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有術,15天,狂斂50萬,付費社群實戰分享

先回放一個舊帖,做一些簡單復盤

我的小密圈運營報告

這篇文章是3月18日發出的,到現在差不多十五天了,那麼這後面數據如何呢?

慚愧,今天這個標題,說的並不是我的數據。

先彙報一下我的數據。

上次報告後,三天的付費用戶是480多人,前文有提到。

此後,

1、小密圈有一次將我的報告官方轉載。

2、在其他人的小密圈也有一次被推薦(稍後重點解讀)。

3、我在公眾號上加了一個讀者社區的鏈接,指向小密圈。

到寫稿時為止,我的小密圈會員總共3970名,扣除一些免費邀請的嘉賓,加上一些付費問答,從開通開始算的話,累計收入在22萬多的樣子,從3月18日,也就是上一篇文章到現在算的話,15天付費用戶1180名左右,收入在6.7萬左右左右。(以上均已扣除小密圈服務費5%)

以上數據,可以作為一個還算不錯的付費社群運營的參考,那麼,之前我還會偶爾得瑟一下,我覺得這個數據,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也證明了個人影響力變現的市場空間,基於付費社群的變現,已經遠超基於文章的讚賞收入。(目前每個月的讚賞收入大約在1.5萬人民幣略多一些的樣子。)

但很快,新鮮出爐的一個案例,一個完全的新人,小密圈開通十五天,竟然狂斂收入接近50萬(不嚴謹估算),而且,更關鍵的是,他並不是大V!

這個案例,是我今天分享的重點。

其實這個人,熟悉的讀者都知道了。

Google關鍵詞挖掘細分市場實戰案例 這篇文章的作者 亦仁。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這裡我提到了後續的一些數字,但顯然,今天所公布的新的數字更加驚人。

這傢伙15天前開了小密圈,名字就叫「生財有術」,初期收費365/年,每滿100人入門費增加100元,現在的加入人數超過740+人,當前的入門費是1065元,我們簡單計算一下可以知道總收入的量級,扣除少許嘉賓和小密圈的5%維護費,算下來,我保守一點估算,應該也差不多有50萬元了。

那麼,為什麼他,一個非知名大V,一個在我推薦前還默默無聞的小透明,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吸金能力?真的是我的推薦作用么?

我覺得我只能說是那個點火的,他的運營能力,遠超過我。

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數字,也分享給大家,亦仁最初是我推薦成名,那麼他的圈子,和我的圈子,按理說重合度應該非常大才對,但很有意思的是,他有一天在圈子裡推薦我的圈子,當天帶來了額外大約100個付費新增,甚至高過小密圈官方公眾號的推薦。

這至少證明一件事,在我推薦後,其他媒體二次轉載後,他有很多新的關注者,並非是我的訂閱者。 優質內容的傳播特性,其實只需要一個引爆點。

其一,主題和命名的選擇。

生財有術,名字易懂,易傳播;方向則是很多用戶最關切的點。

其實我的讀者,很多也是這樣,希望找到能快速變現的捷徑。

說來有點荒唐,最賺錢的生意,就是教人怎麼賺錢。

太多人渴望追求一夜暴富,快速套現的路徑和方法,唉,有時候我自己也不能免俗。但,可怕的是,現在的社會裡,這樣的案例還真的挺多。

其二,定價策略。

隨著人數增加,價格持續上漲,讓早進入的人,有佔便宜的感覺。而這又帶動了進一步的人際傳播。

其三,持續的輸出。

很多人說我的小密圈定價太低,實際上也是我自己實在不想在小密圈保持輸出,我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我的內容平台一定是微信公眾號,在這個情況下,我不想把小密圈做成另一個內容輸出的平台,所以,我自己的定位是讀者社區,在這個前提下,定價僅僅作為簡單的用戶篩選,而非內容或信息定價。

