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到底是怎麼回事?和皮炎的區別在哪裡?可以根治嗎?

濕疹不等於皮炎

不少人認為,濕疹和皮炎具有類似的病理變化,將其等同看待,其實不然。

濕疹由來已久

濕疹(Eczema),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和表皮的炎症。病因複雜,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臨床上急性期者,以丘皰疹、滲出為主;慢性期者,以苔蘚樣變為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多形性、複發性和瘙癢劇烈等特點。

中醫對濕疹的認識源遠流長。中醫統稱本病為「濕瘡」。因臨床特點各異,中醫又有不同的名稱。如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的稱「血風瘡」或「粟瘡」;發於手部的稱「瘸瘡」;發於耳部的稱「旋耳瘡」等。

濕疹的發病人群廣泛,不分年齡、性別和地域。可以從出生時候的嬰兒濕疹直到高齡的老年性濕疹。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和工作壓力的增大,濕疹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濕疹的患者日益增多。

濕疹≠皮炎

由於歷史的原因,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的命名、界定甚至診斷,有一定的交叉乃至含混。學術界對濕疹的概念及其分類存在不同看法,有的主張廢棄「皮炎」這一名詞,有的則主張廢棄「濕疹」這一臨床病名。

皮炎,是一個十分廣泛的皮膚病理學上的概念。臨床上以紅斑為主,兼有丘疹、斑丘疹,如果能夠明確是因為某種體質的患者接觸某種致敏物質後引起的,則稱為接觸性皮炎;如果是因為不合理應用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製劑,則稱為激素依賴性皮炎;如果因為飲食不慎,或者水土不服,或者季節變化,有時臨床醫師籠統稱為過敏性皮炎。但是,濕疹是有特定含義的疾病。它在急性期有較強的滲出傾向,皮疹呈多樣性,亞急性期表現為點狀糜爛,慢性期則有局部浸潤和肥厚。

濕疹和某些類型的皮炎具有類似的病理變化,可能濕疹患者最初表現為某種皮炎,特別是接觸性皮炎,但久而久之長期反覆搔抓刺激後皮疹表現為濕疹樣。而原先某些病因不明的濕疹患者,因為找到過敏原,從而可以劃歸接觸性皮炎的範疇。濕疹和皮炎雖有不少共同點,但一般接觸性、過敏性皮炎在停止接觸過敏原之後往往能較好痊癒,但濕疹卻表現出遷延難愈,反覆發作的特點。

指導專家:

徐金華,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皮膚性病學系主任。上海市皮膚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上海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濕疹可治癒不可根治

濕疹的病因,常常為多種內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臨床上,根據皮疹多樣性、易滲出、多對稱、瘙癢劇烈、易複發等特點,不難診斷為濕疹。

5大癥狀與特點

1.瘙癢性:其特點是持續性瘙癢,依靠分散注意力也無法解決,安靜下來時,瘙癢會加劇,形成繼發性加劇、持續性瘙癢的狀態。

2.多形性:濕疹表現出的皮疹是多形態的,可分為原發疹與繼發疹。原發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發疹中有糜爛、滲出等,病人同時發生原發疹與繼發疹。

3.遷延性:濕疹容易反覆發作,從一部位遷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癥狀不易消除。如果濕疹在急性治療不當,會轉為慢性、泛發性。

4.滲出性:會有滲出液,否則,不滲液不易診斷為濕疹。另外,當濕疹處於慢性期時,皮疹部位可能比較乾燥,但在急性發作的過程中,仍會有滲出液。

5.泛發性:濕疹可以發生於全身任一部位。

慢性病程:時輕時重,常反覆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尤以精神緊張時為甚。常由於急性和亞慢性濕疹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覆發作轉變而來。多局限於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窩、陰囊、女陰等處,境界明顯,炎症不著。

誘因複雜

濕疹的發病,目前多認為是由於複雜的內外因素激發引起的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濕疹病人往往是過敏體質,這種過敏體質與遺傳因素有關,故在特定的人群中發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內部因素: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咽喉部或副鼻竇的感染灶等)、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血液循環障礙(如小腿靜脈曲張等)、神經精神因素(如長期失眠、焦慮、多夢、過度疲勞等)、遺傳因素等。其中遺傳因素與個體易感性及耐受性有關。

外部因素:本病的發生可由食物(如海魚、蝦、螃蟹、海蜇、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塵蟎、黴菌等)、生活環境(如日光、炎熱、寒冷、乾燥等)、動物毛皮(狗毛、貓毛等)、寄生蟲及昆蟲叮咬(蜜蜂、螞蟻、毛蟲、蚊蟲等)、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所誘發或加重。

治療及用藥原則

治療原則:儘可能尋找導致濕疹發作的病因,反覆觀察自己的工作環境、生活習慣、飲食、嗜好和情緒等。避免各種外界的刺激,如熱水燙——這是濕疹患者中常見的不良習慣,洗個燙水澡雖然很舒服,但破壞了皮膚保護層,長期只會越來越惡化濕疹;暴力搔抓等行為,避免食用容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海魚、蝦、蟹、濃茶、咖啡、酒等。

不要聽從小道消息,外用甚至內服一些來路不明,成分不清的藥物,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的塗擦外用藥膏或者內服用藥,醫患配合,自身調護,才是克服濕疹的最佳途徑。

一般而言,濕疹不同於銀屑病之類的皮膚病,它的總體預後是良好的,所以在治療上,以外用藥物為主,輔之以內服藥。但濕疹的外用藥,在不同的疾病階段和不同的疾病表現,所用的外用藥物都是不一樣的。一種藥膏從頭用到尾是完全錯誤的。

治癒而非根治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根治濕疹,所以說「三分治療,七分養護」,對於患者而言,注意日常生活的上的細節,是避免濕疹複發,早日擺脫濕疹的困擾的「必修課」。

濕疹四問

有人說,一支皮炎平就能應對濕疹,是否可信?專家建議抗過敏葯換著吃,是何原因?治療濕疹的常用中成藥有哪些?嬰幼兒濕疹的遺傳情況如何?

