陽,年輕時勵修德行,在鄉裡間備受讚譽.秦未天下大亂之際,東陽人想奉陳嬰為王自立.他的母親說:"不可以.自從我嫁到你們家當媳婦,一向都是過著貧賤的日子,一旦突然享有富貴,不是一件吉祥的事.不如以手下的兵歸屬他人,事情成功了,多少受到一些好處;失敗了,災難也由別人去承擔."為子自殺漢朝王陵,沛縣人,原光糾合徒眾數幹人,聚居在南陽.到後來才率領所有手下的兵士歸屬漢王劉邦.項羽於是派人把王陵的母親帶到軍中,王陵的使者來到之後,就請土陵的母親朝南而坐,以尊重王陵母親,想藉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親趁著送走使者的時候,私下一邊流淚,一邊對使者說:"希望代我向王陵說,好好的替漢王做事.漢王是一位 聖者,不要因為我這個老婦人,而懷有二心."後來用劍自刎而死.示弱有詐漢高祖想要攻打匈奴,於是派人探察軍情.匈奴將健壯的士兵及肥大的牛馬都藏起來,表面上只能看到老弱婦孺及瘦弱的牲畜.派去探察的十個人都表示可以攻打匈奴.高祖再派劉敬前去,劉敬回來報告說:"交戰的兩國,正該顯示炫耀自己的長處.現在臣下前去,只見瘦弱老小的,這一 定是匈奴想現出弱小的一面,而埋伏奇兵,藉以取勝.臣下認為不可以襲擊匈奴."當時漢朝三十萬大軍已經出發:高祖很生氣,罵劉敬說:"你這個齊國的奴才,憑著一張嘴得官,現在竟敢亂說話,壞我軍隊士氣."於是把劉敬用刑具羈禁在廣武(今河南榮陽附近),大軍就出發了.到了平城,匈奴果然派出奇兵將高祖包圍在白登,前後被圍了七天.高祖後來逃離重圍,到了廣武,赦免劉敬,並說:"我沒聽你的話,因此被困平城(山西大同縣).我已殺了原先說可以出兵的十個人."於是封劉敬三千戶,為關內侯.先見之明漢朝宣帝時,霍光家族生活奢侈靡爛,茂陵的徐福說:"霍家一定敗亡.在眾人之上,而生活奢侈,這是敗亡之所在."於是上書宣帝,說:霍家生活奢靡,陛下即使疼惜他們,也該適時地加以抑制,不要使他們走上敗亡之路,三次上書,都獲回報知曉此事.後來霍家果然因謀反被除.董忠等人因為發現霍家謀反的行為,而被封為侯.於是有人替徐先生上書說:臣下聽說,有一位客人去拜訪朋友,看見煙囪是筆直的,旁邊又有一堆木柴,就對主人說:"要把煙囪弄彎,把木柴搬開,否則會引起火災."主人聽了不作聲,也不理這些事.沒多久果然失火了.鄰里的人好心的紛紛過來救火,終於把火撲滅.於是殺牛擺酒席,宴請幫忙救火的人,頭髮被燒,身上被火的傷的人坐在最上位,其餘依各人的功勞入座,但是卻不去請建議弄彎煙囪的那位客人.早先若是主人聽那位客人的話,根本不用浪費牛,酒,也不會有火災發生.現在茂陵的徐福幾次上書,提醒霍家可能會有叛變的行為,應該加以防範,杜絕.若是先前依徐福的話去做,那麼就不會有割地封爵的耗費了,並且國家一樣安全平靜.如今這件事情雖已結束,而徐福卻得不到封賞,盼望陛下能明察那位客人搬開木柴,弄彎煙囪的建議,而讓他居於那些頭髮燒焦,身上的傷的人之上.書信上奏,宣帝就派人賜徐福帛十匹,任命他為郎官.徵兆契機西漢時,楚元王(劉交)對申公及魯穆生,白生等人非常禮遇.穆生不喜歡喝白酒,元王每次設酒席,經常為穆生特別準備甜酒.到了劉戊繼位以後,起初也時常特別準備甜酒,後來就漸漸忘了.穆生退席之後說:"應該離去了,甜酒忘了準備,表示侯王的心意已經懈怠;再不走,楚人可能會用鐵枷把我送到刑場."於是借口生病留在家中.申公,白生誠心地勸他說:"難道就不顧念先王對待我們的恩情嗎 現在侯王偶然疏忽小小的禮節,也還不至於嚴重到要這樣的地步."穆生說:"《周易》上說:"知道事情變化的徵兆契機,謂之神."徵兆契機,是一切變動的隱微表現,也是吉凶事先可見的表徵.君子發現徵兆契機,就要有所行動,不可等到最後.先王之所以禮遇我們三人,是因為道義猶在的關係.現在疏忽這些禮節,已經是忘了道義.忘了道義的人怎可以長久相處呢 "後來劉戊因荒淫暴亂,和吳國共同計劃叛變,因失敗自殺.母賢明智漢朝的太守嚴延年主持政務,陰狠毒辣,曾經把各縣的囚犯集中到郡府,全部處死,血流成河,長達好幾里路,河南人都叫他為"屠伯".他的母親從東海郡(在山東一帶)來找他,剛好看見奏報要處決犯人,非常的震驚,就停留在城下的亭里,不願進到郡府.後來嚴延年去迎接她,她就責備兒子說:"天道神明,一個人不可能只是殺人而不被殺的.沒想到活到老了,要看到自己盛壯的兒子犯刑被殺.我要走了,我要回東方去,去為你把墓地先準備妥當."於是,就回到東海郡.過了一年多,嚴延年果然因案被殺,東海的人無不稱讚他的母親賢德明智.禍從口出申屠蟋,東漢末人.當時遊學京師的士人,如汝南范滂等人,經常批評攻擊朝廷的政治措施,從公卿大夫以下各階層的人,都奉他們為上賓,太學生紛紛推崇欽慕他們的風範,認為這是學術文風鼎盛,讀書人被重用的時候.申屠蟠卻慨嘆說:"以前的戰國時代,讀書人放言批評,各國諸侯,甚至做到持帚掃門來迎接他們,最後卻有坑殺讀書人,焚燒書籍的災難.今天的狀況和當日可以說差不多."於是就隱居在梁國碭山縣的地方,靠著樹榦搭蓋一間屋子,日子過得像僕役一般.過了三年,范滂等人受"黨錮之禍"牽連,有的死了,有的被處刑,只申屠蟠一人幸免於難.華歆遠見東漢末年,陶丘洪與華歆同郡,自認為眼光見識高於華歆.當時王芬等人企圖廢了靈帝.王芬叫華歆,陶丘洪來共同策定大計.陶丘洪準備前去,華歆制止他說:"廢立君主是非常的大事,伊尹,霍光都覺得艱難而不輕易為之.王芬才性疏略且不夠武勇,一定不會成功."王芬後來果然失敗,陶丘洪這才對他心服.識破詭計三國時,公孫淵(據有遼東)想欺詐魏國,認為如果不和吳國絕交,魏國必定不會相信;若是誘騙吳國的使者來殺掉,那麼魏國就會相信,並且可以得到喘息的機會,慢慢的再自立為王.因此就對吳國稱藩,並且獻馬給吳國.吳王孫權非常高興,討論要派遣張彌,許晏等人,率一萬兵士前去為公孫淵賜爵封位.議論決定之後,群臣紛紛慶賀.顧雍卻說:"太過份了,上下竟然互相欺瞞.這是件可悲可嘆的事,竟然為它慶賀."孫僅說:"遠方的藩國向慕公義,首先臣屬於我國,世祖即位之前得到了河右(河西)之地,比起我們今日,哪能比得上呢 而丞相一人卻為此憂心,為什麼呢 "顧雍回答說:"臣下憂心張,許兩位使者回不來.陛下雖然威名恩德遠播,比起魏國,哪個力量強大呢 現在公孫淵不稱臣於貌,而你臣於吳,如此捨棄鄰近的強大外交援國,卻結交遠方窮乏的國家,這不是人之常情."吳王說:"那為何要稱藩(臣)於我國呢 "顧雍說:"公孫淵想自立為王,怕魏攻打他的後方.想要結交魏國,又因已經結交於吳,怕被認為立場搖擺不定.如果進貢一些物品,結交吳國,那麼吳國一定派使者回報,並且加以冊紂.如此一來,他一方面既可圖得我們將送他的金銀寶器等貴重物品,同時趁此扣留我國的使者,再向魏國稱臣.魏國必然認為他已經斷絕和吳國的關係,一定更加重視公孫淵,而不去討伐他.公孫淵便可藉此得到休兵養民,稱雄遼東的機會.""陛下如果不相信,只要去一封信責備他過於輕率,他的詭計馬上就會被拆穿.依臣下的辦法,只要派遣士兵百人護送使者就可以了.魏國知道此事後,一定認為公孫淵奉事吳國非常誠心,最後依然不會相信公孫淵,那麼他的詭計就不能得逞了."後來,公孫淵果然背叛吳國,完全如顧雍所預測的一般.知晉必亂晉朝何曾,字穎考,晉武帝時為丞相,加贈恃中,又進位為太傅(侍中,太傅都為榮銜).何曾侍奉武帝宴飲,每天三餐要花上萬錢之多.回去之後,告訴他兒子何遵,何劭說:"國家承順天命,接受了魏朝的禪讓,創立基業,延續正統.可是,我每次與皇上宴飲,不曾聽皇上提起治理國家的大政計劃,只是談一些家常瑣事,這不是為後世子孫計謀著想的現象,這一番基業大概自身過去就結束了,後世子孫可能不堪設想."又告訴何遵說:"你們大概可以平安的過一生."隨後指著諸位孫輩說:"這些孩子一定會遇到動亂危亡."後來,何遵的兒子何綏被殺,何綏的弟弟何嵩悲傷地說:"我祖父真是聖明啊!"因"痴"免禍晉朝姚某人的夫人楊氏,是宦官符承祖的小姨子.當時符承祖深受文明太后(晉武帝之母后)寵愛.楊氏對她姊姊說:"姊姊雖擁有一時的尊榮,卻比不上妹妹快樂."楊氏自己時常穿著破舊的衣服,親手做許多費力氣的工作.承祖曾派人用專轎子去迎接她,楊氏硬是不肯坐轎,派去的人強把她抬上轎子,她卻大哭說:"你們想殺了我啊!"因此符家上下的人都稱她為"痴姨".後來承祖出事了,主辦的官吏將他的兩位小姨子抓去,這位"痴姨"因為衣著破舊,特被赦免.知敗思歸晉朝張翰(字季鷹)辭去齊王同大司馬東曹掾(大司馬府中的高級官員)的職務,對同郡的顧榮說:"天下紛亂不安,擁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隱都艱難,我本來就是鄉野之人,性好閑適,早已不求一時的名望.你要好好的以你的聰明防患未然.以你的智慧預留退路."顧榮拉春季鷹的手說:"我也很想和你一起退隱,自在地去採拾山間的野菜,喝江河中的清水."有一天季鷹看到秋風吹起,想起吳中(江蘇吳縣)的蒓菜羹,鱸魚膾,自言自語地說:"人生的可貴,在於能夠適情適性罷了.怎能因當官而被羈留在離故鄉數千里外的地方,為的只是虛名爵位 "於是就叫人駕車趕回故鄉.不久,齊王同敗亡,許多人都說季鷹能料事如神.君不貪官晉朝裴推薦韋忠給張華,張華要任韋忠為官,他卻以疾病為由辭謝.別人問他原因,他說:"張茂先(張華的字)為人虛華不實,裴逸民(裴的字)貪慾多而不滿足,兩人都不顧禮法制度.他們依附賈后,我時時提憂他們會遭覆敗,波及到我.怎麼可以 再撩起衣裳,不知顧忌地來接近他們呢 " 後來張華等果然遭禍,如韋忠所預言的一般.散盡家財北齊神武帝高歡,從洛陽回鄉之後,散盡家產來結交四方 的朋友.親戚故舊很驚訝地問他緣故.他說:"我到了洛陽,看到京師的侍衛軍士,成群結隊地去焚燒將軍張彝的住宅,朝廷害怕動亂,竟然不聞不問.國家政事到了如此的地步,未來的情勢可想而知,錢財怎麼可能永遠保得住呢 "誰想造反唐太宗令衛公李靖教侯君集兵法.隨後侯君集對太宗說:"李靖將會造反.他在教臣兵法時,往往在隱秘奧妙的關鍵,不給臣講清楚."太宗拿此事來責問李靖.李靖答說:"這就是侯君集要造反了.當今天下安定無事,臣所教他的,已足夠剋制四方的蠻夷了.如果要求臣將所有的兵術都傳授給他,這就是有異心了.後來侯君集果然造反.家族免難唐朝郭子儀病重時,任何朝廷百官來探病,都不屏退服侍的姬妾,可是盧杞來探訪時,卻屏退姬妾,自己靠著椅子來接待他.家人很不解地問他原因,他說:"盧杞面貌醜陋,心地陰狠,婦人見到他一定會笑他.以後他若是得志,一定會報怨,那麼我們家族的人全都逃不過."勸公辭官唐德宗時,翰林學士潘炎受到皇上特別的恩寵,他的夫人劉氏,就是宰相劉晏的女兒.京師的大臣有事來拜訪他,等候了好多天,都沒有遇上,於是就送守門的人三百匹縑.他的夫人感嘆的說:"哪有當臣子的人,京師大臣要見他一面,還得先送僕役三百匹縑的呢 處境危險可以想見了."因此,就勸潘公辭官.逃避為相韓熙載在南唐的時候,家裡找來許多侍妾女僕,日日夜夜聽歌賞舞.他告訴家人說:"我這樣做,正是為了避免被任命為宰相."家人問為何要逃避 他說:"中原的那些帝位爭逐者,對江南一直虎視眈眈,早有并吞之意,如果有一日真命天子出現,江南棄械投降都來不及,我不願成為後代千古取笑的對象."王旦進言宋朝王旦,宋子明,真宗三年時,受命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時曾有大群蝗蟲為害,朝廷派人去探察災情,結果在郊野發現死蝗,皇上讓拿來給眾臣看.第二天宰相就帶著死去的蝗蟲上朝說:"蝗蟲確實都已死了,希望將死蝗擺在朝中,讓百官來慶賀一番."王旦卻奏請先不要慶賀.第二天,朝中正進奏事務,卻見飛來大批蝗蟲遮蔽了整個天空.真宗看著王旦說:"假使百官正在慶賀,而蝗蟲卻像這樣蔽天而來,豈不是要讓天下人笑話了 "聞鵑知亂宋朝治平年間,邵佣和他的朋友在天津橋上散步,聽到杜鵑的叫聲,神色憂傷地說:"洛陽以前沒杜鵑,現在有杜鵑來這.天下將要大治的時候,地氣會從北向南移動;將要動亂的時候,地氣會從南向北移動,現在南方的地氣已經來到了.飛禽鳥類,是最先感受到地氣移動的.不出二十年,皇上會起用南方人為宰相,並且會援引許多南方人入朝,一意地更張舊有的典章制度,從此以後,天下會有很多事端了." 到了王安石被命為宰相之後,邵雍的話果然應驗了.避免受害宋朝時,有一位非常兇狠的人,他的鄰居想賣掉屋子,搬到別處好避開這位惡人.別人對這位鄰居說:"那個惡人罪惡快滿了,你不妨緩一緩看看."鄰居回答說:"我就是怕被他當成作惡的最後一個對象."於是就搬到別處去了.沒多久,那位惡人果然因為殺人而被處死.第四部 聰明睿智[按語] 事情阻礙行不通的時候,忽然碰到聰明睿智的人,以一句話,一個觀點啟示了眾人,使眾人像大夢初醒一般的豁然醒悟.