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是百家講壇和錢文忠繼《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等項目合作之後,推出的又一部重點作品。錢文忠以《弟子規》原文內容包括為人子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範為綱,充分融入對現實的深層次思考,穿插上百則故事和案例,精闢闡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文等思想,並解釋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的巨大作用,針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諸多道德危機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解決之道。

更多簡介...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是百家講壇和錢文忠繼《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等項目合作之後,推出的又一部重點作品。錢文忠以《弟子規》原文內容包括為人子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範為綱,充分融入對現實的深層次思考,穿插上百則故事和案例,精闢闡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文等思想,並解釋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的巨大作用,針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諸多道德危機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解決之道。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第一部分

《弟子規》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規》中,它們有明確的行為規範。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會有什麼作用呢?《弟子規》為什麼會引起眾多現代人的重視?《弟子規》的作者是誰?成書於哪個年代?其中都有哪些嚴格的規定?又是什麼原因,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弟子規》呢?

規矩的作用(1)

《弟子規》是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讀本。《弟子規》告訴孩子們,按照聖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應該遵守哪些規矩。那麼對於學習了眾多知識與技能的現代年輕人來說,懂得規矩的重要性又在哪裡呢?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1} 聖人:指儒家創始人孔子。

{2} 訓:教導,教誨。

{3} 悌:指弟弟服從兄長。

{4} 謹:出言慎重,寡言。

{5} 信:誠信。

{6} 文:文化知識或文獻典籍,泛指一切學問。

《弟子規》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規》中,它們有明確的行為規範。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會有什麼作用呢?《弟子規》為什麼會引起眾多現代人的重視?《弟子規》的作者是誰?成書於哪個年代?其中都有哪些嚴格的規定?又是什麼原因,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弟子規》呢?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弟子規》。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弟子規》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與《百家講壇》講過的《論語》、《莊子》、《老子》相比,《弟子規》是無法算作可以供奉在廟堂之中的經典之作的。哪怕跟《三字經》相比,《弟子規》從歷史悠久的角度也沒得比。《三字經》出現在南宋,至今有七八百年歷史,而《弟子規》什麼時候才出現的呢?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所以,在動輒上千年歷史的中國古籍當中,《弟子規》連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生於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生卒年不詳。一般認為這位李夫子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換句話說,活了六十歲。但是,也有人說,他活了八十三歲。前後相差二十三年,這充分說明當時社會對他就沒有什麼明確的記載。如果是個大人物,史書上不僅會詳細地記載著他的出生年月日,而且還有他的生辰八字。李夫子終其一生,獲得的最高學位是秀才,此後再也沒有高中過,舉人沒考取過,進士更跟他沒關係,更別說什麼狀元、榜眼、探花了,這些都跟他沒關係。

在當時,一個秀才能幹什麼?教書啊!秀才不是舉人,舉人老爺有的時候可以當官,進士也可以當官。唯有秀才只能教書,還教不了什麼好書,也當不了什麼書院的山長,只能開個私塾。

這位李先生為什麼寫得出《弟子規》?那是因為他畢生研究《大學》、《中庸》,雖然李夫子學位不高、學歷不高,但是,有的時候好多科舉不成功的人恰恰學有所成,這位李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科舉道路上,他是一個失敗者,但是,在研究《大學》、《中庸》的領域裡,他卻頗有建樹,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學者。後來,他創辦了一所學校,叫敦復齋,起一個齋號講學。李先生講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聽課,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稱為李夫子。所以,我們稱李先生是清朝早期傑出的教育家和學者,這一點是不為過的,這個稱號他也是當得起的。

後來,這位老夫子根據傳統對蒙童的規範方面的要求,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書實踐,寫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啟蒙孩子的書,叫《訓蒙文》。訓者,教訓也;蒙者,啟蒙也。

規矩的作用(2)

當然,這位老夫子還有好多研究「四書」的作品,而且他在研究《大學》、《中庸》這樣的著作之餘,還堅持寫詩。也許是特別喜歡水仙花的緣故,他曾經寫了上百首歌頌水仙花的詩歌,後來結集為《水仙百詠》。現在,這本書在全國兩個地方藏著,一個是北京大學圖書館,另一個是他的家鄉山西省圖書館。

那麼,在他那麼多的著作裡面,哪部作品流傳最廣呢?不用說,就是《訓蒙文》。

既然李毓秀先生是《弟子規》的作者,又為什麼說在他留下的眾多著作里,流傳最廣的是《訓蒙文》呢?如果說《訓蒙文》和《弟子規》是同一部書,那麼《訓蒙文》是怎樣變成《弟子規》的呢?

現在很少有人知道《訓蒙文》,那麼《訓蒙文》後來怎麼會叫做《弟子規》的呢?

那是因為後來有一個學者在《訓蒙文》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並把書名改為《弟子規》。從此之後,這本書在一些私塾裡面開始廣泛流行。如此說來,這個人該算是《弟子規》的大功臣了。

有意思的是,大家現在到書店裡買的《弟子規》有幾十種版本,雖然原著都是李毓秀,但修訂者居然有兩個人,一個叫賈有仁,一個叫賈存仁,兩個名字僅一字之差。現在幾乎一半版本說《弟子規》是賈有仁校訂的,還有一半版本說是賈存仁校訂的。孰對孰錯,我想應該是賈存仁,至於這裡面的考據就不用說了,太複雜,應該是賈存仁先生校訂的。

一部並不古老,作者和修訂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規》,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呢?這當然是由這本書本身決定的。

《弟子規》是從《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開始的,講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四個字:孝、悌、仁、愛。《弟子規》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韻形式寫成的,毋庸置疑,這一點肯定是學習《三字經》。《弟子規》全文僅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對孩子的言語、行動、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而明確的要求。《弟子規》的文字淺顯易懂,押韻順口,樸實無華,說理透徹,循循善誘,內容又來自於中國傳統基本的道德、倫理、規範,所以影響非常之大。從清朝中晚期開始,這本書就成為廣泛流傳的兒童讀本和啟蒙讀物,幾乎可以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這樣的一部書,正是我們今天迫切需要的,用來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行為規範的傳統教材。那麼,對這樣一位先賢,我們怎能不懷抱一種感恩之情,怎能不去好好地誦讀他的作品呢?

《弟子規》是二三百年前,在私塾教育中對孩子們行為規範的一種要求,而現代教育與私塾教育完全不同,社會變了,教育制度變了,孩子們也變了,但是為什麼說,《弟子規》是今天迫切需要的,用來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呢?

從哪裡開始講《弟子規》呢?我想講一個故事開始我們對《弟子規》的學習。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北京平谷區金海湖派出所。這個派出所有一位非常優秀的所長,叫耿國艷。耿所長在平谷區當了二十多年警察,平時特別關注轄區內發生的青少年案件,但他覺得僅僅靠日常的這些治安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就在業餘時間主動承擔起給轄區十幾所中小學講課的任務。他去講什麼課?講法治課。有一天晚上,耿所長在值班的時候,也不知道從哪裡扽(dèn)了一本古書來,打開一看,突然發現,自己在上法治課時絞盡腦汁想總結出來的話,全都在這部書里。這是一部什麼書呢?它就是《弟子規》。

規矩的作用(3)

從此以後,耿所長就開始嘗試著講《弟子規》。這一講不得了,每次聽課的人數,少則七八百,多則一兩千。時間久了,耿所長發現,很多家長也陪著孩子靜靜地坐在下面聽他講《弟子規》。有一天,耿所長講課中隨口吟誦了一兩句《弟子規》中的話,結果發現全場幾百個孩子都跟著他朗誦起來。從此之後,耿所長意識到,對那些因為不懂規矩而造成的過錯、違法、犯罪行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他們從小養成一種守規矩、守規範、懂道理的習慣。後來,他就越來越有意識地在轄區內的法治課和道德規範課上用《弟子規》做教材。不久,他發現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眾所周知,一個社會,如果人民道德水平高,行為規範好,這個社會的矛盾和犯罪就會減少,生活就會更加和諧。當金海湖派出所的耿所長,開始用《弟子規》對轄區內的居民和孩子們進行道德教育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什麼呢?

在他轄區的金海湖畔有一個村莊叫中心村,中心村裡面有兩位街坊常年鬧矛盾,而且這個矛盾歷史悠久,平均每年要大打出手七八次。屢次調解,屢次處罰,但依然沒有效果。

有一次,耿所長又去調解,調解到最後,隨口說了句:「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出自《弟子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但凡是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要相互關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片大地上,何必為了一點小事,彼此反目成仇呢?耿所長沒想到,就這十二個字,四句話,徹底解決了他轄區之內一個老大難:一對街坊多年不能解決的問題。從此往後,這對街坊成了模範街坊,相互關愛,再也沒有打過架,再也沒有鬧到派出所來。

還有一件事,有一次耿所長到學校講《弟子規》,講完《弟子規》後他對孩子們說,你們知不知道,一個人去世以後,通過其骨骸,我一眼就能分辨出其生前的性別。孩子們當然很驚訝,這怎麼能看出來?他說:我告訴大家,白顏色的是男的,灰顏色比較暗淡的是做了媽媽的女性的,因為媽媽把自己的營養給了孩子,所以媽媽的骨頭是比較灰淡的。講完以後,他回到派出所,過了一兩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信,寫信的是學校里一個嬌寵無比的女孩,她在信中說道:「所長叔叔,您講的《弟子規》,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突然意識到,我對媽媽說話的時候,都是『你』:媽媽,你給我倒杯水;媽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媽媽,你給我去買張遊戲卡。聽完您的講課後,我突然發現,我用『您』來稱呼媽媽了。我再也沒有用命令的語氣去跟媽媽說話,我突然覺得應該用一種商量的語氣,一種請求的語氣去和媽媽說話。因為您講的《弟子規》感動了我。」這個女孩子後來成了這所學校最優秀的學生。

通過這些事例,我們只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情,我們要不要讀《弟子規》?我想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

也許大家會感到好奇,小小的《弟子規》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作用?現在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一個被嬌寵慣了的小姑娘,為什麼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就開始懂得感念父母之恩了呢?

我們發現,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家長的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但是我們忽略了什麼呢?讓步了什麼呢?說到底,我們不重視的和我們讓步的恰恰是孩子的規矩。孩子在社會上成長,最終要步入社會,遵循社會的規矩,那麼這個孩子從小是否講規矩、懂規矩呢?

規矩的作用(4)

我的孩子在出生前,我父親就天天合不攏嘴,因為他知道自己要做爺爺了,這是一個輩分的提升,是很重要的。那兩天,他笑得很燦爛,我從小到大很難看到我爸爸的笑臉,現在才知道,我爸爸原來會笑的。有一次,我實在看不過他太高興的樣子,就跟他說:老爺子,您別高興得太早。老爺子說:為什麼不高興啊?我說:等您有了孫子,您可別以為您是爺爺;等您有了孫子,很可能您就是「孫子」,而孫子就是「爺爺」了。後來的事實是,我小時候不能做的事情,我兒子都能做;我小時候做錯的事情,我父親當時都要教訓我一頓,教訓不聽,還要弄兩下,但現在是我兒子在做,我父親就滿臉堆笑,說:可愛啊,乖啊,這孩子怎麼這麼能幹,這麼聰明等。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現在家庭結構改變了,目前的獨生子女有一億多,一個孩子從小最起碼有六個大人寵: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我們往往會注意孩子讀書有沒有超過別人?今天怎麼考九十九分?為什麼不考一百分?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好啊?各種營養有沒有跟上?但是我們忽略的恰恰是孩子懂不懂規矩、守不守規矩,用一句大白話來講,懂不懂禮貌,懂不懂怎麼做人,懂不懂怎麼待人接物。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懂規矩、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和禮儀規範接觸社會,進入社會,乃至為社會服務。如果我們現在束手無策,或者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怎麼辦?那麼,只有按照我們一貫的思路,按照我們人類的共同經驗:當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辦法和一條更好的路徑時,我們就要回過頭去,回到先民的智慧當中去,回到我們的傳統當中去,看看我們的先民留下了什麼遺產給我們,看看我們的先民的那些智慧,今天是否依然能夠繼承。

《弟子規》毫無疑問就是我們先民留下的文化遺產,就是我們培養孩子尊重規矩、遵守規矩、在社會公認的規範下健康成長的良好資源。這位派出所的耿所長,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他就是在當代社會活用《弟子規》的典範。

近年來,《弟子規》在全國各地都得到重視,許多企業招進很多學歷很高文憑很硬的大學生,可是後來發現這些大學生知識沒問題,技能也沒問題,就是不怎麼懂規矩,不怎麼守規矩。那麼,你怎麼能指望這樣的人來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呢?於是,選擇《弟子規》進行員工培訓,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它的有效性,已經被許多成功經驗所證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年輕人如果不懂規矩,將會遇到許多麻煩和困難,那麼《弟子規》裡面,究竟為年輕人規定了哪些行為規範?一本二三百年前的小冊子,為什麼對現代社會的人還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在讀《弟子規》之前,我首先給大家推薦一種熟讀《弟子規》的方法。每天背上四到六句,或者八句。這樣的話,一周我們就可以背四十多句。到了周末,再把前面背的四十多句重新溫習一遍,這就是古人講的溫書。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弟子規》開篇的八句是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八句出自《論語·學而》,接著從孔夫子的話講起。

什麼叫弟子?弟子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叫弟子,兒童和少年都可以算弟子;還有一層意思,指學生。這兩層意思在《弟子規》裡面都有。但是以前大多指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強調規矩要從小養成。作者首先聲明:「弟子規,聖人訓。」意思是說:《弟子規》這部書裡面的道理,並不是我獨創的,而是聖人傳下來。那麼聖人是誰呢?孔聖人,孔夫子。這八句的意思很清楚:孩子,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說話要恭敬、謹慎、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仁義的學說,親近有道德的人。這樣去努力實踐,假如你還覺得有多餘的體力、有多餘的能力、有多餘的時間,那麼再去讀其他的書,再去講求其他的學問。學文在這裡,並不僅僅是學文字,也不僅僅是學文學,這個學文,泛指一切學問。中國的傳統,把做人的大原則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符合基本的道德規範和準則的人,這個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也許沒有讀過書,也許不識字,但是,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中國曆來是把基本的道德規範準則放在知識之前,這是第一位的。我們一直認為,只有當一個人在道德規範準則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他的知識才越多越好。否則,一個壞人知識越多,他的危害性就越大。《大西洋底來的人》裡面有個博士叫舒拔,他是一位科學天才,非常有才華,但是天天想的居然是如何毀滅人類,摧毀地球。然而,我們今天實際上把孩子的學習知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為人處世的規範和準則。這一點,是非常不妥當的,今天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頻頻出現讓人擔憂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把次序顛倒了。

《弟子規》的總敘,不僅是以孔子和《論語》裡面的話為依據,講述為人處世的根本原則,實際上還有個作用,那就是它是整部《弟子規》的綱領。我們馬上就會看到,整部《弟子規》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恰恰分成八個部分。哪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敘,就是剛才講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八句。

第二部分講「入則孝」。

第三部分講「出則悌」。

第四部分講「謹」。

第五部分講「信」。

第六部分講「泛愛眾」。

第七部分講「親仁」。

第八部分講「餘力學文」。

可見古人在寫一部書的時候,是如何地用心思,如何地考慮周詳,哪怕是一部對孩子啟蒙用的書,也要考慮到結構方面、層次方面,根據儒家根本典籍《論語》做到了層層安排,環環相扣,相互呼應。我想,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弟子規》擁有超強的生命力。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弟子規》的第一部分,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入則孝」。「入則孝」除了作為孩子對自己父母長輩的一種敬愛,一種感恩,一種行為準則以外,它還有哪些教育功能,還能培養孩子們哪些社會規範?請大家聽下一講。

入則孝之一(1)

《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首,就明確提出了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那麼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我們都做到了嗎?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1} 冬則溫:冬天用自己的身體先為父母把被窩焐暖。

{2} 凊(qìng,一讀jìng):涼。這句說夏天替父母把床鋪扇涼。

{3} 省(xǐng):探問,請安。

{4} 定:定省,子女早晚問候父母。這裡專指昏定,即晚間服侍父母就寢。《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5} 反:同「返」,指返家。

{6} 面:當面向父母稟報平安,讓父母放心。

{7} 業:職業,做事。

{8} 無變:沒有改變。指在外做事有規律、合規矩,不隨意改變,以免父母擔憂。

《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首,就明確提出了孝順父母的四個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應該做到的八件事情。那麼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我們都做到了嗎?現在時代不同了,這些要求還適用於現代年輕人嗎?

《弟子規》在總敘以後,就進入了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入則孝」的部分。

孝的結構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強調血緣延續的重要性。每個人,不管你壽命多長,都只不過是人類生命長河中的一個極其渺小的環節,今天的長輩是昨天的小輩,今天的小輩就是將來的長輩。小輩不孝敬長輩,你又怎麼能夠指望當你成為長輩以後,你的小輩會孝順你呢?這就是孝要傳達的一個意思。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邊是個「孝」,右邊是個「反文」,中國傳統的講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麼?從孝開始。以孝為根本,通過孝,培育孩子對血緣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同時,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樹立了對傳統的尊重。古人基本都知道,自己父親的名字、爺爺的名字、曾祖父的名字、高祖父的名字。現在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麼?

傳統的啟蒙讀物強調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規》當然不會例外。所以它的第二部分,「入則孝」的部分,以八句,四組,以父母開始的句子啟首。「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四次重複「父母」兩個字。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釋:父母在叫你的時候,你要趕緊答應,不可遲緩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馬上去做,不要懶惰拖沓;父母在教訓你的時候,在教育你的時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聽;父母在責備你的時候(這個「父母責」在古文裡面,還有揍的意思,不僅是說你兩句,還可能要揍你一頓),你也要順從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責,是所有人的生命當中都會出現的事情,《弟子規》的要求看起來很簡單,一點都不高,但是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百善孝為先,所以《弟子規》要求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二十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是我們做到了嗎?

《弟子規》的要求,大部分我們也沒做到,所以我們不要把它簡單地當成學習和背誦的過程,而應當成反思和自我檢討的過程。你要讀一段《弟子規》,檢討一下:我做到了嗎?

