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閆學:有些書,值得愛上一輩子 | 好書推薦
每一個教師成長的路上,總是離不開閱讀。
特級教師閆學說,閱讀就像呼吸一樣簡單,一樣必不可少。她的成長之路,就是閱讀路。
今天,小編帶您揭秘,閆學老師閱讀路上那些多次震動過她,讓她愛一輩子的書單吧!
我曾經讀過的那些經典
木心曾說過:「一本書如果能三次震動我,我就愛他一輩子。」
回想這些年的閱讀之路,能三次震動我的書何其多,讓我愛一輩子的書何其多。這些曾多次震動過我而讓我愛一輩子的書,在我的閱讀書單中就是經典,是屬於我的經典。他們是我生命的伴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於不同的時間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他們彼此也會有一些爭執,但最後都達成了奇妙的和解;雖然他們本身有很多不同的特質,但無一例外地都漸漸成為我身體和心靈的一部分,讓我長成了今天的模樣。那麼,他們是誰呢?
他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我得承認,我依然愛讀愛情小說,沒有愛情小說陪伴的夜晚總是缺少了一些溫馨的底色。這是一部偉大的愛情史詩,是馬爾克斯「發自內心的創作」。他寫盡了愛情的全部:隱秘、歡愉、羞愧、動蕩……在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愛的河流充滿曲折,布滿支脈,卻始終流向唯一的方向。他不再魔幻,真實而又悲愴,殘忍而又仁慈。能夠把全部真相描摹出來,只因他是馬爾克斯。
這是一部讓我讀完後整夜失眠的作品。歲月能夠沉澱下來的東西,固然值得珍惜,而那些被過濾了的東西,正如出現在男主人公阿里薩生命中的女人們,又何嘗不曾閃耀在阿里薩的生命里,為他帶來歡愉,帶來永恆的剎那之感?而且,我們又怎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像阿里薩?在我看來,橫跨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已不再是愛情,阿里薩也許早已經愛上了自己的愛情。雖然我是那麼喜愛這部小說,卻不太喜歡小說最後的結尾,至於原因,等你看完了也許你就能感同身受了。
他是伊塔洛·卡爾維諾的《為什麼讀經典》
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可用卡爾維諾本人的一句話來概括這個簡單的理由:「經典讀了總比不讀好。」卡爾維諾自己創作經典,還教人怎樣見識經典。最令人難忘的是卡爾維諾關於經典的14個定義,再也沒有人比卡爾維諾更懂得經典的意義。他幾乎窮盡了人們從經典作品中可能獲取的所有東西。
多少人曾經試想過經典的「第15個定義」,但無論你用何等精鍊、神妙的辭彙,也不論你使用的是何種語系,你都會發現,你想給經典下的定義早已經被卡爾維諾說過了,概括了,你呈現的只不過是同一語義的不同表達方式而已。
他的14個關於經典的定義給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可資評判的標準,讓我們面對一本書的時候可以找到它是否值得閱讀的理由,而這幾乎成為我這些年閱讀方面的一把衡量標尺。就這樣,卡爾維諾遠遠地站在了高處。也許他站得太高,以致在他猝然離世前連諾獎也沒有看到他。而他的作品,包括他關於經典的14個定義,也成為經典了。
他是木心講述、陳丹青記錄的《文學回憶錄》
閱讀這本書就是在上文學課,但又比在任何文學課上聽到的東西更加生動,更具個性。你不得不驚嘆於木心先生的閱讀視野,你會不由得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要論讀書,你還差得遠呢。他給你講述古今中外文學史,不僅呈現了明晰的線索,還有豐沛的情感融入其中。
假如你不知道應該讀些什麼書,可以參考木心的講述;假如你需要得到一些閱讀的指點,也可以參考木心的講述。後來,我去烏鎮,木心先生晚年居住的故鄉,在一片槳聲燈影之中,在陣陣人聲水聲的喧嘩之中,我想像著木心先生曾經坐在岸邊的一條檐廊下,不知他是否會記起在紐約講述文學史的歲月。
他是杜拉斯的《情人》
是從這樣一個故事開始閱讀杜拉斯的: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這場景彷彿是一聲驚雷,引我走進了杜拉斯的世界。
這場景出自杜拉斯的小說《情人》。最初讀杜拉斯就是讀她的《情人》,而讀她的《情人》又是受電影《情人》的影響。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令我難忘:輪船行駛在茫茫的大洋上,海面上一片漆黑,在主甲板的大廳里,有人演奏肖邦的圓舞曲。此時此刻,女孩終於哭了,從投向大海的樂聲中,她終於發現並確認了她的愛情,也終於意識到她已經永遠地失去了她的情人。後來,我在讀小說《情人》時讀到了這個場景。從此,我愛上了杜拉斯。
他是梭羅的《瓦爾登湖》
如果到一個孤島,可以選一本書,我會帶《瓦爾登湖》。
我發現面對這樣一個命題,我們選擇的書其實就是自己的一種人生期許,一種渴望理解和到達的世間永恆。對我來說,梭羅的瓦爾登湖,就是這麼一個地方。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寧靜的書,這裡有富有哲思與恬淡的心靈,有清新、澄澈的自然之源。四季的更替,景緻的變換,素樸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構成了現代都市人心中無限嚮往的理想之國。它促使我們反思自己的來處與去處,以便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尋心靈的寧靜。也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瓦爾登湖,但要想抵達它,絕非是任何一個人輕易就能辦到的事,現代社會尤其如此。梭羅說「人類正在靜靜地走向死亡」,這是他置身於瓦爾登湖時對人世的觀望,在今天看來尤其具有警示意義。