不違誓言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偏愛他的弟弟共叔段.共叔段住在城外邊邑的地方,想襲擊庄公,武姜參與了整個計劃.庄公發覺此事,就動員軍隊殺了共叔段,將母親安置在城穎,並且發誓說:"不到黃泉,不要相見了."後來庄公的臣子潁考叔拜見,庄公就賞賜潁考叔肉湯.潁考叔一再拜謝之後才吃,並且把肉留下來.庄公問潁考叔原因.潁考叔說:"小人母親健在,想帶回去獻給母親,讓家母感到無上的榮耀."庄公憂鬱地說:"我偏偏像是沒有母親的人呢 只是悔恨立誓太重,太深了,無法相見,怎麼辦才好呢 "潁考叔說:"這有何困難 只要叫人掘地見到泉水,並在這隧道中相見,那麼就可以不違背前面的誓言了."庄公大喜,立刻照著做.母子相見之後,武姜走出隧道,母子從此又和好如初.聞泣斷案鄭子產公孫僑,有一天在晨間外出,聽到有婦人在哭,就派人將婦人抓來審訊,原來她就是親手絞死丈夫的兇手.官吏問子產原由.子產說:"一般人對於自己的親人,一旦有病痛,必會為他擔憂;若是快死了,一定會憂愁懼怕;已經死了,必然無限的哀痛.現在這位婦人丈夫死了,沒有哀痛之情,只有懼怕之意,所以可以推知有一些姦情."送禮知心齊王夫人去世了,另有七位美人,都是王所寵愛的.薛公想知道王想立哪位為夫人,於是獻上七副美麗的耳環,其中有一副特別好.第二天看最美的耳環在哪位身上,就勸齊王立那位為夫人,齊王果然因此大為高興.懷舊之情太上皇住在長安的深宮裡,心情鬱悶不樂.漢高祖私下通過左右的人,問他為什麼如此.原來是因為平時所喜歡的,都是一些屠夫小販,賣酒賣餅的百姓,以及鬥雞蹴踢(踢球)的遊樂,現在沒有了這些,所以不快樂.漢高祖於是營建新豐市,將故鄉豐縣原有的百姓都遷來這裡,街道巷弄,房屋景物的樣子,都像豐縣原來的樣子,男女老幼一來到路頭,都各自知道他們的房子在哪裡;把狗羊和雞鴨在大街道上放了,也都能夠走回自己的家.這是工匠胡寬所建造的.太上皇從此以後非常的愉快.並非不孝漢景帝時,房年因為繼母陳氏殺了他父親,於是將陳氏殺了.廷尉就以大逆不孝之罪,將他判處死刑.景帝對判決的公正有點懷疑.武帝那時十二歲,陪侍在旁,就對景帝說:"繼母於己如親生母親,是因父親的關係.現在繼母殺了他的父親,當他下手殺人時,母子的關係已經斷絕,而變成殺父的仇人.因此不應該用大逆不孝之罪來判他."景帝覺得有道理,就接受武帝的意見.欺詐無道漢武帝的太子劉據殺了佞臣江充.武帝大怒,派兵追捕他.太子向南方逃亡,自認為難免受罪,逃到了太湖之後,就自殺了.十年後,一位太子以前的舍人告訴名為成方遂的人說:"你的長相很像太子(劉據)."成方遂對這話很在意,以為可以藉此謀利,於是乘著黃牛車到了皇城,騙人說自己就是太子.武帝於是下詔,集合眾公卿來辨認,可是因時隔甚久,辨識不易,沒有人敢說什麼.當時的京兆尹雋不疑後來才到現場,即刻喊來隨從將他捆綁收押,並說:"以前蒯聵出奔國外,要回國時,公子輒拒絕接納他,孔子在《春秋經》中認同他的作為.太子得罪先帝,逃亡於外而免於一死.現在親自到了京城,就是眼前活生生的罪人了."廷尉一番考審,終於發現這一段奸詐情節,因此以詐欺無道,被腰斬處死.天子和大將軍霍光,聽到此事都嘉許雋不疑說:"公卿大臣,應該任用熟習經典治術,了解大義的人."從此之後,雋不疑在朝中名氣更高,更受看用,當時很多高層的官員都自認比不上他.明察秋毫漢昭帝時,上官架,桑弘羊和霍光之間,因爭權而有仇怨嫌隙,於是叫人假冒燕王旦(昭帝之兄)上書,控告說:霍光出外校閱禁衛軍演習時,在道上命人迴避,擅自調動將軍府中的校尉,專權自是,任意胡為,令人懷疑他心懷不軌.霍光聽到這個消息,不敢進朝,皇帝就下詔召見大將軍.霍光一進朝,就脫下官帽,叩頭謝罪.皇上對他說:"將軍請戴上官帽,我知道這封信的內容是偽造的.將軍是無罪的.將軍調動校尉到現在不到十日,燕王怎麼會知道呢 況且將軍要做不軌的事,根本不需要校尉."當時昭帝才十四歲,尚書左右的官員都大為驚奇,不久偽造上書的人果然逃走了.築沙為城曹操與馬超的軍隊,隔著渭水對陣,曹操的軍隊一再被馬超的軍隊擊退,而且天氣嚴寒,想把沙子堆起來作為城牆,一 築好卻馬上瓦解,營陣一直建不成,情況很不妙.婁子伯就向曹操建議說:"可以連夜趕工建造,並用水澆灌.如今天寒,沙水一凍結,營城自然就建好了."曹操於是依婁子伯的法子建造,到了天快亮時,營城果然建好了.英雄本色魏武帝曹操準備會見匈奴使者,自認為相貌鄙陋,不足威服遠來的外國使者,於是讓崔季鮭代為接見,自己拿著刀守衛在旁.接見完畢之後,派間諜問使者魏王長相如何 匈奴使者答說:"魏王看起來極為儒雅,但是魏王旁拿刀的那位,才是真正的英雄."山雞鳴舞魏武帝時,南方進獻山雞,想要它叫一叫,舞一舞.卻想不出好辦法.公子倉舒(曹沖)就叫人搬一面大鏡子擺在它前面,山雞從鏡中看見自己的影像,就一直舞叫個不停.目識刺客曹操派刺客去見劉備,準備行刺.刺客見到劉備之後,先與劉備討論如何攻擊曹操,極合劉備的意思.不久諸葛亮進來,刺客突然不知如何處置,趕忙起來上廁所.劉備就對諸葛亮說:"方才得到一位奇士,可以幫你的忙."諸葛亮慢慢地嘆道:"看來客的臉色變了,神情有些驚懼,視線低而時時露出忤逆之意,姦邪之形完全泄漏出來,他一定是個刺客."於是很快地派人追出去,刺客卻已經跳牆離去了.曹沖稱象魏武帝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沒有辦法稱.他的小兒子倉舒(曹沖)建議說:"將它載上船中,然後在船邊刻下水痕所到的地方,以了解船載大象入水的深淺,而後再以其他便於量稱的東西,來查驗一次,就可以知道了."魏武帝聽了以後,非常高興.蜜中鼠屎吳主孫亮(孫權少子)從西苑出來,想要吃生梅,就派黃門到府中倉庫取蜜來漬梅子,可是取來的蜜裡頭發現有老鼠屎,於是找來藏吏審問.藏吏叩頭拜見,孫亮就問說:"黃門向你要蜜了嗎 "藏吏說:"方才來要,實際並沒有給他."黃門聽了不服.侍中刁玄,張上奏說:"黃門,藏吏個說個的理,不如交付獄官審訊.孫亮說:"這個容易知道."於是叫人將老鼠屎弄破,裡面是乾燥的.孫亮看了大笑,對刁玄,張邢說:"若是屎先在蜜中,里外都會濕透.現在裡面是乾燥的,必然是黃門放進去的."黃門因此伏首認罪.左右的人無不驚佩竦懼.舉頭見日晉明帝才幾歲時,有一天坐在元帝的膝上,元帝問他說:"長安,太陽哪一個離我們遠 "答說:"太陽遠.因為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的."元帝聽了很驚異.第二天,邀宴群臣,告訴他們明帝的答話,又再問一次.明帝答說:"太陽近."元帝一聽臉色都變了,問他說:"為什麼跟昨天的不同 "明帝答說:"抬頭看到太陽,卻看不到長安."眾人因此更加稱奇.機智辨盜前秦苻融,字博休,秦王苻堅的季弟.他在冀州時,有位老太太被人搶劫了,大聲地喊"抓強 盜!"旁邊一位行人替老太太去追強盜,抓來之後,強盜反誣賴 說行人是強盜.這時天色已昏黑了.老太太和過路的人都不知道誰才是強盜,於是一起送入官府.苻融見了笑著對他們說:"這容易知道.可讓二人一起走.先出鳳陽門的就不是盜."後來二人回到官府,苻融很嚴肅地對後出的說:"你就是真正的強盜,為何誣賴人 "他平時偵察審訊姦邪誣妄的罪行,經常運用類似的機智.佛面變胖戴,字仲若.宋文帝時,鑄造了丈六高的佛像,供在瓦宮寺.鑄成之後,嫌太瘦了,匠人卻無法修改.於是找戴來觀看.戴說:"不是面瘦,而是手臂,脾肉太肥碩了."等除去手臂,脾肉的肥處之後,果然臉部不覺得瘦了.眾人因此大為嘆服.亡君之樂隋朝的樂工王令言,對於音律頗有精妙的領悟.大業末年,隋煬帝將要游幸江都,王令言的兒子本應隨行.有一天,王令言忽然聽到戶外有人彈奏琵琶,彈出來的音樂是(翻調安公子曲).王令言當時在卧室內,聽到之後大吃一驚,驚駭地趕緊起來說:"變!變!"急忙叫他的兒子,問說:"這個曲子,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 "兒子說近來才有的.王令言一面感慨,一面落淚地對兒子說:"你千萬不要隨行,皇帝此去一定回不來了."兒子問他原因.王令言說:"這個曲子屬於宮聲,宮調的特色是聲情一往而不返.宮聲象徵國君,所以我由此推測得知."後來煬帝果然在江都遇害.識假佛齒唐代有和尚假造佛齒,拿它敲擊東西,不論如何堅硬,都被它一擊就破.傅奕說:"這一定是金剛石,本身極堅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傷了它,只有羚羊角可以破壞它."於是取來羚羊角一敲,金剛石假造的佛齒就碎了.龜甲知官唐朝張說的女兒嫁給盧姓人家.女兒曾為她的公公求官,張說不說話,指著床上的龜甲給她看.女兒回去對她丈夫說:"公公得到詹事(詹,占同音)的官斷失金案唐朝李勉,鎮守鳳翔時,有屬縣列籍的平民,因為耕田,而得到一瓮的馬蹄金.有人把它送到縣府去,府中的官吏準備把它擺在府廳上,縣令很高興獲得這樣的寶物,想要將此當成自己的一項特別的功績,又顧慮公家主管收藏物品的人不夠嚴密謹慎,於是把它安放在私人的地方.過了兩晚,縣令同其他官吏再開瓮檢查,卻都成了土塊.瓦金出土的時候,鄉里之人都來觀看察驗過,現在突然變成土塊,沒有不感到驚惶駭怕的,於是將整個情形報告府里,研究案情的人都認為,一定是有人用奸計換了金子.於是派遣理曹掾(負責審理案件或審判者)和軍吏幾個人去審訊此案.由於村裡的百姓,都證明瓮中確實有金子,縣令被眾人所排擠,又是眾怨之所在.隨後,因為責辱,審訊愈來愈嚴厲,終於以偷換金子之罪招認.案情記錄已經很完整了,只是沒有追究出藏金或變賣的去向,於是命令看守的仆奴,以嚴刑逼問.結果,有時說藏在糞土中,有時就說投到水裡去了,過程紛亂,只好再往上詳細呈報.李勉看了,也非常生氣.隨後在宴會中提到此事.當時袁相(公滋),也在李公的幕下為客,自言自語說:"此事還沒有到結局."於是請李勉再詳說一遍.李勉說:"換金子的情況很清楚了,如果說還沒有完結,那就是另有發現,不是判官所能探察出來的情節."袁相說:"沒錯."因此整個案子便移到府中來偵辦.於是派人打開瓮子算清楚土塊有二百五十塊.隨後,責問最先發現的人,證實數目無誤,就回復原狀再收存起來.又到街上收購,借用金子,將它熔鑄成與土塊一般大小.全部完成之後,才稱到一半,已有三百斤重了.再問當時有幾個人來搬運,原來只是二個農夫,用竹桿抬到縣內,事實上,整個金子的重量很重,不是兩人用竹杆子可以搬得了的.顯然可以得知,這些金子在搬運之前,已被換成了土塊案情終於大白,宰邑(縣令)的冤情也獲得清白.李勉因此對袁相非常佩服.巧辯國君南唐時李德誠受封為趙王.鎮守江西的時候,有位命相師稱:世人的富貴貧賤,只要一眼就能分辨判斷.趙王就叫幾位女妓和他的妻子滕國君,都按同樣的打扮和穿著,一齊站在大廳中,請命相師分辨他們的貴賤.這位相師低著身子進來,說到:"國君頭上有黃雲."所有的女妓不自覺的都抬起頭.相師就指著沒有抬頭的女子說:"這就是國君了."趙王很高興,並且送給他厚禮.智服使節唐德宗即位時,淄青節度使李正己上表說要進獻朝廷三十萬貫錢.皇上想接受,又怕是假的;想辭謝,又找不出好理由.宰相崔佑甫建議派遣使者去慰勞淄青的將士,藉此將李正己所要進獻的錢賞賜給他們,讓將士人人感戴皇上的恩德,也讓各路節度使了解朝廷並不著重財物.德宗接受他的建議,李正己因此大感慚愧而畏服.有神無神永安王高浚(北朝時人,高歡的第三子),八歲的時候,對大學士盧景裕說:""祭神如神在",到底是說有神呢,還是無神呢 "景裕回答說:"有神."高浚說:"如果有神,應當說:祭神神在.何必那麼麻煩多加一個"如"字呢 "景裕聽他一說,竟不知道要怎麼來回答.生無謚號唐朝裴休,很喜歡古物或一些奇異的東西,在他負責皇帝詔令的時候,有位親戚調任為曲阜的縣令,得到了一個古盎(古盆)送給他.盎上隱隱約約的有九個古篆字,上面的字是:"齊桓公會於葵丘歲鑄".裴公認為這就是春秋時代的古物,珍視得就像貴重的古器物一般.在檢校詔令文書的文稿之餘,時常請親陰好友一一觀賞.突然有一位門客劉舍人,認為是近代人假冒的.裴公很不高興說:"有什麼根據呢 "門客說:"我看《禮經》上記載,諸侯去逝五月之後下葬,完葬之後,返回原先停棺的禮堂拜祭,在返回拜祭之後.開始只在早晚各一次哭祭,過後才論定謚號.葵丘會諸侯,本來就是在桓公生前,怎麼會有"桓公"的謚號呢 "裴公至此才恍然大悟了.大國風範宋初南唐的君主李,拿五萬兩的銀子贈送趙普.趙普將此事報告宋太祖.宋太祖說:"這不能不接受,只要寫封書信答謝他,並送一些財物給使者就可以了."趙普一再辭謝,宋太祖說:"大國的風範,不可以自己削弱,應該讓對方無法測度."