入則孝之一(2)

父母叫你的時候,你忙著自己的事情。我們小時候比較簡單了,看看小人書,打打彈子。現在的孩子不一樣,打電腦遊戲,而且還戴個耳機,父母叫更不理了,往往還會不耐煩。我小時候就有過不耐煩:你煩不煩啊,叫兩聲好了,你叫三聲。今天的孩子,有時候父母一看,戴一個耳機,也不聽,過去拍兩下:你煩不煩,我這一關遊戲沒過去,你看,我被人打死了。這種情況很多,比比皆是。

父母命,是父母叫我們去做些事情。我們從小也都經歷了。拿我個人來講,有些事情我很願意去,比如媽媽叫我:孩子,你去買個冰棍。我很高興,一面買一面我吃回來了,回來時,就冰棍的棍在我那兒。媽媽說:孩子,你去買瓶芝麻醬。這我也願意,因為可以吃一點。媽媽說:孩子,你去買點糖果。那我更高興,藏兩顆在口袋裡。但是如果媽媽叫我:兒子,去給我打瓶醬油。我就會說有事。為什麼?我不能喝醬油。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育、教訓我們的時候,有幾個心裡沒有抵觸情緒的?一般都認為:我自己的事,爸媽管那麼多幹嗎?你煩不煩啊?時代不同了,你們過時了。經常有這個心態。我從小就經常這麼做,跟我爸爸頂牛,跟我媽媽頂牛,現在不頂了,但是現在爸爸媽媽也沒有力氣來教訓我了。到這個時候你會很後悔:你小時候跟父母頂牛,到今天你不想頂了,突然發現父母老了,連教訓你的力氣都沒有了。像「父母責」,古時候,責比教要重,責往往是責備、責打。我們小時候挨幾下打,挨父母說幾句重話也就算了,可今天的孩子,誰還敢打?所以我們可以想想,這四個「父母」句,我們都做到沒有?我們如何來感恩?如何來報恩?「恩重如山」四個字,普天下絕大多數的父母是當得起的。

當我們對照《弟子規》,認真反省自己的時候,會發現這四組看似簡單的「父母」句,其實做起來並不容易,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呢?為什麼首先要從「父母呼,應勿緩」做起呢?

「父母呼」,父母呼喚孩子,我們都知道,每一聲呼喚裡面是有情感的。在中國史籍當中,就有著很感人的記載。曾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稱。有一天,曾子進山打柴,他媽媽留在家裡。突然家裡來了一個客人拜訪曾子,他媽媽見到一個陌生人來找自己的兒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這個時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覺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馬上就想是不是媽媽有什麼事?是不是媽媽在叫我?於是趕緊背著打好的柴,急匆匆地返回家裡,跪問母親:母親,我剛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麼事?媽媽就說:剛才有客人忽然來到,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又怕說得不好,讓人家覺得不符合規矩,我沒有辦法,就只好咬著手指盼你回來。這就是我們史籍當中記載的故事,在東漢王充的《論衡》中,在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在六朝的《孝子傳》中都有記載。你看,有時候母子之間心靈相通,這一種呼喚,連聲音都不需要。這就是中國傳統對於「父母呼」,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這種親情的一種非常感人的描述。我們現在要學習、要工作,都很忙,好像就有理由忽略父母的呼聲,其實這是不對的。

入則孝之一(3)

《廣州日報》記者在母親節這天進行了一次採訪,他們隨機採訪了一些母親和孩子。記者問這些做子女的:請你們談一談,將來會怎麼樣對待自己的母親?這些兒女基本都這麼說的:我要掙大錢,好好侍奉我的母親。這個話我覺得完全對,無可厚非。但是做子女的有沒有想到母親這邊的答案是什麼?《廣州日報》的記者,同時又採訪了上百個母親,當母親面對「你希望你的子女為你做什麼」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一個母親提到過「錢」字,沒有一個母親說,希望兒女給她買什麼東西,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母親講:希望我的兒女回家陪我吃頓飯。所以,網路上曾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賈君鵬,媽媽叫你回家吃飯了。賈君鵬這個人是誰?現在誰都不知道,大概是個虛構的名字。而且這條留言就這麼一句話,沒頭沒腦的:賈君鵬,媽媽叫你回家吃飯了。這一句話的點擊率現在多少了?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這句話打動了所有人的心。

怎麼才能好好孝敬父母?絕大多數中國的子女都是有這份孝心的,但是首先應該傾聽一下,父母最希望你做什麼。孝的第一步,傾聽父母的需要。第二步,盡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去做。

我們學會傾聽父母的需要,並盡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時也不一定就能討得父母的歡心,甚至還可能遭到父母的誤解和責備,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大家也許都聽說過卧冰求鯉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晉朝的王祥。王祥是公元185年生人,公元269年去世,琅玡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北),西晉的大臣,這個人曾經隱居深山二十多年。後來從溫縣令一路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卧冰求鯉這個故事特別有意思。王祥早年喪母,他的繼母朱氏對他並不慈愛,經常在王祥的父親面前進讒言,挑撥,說這個兒子不好,不孝順。所以王祥從小連父愛都沒有。但是父母患病的時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帶地伺候,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王祥都拚命滿足她。有一年冬天,河水都已經結了厚厚的冰,而繼母依然想吃鯉魚,王祥沒有辦法,只好赤身卧在冰上祈禱,突然,冰裂開了,跳出兩尾鯉魚。對於對自己並不慈愛的繼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滿足她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當中,孝是無條件的。孝不是交易,不是交換。現在我們很多人認為,孝是相互的,爸爸媽媽對我好,我要孝敬他。那另外一個意思是,爸爸媽媽如果因為某些主觀原因,或者某種客觀限制,對你稍微差一點,你就不孝順父母啦?這在傳統當中是絕不允許的,傳統認為,孝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今天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們有沒有人為自己的父母跑一次菜場,去買點兒父母想吃的時令小菜?我長到這麼大,基本沒有進過菜場。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有些很容易的事情我們做了沒有?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們起碼馬上答應父母的呼喚,抓緊完成一件父母交辦的事情,耐心聽一下父母哪怕是嘮叨的教訓,哪怕是委屈地順承一下父母就算是誤解的責備。當然這麼做,實際上也並不見得容易。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去嘗試。

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懂得的基本道理,但是在當代社會,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能讓孩子聽話,常常採取「物質獎勵」的教育方法,那麼這種做法究竟是對是錯呢?

入則孝之一(4)

近幾年,我們在培養孩子的規矩、規範的時候,特別流行一種物質獎勵的做法。什麼叫物質獎勵呢?比如孩子在家裡給自己洗一雙襪子,五毛錢;如果給媽媽洗雙襪子,五塊錢。這個做法美其名曰「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我原來認為這個做法是對的,但是現在覺得有巨大的副作用。因為這是在培養動物的條件反射,而不是在培養人的孝心。有一個朋友,在網上寫了一篇文章,說有一個星期天他到公園去玩,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在草地上又爬又鬧玩得很開心,年輕的母親跟孩子說:時間到了,寶貝,我們應該回家了。但是這個孩子就是不肯回去。這時候這個媽媽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塊巧克力,對著孩子晃了一下,孩子的眼睛就盯住媽媽手上的這塊巧克力,慢慢地站了起來。然後他就聽見這個媽媽問:寶貝,想不想吃巧克力?孩子說:想。媽媽就跟孩子說:想吃就得跟我回家去吃。然後就看見這個孩子乖乖地、小動物一樣跟媽媽回家吃巧克力了。這位朋友觀察得非常細緻,他看完了以後,發了一通議論。他說,這位母親用巧克力可以讓孩子服服帖帖地跟自己回家,而母親的呼喚孩子卻充耳不聞,在這個三四歲孩子眼裡,巧克力比他媽媽還重要。媽媽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已經在他的心田裡種上了功利的種子。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孩子的慾望也會逐漸地增長,長大以後,這孩子很可能就為了功利,而不要道義,這是不正常的。最後,當父母沒有能力滿足兒女日漸增長的慾望的時候,兒女就很可能會把父母丟棄在一邊,種種的人間悲劇就是從教育失誤引發的。這位朋友還引用了《弟子規》,他講,他們受到的教育不是「父母呼,應勿緩」,而是「糖果呼,應勿緩;住房呼,應勿緩;電腦呼,應勿緩」,說到底就是「物慾呼,應勿緩」,他們回應的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自己的物慾。長此以往,社會如何和諧?

《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首,除了提出孝順父母的四個基本要求之外,還具體說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應該做到的八件事情,那麼冬溫夏清,晨省昏定,究竟是要求子女做哪些事情呢?現在時代不同了,對於現代年輕人,這些事情還有必要去做嗎?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夏則凊」的「凊」字,現在好多通行的《弟子規》的版本上經常把它多印一點,就印成「夏則清」,它實際上是兩點水的一個「凊」字,應該讀「凊」(qìng,一讀jìng)。

冬溫夏凊,用的是一個我在講《三字經》的時候就已經講過的典故。東漢年間的黃香是名列《後漢書》和《二十四孝》的大孝子。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亡,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家裡窮,根本就沒有被子,所以冬天黃香就自己先睡到席子上。中國有床是比較晚的事情,古人都是席地而卧的。冬天,他先睡到席子上,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先把這個席子給溫一下、暖一下,這就叫「冬則溫」。夏天,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席子先扇得涼一點,這就叫「夏則凊」。今天社會進步了,時代不同了,很多人家裡都有空調。然而我們有哪幾個人會先給父母的房間打開空調?讓父母有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和休息環境?這實際上不是一個難不難的問題,本質上是想得到想不到的問題,我們有沒有這個意識的問題。我想就算是有這類事情,恐怕還是父母為子女做得多。肯定是子女回來,發現房間里空調已經開好了。也許有的父母為了節省一點電費,自己的房間不開,先給子女開,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情況。

入則孝之一(5)

「晨則省,昏則定」就是我們一般知道的成語——昏定晨省。昏,好理解,天剛黑;省,就是探望和問候。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事問安,這是在傳統社會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季羨林先生留學回來,已經是鼎鼎大名的博士、教授,他回濟南探親,季先生的叔父只要沒有睡覺,季先生就垂著手,半躬著腰站在叔父床前,等叔父睡著,再到自己房間,該寫東西寫東西,該休息休息,這就是昏定,就是在天黑的時候要伺候自己長輩。而《弟子規》的這兩句話:「晨則省,昏則定。」是有出處的,出自儒家重要典籍《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李毓秀先生把它搬到了《弟子規》里。我們知道,大孝子黃香實際上就是按照《禮記·曲禮上》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的。我們今天比較難做到的實際上是什麼?是「昏則定」。為什麼呢?因為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跟傳統社會不一樣了,大家一般工作得都比較晚,或者應酬交際得都比較晚,而父母上了年紀,通常比我們都早睡。如果今天我們說非要按照《弟子規》去做「昏則定」的話,那簡直是發昏。父母好好睡著了,你回去敲門:父母,我問候您,您睡著沒有?這個沒有必要,這個就是生搬硬套。「昏則定」不大容易做到,但是「晨則省」,應該是能做到的。早晨起來,自己去上學前,父母一般都要送孩子上學以後自己才上班,你是不是能夠問爸爸媽媽一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這個應該是不難做到的。

《弟子規》接著指出子女無論出門前還是回到家,都必須告知父母,而且不能隨意改變自己的住址和工作。但是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獨立和自由,往往不和父母同住,時常會搬家、會換工作,那麼《弟子規》提出的這些要求,還適用於當今社會嗎?

「出必告,反必面」這個話也很好理解,出門前稟告一聲,回來後在父母面前打個照面,讓父母知道你回來了。這是針對和父母同住的情況下。過去傳統社會,房子都比較大,一般來講,面積比較大,孩子「哧溜」出去一下不跟父母講,有時候父母會擔心的:到哪裡去了,怎麼孩子沒了?如果你回來了,「哧溜」往自己房間里一鑽,父母也不知道你回沒回來。所以「出必告,反必面」是針對跟父母同住的情況,這麼做都是為了避免長輩不必要地為自己擔心。至於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恐怕就顧不上這些了。其實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但是能夠讓父母少擔很多心,而少讓父母擔心,實際上也是孩子的孝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

「居有常,業無變。」這是對誰說的?是針對不和父母同住的情況下講的,你看《弟子規》安排得多有條理:先告訴大家,和父母同住應該怎麼樣,再告訴大家,不跟父母同住應該怎麼樣。換句話說,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住址,也不要隨意改變自己的職業。

今天情況不一樣了,很多在家鄉以外發展的人,或者跟父母在同一個城市但是追求獨立的人,通常是租房子住。由於各種原因,他們經常會搬來搬去的。然而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每次搬家都把自己的準確地址告訴父母了?

至於「業無變」,確實是和我們這個時代有點脫節。因為今天的年輕人,都勇於追求自我價值的最大化,人往高處走,跳槽是司空見慣的事。可是,我們是不是也有很多人,有的時候是為了一些小事,或者乾脆是因為自己的任性,就非常草率地改變自己的職業,而導致父母為自己擔憂?這種情況我想也相當普遍。

《弟子規》在講完了「入則孝」第一個八句以後,又講完了第二個八句,接著《弟子規》依然用一個相當的篇幅來進一步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從點滴做起,培養自己「入則孝」的習慣。而從「入則孝」開始,一步步開始養育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準則。

《弟子規》接下來是怎麼說的?請大家聽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第二部分

什麼叫「子道虧」呢?就是做小輩的,做子女的這個方面有點「虧」,有點做得不夠,不是做小輩和做子女的最好方式。「物雖小,勿私藏」,一樣東西哪怕再小,你也不要瞞著長輩偷偷把它藏起來。如果你把它藏起來,那麼尊長的心裡有時候會有一些憂傷,會感到不妥。這是我們非常容易忽略的事情,在今天看來,這說起來都很明白,但實際上我們今天做小輩的或者做子女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入則孝之二(1)

《弟子規》接下來,又規定了哪些事情是子女應該做的?哪些事情是子女不應該做的?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1} 子道:子女應該做的。

{2} 具:準備,置辦。

{3} 貽(yí):遺留。

《弟子規》接下來又更具體地提出了小輩、子女應該遵循的規矩,那麼究竟哪些事情是做子女、做小輩的應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呢?有時我們為了能讓父母高興,滿足父母的願望,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應該去做嗎?

在中國傳統中,對於小輩的規矩是非常強調的,而且規定得非常細緻。《弟子規》接下來就進一步細緻地闡述和規定了小輩面對尊長所應該持有的禮節和要遵守的規矩。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什麼意思呢?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小輩去做之前,最好跟長輩打個招呼,徵求一下長輩的意見,不要擅自主張。否則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自說自話,不問別人意見,自己就做了。如果這麼做的話,就「子道虧」了。什麼叫「子道虧」呢?就是做小輩的,做子女的這個方面有點「虧」,有點做得不夠,不是做小輩和做子女的最好方式。「物雖小,勿私藏」,一樣東西哪怕再小,你也不要瞞著長輩偷偷把它藏起來。如果你把它藏起來,那麼尊長的心裡有時候會有一些憂傷,會感到不妥。這是我們非常容易忽略的事情,在今天看來,這說起來都很明白,但實際上我們今天做小輩的或者做子女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在這一方面,今天比較多的情況是做小輩的,做子女的,好心辦壞事。他們有的時候自作主張,倒不是為了惹長輩生氣,而是認為沒什麼要緊就做了。我們都知道老人有老人的習慣,老人的習慣往往是不大容易改變的,你也沒有任何理由強迫尊長去改變他的習慣。老人家的有些東西有固定的擺放位置。比如我父親,有時候放東西很奇怪。我就說:爸爸,你是用右手的,又不是用左手的,怎麼這個東西放得都不順呢?不行。老爺子就喜歡這麼彆扭著去拿,你給他放順手了,他拿著反而彆扭,這是他的一種習慣。所以,當你把老人放慣的東西隨便挪動而你又不在的時候,老人會很著急的。老人也有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紀念物,而在我們小輩眼裡這些根本不算什麼。比如一張老人家的舊照片,泛黃了,破舊了,被水泡過了,缺個角了,但是老人家還視如拱璧,把它放在這裡;比如一張20世紀50年代的勞模獎狀,他天天掛在牆上,一定要每天擦拭,這是他珍貴的紀念物;比如一張舊報紙,沒準哪一篇提到老人家的名字呢,這你不好說,老人家的名字也許這一輩子就被印過一次鉛字,所以他也會看得很重。這些東西在我們小輩眼裡常常會不以為然,搬家了,大家生活條件好了,這破東西給扔了吧,那麼舊的東西有什麼用?其實,這個做法對老人家是一種傷害。所以《弟子規》里這句話就很有道理:「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如果你導致了老人家的不習慣,引發了老人家的不快,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老人家一段非常特殊的記憶,那麼做小輩的就沒有做好。這當然不是《孝經》之道。

入則孝之二(2)

《弟子規》告訴我們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做小輩的也不能自作主張,必須事先告知長輩、徵求長輩的意見。但是日常生活中畢竟都是些非常瑣碎的小事,如果有時我們沒及時告知長輩,而擅作主張了,難道還會引發什麼嚴重的後果嗎?

有一件事情完全可以印證《弟子規》的這段話,這件事情說出來大家會覺得很好笑,一件什麼事情呢?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父子、母子之間的,而是發生在一個小輩和一個長輩,一個年輕人跟一個老年人之間。怎麼一回事呢?有一家理髮店,熙熙攘攘,顧客很多,大家就排著隊等理髮。這個時候進來了一位老人家,正好一位很年輕的理髮師傅空著,就主動請老人家坐下來,先為他服務。當小夥子拿著剃刀給老人家修面時,發現老人家下巴這兒有顆痣,這痣上面長了幾根毛,比較長。小夥子一看,覺得影響老人家的美觀,一刀就把老人家痣上那幾根毛給剃了。這一剃不得了,老人家哇哇大哭。為什麼呢?因為老人家迷信,認為這是他的長壽毛:這幾根毛是象徵長壽的,給我剃了,這還了得啊?結果老人家不幹了,老人家的子女也不幹了,這件事情最後還鬧上了法庭,法官很為難。

你說這件事情裡面誰有過錯?實際上誰都沒有大過錯。你當然不能說老人家錯,老人家就這點信念:我這幾根毛留了幾十年了,留著我不生病,我會長壽,你給我一刀就處理了?那不行。小夥子也沒大錯,但錯就錯在沒有按照《弟子規》中「事雖小,勿擅為」去做,你問一下老人家:您這幾根很漂亮的毛毛是不是需要我幫您給剃了啊?如果老人家說需要,那就一刀;不需要,就給留著。如果這位工作態度非常積極的小師傅讀過《弟子規》,知道這個話,多問一句,那麼就是皆大歡喜的事了。

《弟子規》接著提出做子女、做晚輩的都不能私自藏匿東西,但是在越來越重視「個人隱私」的當今社會,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用來藏一些小東西,而父母不能隨便翻看。那麼「物雖小,勿私藏」還適用於現代家庭嗎?

