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方法師講《雜阿含經》--戒學
《雜阿含經》
第13381(1042)經(下P753)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鞞羅磨聚落北身恕林中。鞞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集,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有眾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這個是佛陀在人間遊行的時候,鞞羅聚落婆羅門或是長者,聽說佛陀來這邊就一起去見佛陀,來問這些問題。他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因緣我們眾生身壞命終的時候會往生地獄呢?可見佛陀時代當時的社會風氣,大家都有六道這個觀念,所以他問什麼樣的因緣會墮地獄?佛告諸婆羅門、長者:「行非法行,行危嶮行因緣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非法就是與正法相反,善的是正法,惡的就是非法。那麼如果我們從一個大體來說,造惡業這個就是非法,那麼惡與善怎麼分別,這個在法中自然都有。比如說我們佛法講戒律,最重的是殺、盜、淫、妄,不犯就是善,犯就是惡。這是從重大的一個角度來說。諸婆羅門、長者白佛:「行何等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進一步問,什麼是非法?佛告婆羅門、長者:「殺生乃至邪見,具足十不善業因緣故,婆羅門!是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我們佛法為什麼要講戒律的修持跟護持。因為你如果行十不善業,就是墮三惡道的因緣,這是它的條件。殺、盜、淫、妄、酒,這個是五大重業,加上惡語、兩舌、綺語等等。我們為什麼平常修行人說:哎呀,守戒,那麼麻煩,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那你都要很自由。其實佛法的戒律是在幫助我們,我們在人間都有慾望,都隨著我們的習性而轉,如果讓我們明白造某些行為將來是受苦報的,某些行為將來是行善報的,這個因果的必然性如果能明白,我們自己就不會去犯錯了。說句實在話,這個要等死後下地獄嗎?活在人間就受苦了。你今天行十善跟行十惡,活在人間的體會就不一樣,哪裡還要等到死後?我們想過得清凈自在幸福解脫,去造十惡業的人能得自在解脫嗎?婆羅門白佛:「何因緣諸眾生身壞命終,得生天上」?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復問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這個還是人天行。六道中,三惡道跟三善道,這個是屬於善道,人天行。你行十善的話可以不失人身,有果報福報的話還可以往生天上,這是屬於人天報。婆羅門、長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姓家,婆羅門大姓家,居士大姓家,悉得往生。你行了十善,你想來人道,你要往生剎帝利,就是屬於國王武士階級的、婆羅門,這個在當時印度是最高階級、或者是居士,很有錢的大姓之家,都可以往生。就是說你想再來人間做為富翁長者都是可能的,只要你行十善,你就可以如願。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只要有法行正行,自然就有這樣的果報。若復欲求生四王(天),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得往生,天界有三十三天,不管是那層天你也都可以滿足。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行凈戒者,其心所願,悉自然得。這是為什麼?這裡就講,因為你行的是正行,行的是法行,而且你的持戒清凈,持戒清凈或有得禪定的功夫,往生天界,尤其是色界、無色界都可以的。若復如是法行、正行者,欲求生梵天,亦得往生。婆羅門認為,他們最高的就是回大梵天,只要你修的是正法行,你就可以求生得大梵天。所以者何?以行正行、法行故。持戒清凈,心離愛欲,所願必得。修梵天,一定要持戒清凈,心離愛欲。心離愛欲一定要有禪定功夫。所以如果沒有得解脫,能夠持戒清凈又有正定,這個往生天界是必然的。若復欲求往生光音(天),徧凈(天),乃至阿伽尼吒(天),亦復如是。所以者何?以彼持戒清凈,心離欲故。若復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悉得成就。有禪定的功夫,如果沒有解脫的話,那麼他往生的果報就是在這個禪天。