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立下遠大目標,才有壓力和動力

李嘉誠箴言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從弱到強,赫赫有名的渣打爵士由英國初來香港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貧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機遇發達成巨富,創九倉(九龍倉),建置地。辦港燈(香港電燈公司)。我們做任何事都應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遠大目標,才有壓力和動力。

目前長江的實力不可與置地同日而語,但我們可以先學習置地的經營經驗,置地能屹立半個多世紀不倒,得益於它以收物業為主、發展物業為次的方針。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長期投資,今後長江也將以收租物業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區,中區的物業發展到極限,寸金難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以長江的資金儲備,自然還不敢到中區擴展,但我們可以到發展前景大、地價處於較低水平的市區邊緣和新興市鎮去拓展。待資金雄厚了,在與置地正面交鋒。

記得先父前曾與我交談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話去驗證世間發生的事,多有驗證。久居香港地產巨無霸的置地,近十年來,發展業績並非盡如人意,勢頭遠不及地產後起之秀太古洋行。我們長江,草創時寄人籬下棲身,連借來的資金合計才5萬元。物業從無到有,達35萬平方(英尺)。現在我們集中發展房地產,增長速度將會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商場啟示

價值規律猶如一隻魔手,雖然看不見它的存在,卻無聲無息地將市場格局打亂重整。李嘉誠憑著自己的睿智開了塑膠花的先河,一夜間,香港便冒出許多家塑膠花工廠,李嘉誠不得不和他人分割天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李嘉誠始終有著居安思危的意識。他非常清楚,眼看塑膠花這個發展態勢,長江塑膠廠很難一直領先落後就等於利潤降低,甚至不保。經過冷靜的思考,李嘉誠決定擴大生產,向規模要效益。擴大規模,意味著增添設備,改進工作條件,但是,擴大規模、增加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對於尚不算強的個體企業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看來這個路子走不通。

李嘉誠又開始思索新的辦法。他想,有沒有一種既可以提高效率而又不用大幅度增加規模的辦法呢?他去義大利考察市場,研究西方企業的管理經驗,發現歐洲的企業管理模式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的保障不小。李嘉誠感興趣的西方的管理模式就是股份制,這種組織方式有利於融資,又不用承擔無限責任,這對於像長江企業這樣缺少資金的企業非常有利。

這時,李嘉誠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改組企業組織結構。為此,他準備分兩步走:首先,尋找合伙人,組建有限公司:其次申請上市,引導企業成為公眾性的股份有限公司。

這時的李嘉誠對現代管理和資本運營有了初步的概念,這為他後來在股市大展宏圖做了有效準備。

1957年,長江塑膠廠正式改名為長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李嘉誠兼董事長和經理,完成了他改組企業的第一步。長江公司的廠子也開始分開運營,一處生產塑膠花:一處生產塑膠玩具。西方的管理理念和經驗開始在長江公司的管理中產生效益。李嘉誠後來回憶說,任何時候都要穩健中求發展,發展中求穩健,企業的管理很重要,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帶來高效益。

一個商人到底有沒有前途,取決於他的開拓意識和遠大眼光。做大事者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再大的困難也會輸給耐心和毅力,只要能堅持不懈,很難不成功。

很多人認為學有所長就不怕沒事做,這確實是對的,只要身懷一技,在哪都能找到工作,然而,倘若一個人在哪都能找到工作,卻在哪兒都做不長久,恐怕也難以取得很大的成績,做生意更是如此,在一個企業做不了幾天就膩了,換去另外一家企業,短暫的相處,在有才華也無法施展,也就不會被重用。如果是自己單槍匹馬獨干生意,就會出現干一行恨一行的現象,無法深入一行,企業也就無法做強做大,只能曇花一現。

李嘉誠將置地作為自己超越的目標,他不懼置地公司已經發展壯大、規模成熟,而是下定決心一定要超越置地,所以就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置地是上市公司,那就將長江也發展為股份公司,一步一步地追趕上去,然後超越。這就是李嘉誠的經營之道。

首先立下看似無法實現的遠大目標,然後在壓力之下產生動力,推動企業的發展,經歷磨練的李嘉誠在一次又一次解決難題中不斷成長,日漸成熟自信,他篤信自己在商界的空間會很大。他確實有資本自信,因為他不但學會了用自己的資本賺錢,更懂得如何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賺錢對於李嘉誠來說,已經成為了一項有意思的遊戲。

李嘉誠本身是一名勇士,調遣一支商隊,在商海里乘風破浪。

想要做生意,將生意做大做好,就要具備有李嘉誠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養成李嘉誠這樣的性格。

人的性格是如何來的呢?遺傳?習得?是這兩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看看周圍的人,你會發現有的人喜新厭舊,有的人懷舊,有的人安於現狀不喜變動,有的人堅忍剛直,有的人則是「牆頭草隨風倒」.......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根據心理學理論,每一種性格都有它的優勢和劣勢,但是如果一個人不停的更換名片和行業,做什麼事情都無法深入下去,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夠經歷商場的風雨呢?

考試也好,遊戲也好,甚至談對象都可以從頭再來,可是,如果在商場中不停的從頭開始的話,就等於不停地投入而難見效益,甚至是虧本。偶爾一次失利是常事,當失利成為常事時就麻煩了。每一次失利意味著一次投資的失敗,你有多少成本能夠讓你在商海里翻幾次船呢?商海翻船的同時也會讓企業的信用一次次降低,如果你輸掉了和別人合作的信用,恐怕就在無起航的機會了。

因此,做生意要瞄準一行深入做下去,中途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調整「作戰狀態」,但不能屢屢推倒重新開始,當然,這不意味著生意不能轉向,當需要轉向時要果斷,這樣公司才能靈活運營並緊跟市場。


推薦閱讀:

李嘉誠正式分家
李嘉誠
面相詳解李嘉誠,為何能生財有道,富貴在於臉
馬云: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不再屬於李嘉誠
李嘉誠提醒港人目前不宜炒樓

TAG:目標 | 壓力 | 動力 | 李嘉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