至於說「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這主要是針對傳統中國合族而居的情況講的。我們知道傳統中國都是大家族,幾房子孫住在一起,大家會共同擁有一些財物,這些財物是屬於大家族的,絕對不是具體屬於某一房,更不是具體屬於哪一個子孫的。這個時候,東西再小,你都不要擅自給它藏起來。如果不注意這個細節的話,就非常容易造成兄弟姐妹之間的小誤解、小矛盾,久而久之,大家都會形成一個心結。因為一個小東西,你給藏起來,說又不值得,但時間長了會形成一塊心病。如果一旦發生大事,就會想:你昨天拿了一把笤帚對吧?今兒少了一頭牛,我看這頭牛也是你牽走的。這樣就會導致家族內部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當今社會,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都市,甚至是廣大的農村,這種大家族的情況沒有了,都是一個個小家庭,那麼這種情況相對來講就比較少。現在的孩子都非常強調隱私,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隱私。我兒子很小,但他就有隱私時間,他規定一天的某段時間父母不得進入他的房間。他稱這段時間叫隱私時間。現在的孩子有時候藏一點小東西,尤其是讀書以後藏一個日記本,藏兩張小的遊戲卡,有時候藏兩封同學之間的通信、小條子,都不在《弟子規》規定的範圍之內。因為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咱們不用按照《弟子規》說:你不能藏,藏了以後你讓我這個做爸的替你擔心了,你給我交出來。這不行,這樣反而會惹麻煩。所以學習《弟子規》,有的時候要考慮時代的變遷。

入則孝之二(3)

我們現在理解了「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的道理。那麼《弟子規》接下來又提出了哪些小輩應該遵循的規矩呢?而這些規矩的背後還隱藏著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尊親和長輩所喜好的,小輩應該儘力去辦到;尊親和長輩厭惡的、討厭的、不接受的東西,小輩應該趕緊把它放棄掉。小輩的身體如果受傷了,那麼就會讓尊長擔憂;小輩的品德若有污點,那麼就會讓尊長蒙羞。

「親所好,力為具」是指小輩要盡量滿足長輩的喜好,這在古代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了很多中國傳統孝道的故事,在這裡我再給大家講兩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以此印證中國古代這個傳統。

第一個故事叫鹿乳奉親。周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郯(tán)子,從小非常孝順,他的父母年紀大了,眼睛不好,突然有了一個很奇怪的習慣,就是喝鹿的奶。大家知道鹿是最警覺的動物,你打獵都很難接近它的。那麼郯子怎麼去搞到鹿乳呢?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自己打扮成一隻鹿,披上鹿皮往深山裡面爬,想這樣接近鹿群,偷偷地擠一些鹿的奶,拿回來奉養自己的雙親。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就在他正要接近鹿群的時候,旁邊有一個打獵的人正搭著箭在那兒瞄著。正當獵手舉起弓箭要射他的時候,他趕緊高喊:我是人,不是鹿,我是想取鹿乳孝敬我眼睛不好的雙親的。獵人一看,知道原來他是人不是鹿,所以就沒有射他。郯子就留下了一條命,而且成功地擠得了一些鹿奶,回去孝敬自己的雙親。這不就是我們講的「親所好,力為具」嗎?

還有一個是在《佛說睒(shǎn)子經》裡邊記載的故事。古印度有個國家,叫迦夷國,迦夷國裡面有一個人叫睒子,這個睒子隨著雙目失明的父母一起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生活當然非常困苦,但是睒子對父母非常孝順,他平時和林子里的鹿混得很熟,因為大家都在森林裡,經常一起生活。有一天,這個睒子還是像往常一樣披著鹿皮去為自己的父母打水。哪知道,正好碰上國王來打獵,誤以為他是一隻鹿,就射了一箭,把睒子給射中了。而糟糕的是,這支箭是毒箭。臨終前,這個印度孝子就把自己父母雙目失明、生活非常困苦的情況告訴了國王,請國王開恩,能夠照料自己的父母。最終,這件事感動了天神,天神賞賜給了仙藥,不僅使這位印度的孝子睒子死而復活,而且使他雙目失明的父母重見光明。後來,這個故事就隨著佛教的傳播傳遍了中國。大家如果到敦煌莫高窟去旅遊,就會看到敦煌壁畫裡面有睒子的故事。

中國自古就流傳著很多子女努力去滿足父母願望的感人故事,甚至在《三國演義》中也有一個「親所好,力為具」的典範人物。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究竟是誰呢?

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叫懷橘遺親。在漢朝末年的時候有一位孝子叫陸績,字公紀。他六歲的時候,就到九江去拜見袁術,袁術一看這個小孩年齡雖小,但乖巧又有才華,就很喜歡他,拿了當時非常珍貴的橘子去招待他。而陸績卻悄悄地把兩個橘子藏在懷裡,等到跟袁術告別的時候,他跪下來行禮,懷裡的兩個橘子滾了出來。袁術很奇怪:我請你吃橘子,又沒有規定你吃幾個,你幹嗎藏兩個橘子呢?陸績就跪著說:我媽媽一向很喜歡吃橘子,我想把這兩個橘子帶回去孝敬我的母親。袁術深受感動,陸績也因這件事情名聲顯赫,作為「親所好,力為具」的典範人物而留名青史。這個陸績不是等閑之輩,也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三國志》裡面有這個人的記載,他是今天江蘇蘇州一帶的人,大概公元187年出生,公元219年去世,活了三十齣頭,很年輕就去世了。東漢末年,他是孫權手下的一個官吏,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鬱林太守。他這個懷橘遺親的故事非常有名,《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有一個人跳出來跟諸葛亮辯論,諸葛亮一看,陸績啊?就看著他笑笑說:「公非袁術座間懷橘之陸郎乎?」意思是:你就是那個在袁術面前往兜里藏起兩個橘子的陸績啊?由此看出,陸績給諸葛亮的第一印象就是:你就是小時候藏橘子的那個人。

入則孝之二(4)

《弟子規》要求我們「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但是有時我們為了能讓父母高興,滿足父母的願望,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解,甚至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應該去做嗎?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這樣的故事在中國傳統中實在是太多了。而有的時候,古人為了做到這一點,還會引起別人的誤解。為了讓尊長高興,盡量地滿足尊長喜好,反而給自己帶來麻煩,讓人一時間看低了你,這個事情都是有的。

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叫毛義捧檄慰母心。這個故事見於《二十四史》裡面的《後漢書》。東漢時期,虞江人毛義家裡非常貧窮,但是他卻以孝敬母親而聞名。當時有一位南陽太守張奉,慕名到毛義家裡拜訪,正好碰到一件事情,什麼事情呢?因為毛義名聲太高,朝廷就委任他當安陽縣令,南陽太守到他家拜訪的時候,這個委任狀正好送到毛義家。南陽太守看到毛義歡天喜地,捧著這個詔書又跳又蹦地去跟媽媽稟告:媽媽,我當官了,媽媽,我當官了。這一下,南陽太守不就對他印象很壞嗎?原來你是一個熱衷於功名的人啊!外面說你很清高,怎麼剛收到委任狀就忘乎所以,歡天喜地。所以一時間大家對毛義印象很壞,覺得他就是個偽君子,一旦當官,尾巴都露出來了。毛義沒有申辯,你怎麼申辯?然而幾年以後,毛義的母親去世,他馬上辭官回鄉,守著母親的墓再也不出來。朝廷幾次三番以更高的官位請他出山,都被毛義拒絕。這個時候,那位南陽太守和曾經誤解毛義的人才明白,毛義之所以在當時歡天喜地,活蹦亂跳,向母親報喜,就是想讓媽媽知道自己的兒子也有為社會服務的一天,有得到朝廷重用的一天,這都是為了讓媽媽高興而已,並不是說他內心真的多想當官,如果他官迷心竅,怎麼後來朝廷幾次三番徵召,他都不出來呢?這一下大家才知道,毛義真正是「親所好,力為具」,因為媽媽希望看到兒子有出息,所以我要努力去做。

這樣的故事在中國傳統中還有很多,像「親所惡,謹為去」在傳統當中也有數不清的故事。有些故事今天我們都難以理解,而且也沒有必要去效仿。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確有很多人是這樣去做的,這樣去對待尊長的。而《弟子規》裡面貌似很簡單的話,都是從這些活生生的事例當中總結、歸納出來的。

很多人認為只要把父母照顧好了,就是孝敬父母。但是《弟子規》卻認為「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如果我們自己受傷了,或者自己品德有問題,也是不孝,這是為什麼呢?

古人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的身體、我的頭髮、我的皮膚都是父母給的,如果我要孝敬父母,就應該善待自己,好好愛護父母給的這個身體,這才叫孝心。所以古代的男子是不理髮的,都要把頭髮留著。但是古人有的時候也以此表示一種極端的感情:如果你收到女孩子帶過來的東西,發現裡邊有幾根頭髮,那麼事情就大了,你就要趕快把人家娶回來,因為這個女孩子已經認為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了,因為連頭髮都給你了。男的也有這麼做的,一代梟雄曹操,行軍途中馬驚了,進了莊稼地,把莊稼給踩壞了。曹操事先約法三章,誰敢擾民,誰行軍踩壞莊稼,一律砍頭。這一下曹操自己的馬毀了莊稼,沒人敢砍曹操的頭,曹操也不打算砍自己的頭。這個時候怎麼辦?曹操拔出寶劍,割下一綹頭髮,給大家看:我割頭髮了,就替代砍頭。所以說古人把這個看得很重,這個就叫「身有傷,貽親憂」。你萬一受傷了,家長、尊長會擔憂的,那就是不孝。「德有傷,貽親羞。」如果品德有污點,這孩子也許沾染上很不好的毛病,如小偷小摸、賭博,有了一些不良的行為,這是讓尊長蒙羞的。你自己幹壞事,不僅本人要遭到大家的白眼,遭到大家的唾棄,而且大家還會說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還有更俗的話,叫「有人生沒人教」。這都是罵到父母身上的,所以千萬不能胡來。

古人對孝敬的定義或者對孝敬方面的要求實際比我們想像的要寬廣得多。我們今天的人活得很容易:父母餓不著、凍不著,父母萬一要出去,還開車送他們一段;父母生病了,有醫保,我還替爸爸媽媽找好醫院,我這就是孝敬。在古人看來,這是孝敬的一部分,不是孝敬的全部。你如果真要孝敬尊長,你就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茁壯成長,潔身自好,遠離各種壞習慣,不要沾染壞毛病,這才叫真正的孝敬。所以我們不要把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某些概念簡單化、狹隘化,好像我們認為孝道就是小輩對長輩好。其實不是這樣的,孝是一種有機的互動,孝是尊長和小輩之間愛的交流,這樣的孝道絕對不是單方面的。長輩和小輩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特別是在中國傳統社會大家族的背景下,不像今天那麼簡單,《弟子規》考慮了兩種因素:「親愛我」怎麼辦?如果尊長很愛我,很寵愛我,我應該怎麼辦?「親惡我」怎麼辦?如果尊長不喜歡我、討厭我,我應該怎麼辦?所以《弟子規》儘管很短,篇幅很小,但是言簡意賅,把方方面面的情況全部考慮到了。而這就是我們在下一講將要介紹的《弟子規》的內容。

入則孝之三(1)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子女之間會出現各種複雜的情況,如果父母不喜愛我們,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怎麼辦?如果父母犯了錯,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1} 更:改變。

{2} 怡:和悅。

{3} 入:指採納。

{4} 號:大聲哭。

{5} 撻(tà):鞭撻。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父母都是非常疼愛自己子女的,但是當父母不喜愛我們的時候,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怎麼辦呢?俗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難道都是對的嗎?如果父母犯了錯,子女又應該怎麼辦呢?針對這些父母和子女之間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弟子規》究竟給了我們哪些好的建議呢?

《弟子規》接著講到的是「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這段話的意思是,長輩很愛我,那麼我孝敬長輩有什麼難的呢?長輩很愛我嘛,那麼我也回報長輩以愛,沒有什麼難的啊!「親惡我,孝方賢。」如果尊長不喜歡你,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討厭你,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對長輩孝敬,這就顯出你的賢明了。「親有過,諫使更」,如果尊長有一些過錯,有一些過失,有一些做得不當的地方,你應該勸諫,讓尊長有改過的機會。但是在勸諫的時候要「怡吾色」,你不能板著臉,用批鬥的態度去跟尊長說話,這不行,你要笑嘻嘻地跟尊長進諫。「柔吾聲」,聲音要放低一點,輕柔一點,柔和一點。這是《弟子規》的規定。

我們知道,長輩對孩子的愛實際上是普世的,這並不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全人類幾乎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也幾乎沒有不愛孫輩的祖輩。在不同的文化裡面,在不同的傳統裡面,這種愛的表現形式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樣的。有一位作家叫劉墉,他提到一段早期因紐特人的習俗:一旦孫輩出生,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就會默默無聲地走向荒涼的冰天雪地深處結束自己的生命。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那裡的自然環境太嚴酷,沒有那麼多食物,養不活那麼多人。這是一種犧牲自我的愛。當然這是早期的因紐特人,在因紐特文化當中,它表現得更極端一點,這是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造成的。

中國以計劃生育為基本國策。據說,三十年前,最早一批領獨生子女證的有六百八十多人;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獨生子女已經超過一億。而現在「獨二代」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了。一般而言,一個孩子起碼有六個長輩寵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真的是六雙手捧著怕掉了,六張嘴含著怕化了,所以現在的孩子都非常受寵。「親愛我」,在今天應該不是個問題。長輩愛小輩,在今天怎麼會是個問題呢?但是也恰恰是在今天,孝的缺失成了一個社會問題。如果按照《弟子規》講:「親愛我,孝何難?」長輩愛我,我孝敬他有什麼難的?但是恰恰在今天,好像孝敬變得很難,這裡面就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父母都是非常疼愛自己子女的,那麼父母疼愛我們,我們做子女的當然也要孝敬父母,但是當父母不喜愛我們,甚至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做子女的還應該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入則孝之三(2)

《二十四孝》的第一孝是什麼呢?孝感動天。這是舜的故事,舜是傳說中遠古的帝王,五帝之一,他的父親瞽瞍(gǔ sǒu)和他的繼母還有一個孩子叫象,四個人組成一個家庭生活在一起。瞽瞍是一個有點痴傻的人,舜的繼母和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幾次想害死舜,比如舜修補穀倉時,他們兩個人在下邊放火,想要把舜給燒死,結果舜就拿著兩個斗笠從穀倉上跳了下來;舜在挖井的時候,他的親生父親瞽瞍和他的同父異母弟弟象就在上面倒土,準備把舜給活埋了,舜便挖了一個「U」字形地道逃掉了。即便這樣,舜依然對父母非常孝順,對異母弟弟非常關愛,所以舜的孝行感動了天地。在中國的傳說當中,舜在歷山耕種,幾隻大象幫他耕地,鳥代他除雜草。堯帝聽說了舜的這種德行,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並且把王位禪讓給了他。舜在做了天子以後,依然對他的父親以及很憎惡他的繼母恭恭敬敬,恪守孝道,還把他那個異母弟弟封為諸侯。

中國自古就流傳一句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是《弟子規》卻提出「親有過」,認為父母也會犯錯。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都是對的呢?如果父母犯了錯,做子女的又應該怎麼辦呢?

讀古書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不能想當然。《弟子規》當中有句話叫「親有過,諫使更」,尊長如果有過錯,那就要加以勸說,使長輩改過。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六個字,為什麼?因為我們是不是一度認為「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我們是不是也一直聽說,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我們是否把這些說法當做儒家的傳統?當做中國的傳統?我們一度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是,《弟子規》告訴我們,這可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中國傳統里沒有「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種精神的。中國傳統里的話,恰恰是《弟子規》講的,「親有過」,也就是說尊長也是可能犯錯的。換句話說,父母也不見得是全對的。碰到這種情況,你就要「諫使更」,為什麼用勸諫的「諫」字,因為儒家是講長幼有序、尊卑有序的。尊長有錯,小輩可以批評,但是因為你是小輩,所以你對尊長的批評要格外地注意方式方法,應該採取諫的方式。什麼叫「諫」?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標準解釋:用言語規勸君主或尊長改正錯誤。一般來講,勸諫的態度要尊敬,語言要婉轉。而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有長輩確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小輩給長輩指出來時往往不注意場合,不注意態度,不注意方法,不注意言語,上去就是一通指責:你歲數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懂道理啊?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在傳統文化當中是不允許的。傳統文化當中承認尊長可能犯錯,傳統文化當中也承認小輩有權利,甚至是應該向長輩指出他的錯誤。但是同時,小輩必須注意自己的態度,注意自己的言語,考慮到自己的身份,維護尊長的地位和威信,這是傳統要求。而這一點我們現在往往不注重。所以《弟子規》要求小輩首先要做到「怡吾色,柔吾聲」。你不要鐵青著臉跟長輩說話,你要笑嘻嘻地、輕輕鬆鬆地、婉轉地向長輩進諫。而且你這個聲調也不要太具有刺激性和針對性。在這方面,我碰到過一件事情,有的時候我們還真的要向一些小孩子學習。

入則孝之三(3)

我有兩位朋友,他們是一對夫妻,兩人關係很好,但性子都急,動不動就掐架。有一次,他們又吵架了,你一句,我一句,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都沒有做到「怡吾色,柔吾聲」。這個時候,他們的兒子睡醒了,坐在床上,看著他爸爸媽媽吵架,鼓起了掌,還說:加油加油,爸爸加油,媽媽加油。這麼一弄你說爹媽還吵得下去嗎?吵不下去了,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一家人嘛。從今往後,他們家就形成一個非常有趣的習慣,就是夫妻兩個剛想掐架,突然就說:要不咱們再加次油?也就不再吵了。其實倒是這個孩子在「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他做得最好。

《弟子規》指出,如果父母有過錯了,子女應該和顏悅色、態度誠懇地規勸父母改正,但是有時即便我們好言勸諫,父母也不一定就會接受。那麼如果父母非常固執,不聽我們的勸說,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弟子規》接著講到的是:「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如果你進諫了,尊長不聽,你等時間長了尊長心情好一點了,再次勸諫。如果勸諫還不聽,那小輩就不惜哭諫,你要哭:爸爸,你這樣不對,媽媽,你這樣不對。這就是「號泣隨」,緊接著就來這一手。假如你哭得太煩人,把長輩惹惱了,揍了你一頓,你還要無怨,這就是「撻無怨」。《弟子規》里的這些話在歷史當中都是有依據的。

我給大家講一個「號泣隨」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只不過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當皇帝。隋唐之際,李世民的父親李淵率軍東征西討,兒子李世民是他手下最重要的將領和最重要的助手。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李淵起兵的第一仗是從太原開始的,當時他擔任太原留守。碰到的第一個勁敵就是一個叫做宋老生的人,在這一仗剛要打的時候下起了連綿陰雨,一時間道路泥濘,軍糧匱乏。這個時候又傳來一個消息,說李淵的另外一個對頭劉武周居然和北方的突厥聯手,準備抄李淵的後路。那麼這個仗現在怎麼打?前面有勁敵,後面有追兵,李淵和很多人決定退回太原,這仗不打了。但李世民認為劉武周要抄後路的消息是訛傳,堅持應該穩定軍心,攻滅對面的這個宋老生。李淵不聽,斷然地拒絕了李世民的勸諫。李世民勸諫了幾次,李淵都不聽。怎麼辦?撤軍令馬上就要下達了。情急之下,李世民來到了李淵住的帳篷門口,但是守衛的親兵不讓李世民進去,李世民就在帳篷外面號啕大哭,哭聲震天,這一下把李淵給哭醒了。李世民通過最後一次努力,讓李淵接受了自己的建議堅持打下去。這一仗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的。如果沒有這一仗,後面有沒有唐朝都難說。這個「號泣隨」的故事,也叫哭諫追師。

《弟子規》要求我們勸諫父母,除了要做到「號泣隨」,還要做到「撻無怨」,也就是即使父母責打我們,我們做子女的也應該毫無怨言地接受。然而在當今社會,父母責打子女的情況已經很少了,那麼在古代如果父母責打子女,做子女的又是否能夠做到《弟子規》里要求的「撻無怨」呢?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伯俞泣杖的故事。韓伯俞是漢代梁州人,非常孝順他的媽媽,媽媽也很疼愛這個兒子,希望他能早日成才,所以對他要求很嚴厲,只要韓伯俞做錯事情,媽媽就用手杖揍韓伯俞。每當這個時候,韓伯俞都是低著頭、躬著身乖乖地挨打,不申辯,也不哭,直到母親打完了,氣消了,他才「怡吾色,柔吾聲」地向母親解釋,比如不一定是兒子做錯了,可能是你老人家誤解了等等,一定要讓媽媽轉怒為喜,韓伯俞才高興。後來,韓伯俞年紀大了,母親也老了。有一次,韓伯俞又因為一件事情惹老太太不高興了,老太太拎起手杖就要教訓兒子,韓伯俞像過去一樣不聲不響地低著頭、躬著身讓媽媽打。但是打了兩下,老太太突然發現韓伯俞哇哇哇地哭。老太太很震驚:小時候我打過你很多次,你從來不哭,怎麼今天你突然哭了?是不是媽媽把你打疼了?哪知韓伯俞說:母親,您以前是打疼我的,那讓我知道您身體健康,有力氣,所以我內心還很慶幸。可今天您打我,我一點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

入則孝之三(4)

關於伯俞泣杖的故事,被民間傳為佳話。在今天安徽的一個鄉村,村後有一個祠堂的遺址,這個祠堂就叫泣杖祠,以訓誡後人。

伯俞泣杖的故事告訴我們,古人確實能做到《弟子規》所提出的「撻無怨」,然而這種「撻無怨」,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還是有些難以理解,難道說讓父母隨便地責打,這就是孝順嗎?