所以者何?以彼法行、正行故。持戒清凈,心離愛欲,所願必得。到此為止,就是跟戒、定相應的部分,往生的就是天報。欲求慈,悲,喜,舍。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皆悉得。進一步要到所謂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後,或者入到四空定都可以得。只要你有正行、法行,你也可以到四空天、四空定,還是修四無量心的慈、悲、喜、舍都可以。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清凈,心離愛欲,所願必得。到此為止,還是屬於人天法,只要你持戒、離欲、有定都可以所願必得。欲求斷三結,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無量神通,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進一步這些最基礎的法行、正行,還可以提升到斷三結,初果須陀洹到二果斯陀含,到三果阿那含,都可以達到。因為有禪定,就有得神通,包括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離欲,所願必得」。它這裡只談到三果,這是對婆羅門、長者的開示,也就是對居士的開示。持戒有這樣的好處,隨法行、正行,不失人身或者得天上福報。如果你修的、行的是十惡業,那麼你下的就是地獄三惡道。這個地方是隨順一般因果必然的開示就是這樣。時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我們將來是要六道輪迴呢?是要三惡道呢?還是要到三善道去呢?還是要究竟解脫,不再輪迴生死呢?這個就要自己選擇了。因為這裡都有條件,它不是偶然的,不是求來、拜來的,是隨著你的身行,身口意的造作而得到的必然的果報。所以修行,重視自己身口意的行為,不是求來的、拜來的,不是人家給你加持來的,一切隨著你自己所造的業,是善業還是惡業,要墮還是要升,這些都是由個人具備的條件而定的。
《佛法概論》
[戒學]
厭倦一般生活,感到私慾佔有的家庭罪惡,痛切有情的自相殘殺,一切是無常與苦迫。發心出家的,必對於這樣的人生有所警覺,對於過去的自己有所不滿。對於生死有厭離心,即對於自己有懺悔心,這才能生活於出家的僧團而得佛化的新生。導師的開示都很重要。每一個人的因緣、觀念、條件都不同,我們沒有學法,沒有正見以前,我們都一樣是凡夫眾生,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體驗。但是導師講「私慾佔有的家庭罪惡」,這個不是對一般人說的,這是對發心出家的人來說的。看到了人間私慾的佔有充滿了罪惡,一切有情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存、生活都在自相殘殺,看到人間是這樣的苦迫、無常,是因為有這樣的因緣才發心出家。對於自己過去的一切,知道它不圓滿,也知道自己的不滿意,對於人間世俗的情愛,這種佔有、鬥爭產生了不滿,所以對於生死,長期的流轉更是不滿,所以產生厭離心。於是反省、懺悔,這樣才能在出家的僧團里安住。所以各位,出家有出家的因緣條件,在家有在家的因緣條件,所以我們如果是出了家,這幾個重點要注意。我們今天為何而出家?出家後要修正的是什麼?如何改造自己、提升自己?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如何懺悔?如何護持正見正法?這個就是出家一定要具備的內容。在家的信眾,也要有「住非家想」的見地,才能成解脫分善根,或者現身證覺。在家的人也要知道,住在人間,世俗的家其實不是真正的家,要有這樣的見地才能種真正的解脫的善根,這是初步來說。如果更用心依法而行,有的也可以現身證覺,居士也可以覺悟、成就的。所以在受戒時,舉行真誠的懺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過去有什麼過錯,自己造了多少不正確的條件因緣,都不發覺、懺悔、修正自己,你怎麼修有用嗎?我們造了很多痛苦煩惱生死的因緣,一定要明白我們錯在哪裡,不然怎麼懺悔?釋尊初期的弟子,都有過對人生的深切警覺與痛悔。動機的純正與真切,沒有什麼戒條,也能自然的合律。佛陀時代的聖弟子們,對人間的苦都有深切的體會,對種種痛苦煩惱都有警覺,所以他們出家動機非常純正,就是出離、修行、解脫,而且心是非常真切,所以即使佛陀沒有規定什麼戒律,他們的身心行為也自然合於戒律。我們都知道佛陀的僧團開始的十二年沒有戒律,大家都依法而住,大家動機發心都一樣,自然就沒有問題。等到佛法風行,動機不純的出家者多起來,佛這才因事制戒。後來有一些人不是因為生死之苦而出家,而是為名、為利,為自己的生活、慾望,於是產生了很多問題,佛陀看到什麼樣的事情發生,他就制定什麼樣的戒律,這個是因事制宜。