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中國海軍20年困局:旅滬級驅逐艦對中國的影響

上一張

下一張

最初的嘗試—「江南」級護衛艦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美國馬里蘭海軍研究中心《亞洲海軍裝備動向》一文。本刊刊載並非證實和贊同原文觀點,僅供讀者了解海外對中國海軍發展的觀點和看法。

對中國驅逐艦的設計製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年的困擾

在70年代「旅大」級驅逐艦服役之前,中國海軍只有4艘「自豪」級和2艘二次大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這就是一個大國海軍所有的重型水面艦艇力量。60年代初期,中國在江南造船廠開始建造6610型火炮護衛艦,該級艦也稱為「江南」級護衛艦。這是中國首次嘗試自行設計大型作戰艦隻,目的是為替代越來越不堪使用的老式水面戰艦做準備。中國當時奉行的外交政策使其沒有任何辦法從國外獲得裝備以更新破敗不堪的海軍艦隊。

60年代中期,世界各國建造的護衛艦都開始大量裝備有雷達瞄準的自動火炮,配備防空導彈和反潛導彈,很少再建造純粹的火炮魚雷戰艦,但是中國建造的「江南」級護衛艦卻是一個特例。這型護衛艦上除配備3門單管100毫米火炮和37毫米防空火炮外,沒有配備魚雷發射裝置,中國海軍將其歸類為火炮護衛艦,而實際上僅僅相當于海岸巡邏艦。中國海軍的這種設計背後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從1949年到60年代,中國大陸沿海作戰主要是針對盤踞在台灣島的國民黨軍隊的襲擾。國民黨主要利用海軍艦艇以小股襲擾的形式對大陸近海漁場和沿海軍事政治目標進行襲擾。大陸採取的對策是出動小型巡邏炮艇在漁場和重要目標附近海域進行巡邏,或是根據海岸雷達及觀通站情報,將魚雷艇和炮艇派駐在國民黨艦艇活動頻繁海域附近的隱蔽海岸進行伏擊,與國民黨海軍快速襲擾的水面艦艇發生戰鬥後,再召喚大型水面艦艇和航空兵支援。在60年代發生的多起海戰中,大陸方面擊沉噸位最大的台灣海軍艦隻是登陸艦,真正護衛艦以上噸位的戰鬥幾乎沒有發生過。其中主要原因是大陸海軍缺乏大型作戰艦隻,少量的大噸位水面艦艇的部署遠不足以防禦台灣海軍的襲擾,在每次海戰中,都因不能及時出動而沒有趕上戰鬥。據中國海軍資料,大陸當時只有不到10艘進口和國民黨軍起義帶回的護衛艦,難以照看漫長的海岸線。此外,這些艦隻老舊的機器設備也只能在主要基地進行日常維護,難以長時間隱蔽部署在沿海的臨時碼頭進行伏擊作戰。所有的海戰都是在雙方小型艦艇之間發生的,大型艦隻實際上從來沒有提供支援。使用小型炮艇交戰大陸並沒有優勢,居於主動襲擾進攻態勢的國民黨海軍更容易取得局部優勢。在多次戰鬥中,國民黨海軍得到了其位於大陸領海線外側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支援,曾屢屢迫使大陸海軍小型水面艦艇終止追擊。

「江南」級護衛艦是大陸建造的第一種大型水面艦隻,其使命是進行持續的海上巡邏,遏制國民黨小型艦艇的竄犯襲擾。100毫米和37毫米火炮是對付快速靈活的小型水面目標最為有效的武器,而魚雷則難以命中這類目標。因此,「江南」級護衛艦採用了與引進的「里加」級護衛艦相似的布局,取消了魚雷發射裝置,將更多的艙面用於布置37毫米火炮和反潛火箭。「里加」級護衛艦在中國稱為「成都」級。「江南」級的100毫米火炮是人工裝填的火炮,由揚彈機將炮彈提升到甲板上炮位,然後由水兵搬上裝彈機裝填。據悉,「江南」級沒有安裝消搖裝置來抵消艦艇橫搖和縱搖對火炮的影響,因此在風浪條件下射擊精度非常差,而東海和黃海恰恰是海浪比較高的海區,「江南」級在這些海區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是值得懷疑的。後期據稱安裝了簡易的消搖機械裝置,可能對提高射擊精度有所幫助。

中國從設計「江南」級護衛艦項目中還獲得了電子設備和系統設計的經驗。「江南」級採用的「黃蜂頭」火控雷達在引進的「成都」級護衛艦上已經取得了維護經驗,而真正對這類系統的調試安裝、以及如何與火炮交聯等問題卻是中國設計建造部門第一次面對和經歷的。此外,在護衛艦上安裝各種系統的兼容性問題也是第一次經歷。「江南」級上的電磁兼容性問題雖然並不突出,但也是中國有關部門通過多次試驗才完成的。據稱當時由於沒有匹配的設備和系統,曾經採用了魚雷艇的航海雷達。通過「江南」級的設計建造,中國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在隨後的051型「旅大」級驅逐艦的設計中得到了應用。