儒家當然絕對不是一味地認同尊長對小輩進行鞭撻體罰,儒家有一個規矩叫「小杖受,大杖走」。這個大杖和小杖不是指棍子的大小,而是指打得重和打得輕。儒家強調,如果長輩輕輕地打你幾下,你就熬一熬,讓長輩的氣散一散,但是如果長輩暴打你一頓,你就要趕緊逃掉,不能讓長輩打。這也是有依據的。第一,說明儒家對體罰不是完全認同的,儒家從來沒有完全認同過長輩可以隨意對小輩體罰,這個體罰是有一定限度和節制的。在傳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儒家聖人級人物曾子身上就發生過這樣的故事。

有一次曾子的爸爸認為曾子做錯事了,就拿起一根棍子劈頭蓋臉地打過去。曾子認為自己很孝順,所以沒有逃避,結果被老人家一棍子給打暈了。過了不久,曾子醒過來了,頭上頂著一個巨大的包,跑去把這件事情告訴孔子。他滿以為孔子會表揚他很孝順,被老爸這麼揍了都不逃嘛。哪知道孔子狠狠地教訓了他,說:你以為你這是孝?我告訴你,應該小杖受,大杖走。老人家火氣這麼大,這樣打你,你不走,萬一老人家失手把你打死了怎麼辦呢?萬一老人家不知輕重把你打傻了呢?你這不是讓你的父親擔上殺人罪名嗎?這難道是孝嗎?

這是儒家非常經典的故事。換句話說,你這個時候要採取逃的方式,以免你父親因為一時火氣大而傷人或殺人。如果讓你父親背上了這樣的罪名,你這做兒子的反而是不孝。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在討論傳統文化時,認為長輩可以隨便打小輩,小輩怎麼都不能反抗,認為很殘酷,其實這個話是不對的。《弟子規》的「撻無怨」也是有界限的,不是說怎麼打都無怨,而是說小杖、輕微的、不傷害身體的、懲戒性的懲罰你不要怨。但是如果是大杖,你就要走。

《弟子規》要求我們孝敬父母,要做到「撻無怨」,然而在當今社會,是不提倡父母打孩子的,那麼對於今天的孩子,還有必要要求他們做到「撻無怨」嗎?

至於「撻無怨」,就是如果長輩要打你、揍你,你不要心懷怨恨,這在中國傳統當中是理所當然的,但在今天就不一樣了,今天哪個長輩拎著個棍子追著小輩跑?一般沒有的,不捨得啊。現在我們強調長輩對小輩、老師對學生不能實行體罰。實際上體罰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看,我告訴大家兩個關於「撻」的例子。第一,2006年英國通過一項決議,允許教師在合適的情況下,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方式強制學生遵守紀律。換句話說,不排除可以動手的。第二,如果大家今天到新加坡去旅遊,就會發現新加坡中小學教室的後牆上都掛著一把戒尺,但是輕易不用。用這把戒尺有好多嚴格的規定,比如要有兩個教師同時在場,比如只許打孩子的手心,絕不能打頭,否則那是違法的。所以「撻」的問題很複雜,我們如何理解它,實際上是需要考慮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會情況,要非常慎重。

台灣著名作家張大春有一兒一女,哥哥叫張容,妹妹叫張宜。張宜這個女孩非常可愛,但是有一個毛病——經常丟東西,曾經連續丟了三根直笛,而最後一次她把哥哥的直笛借過去也丟了。張大春想要管管這個事情。張大春小時候也經常丟東西,他講他小時候只要不是長在身上的東西都會丟掉。張大春的尊翁因此狠揍了他一頓,張大春說,從那以後不長在我身上的東西也像長在我身上一樣,再也沒丟過東西。張大春今天準備對女兒動「大刑」,他在家裡猶豫了半天,做了非常詳盡的布置和各種心理準備,像上戰場一樣準備了一根比直笛粗一倍的棍子,拿在手上等女兒回家。趁女兒還沒回家,他一個人在家拿著這根棍子先試試輕重,右手拿棍子打自己左手幾下,左手拿棍子打自己右手幾下,女兒還沒挨打,爸爸自己把自己先揍了半天。總算等到女兒回來了,他還下不了決心動手,先跟女兒進行說理教育:你認為一而再、再而三地丟東西該不該打?女兒看著他,搖搖頭:不該打。張大春一下就暈了,他原來滿心指望女兒說該打,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輕輕打兩下,但現在女兒說不該打。張大春就問他女兒:你以為爸爸喜歡打你嗎?他的潛台詞是我不喜歡打你,我也不捨得打,但是我必須打。哪知道女兒看著爸爸笑著說:你就是喜歡打我。這又把張大春搞暈了,過了一會兒,張大春連那根棍子都找不到了。所以大家看,父母真要下決心打孩子,那得下多大的決心啊!

所以,《弟子規》裡面的「撻無怨」在今天實際上是基本談不上的。

《弟子規》充分地考慮到了尊長和小輩之間相處會出現的各種場景,接下來就考慮到當尊長老了以後,當尊長身體不好、生病以後,小輩應該怎麼樣對待尊長。請大家聽下一講。

入則孝之四(1)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父母生病了,子女究竟應該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順呢?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那麼如果父母身體不好,父母生病了,子女又應該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順呢?《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尾還提出,如果父母去世了,子女應該遵守的規矩和禮儀,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弟子規》的要求還有必要遵守嗎?

尊長或者父母、親友,都是吃五穀雜糧的凡人,既然吃五穀雜糧,那麼誰都逃不過病這一關。一般的人上了年紀,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病痛。遇見尊長生病了,小輩應該怎麼做?這也是《弟子規》考慮的一個方面。

《弟子規》講:「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如果尊長生病了,小輩要先把葯嘗一嘗,要白天黑夜伺候在病人身邊,不要離開尊長的病床。這裡邊當然也有幾點要解釋的。古代的中國人,起碼漢族人,基本上都是服用湯藥。而這個葯煎煮好了以後,小輩應該先嘗一嘗,是不是太燙?然後再給尊長服用。我小時候時常看到我祖母喝葯,當時覺得很奇怪,以為葯好喝,因為我看見我父親、姑媽給我祖母送葯的時候,都自己先嘗一口的。有一天,我見奶奶碗里剩下一點葯,就偷喝了一口,這一口差點沒苦死我,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中藥有多苦。而「晝夜侍,不離床」,這個床就是指我們今天這樣的床,唯一不同的是,古人睡的大多是架子床,床外邊還有一塊踏板,旁邊有個柜子,有的床旁邊還有個小椅子,可以讓人坐在上面守夜,或者躺在踏板上的。我們知道,在古漢語裡面床的意思很多,但是,《弟子規》里這個床毫無疑問就是指我們今天睡的床。而這樣的語句我們也要注意,《弟子規》、《三字經》等中國蒙學讀物,貌似簡單,其實不簡單。裡邊的話應該說每一字都有來歷,我們講了那麼多歷史故事,就是要說明它是從歷史事實當中總結出來的,而且有的時候,甚至整句都是從古籍當中來的。比如這裡「親有疾,葯先嘗」就來自於《禮記·曲禮下》:「親有疾,飲葯,子先嘗之。」所以《弟子規》就把《禮記》里的話,重新做了一個安排,用到了裡邊。

一個人是否真正孝順,在父母生病的時候最能夠看出來,尤其是當父母病重,長時間卧床不起的時候,更是考驗著子女的孝心。而在中國古代就有很多盡心儘力照顧久病父母的故事,其中尤其以漢文帝「親嘗湯藥」的故事最為感人,那麼這個故事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小輩在尊長有病的時候要先嘗湯藥,要衣不解帶,這是中國傳統提倡的很基本的孝心。這樣的例子,這樣的故事,翻開史書,觸目皆是。在這裡,我再從《二十四孝》裡邊舉一個例子。

這個故事叫親嘗湯藥,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一般人,而是漢文帝。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漢文帝就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叫劉恆。劉恆是一個有名的孝子,他對母親非常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他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時候,他的母親得了病,這一病就是三年。劉恆急壞了,他貴為皇子,親自為母親煎湯藥,日日夜夜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每次都要等到母親睡著了,他才趴在床邊睡一會兒。但是大家要記住,漢朝沒有床,漢朝人像日本人今天的睡法一樣,也是睡在地上,所以劉恆就在台階底下,或者在母親的卧席旁邊,趴著睡一會兒。他每天都為母親煎藥,而煎完了葯以後,自己總是先嘗一口,看看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送給母親喝。這個故事見於《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劉恆孝順母親的故事,在朝野廣為流傳。當然,也有學者講,他之所以要親自嘗一嘗湯藥,是為了防範別人對他母親下毒,因為那個時候有宮廷鬥爭。如果真是這樣,不正說明劉恆的孝心更大嗎?因為如果有人下毒,不是他先死嗎?而我們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也是中國過去一種看透世態炎涼說的話,但是劉恆毫無疑問是個例外,母親卧病三年,他一直這麼伺候。漢文帝以仁孝之名聞天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盛世的主人公,他在位期間,漢朝很快恢復了生機,人口快速增長,社會生產快速恢復,他多次頒布詔令,要賑濟孤寡老人,還在國子學中設立了《孝經》博士,提倡講授《孝經》。所以他在位的時候贏得了民心,改良了社會的風氣,培養起了社會的一種內在的生機,這就有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入則孝之四(2)

晚清名臣張之洞,是清朝洋務派的代表人物,素來非常孝順父母,但是在一封家書中,張之洞卻承認自己犯了大不孝之罪,是個不孝子。那麼張之洞究竟做了什麼大不孝的事呢?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張之洞,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在中國清朝晚期向西方學習的過程當中,他是立過大功的。今天的武漢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基礎,是離不開張之洞的。而他,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

張之洞在外邊當官時,尋找了很多補藥寄回家去,但是這補藥不一定適合他父母服用,所以他父母一服用,胃就不舒服了。張之洞就寫了一封信給他父母,他講:「今若果系胃病,由誤服補藥所致,則兒之罪實通於天。」(《致雙親書》)他講,我的罪通於天,好心幹了壞事,馬上檢討。怎麼檢討呢?「不知醫道者,不可以為人子。」這是中國古代傳統。就是說,如果子女對醫學的東西一點都不懂,是沒有做兒女資格的。中國古代為什麼有那麼多民間中醫?古代又沒有像今天中醫藥大學這樣的學校,而是父母久病,子女成良醫。父母病了,為了盡孝,嘗葯,不停地嘗——中醫是一個經驗科學,然後慢慢自己就通醫理了,就成為醫生了,而張之洞接著講:「兒枉讀書二十餘年,而竟於事親之道,有所未盡,且罔輕重,陷父親大人於此,更痛恨無極。」他是進士出身,一甲第三名,就是探花,他說自己枉讀了二十多年書,居然對於伺奉尊長之道都沒有學透,沒有學精。他不懂醫,所以他心裡過不去。接下一段話可真的是太感人了。他講:「昨日考試生員,出題『父母惟其疾之憂』,試卷中有袁凡一篇,沉摯剴切,已令兒揮淚不已,且看今日坐堂上,以此命題,皇然一孝子面目,而不知身已犯大不孝之咎。」什麼意思啊?張之洞說,昨天他當考官去考試生員,考試秀才,因為父親生病,所以他出了一道題,叫「父母惟其疾之憂」。其中有一個叫袁凡的考生寫了一篇文章,讓張之洞深受感動。感動之餘,他說:我真的是不像話,父母惟其疾之憂,「皇然一孝子面目」,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我是大孝子,我坐在考台上出了這麼一個題,「而不知身已犯大不孝之咎」,誰知道我犯了大不孝的過錯啊?因為我不懂醫道,我沒有好好讀書,我誤把不合適的補藥寄給了父親,導致父親不適。

一代名臣張之洞對孝道有這樣的體驗,這當然很難得。我們今天在醫院裡經常看到陪父母檢查身體的小輩,這些小輩不僅是為了尊長跑前跑後,而且好多小輩會盯著醫生一個個問題問:這個葯到底有什麼用?這個葯吃了有什麼副作用?這個葯可不可以多吃點或少吃點?這就是孝子,這就是孝敬,因為這個葯不是他吃,他是陪著父母或者尊長來,這就很感人。

《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尾還提出,如果父母去世了,子女應該遵守的規矩和禮儀。那麼《弟子規》都提出了哪些具體的要求呢?為什麼父母去世後,古人首先要求子女必須守孝「三年」呢?

在中國傳統中,小輩盡孝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弟子規》是按照順序講下來的,前面講到了尊長生病,那麼後面就會講到尊長的身後事。所以,中國傳統小輩對尊長盡孝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妥帖地辦好尊長的喪事,這個很重要。

入則孝之四(3)

《弟子規》講:「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喪三年,你要守三年之喪,這是中國最重的喪,守三年之喪,要經常感到悲哀,有的時候你會哭泣,會哽咽;「居處變」,你日常居住的地方要改變;「酒肉絕」,你不能再喝酒吃肉了;「喪盡禮」,喪禮要完全按照禮節來辦;「祭盡誠」,祭祀的時候,一定要誠心誠意;「事死者,如事生」,你對待死者要像他還活著時那樣。這是《論語》的話,《弟子規》引用過來的。

為什麼說「喪三年」?為什麼說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這個三年實際上是二十七個月,九個月算一年。所以守孝二十七個月以後才出這個喪期。為什麼是二十七個月,按照中國傳統的認定,哺乳期二十七個月,所以子女應當在父母過世後守孝二十七個月,這是當三年講。按照傳統的喪禮,不能再住在原先的房子里,過去講究的人家要陪著已逝的尊長,在墓地旁邊搭著茅草屋住著,而住的時候,不能用枕頭,不能用床,鋪上一點稻草睡下,拿一個土塊做枕頭,這是中國傳統當中,標準的對於喪禮的要求。這就叫守孝二十七個月。在這個過程當中絕對不能喝酒,不能吃肉,很多事情都要斷絕。中國古人把守孝看得很重,如果家裡尊長去世,無論你當多大的官,知道情況以後馬上報丁憂,立刻向皇帝稟告,回家守三年孝去。如果正好趕上三年喪,考科舉都不能參加,如果你瞞著去考,被查出來或者被檢舉,一輩子就完蛋了。假如國家有大事,你又很重要,而這個時候家裡邊又有尊長去世的話,那麼皇帝就要下令奪情,頒發詔書。為什麼?國家離不開你。而這個時候所有的臣子都是要再三推辭:我一定要回家,我要守孝,我官不當了。這個時候皇帝要求你「移孝作忠」,把你的孝心移過來,作為對國家的忠心。

如果一個人移孝作忠,為國家效力,不僅會得到很多人的尊重,有時候還會得到敵對方的尊重。明朝末年,清兵入關,跟明朝打仗,有一位兵部尚書盧象升丁憂,被崇禎皇帝奪情,派去率兵打仗,結果盧象升戰死在前線,幾千鐵騎也隨之全部犧牲。這個時候,清兵要找盧象升,他們知道明朝有個兵部尚書戰死了,但橫屍遍野,屍體也不好辨認,怎麼才能找到盧象升的屍體呢?這個時候,有人找到了。為什麼?因為盧象升身上穿的是盔甲,裡面卻是麻衣,就是孝服,麻布服。清兵雖是明朝的敵對方,但依然下令厚葬盧象升。因為清兵認為這個人道德非常高尚,所以大家非常尊重他。這就是中國傳統當中非常有名的故事。

眾所周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但是我認為,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關於孝,關於「喪盡禮,祭盡誠」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呢?真實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呢?

董永是東漢時期樂安國人,就是今天山東濱州和博興、高青這一帶人。董永少年喪母,因為要躲避戰亂,就逃到了安陸,也就是今天湖北境內。逃過去以後,董永父親又亡故,董永就把自己賣給了一個富豪人家做奴僕,用這個錢來埋葬自己的父親,這就叫做賣身葬父。在出工的路上,董永在槐蔭遇見一個女子,這個女子跟他講:我也無家可歸,孤苦伶仃的,不如咱們倆結為夫婦吧!於是,兩個人就結成了夫婦。隨後,這個女子用一個月的時間織成了三百匹錦緞,幫董永把自己給贖出來了。而返家時經過槐蔭這個地方,這個女子告訴董永:我是仙女,奉老天之命,來替你還債,因為老天覺得你是大孝子。言畢,這個仙女凌空而去。後來,這個故事改變了一個地名——槐蔭,槐蔭後來就改名為孝感,孝感動天嘛。20世紀50年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和王少舫主演了電影《天仙配》,這是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實際上最早記載這個故事的是東漢劉向的《孝子傳》,裡面只有董永賣身葬父,沒有他認識七仙女什麼的。這個故事後來才被加進了愛情的成分,才有了一個七仙女。誰幹的,大家知道嗎?曹植——曹操的兒子,他寫了一首樂府,叫《靈芝篇》:「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就是說,董永小時候窮得不得了,長輩也沒給他留下遺產,他經常借錢供養自己的父親,還常去為別人打工,去換點好吃的來伺候自己的父親,結果滿門都是來討債的人。因為欠了很多債,而董永不知道怎麼來還,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天被董永至高無上的道德給感動了,天上就來個神女,為他織布。這個故事後來到了晉朝、唐朝越拉越長。唐朝以後的故事,董永和七仙女還有個兒子叫董仲,這個兒子長大以後還要找自己的仙女媽媽,所以這個故事越來越豐滿,越來越豐富。這裡面寄託著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於孝的至高無上的評價。因為傳統中國都相信孝子必有好報,所以大家覺得董永賣身葬父以後怎麼沒故事了,董永就這麼把自己給賣了,不公平啊。不公平怎麼辦呢?就要給他找個太太,這個太太要美麗、賢惠、能幹,於是找了個仙女,找了個沒有任何缺點的太太,於是大家把一些美好的意願、美好的心愿全部填充到這個故事裡去,七仙女的故事是由孝到愛,有這樣的演變過程。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們傳統文化當中對孝的定位。

現在時代不同了,《弟子規》里針對父母亡故後,子女應該遵守的規矩和禮儀,並不完全適用於當今社會,所以我們學習《弟子規》並不是要效法古人的行為,而是古人的孝心。那麼關於「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還有什麼感人的故事呢?