各位,我們今天也一樣,僧團在家都一樣,我們今天出家的人我們為什麼而出家,動機正確不正確?要是不正確,你的修行問題很大,要受用更難。居士也一樣,學佛動機目標是什麼?因正果才會正。我們修行為什麼有的人很用心,有的人可有可無?有的人為了生死大事用盡一切生命財產都可以投進去,有的人隨緣可有可無?為什麼?因為發心動機不同,產生的作用也不同。有的人修行只為改善家庭環境、改善經濟生活、改善身體的病痛,希望得一些庇佑福報,那這樣的動機修行能夠有怎樣的動力?但是如果你知道生死、輪迴的苦迫,真的希望超越生死輪迴,修行可以馬馬虎虎嗎?就是發心純正的出家者,有時也會煩惱衝動起來,不能節制自己而犯了戒。這對於佛法的修習,是極大的障礙,這需要給以戒律的限制;導師這裡提起一個重點。不管你今天動機多好,你發心很純正出了家,問題是我們還有習性,不是馬上就能解脫,所以有時隨著因緣也會起煩惱、起衝動,無法節制自己而犯了戒。犯了重大的戒,是障礙到因緣,就是說對於我們佛法修行,受用解脫產生障礙,所以為此我們要給予戒律的限制。以戒律來規範你,使你不至於去犯那個重大的錯誤,產生未來修行上、修道上的障礙。已經犯戒的,即責令懺悔,使他回復清凈。所以戒律除了五個重大的惡業以外,都是通懺悔的。經中常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即清凈」。這裡大家也要去體會。不管你是在家還是出家,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現象,就是是非不斷。雖然是非不是重大惡業,但是為什麼人事物的對待中總是是非不斷?我們都在看別人,都在說別人的不對、不好、不如你意,我們自己犯了錯都不知道。自己看別人的不好,其實自己跟他一樣自己都沒有發現,我們只在要求別人而不是在要求自己。各位,我們只要發現這個問題,要知道你這裡有是非今天才有是非,這個要記得。我們如果不往內發現自己的問題,都在怪別人,那永遠不得清凈。因為一度的煩惱衝動,鑄成大錯,即印下深刻的創痕,成為進修德行的大障礙,不能得定,不能發慧。我們的意識是很厲害的,你發生重大的事情,它的記憶非常深刻,會留下痕迹,成為修行德行的障礙,不能得定,不能發慧。所以重大的惡業絕對不能去犯。今天講戒律,就是防止我們犯重大的罪業,這些罪業會影響到我們未來修行的障礙不能成就。今天戒不是來束縛我們,是來幫助我們。各位為什麼我們今天不能與法相應,不能得定,不能開發智慧,不能受用,我們自己要反省。到底我們什麼原因使我們今天還在這邊拖啊!如引發定慧,必是邪定,惡慧。佛法的懺悔制,於大眾前坦白的披露自己的過失,接受僧團規定的處罰。經過一番真誠的痛切懺悔,即回復清凈。所以戒律的軌則,不在乎個人,在乎大眾;不在乎不犯──事實上每不能不犯,在乎犯者能懺悔清凈。學者應追蹤古聖的精神,坦白的發露罪惡,不敢覆藏,不敢再作,使自己的身心清凈,承受無上的法味。
戒律的廣義,包含一切正行。但依狹義說,重在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善。不殺、盜、淫、妄為根本的戒善,出家眾多從消極的禁止惡行說。但在家眾持戒,即富有積極的同情感。要知戒善是合法則的,也是由於同情──慈悲喜舍的流露而表現於行為的。消極的來說我們盡量不去犯,這是禁止自己去犯錯,但是如果從積極的角度看,我們要有積極的同情心,關懷一切眾生,盡量以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積極去行持。
如《雜含》(卷三七·一0四四經)佛為鞞紐多羅聚落長者說:「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淫盜等同。釋尊稱這是「自通之法」,即以己心而通他人之心的同情,近於儒家的恕道。戒律從廣義來說,應該要有自通之法,我們不喜歡的不要加諸於別人身上。這個是我們學法之人一個重要的借鏡。
所以身語根本戒的受持不犯,不但是他律的不可作,也是自律的覺得不應該作。真正的守戒律不是因為國家有法律,道場有戒規,我們不得不守。最主要是要自覺自律,因為這樣子對自他都不好。這例如不殺,不使一切有情受殺生苦,也是給一切有情以安全感。我們學緣起法都知道一切是因緣和合,互相依持、相依相緣的。進一步,更要愛護有情的生命,戒不即是慈悲的實踐嗎?守戒消極是自己能夠不犯,但是積極的就要去利他,從利他中超越自己的貪慾執著。你會慈悲喜舍就不會貪嗔痴煩惱。《雜含》(卷三二·九一六經)佛為刀師氏聚落主說:「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心與慈俱。……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淫對以喜心,妄語對以舍心」。這以四無量心別對四戒,不過約他的偏重說,其實是相通的。用慈悲喜舍對偷盜、邪淫跟妄語,要去對治。今天講大乘的慈悲喜舍就是講持戒,有悲心的人不會去偷盜,心有慈悲隨喜也不會邪淫,能平等的舍也不會去打妄語,所以慈悲喜舍就是最好的持戒方法,而且是積極的去對治的方法。