到了南唐君主的弟弟李從善來朝貢,除給一般正常的賞賜之外,又暗中送他白金,數量和他們送趙普的一樣多.南唐君臣因此都非常驚駭,也佩服宋主的器量.得蟹班師宋朝曹翰攻打幽州時,帶領自己的部眾從城的東南角落攻打.士兵掘土的時候,掘到許多蟹,就獻給曹翰.曹翰看到之後,對眾將領說:"蟹是水生動物,而住在陸地上,生長存活的地方不正常,而且腳特別多,似乎表示敵人的援軍很快來到,是無法再繼續攻下城池的象徵.而蟹,解,音相近,意亦隱含,我們還是帶回去吧!"不久果然應驗了曹翰的推測.船浮鐵牛宋代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的浮橋,以八隻鐵牛作樁,用繩索聯接著,一隻鐵牛約有數萬斤.治平年間,河水暴漲將繩索沖斷,一隻鐵牛被衝進河裡淹沒了,於是招募能夠將鐵牛弄出河中的人.真定的僧人懷丙,就用兩條大船,裡面裝滿土,夾在牛的兩邊,用繩索系起來,並用大木頭當作權衡輕重的秤稱一般,鉤住鐵牛,然後慢慢將船中的土搬掉,船於是往上浮,鐵牛也就弄出來了.轉運使(地方高級官吏)張燾將此事上奏朝廷,朝廷於是賜他珍貴紫衣一件.巧修鹽井宋楊佐,字公儀,進士及第.仁宗時擔任陵州(今四川省境內)的推官(僚屬).州裡面有一口鹽井,有五十丈深,井的周邊都是石頭.底下用柏木做成井欄,凸出井口,用繩索垂下,才能取得井水.這口井用了好多年了,井欄都已朽壞,想換掉它,但是陰濕之氣一直冒上來,人一進入往往窒息而死,只有在雨天,陰濕之氣才會因雨水而下降,稍微可以工作,天氣一放晴就得立即停楊佐因此教工人用一個大木盤裝水,盤底穿孔,讓盤裡的水像雨水下來一般,稱之為雨盤.用這樣的辦法,經過幾個月,井欄終於完全更新,原有的許多損壞的地方都得到了修復.騎驢使者唐朝李夷簡未中科舉以前,當鄭縣縣丞,涇軍作亂時,有位使者騎著驢,急急忙忙地趕往東方.李夷簡發現後,就報告刺史說:"聽說京城有變故.這位使者必定不是朝廷所命.希望將他抓來審問."結果竟然是朱派往聯絡弟弟朱滔的人.智屈西夏宋朝王旦為宰相時,西夏趙德明要求供應萬斛(十斗為斛)糧食.王旦於是請皇上下詔主管官吏,備齊百萬斗的粟米,並且詔請趙德明前來領取.趙德明因此大為慚愧,方才作罷.精明斷案宋朝王文恪(名陶,字樂道),以節操文章著稱於世,而性情卻是喜好官府中的行政事務.王文恰當洛陽太守時,長水縣申請買木材的錢數十萬.王文恪看了申請的公文之後,連忙叫屬下下一道命令到縣裡,令縣府即刻追捕買木材的人,並直接送到洛陽府.當所有與這件事有關係人都送到之後,全部都交由屬官審理查辦.屬官問其原由,王文恪答說:"凡是公文都是先書寫畫押.然後再蓋印,所以印痕在書寫的文字之上.現在竟然先蓋印,後再書寫畫押,一定有詐."一經偵訊,果然是重複請錢,偷取印信來蓋的.洛陽人因此部佩服他的精明.巧用民力宋仁宗時,種世衡為澠池縣縣令,山邊上有座廟,世衡想加以整修,但梁又大又重,好多人都抬不動.種世衡於是命令縣府的士兵把頭髮剪掉,就像角力的選手一樣,然後叫幾組人走在馬的前面,對城裡人說:要到廟裡面去教人角力.結果整個城裡的人都跟去觀看.看熱鬧的人都到了,種世衡就對那些群眾說:"你們先替我把廟的大梁弄上山,架在廟裡,然後再看角力."眾人聽了都很高興地下山一起抬大梁,一下子就完成上樑的工作.智破盜猴楊繪字元素,宋仁宗時,因為母親年老,請求到眉州主政,後來改任興元府.有一次,府中官吏請求捕抓越牆偷盜府庫布匹的人.楊繪先去現場察看,發現痕迹不像人進出的樣子,就說:"我知道是誰了."叫人找來耍猴子的人,經一查問,這個人就全盤招供了.府里的人因此無不佩服他的明智.灌水取球宋朝文彥博,幼時與小朋友打球,球忽然掉進柱子的孔裡面,拿不出來了.文彥博於是叫人拿水灌進柱孔,球就浮了出來.擊瓮救友宋朝司馬光,小時候與一群小朋友遊戲,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掉進水缸里,所有小朋友都嚇得大喊大叫,不知怎麼來救他,司馬光很鎮定地拿起石頭,將水缸打破,水都流了出來,從而救出了小朋友.免人恥笑交趾進貢怪異的動物.稱它為麟.司馬光說:"是真麟假麟無法知道.假使是真的,不是自己得來的,就不吉祥;倘若是假的,不免被南方的蠻人所笑.請多給他們一些賞賜,並且把它送還."辯識盜賊宋朝懷州河內縣(今河南境內)的董行成,善於辨識盜賊.有一個人從河陽的旅店裡,偷了注宿人的一頭驢以及皮袋,天快亮時,來到懷州.董行成到街上發現了,大聲叫道:"小偷別走."那個人馬上下驢,很快就招供自己的罪行.別人問為什麼知道那個人是賊 董行成說:"這頭驢走得很急而且冒汗,並不是趕很遠的路.這個人見人就拉著韁繩從遠處繞過,這表示有所畏懼.因此可以知道是賊."不久,驢子的主人按著驢子的足跡趕到,整個事件就如董行成所說的一般.以小計大張字柔直,中進士,不隨意與一般世俗周旋.宋高宗時調任主持處州政務.有一次要造大船,幕僚不知如何估計大小,費用多少.張就教他們先造一艘小船,先丈量小船的大小尺寸,而大船就以小船的十倍大來造,那大船的費用就可以算出.又有一次要築紹興園神廟的牆,請工匠來估價,說要經費十萬貫.張就叫人先自己築一丈長,來概算整座牆所要的經費,結果只要兩萬貫即可,於是就拿兩萬貫給工匠,請他們來築牆.水中鋸木明朝人尹見心當知縣時,縣城臨近大河,河裡有一棵樹,從水裡長出來,不知道哪一年就有了,根干已經穩固了,經常撞壞船隻.尹見心問人說:"為什麼不砍掉呢 "百姓答說:"根盤固在水底,沒有辦法除去."尹見心說:"很簡單."於是派一個會潛水的人,去丈量樹木從水底至水面根乾的長度.然後作一個比根干稍長的杉木桶,桶的兩端打通,再從樹頂端將木桶穿下,打進水中.然後再用大的水瓢,將木桶中的水取凈,再派人進入木桶里將樹木鋸掉,終於解決了這個擾人的問題.堆土立碑明成祖在鐘山建造一座石碑,非常宏偉壯麗,超過平常的石碑一倍以上.碑文雕刻完成後,因為獸的背脊太高,石碑立不上去.主事者很憂慮,不知怎麼辦才好.有人為他想出一個辦法,叫人挑土把石碑堆築得和它的背一樣高,然後平移到獸背上.第五章隨機應變[按語]事情的發生,往往如急雷閃電一般,快得令人措手不及.如果不是平常就修養已久,都會茫然驚惶,不知所措.只有頭腦聰明,反應敏銳的人,才能夠發揮個人的機智,在頃刻之間隨機應變.傷胸摸腳項羽對劉邦說:"喧擾爭鬥幾年,只是因為我們兩人的關係,不要為了我們,苦了天下的父子百姓,希望和你決一勝負."劉邦說:"我寧可鬥智,不願鬥力."於是就數說項羽的十條大罪.項羽大怒,此時,弓隊的伏兵放冷箭射劉邦,傷了劉邦胸部,劉邦卻摸著腳說:"敵人射中我的腳趾."當時楚兵強大,漢軍勢弱,如果直接說傷到胸部,恐怕軍隊士氣會受到影響.開國的帝王,雖然在倉卒緊急的情況下遇到危難,他們的智慧也表現得跟平常人不同.解鞍退敵漢朝李廣,曾經率領百餘位騎兵外出打獵,匈奴忽然來了,李廣於是命令士兵全部下馬並卸下馬鞍.匈奴懷疑有伏兵,因而離去.望梅止渴魏武帝曹操曾在行軍中,因為天氣炎熱,所以,全軍士兵都口渴異常.曹操於是下令說:"前頭有座大梅林,梅子很多很大,而且甘甘酸酸的,可以解渴."士兵聽了之後,都流口水了,借著這樣的引誘,使得軍隊再找到水源.以靜制擾三國時張遼曾駐兵長社,當時軍中有人準備造反,趁夜裡製造驚慌混亂,一起火,全軍為之紛擾.張遼對左右的人說:"不要妄動,不會全營的人都造反,而是只有少數要作亂的人想藉此擾亂人心罷了."於是下令說:"不造反的人安靜地坐下."張遼就帶領親信兵士數十人,站在營陣當中.過一段時間,就抓到首謀的人,把他們殺了,全軍將士都安定了下來.答問機警南朝宋文帝派遣劉彥之攻打河南,結果一敗塗地,士兵紛紛丟棄兵甲,軍庫因此變得空虛.一次,文帝舉辦宴會時,有一位歸化的人在坐,文帝問庫部郎顧琛,府庫中兵仗尚有多少 顧琛就詭稱說有十萬之多,至於舊庫中的乓仗則守秘,不說有多少.文帝在問了之後,正後悔失言,幸好有顧琛如此作答,內心甚為高興.壽比南山南朝齊武帝蕭道成曾對群臣說:"我以後應該加什麼樣的謚號 "當時眾人不知怎麼回答.王凌儉因此示意庾杲之答話.庾杲之說:"陛下壽比南山,可與日月爭輝.千年以後,哪裡是臣下能夠輕易度量的呢 "當時在場的人無不稱讚他的應答.馬槽退敵獨孤永業,字世基,北齊後主武平年間為河陽道行台洛州刺史.當時北周武帝宇文邕親自攻打金墉.永業率兵抵抗,並問說:"是哪位達官貴人,想要幹什麼 "北周人回答說:"至尊親自駕到,主人為何不出來看看客人 "永業說:"客人來勢洶洶,所以不出來看."於是下令連夜搭建二千個馬槽.北周人聽到之後,以為大軍將到,於是撤離.糧滿倉足六朝時有個人叫庾域,字司大,年少時沉靜寡言,鄉里人人都認識他.他擔任華陽太守時,北魏軍隊圍攻南鄭,州內糧食匱乏,因而憂慮民心散亂.庚域將州中數十處空倉親手一一加上封條,然後對將士說:"這裡面的糧食都是滿滿的,足夠支持兩年,只要堅守城池即可退敵."上下人心因此安定下來.敵軍退卻之後,庾域因為功績卓越被命為羽林監.安定人心顏真卿,字清臣,唐玄宗時官任平原太守,當時安祿山已攻下洛陽,就派遣段子光帶著李,盧奕,蔣靖三人的首級繞行河北,想使人心驚恐.顏真卿擔心眾人驚怕,就騙諸將說:"我一向認得李等人,這些首級都不是他們的."於是殺了段子光,將李橙等三人的首級藏起來.過些時日,才結草將頭顱連上軀體,裝進棺木下葬,並設神位祭拜.失印不驚唐朝裴度擔任中書令的時候,一天突然有人報告說官印丟了.裴度不發一語.不久,又報告說依舊在原來的地方找到,裴度也沒有高興的樣子.有人問他,他答說:"中書官印丟了,頂多只是掌理文書的官吏偷去印文書罷了.如果急著找回來,那麼他們會把它丟到水裡或用火燒了.表面上不著急,那麼他們就會送回原處."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器量見識.以靜鎮動李石,字中玉,唐文宗時被拔擢為中書門下平章事.有宦官從邊城回來,騎馬進入金光門,造謠說軍隊快要攻打進來了,使得京城一時人人慌亂,四處逃匿,煙塵瀰漫,上下百官甚至來不及著裝,胡亂穿上襪子就騎馬逃了,朝廷中各部的大官也相繼逃跑.鄭覃當時任宰相,也準備離開.李石勸說:"事情如何無法預知,最好坐鎮朝中,等待大勢穩定,要是宰相走了,那麼京城必然更加混亂.若是變亂不測,縱使逃了,又能跑到哪裡 你的作為,人人都在看著,不能隨隨便便."因此,鄭覃更認真地處理文書,就如平常一般.市井間的一些無賴觀望著南關一帶的情勢,暗中持兵器等待變亂.不久,情勢終於安定下來.當時若不是李石勸宰相鎮定,局勢幾乎就難以收拾.造旨安民李崧,自幼聰敏,以善寫文章而出名,後唐庄宗(李存勖)時,任鎮州參軍.同光三年,庄宗命魏王李繼發任行營都統,樞密使郭崇韜任行營都招討使,李崧任書記,大舉攻伐前蜀(十國之一).前蜀平走後,劉皇后聽信宦官讒言,由京師暗中派人到蜀地,教唆李繼發殺郭崇韜.李繼岌得皇后密令,召入郭崇韜,以鐵錐擊碎他的頭顱.郭崇韜一死,蜀地頓時人心惶惶,大有再度叛變之勢.李崧於是晉見李繼岌,質問他:"魏王為什麼作出這麼危險的舉動呢 今天我們軍隊遠征五千里,沒有隻字片語的詔書,就擊殺朝廷大臣,動搖蜀地人心,這不是自招禍亂嗎 "李繼發說:"我也很後悔,現在怎麼辦呢 "李崧於是召集了三,四名書吏秘密商議,連夜以黃紙做成假詔書,於隔天一早公開告示眾人,人心才逐漸平息.單腳幽默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一天和凝問馮道說:"先生新買的靴子多少錢 "馮道舉起右腳給和凝看,答說:"九百元."和凝性情急躁器量又小,聽了馬上回頭對下官說:"我的靴子何必要用一千八 "馮道又慢慢的抬起左腳,說:"這也九百."和凝的怒意才消解了.以靜闢謠後唐明宗生病,無法處理朝政,京城中謠言四起,有人逃往深山幽谷,或暫時藏匿在軍營里,官吏都無法禁止.當時范延光擔任樞密使,有人就勸他用嚴刑重法來管理百姓.范延光說:"制動要以靜,對待這樣的事情,最好再等待一些時候."不久,明宗的病情稍微好轉,京城也就安定了.高呼萬歲張乖崖,宋太祖時為成都太守,當時天下初定,戰火方熄,人心惶惶不定.一天集合軍隊大檢閱.張乖崖才出現在檢閱場,眾人就對他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張乖崖就下馬,向著東北天子所在的方向,也高呼三聲萬歲,隨後上馬繼續前行,眾人因此不敢再喧鬧.韓魏公(韓琦)聽到此事之後說:"在那樣的情況下,我也不敢處理."仗打專副宋太宗時,王德用在定州,一天倉庫發放軍糧,軍士因為所給的米有點黑,就大聲喧嚷騷亂.監守官害怕,逃走躲起來.有四名士兵因為米黑來見王德用.王德用說:"你們隨我親自到倉庫中去一趟."