他是泰戈爾《新月集》
這是一本可以讀一輩子的詩集。我極愛鄭振鐸的譯本。這些年,它一直是我的枕邊書。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吟誦著那些美麗的詩句,那是一束捧在手裡的白茉莉,讓我們想到童年美好的歲月,想到那些最初的、純凈得沒有任何雜質的情愫。
在我有限的閱讀視野內,我認為泰戈爾的《新月集》是一部現代兒童詩歌的巔峰之作。當我第一次讀到泰戈爾的《新月集》時,我就想,如果沒讀過泰戈爾,對愛詩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不該有的損失。我曾帶領孩子們閱讀泰戈爾,甚至在公開課上執教過泰戈爾,我想讓孩子們看看真正的詩是什麼樣的,真正經典的作品是什麼樣的。如果我們不能在教學中給學生閱讀泰戈爾一些好的指點,那就不要指點,就只讓他們讀一讀吧。
他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學》
什麼是好的學校,什麼是好的教育,什麼是好的教師,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令人驚訝的是,在20世紀中葉的烏克蘭,在那所條件並不優越的鄉村學校,蘇霍姆林斯基與他的教師團隊,已經把教育做到了那樣的高度,以至於在當下的中國教育工作者看來,那幾乎就是一個教育的童話。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紛紛來到帕夫雷什中學,他們都想親眼看一看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工作過33年的學校,都想親眼看一看這個「取之不盡、永不枯竭的教育智慧的源泉」。
作為一個教師,我希望有機會也能夠親眼看看這所演繹過童話般教育故事的學校,看一看蘇霍姆林斯基和他領導下的那個了不起的教師團隊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感受一下他們曾經呼吸過的空氣;我更想看看那些綠色的山巒,紫色的雲霞,當年它們都曾經映入一雙透射著無限悲憫與慈愛的深邃的眼睛裡……因為在我的心裡,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好教師,他們撐起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學校,他們做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好教育。
他是聖·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
這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也是寫給成年人看的童話,用作者聖·埃克絮佩里的話來說,是寫給「還是孩子時」的那個大人看的文學作品。整部作品氤氳著淡淡的憂鬱,絲絲的哀愁,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寫出了引人回味的哲理和令人感動的詩意。無論你是否喜愛童話,無論你是否早已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也不必計較你從事何種職業,在這個星球的哪一個角落生活,我都建議你,讀一讀這本薄薄的小書——《小王子》。
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書中那個酒鬼的故事。酒鬼為自己總是喝酒而感到羞愧,他想到了忘記羞愧的辦法,那就是在喝酒中忘記喝酒的羞愧。於是,他的面前永遠擺著一堆空酒瓶和一堆裝得滿滿的酒瓶。其實,酒鬼的痛苦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痛苦。我們的痛苦就在於,感受到了痛苦卻無法從痛苦的根源中解脫,而這個痛苦的根源,無非是形形色色的慾望。不能戰勝慾望,就註定在痛苦中沉淪。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參透酒鬼的故事。也許我們的孩子和小王子一樣無法理解——這篇童話原本是寫給「還是孩子時」的大人看的書,但我願意給他們講述這個故事,也許終有一天,他們能夠明白。只是不知那些讀過這個故事的大人們,他們的心是否已經歸於平靜?
他還是紀伯倫的《先知》和《沙與沫》,還是康·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還是梵谷的《親愛的提奧》,還是高爾泰的《尋找家園》,還是魯迅的《朝花夕拾》……我經常想念他們,就像想念川端康成筆下的伊豆的舞女,想念彼得·梅爾筆下的普羅旺斯——那也是梵谷筆下的普羅旺斯,於是渴望在夢中看一眼那田野,那杏樹,那大片的薰衣草和葡萄園,還有那些永遠不守時的可愛的人們。
文章整理自《給教師的閱讀建議》(內容略有刪改)
本文編輯 | 賀琬婧
責任編輯 | 方藝芬
感謝閆學老師幫助
推薦閱讀:
※好書推薦:《淡定的女人最優雅》
※好書推薦:《9個讓客戶乖乖聽話的心理學詭計》
※好書推薦:《男性的品格》
※好書推薦:《包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