為什麼不能長期用「皮炎平」治療濕疹?

中醫稱濕疹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濕熱之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獃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癥狀便是患者們常訴的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

濕疹患者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病者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獃滯,以致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

除皮膚問題外,濕熱者亦會有胸腹脹悶不舒、大便秘結或泄瀉、小便短少赤黃等病症。因此針對不同患者的情況,或為「濕」重,或為「毒」重,或為「熱」重,當分別運用不同的中藥或「袪濕」,或「解毒」,或「清熱」。方法自然各不相同,而皮炎平作為激素製劑,儘管有快速消炎止癢的作用,但長期使用可以以抑制皮損局部的免疫力,皮膚感染機率增加,而且會使局部皮膚變薄,因此,濕疹的治療遠遠不是大多數患者想的一支皮炎平所能治療好的。

嬰幼兒濕疹的遺傳情況如何?

有家族過敏史的嬰幼兒是濕疹發病的離危人群,有研究發現,家庭成員無過敏問題,新生兒出現過敏的風險約5%~15%,父母一方有過敏問題,新生兒出現過敏的風險20%~40%,父母雙方同時有一種過敏問題,新生兒出現過敏的風險50~70%。

美國兒科學會主張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應純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現在許多學者認為,母乳餵養是延遲過敏性疾病發作的方法之一。

為什麼抗過敏葯得換著吃呢?

第一,不同種類的抗過敏藥物都有其自身的抗過敏機制和特性,故而各種藥物在治療過敏性疾病時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慢性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時間相對較長,這時就要選用一些無嗜睡作用、並且其他副作用也相對較小的藥物,比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

在治療慢性、頑固性或病情較重的急性過敏性疾病時,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過敏葯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此時,一定要諮詢醫生,合理用藥。

更要注意的是,需要長期聯合用藥的患者,在病情穩定、癥狀控制後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藥物,否則容易複發。這時,就應該依次停用一種藥物,直至全部停用,或者可以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抗過敏作用,並逐漸停用藥物,這樣就可以減少疾病的複發。

第二,抗過敏藥物也可以導致過敏反應。這是因為在過敏反應過程中起作用的化學活性介質種類繁多,而且過敏反應的過程也極為複雜,受到如抗原性質、抗體和環境等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抗過敏葯只能阻斷過敏反應中的某一環節,或者只能阻止某些化學介質的釋放,而不能阻斷全過程,阻止所有化學介質的釋放。

所以,服用抗過敏藥物後,過敏反應仍然可以發生。容易引起過敏的抗過敏葯有撲爾敏、異丙嗪、苯海拉明等。

因此,服用抗過敏藥物的患者一定不要放鬆警惕。服藥前要看清說明書,尤其要注意不良反應和禁忌症。服藥後仔細觀察自己的癥狀有無變化,一旦發現藥物無效,甚至癥狀加重,立刻停葯,馬上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換用其他抗過敏葯治療。而且以後要禁用引起過敏反應的那種抗過敏葯。

第三,任何一種抗過敏葯都存在耐藥性。患者長時間服用一種抗過敏葯,會出現藥效下降、不能起到抗過敏作用的現象。一般在服用三個月後,就需要換一種抗過敏葯繼續治療。

其實,在過敏性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也可以採用一些中醫藥療法如中草藥、針灸等配合治療,以代替長時間的定時服藥,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指導專家:

李斌,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任。當選第三屆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

主要研究方向:中醫藥對治療疑難性皮膚病、慢性皮膚潰瘍研究,擅長治療銀屑病、濕疹、痤瘡、色素斑、周圍血管性疾病、痛風等。

應診時間:周六上午(青海路院區)

常用中成藥有哪些?

1.龍膽瀉肝軟膠囊具有清肝膽濕熱的功效,用於治療由於肝膽濕熱引起的濕疹,每服6g,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2.皮膚病血毒丸具有涼血解毒除濕的功效,用於治療由於血熱、濕熱引起的濕疹。每服6g,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3.二妙丸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用於治療由於脾虛濕熱引起的濕疹。每服6g,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4.參苓白朮丸具有健脾滲濕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濕阻的濕疹,每服6g,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5.當歸飲子丸具有養血祛風的功效,用於治療由於血虛風燥引起的慢性濕疹。每服6g,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應對濕疹的葯膳

1.綠豆30克,薏苡仁30克,佩蘭lO克,水煎湯,放砂糖。適用於急性濕疹皮膚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等症。

2.白木耳50克.百合30克.蓮子15克,水煎服食,加糖或細鹽。適用於濕疹瘙癢,夜寐不安.低熱,虛煩,咳血。

3.山藥50克,薏苡仁20克,赤豆30克,放鍋內,加水煎至豆爛放糯米(或梗米)50克,煮粥,加白糖,隨意服食。適用於濕疹伴有脾虛大便時溏,脾胃虛弱,胃納不佳。

4.菊花30克,放茶壺內,用開水泡浸片刻,加糖;亦可直接放人開水中略滾.取汁加糖,代茶飲,適用於伴有結膜炎或小溲短赤。

來源:《問健康畫報》2015年5月刊

推薦閱讀:

皮膚「癬」、濕疹的自然療法
中醫診治中濕疹的臨床表現,急性濕疹、慢性濕疹、特定部位濕疹等
你知道濕疹為什麼容易複發發作嗎?
濕疹一點不難治,只需要避免一些誤區

TAG:濕疹 | 怎麼 | 皮炎 | 在哪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