這個故事也很感人,叫聞雷泣墓,出自《晉書·孝友列傳》。魏晉時候,有一個叫王偉元(名裒,字偉元)的人,博學多能,他的父親王儀為人正直,敢於直言,結果被司馬昭殺了。王偉元認為自己的父親是含冤而死的,所以就到父親的墓旁邊隱居起來,終身不向西坐,因為那時候晉朝的首都在他西面。王偉元的母親在世的時候怕雷,只要一聽到打雷就害怕,死後埋葬在林子里。每當風雨交加,雷聲轟鳴的時候,王偉元就會跑到母親的墳前,跪在那裡,他跟母親講:兒子在這裡,媽媽不要害怕。這就叫聞雷泣墓。這個王偉元很有學問,他以教書為生,只要念到《詩經·蓼莪》里「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一句,就淚流滿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想到我的父母,生我養我是如此辛勞。

孝在中國古代是子女善待父母長輩的倫理道德行為,孝的觀念產生得非常早,甲骨文里就有孝字。古代的孝字是象形字,孝是一個老人家,手搭著孩子的頭在走路,子在下面,老人手扶著孩子,靠著孩子在走路,這就是孝。孝的基本道理是奉養雙親,然後引申出來尊敬長輩。孝的內核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是處理家庭中長輩和兒女之間關係的最基本的倫理道德準則。所以《禮記》里講: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孝是一切德行的起點,是一切德行的大經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社會人倫基本法則。儒家認為,仁的基礎是孝,一切德行的根本是孝,儒家治理國家,維持社會的存在都是以道德教化為基礎,道德教化又以孝行為根本。所以傳統中國認為,天下沒有不是孝子的忠臣,自古忠臣出孝子,這是傳統文化對於孝的一種最通行的闡說和定義。

《弟子規》講完了小輩和尊長之間的這種關係,小輩應該守的禮節,小輩應該遵守的規矩以後,接下來講的是,當孩子要走出家族、走出自己的小家門、出去面向社會的時候,或者走出小家庭進入大家族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禮節?應該掌握什麼規矩?請大家繼續聽下一講。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第三部分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作為兄長,對弟弟要友愛,而作為弟弟,對兄長要恭敬。兄弟和睦,孝也就體現在其中了。因為我們知道,傳統中國的家族意識非常強,往往一個家族的兄弟,舉族同居,不分炊,他們共用一個廚房。而且這個兄弟不是指一母所生的兄弟,有的時候是同高祖、同曾祖、同祖的兄弟。

弟之一(1)

《弟子規》開篇就告訴我們「首孝悌,次謹信」。可見,古人把「弟」和「孝」一併列為傳統美德之首,那麼「弟」是指什麼?講求「弟道」為什麼如此重要?「孝」和「弟」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

兄道{1}友{2},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3}。

{1} 道:應遵行的道德原則。

{2} 友:友愛親近。

{3} 泯:滅。指消失化解。

《弟子規》在開篇總敘部分,就告訴我們「首孝悌,次謹信」。就是說一個人必須首先學會遵守「孝道」和「弟道」。毫無疑問,「孝」在中國傳統美德中居首位,可是「弟」為什麼也如此重要呢?「孝」和「弟」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在中國傳統社會,弟道曾經起到了怎樣重要的作用?關於如何履行弟道,《弟子規》又做出了哪些具體的要求呢?

這一講是《弟子規》的第三部分:出則悌。出,小而言之就是指離開自己的房間,中而言之就是離開自己的家庭,大而言之就是離開自己的家族。換句話說,要和別的人去交往,要進行某種社會交往,就叫出。弟,原來的意思是指兄弟友愛。

在第三部分開始,《弟子規》講的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作為兄長,對弟弟要友愛,而作為弟弟,對兄長要恭敬。兄弟和睦,孝也就體現在其中了。因為我們知道,傳統中國的家族意識非常強,往往一個家族的兄弟,舉族同居,不分炊,他們共用一個廚房。而且這個兄弟不是指一母所生的兄弟,有的時候是同高祖、同曾祖、同祖的兄弟。我們今天叫叔伯兄弟、堂兄弟,整個家族是住在一起的,一起維持一個大食堂,而不是每家每戶有個小食堂開點小灶,這就是美德。如果要分炊,一般人家都認為,你們的家庭不和睦了,每人打小九九。如果要分家,那是天大的事情。周圍的人就會覺得你這個家族有點怪,所以在中國古代是聚族而居的,一個家族幾百口人住在一起。那麼請問,這樣大規模的一種家族形態,家族人數如此之多,這個家族怎麼管理?我們現在都在講企業管理,社會管理,大學裡面有MBA班、EMBA班,實際上我們應該回頭看看,中國傳統是怎麼管理龐大的家族的,這裡邊有極大的智慧。

講求弟道,就是中國傳統社會,維繫無數龐大家族和順、友愛的極大智慧。而被中國百姓傳誦千百年的「孔融讓梨」、「趙孝爭死」等故事,也正是兄弟友愛、履行弟道的典範。那麼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大家族裡,弟道究竟是如何得以體現的,又能夠產生怎樣巨大的作用呢?

有個叫陳昉的人,家裡有一百多條狗,大家看到這裡很奇怪,你在講出則悌,講人與人之間的弟道,怎麼還帶上狗了?這故事妙就妙在這裡。陳昉是宋朝人,他們家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大家族,十三代人居住在一起,可能是古代中國一個很高的紀錄。他們的祖先陳崇,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他為家族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孝、弟」,他要求家族子孫都得履行,希望子子孫孫恪守不疑,代代相傳,只有這樣陳氏家族才能夠綿延不絕。果然,陳氏家族枝繁葉茂,每代都出賢人,家族上下一片吉祥、安寧、和順。陳昉這個大家族村落的中間有一個大廳,整個家族七百多口人同時在這裡吃早飯、午飯、晚飯。每到吃飯的時候,大家就換上比較得體的衣服,扶老攜幼來到這個廳堂,相互問長問短、問寒問暖,按照年齡、尊卑、輩分,次第而坐。陳家有個族規,只要有一人沒有到場,所有人都不能吃飯,當然陳家的人沒有不守時的,因為一個人不來,那麼多長輩都不能吃飯。這就是一個家規,七百多人形成的一股家族凝聚力。那麼跟狗有什麼關係呢?七百多人的大家族,養了一百多條狗。我們都說狗學主人樣,什麼樣的人,養什麼樣的狗。陳家這一百多條狗非常有意思,性格非常溫順,這些狗不大叫的,跟路上的野狗完全不一樣。更妙的是,根據史料記載,這一百多條狗也是一塊兒吃飯的,陳家的食堂外面有一條很長的槽,就像喂馬的馬食槽,一百多條狗都在那兒吃飯。每到吃飯的時候,這些狗居然也拖家帶口地來,狗爺爺帶著狗爸爸,狗爸爸帶著狗孫子,排著隊找到自己這一段槽。吃完東西以後,它們也非常有規矩,輩分高的狗先走,輩分小的狗就在那兒玩兒。而每次吃飯前,有幾條很威嚴的老狗蹲在槽口,清點狗數。有一次幾條老狗發現缺一條狗,所有的狗就趴在槽邊不吃飯等著這條狗。為什麼這條狗沒來?原來它在家裡洗澡,洗澡不是耽誤時間了嗎?這條狗趕緊跑過來,居然還非常抱歉地跟大家搖尾巴,低頭跟別的狗打招呼。可見,這個家族居然以家族的友愛影響到了家族所豢養的狗,這個故事就叫陳昉百犬,成為傳統中國家族友愛,履行孝道、弟道的一個典範,名垂千古。

弟之一(2)

「弟道」對於維繫傳統社會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和「孝道」一併被古人列為傳統美德之首。可是在現代社會,像中國古代那樣龐大的家族已經很少了,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弟道」這種傳統美德,已經失去它的價值了呢?現代人又應該如何理解「弟道」呢?

當今的社會形態已經改變,中國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區域,比如客家文化區域還保存著一些大家族聚居的情況外,其他的都是小家庭居多,特別是國家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後,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越來越多,弟道也就越來越難以被今天的孩子們所理解,但是這絕對不等於說弟道在現代社會當中沒有意義,徹底失去了價值。請大家不要忘記古人的一句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不就是弟道嗎?弟道正是我們講的泛愛眾的基礎。泛愛眾是什麼?博愛,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博愛完全是西方的東西。最早有這樣一個概念出現,也是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只不過叫泛愛眾。泛愛眾,弟道,說到底就是一種博愛,一種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一種和平喜樂的地球人情結。把這樣的精神融合起來,我們這個社會怎麼可能不和諧?

還有一點需要特彆強調,我們也許認為弟道就是指兄弟友愛,兄弟之間才講弟道,這個觀點也是不妥當的。實際上兄弟姐妹之間乃至妯娌之間,也是要講弟道的。唐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叫李績,他本名叫徐懋功,在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將入相,位至三公,享盡人間榮華,而且經歷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身為三朝*,他深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被朝廷譽為「長城」。

後來,我們中國的歷史學家、學者一直在研究李績這個人為什麼會那麼成功?他這一輩子為什麼走得那麼好?總結後,除了大家知道的他的軍事才能、政治才能之外,還有幾點更為重要。

他跟朋友、兄弟之間非常講弟道,在瓦崗寨的時候,他曾經跟鼎鼎大名的單雄信結拜為兄弟。武德四年(621),洛陽被唐朝打下來了,單雄信被俘。這個時候,李績就去跟秦王李世民說:單雄信是好人,非常驍勇,我願意拿我的官職來贖他的命,但是李世民沒有同意。李績說:那好,我不跟你說了。於是流著淚告退。這個時候,單雄信還在責怪李績:我早就知道你不辦實事,就嘴上說說,什麼兄弟義氣,你根本就沒有拚命救我。李績只好說:「吾不惜餘生,與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許國,事無兩遂,且吾死之後,誰復視兄之妻子乎?」(《資治通鑒·唐紀五·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中》)意思是說,我不惜餘生願意跟兄長你一起去死,但由於兩個原因我沒有辦法去死:第一,我身已許國,我已經答應秦王,要跟他打天下,我不能死;第二,如果我死了,兄長的妻子、兒女誰來照顧啊?說完李績拿出刀,割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交給單雄信:「使此肉隨兄為土,庶幾不負昔誓也!」這塊肉陪著兄長埋到土裡,這樣我就沒有辜負當年我的誓言。這就是李績。

到了晚年,李績已經貴為宰相,有一次他的姐姐生病了,李績以宰相之尊親自為姐姐熬粥。當他的老姐姐看到貴為宰相的弟弟每天為自己煮粥,而且有的時候因為他鬍子長,還差點把鬍子給燒了,姐姐就跟他說,「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資治通鑒·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意思是家裡有的是男僕女傭,你何必要這樣累著自己呢?李績回答:「非為無人使令也。顧姊老,績亦老,雖欲久為姊煮粥,其可得乎?」意思是:不是因為家裡沒有人,而是因為姐姐你老了,弟弟我也老了,就算我想經常為姐姐煮碗粥,可還能煮多少次呢?這件事情本來是件小事,但是《資治通鑒》卻把它原原本本地記錄了下來。這說明在中國古代,弟道是很重要的。有的時候跟一個人的豐功偉績是相提並論的,所以《資治通鑒》裡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弟之一(3)

「兄弟睦,孝在中。」在當代社會,很多老人家有退休金,有醫療保險,本來完全可以安度晚年了,但為什麼好多老人家晚年的情況不太好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看見子女不和,兄弟之間不講弟道,不友愛,家庭里鬧矛盾,老人家覺得心不安,對自己的子孫後輩不放心。所以《弟子規》講:「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了,就是孝了。換句話說,孝和弟,是一回事,不是兩回事。對於長輩孝,對平輩和友人要弟。

「弟道」實際上就是「孝道」的延續,因此古人往往把「孝」「弟」並稱,作為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並視之為做人的根本。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弟」呢?接下來,《弟子規》會告訴我們哪些履行「弟道」的具體要求呢?

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來看,如果兄弟朋友之間不友愛,發生矛盾有爭端,原因往往是兩個:一個是錢財,一個是言語。這兩個是惹事的。為了一些錢財,為了一兩句話往往會導致不和。所以《弟子規》說得非常明白:「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如果大家都把財物看得輕一點,哪裡還會有怨恨呢?如果大家在言語上相互忍讓一點,心裡的不滿也就自然而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除。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熙熙攘攘,皆為利往。這樣的話肯定是絕對化,但是在經濟日益成為大家重要關注點的今天,由於財物方面的問題引起兄弟不和的例子恐怕實在是太多了。而中國傳統是非常注意兄弟之間的財物分配的,認為兄弟之間謙讓是應該的,但是如何謙讓得更妙,這是有講究的。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許武,父親早亡,只剩下他們兄弟仨。許武是哥哥,對弟弟特別好,平時種地的時候,哥哥不捨得讓兩個弟弟干農活,因為他們歲數還小,就讓他們在旁邊看著,多少學一點種地的本事。到了晚上,哥哥許武種了一天的地已經累得不行了,但是依然堅持親自教兩個弟弟讀書。如果弟弟調皮不聽話,許武也捨不得責備弟弟,更不會責打弟弟,而是跑到父親的墳前長跪不起,號啕大哭,以此來感動兩個年幼的弟弟。

漢朝的時候國家選舉人才是靠舉孝廉的,因為漢朝還沒有科舉制度,人才是靠大家推薦的,所以,大家就舉了許武的孝廉。這個時候,許武幹了一件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把爸爸留給他的財產分成三份,自個兒拿了最好的一份,把最差的東西分給了兩個弟弟。這哪裡是弟道?簡直是偷盜啊!老百姓也是這麼認為:你是偽君子,你做給我們看原來就是為了當官,為了騙取聲譽。一旦你舉了孝廉,有了當官的機會,就原形畢露。許武就一直被別人這麼罵,但是不知不覺之間,他的兩個弟弟的聲望逐漸起來了,大家突然發現徐家這兩個弟弟拿了最爛的東西也沒跟哥哥鬧翻,而且還很感激哥哥在他們小的時候種地養活他們,還每天晚上不辭勞苦地教他們讀書。大家更覺得他們看錯了許武,看樣子還是兩個弟弟好啊。於是,大家一致推舉兩個弟弟舉了孝廉,認為他們才是好人。這一天,許武跑到父親的墳前號啕大哭,哭完之後他把家族所有的親戚包括鄰里百姓召集到一起,把自己原來最好的這份財產分給兩個弟弟,自己什麼都不要。許武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弟道,在漢朝的社會氛圍里,你給一個人財產還不如給他一個良好的聲譽,因為這樣才能夠讓他儘快地擁有為社會服務的機會,能夠被舉孝廉。這是在中國古代關於弟道的故事裡最傳奇的一個。

弟之一(4)

講求「弟道」,「謙讓」二字最為關鍵。兄弟之間一旦能夠做到相互禮讓,「財物輕」也自然不是什麼難事。那麼,在處理財物的問題上,兄弟間除了相互謙讓,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中國傳統當中強調兄弟之間要共同享有財物,不得計較,不要說你多吃了,我多佔了。元朝有個人叫張閏,他們張家八代人不分炊,都在一塊兒吃飯。整個大家族一百多口人,但是沒有什麼閑話。白天,男子該種地的種地,女子就在家裡一塊兒做女紅。男人出去打的獵、砍的柴,女眷做的刺繡、鞋襪,全部統一放到一個倉庫里,每個小家庭沒有一點點私自收藏的東西。甚至如果有個小孩哭了、餓了,這個家族馬上就會有一位哺乳期的婦女把這個孩子抱過來餵奶。慢慢的,這個家裡的小孩子就分不清他們的媽媽是誰。因為只要一哭,就有一個媽媽抱過去餵奶了;再哭,又一個媽媽抱過去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兄弟、妯娌、姑嫂之間的感情啊!

在古人看來,兄弟之間最要緊的是要共有財物,分配的時候要公正,特別是主事的當家人要公平,絕對不能偏私。明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叫鄭濂,他家裡也是七代同住,大門上掛著一塊匾,叫「天下第一家」。這五個字怎麼來的?原來鄭濂是一個當官的,明太祖朱元璋聽說有這麼一個家庭七代同堂,一千多口人卻從來不吵架,而且大家開心得不得了。朱元璋有點想不通,於是就把鄭濂召來:你家裡究竟有多少人啊?鄭濂說:啟稟皇上,一千多口。皇帝就問:一千多口?你有什麼治家的法則可以保證大家和睦相處啊?鄭濂回答:皇上,也沒有什麼,就是不聽閑話,不傳閑話,言語不合就忍一忍。皇上一聽:很好很好,來,領賞。朱元璋要賞東西給鄭濂。賞什麼呢?這朱元璋夠小氣的,就給倆梨。鄭濂家裡一千多口人,弄倆梨,也沒辦法,誰也不敢說皇帝賞得少,只好千恩萬謝揣著倆梨就回去了。

兩隻梨雖然少,但卻是皇帝的賞賜,理應讓全家每個人都享受到。但是,鄭濂怎樣才能把這兩隻梨分給全家一千多口人呢?