上一張

下一張

「海鷹」1號(HY-1)反艦導彈,1974年設計定型,原為岸對艦導彈,後改為岸艦通用

早期驅逐艦的戰略需求

60年代,中國軍方提出建造新型導彈驅逐艦。根據中國的公開資料稱,這個計劃是為了配合將要在南太平洋進行的遠程導彈試驗,而西方機構的看法則完全不同。他們認為驅逐艦是國家中遠程海上作戰力量,花費龐大的經費建造數量很多的一型驅逐艦決不是僅僅為了南太平洋的那麼一次試驗,而是中國擴充海軍的龐大計劃的一部分,真實目的很可能是為正在建造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提供護航和支援。60年代中期,中國正在進行「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計劃,這型潛艇攜帶12枚射程為1600千米的「巨浪」潛射彈道導彈。由於導彈射程太短,致使這型潛艇難以真正成為戰略核威懾力量,必須進入太平洋航行數千海里才能將冷戰時期潛在的威脅目標納入射程。

中國大陸處於封閉的大陸架海區,近海的平均水深小,不利於噸位高達7000噸的導彈核潛艇潛航。從50年代中國大陸引進常規動力潛艇以後,美國和日本就一直在設法追蹤進出黃海和東海的中國海軍潛艇,並且對黃海和東海進行考察。通過跟蹤中國潛艇和考察船的活動,能夠了解淺海海床上的海槽,這些走向錯綜複雜的海槽正是中國海軍潛艇進出太平洋的主要通道。同時美國和日本的考察船以及反潛飛機也對海床進行標定,繪製海床地磁和地形圖,以便更好地監視潛艇活動。正是由於這些因素,使得中國需要採用大型水面作戰艦隻對東海和黃海的潛艇必經海域形成有效的控制。

黃海和東海海區處於大陸架之上,平均深度在100米以內。由台灣和日本列島構成的島鏈扼住了大陸架陡坡。這種海洋地緣使得處於深海的潛艇能夠在大陸架邊緣設伏,攔截從淺海海床進入深海的潛艇。大陸海軍只有使水面艦艇在大陸架邊緣海區執行任務,才能有效保障潛艇的安全通行。當時台灣海軍裝備有大量的艦隊獵潛艦,其地理位置又正好扼守大陸架,使得大陸海軍潛艇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此外,台灣國民黨配備的大量作戰飛機也在時刻伺機打擊大陸艦艇,因此在70年代之前,大陸潛艇深入西太平洋是非常沒有保障的。建立遠離大陸的海上作戰體系,需要在作戰艦艇上配備強大的對岸和反艦火力,尤其需要防空武器系統,這正是以往大陸海軍的小型作戰艦艇和老式驅逐艦、護衛艦所缺乏的。這些綜合因素才是中國大陸海軍建造051型驅逐艦的真正原因。

早在60年代,中國就在仿製蘇聯的「冥河」反艦導彈,1968年決定將該導彈安裝在設計中的新型驅逐艦上,被命名為海鷹-1號。早期引進的蘇聯「自豪」級驅逐艦裝備的是533毫米的魚-1型瓦斯熱動力魚雷,這是二戰期間的主要戰鬥武器,然而中國海軍並不看好這種武器,原因是在50年代至60年代的數次戰鬥中,台灣主要是採取由大中型艦隻帶領成批的小型艦艇協同作戰,魚雷艇很少有機會靠近大型艦隻,而對快速靈活且吃水淺的小型艦艇,魚雷又往往脫靶,而中國大量建造的「上海」級高速炮艇遠比蘇式魚雷艇更為有效。裝備反艦導彈的大型驅逐艦威力將超過火炮戰列艦,能夠在遠離大陸航空兵保護圈的海域對台灣海軍構成巨大威脅。

上一張

下一張

蘇聯「科特林」級魚雷火炮驅逐艦的線圖

設計體系思想

當時中國設計部門沒有任何建造驅逐艦的經驗,所有借鑒來源於蘇聯海軍的「科特林」級魚雷火炮驅逐艦。蘇聯的「科特林」級沿用了「快速」級的布局,採用前後兩個分離的機艙和各自單獨的煙囪,這使得命中一發炮彈不會造成兩座主機的損毀。1989年的美國《艦船》雜誌文章稱,「旅大」級的水密隔艙劃分不合理,而且設計上沒有注意隔艙管道和纜線過孔的處理,一旦中彈可能導致水密隔艙這些部位出現破裂,而且火災會使纜線過孔變成漏孔。可見早期的「旅大」級抗損和抗沉性設計不佳,這歸因於當時中國的設計隊伍還不成熟且缺乏經驗。

