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萬里長城,真的有萬里嗎?

『閱讀需要主張』

修葺後的部分野長城路段。

25日,來自國家、遼寧、綏中等不同級別文物局的專家到綏中縣調查之後,聲明說這種「用砂漿抹平」的修葺方法實際上是對損毀嚴重的長城的一種保護措施,是救命工程。

這樣修葺長城到底是保護還是破壞?爭議紛紛擾擾仍在持續,但這段由修葺工程引發的風波,令我們看到網友們對長城古迹的愛護之心是如何深切。

不過對於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萬里長城」,我們到底對它了解多少?跨越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遼寧等十多個不同省區市的長城,到底有多長?對於這個問題,就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調查,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不過有位研究長城的老專家--羅哲文卻認為,萬里長城的長度被低估了,它的實際長度有十萬里以上。

今天,書評君帶大家跟隨羅哲文老先生的腳步,再去看看我們先輩創造的這項宏偉的奇蹟,看看對於長城,我們還有哪些未知之處。

萬里長城真的有萬里嗎?

長城的真實長度當在十萬里以上

八達嶺長城(攝影:羅哲文)

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國人從小熟知的一個代表國家和歷史傳統的符號。只是,它真的有萬里嗎?還是只是出於我們的習慣叫法?

多年以前,有個老人這樣回應:「叫它『萬里長城』是低估了它,長城的真實長度當在十萬里以上。」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人」的羅哲文,早在1948年就開始了對對長城的調查測繪工作。那年,師母林徽因對24歲的羅哲文說:「因為離得近,覺得總有時間去長城考察,反而擱置下來,現在是時候去看看了。」羅哲文便帶著相機來到了八達嶺長城,看到的卻是斷壁殘垣。

兩年後,被調到文化部文物局工作的羅哲文成了維修這些斷壁殘桓的人。他開始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修繕。因戰火破壞城磚,他常常要和工人們炮到山溝、沙土裡,將一塊塊青磚挖出來,重新安放在長城上。

1985年,羅哲文和鄭孝燮、單士元起草文本,將長城申報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這位老人在2012年離世了,但他踏過的古迹中留下了他的名字和心血。而他留下的關於長城的文字,也會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從小就知道、曾經或許爬過、卻並未仔細探究過的「萬里長城」。 

長城何時出現?

楚築列城,始有長城

金山嶺長城(攝影:羅哲文)

我們都知道長城的歷史相當古老,不過你知道長城具體從哪個朝代開始修建的嗎?

在西周時期,城還只是單獨的防禦城,中間沒有城牆聯繫,不能稱之為長城。公元前七世紀,楚築列城,城與城之間並聯以城牆,這才有了長城的出現。在古代還只是用刀槍、劍戟、弓弩等兵器作戰的時候,高大的城牆確是一種非常有力的障礙。

自戰國以後,長城為什麼一直繼續修建了一千多年?這主要是由於我國中原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統治者的入侵。經秦皇、漢武以及以後歷代中原地區的各個民族的統治者,想過許多辦法,經過實踐證明,修築長城還是較好的辦法。

長城的用途是什麼?

防禦、屯田和通商

黃崖關長城(攝影:羅哲文)

黃草梁長城(攝影:羅哲文)

我們去長城遊覽,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長城的屏障、防禦性功能。但是長城的功能又不僅僅止步於防禦侵擾。

(一) 防禦擾掠,這是長城的主要任務。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長城,主要是諸侯國家的互相防禦。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主要的是防禦匈奴奴隸主的擾掠。以後的許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區的統治者為防禦游牧民族統治者的擾掠而修築的。

(二)開發屯田、保護屯田和保護邊遠地區生產的發展。秦始皇時期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在長城沿線設十二郡,並且移民前往開發,進行農牧業生產。漢武帝時又大量發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組織地進行發展農牧業生產。這種屯田和移民開發荒僻邊遠地區的措施,以後一直延續了下來。

(三)保護通訊和商旅往還。秦始皇時在北部地區都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與首都咸陽相聯繫,沿著長城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傳遞文書,商旅往還絡繹不絕。長城和烽燧正是保證這些交通大道暢通的重要條件。在漢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節來往,商旅往還都是走這條大道。

長城布局有什麼講究?