鄭濂回到家裡,舉著兩隻梨:今兒皇帝賞了我倆梨,大家看清楚了。說完鄭濂叫人搬了一口大水缸,打來一缸水,把梨搗碎了泡在缸里,一千多口人每人喝一碗梨湯。朱元璋派去的校尉看到了這一幕,回去稟告給朱元璋:佩服佩服,這個家長絕對沒有私心。朱元璋一高興,就封這一家為「天下第一家」。在這個故事裡,除了分梨分得很均勻,還提到了在兄弟之間別傳閑話,別傳二姑娘怎麼說,三弟弟怎麼說。

這就是「言語忍,忿自泯」。這裡邊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忍。唐朝時有一個人也很有名,叫張公藝,他家九代人同居,也很和睦,從來不吵架。唐高宗就想不明白,於是把張公藝給叫來:你家九代人,都說你們家很和睦,你有什麼秘訣啊?這張公藝可真絕,一般皇帝問你,那你肯定就回答,我們家努力做到以下三條:第一,第二,第三。但張公藝沒有,他一句話不說,請皇上賜筆墨和紙,然後低著頭在那兒寫,就是不抬頭。皇帝一看這什麼意思,你有那麼多的經驗要教給我啊?張公藝寫完呈上去,皇帝一看,滿紙就一個字:「忍」。我們知道,「忍」這個功夫實際上很難做到,但是對家族來講,尤其對兄弟、血親或者鄰里、社會上結識的同事朋友來講,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忍基本上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忍是一個修身的功夫,你就是要修身,修得住。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功夫,我們現在好像不大講,但是有的地方講。比如大家到路上看到好多人手上戴佛珠,有的人戴的佛珠很粗,有的人戴的佛珠跟小米粒一樣小,纏一串戴著。有些僧人他為什麼給你小的?因為他認為你脾氣暴躁、火氣大,就故意給你那麼小的佛珠,你一粒一粒去數吧。你天天數天天數,性子就被磨慢了。所以,傳統文化當中都是有講究的,只不過我們現在不懂了。

「出則悌」這個部分,當然講的是「出」,就是離開自己的小家庭,離開自己的家族,離開自己從小生活和熟悉的環境。那麼,出去以後還有哪些禮節你要注意呢?有哪些規矩你要恪守呢?請大家聽下一講。

弟之二(1)

作為中國古代教育的啟蒙讀物,《弟子規》要求孩子和長輩在一起的時候,遵守哪些規範?注意哪些禮節?隨著時代的變遷,《弟子規 》中的一些具體要求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適用。那麼,現在的孩子和尊長交往的時候,又應該遵守哪些禮節呢?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1} 。

路遇長,疾趨{2} 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1} 見(xiàn)能:逞能,炫耀。見,同「現」。

{2} 疾趨:快步向前。

《弟子規》在「出則悌」的部分,通過描述孩子和尊長相處時的各種情境,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具體規範。那麼,古代孩子和長輩在一起時都必須遵守哪些規範,注意哪些禮節呢?《弟子規》通過「出則悌」這個部分,希望能夠培養孩子怎樣的觀念?隨著時代的變遷,《弟子規》中的一些具體的要求,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再適用。那麼,我們將如何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解讀《弟子規》 「出則悌」的具體要求?

「出則悌」這部分主要講的是「出」,就是離開自己的小家庭,離開自己的家族,離開自己從小生活和熟悉的環境。那麼,出去以後還有哪些禮節你要注意?有哪些規矩你要恪守?《弟子規》非常明確地做了交代:「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意思很清楚,喝東西、吃東西的時候,或者落座和走路的時候,都應該長者在先,幼者在後,而這樣的長幼有序的情況,傳統是非常講究的。只要孩子已經到了入學年齡,自己懂得照顧自己了,就要長者走在前面,小輩走在後面。而且還有一個規矩,一般小輩不能踩長輩的影子,你不能走在長輩的影子里。天很熱,也沒樹,我躲在我爺爺的陰涼底下,這在中國傳統是不行的,一看就沒規矩。當然現代社會這個情況變了,所以《弟子規》有些東西我們還是要改一改。像「長者先,幼者後」,今天不行,比如自動轉門,你讓老人家先走進去他會暈在裡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幼者在前,替長輩把轉門擋住。還有自動扶梯,我們現在發現,很多小輩在後面,長輩在前面,這是絕對不可以的。這種場合應該是小輩在前,擋著長輩,然後側身,長輩這樣往下走,小輩要稍微照顧一下長輩,防著長輩最後一步絆倒。所以《弟子規》主要是一種精神,有些東西我們今天是要改的。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長者如果要找人的話,小輩應該代他去叫。為什麼呢?因為這裡的「叫」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叫」,對於中國古代傳統來講,認為大聲說話是很辛苦的事,傷神,所以不能讓長輩高聲叫。大家看電視連續劇里,都是太監說退朝,沒有皇帝說退朝,沒有皇帝站起來說下班,為什麼?這都是規矩,旁邊人代叫,旁邊人代說。第二個「叫」是找,不一定要叫,尊長要去找誰,小輩應該代勞,多走幾步,別讓長輩勞動。現在很多晚輩,爺爺奶奶叫人,我不管,你自己找吧。如果找的人不在呢?我幫你已經算很好,已經算對爺爺奶奶很孝順,我去找一個人,一找那個人不在,就算了,不行,古人的規定,你自己要馬上回來。為什麼?第一,復命。告訴老人家,您要找的人不在。第二,問問老人家,還有什麼事情我可以做的嗎?這都是非常細節的東西。但是,實際上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樣的一種習慣,已經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了,這些規矩已經不懂了。

弟之二(2)

《弟子規》在「出則悌」的部分,首先要求孩子從小培養長幼有序的觀念和照料長輩的意識。接下來,《弟子規》則通過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和尊長相處時的各種情境,對孩子的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首先,當孩子遇見尊長的時候,應該怎樣稱呼才是合乎禮節的呢?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對年齡、輩分都比自己高的人,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對成就比自己高的人,你不能直呼其名。

比如,今天我們看到一位年高德劭、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你上去就直接叫人家的名字,人家肯定覺得你這個小輩粗魯,沒有教養。如果一個學生直接叫老師的名字,你會覺得這個學生懂禮貌嗎?這樣的習慣,或者我們今天認同的文明禮貌標準,實際上正是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延續。因為我們民族一直有避諱心理,你不能叫的,那麼怎麼辦?

對尊長依然是絕對不能直呼其名,可以有很多變通的辦法,一般多是加輩分尊稱,比如我們稱姓李的為李爺爺、李叔叔、李伯伯,這都是可以的。還有一些稱職務,比如李校長、李院長、李部長,這也是一種尊稱。還有一種稱職稱,比如像李研究員、李教授。這都可以的,盡量要迴避直呼其名。這個習慣現在很多年輕的孩子沒有,這時候家長要提醒孩子,不要直呼尊長的名字。比如,有的孩子很聰明,剛剛知道爺爺的名字覺得很好玩兒,到處說昨天誰誰誰帶我買糖去了,他把爺爺的名字掛前面了。作為家長你就要告訴他,爺爺的名字你不要叫。這種規矩實際上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特色,而且我們的民族文化心理已經形成,不要輕易去改變它。

《弟子規》還講到,「對尊長,勿見能」。對長輩和尊長你不要去顯示自己的能耐,這一點我們今天更不注意了。我在火車上遇見一個女孩子,大概是大學裡讀市場營銷的,而且是讀房地產營銷的,她對面坐著一位老人家,一看就是搞設計的,在看一本建築設計的書。這個女孩子就去跟老人家談話,就講自己對房地產理論怎麼熟悉,滔滔不絕,一兩個小時沒有停過嘴。那位老人很和藹地看著她,也沒有說什麼,實際上旁觀者就會很反感。為什麼反感?因為你在長輩面前過度表現自己。很多孩子完全不懂這個,比如與長輩在一起看電視,突然電視里出現一首英文歌,長輩聽不懂,這是什麼?孩子說,這個你不懂,這是英語,於是給長輩用英語念一遍。實際上這個在傳統當中是避諱的,尤其不要在長輩面前過多誇耀,除非你是要為長輩幹活,這是兩回事。比如,奶奶,我幫你把這桶水扛上去。我年輕,有勁兒,這個是好的。但是,不要在另外一個場合說:奶奶,你看你,那麼老,一筐菜都拎不動,我能扛一頭豬。這叫顯能,是絕對不允許的。

尊重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對長輩知識的尊重。因為長輩年歲比較大,人生經歷豐富,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學習,所以過去講,他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這個話當然不能絕對來看,但是在傳統當中,對長輩的人生閱歷和知識,小輩一定要保持一種敬畏之心。第二個方面,要對長輩由於自然規律導致的體力下降,體能下降,健康狀況的改變,保存一種感恩之心。因為你得想他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他白髮多了?為什麼他的腰彎了?為什麼他的腿腳不靈便?你不能在任何場合,給長輩帶來一種刺激,所以《弟子規》講,「對尊長,勿見能」。

弟之二(3)

現代社會,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展現自我,卻很少有人記得告訴孩子,對尊長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和一份謙虛謹慎的態度,而這也正是《弟子規》要提醒我們的。接下來,《弟子規》告訴我們晚輩如果在路上遇見長輩,應該遵守哪些禮節。

《弟子規》講,「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按照《弟子規》的要求,一個小輩在路上迎面碰見一個長輩應該怎麼做?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就是「Hello」,跟長輩打招呼。這個不行,小輩先不能說話,要小步疾行,迎向長輩。你不能看見長輩還晃悠晃悠地走:老爺子,你好。這不行,得小步,略彎著腰,比較快地來到長輩面前行禮,顯示一種恭敬。

假如長輩沒有跟你說話的意思,比如有些老人家比較威嚴,或者老人家也有自己的心事,那麼按照《弟子規》的規矩,你不能上去一把拉住老人家:老爺爺您好您好,咱們倆聊聊,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個動畫片,我打了一個遊戲。這都不行,而是要退避路旁,恭恭敬敬地站著,垂手而立,要恭候,讓開道。因為長輩既然無意跟你說話,你得讓長輩往前走,你要退避在路邊。假如小輩出門的時候遇見長輩,小輩正好騎著馬,或者乘著馬車,那麼小輩一定要趕緊下來跟長輩打招呼,絕對不能騎在馬上跟長輩打招呼,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你要等長輩先走,你不能扭頭就走,必須等長輩過去百餘步,你才能重新上馬或者上馬車。

這些禮節在古代是必需的,但在今天,當然沒有辦法完全遵照。因為時過境遷,今非昔比,如果你坐公交車、地鐵,當然不可能因為你遇見了你的外公,公交車就給你停下來讓你打招呼,這個是沒有道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自己開車,交通規則也不允許你路上看見一個長輩就靠邊停下說爺爺好奶奶好的,因為你會妨礙交通。所以說,你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規》做的話,基本上就是等罰單,沒有別的可能了。

然而,這並不是說《弟子規》上的要求完全過時、作廢了,那絕對不是。

講到這裡的時候,我想起我讀大學時的一件事。那是二十五年前,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不久,當時我們這些北大的學生很少有人聽說過《弟子規》。然而,這樣的風氣依然在大學校園裡隨處可見。季羨林先生散步是有講究的,也是非常守禮的。因為散步是很悠閑的,你會影響別人,所以季先生從來不在大路上散步。有一次,我陪著老先生散步,走著走著我突然覺得後腦勺好像有兩個眼睛一樣,覺得有點怪,回頭一看後面排起了一條長龍,全部是推著自行車的人。發生了什麼事呢?因為北大有很多學生上課離教室相距很遠,所以他們都是騎著自行車從這個教室趕到那個教室的,為了抄近路,他們也繞到了這條平常不走的路上。但是,北大同學都知道前面是季先生,老人家一身布衣,一頭銀髮,背著手在那兒散步。所有的學生都下車,安靜地排著隊跟著季先生走,絕對沒有一個人按鈴的。二十多年前的校園裡還有這樣好的風氣,這難道不是符合《弟子規》要求的嗎?

儘管《弟子規》中關於「路遇長」的一些具體要求,今天看來已經過時,但是,蘊含在其中的尊敬長輩的美德,卻早已根植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深深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那麼,今天如果在路上遇見了尊長,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做到既合乎具體情況,又不失禮節呢?

弟之二(4)

《弟子規》中有些話在今天不再合適,那麼,如果我們今天在路上遇見了尊長,應該懂哪些規矩,守哪些禮節呢?我想,根據《弟子規》要求的傳統規矩,再結合今天現代社會的特點,我們或許可以這麼做。

在路上遇見長輩了,小輩應該快步迎上去,但是別衝過去,不要把老人家給嚇著了,所以略微加快腳步迎上去,先請安問好,這是一個規矩。如果尊長有事且不需要你的陪伴,那麼小輩應該側過身去讓開正面,讓尊長通過。如果尊長有意和小輩談談,小輩應該恭敬地陪老人家多說幾句。但是今天年輕人都很忙,都有很多工作,如果實在不行,就應該坦誠地向長輩稟明情況:對不起,老人家,我今天正有事,我得先告退了,下次我再來看您。如果小輩在公交車上看到了長輩,那麼一般來講就不必打招呼了。第一,如果你叫一聲,會影響了車上的乘客,人家嚇一跳,你叫誰呢?第二,老人家也未必聽得見,如果聽見了,老人家扭頭來找,你走了反而弄得老人家心裡挺不落忍的。如果你自己開車,看到路邊有老人家,在交通規則和路況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靠邊,問問老人家:我能不能為您效勞?您是不是需要搭車?我能不能捎您一段?這是應該的。但是如果老人家就是出來散步的,你也別非把老人家摁在你車裡,這也沒必要。所以我們講,除了要把傳統的一些禮節、要求在現代社會傳承下去之外,還要考慮實際的環境和條件。

《弟子規》講完了路上遇到長輩應該守的禮節以後,接著又講了另外的一套禮節:「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長者立,幼勿坐」,假如長輩站著,小輩肯定不能先坐。這是明確的。下面一句,「長者坐,命乃坐」,不是長者坐下去了,你小輩就可以坐了,而是長輩坐好了,還得叫你坐,你才能坐。他不打算叫你坐,你小輩也只能站著。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禮節,現在的年輕人知道怎麼辦嗎?

比如,長輩說:小錢,你請坐。我坐下了,但長輩不坐,在房間里踱來踱去。你怎麼辦?現在很多孩子就這麼坐著,長輩在那兒走他不管,這是不可以的。過去,晚輩是要隨著長輩的走向調整坐姿的。長輩走過去,我們應該慢慢轉過去;長輩走過來,我們應該慢慢轉過來,等長輩開口跟你說話。我們不能木頭一樣坐著,長輩愛怎麼走怎麼走。這些規矩都是非常細微的,非常講究的。

關於「長者坐,幼者立」,中國傳統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程門立雪。

宋朝時,有兩個年輕的學子,一個叫游酢,一個叫楊時,他們去拜理學大師程頤為師,哪知道老夫子閉眼在那兒養神,養著養著還睡著了,這兩個人一直在那兒畢恭畢敬地站著。程老夫子睡醒時,發現窗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厚。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強調年輕人對老師的異常強烈的守禮精神,說他們在雪地里站著,那麼這兩個人基本上也變成雪人了,所以叫程門立雪,典故就是這麼來的。

《弟子規》接下來講跟長輩交談時要遵守哪些禮節。我們都知道,同尊長交談要盡量使用「請」和「您」這樣的禮貌用語。那是不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呢?和尊長交談的過程中,還有哪些細節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呢?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首先,對長輩說話你聲音要輕,不能對長輩嚷嚷。我們現在發現很多小輩對長輩幾乎都是嚷嚷的:爺爺,你過來。爺爺啪啪啪地跑過去。奶奶,你過來。奶奶也啪啪啪地跑過去。好了,我自己玩兒,你們可以走了。爺爺奶奶白跑了。這個是不可以的!你對長輩說話聲音要輕一點,柔和一點,表示一種敬意。但是如果長輩年紀大了,耳朵聽力不太好,你和他們說話的聲音太輕也不好。「低不聞,卻非宜」,長輩聽不見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把握一個度,根據你和長輩的交往,知道長輩能夠接受多大的音量,你就用多大的音量說話。

弟之二(5)

「進必趨」,你上前跟長輩說話的時候,應該小碎步,不能踮著腳尖走。「趨」不是簡單地向前走的意思,而是微彎著腰、略低著頭往前走,這樣靠近長輩。「退必遲」,你跟長輩說話的時候要略快,但告辭的時候,動作節奏要略慢,這是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個層面,你不能給長輩有這種感覺:老人家,你真煩,真啰嗦,我來跟你說話是受罪,跟你少待一秒鐘都是好的,所以我趕緊走。這種感覺千萬不能讓長輩有,你也不能這麼想。第二個層面,告辭的時候,一般來講前兩步是面對長輩後退,你不能在長輩面前一個向後轉,後腦勺往長輩面前一晃,不可以,應該先退兩步,再轉身退走,所以必須遲緩。「問起對」,長輩如果有所詢問、有所指教或要發問的話,你得站起來回答。

「視勿移」,今天注意這一點的人可真是太少了。我們想一下,當我們跟長輩說話的時候有沒有東張西望?比如一個長輩問我:小錢,你昨天去幹嗎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說我昨天到那兒看了一場球,明天我還去聽場音樂會。這個是不可以的!我們必須恭敬地看著長輩,不能眼神飄忽。但是,是不是這樣就理解了《弟子規》的「視勿移」呢?是不是那麼簡單?不是的。

正確的做法是:視線要略低於長輩的視線,不要移動。你的視線不能比長輩的視線高,這是一套非常明確的規矩。

《弟子規》的這些規矩都是在儒家經典的基礎上形成的。像上面講的這麼一大段,都是根據《禮記》來的。《禮記》是儒家非常重要的經典,《禮記》里講:「侍坐於君子,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這就是講「問起對」。類似這樣的規定,在《禮記》當中很多。

在即將結束「出則悌」部分的時候,《弟子規》對這段內容進行了總結,再次強調了這部分內容要告訴孩子的道理。那麼,錢文忠教授認為,《弟子規》「出則悌」的部分究竟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培養怎樣的觀念,其中又蘊含了怎樣的現實意義呢?