「旅大」級的艦橋和前甲板室相對「科特林」級加大和加長了,這是為了適應高寒的黃海以及熱帶南海氣候,也為安裝布置雷達系統及指揮艙室等留出空間,保留了「科特林」級那樣的露天指揮和航海艦橋,艦橋面積要大得多。在後煙囪前的甲板室上布置了備用艦橋和操舵室,防止主艦橋中彈且通信和航海操舵等機構遭到破壞後整艘驅逐艦失去指揮。據稱,後備用艦橋採取露天航海指揮甲板,操舵室布置在室內。露天航海指揮甲板有全套導航和通話系統,與主艦橋不同的是沒有布置雷達和其它電子設備。 中國設計部門保留了「科特林」級前後甲板的火炮布局。「旅大」級的130毫米雙聯裝艦炮是用海岸炮塔炮改裝的艦炮,從表面看,這種火炮與「科特林」級130毫米火炮的差別在於炮塔右側沒有瞄準雷達,實際上還沒有高低穩定機構和舷角穩定機構,需要與露天航海艦橋後的「黃蜂頭」射擊指揮儀隨動才能持續指向目標,不能在能見度差的環境下獨立作戰。中國沒有蘇聯型號的四聯裝57毫米艦炮,「旅大」級設計時採用了國產雙聯裝57毫米艦炮。火炮的隨動裝置很可能是陸軍型防空火炮隨動系統的改進型。在這種57毫米火炮沒有定型前,很多「旅大」級驅逐艦在57毫米炮的位置安裝了37毫米雙聯裝艦炮。最初被認為是臨時措施,但是有為數不少的「旅大」級驅逐艦直到現在安裝的依舊是37毫米艦炮。「旅大」級驅逐艦前艦橋下層甲板室兩側安裝有4門25毫米雙聯裝炮,作為防空火力的補充。「旅大」級沒有單獨的57毫米火炮火控雷達,同樣採用「黃蜂頭」指揮控制。後期改裝的型號上配備了不同的37毫米自動炮和專門的火控雷達。當時中國還沒有艦空導彈,正在研製的「紅旗」-61導彈進展不順利,很多年後才裝備海軍護衛艦。基於這種狀況,採用高炮當是唯一可以選擇的方案。

中國「旅大」級在類似蘇聯「科特林」級布局的前後魚雷發射管的位置安裝了「海鷹」1號反艦導彈的旋轉發射架,這樣既能沿用傳統成熟的布置,又能合理布置導彈,減少了設計部門的工作量,使之能夠集中精力處理系統艙室布局問題。這種發射架發射導彈時,驅逐艦需要側舷對向目標,發射架轉到側舷角度發射。「海鷹」-1號反艦導彈的目標指示雷達安裝在前後艦橋上。

「旅大」級的雷達和電子系統在當時並不先進,但卻頗具特色。原設計配備了「網眼」雷達作為遠程對空警戒雷達,這種雷達作用距離大約為180千米,但當時中國海軍編隊無需這麼遠的預警距離。美國研究機構據此推測,「旅大」級的另一項任務是作為沿海區域防空系統的雷達哨艦,部署在上海、廣州等城市防空區域外海執行中低空補盲使命。在岸基航空兵的協同下,其相當於高炮連的防空火力足以作為機動防空堡壘使用。部分「旅大」級採用天線較輕的「刀架」中程對空警戒雷達,這表明該級部分驅逐艦也擔任區域防空的海上補盲使命。

作戰飛機超低空突襲對於水面艦艇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原因是超低空雷達作用距離短,發現目標後艦上系統來不及完成射擊準備,即便準備充分,射擊時機也是非常短暫的。對10米高度突防的戰鬥機,雷達最大發現距離不會超過40千米,從射擊指揮儀測定諸元到開火的時間,足夠飛機突進到投彈圈以內。「旅大」級配備了對海上低空目標的搜索雷達,可探測水天線視界內的水面和低空目標。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時,由遠程警戒雷達和對海低空搜索雷達提供目標方向,引導火控雷達指向目標。但是在「旅大」級驅逐艦上,這些雷達之間以及導航系統與駕駛操舵裝置之間沒有級交聯,各個雷達和系統是獨立的設備,需要操作人員通過艦內通話系統口令傳送和交接目標,效率低下,難以抗擊多批次多方向的快速突擊。