慈悲喜舍與定心相應而擴充他,即稱為四無量。這本是戒的根源;由於戒業清凈,同情眾生的苦迫,即引發慈悲喜舍的「無上人上」法。戒與四無量的相關性,可證明佛法──止惡、行善、凈心的一切德行,本出於對人類──有情的同情,而求合於和樂善生的準則。導師推崇的是菩薩道,是積極的推行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我們持戒能清凈就更能同情眾生的苦迫,就更能慈悲喜舍利益一切眾生。戒與慈悲,是側重於「無瞋」善根的。但這在限於時機的聲聞法中,還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可見大乘的菩薩道是更合乎佛陀的本懷。消極的止惡和積極地行菩薩道是有差別的,真正的大乘的慈悲喜舍因為在當時限於時機的聲聞法中,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雜阿含經》
第13383(1044)經(下P75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鞞紐多羅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紐多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引,往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佛陀對這些婆羅門居士長者的開示,最主要的就是讓他們知道自他的因緣,相依相緣的關係,叫做自通之法。我們要常常這樣自己想,如果人家要殺我,我一定很恐怖,既然如此,那別人也一樣,我怎麼能去殺別人?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如上說)。我尚不喜人加麁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是七種,名為聖戒。佛陀對居士的開示就是用自通之法,你不喜歡的你就不要加諸別人的身上,這個就是戒。又復於佛不壞凈成就,於法、僧不壞凈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凈成就。聖弟子,佛法僧戒都能夠成就就是四不壞凈,這個就是證初果了。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一個真正的聖弟子,有沒有對佛法僧戒具足成就,自己可以觀察,自己可以明白。如果你觀察自己,確實對佛法僧戒都圓滿成就了,你自己清楚了解,自己就能夠自證自記,我三惡道不會再去了,這個就是得須陀洹,就是初果,就不會墮惡趣去了。將來一定可以成就菩提,最多其次人天往返,證初果就是這樣。戒就如同於封起三惡道的大門,即使不能當生解脫,最起碼也不會墮三惡道。時鞞紐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第13246(906)經﹙下p58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佛陀十二年後才開始制戒,所以這裡講「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就是說佛陀當時沒有很多戒律,這些聲聞的比丘都很用功的在學習精進,成就的很多。為什麼佛陀開始制戒以後,反而這些學習的人沒有精進、用功的人越來越多?沒有制戒還好,制戒反而效果不好?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我們講五濁惡世,什麼叫五濁?就是這裡講的「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這個「劫濁」就是人歲增加到兩萬歲,然後就往下減,往下減叫減劫,這個往下減的過程叫劫濁。見濁是指在減劫的過程中,眾生的邪見邊見慢慢越來越多,這個叫見濁。在減濁的過程中眾生的貪嗔痴煩惱越來越熾盛叫煩惱濁。壽命越來越少,兩萬歲最後減到剩下十歲,叫命濁。眾生濁就是所有的眾生與見濁、煩惱濁相應的越來越多。意思就是說隨著劫濁眾生的煩惱慢慢越來越多,所以善法越來越減。所以「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眾生每況愈下,所以不得不制定很多戒律。但是這樣有用嗎?五濁惡世發生的現象就是這樣,要是這樣講,符合無常法則嗎?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這個就是比喻,這個大劫欲壞的時候,真的寶雖然還沒有完全消失,但是相似的偽寶就出來了。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正法時期當然沒問題,問題是末法時期,前面還有一個像法,像法是什麼?