在即將結束「出則悌」部分的時候,《弟子規》補上了十二個字:「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中國古代是家族制、宗法制的社會,都是以家族為一個計算單位,不像我們今天的小家庭是以家庭為計算單位的。諸父就是伯父、叔父,有的時候還包括堂伯父、堂叔父。一般來講,要求對伯父和叔父,也就是父親的兄弟叫諸父,對他們要像對自己的生身父親一樣尊敬。

諸兄就是伯父、叔父的孩子,自己的堂兄叫諸兄。對他們要像對自己同胞兄長一樣,這是過去傳統的要求。

現代社會都是小家庭,除了雙胞胎之外,基本上是三口之家。在現代家庭中,這樣的觀念,特別要強調。因為現在有直系血緣關係的親戚越來越少,孩子成長環境越來越小,你讓他從小學會愛的對象,應該儘可能地拓展愛心的範圍,就應該從《弟子規》做起,「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如果你連對自己的伯父、叔父,對自己的堂哥、堂弟都不能有愛心,不能有非常好的一種交往的話,將來怎麼可能到社會上跟別的長輩、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尊長,有一個很好的交流呢?你怎麼會跟自己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同事,有一個很好的交流呢?還是應該從小做起,從家族範圍里做起。

接下來,《弟子規》進入了另外一個新的部分:「謹」,謹慎的謹。《弟子規》是怎麼來講述「謹」這個部分的?孩子應該從小養成哪些謹慎的習慣?或者養成「謹」這方面的舉止?請大家聽下一講。

謹之一(1)

衣、食、住、行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四項基本需求,其中為什麼要把穿衣排在首位?中國古代關於穿衣戴帽都有哪些嚴格要求?如果穿戴不合乎規定,又可能產生怎樣的後果呢?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1},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2},致污穢。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3}分{4},下稱{5}家。

{1} 履(lǚ):鞋。

{2} 頓:安置。

{3} 循:遵循,符合。

{4} 分(fèn):身份,等級。

{5} 稱(chèn):相稱,合適。

在《弟子規》中,「謹」單獨構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這部分要求孩子從小養成謹慎小心、規矩低調、有自我尊嚴的生活習慣。那麼,養成這樣的生活習慣,對於小孩子來說究竟有什麼用呢?對此,《弟子規》提出了哪些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在今天的社會還能否適用?要想培養一個嚴謹的生活態度,孩子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意思是早晨要早起,晚上要適當地晚睡,年老是非常快的事情,朝華易逝。「惜此時」,你要珍惜此時眼前的一分一秒,你不要想,沒事,我今天不珍惜了,明天我加倍找回來。有這種想法,你基本就惜不了時,要「惜此時」。很多現代人的生活是不怎麼規律的,一般是該睡的時候不睡,該起的時候不起,這個太普遍了。古人把這種習慣叫做起居不時,你不按照這個規律,不按照最正常的狀況安排你的作息,古人認為是很不好的習慣。

假如我們現在碰到有個人,覺得他實在太不爭氣,實在太讓我們失望,我們對他又愛、又恨、又急,那麼我們經常會怎麼說?你啊,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它的出典是《論語·公冶長》,是說宰予大白天睡覺,在不該睡覺的時候睡覺了,孔子正好要找他。宰予是孔子的學生。別人告訴他:老師,宰予在睡覺。這一下,孔子知道了,情況很嚴重。孔子生氣了,就說了這麼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意思是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似的牆壁粉刷不得,對於宰予你這樣的人,我有什麼好責備的?我理都不理你,連說都懶得說你。

孔夫子基本上是溫文爾雅的,動怒的情況不多。如果我們去看《論語》,這大概是老夫子比較動肝火的一次,這個話說得很重,要傳達的意思無非還是要大家珍惜光陰。本來,宰予是孔子眾多弟子當中非常討孔子喜歡的一個,因為他很會說話,說起來頭頭是道,娓娓動聽。最早,孔夫子認定,宰予一定很有出息,對他寄予厚望。就是因為這一頓在不恰當的時間眯的一小覺,孔夫子一下把宰予徹底看扁了。很多著名的學者和有成就的人都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他們不捨得浪費一分一秒。雖然這些學者的起居習慣、作息時間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抓緊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朝起早」最好的例證還是季羨林先生。老先生每天早晨四點半起床,幾十年如一日。所以北大校園裡有一句話,聞「季」起舞。雞還沒起呢,季先生已經起來忙半天了,雞一看那個窗戶里燈亮了,就喔喔叫兩嗓子。很多人一直不明白,說季先生,您過去遭受過那麼多挫折,有十幾年還不讓您工作,您又擔任了一百多個學會的會長,經常要開會,您怎麼能寫出那麼多東西啊?季先生只不過哈哈一笑,說當你們起來用早餐的時候,我已經工作了三個小時了。《季羨林文集》長達二十多卷,他的大量論文和文章就是這三個小時寫出來的。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能夠用來工作的時間卻不一樣,所以,第一,在於你會不會利用時間;第二,你會不會擠出時間。珍惜光陰,就會使我們的生命延長。實際上,使我們擁有更多的有效的學習時間和工作時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謹之一(2)

接下來《弟子規》要求孩子們愛護生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早晨起來,要洗臉,還要漱口;上洗手間後,你總歸要洗洗手的。

古人為什麼說「兼漱口」,為什麼不刷牙呢?因為古人沒有牙刷,沒有像我們一樣每天刷牙的習慣。從歷史上看,中國人刷牙的習慣還是受了印度的影響,隨著佛教傳進來的習慣。刷牙最早是用齒木,一種比較軟的木片。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把這個木頭放在嘴裡像嚼口香糖一樣,達到刷牙的目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拿這個木片,用嘴先咬一咬,咬軟了以後再刮牙齒。但是古人也有比我們講究的習慣,用齒木還得刮舌苔。這一點我們是到這幾年才認識到的。

穿衣戴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人人都會。可是,《弟子規》為什麼要用大段的篇幅教孩子如何穿衣服呢?在中國古代穿戴整齊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弟子規》講,「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帽子要戴正,紐扣得扣上,襪子和鞋子都要合腳,該系帶的要繫上,古人的襪子也是要系的,古人的鞋有很多也要系。

這四點要求從今天的年輕人身上很難看到。因為今天的時尚跟《弟子規》不太一樣,今天的年輕人很多都是戴帽子的,帽子有各種各樣戴法,但是很少看見戴正的,基本上是歪戴的;衣服上釘滿了無數閃閃發亮的扣子,但不是拿來扣衣服的,基本上是看的,前面反而是咧開的;襪子耷拉著,鞋子趿拉著,反正都比較大。有人穿襪子時一隻腳一個顏色,我還看到過兩隻鞋的顏色也不一樣,所以這個也是很奇怪的。這樣一種時髦的風尚,古人不能理解,你如果把我們的老祖宗從地下請出來,你請十個出來,能夠給嚇暈十一個。怎麼這樣呢?因為十個裡邊難保有一個膽兒比較大的,嚇回去再回來看一次,還得嚇暈了。

《弟子規》中「冠必正,紐必結」的要求,被中國古人視為衣冠整齊的基本標準,恪守不移,甚至有些人不惜為此犧牲生命。那麼,究竟什麼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為穿衣戴帽這樣的小事而喪命呢?

《論語》中提到子路的地方有四十七處,他是孔門弟子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中國傳統中流傳著很多和子路有關的故事,比如百里負米,子路想孝敬自己的媽媽,但又沒什麼錢,他聽說一百里以外的一個地方米比較便宜,於是跑了一百里路給媽媽背了一袋米回來了,這個故事被視為孝敬父母的典型。還有一個故事叫聞過則喜,通常情況下,我們聽到別人批評一般都不高興,但子路只要聽到有人批評自己,馬上就會改正。只要真的是錯,聞過則喜。

他還是一個非常勇武的人。子路從小就「性鄙,好勇戾,冠雄雞」,他的打扮也跟孔門弟子不太一樣,他頭上戴著雞冠帽,佩著劍,很英武,很忠誠。在孔門弟子當中他是一個有特殊地位的人,因為他不僅是孔子的學生,而且還是孔夫子的車夫兼保鏢。孔夫子經常會被人罵,但自從有了子路這個學生以後,罵他的人就少了很多。孔夫子對子路也很信任,說如果有一天我走投無路了,大概只有一個人會跟著我,那個人就是子路。

子路是一個性格非常特殊的人,雖然他對老師非常忠誠,但是有時候他也批評老師。「子見南子」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例子。有一次,孔夫子想拜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想利用這位夫人的關係接近國君,把治國的道理教給國君。但是衛靈公的夫人在當時名聲不好。孔夫子猶豫了半天之後還是決定去見南子。子路知道後,非常生氣,說:老師,你怎麼能去見這麼一個女人啊?逼得孔夫子朝天賭咒。孔夫子百般無奈只好對學生說:我是為了給國君講治國的道理,才去接近南子的,如果不是的話,老天罰我。

謹之一(3)

子路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可愛又有才華的人,可惜最後死在了帽子上。衛國發生內亂,子路看不過去要罵這些亂臣賊子,結果有一個人一下把子路的帽子給打歪了。一般人帽子被打歪了,已經很危險了,肯定跟你拚命啊。誰知道,子路說:「君子死而冠不免。」說我可以死,但是我帽子不能打掉啊,所以他就把帽子給系好,這麼一弄,就被亂臣賊子砍成肉醬了。子路死就是因為帽子,所以「冠必正」對古人來講是很要緊的。

晉文公是中國古代一個很有名的國君,有一次打仗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鞋帶鬆了,不跟腳了,他居然把手上的武器放下來,先把鞋帶給系好。幸好他是一代國君,旁邊有很多護衛,如果像子路一樣,恐怕也會被砍成肉醬了。所以古人對這些著裝的要求非常明確。你尊崇這樣的要求,養成這樣的習慣,在中國傳統當中都是給予讚美的。

如果不講究這些會怎麼樣?

中國古人,對於衣冠整齊的重視,在現代人看來似乎無法理解。那麼,古人為什麼會把衣著是否整齊看得如此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著裝習慣,又會怎樣呢?

如果你從小不養成一個比較好的著裝習慣,那麼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以後,無論是你的上級,你的師長,或者你的同事,都不會對你有好印象。現在課堂里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穿得很暴露,濃妝艷抹,帽子戴得不像帽子的樣子,鞋子穿得不像鞋子的樣子,衣服該扣的不扣上,這種情況都不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比如,一個年輕小夥子的襯衣,當然不必像《弟子規》要求說的有紐必結,但是,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的襯衣兩三個扣子不扣,你會作何感想?輕的說這個人不修邊幅,重的說這個人流里流氣。相反,如果你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衣服穿得很得體,扣子該扣的都扣好,鞋子該系鞋帶的都系好,那麼,在課堂里,你就會給老師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去找工作的時候,也會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跟大家交往,大家都覺得你是一個比較負責任的人。這個是從小養成的習慣,當一個人成長起來以後,這個習慣就會給你帶來很多好處。

《弟子規》不僅對孩子怎麼穿衣服做出要求,而且對放衣服也做出了要求。你在家裡歸置衣服要講規矩,要放在合適的地方,要有固定的位置,這也是不容忽視的生活習慣。所以《弟子規》接著講,「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你放你的帽子和服裝,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地方,不要到處亂塞,以免把衣服搞髒了,把環境搞得很亂。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古裝電視劇里有這樣的場景:有一個人要出門了,媽媽心疼自己的孩子,或者一個女孩子愛上一個男孩,臨行之際,都要端出一個托盤,托盤上面是一套衣服,衣服上面放著一雙鞋。但是古人是不會這麼乾的。怎麼會這麼放啊?鞋子怎麼能放在衣服上面?又不是手套。它一定是另外一個托盤托一雙鞋,再一個托盤托一身衣服,或者把衣服搭在鞋上。我們現在已經不能理解古人的這種規矩,古人認為帽子是戴在頭上的,鞋是踩在腳下的,是絕對不能把鞋和帽子放在一起的,他們非常講究這些,什麼樣的東西有什麼樣的位置。

今天好多孩子是不注意這一點的,因為他們的衣服都是由父母幫著整理,環境好一點的家裡還有保姆幫著整理,所以他們從小養成了亂扔衣服的習慣,今天找不著帽子,明天找不到鞋子,這個事情很常見。我因為和學生接觸比較多,就發現有個學生平時衣著搭配都很好,規規矩矩的,突然有一天讓你覺得很刺眼,比如說夏天穿了一件比較厚的衣服,或者冬天穿了一件比較薄的衣服,我說怎麼回事?老師,衣服找不著了。那麼在今天,我們房子大了,生活條件好了,衣服也多了,特別是孩子衣服多得不得了,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好像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古人認為這不是借口,這是一個生活習慣,從小要養成。

謹之一(4)

古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找不到帽子,找不到需要穿戴的衣服,很有可能會發生一件大事。齊桓公有一次喝醉酒了,酒醒以後突然發現帽子沒了。可能齊桓公也只有一頂帽子,古代的國君不像我們想的這樣,或者他丟掉的是國君那頂冠,他只有一頂。一般我們會怎麼辦?帽子掉了嘛,我隨便戴另外一頂帽子出來見人好了,或者我不戴帽子,包塊頭巾。齊桓公不是這樣,他感到巨大的羞恥,三天不上朝,躲起來了,誰找他都找不著。這個時候,各地的饑荒消息都報上來了,丞相管仲不敢做主,就去找齊桓公。齊桓公因為帽子丟了,誰都不見,覺得很難為情。管仲只好下令,開倉放糧,把糧食自作主張發下去了,老百姓很感謝管仲,認為遇到了一個賢相。後來知道這情況以後,齊國就開始流行一首歌謠:國君啊國君啊,你的帽子何時再丟啊?你丟一次就放一次糧。在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衣裝的整潔,除非是特殊情況,不要去弄污你的衣服。在古人眼裡,這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在古人眼中,衣帽是否乾淨,穿戴是否整齊,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因此古人往往會通過穿衣戴帽來觀察一個人。那麼,穿衣服和修養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通常人們會從衣著的哪些細節,來觀察一個人呢?

古人極其重視修身。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就是從一雙鞋子的角度去看修身對人的重要性。在《德育古鑒》里,有一個人叫張瀚,他在都察院任職,都察院好比我們今天的檢察院,很重要的機關,他非常能幹,是個人才。當時的台長,非常重視他。但是,怕他像有些人那樣,雖很有才華,後來卻走上了歪路,所以就想敲打敲打他。這個台長,就找了一次張瀚,兩人閑談。他說:哎呀,小張,你真的有才華,非常好。昨天下朝的時候,我碰到一件事情,我走到街上,看見前面有個人抬轎子,我注意到轎夫腳上穿了一雙新鞋子,非常乾淨。從東頭走到西頭,小心翼翼,都挑乾淨的地方走。因為他穿的是新鞋子,所以這個轎子抬著非常穩,鞋也沒弄髒。當他走到西城,拐彎向南走的時候,一不小心,這個鞋子被旁邊飛馳而過的馬車帶起來的泥水給搞髒了,新鞋子一下子變成臟鞋子了。於是這個轎夫,肆無忌憚,到處亂走,專門找泥坑踩,這個轎子越抬越顛簸,我看坐在裡邊的人顛得夠嗆。聽到這,張瀚馬上就說:台長,我明白了,您是用鞋子來告訴我一個道理,這是修身的要道,一個人千萬不能失足,一旦失足,恐怕就會無所不做。這個故事說明古人絕對不會僅僅把鞋是不是跟腳,是不是乾淨,看做一件不重要的生活小節,他要從中觀察你有沒有一種意識,有沒有一種修養,有沒有一種戒慎戒懼的態度。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拜見一位領導或者拜見一位尊長,最注意的是頭和腳。而過去注意的是戴沒戴帽子,後來大家不戴帽子了,就注意頭髮是不是整齊。所以有一個詞叫「噱頭」,這件事有沒有噱頭啊,這是南方話,但是現在普通話里也很流行,就是要講頭要弄好。還有一件事情,注意腳,你的鞋是不是乾淨,你的鞋有沒有破個洞。這叫什麼?蹩腳。現在有的時候我們形容一個人做事做得真蹩腳,這個人為人真蹩腳,其實跟腳並沒有關係,也許這個人腳很好。但是,有的時候你到一個場合,鞋很臟,到別人家裡,或者到別人辦公室,鞋子有一個洞也不去補補,別人就認為你這個人修養有問題。你不注意小節,你怎麼會做得好大事。當然也有人講,不拘小節,可以成大事,這是對極特殊的人而言,一般的人從小應該養成注重小節,注重細節的習慣。

謹之一(5)

《弟子規》在要求孩子穿衣戴帽要整齊,放置衣服要有序之後,進一步教孩子如何選擇衣服。那麼,在中國傳統社會,人們在選擇衣服的時候,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這個原則對於我們現代人,又是否適用呢?

《弟子規》定下的原則是:「衣貴潔,不貴華」。就是絕對不贊成衣服要華麗,而是要整潔。

古人對於衣服過於華麗,總的來講都是反感的。傳統認為,就算是貴為帝王,你也應該以《弟子規》這種要求為美德,不要以華麗為貴,要以整潔為貴。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很多人認為這個皇帝值得我們同情。崇禎被同情有好多原因,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當有人把他的遺體從樹上解下來下葬的時候,大家發現,原來他身上的袍子有補丁。那就說明,這個皇帝還是比較節儉的,不是一個很奢侈的皇帝,他是一個多少讓人產生一點同情心的亡國之君。

在歷史上,像崇禎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還有唐肅宗。有一天,有一個叫彭澤木的臣子去歌頌這個皇帝,當然如果皇帝比較節儉,臣子一般都會努力地去歌頌,希望皇帝能夠朝著這條道走下去,這樣對整個國家,對人民來說都有好處。所以這個臣子就說:哎呀!皇帝,你真好,真節儉。歌女跳舞的時候,都沒有華麗的衣服和裝飾,你真節儉。唐肅宗被臣子誇得很高興,就把自己龍袍的袖子伸出來,讓這個臣子看:是啊是啊,你看,這個龍袍都洗過三次了。對於一個古代帝王來講,一件衣服洗過三次就算很節儉了,不能拿我們現在的觀點來評論。

除了整潔以外,還要和自己的身份相稱,即「上循分」,要和自己的家庭情況相稱,和自己的身份相稱,我們今天是能夠理解的。比如,一個年輕學生,還沒有踏上社會,還沒有工作,你在大學裡上課,天天西裝筆挺、領帶森然,皮鞋擦得鋥亮,一般大家會覺得不妥當,因為這和學生的身份不相符。學生乾乾淨淨,比較簡潔,能夠尊重課堂教育的氛圍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女孩子,把晚上出席晚會穿的露背禮服穿到辦公室去,毫無疑問誰都不會覺得合適。反過來也是這樣,比如朋友聚會,大家高高興興,很輕鬆,到錢櫃里去K歌,你突然打著一個領結,穿著個燕尾服去了,大家會認為你是在這裡工作的,做服務生有這個要求,總之覺得你很奇怪。而一個人如果穿衣服和自己的身份相吻合,會給大家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大家會認為你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你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那也意味著你對自己這個身份底下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盡哪些責任,都比較清楚,說明你頭腦比較清醒。如果你亂穿,穿的跟自己身份不相符,大家要麼覺得你這個人心太野,要麼覺得你這個人有妄想,要麼覺得你腦子不清楚,這都不好。

「下稱家」,過去是有等級制度的,比如誰能穿綢緞衣服、絲綢衣服?當了官的,有功名的人才能穿。你是商人,就算是億萬富翁都不許穿的。到了很晚期,中國傳統社會亂了才可以穿。比如,一個女孩子,誰可以穿紅顏色的鞋子?繡花鞋,現在誰都可以穿,到百貨公司買一雙,紅的,我還一隻腳紅的一隻腳綠的呢。古代婦女一定是自己的丈夫有秀才以上功名,才可以穿;你不穿,別人不會覺得你謙虛,會覺得你很怪。如果一個女人明明知道自己丈夫不是秀才,卻穿一雙紅鞋子,重者要被告官,要究辦的,輕者覺得你瘋了。過去的女性,誰能夠穿紅的裙子?也有講究的,一定要是夫人、太太。但今天我們當然沒必要有這種等級觀念,只要和自己的家庭情況比較吻合,還是應該納入我們的考慮當中的。比如如果父母收入比較高,或者家庭條件比較好,那麼孩子穿衣服稍微好一點,只要和你的身份相符,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經濟狀況不允許,你卻拚命要找貴的、很好看的、很華麗的衣服穿,這毫無疑問是不妥的。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現在有好多這樣的故事,因為虛榮,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條件,但是非要這麼大方,完全不顧實際情況,要華貴,引發出多少社會問題。所以我們今天還是應該提倡《弟子規》裡邊「衣貴潔,不貴華」這樣一個原則;「上循分,下稱家」,我們結合現代社會的一些特點來考慮,把傳統當中好的部分繼承下來,還是值得我們遵守的。

我們平時講,衣食住行,《弟子規》前面這個部分講的是怎麼穿衣服,衣服應該怎麼穿,應該怎麼放。接下來毫無疑問,就要講到食的部分。在吃飯的時候,有什麼講究?有什麼規矩?應該避免什麼?這個請大家聽下一講。

謹之二(1)

今天的家長最關心孩子的飲食習慣。在中國古代,這個問題同樣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那麼,古人所說的飲食習慣是指什麼?和今天家長關注的是不是一回事?在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問題上,父母又應該注意哪些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弟子規》在講完了穿衣應該注意的細節後,接著告訴孩子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矩。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這也正是今天的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那麼,古人所說的飲食習慣是指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弟子規》中有哪些規定?在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問題上,父母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弟子規》講:「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於喝的、吃的,不要挑三揀四,「食適可」,食夠量就可以,「勿過則」,不要過分。這是根據《論語·學而》的君子食無求飽講的。《論語》里講的君子食無求飽的字面意思是君子吃夠就行了,不要撐著,實際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要適可,不要過量。《弟子規》接著《論語》往下講,這就牽涉到我們對傳統飲食觀的一些認識。

我們也許會提出疑問,《論語》裡邊記載孔子的態度好像不太一樣,他對大家說,君子食無求飽,你們夠吃就行了,但自己卻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割不正不食」。孔子怎麼自己很講究啊?《論語·鄉黨》里講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一段話講的是什麼呢?

