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哲學也可以很歡樂

書摘:

蘇格拉底的人生比較簡單,概括起來就兩句話:他喜歡問別人問題,然後被判死刑了。

哲學講思辨,講道理。而只有弱者才會去講理,強者不需要講理。

實際上學校想說的是,「老師要你嚴肅的時候你就嚴肅,要你活潑的時候就活潑」。所以「嚴肅 活潑」這句美好的廢話的實際意思是「聽老師的話」。

黑格爾強調真理是整個世界變化的過程,所以他認為,研究人類必需研究整個人類歷史,研究哲學就必須研究哲學史。

正文:

在學校里哲學一向是催眠的代名詞,到了課堂之外就更是離普通人無比遙遠的名詞了。而在中世紀的時候,哲學曾經是富二代的代名詞,因為只有不需要從事生產、吃穿用度不愁的富二代才有可能去研究哲學,這個看似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的學科。不得不說,從古至今許多人對哲學是有誤解的。更何況在這個只有「馬哲」,沒有「哲學」的國度。

據說侮辱哲學專業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解釋一下「哲學」的含義。因為往往對哲學研究越深的人就會產生一種敬畏之心,會越發明白哲學的深奧,就越是沒有辦法一下子解釋出「哲學」的含義。哲學是一門很古老的學科,甚至於宗教和科學都是從哲學當中衍生而來的,唯有藝術不是。

之前看過許多哲學的所謂「啟蒙書」,例如《蘇菲的世界》、《哲學之樹》等,都是一來就高大上,問你諸如「太陽今天雖然升起了,但你一定確信明天也會升起嗎?」一類的問題。但其實像初學者如我看哲學並不是為了研究這些特別具體的問題,對於因果論的分解和形而上的基礎沒有一丁點的興趣。我就是來看看哲學到底是個什麼玩意,順便找找有沒有什麼讓自己快速幸福的捷徑可走。

黑格爾說「研究人類必需研究整個人類歷史,研究哲學就必須研究哲學史。」,我和作者都認為這個觀點還是很靠譜的。讀哲學史確實是最佳的學習哲學的方法,那這方面的翹楚當然是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不過和這種翻譯的大部頭比起來,這本《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卻苗條了許多,並且語言詼諧幽默。雖然頁數減了肥,但內容卻非常完整。作者功力深厚,往往三言兩語就能把一個哲學家的理論和根源講的非常清楚。例如我現在去看《純粹理性批判》,就知道了這玩意是康德編的一整套自圓其說的理論,搞出了諸如「物自體」、「表象」一類的概念去統一解釋了先前休謨的「懷疑論」和牛頓的「機械論」。但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凡是這些新概念巨多的理論都不夠簡潔,基本肯定是錯的。這就像陶淵明講的「好讀書,不求甚解」。不摳細節,但卻能夠把哲學的發展前後都串聯起來,在心中對這門學科從古希臘到當代社會有個整體的了解和認識。

除內容外,可讀性絕對是此書的一大亮點,因為其實理論部分不多。倒是哲學家的軼事有不少,例如康德是個超級大宅男,固執又惜命,散步的時候只要有出汗的徵兆就會立即停止不動把汗憋回去再走。而「權力意志」提出者尼采是一個充滿激情、喜歡音樂和爬山的善良老頭;英國紳士羅素出身貴族,優雅智慧,一生女人眾多,光是介紹羅素的情史就花去了不下5頁,情人代號就差點用完了26個字母;維特根斯坦作為超級富二代把錢都分給了別人,自己一生不娶獻給了哲學研究,並且他還是毛姆小說《刀鋒》的原型人物。而另外很棒的一點是,關於哲學家們的名言也又對照著重溫了一遍,例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牛頓的「我不發明假說」,叔本華的「更好是好的敵人」,羅素的「愛國就是為了一些很無聊的理由去殺人或者被殺」。

有個捷克哲學家認為「哲學的意義在於定義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作為科學的起點,哲學有這樣的底氣。因為其他以科學為原則的學科發展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科學堅持經驗主義,堅持實用主義,並且完全開放,允許質疑,反對獨斷論。甚至於科學的「實證主義」也是哲學發展的一個產物。哲學的精髓在於懷疑,源頭蘇格拉底就因為問太多問題被判了死刑。但假如作為一個國家,有濃厚哲學的氛圍,勇於懷疑一切舊的原則,敢放開去辯論和反思,才有可能真正變得強大。就像美國已經就黑人權利、婦女投票、公司壟斷、工會運作等重大的社會問題在思辨中達成了共識,所以他們現在的國內政治只需要小修小補就行。那些決不允許質疑傳統的民族,它們的制度就只會越來越僵化和不合時宜。我和作者都非常喜歡劉瑜先生說的一句話:「美好的人性源自美好的制度」。

最後,要說有什麼最直接的收穫,就是得出了一個結論:我們追求個人幸福的最高境界,不可能是縱慾,而是內心的平靜。

推薦閱讀:

自由女性選擇男人的哲學
無睡意哲學 | 現象學:胡塞爾、海德格爾、梅洛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志得意滿的「金融哲學家」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
哲學的對象

TAG:哲學 | 歡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