每個小據點都和中央相聯繫

古北口長城(攝影:羅哲文)

嘉峪關(攝影:羅哲文)

長城的總的布局,綿延萬里好像是一條線,然而它並不是一條孤立的線,而是一個防禦網的體系。長城線上的每一個小據點都通過層層軍事與行政機構和中央政權機構相聯繫。

各個朝代長城的防禦系統的名稱有所不同,但其職能基本一樣。以明長城為例:長城的建築與長城的軍事防禦體系布局是相適應的。

明朝的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為:第一,是中央政權的軍事機關兵部(或其他由皇帝設置的軍機部門)奉皇帝之命掌管長城沿線以及全國的軍事。第二,是在長城沿線所設的軍事管理區「鎮」。第三,有些鎮在總兵之下又按實際情況分設幾「路」防守(明朝初年所設「驛」與路相差不遠)。「第四,為關城和隘口,這是長城線上的重要據點。第五,是堡或小城。這是長城防線上的基本單位。第六,是煙墩或墩台。也叫做烽火台。第七,是敵台或敵樓。是跨建在長城城牆上的檯子。上面可住人巡邏,眺望和打擊來犯的敵人。

長城有哪些構造?

遊覽長城,或者觀看長城的美照時,你有沒有仔細看過長城,都有哪些構造?

1)長城城牆

長城城牆

羅哲文手繪明長城

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建築工程,它翻山越嶺,穿沙漠、過草原、經絕壁,宛如一條巨龍,飛騰在我國遼闊的大地上。萬里城牆把成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台、煙墩連成一氣,成為一項古代建築工程史上的奇觀。

歷代長城的城牆建築形式、建築方法、建築結構都不完全相同。就是一個朝代的城牆也因地制宜,在建築結構和形式上各具特點。各地長城城牆的形式和結構種類也很多。

2)牆台、敵台

八達嶺長城牆台

羅哲文手繪明長城

在長城城牆上,隔不多遠有一個突出牆外的檯子,叫做牆台和敵台。牆台的檯面與城牆頂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於牆外,外側砌有垛口,這種突出城牆以外的牆台(也叫馬面),在作戰功能上起很大的作用。有了突出的牆台若遇敵人登城就可從側面射擊,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兩方的射擊。這種牆台是平時守城士卒巡邏放哨的地方。敵台即是騎牆的墩台,高出城牆之上,有兩層、三層的。守城士卒可居住在裡面,並儲存武器、彈藥以抗擊來犯的敵人。

這種騎牆敵台是明朝抗擊倭寇的名將戚繼光所創建。在他的一篇《練兵實紀》中對創建敵台的經過和修築方法以及用途等都說得很清楚。他說先前的長城比較低薄,很容易傾圮。「間有磚石小台與牆各峙,勢不相救。軍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無所借庇。

軍火器具如臨時起發,則運送不前;如收貯牆上,則無可藏處;敵勢眾大,乘高四射,守卒難立。一堵攻潰,相望奔走。大勢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敵台,盡將通人馬處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圍闊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沖處(即險要處)數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緩處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餘步不等者為一台。兩台相應,左右相救,騎牆而立。」

《明史·戚繼光傳》上也說,自從嘉靖以來,長城雖然已經修了,但是未建墩台。繼光巡行塞上,議建敵台。現在從山海關到居庸關這一帶的長城城牆上跨牆敵台,即是從戚繼光開始,陸續修建的。

3)烽火台

漢代長城烽火台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

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遞軍情的建築。如遇有敵情,白天燃煙,夜間放火。烽火台的形式是一個獨立的高檯子,檯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檯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房等建築。

烽火台的位置大約有四種:一是在長城的兩側,緊靠長城;二是在長城以外向遠處伸展的烽火台;三是在長城以內向王朝首都聯繫的烽火台;四是與相鄰的郡縣、關隘、軍事轄區「鎮」相聯繫的烽火台。大約每十里左右,選擇易於互相瞭望的高岡、丘阜之上建立。

漢朝的烽火台在檯子上豎立一個高架子,上面掛著一個籠子,籠子內裝著乾柴枯草,如果發現敵人來犯,夜間放火叫做「烽」。在檯子上還堆放許多燃煙的柴草,白天燃煙,叫做「燧」,所以叫做烽燧。「烽燧」或「亭燧」的制度,除了文獻記載外,自從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遺址中發現漢簡之後,已經比較清楚了。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築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跨峻岭,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里。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太空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羅哲文《長城贊》對聯

《古迹》

作者: 羅哲文


推薦閱讀:

三平萬里
楊萬里與范成大
(19)一步之遙還是萬里之遙
國畫萬里長城欣賞(4)

TAG:長城 | 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