孔子講的是祭祀時候的規矩,你在祭祖先、祭宗廟的時候,應該以這種態度,而不是講自己平時吃的應該是這樣。

孔子實際上是那種對飲食不過分講究的人,《論語·雍也》記載:「賢哉,回也。」這個大家都知道,說顏回非常賢良,身居陋巷,有一小笸籮飯,有一瓢水,他都覺得很快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不是一個對飲食挑挑揀揀的人。

古人非常注意觀察一個人的吃相。你吃東西的時候,能夠反映出你的修養,反映出你的家教。這個人明明在開會,他卻說這個人吃相很不好,南方話里,說這個人吃相很不好,是指這個人沒教養,慢慢把吃飯等同於教養,而不局限於吃飯。古人確實是這麼認為的。

我給大家講幾個故事。唐代有一個文學家叫鄭浣,這個人是進士出身,而且當過大官。他的生活很簡樸,特別是對飲食絕對不挑挑揀揀。有一次,他的遠房孫子從老家來找他,因為這個孫子是農民,沒有見過世面,也不懂禮節,穿的衣服當然也很破。所以鄭浣家裡有很多人,包括僕人都嘲笑這個遠房的孫子,只有鄭浣沒有。他覺得這個孫子很樸素,來自民間。鄭浣問這個遠房孫子,說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結果這個孫子就跟他講,我常年在家鄉種地,做老百姓,我想當一名縣尉,這樣我就可以衣錦還鄉,光宗耀祖。鄭浣一想,哦,你這個孩子還是蠻有上進心的,不錯不錯,我可以幫你試試。於是,鄭浣就寫了一封信,把他介紹給某一個地方的縣令,看看能不能給他安排點工作。就在鄭浣給他送行的那天晚上,鄭浣請他吃飯,說為你送行,明天你要上路了。鄭浣就觀察這個遠房孫子的吃相。那天吃的是蒸餅,鄭浣突然發現這個孫子把這個餅的皮給撕了,掏裡面的瓤吃。這一下,鄭浣非常生氣,就在旁邊嘆息,說:這個餅的皮和裡面有什麼區別啊?你居然有這樣的毛病?如此奢侈浪費?你一點淳樸的習慣都沒有,我看你在家鄉務農,應該是很質樸的啊,一定懂得種莊稼的辛苦。沒想到,你像紈絝子弟一樣的浮華。這個遠房孫子害怕了,一哆嗦,把手上剩下的那些皮通通給他遠房爺爺遞過去了。鄭浣接過來,把他掏剩下來的皮全吃了。第二天鄭浣就打發人把這個遠房孫子送回家,認為他不堪重任。鄭浣就是通過一個飲食的細節,來觀察一個人。

謹之二(2)

古人認為,一個人對待飲食的態度,能夠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修養。因此在中國古代,人們往往通過飲食的細節來觀察一個人。甚至有的皇帝,還會以此為標準,來考察皇位的繼承人是否合格。

據說,唐玄宗有一次和太子,即後來的唐肅宗吃飯。這一天御膳房準備了熟肉,有一隻熟的羊腿,唐玄宗就叫太子把這隻羊腿給切開。太子說,好,遵命,於是就把羊腿給切開,把肉給剔下來。剔完了以後,太子就用餅把手上的羊油給擦掉。這個時候,唐玄宗就在旁邊觀看,心想你居然這樣啊?拿餅擦手啊?心裡很憤怒。唐玄宗剛要發怒的時候,卻發現太子把這個餅給吃下去了。唐玄宗一下轉怒為喜:好孩子,懂得節約。於是就認定他是一個比較好的皇位繼承人。

中國人過去非常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要讓孩子形成營養結構比較完備的飲食習慣。比如有些孩子老吃快餐,什麼肯德基、麥當勞等,我們覺得不行,你得吃點蔬菜,這是培養他的飲食習慣。比如孩子挑食,有些東西吃,有些東西不吃,我們說你的飲食要均衡。

在中國傳統當中,孩子的飲食習慣就是《弟子規》規定的這些。比如不要挑揀,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分。還有食不語,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這都是吃飯時的規矩,西方叫餐桌禮儀。但是中國傳統有套規矩,比如孩子只能吃尊長放在你面前的菜,只能吃尊長夾到你碟子里的菜,站起來伸出筷子到遠處那個碟子里夾菜,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會被認為非常失禮的。你也不能向同一碟菜連續伸三次筷子,你夾一筷子,好吃,再夾一筷子,好吃,再夾一筷子,好吃,但如果你的筷子第四次伸出去的話,長輩會用筷子把你的筷子敲掉,提醒你一下,意味著這頓飯你不要吃了,你應該反思一下。

在現代人看來,古人的這套餐桌禮儀似乎已經過時。今天的家長,很少有人會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矩。這是不是就意味著,這些規矩對於現代人已經沒用了呢?如果孩子不懂這些規矩又會怎樣呢?

不講究餐桌的禮儀,不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長大以後或者進入社會跟別人交往的時候,確實很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比如大家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在座的有的是尊長,有的是領導,有的是師長,孩子一看到很遠有個自己愛吃的菜,一下站起來,把那個菜撩過來放到自己跟前。你想想,如果我們跟這樣一個人一起吃飯,你肯定不會覺得他懂禮貌。或者一桌子菜,他就盯著那一個菜吃,別的幾個菜其他同事、朋友都在吃,他卻連一筷子都不伸,因為他不懂得「勿揀擇」的道理啊。那麼會給大家留下一個什麼印象?大家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合群,我們都能吃,怎麼你不能吃呢?這就是從小沒有養成「勿揀擇」的習慣。

現在的餐桌禮儀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浪費是非常嚴重的,在學生餐廳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半個饅頭被扔掉,大半盤菜被倒掉。有的孩子買了一盤菜,嘗了兩口,可能覺得不合口,倒掉了馬上再買。這種情況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我們不能把它當一件小事來看。如果從小不形成良好的習慣,將來會影響孩子的整體形象。

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讓孩子受益終生,可是在當今社會,擁有這個習慣的孩子卻越來越少了。那麼,要想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今天家長應該從何做起呢?

謹之二(3)

今天,孩子從小都是寶貝疙瘩,父母只問孩子你喜歡吃什麼啊?你想吃點什麼啊?爸爸媽媽給你去買,讓他們從小生活在這樣一種有絕對選擇權的環境中。現在的孩子有幾個會顧著老人,比如吃的時候有沒有想著爺爺奶奶吃了沒有,外公外婆吃了沒有,爸爸媽媽吃了沒有啊?好多家長有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實際上是不好的。比如,家長不吃,都忙著喂孩子,爺爺搖著撥浪鼓,奶奶舉著布娃娃,爸爸端著碗,媽媽拿著勺,孩子吃飽了,大家才鬆口氣,哎喲,天大的事情了了,然後再坐下來吃。這給孩子從小形成一個極不好的習慣,讓他沒有一個相互謙讓的習慣,考慮在同一張餐桌上、同一個屋檐下別的尊長喜歡吃什麼,想要吃什麼?我是不是應該謙讓點?我是不是應該關心一點?這種習慣沒有養成。如果從小讓孩子跟長輩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那孩子會知道:哦,原來我愛吃的東西誰都愛吃啊,不是我一個人愛吃。原來我認為這個東西不好吃,怎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能吃啊!我是不是也嘗一嘗,我或許也能吃下去啊?如果我們有這樣一種習慣,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實際上是有好處的。

大家現在唯一不用擔心的是《弟子規》裡邊的「食適可,勿過則」。為什麼呢?因為現在許多年齡很小的孩子都在嚷著要減肥,比如我和朋友的孩子在幼兒園裡一起吃飯:叔叔,我不吃。我問為什麼?我減肥。

《弟子規》講:「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歲數還小的時候不能飲酒,喝酒醉了以後,那是最大的醜事。

為什麼《弟子規》會有這樣的規定?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年紀小的時候,第一,你身體沒有發育完備,所以你身體的結構對於酒精的抵抗能力是有限的。第二,自控能力差,除了身體以外,精神方面、意志方面的自控能力都較弱,而且有的時候,甚至是不知道自控的。那麼一旦喝醉了,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讓父母非常難堪,讓家裡客人非常難堪的事情,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也許還會做一些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情。尤其像我們現在讀中學,特別是讀高中的學生,血氣方剛,在這個時候如果飲酒的話,會引發一些相當嚴重的後果。《弟子規》的考慮是非常非常周全的。

現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有立法規定,不到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是不能飲酒也不能買酒的。如果你到一個店裡去,說我要買酒的話,營業員會根據你的年齡做出判斷,如果那麼小一個小孩子,說我來兩斤酒,那是不能賣給他的。如果你賣酒給未成年人,也是違法的。這樣一些規定充分表明,從對孩子們負責的角度講,全社會都有責任,而這種責任甚至要通過立法來保障。所以《弟子規》的這個規定毫無疑問,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今天,《弟子規》中「勿飲酒」的規定都同樣適用,孩子們都必須遵守。但是,對於成年人來說,是不是就可以隨意飲酒呢?成年人喝酒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對成年人或者青年人來講,喝酒應該有一個度。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是很多的。

酒池肉林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的,商代晚期的君主基本上都是一些淫暴好酒之徒,他們喝了酒之後,原來暴躁的脾氣越來越厲害,乾的壞事也越來越過分。為什麼商朝的貴族喝酒特別容易喝出事情來?因為他的酒器是青銅器,青銅裡面有鉛,而一用青銅器裝酒,鉛的揮發更厲害。所以現在很多歷史學家判斷,商朝晚期這些喝酒無量的貴族基本上是鉛中毒的。中毒後,他的意識就不會清醒。如果他的意識不會清醒,他對做出來的事情還談得上負什麼責任。

謹之二(4)

以酒誤國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不勝枚舉。楚共王和晉國的軍隊在鄢陵打了一仗,楚國吃了敗仗,楚共王的眼睛中了一箭。為了準備下一次戰鬥,楚共王費盡心機,調兵遣將,這個時候他準備和一個叫子反的大司馬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安排。結果楚共王左等右等都沒等來,原來子反喝酒喝醉了,如同爛泥一般,這就把軍國大事給誤了。楚共王只能對天長嘆:天敗我也!

成年人如果喝酒不能把握適度的原則,也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輕者失態誤事,重者喪命亡國。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喝酒,甚至有時候還會以醉酒為榮呢?

中國有非常獨特的酒文化。中國傳統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可以叫人喝酒,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叫人合理、合情地喝醉。

比如《水滸傳》里,如果武松沒有那十八碗酒壯膽,他怎麼能把老虎給打死呢?如果魯智深不喝酒,他還叫魯智深嗎?比如我們知道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是一個讓人可憐可氣可恨又有點可愛的人物。如果孔乙己不喝酒,怎麼會有下面這一段非常精彩的話:「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就酒這個東西,讓孔乙己的形象躍然紙上。

如果你到唐詩宋詞裡面找飲食方面的東西,找到最多的一定是酒。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詩歌,比如要送人的話這句就很有名,「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句詩是王維的,到今天還在用。喝到極致的話,還是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己一個人,端著一杯酒,對著月亮,首先得喝醉,你發現月亮里除了吳剛還有一個自己,自己眼前還飄著一個自己,對影成三人,這都喝到一種飄飄然的境界了。曹操也借酒發出對人生的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唐詩當中描寫非常舒適、悠閑的生活,也跟酒有關,比如白居易就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晚上看看天暗了,快要下雪了,大家一想,家裡肯定挺冷的,要不坐下來喝一小杯,非常悠閑。

這裡邊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將進酒》,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關於酒文化的傑作。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形象,叫酒徒。你看我們中國文化多麼博大有趣啊,有很多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的人都是酒徒。現在也有人要學酒徒,於是他喝了個爛醉,但名字倒沒在歷史上留下,因為以此為借口的人不懂歷史。歷史當中的酒徒和酒狂到底是什麼人?

「酒徒」是中國文化里一個非常獨特的形象,很多好酒之人都以「酒徒」自稱,並引以為榮。可是,為什麼說以此為借口喝酒的人都不懂得歷史呢?歷史上的「酒徒」一詞,究竟出自何處呢?

這個典故出在《史記》裡邊,《史記》有個傳叫《酈生陸賈列傳》。這個酈生就是酈食(yì)其(jī),陳留高陽人(今河南開封杞縣西南人),非常喜歡讀書,有奇謀,但是落魄不堪,時運不濟,這個人很狂,所以大家就叫他狂生。漢高祖劉邦起義,開始反秦,軍隊久攻陳留不下。正在劉邦無計可施的時候,酈食其覺得機會來了,就去找劉邦,他對看門的軍士講:請你進去通報一聲,說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儒生,前來求見。軍士說:算了吧,大王最討厭的就是儒生,過去有個儒生來求見,大王把他的帽子摘下來當夜壺,當著他的面撒尿,平時誰說話提到儒生他就大罵,所以我也不敢去通報,我建議您最好也不要說是什麼儒生來訪,大王肯定不見。酈食其不信啊,他認為要成大事總歸得尊重儒生,所以就對軍士說:你先去通報,通報了再說。於是軍士就硬著頭皮到帳篷裡面通報,劉邦就問:外面來的誰啊?軍士說是個大儒,穿著儒家的袍子,戴著儒家的帽子。劉邦說,回去告訴他,我沒閑工夫見儒生。軍士趕快出來跟老人家講,大王不見,討厭儒生。酈食其一聽,兩眼一睜:你回去告訴你們大王,別說什麼儒生來拜了,你告訴他是高陽酒徒拜見。軍士只好進去再次稟報,劉邦也有意思,一聽來了個酒徒,馬上很客氣,就對軍士說有請高陽酒徒。歷史上這個典故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謹之二(5)

所以我們稱自己為酒徒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酈食其稱自己為儒生,劉邦不見。所以他才自稱為酒徒,故作大言,能夠讓劉邦覺得這個人很怪。我們現在如果有人說,我是高陽酒徒,來,喝一杯,這完全反了,這不是好事情。

無論作為一種飲品,還是一種獨特的文化,「酒」都以它特有的魅力,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並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飲酒能夠幫助人們舒筋活血、怡情助興。那除此之外,「酒」還有什麼特殊的用途呢?

如果一個人在喝酒的時候,能夠保證清醒,也就是說控制住自己的量,那麼往往借酒可以成事,可以辦成很多事情,但我依然不提倡喝酒,因為一般人做不到。

杯酒釋兵權。趙匡胤是靠禁軍成事的,也就是靠咱們今天說的中央警衛部隊登上了皇位,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以後,老擔心同樣的歷史發生在別人身上,那樣他不也完蛋了嗎?有一天,他就把部下的大將全部請到宮裡,備上美酒,酒過三巡後,趙匡胤就對手下這些大將講:各位哥們兒,我當上皇帝都是靠著諸位兄弟幫忙。幾個大將一聽心裡很高興,皇帝還認我這哥們兒,還記得當上皇帝是靠我們。接下來趙匡胤借著酒說了這麼一句話:可是我當了皇帝以後連續好幾晚都失眠。幾個將領喝得挺好,一聽這話,忙問,皇上您為什麼睡不著呢?都當上皇帝了怎麼睡不著呢?趙匡胤說:我怎麼能睡著啊,你們幾個對我都是忠心耿耿,這個沒問題了,但是,也難保你們的手底下沒有一些貪圖富貴之人啊?哪天他們找個機會把一件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不也當了皇帝了嗎?幾個人這麼一聽,都嚇醒了,趕緊問皇上:皇上啊,您給我們賞一條生路,我們絕對不幹這個,絕對不想干。趙匡胤又舉起杯說:大家喝好。這個時候已經沒人敢喝了。趙匡胤繼續講:我看你們還不如回去養老,辛辛苦苦一世,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嗎?為了自己享樂嗎?你們回去造點大房子,買些良田,多找一些歌女在家裡唱唱歌,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東西。這些大將一聽,行行,第二天紛紛辭職,這個說我身體不好,那個說我胃疼,這個說我胸不好,那個說我腿瘸了,軍隊我帶不了了,於是集體退休。趙匡胤給他們每人重重賞賜,送他們回老家去了。這也是借酒辦成的事情。

現在很多喝酒的人都認為我做得到,沒事,結果喝完就醉了。最近因為醉酒駕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大家都看到了,多慘烈的事情都發生了。所以,不要對自己的酒量有信心。

《弟子規》對飲酒方面做了禁令以後,用了一連串相當嚴厲的語氣對孩子的行為規範提出要求。一般來講,《弟子規》在這一段的語氣最為強烈堅決。那麼《弟子規》對孩子的行為舉止還有哪些非常嚴厲的規定和要求?請大家聽下一講。


推薦閱讀: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0_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覺智學習<弟子規>有感!---您做到了嗎?(附視頻)
弟子規完整版,有動畫喲!
弟子規講解——楊淑芬

TAG:弟子規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