於是來到倉庫,召來專副,責問說:"昨日我不是命你供給兩分黑米,八分白米嗎 "隨著喊侍從杖打專副.又對那四名士兵叫道:"黑米也是公家的東西,不配給你們,難道應該丟掉嗎 你們為什麼敢如此的喧鬧,還想自己決定配什麼米 "士兵一聽,嚇得全身冒汗,一拜再拜,王德用這才放過他們,整個倉庫就恢復平靜了.智嚇船夫宋真宗時,契丹侵犯河北地區,真宗親至澶淵,任命丁謂主持鄭州政務,兼齊,濮等州的安撫使.因為契丹已經深入國境,百姓驚恐紛亂,爭相趕往楊劉渡,希望渡河避難;但是渡船人卻趁機要求更多的錢財,又不按正常情況擺渡.丁謂於是押了犯死罪的囚犯,騙說是般夫,就在河上將他斬了.船夫人人心懼,百姓因此得以順利渡河.巧治市場宋朝文彥博主持永興軍政時,百縣(在陝西境內)人曾上書說陝西一帶的鐵錢,使用起來對百姓不方便,請求廢除鐵錢.朝廷雖然不採納,但他家鄉的人卻都知道了,紛紛用鐵錢買東西.而賣的人卻不肯接受,長安因此亂了起來,街市大部分都關店休市.官吏建議加以禁止,文彥博說:"這樣只有讓民眾更加慌亂."於是找來絲絹行的人,將自己家中數百匹的縑帛拿出請他們賣,並說:"賣的時候,一律收取鐵錢,不要收銅錢."因此民眾知道鐵錢並未廢除,市場就回復平靜了.剪髮驗功宋仁宗慶曆八年閏正月,仁宗準備於正月十五再張燈結綵慶祝,曹皇后加以勸諫制止.十五過後第三天,幾位侍衛兵士作亂,夜裡穿越房舍,到仁宗的寢殿敲門.此時曹後正服侍仁宗,知道變亂髮生,馬上起來.皇上想出去,皇后即刻關上閣門,擁著皇上,不讓他出去,並很快的召喚都知王守忠,命他帶兵進來.此時叛賊殺傷了宮裡的嬪妃以及太子,連皇上皇后都清楚地聽到作亂殺人的聲音,而宦官竟以乳母處罰小女孩欺騙皇上.皇后於是叱責他說:"叛賊就在附近作亂殺人,你還敢隨便欺騙皇上 "皇后預測叛賊一定會放火,暗中拿水跟在他們後面.果然叛賊拿著火把到處燒帘子,因為早已備了水,所以,得以即刻滅火.當天晚上,所派遣驅使的宦官仆侍,皇后都親手剪去他們的頭髮,並明白的告訴他們說:"明天行賞,就以頭髮作為證據."所以每個人都拼了性命,全力完成任務,因此叛賊很快的就被消滅了.遲到有理宋仁宗久病無法上朝處理朝政,一天,病情大為好轉,很想見宰相,於是在便殿里,宣召宰相呂許公(夷簡).呂夷簡接到詔命,過了好些時候才前往.當時宰相贊公獲命之後,很快就趕到,而呂夷簡依然自在地慢慢前往.見到仁宗之後,仁宗就說:"久病才剛有起色,很高興和你們見一面,為什麼還這樣慢慢地來呢 "呂夷簡從容的上奏說:"陛下身體違和,天下百姓,朝廷內外,都非常憂慮.而今突然召見左右近臣,如果臣下等人急速賓士進宮,恐怕會驚動內外啊!"皇上因此認為呂夷簡的作為非常符合宰相的身份.通權達變宋英宗剛崩逝,緊急召請太子,太子還沒到,英宗手指又能活動了.曾公亮一時大為驚愕,趕忙通知韓魏公(韓琦),想暫時不要召請太子.韓琦拒絕他說:"先帝如果死而復生,已是太上皇了,更要儘快召請太子."可見韓琦是多麼能夠通權達變.發餉平亂宋朝時要供給兩川軍士緡錢,當時詔書只下達西川,東川並未領受到,東川上下軍士因此大為憤怒,甚至想起而作亂.杜黃裳於是對主事者說:"朝廷怎麼可能忘了東川呢 大概詔書被留置拖延了."同時立即打開州郡的公庫,將錢發放給軍士,數目完全比照西川,眾人才因此安定下來.報曉止叛金國人敬忠義,跟隨完顏宗弼渡過淮水,攻打壽州,廣州等地.完顏宗弼稱讚他說:"這人英勇才略超乎常人,是將帥之才."金熙宗皇統四年,敬忠義受封為博州防禦使,公事之餘,學習女真文字以及古代的算學,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完全通曉.在州郡任內,從不幹打獵宴樂遊玩的事,一切都以自己的職務為首要,所以郡中的各項政事都井井有條.有一天晚上,夜黑風高,獄中的囚徒計劃越獄,危急之下,手下的將校都非常的惶恐驚怕,不知如何處置;敬忠義依然從容不迫,只是命守更的吏士打鼓吹角,囚徒以為天將亮了,不敢逃出,只好安分地回到牢房去.等到敬忠義官職屆滿,郡中的百姓上奏皇上請求留任,朝廷就下詔從民所請.拿錢借瓦宋高宗南渡後,朝廷文武百官停駐臨安,於是規劃改建原有的宮廷林園為臨時辦公處.結果,才建成一座宮殿,還缺屋瓦,卻碰上下雨,郡守與上下屬官都非常的擔憂.忽然一位官吏說:"多派一些兵士,拿著鐵鏹(錢貫)分別到各處的關,廂,鋪,店,去租借一些屋檐上的瓦,等到一月半月,新瓦送到之後,再如數償還."郡守與屬官聽到,覺得有道理,照著辦理,於是很輕易的將宮殿缺瓦的問題解決了.五錢折半宋朝時,京城忽然缺現錢,街市間人心惶惶.有位官員,趕忙找了一位理髮師幫他梳理頭髮,並且將五錢折半當二錢用,來賞給理髮師,同時對他說:"這種錢在幾天以內,朝廷會下旨不再使用,你得及早用了它."理髮師親耳聽到朝廷的旨意,便對人說了,結果一傳十,十傳百,不出三日,京城的現錢一下子都出來了.黃炳買飯宋理宗嘉熙年間,峒丁造反.黃安宰,黃炳集聚兵員加以守備.有一天五更的時候,發布盜寇來襲的警報,二黃就派巡尉率兵迎戰敵人.眾人都說:"肚子空空的."黃炳說:"你們快出發吧!飯很快就送到了."隨即便率吏役帶著竹篾木桶,沿街對眾人說:"知縣買飯."當時家家戶戶正作好早飯,都有熱飯熱水,多付給一些價錢,很快的就能送往戰場,戰士都飽餐一頓,一戰下來,輕易的就打敗敵人.宦官刁難宋朝趙從善擔任京尹的時候,內廷宦官想為難他,下條子要他準備三百張祭祀用的紅漆桌,並要求一天之內辦妥.趙從善於是命令下屬到酒樓茶館,借取桌子,洗刷乾淨,糊上白紙,再用紅漆漆上.宦官又為難他說:內廷兩宮要到景園聚會,要求供給三千支火炬.趙從善即刻下令將各遊藝場所,伎館中,凡是蘆葦做的席子取來,並且用油脂灌實,倦成火把綁起來,再用繩子系在路邊松樹上,一點起火來,沿路通明,如同白天一般.系舟做橋汪德臣,字舜輔,元憲宗時受封為鞏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元帥.憲宗征伐西蜀的時候,到了嘉陵江與白水交會的地方,水勢極為洶湧湍急.憲宗問說:"要多少船隻才可讓大軍渡河 "汪德臣說:"大軍上百萬之多,不能停留,更不能拖延太久,應當另想辦法."於是,就派人將船聯繫起來,做為橋樑,一個晚上就完成了,人走在上頭,就如走在平坦的路上一樣.憲宗望著左右的侍臣說:"汪德臣不隨便說話,說了一定做到,賜白銀三百兩."於是下令刻石紀載他的功績.以布換衣明朝顧大司寇在并州當太守時,江彬隨皇帝到南方巡幸,所經之處,都設計要地方厚禮饋贈.到了并州也要給顧司寇難堪.當時隨駕人員三千多,江彬卻下令要有六千件衣服犒賞軍隊,並且要求立刻辦理,想要顧為難.顧大司寇答應了,就即刻通告拿三千匹的布,沿街挨戶向民家換取.每一匹布換取兩件衣服,天色未晚,衣服已經辦妥了,連江彬都嘆服不己.指玉為石武陵張家宰瀚(明朝萬曆初年為吏部尚書),和大理寺卿陳某,拜見一位直指.當時陳某因兩次循例進陞官階,於是私下系了玉帶.直指見了很驚訝地問說:"公何時受賜玉帶 "陳某當下局促不安,不知如何作答.張瀚笑著說:"這不過是大理石罷了."勞民傷財明朝人劉大夏掌理庫部時,一天,皇上要索取三保太監下西洋有關的文冊資料,劉大夏趕緊到庫房裡面,把這些資料藏起來.等到大司馬前來索取,已找不到了,這件事就如此作罷.過了一段時間,大司馬知道此事,非常佩服劉大夏的遠見.因為假使找到了這些資料,而再來一次下西洋,那勞民傷財的狀況,就很難想像了.第六部排憂解難[按語]天地之間,除非是毫無仁心或是幸災樂禍,或是有令人咬牙切齒的深仇大恨,否則一般人看到他人煩憂危難時,都會懷有同情心的.可是,卻因為沒有好辦法去救難援助,也只能袖手旁觀,無可奈何而已.要想排憂解難,應該將本篇做為效法的對象.知人之明春秋時代,齊國靖郭君田嬰對齊貌辨非常好,齊貌辨待人有很多毛病,門客都不喜歡他,同時勸阻田嬰不要對他這麼好.孟嘗君(田文,田嬰之子)也私下勸阻他.田嬰很生氣的說:"除非你們這些人,毀了我的家產.如果能讓齊貌辨高興,我會樂意去做,一點也不會推辭."於是讓齊貌辨住最好的房舍,派長子為他駕車,早晚侍奉他進餐.過了幾年,齊威王去世,宣王即位.田嬰與宣王的關係非常不好,所以辭離王宮,與齊貌辨一起到薛地去.到達薛地不久,齊貌辨向田嬰辭別,要去求見宣王.田嬰說:"宣王很不喜歡我,公前去拜見,定會被處死."齊貌辨說:"本來就沒有打算保全性命,請讓我去吧!"到了齊都,宣王忍下怒意來接待他.齊貌辨拜見時,宣王說:"你是靖郭君最喜歡,最信服的人吧!"齊貌辨說:"最喜歡是沒錯;最信服,則不是.君王為太子時,我告訴靖郭君說:"太子面相不仁慈,耳後見腮,眼光下斜偷視——像這樣的人一定反覆無常,不如廢了太子,重新立衛姬的兒子郊師."靖郭君落著淚說:"不可以,我不忍心這樣."這是不信服的第一件事.""到達薛地,楚相國昭陽希望拿數倍的土地來換薛地,我對靖郭君說:"一定要和他換."靖郭君說:"薛地是先王(威王)所賜,雖受後主厭惡,可是我怎麼向先王交代呢 況且先王的廟就在薛地,怎可將先王的廟給楚國呢 "因此,又不肯聽我的意見.這是不信服的第二件事."宣王聽完,慨嘆一番,神色改變許多說:"靖郭君對待我,竟然到這樣好的地步.寡人年少,全不知道這些.你肯替我請靖郭君回朝嗎 "齊貌辨說:"謹遵命."田嬰穿上先王的衣冠,拿著先王的劍.宣王親自到城外迎接他,遠遠望見田嬰,不覺落淚.當時,田嬰能夠認識,了解人才,有知人之明,所以雖然他人批評誹謗這個人才,而自己依舊不受影響.這就是齊貌辨所以能夠不顧性命,樂於為田嬰解決危難的原因.君仁臣直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戰勝之後,把中山封給自己的兒子擊.文侯於是問群臣說:"我是怎樣的國君呢 "大家都說:"是仁君."任座說:"君王取得中山,不封給弟弟,而封給自己的兒子,怎能說得上是仁君呢 "文侯很生氣,任座就逃了出去.再問到翟璜,璜答說:"是仁君".文侯說:"從什麼地方看出來 "璜答說:"君主仁德則臣下正直.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從這裡可以看出."文侯聽了很高興,就派翟璜去請回任座,並親自下堂迎接他,待他為上賓.報效田單貂勃曾毀謗田單說:"安平君(田單的封號)是小人."田單聽說了,特意擺酒席宴請貂勃說:"單哪裡得罪了先生,使先生常在朝中詆毀我呢 "貂勃說:"現在假設公孫子好,徐子不好,再假設公孫子與徐子打鬥,徐子的狗還撲過去咬公孫子的腿肚.若能離開不好的主人,做好主人的狗,那何止是撲過去咬對方的腿肚而已!"田單說:"我聽你的意見,尊重你就是了."第二天,將他推薦給齊王.齊王有九個寵幸的臣子,經常數說田單的壞話,想害田單.田單于是除了冠帽,赤著腳,脫去上衣,露出身體,先上前,再退下來請受死刑.過了五天,齊王說:"你不曾得罪寡人,你照著臣子之禮做,我照著君主之禮做罷了."貂勃出使楚國回來,知道事情的原由.齊王當面賜他飲酒,酒喝得正高興,齊王說:"請相國單來."貂勃於是離開坐席,叩頭說:"齊王您為什麼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 您比起以前的周文王如何呢 比起最近的齊桓公如何呢 周文王得著呂尚,以他為太公;齊桓公得著管夷吾,以他為仲父.現在您得著安平君,獨稱他"單"(直呼其名,無禮之甚),為什麼說出這亡國的話呢 況且您無法保住先王的社稷,燕人起兵攻打齊國領土,您逃到城陽的山裡,安平君率領殘弱的士兵七千人,虜獲燕軍的司馬,收復千里的齊國,這都是安平君的功勞.""那時,安平君如果關閉城陽,自立為王,天下沒有人能制止他.然而從正道來考慮,從公義來著眼,他認為不可以如此.所以修築棧道木閣,到城陽的山中,去迎接您及王后,您才得以回國,治理百姓.現在國家已安定,百姓已經安居,您卻稱他"單".縱然是嬰兒幼稚的思考計量,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您不儘快殺了這九人,向安平君謝罪,國家危險了."齊王豁然醒悟,於是殺了那九人,並驅逐他們的家人,再將夜邑一萬戶封給安平君.竊符救趙魏信陵君請門下賓客準備了百餘輛的兵車,想與賓客前去對抗秦軍,和趙國共存亡.經過夷門(大梁城門名)去見侯生,把要與秦軍一決死戰的情形都告訴他,然後要辭別.侯主說:"公子自己多用心了,老臣無法和公子前往."信陵君走了數里路,心下不痛快的說:"我平時對待侯生的禮數相當周到,天下幾乎無人不知.如今我即將戰死,而侯生竟然沒有隻言片語來為我送行,我難道有什麼過失嗎 "於是掉車回頭去問侯生,侯生笑著說:"臣本來就知道公子一定會回頭的.