而亦仁的「生財有術」,其持續的維護力度和高質量內容輸出還是很有保證的。這一點,我不如他。

其四,激勵策略。

我之前小密圈裡說過一句話,想要維護活躍度,圈主就要多讚賞,寫的好的一定要給讚賞,給還不太能小氣。但我簡單的根據每篇文章的感覺自行判定而已。

而亦仁卻給出了可評估的策略並公示,以至於我發現很多之前我的讀者,很多優質內容都跑到他那邊去首發,我還要厚著臉皮自己搬運回來。

其五,嘉賓引入。

邀請一些非常有經驗有實力的嘉賓,並提供有價值分享,以提升其圈子的內容價值。

雖然我也邀請了不少嘉賓,但第一我基本沒有做嘉賓介紹,第二也沒有請他們分享,所以這個嘉賓的存在感比較弱。而亦仁還是很努力的調動嘉賓的參與。

第六,問答活動

以激勵方式,通過票選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再用激勵方式鼓勵優質回答,活躍度及參與度極大提升。 這進一步提升了內容質量,也帶動了進一步的口碑相傳。

一個付費社群的運營,不是說,你有影響力,就能變現,或者說,你影響力越大,變現能力就越強,運營者本身的運營策略,激勵方法,其實很多細節,都值得深入研究。

但以上,是否就高枕無憂了呢?其實問題還是有一些。

第一,內容真實性不可控。

用戶在圈子的分享里,會不會有為了夾帶私貨而故意誇大其詞,故意編造故事的呢?這很可能有,而受限於圈主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誰也不可能火眼金睛看透這些,可能過於明顯的很容易被甄別,但很多時候,一些案例分享里,誇張的描述總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案例關鍵因素缺失,及不可複製性。

對於這種賺錢思路,以及好的案例,實際上,分享者很可能有意無意的缺失某些關鍵信息,也就是看上去很容易的事情,其實沒有那麼容易;甚至,即便是當事人,很可能自己也無法總結出所有成功的因素,有些恰恰好的時運也就只能用運氣來形容了。

所以,有些人看到了一些案例,急於複製,發現無法複製,出來罵騙人,人家可能並不是騙你,但確實,一些關鍵因素大家都沒注意到。

第三,搬運工。

圈子內容不錯,但入門費高,於是就有搬運工,在外面開了一個29元的眾籌付費群,專門從這個圈子裡搬運內容,關鍵是,你很難界定分享內容的版權。

價格越貴,搬運的動力越足。

唉,慚愧,我都好幾次搬運對方圈子裡的分享內容到我的圈子裡,不過還算比較克制,搬運多了自己就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第四,價值定義的認知不同。

互聯網上,最不缺的就是伸手黨,恨不得別人手把手教你怎麼賺錢,最好連操作都幫你做完,然後躺著收錢。這樣的人,看到任何分享都會說,這東西太虛,連操作方式都沒有,殊不知,聰明人可以通過一些麵包屑的信息完整重現關鍵步驟,而某些人就恨不得別人在他電腦上一步步操作演示了。

所以,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也會有人認為毫無價值,或者毫無意義。

甚至,有些人基於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對各種自己知識體系外的東西均當作是忽悠,騙局,那就更不可能達成一致的價值認可了。

因此,付費後後悔,覺得受騙的,也會出現。

第五,觸及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的東西

有些分享,實戰性很強,但是灰產,甚至黑產,一些非常過分的手段,比如販賣隱私數據,走私代購等等。這種東西如果不加以甄別和處理,從長遠來說,不要說對圈主,對小密圈官方的風險都很大。

所以,持續優質的運營,依然還是有一些挑戰,和一些需要思考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整個案例的總結和分析,但其中部分觀點,最早源自於我的讀者對同一案例的分享,特此聲明相關來源如下:


推薦閱讀:

張兵:社群經濟和粉絲經濟的區別
如何評價采銅開讀書收費社群?
社群學習 | 社群頭腦風暴特訓營招募中(僅限80位)
頭條訓練營:社群,精選!
給你一個逆襲必備的方法論工具

TAG:分享 | 付費 | 實戰 | 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