相似的佛法,看起來好像是佛法,其實已經變質了。相似的像法出世間,正法就會滅了。在無常的世間來說,連佛法都是無常的。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沉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像大海裡面的船,載了很多珍寶,如果破了一個洞,很快就沉下去了。但是如來的正法不是這樣,它是慢慢的變質,慢慢的被消滅。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如來的正法並不會因為世間的地水火風而轉變。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世間就是這樣在變,有些眾生在壞法,真正的非法他說是法,真正的法他說是非法,其實我們現在來講所謂的究竟與方便我們都要深思啊!真正究竟的我們現在否定它,把方便當成究竟,這樣會不會產生極大的問題?現在的佛法不就是這樣嗎?今天導師為什麼要擇法?因為他看到佛法的流變,真正的第一義的思想現在反而被否定了,把最後的方便當成究竟,這樣子跟這個地方講的是不是很相像?把外道的一些法都融進來,這樣叫做方便,叫做圓融,要是這樣,如來的正法就沒了。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沉沒。再有五個條件,五個因緣,如來的正法就沒了。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倚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敎,若諸梵行大師所稱嘆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這裡講的大師,不是我們現在講的一般的法師,這個是從佛陀時代在開示的,真正的大師就是佛陀,或者是這些聖弟子。對於佛陀這樣的正法弘布者,你如果不敬重也不去供養,依你自己的觀念,那麼有一些人是依法,用心的學習,也隨順著大師的教導,那麼大師對這種人很稱嘆、認同,這種人他也是不敬、不重、不供養,還是不會去依持他,你不敬重供養他你還要依他而住,那你要幹什麼?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沉沒。各位這裡我們要深思,佛陀的時代就有這個問題,不要說以後的末世了。佛陀時代,佛陀親身在這裡開示的就是這個問題。佛陀開始沒有制戒,大家都那麼依法奉行,成就者那麼多,後來慢慢人多了,良莠不齊了,動機不純正的也來了,這些是不是真正對佛陀敬重?是不是真正為了依止佛陀?不是啊!所以開始制戒,效果好不好?還是有問題。所以各位,佛法會滅,正法會滅,這個地方我們就要覺知了。動機不純正,就像現在,包括我們弘法的人,出家的人,如果你動機不純正,那你所學的法是不是真正的正見?是不是究竟,還是方便?你今天來應付眾生,是真的來利益眾生、救度眾生,還是為了自己有名聞利養?這點我們要深深體會。迦葉!有五因緣,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敎,若諸梵行大師所稱嘆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要親近真正的大師、善知識,要真正的恭敬尊重,為法而來、而學、而住,而且能夠真正聽從善知識的教導,這個不就是來的目的嗎?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這個,那來有什麼意義呢?迦葉!是名五因緣,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是故迦葉!當如是學:於大師所當修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這個就是我們要護持法。正法要久住,如何久住?如果我們不護持真正的正法,只是隨著我們的需要隨著自己的意,請問你是來學法嗎?若法,若學,若隨順敎,若諸梵行大師所讚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佛說是經已,尊者摩訶迦葉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戒是對我們的一種節制規範,幫助我們少犯錯誤,律是自律,是內在自己的要求,自己的凈化。所以合起來叫戒律。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財富愈施愈多,財源滾滾而來(求財富的方法)
※《溈山警策文》講記 第八講 凈戒法師
※日常法師:詳解皈依 離苦得樂第一步
※凈空法師嘉言錄(二)
※學誠法師:學修精進 行願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