公子愛好賢能之上,天下有名,現在有危難,不想別的辦法,就要去與秦軍作戰.就好像拿肉投擊餓虎一樣,會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還要禮遇門下呢 但是公子對臣非常禮遇,恩情深厚,公子出發,而臣不送行,公子心中一定不快,所以我知道公子必然再回頭."信陵君一再拜請追問.侯生於是屏退其他人,低聲說:"我聽說晉鄙的兵符,常放在君王的卧室內,而如姬最受君王寵愛,能夠進入君王的卧室,一定有辦法拿到.我聽說如姬的父親被殺,想找人報殺父之仇,都沒辦法做到.如姬流著淚懇求公子,公子派門客砍了那個仇人的頭,呈給如姬.如姬一心想為公子效命,是毫無條件的,只是沒有適當的途徑罷了.公子如果開口請求,如姬一定答應,那就可以取得代表軍令的符節,可以奪下晉鄙的大軍,並開往北方援救趙國,同時擊退秦兵,這等於是春秋五霸時所成就的事業了."信陵君照著候生的計謀,請如姬幫忙.如姬果然偷了晉鄙的兵符給公子.信陵君要出發了,侯生說:"將帥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為了國家安全的緣故.如今公子縱使符節符合,但是晉鄙不將軍隊交出,又再進一步請示,情況必然危險.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與公子一起前去,他是一個大力士.晉鄙聽從,便罷;不聽從,就讓他將晉鄙殺死."於是信陵君去請朱亥.朱亥嘆說:"臣不過是市井間拿刀屠宰的人,而公子親自來訪好多次,我心中深深的感念.現在公子有急難,這正是臣效命的時候."於是與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到鄴的地方,冒稱魏王下令他取代晉鄙帶兵,晉鄙果然在合了符節之後,有所疑心,而不願聽信陵君的.朱亥拿起預藏的四十斤鐵椎,擊殺了晉鄙.信陵君於是帶著晉鄙的軍隊,命令軍士往北援救趙國,從而完成救趙退秦的心愿.神偷退敵齊國出兵攻打楚國,子髮帶領軍隊抵抗,大軍連著撤退三次,楚國的大夫都已盡了最大的力量,齊國軍隊卻愈來愈強.有一個街上的小偷進來請見說:"屬下有一點技藝,希望能為你做一點事."子發說:"好."也不問他有什麼技藝,就派他去了.小偷趁著夜裡拆下齊國將軍的蚊帳,把它獻給子發.子發於是派人將蚊帳送回說:"士兵有人出去砍柴,撿到將軍的蚊帳,特地派人將它歸還將軍."第二天又去取來了齊國將軍的枕頭,子發又派人送回.齊國將軍非常害怕地說:"今天不趕快離開,楚國的軍隊可能就取了我的頭."好話救命秦王和中期爭論,辯不過中期,秦王非常生氣,中期則緩步地走開了.有人為中期向秦王開脫說:"多麼強悍啊!中期也幸好遇到明君,否則剛才的行為,遇到桀紂一般的君王,一定要被殺了."秦王因此不再記恨中期.免糧得城楚國圍攻雍氏的時候,韓國向東周借兵甲與糧食.東周君王很憂慮,將此事告訴蘇代.蘇代說:"君王擔心什麼呢 代可以為君王做到使韓國不向周借兵甲與糧食,並且能替君王得到高都."周惠王很高興說:"你真能做到,我就把國政交你處理."蘇代就去見韓國的宰相公仲說:"你沒聽說楚國的計劃嗎 昭應對楚王說:"韓國已經軍隊困頓,糧食空虛,無法再守住城池了.我們只要趁著他們飢餓時繼續攻打,不超過一個月,一定可以攻下他們."如今楚攻雍氏五個月了,還攻不下,表示楚國已經出問題了.楚王已開始懷疑昭應的計划了.現在公又向周借兵甲,糧食,這等於告訴楚國,韓國已經力量不支了.昭應知道後,一定會勸楚王增兵圍攻雍氏,雍氏一定被攻下."公仲聽了說:"很有道理.可是我們的使者已經派出了."蘇代說:"公何不將高都送給周呢 "公仲聽了生氣地說:"我不向周借調兵甲,糧食已經夠好了,為什麼要給周高都之地呢 "蘇代說:"給周高都,那麼周必回頭歸附韓國.秦國知道,一定大怒,必然燒了周的符節,不再與周互相派使者,從此絕交,這等於公用破落的高都換得完整的周國,為什麼不給呢 "公仲說:"很好."於是不向周借調兵甲,糧食,並且將高都給周,楚國終不再攻雍氏,就離開了.畫蛇添足楚王派柱國(功勛大臣,地位很高)昭陽率軍攻打魏國,在襄陵將魏軍打敗,連下八城,並轉移軍隊要攻打齊國.齊王很憂慮,陳軫剛巧為秦國出使到齊國,齊王問他說:"此事怎麼辦才好呢 "陳軫說:"君王不必憂心,就讓我去叫他放棄攻打齊國."陳軫就前往昭陽的軍中拜見昭陽說:"不知道楚國的戰法,對於打敗敵軍,殺死敵將的人,是怎樣封賞的 "昭陽說:"官是上柱國,爵為上執圭."陳軫說:"還有比這更尊貴的嗎 "昭陽說:"只有令尹."陳軫說:"現在你官拜令尹,這已是一國之中最高的官位.我打個比方,有一個人送他的門客一大碗酒,門客彼此說:"幾個人喝一碗酒不夠,大家就在地上畫蛇,誰的蛇先畫好,誰就喝."有一位說:"我的蛇已經畫好了."拿了酒,站起身說:"我還可以替蛇畫上腳."等他為蛇畫腳而還沒畫好,另一個人奪下他的酒,喝了下去說:"蛇本來就沒有腳,現在你卻為它畫腳,這就不是蛇了."""現在你輔佐楚國,攻打魏國,消滅魏軍,殺了魏將,功勞再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你的官位不可能再加高了.如今又移轉軍隊攻打齊國,打勝齊國,官爵不可能再加;打不勝齊國,自身犧牲,爵位也被解除了,在楚國將一無所有,這等於是畫蛇添足一樣.不如帶軍隊離開,留些恩德給齊國,這才是長保富貴的方法."昭陽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撤軍離去了.不戰而降武臣(武信君)攻下趙國十座城之後,其餘的都不肯投降,於是帶兵向東攻打范陽.范陽人蒯通,就去遊說范陽縣令說:"因為感傷公即將死去,所以特別來哀悼;雖然如此,可是我也要恭賀你因為有我而得生."范陽令說:"為什麼哀悼呢 "蒯通答說:"秦國的法令非常嚴格,你當范陽令十年了,殺人家的父親,讓人子女成為孤兒,也砍別人的腳,在別人的臉上刻痕劃記,一個個的數也數不清.而那些慈父孝子之所以來向你報仇,親自殺了你,是害怕嚴厲的秦國法律.如今天下大亂,秦國的法律已經無法施行.那些慈父孝子,必將要親手殺了你,他們才會甘心啊!這就是臣下為你哀悼的原因.""現在諸侯一一叛離秦國,武信君的軍隊也將來到,而你還要固守范陽,城內的年輕人都想殺了你,投降武信君.你如果趕緊派臣下去見武信君,還可以扭轉災禍,求得福運."范陽令於是派遣蒯通去見武信君.蒯通對武信君說:"足下若能聽臣下的計謀,必可以不攻而讓范陽投降,不必作戰而能佔有城池,只要發出戰書而能平定大片的地方,很值得吧 "武信君說:"怎麼說呢 "蒯通說:"現在范陽令膽怯怕死,貪得無厭又看重富貴,所以想及早投降,只是怕你認為他是秦國的官吏,而像前面十座城一樣,在投降或淪陷之後,也被殺了.你何不給臣下侯印,讓臣下為你帶去,封范陽令為侯.范陽令就可以乘著有紅色車輪,華麗車蓋的馬車.一旦讓他去燕,趙附近賓士往來,看到的人都會說:"這就是先投降的范陽令所享有的待遇."那麼燕,趙的其他各城,就會不戰而降了.這就是臣下所說的,只要發下戰書即可平定大片土地的道理."武信君聽從蒯通的計策,於是派他賜給范陽令侯印,趙國一帶,聽到這個消息,不戰而投降的,就有三十餘座城.季布脫罪季布率軍作戰,經常使漢王劉邦受困.項羽滅亡之後,高祖就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並且對於收留,窩藏季布的人,三族連坐其罪.季布藏匿在濮陽一位姓周的人家裡,周先生就將季布的頭髮剃掉,用鐵環束在他的頸上,給他穿上毛布衣,裝在喪車裡面,連同他的家僕數十人,送到魯國賣給朱家.朱家心知這個人是季布,就往洛陽拜見汝陰侯(夏侯嬰)滕公,對他說:"臣下都各為自己的主上效命.季布被項籍任用,為項籍效命,那是他的職責.而且,項籍的臣子也沒有辦法一一都殺了.現在皇上才取得天下,單只為了一己私怨,要搜捕處死他一人.為什麼要表現得讓天下人覺得皇上胸襟狹窄呢 況且以季布的才幹,被漢王這樣嚴厲的搜捕,如此下去,他不向北逃亡胡地,就會向南逃亡越地.一個國家最忌諱賢能英勇的人跑去幫助敵人,因為這樣,君王可能落得像楚平王被伍子胥鞭屍一般的下場.你何不找個時機對皇上說明呢 "膝公答應了.等到閑暇的時候,真的就照朱家的意思向高祖進言,高祖因此赦免季布,並且召見他,任命他為郎中.當時的諸侯都讚美季布能夠將剛強的心性,折抑得這樣的柔弱;朱家也因此而名聞當時.迂迴援救漢朝平原君朱建,嚴厲廉潔,又正直剛強,言行不隨意迎合世俗.辟陽侯行為不端正,卻得到呂太后的寵幸,想要和朱建深入結交,朱建卻不願意理他.到後來朱建母親去世,家裡窮得無法出殯埋葬,正在借貸準備喪服及喪葬器物.陸賈一向與朱建友好,就叫朱建準備出殯,而自己去見辟陽侯,向他道賀說:"平原君的母親去世了."辟陽侯說:"平原君的母親去世,為什麼向我道賀呢 "陸賈說:"前些時候你想結交平原君,現在他的母親去世 了,你如果多送錢幫他出殯,那麼他就會為你效命了."辟陽侯於是奉上百金給朱建辦理喪事.過了一段時間,有人毀謗辟陽侯,惠帝大為生氣,交由法 庭審訊,準備處死,呂太后覺得慚愧,自己不便為他說情,大臣大多不滿他的作為,想趁機殺他.辟陽侯處境非常危急,便派人去見朱建.朱建推辭說:"訟案審理正急,不方便見面."朱建卻一面求見孝惠帝寵幸的臣子閎孺,說服他說:"你之所以被皇上寵幸,其原因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如今辟陽侯送交法庭治罪,到處都傳言說是你進讒言,想殺害他.如果辟陽侯被殺,明天太后懷恨,也會殺了你.你為何不袒露身子,懇切的替辟陽侯向皇上求情 皇上聽你的請求放了辟陽侯,太后一定非常高興.如此兩位主上都會寵幸你,你的富貴就加倍閎孺也非常擔憂,就依照朱建的辦法,向孝惠帝求精,皇上果然赦免辟陽侯.當辟陽侯被羈押時,想見朱建,朱建拒絕,辟陽侯以為朱建背叛他,非常憤怒;等到朱建成功的救了他,才大為驚訝.呂太后崩逝,大臣殺了許多呂后家族及有關係的人,辟陽侯和呂太后家族關係非常深厚,卻沒有被殺.而整個保全性命的謀略,全靠陸賈和朱建兩人策劃.片言動主漢武帝的乳母有一位兒子犯法,罪當處死,武帝準備依法辦理.乳母就去請求東方朔幫忙,東方朔對她說:"這不是口舌言語所能爭取的,你想要有些幫助的話,就在你拜見過皇上,要離開的時候,時時的回頭望著皇上,並且小心千萬別說話,這樣或許有一線希望."乳母到後,完全照東方朔的意思做.東方朔於是對乳母說:"你太痴心了,皇上已經長大,怎會再想到他吃過你胸前的乳呢 "武帝雖才志雄大,心意堅忍,卻一下子動了眷戀之情,因而起了悲切憐借之念,就赦免她的兒子.巧救孝王梁孝王(劉武,文帝子)因事觸怒漢景帝,想起鄒陽先前對他的一席忠告,於是找他深入的討論,並且表達謝意,又贈送千金,請他謀求可以消解皇上怨怒,責罪的策略.鄒陽一向與王先生認識,王先生八十多歲,奇計百出,於是就拿這件事去求見他.王先生說:"這種事情很難辦啊!人主有很深的仇恨和憤怒,即一意的想殺了對方,來消解自己的憤恨.縱使以太后那樣的尊崇,及親生骨肉的深厚恩情,都還不能制止,何況為人臣下的呢 你只要去求見王長君,以情感的問題來說服他,他一定會為你想辦法,替你出力."鄒陽心下領悟了王先生的意思,說:"很感謝你,我遵照你的教誨."於是辭別而去,直接到長安請見王長君.王長君,是王美人的兄長.鄒陽在長安留了幾天,趁著空閑的適當時機,就拜請說:"臣下並不是因為長君沒有可供役使的人,而來服待.臣下愚憨,有些自不量力,希望能告訴長君一些事情.""臣下聽說長君的妹妹受皇上寵幸,沒有人能比得上;而長君的行事作為,卻有些不依常理.如今袁盎被刺殺的事正要繼續追查下去,梁王很可能因此被殺.這樣的話,太后也只能將愛子被殺的悲痛,積壓心頭,不能對皇上發泄她的怨怒,可是太后必然會遷怒皇上所親近貴幸的臣子.臣下擔心長君處境可能很危險,所以為你憂愁."王長君聽了,一時有些驚惶失措,說:"那要怎麼辦才好呢 "鄒陽說:"長君若能勸皇上,不要再追查梁王涉及袁盎的事,必可以增強你和太后的關係.太后得到你的幫忙,內心必然深深的感激你;那麼你的妹妹,就同時受到太后,皇上的寵幸,她的地位也就會非常鞏固了.但願長君好好的為自己想一想.""以前,舜的弟弟,一天到晚所想的,所做的,就是要怎麼把舜殺了;等到舜當上天子,卻將有卑之地封給他.一個仁者,對自己的兄弟不會懷恨於心,不會長久記仇,有的只是更加親善厚愛罷了,所以後世的人特別讚揚他們.希望你用這些事例來說服天子,好讓天子不再查辦梁王涉案的事情."王長君聽了說:"好吧!"就找了適當時機向皇上進言,整個事件果然就不了了之.指點迷津東漢末年,劉表的後妻蔡氏,寵愛自己的兒子劉琮,厭惡前妻之子劉琦,和自己的弟弟蔡瑁天天毀謗他.劉琦自覺得很不安全,和諸葛亮研究維護自己安全的辦法,可是諸葛亮不願作答.後來與諸葛亮一起爬到樓上,隨即叫人拿掉梯子,然後對諸葛亮說:"現在上不到天,下不著地,話從你口中說出,就只有我一個聽到,可以說了嗎 "諸葛亮說:"你沒有看到申生留在國內而遭受危險,重耳在外流亡卻很安全嗎 "劉琦有所領悟,從此暗中規劃離去的事宜.適逢黃祖去世,劉琦請求代替他的職位,劉表就派任他為江夏太守.智救庫吏三國時,曹操剛定都許昌時,國事紛雜,所以用刑非常嚴酷.曹操的馬鞍放在庫房中,被老鼠咬破了,庫房的官吏擔心自己會被處死,想要前去自首.當時小侯王曹沖就對他說:"等過了第三天,再會自首吧!"小侯王隨後用刀子將自己的衣服刺破,就如同被老鼠咬的一樣,然後裝出失意的樣子,加上一臉的憂愁.曹操見了,問他為什麼.小侯王就說:"民間傳說,衣服被老鼠咬破,衣服的主人會不吉利.如今我的衣裳被咬破了,所以很擔憂."曹操就對他說:"這都是亂說的,不要相信這些."不久,官吏就來報告說,馬鞍被咬破了.曹操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在身邊都被咬破了,何況馬鞍懸在柱子上呢 "於是不再查問.施計救人漢朝末年,太尉楊彪與袁術聯姻,曹操因此很討厭他,想用陰謀廢掉舊君另立新君的理由,來誣賴陷害他,就將他押到牢獄中,派許縣縣令滿寵審訊他.當時將作大匠(負責重大土木工程的官職)的孔融和荀或囑託滿寵說:"只要言辭上審訊,千萬不要用刑拷打."滿寵聽了,全不理會,還是依法拷打訊問.過了幾天,滿寵去見曹操說:"楊彪經過拷打訊問,都得不到什麼供詞,這個人名滿天下,若是罪狀不明不白,而受刑罰,一定會使明公大失民心,我為明公感到很不值得."曹操於是當天就放了楊彪.最先荀或和孔融聽到滿寵拷打楊彪,都非常憤怒.後來竟因這樣才讓楊彪得以出獄,於是更加親善滿寵.盛怒藥方三國時華佗,是著名的神醫.當時有一位郡守得重病已經很久了,華佗認為只要生很大的氣病就會好,於是拿他許多錢財,而不為他醫治,沒多久又放下他不管,並且留下一封信罵他.太守果然非常生氣,派人追殺華佗,可是卻追不上,因此憤怒到極點,口吐幾升黑血,病就好了.免服勞役魏朝王偉元,名裒,門生被本縣派去服勞役,請求偉元向縣令說情免去勞役.王偉元對門生說:"你的學識不足以保持你自己,我的德行也不足以維護你,去請託又有什麼用呢 "於是自己步行擔著乾飯,兒子背著鹽鼓(加鹽的豆鼓),送門生到縣府.縣令以為王偉元來拜訪自己,就穿著整齊地出來迎接.王偉元於是由小道走到土牛傍,屈身敬謹的站著,自己稟明說門生要服勞役,所以來送他.縣令因王偉元德行高尚,受人崇敬,而現在這樣,自覺失禮,就立刻下令免去門生的勞役.誤死誤生晉朝習鑿齒,字彥威,年輕時即有遠大的志向,學問深厚,見聞廣博,因為文章極好,著名於當時.桓溫提拔他為佐吏,關係很親密,很受禮遇.當時桓溫胸懷大志,找來蜀地善看天文星象的星象家,問他國運的長短.星象家答說:"國運還正長著."桓溫疑心他有不好說出口的事,於是表面上說:"照你所說,這不只是我個人的福份,應該是天下百姓的幸福了.但是今天所談論的事,希望你能說得更詳盡,更明白,如果有些小小的災難,也應該都說明白."星象家說:"太微,紫微,文昌三宮的氣運徵候就是這樣,肯定沒有任何值得憂慮的事.至於五十年後的事,則沒有辦法說它了."桓溫很不高興,就不再談了.過幾天,桓溫送絹一疋,錢五千文給星象家.星象家趕忙去見習鑿齒說:"我家在益州(四川),受命遠來此地,如今又受命自殺,不知要如何處理這一身屍骨.因為你為人仁慈敦厚,所以請求你替我準備棺木,樹立墓碑."習鑿齒問他原因,他答說:"賜我一疋絹,就是命令我自裁的意思;送我五千文錢,就是用來買棺木的."習鑒鑿聽了,說:"你差一點誤死了.這絹是用來開你玩笑的,錢則是供你返鄉作盤纏用的,意思是隨你任意去留."星象家聽了大喜,便去向桓溫道別.桓溫問他為什麼要離去,他就將習鑿齒的意思說了.桓溫笑說:"鑿齒擔心你誤死了,你一定是誤活了.只是徒然白讀了儒家的書三十年,不如拜見習主簿鑿齒一次."村婦借火有一位里中的婦人與同里的許多太太感情很好,這位婦人家中夜裡丟了肉,婆婆懷疑是她偷的,很生氣地把她趕走.這位婦人早上離去時,去見她親近的那些太太,並且告訴她們這件事.其中一位太太說:"你慢慢走,我現在就讓你的家人來找你回去."就綁了一束麻,到那位婦人的婆家借火時說:"昨天夜裡,狗咬了一塊肉,紛紛的爭著吃,結果互相咬死了.希望借火來熏烤這些死狗."丟肉的人家一聽,立刻一面追一面喊的要找回媳婦.看透人生晉朝蘇峻叛亂時,庾氏家族的人四處逃亡.庾冰當時擔任吳郡太守,自己一人逃走,手下的官吏百姓都走掉了,只有郡中一位小兵,獨自用小船載他離開錢塘口,並用粗竹席將他蓋住.當時蘇峻縣懸賞捉拿庾冰,交代只要庾冰可能出現的地方,都要嚴密搜查,情況很危險.小兵就丟下船到洲島上買東西,順便喝了酒,醉醺醺的回來,揮舞著船漿指著船里叫道:"到哪裡去找庾冰呢 他就在這裡邊."此時,庾冰聽他一說,大為驚慌恐懼,但是又不敢妄動.監守的官吏看見船很小,能藏的地方又很狹窄,認為小兵發酒狂,一點都不懷疑.於是小兵將庾冰送過浙江,寄居在山陰魏家,而得以逃過劫難.後來叛亂平定之後,庾冰要報答小兵,問他要什麼,都儘可能的要滿足他.小兵說:"我出身僕役,不希望什麼名位富貴.年輕時苦幹駕車勞役,常常怨嘆無法痛快的喝酒.假使能為我準備能夠痛 快喝一年的酒,我就滿足了,不再需要任何東西了."庾冰於是為他蓋了大房子,買奴婢來服待他,讓他家中常有百斛的酒,一輩子都讓他喝個痛快.當時的人都說,這個小兵不只機智,而且也能看透人生.打馬救主晉元帝司馬睿,字景文,是宣帝的曾孫,恭王覲的兒子.繼位時,叔父東安王繇被成都王穎所殺.元帝因怕災禍臨身,所以暗中逃出.成都王穎先下令各關防不可讓顯貴的人出城,所以元帝到了河陽之後,就被津渡官吏攔截下來.他的隨從寧典晚到,就拿起鞭子打元帝的馬兒,笑著說:"管客館,津渡的長官是禁止顯貴的人出走,怎麼連你也被拘禁啊!"那些官吏聽說這樣,也就任他們離去了.巧醫心病劉倩,南齊明帝時,任尚書吏部郎.他有一位妹妹嫁給鄱陽王,夫婦倆恩愛異常.後來,鄱陽王慘遭明帝殺害,王妃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日夜悲傷,久而久之,成為痼疾,各種可行的醫療方法都試過了,卻不見有任何療效.當時陳郡有一位名叫殷茜的畫家,畫出來的人像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劉倩於是趕快叫殷茜作一張畫,畫中的鄱陽王,與他生前的寵姬親昵地照鏡子,一副就要雙雙入寢的模樣.殷茜作好畫後,劉倩就叫王妃的奶媽愉偷將畫拿給王妃看.王妃一看,嫉火中燒,不但向畫像吐口水,還大罵:"死鬼,早一點死才好呢."從此以後,王妃的病情就慢慢好轉了.棍棒救子當晉王起事剛失敗的時候,佛僧曇冰藏匿了他的幼子王華,叫他自己提著衣裳跟在後面.結果看守渡口的官吏起了疑心,曇冰就大罵王華說:"你這奴才,這麼懶,怎麼不走快一點!"並拿起棍子連打他幾下,那管渡口的官吏才不疑心,因此得免於災難.握鞭脫險侯景與宇文泰作戰,宇文泰的馬中了流矢,摔落地上,東魏(侯景)的軍隊隨即追到,但左右的人都已逃散.當時都督(大元帥)李穆下馬,拿起鞭子打字文泰的背,罵說:"隴東(在今陝西境內)軍士,你們的主子在哪裡 難道逃得只剩你一人嗎 "追來的人聽李穆一罵,對宇文泰一點也沒有疑心,就放他走了,李穆就將馬給字文泰乘坐,一起逃走.以情勸君唐朝辛京果因為私自打死家僕,主管的官吏上奏朝廷,認為罪當處死.皇上批准了.李忠臣要救他,卻想不出好辦法,於是對皇上說:"京杲早該殺了."皇上問他原因,李忠臣說:"京杲的長輩及兄弟,整個家族都戰死了,只有京杲到現在還活著,所以臣認為他早該死了."皇上聽了無限同情感傷,才只將辛京杲貶官.書生報恩唐朝姚崇當宰相時,有一天在便殿(天子休憩閑宴之殿)上奏彈劾張說的罪狀數百言.玄宗非常生氣地說:"你回中書省後,應抄一副本送給御史中丞,和御史中丞一起追查這些事."可是張說完全不知情.大約十個月前,一位張說教導的書生,私通張說最喜歡,最寵愛的侍婢,正巧被抓到姦情,這件事被張說知道了.張說很生氣,準備送他到京兆尹去接受審問判罪.這位書生大聲的叫說:"見了美色,情不自禁,這是人之常情.您貴為宰相,難道不會碰到緊急要人幫忙的時候 而竟然要吝惜一位婢女呢 "張說對他的話很驚異,於是放過他,並把侍女送他.書生離開之後,十個多月不見蹤影,也無消息.有一天突然來訪張說,滿臉的憂愁,並且說:"我感激張公的恩德,一直都想報答.現在聽說張公被姚相國陷害,御史台已準備調查,張公危難就要臨頭了.我希望能取得張公生平最喜歡的寶物,送給九公主,想辦法請她幫忙,一定能即刻擺平此事."張說於是一一指出自己最喜歡的寶物,書生都認為不恰當看到雞林郡所進獻的夜明簾,書生就說:"這件很合適,我的計劃可以成功了."同時請張公寫幾行懇請幫忙的話,一起帶走.書生很快離去,急忙趕路,到了晚上才到九公主府邸,書生一五一十地將張說的意思,以及整個情況告訴九公主,同時以夜明簾作為見面禮,並且請公主對玄宗說:"皇上難道不想想在東宮時(當太子時),不是一直想要好好對待張丞相嗎 現在怎麼反而要對他有聽不利呢 "第二天早上,公主進去拜見玄宗,完全將這些活上奏.玄宗受感動,趕緊命高力士到御史台,宣示原先交待審訊調查的事情一律停止.書生從此後也不再拜見張丞相了.焚占卜書宋朝王旦為宰相時,有位命相師上書談論宮廷的事,卻因而被殺,在抄沒他家時,找出許多朝廷官員和他往來占卜吉凶的一些記錄.皇帝很生氣,想要一律交由御史去審問情節.王旦說:"這是人之常情,況且所談的事情,沒有牽涉朝廷政事,不足以構成罪狀."於是自己拿出曾經占問過的記錄文書,進呈皇帝說:"臣年輕微賤的時候,不免也去做這些,如果一定要論罪,那麼連 同臣下也一起送交刑獄吧!"皇帝此時怒意才稍微消解.王旦於是往中書省,將搜得的文書全部焚毀,後來皇帝又後悔,派人去取回,卻已經都燒掉正人君子宋朝趙鼎因得罪秦檜而被處死,他的兒子趙汾一路護送靈柩回衢州埋葬.郡守章傑,知道出葬的當天,朝廷內外的士大夫都會帶酒來祭弔,於是暗中派縣尉翁蒙之,借搜查私酒的名義,去搜趙鼎過去與人往來的書信,好拿它來要脅或陷害別人,卻不知道翁蒙之一直就是一個正人君子.當翁蒙之接到指令之後,趕忙寫了張紙條,派僕人從後門出去,暗中通知趙汾,叫他將箱中的書信全部焚毀,連同家中弓箭刀子這類的東西,一併銷毀,等到官兵來搜索時一無所得,趙鼎一家人因此得以逃過一劫,這全靠翁蒙之出力幫助.平反佃戶明朝趙漸齊先生的佃戶陸老大,為人樸拙勤儉,衣食還算過得去.突然一天,有數名來捉強盜的兵,擁進他家,說盜賊供出他是同謀.於是將他綁捆送到船停泊的地方,推出一位盜賊,大聲責問說:"你將什麼東西寄放他家 "賊答說:"有什麼……有什麼……"結果陸老大就受了一頓拷打審訊,陸老大不勝痛苦,將所有財物給了官兵,還得不到獲免,最後將家產田產都拿出來,才免於刑罰.雖然逃過一劫,可是陸老大心下憤憤不平,於是一狀告到監司.行文到了縣府,由縣府追查此事,陸老大一向木訥,拙於言語,不知如何對質,就向趙漸齊請教.趙漸齊就送他一首詩:"自昔只聞人捕虎,於今駕虎偏傷民.可時得向龔黃語,除盜先除捕盜人."並且又告誡他說:"小心別泄露此詩,等對質時,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拿出給縣官看."陸老大依他的話做,終於平反,捕快另外捉到盜賊,發送邊疆從軍.第七部諷諫人主[按語]人主有過失,如不勸諫就將危害人君,如勸諫,卻使自己遭到危亡.孔子說:"勸諫的方式有五種,我贊成諷諫."有的借著文詞篇章,有的借著別的事,目的在期望君父完全的醒悟改變,而轉向好的一面.這就是忠臣孝子的用心.言多必失齊桓公為大臣準備酒席,約定中午開席.管仲遲到了,桓公舉起酒杯罰管仲喝酒.管仲卻倒掉半杯的酒.桓公說:"約好時間,卻遲到了.該喝罰酒,又倒掉半杯.算是合乎禮法嗎 "管仲答說:"臣聽說:酒一喝下去,舌頭就出來了.舌頭出來,就是失言,失言的人一定會招禍喪身,我想與其酒禍喪身,不如倒掉酒."桓公笑著說:"仲父請起,請就坐."得心臣民齊桓公打獵,到了麥丘(今山東商河縣境內),看見一位老先生,問他說:"你多大年紀 "答說:"八十三了."公說:"很好啊!這樣的長壽.你願意用長壽的福運祝福寡人嗎 "答說:"祝福君主能看重百姓,輕賤金玉."桓公說:"很好,你再祝福別的."答說:"祝福君王不恥於學習,喜歡向下人請教,身旁有賢能的人,也有敢直言進諫的人."桓公說:"很好,你再祝福別的."答說:"祝福君王能不得罪群臣,百姓."桓公聽了,氣得變臉說:"我只聽說兒子得罪父親,臣下得罪君王,沒聽說君王得罪臣子的.這句話與前兩句不相當,你換一句吧!"麥丘縣的老先生說:"這句話比前兩句更受用,更好.兒子如果得罪父親,可以請姑姑叔父來幫忙消解罪過.臣得罪君王,可以通過親近的左右,請求謝罪.反過來說,以前桀得罪湯,紂得罪武王,這就是君王得罪臣下的例子,根本無法謝罪,到現在都無法挽救."桓公聽了說:"很好."回朝之後,就封麥丘給他,讓他處理政事.巧救馬夫齊景公有匹馬,養馬的人照顧不周,那匹馬就死了,景公很氣,拿起戈要親自殺了他.晏子說:"他不知道自己的罪就這樣被處死,與理不合,讓臣下替君王來責備他,好讓他知罪."景公說:"好."晏子拿起戈對著養馬的人說:"你替我們君王養馬而馬卻死了,罪該死;你讓我們君王因為馬的緣故,而殺掉養馬人,罪又該死;你使我們君王因為看重牲畜,輕賤百姓,而讓鄰國的人知道,罪更該死."景公聽了說:"你放了他吧!不要傷害了我的仁德."寬大仁惠齊景公種竹子,派官吏看守.景公外出,經過竹林附近,發現有人砍伐竹子,於是把伐竹的人拘押起來,準備處刑.晏子就說:"君王聽過先君丁公的行事嗎 "公說:"怎樣呢 "答說:"丁公打曲沃,攻下曲沃時,下令不得運財物出城,百姓可以自由進出.一天,有人抬著死人出城,丁公覺得怪異,叫人開棺檢驗,發現裡面全是金玉.官吏建議殺了他們.丁公卻說:用軍隊攻佔別人的城池,借著人多勢眾來取得別人的財物,是不仁道的.況且治理百姓的人,應該要寬大仁惠,慈愛眾人,自己不能隨便殺人.於是命令官吏放了他們."景公聽了說:"很好!很好!"就令人放了砍伐竹子的囚犯.以身勸君齊景公在海上遊樂,非常快活,過了六個月還不回去,又命令左右的人說:"哪一個先說要回去的,一定處死,決不寬容."顏走進來勸諫說:"君王喜歡在海上遊樂,六個月了還不回去,假使有人出來統理國家,君王又怎能享有這種海上的樂趣呢 "景公拿起戟要去砍他.顏再走上前,按住衣服站在那兒等著,並說:"君王為什麼不砍呢 以前夏桀殺關龍逢,商紂殺王子比干:君王的賢能,與桀,紂兩人不同;我的才幹,也與關龍逢,比干二人不同.君王為什麼不砍殺我,好讓我加入他們二人之中,不也是很好嗎 "景公恍然大悟,於是就回去了,路上就聽說有人計劃奪取政權.聖主刑罰齊景公時,有一人犯罪,景公很生氣,命人把他分屍.又說:"敢勸諫的人,殺."晏子左手扶著罪犯的頭,右手拿著刀,抬頭問景公說:"從古以來,聖主明王將人分屍的,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的 "景公聽了,就立即放棄分屍的刑罰.言救君臣景公飲酒,七天七夜不停.弦章進諫說:"君王飲酒七天七夜,章期望君王不要再喝酒了.不如此,章就自殺."晏子去拜見景公,景公說:"弦章勸諫我說,希望我不要喝酒了,否則他就自殺.如果聽他的,那麼就被臣下牽制了;不聽他的,又不忍心見他自殺."晏子說:"多麼幸運啊!弦章遇到一位賢君.假使弦章遇桀紂一般的君主,早就被殺了."景公聽了,有所醒悟,就不再喝酒了.一語釋罪陳惠侯擴大城池,同時起造陵陽的城台,工程未完,因工事犯法被殺的己有數十人了,並且又抓了兩位監官,將要處死.孔子到陳國,聽說此事,就去拜見陳侯,與陳侯一起登上城台參觀工事.孔子看了說:"好美麗壯觀啊!自古以來,帝王起造城台,沒有不殺人而能夠如此完美成功的."陳侯聽了,不說一句話,就釋放所抓的兩位監官.立足之本趙王才即位,太后掌理國政,秦國馬上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兵.齊國說:"一定要長安君當人質,才肯出兵."太后不答應,大臣都極力勸她.太后就對臣下說:"誰再說派長安君去當人質的,我就要唾他的臉."觸願意會見太后,太后綳著臉見他,請他進去.觸龍慢慢的走進去,並說:"我的腳有病,不能走得很快,已經很久了.我私底下想,恐怕太后的健康也不如以前了,所以希望來看一看."太后說:"我都坐著輦車行走."觸龍說:"近日的飯量沒有減少吧!"太后說:"吃點粥罷了."這時太后的臉色平和一點了.觸龍說:"老臣有個兒子,名叫舒祺,年紀最小.我最疼愛他,希望讓他補一個待衛的缺.我冒死向太后報告."太后說:"幾歲了 "觸龍說:"十五歲了."太后說:"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 "觸龍說:"比女人還疼愛得厲害."太后笑著說:"女人可疼得特別厲害."觸龍說:"老臣認為您疼愛燕後,要超過長安君許多."太后說:"你鍺了,我疼愛長安君太多了."觸龍說:"父母愛子,就會為他們做長遠的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後出嫁的時候,拖著她流眼淚,是想到她要遠離啊!也是心疼她啊!走了以後,並非不想她,每逢祭祀,一定為她祝禱說:"一定別讓她回來!"這豈不是做長遠的打算,希望她的子孫世世代代為王嗎 "太后說:"是啊!"觸龍說:"現在看三代以前,趙王的子孫封侯的,還有存在的嗎 "太后說:"沒有."觸龍說:"不單是趙國,其他諸侯子孫封侯的,還有存在嗎 "太后說:"老婦沒有聽說過."觸龍說:"這都是因為自身遭禍,禍及子孫的緣故.難道是國君的子孫,封侯的就不好嗎 那是因為他們爵位太高,卻沒功勛;俸祿大厚,卻無勞績,而所擁有的財寶太多了,以致於遭禍.現在你給長安君很高的爵位,肥沃的土地,很多的寶器,可是不趁現在讓他為國立一點功勞.一旦您去世以後,長安君靠什麼在趙國立足呢 所以我認為您沒有力長安君作長遠的打算,覺得您愛他比不上愛燕後."太后說:"好吧!由你去替他安排吧!"於是替長安君準備一百輛車,送到齊國去做人質,齊國才出兵,秦國就不再圍攻趙國了.旁敲側擊魯哀公想向西邊擴建家宅,史官一直勸阻說向西邊擴建家宅不吉祥.哀公臉色大變,非常的憤怒,左右的人勸了好多次也不聽,於是問他的傅宰折睢.折唯答說:"天下有三件不吉祥的事,但是家宅向西擴建不算在裡面."哀公很高興.隨後又問:"什麼是三件不吉祥的事 "回答說:"不篤行義禮,是第一件不吉祥的事;嗜欲永遠不知足,是第二件;不聽臣下左右強烈的諫阻,是第三件."哀公默默的深思,猛然省悟,雖然心裡大不高興,但也不再想擴建家宅了.丑夫殉葬秦太后(惠王之後,昭襄王之母)愛戀魏丑夫,太后病重將死的時候,下今說:"我死後,必須以魏丑夫殉葬."進諫的話都聽不進去.庸黃替魏丑夫進言說:"人死了如果沒有知覺,為何平白要生前所愛的人,來為無知覺的人陪葬呢 如果有知覺,先王憂積的怨怒已很深很久了,太后補救過失都還來不及,哪還有功夫再親近魏丑夫呢 "太后聽了,才放棄這個念頭.螳螂捕蟬吳王想去攻伐荊國,告訴他左右的人說:"誰敢來勸諫,處死."舍人(掌宮中之政)有一個年輕的孩子,想進諫,卻不敢,於是帶著彈丸到宮裡的園中去守候,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沾濕了,連續三個早上都這樣.吳王對他說,"你何必要把衣服都弄得這樣呢 "舍人之子說:"後園裡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樹上悲凄的鳴叫著,飲著露水,而不曉得捕它的螳螂正在後面呢 螳螂正低下身子想去抓蟬,而不知道黃雀正在旁邊等它呢 黃雀拉長脖子,想去啄螳螂,卻不曉得彈丸正在它的下方呢!這三個都是想要得到它眼前的利益,而沒有顧慮到它後面的災患."吳王說:"很有道理."於是就停止出兵攻荊國的計劃.葉公好龍子張去拜見魯哀公,經過七天,哀公卻不見他,子張決定離開,並托哀公僕人轉告哀公說:"我聽說君王愛好賢士,所以不遠千里而來,沿途歷盡風霜雨露,不顧塵沙土垢,走過好幾百衛,手腳生繭起泡,一路不敢休息地跑來拜見.但過了七天,君王卻不肯見我,君王這種愛好賢士的態度,就好像葉公子高愛好龍一樣.""葉公子高愛好龍,蚊帳的帶鉤上雕著龍,鑿子也畫上龍,連房子卧室都雕繪上龍.天上的龍聽到這件事之後,就飛下來,把頭伸進窗子里偷看,無意中把尾巴露出在廳堂上.葉公子高看到,掉頭就跑,嚇得魂飛魄散,臉色蒼白.這樣看來,葉公子高實在不是真愛龍,他只喜歡像龍而不是真龍的東西.""現在臣聽說君王愛好賢士,所以千里迢迢的來拜見君王,等了七天,君王不肯接見,可見君王並非真正愛好賢士,只是愛好像是賢士,卻不是賢士的人.所以,特別把這一番話託人轉告君王."沼澤受教晉文公外出打獵,因為追逐野獸,誤入沼澤地區而迷失方向,一直找不到出路.後來遇到一個漁夫,文公對他說:"我是你的君王,如果你肯帶我出去,我一定重賞你."漁夫說:"我只想對君上說幾句話而已."晉文公說:"先帶我出去再說吧!"漁夫就帶著晉文公出了沼澤.文公說:"不知道你有什麼指教 我很願意接受."漁夫說:"鴻鵠之類的大鳥,住在大海大河之中,生命很安全;日久生厭,而想遷徙到小的沼澤里,就會有被人用彈丸射殺的危險.黿黿住在深淵裡,生命很安全;日久生厭,而想游到淺水的池塘,就會有遭人用網,用鉤捕捉的憂慮.現在君上打獵,追逐野獸,竟然深入到這個地步,未免走得太遠了."文公聽了說:"很好,很好."於是吩咐隨從記下漁夫的名字.漁夫說:"要我的名字做什麼呢 君上只要尊事天地,敬仰社稷,鞏固四境,愛護百姓,減輕賦斂,降低稅租,我也會身受其福.如果君上不敬社稷,不固四境,在外對其他諸侯失禮,在內失去民心,使國人流離失所,我即使得了重賞,最後也保不住的."就辭謝賞賜,又說:"君上趕快回朝廷去吧!我也要回到打漁的地方."夢見灶君衛靈公寵幸疽疽,彌子瑕.二人仗著靈公的寵幸,專權掌勢,宰制朝廷,使靈公受到蒙蔽.復塗偵對衙君說:"前些日子臣夢見君王."衙君說:"你夢見什麼 "答說:"夢見灶君."說:"我聽說:夢見國君的人,會夢見太陽.你為何夢說個理由就好,說不出理由就處死."復塗偵說:"日光同時照亮天下所有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遮蔽日光.至於灶就不是了,要是前面的人擋在灶前,那麼後面的人就看不見灶火.現在臣疑心有人擋在君王面前,所以夢見灶君."衛君說:"很對."於是就廢了疽疽,彌子瑕.鄰居之妻晉文公準備與諸侯會商,計劃討伐衛國.公子仰天而笑.文公問他笑什麼 答說:"笑臣的鄰居.臣的鄰居送他的妻子回娘家,在路上看見一個採桑的婦女,很喜歡她,就和她說話,可是回頭一看,他的妻子也有別人在招引.臣就為這個而笑."文公了解他的意思,就作罷了.尋找人才趙簡子(趙鞅)在黃河游賞,感到很快樂,因而慨嘆說:"如何能找到賢德的人共處 "船夫古乘聽了,跪著回答說:"寶珠金玉沒有腳,又離此地千里遠,它之所以能夠來到眼前,是因人們喜歡它.現在才德之士有腳,而不願前來,這是不是君王不愛好他們呢 "趙簡子說:"我門下賓客有千餘人,早上若是飲食供應不足,傍晚時一定到市街上去收稅!傍晚若是飲食不足,早上一定到市街上收稅.我這樣還能說不愛好人才嗎 "船夫古乘答說:"大鵬鳥飛上高空,翱翔遠方,它所依賴的是六翮(六根羽毛中央的莖管)背上的毛.腹下的細毛,不到尺寸之長,除去一大把,飛翔起來也不會更低;增加一大把,飛起來也不會更高.不知道門下賓客千人之中,有能發揮六翻一樣效用的人才嗎 或者幾乎都是毫無作用的細毛髮呢 "一食三嘆梗陽(今山西境內)有訟案,理虧的一方,送了女樂財物給魏獻子(魏舒),魏獻子準備收下.閻沒對叔寬說:"我和你一起勸諫吧!主人因為不受賄賂聞名於諸侯,現在因梗陽人的賄賂而受害,是不值得,不可以的."二人進朝之後,等在庭院里,獻子準備吃飯了,問誰在庭院里,他們答說:"是閻沒,叔寬在此."獻子請他們一起吃飯,一頓飯之間,兩個人嘆了三次氣.吃飯之後,獻子問說:"人家說:吃飯時候應忘掉憂愁.你們二位吃一頓飯,嘆了三次氣,為什麼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兩個小人,性貪,飯菜剛到,恐怕不夠吃,所以嘆氣.菜上了一半,就自責說:難道主人請我們吃飯,會不夠吃 因此再嘆氣.等飯菜上完,希望把小人的肚子,作為君子的心,剛剛滿足就行了.所以三次嘆氣."獻子醒悟地說:"很好!"就辭謝梗陽人的賄賂.貴馬賤人楚莊王有一匹愛馬,給它穿五彩鮮麗的錦衣,給它住漂亮的房屋,給它睡設有帷幕的床,給它吃切好的棗干.馬卻因太享受了,肥胖而死.庄王派群臣為它辦喪事,想用棺裝殮,用大夫的禮儀來埋葬它.左右的人紛紛勸阻,認為行不得.庄王全不理會,又下令說:"有人再敢以葬馬的事來進諫,就殺了他!"優孟聽到了,直進殿門,仰頭大哭.庄王很驚奇地問他為什麼哭.優孟回答說:"這匹馬,是大王所喜愛的.憑著楚國這樣偉大的國家,有什麼事辦不到的呢 卻只用大夫一般的禮儀來埋葬它,太輕了."楚莊王問說:"那要怎麼辦呢 "優孟說:"臣建議用雕花的玉做棺,派甲士挖掘擴穴,叫老人和兒童來背土,齊,趙陪侍在前面,韓,魏在後面護衛,用太牢之禮來祭祀,封給它萬戶大的地方做為奉邑.但如此一來,諸侯聽到這件事,都知道大王輕視人而貴重馬."庄王說:"寡人的過錯,竟到了這種地步 "優孟說:"請大王就以六畜來埋葬它,在地上挖個土灶作為墓,用銅鑄的大鼎作為棺,用姜棗作調料,下面鋪上木蘭樹的皮,用粳米為祭品,用大火烹煮,埋葬在人的肚腸中."於是庄王就派人把馬交給主管膳食的太官,吩咐說:"不要讓天下人聽到貴馬賤人的事."棄妻追婦趙簡子(趙鞅)起兵攻打齊國,有位戴著盔甲的武士申護在笑,簡子說:"你笑什麼呢 "答說:"臣因以前一件可笑的事情在笑.以前在採桑的時候,臣鄰居一對夫婦一起到田裡工作,丈夫看見桑田中一位女子,就追去了,迫不上,又回來了.他的妻子看在眼裡,很生氣,也就離他而去.臣是笑那位丈夫放著妻子不照顧."簡子說:"現在我攻打別的國家,而不顧自己的國家,是我廢弛國事啊!"於是退兵而回.一鳴驚人楚莊王主政三年了,不理國政,只是喜歡一些隱語玩樂,社稷瀕於危險,國家已將滅亡.士慶問左右的人說:"為何不去進諫呢 "左右的人說:"你是最適當的人選."士慶於是進朝,一拜再拜之後,進言說:"有一則隱語(謎語)說:有隻大鳥,棲息在南山的南面,三年不飛也不叫,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庄王說:"你可以走了,我自己很清楚原因."士慶說:"臣說也死,不說也死,希望能聽一聽原因所在."庄王說:"此鳥不飛,在豐沛他的羽翼;不叫,在於觀察群臣的是非對錯.這隻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衝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士慶叩頭說:"所期望的已經聽到了."庄王非常高興士慶提出的問題,於是就任士慶為令尹,授給他相印.農夫得利齊國想攻打魏國,淳于髡對齊王說:"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東郭逡是海內最敏捷的兔子.韓子盧追東郭逡,繞著山跑了三圈,朝山上騰躍了五次.兔於力竭於前,狗困伏於後,雙雙困極而死.農夫看了,毫不費工夫的一起捉了.現在齊,魏兩國,長久相持,兵卒勞累,百姓困苦,臣恐怕強大的秦國,楚國會趁著齊,魏困頓的時候,佔有齊,魏."齊王聽了感到恐懼,於是收兵息將,不再攻魏.君少一愛齊宣王對淳于髡說:"先生談一談寡人喜歡的是什麼 "淳于髡說:"古代王者所喜歡的有四,而大王喜歡的有宣王說:"這話怎麼說呢 "淳于髡說:"古代王者愛馬,大王也愛馬;古代王者愛美味,大王也愛美味;古代王者好美色,大王也好美色;古代的王者尊崇有才德的人,大王卻不尊崇才德之士."宣王說:"國中沒有傑出的才德之士,否則我也會尊崇他們,喜歡他們."淳于髡說:"古時有驊騮等好馬,現在沒有,大王就從所有的馬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馬.古時有豹象等動物的腸肚或嫩脆可口的肉,現在沒有,大王就從眾多美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愛好美食.古時有毛嬙,西施那樣的美女現在沒有,大王就從眾美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喜歡美女.至於才德之士,大王就一定要等到有堯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出現,然後才去尊崇他們,喜歡他們;那麼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也不會喜歡大王的."宣王聽了靜默在那裡,不知怎麼答話.諫賞士兵趙國平原君回到趙國之後,楚國春申君率軍隊要去援救趙國,魏國信陵君也偽造軍令奪了晉鄙的軍隊前往救援趙國.援兵來到時,秦國加緊圍攻邯鄲,邯鄲十分危急並且準備投降,平原君非常的擔心.邯鄲傳舍(驛站旁的屋舍,或為驛站)官吏之子李談對平原君說:"你不擔心趙國滅亡嗎 "平原君說:"趙國滅亡,就是秦人勝利了,為什麼不擔心呢 "李談說:"邯鄲的百姓,已經到拿骨頭來炊煮,易子而食的地步,可以說是困苦到極點.而你後宮的美女數百人,妻妾婦女都穿著華麗的絲綢,吃的是好肉好菜,豐厚得享用不盡.可是軍隊百姓兵器用盡,有的只能砍下木頭做為長矛勾戟;而你有寶器鍾磐,要什麼有什麼.""假使秦國攻下趙國,君怎能擁有這些呢 假使趙國安全無恙,君又何須擔心沒有這些呢 你何不叫夫人以下的婦女,和士卒同列,共同分擔工作,為國儘力,將家中所有物資供應士兵分享.正當別人危難困苦的時候,較易施予恩惠,也較易被人感激."平原君聽從他的計策,使得城中的三千多勇士,不顧性命的挺身抵抗秦兵.平原君則與李談一起到秦軍陣中談判,秦軍因此後退三十里,正巧楚,魏的援軍來到,秦軍就放棄攻趙的行動."海中大魚"靖郭君田嬰想要築薛城,賓客多來諫阻.靖郭君乃令接待賓客的人,不要替進諫的人通報.有一位齊國人說:"我只說一句話,超出一句話,我願意被殺."手下就替他通報.來客進去說:"海中大魚."於是回頭就走.靖郭君說:"請多說幾句,談明白."來客說:"不要.我不敢拿生命開玩笑."靖郭君說:"唉!我是沒辦法才這樣說,不會真的隨便殺人,你再說清楚罷!"來客說:"君不曾聽說海中的大魚嗎 魚網網不住它,魚鉤鉤不了它,一旦放肆恣意離開大海,被困在陸地上,那麼螞蟻都能順意地處置它.齊國就像君的大海,君已保有齊國,還要薛城幹什麼呢 君若失去齊國,縱使築了薛城,又有什麼用呢 "靖郭君覺得有道理,就停止築薛城的事.二偶互嘲孟嘗君將進入秦國,諫阻的人很多,但都不被他接受.蘇代想諫阻.孟嘗君說:"關於人事的,我全已知道,如果用鬼道來諫我,我就殺了他."這時手下進來回報說:"有賓客要來談鬼道."孟嘗君說:"請賓客進來."蘇代進去對孟常君說:"臣來時,經過淄水之上,看見有一泥土做的人和一桃木刻的人在談話.桃木人對土偶說:"你原先是泥土,被拿來做成人形,現在一遇上大雨,雨水四處泛濫,你一定被毀了."土偶答說:"我毀壞了,就等於回復原來的樣子.你是東園的桃木,被刻成人形,一旦遇上大雨,雨水四處涌流,一定使你漂走,漂漂漂,不知把你漂到哪裡."現在秦國,四面險固,而且兇狠如虎狼一般,恐怕你到了秦國,會像木偶人一樣,不知前途會是如何."孟嘗君不知如何作答,也就不敢進入秦國.不死之葯楚荊王時,有人獻不死之葯給荊王,侍者(負責接待賓客之官)拿著進朝.宮中的宿衛問道:"可以吃嗎 "侍者回答:"可."宿衛於是搶過來就吃下.荊王很生氣,叫人要殺宿衛.宿衛請人說服荊王說:"臣問侍者,侍者說:可以吃,臣就將它吃了,所以臣是無罪的,有罪的是侍者.況且客人獻的是不死之葯,臣吃了它卻被大王殺了,這就是死葯了.大王殺了無罪的臣,同時也表示別人全是詐欺的."荊王因此沒殺他.三大死罪漢武帝時,有人殺了上林苑的鹿,武帝於是下令負責的官吏將他抓來處死.東方朔在旁邊說道:"這個人真該殺,何況有三大該殺的理由呢:讓陛下因為鹿而殺人,是第一件該死的理由;天下人人此知道陛下看重鹿而輕賤百姓,是第二件該死的理由;匈奴一旦來犯,要用鹿來對付他們,是第三個理由."武帝聽了,默不作聲放了那個人.遣鹿作戰魏文帝曹丕黃初年間,在禁地養了許多鹿,規定捕殺鹿的人要處死,並將家產充公;知情不報的人與捕鹿者同罪.由於禁地方圓有千餘里,鹿日漸繁衍,越來越多,百姓深受其苦.此時蜀國的軍隊多次侵襲邊境,文帝問高柔說:"如何找到英勇的將士,派他去守西邊疆界呢 "高柔回答說:"臣聽說,聖王用兵,百獸都可以驅使,如今禁地有鹿大約一萬頭,陛下為什麼不派它們去作戰呢 "文帝笑說:"只聽說驅趕虎豹當軍隊作戰,沒有聽說過趕鹿的."高柔說:"以前衛懿公養鶴,還讓鶴乘軒車,而老百姓卻沒有多餘的梗稻可以食用.後來戎人來襲,懿公派國人去抵抗.國人不願前往,都說:派鶴去打.現在天下尚未統一.軍馬在郊野備戰,正該積儲糧食供養百姓,以便能完成大業;而今竟然禁獵,使得大群的野鹿到處衝撞,吃食生苗.""百姓雖然設障防患,逼于禁令,卻不敢過於防範,以致滎陽附近方圓百里的地方,歲收很少.當今天下生產的人少,而鹿所造成的損害卻很大;如果突然有敵人來犯,或水旱天災.要如何應付呢 "文帝因此警醒,解除禁令,讓百姓可以捕鹿,不要使野鹿傷了農作物.鸚鵝之翅唐中宗時,武承嗣,武三思一心鑽營,希望被立為太子,以繼承帝位.狄仁傑力勸武后(武則天)召還盧陵王(中宗李顯,被武后廢為盧陵王),武后心意稍有醒悟.有一天,武后對狄仁傑說:"朕夢見鸚鵡一雙翅膀都折了,為什麼呢 "仁傑回答說:"武是陛下的姓,兩翼象徵兩子.陛下起用兩子(中宗李顥,睿宗李旦),那麼兩翼自然就能振飛了."隨後又從容地對武后說:"姑侄與母子,哪一種關係親密 陛下立子,將來就可以永遠於太廟中受祭祀!如立侄兒,卻從來不曾聽說,侄兒為天子,而把姑姑的神主擺在太廟祭祀的."太后聽了,很同意他的話.季良勸主五代時,魏州(今河北境內)一地逃稅的情形很嚴重,晉王李克用因而責備司錄趙季良.趙季良就問:"殿下什麼時候可以平定河南 "晉王大怒說:"你的職責在負責稅收,為什麼干涉我的軍事行動呢 " 趙季良答說:"殿下正計划進擊敵人,收取領土,而不愛顧百姓;一旦百姓失去向心力,恐怕河北都不歸你所有,何況是河南呢 "晉王聽了很高興地謝他,從此趙季良很受看重,時常參與軍國大計.耕作有罪敬新磨,是後唐庄宗的優孟(演藝人員,弄臣).有一次庄宗到中牟縣(今河南境內)打獵,踐壞百姓的農作物.縣令擋在馬前極力諫止,庄宗生氣得叫人抓去殺了.敬新磨追趕飛禽到庄宗的馬前,責備縣令說:"你當縣令,難道不曉得我們天子愛打獵,為什麼還縱容百姓耕作,而妨礙車馬賓士獵狩的行動 你罪當處死,請即刻用刑."庄宗聽了一笑,就放了縣令.君王有禮宋太祖時,寶儀為翰林學士.皇上曾召請他草擬詔令,他到了御苑的門口,看見國君頭巾戴得高高的,露出額頭,赤著腳坐著,於是退後,站著不肯前進.太祖馬上叫人拿來帽子衣服,穿著整齊之後,才召請他進來.寶儀於是進言說:"陛下創建基業,永傳正統於後代,應該以禮來教化天下."太祖於是很誠懇嚴肅地向他表示謝意,並接受了他的意見.從此以後,接見近臣都穿戴整齊.題詩戒酒宋朝蔡襄公性好喝酒,酒量超平常人.考中進士之後,日夜沉溺於酒中,也不聽別人的勸說,沒有人能制止他.當時,太夫人年歲已高,很為他擔憂.有一天,山東賈存道拜訪他,剛好蔡襄前夜酒醉尚未醒來,賈先生提起筆來,在牆上題詩:"聖君寵重龍頭選,慈母深恩鶴髮垂;君寵母恩俱未報,酒如為患海何遲 "蔡襄醒來看到之後,徹底覺悟,當天就痛下決心改正,一生都不曾再醉過.婢女試夫宋朝潼州人王藻當獄官,每晚都拿不少銀錢回家.他的妻子有些疑心,但不知如何勸阻.有一天,夫人派婢女送點心去,等王藻回來,妻子就問說:"剛才送去十三塊豬蹄膀肉,吃了嗎 "王藻說:"只有十塊."妻子說:"一定是婢女偷吃了,或與別人有私情."王藻於是拷打責問婢女,婢女受不住,只好沒做也招認了.妻子這時從容的對王藻說:"你每天拿錢回來,我懷疑你在牢里收錢,不免做出冤枉人的壞事,所以用婢女的事來試試你罷了,實際上她根本沒有偷肉.從此以後,不要再做不義的事情,而加重神明的懲罰."王藻因此徹底醒悟,當天就辭去獄官的職務.愛君憂國耶律楚材,元太宗時任中書令.當時太宗一向愛喝酒,每天和大臣喝得醉醺醺的.耶律楚材多次進諫不聽,於是拿了酒槽的鐵口,進諫說:"酒可以腐蝕很多東西,鐵都這樣了,何況是人的五臟呢 "太宗終於醒悟,對群臣說:"你們愛君憂國的心哪像吾圖撒合里(長髯公,楚材鬢須長得很好看,所以太宗如此稱他)呢 "於是賞很多金子布帛給他,並命令近臣每天喝酒兩大杯為止.沃土養禍明朝正德年間,秦王請求將陝西(關中)邊界之地的閑田歸他管轄.朱寧(錢寧),江彬等人都收了他的賄賂,大力幫他請求.武宗也答應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百句譬喻經 原典及譯文 (1)
※《千字經》原文及譯文
※離騷—屈原(全文和譯文)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譯文及注釋
※里乘 卷四【白話譯文】
TAG: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