直到8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反潛作戰還主要依靠火箭式深水炸彈。這類最大射程1500米至2500米的武器屬於近程反潛武器,採用機械揚彈與人工裝填,與之配套的是艦殼球艏聲吶。「旅大」級安裝的是12聯裝的FQF2500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深彈庫布置在艦艏底艙。作戰時,由揚彈機將深彈提升到甲板艙口,裝填手兩人合作將深彈推進發射管。艦殼聲吶指示目標舷角,火箭深彈射擊指揮儀計算諸元,控制發射裝置指向射擊舷角,使發射管仰起。二戰結束以後,潛艇已經開始大量裝備各種線導或自導的主被動音響反艦魚雷,這類射程為10千米以上的大型潛射魚雷對水面艦艇威脅極大。「旅大」級的反潛武器射程短,在缺乏反潛航空兵協同的情況下單獨與潛艇作戰將處於劣勢。《解放軍畫報》刊登過中國海軍驅逐艦與多艘「南海」級獵潛艇混合編隊的照片,據此推測,很可能在近海和大陸架邊緣海區採用這種混合編隊,在較大範圍內形成防空反潛區域,而驅逐艦主要提供編隊的遠程防空警戒任務。

上一張

下一張

80年代132「合肥」號,133「重慶」號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具備了「米幕」381甲相掃三坐標中遠程搜索雷達,擔當防空指揮艦使命

經驗教訓與新型艦「旅大」級在80年代開始進行改進,這種改進工作表明中國意識到了原設計的缺陷,同時表明中國海軍驅逐艦的作戰使用開始走向成熟。最早下水的105號艦去掉了後主炮和後57毫米炮,將後甲板室改裝成了直升機庫和起降甲板。雖然105艦早期搭載的直9型直升機只是普通型號,但是具備了機庫和飛行甲板的驅逐艦隨時能夠接收專用的反潛直升機進駐,使反潛武器投射半徑從過去的3000米擴展到了上百千米。109艦在後甲板室頂部57毫米炮的位置安裝了8聯裝「海響尾蛇」防空導彈,使防空武器射程達到了14千米,同時將原來人工操縱的半自動37毫米炮全部換裝為76A型37毫米自動炮。為安裝「海響尾蛇」導彈和76A火炮的雷達,在露天航海甲板上增加了機座室。80年代開工建造的「旅大」級驅逐艦使用了很多改進成果,部分艦隻用「鷹擊」8導彈替代了原來的「海鷹」導彈,使發射裝置重量大大減少,導彈數量增加一倍以上。

由於原設計的局限,這些改進雖然使戰鬥力有所提高,但同時也使艦隻擁擠不堪。改裝「海響尾蛇」導彈的109艦因主桅上的對海對低空搜索雷達以及「刀架」中程警戒雷達與導彈系統無法兼容和交聯,不得不又在後桅上安裝專用的目標指示雷達,致使在防空作戰中導彈和火炮分別用兩套雷達指示目標,在電子干擾條件下很可能出現同一個目標在兩套系統上位置相差很大的現象,導致無法快速做出判斷並分配防空火力。80年代一些新系統的不斷研製成功,使得「旅大」級已無法適應,這些系統需要集成一體布置在指揮艙室內,構成全艦作戰指揮重心系統,使整艦成為整體的自動化作戰平台,而「旅大」級無法提供合理布局所需的足夠艙室,也無法布置各種系統的控制台,因此建造新型驅逐艦、徹底重新布局是採用新技術和新裝備的唯一途徑。

設計「旅大」級時,要求該級驅逐艦具有高航速。當時中國汽輪機和鍋爐技術並不先進,為達到設計規定的34節最高航速,加大了鍋爐和透平機,配套大功率主機的輔機設備也佔用較大空間,這使得整個動力系統佔據的艙室空間比例很大,而且主輔機艙室之間大口徑管道和纜線使水密分隔很難做到嚴密。採用蒸汽輪機另一個不利之處就是需要保持鍋爐水溫,以便遭遇緊急情況能夠迅速啟航,否則需要數小時才能燒開鍋爐獲得動力。60年代,蘇聯首次在「卡辛」級驅逐艦上採用燃氣輪機動力,驅逐艦能隨時啟動並加速到最高航速,而且燃氣輪機及其輔機體積小,佔用艙室空間小,對於加強艦體結構和抗損非常有利。「旅大」級設計於60年代末期,卻沒有安裝艦空導彈,主要原因是中國沒有合適的艦空導彈。為專門的防空驅逐艦研製的「紅旗」-61艦空導彈系統進度一拖再拖,直到70年代末期才開始裝備「江東」級防空護衛艦,而且性能不能滿足要求。從「旅大」級的結構來看,設計之初好象根本沒有考慮安裝這種導彈。據美國馬里蘭海軍研究中心資料分析,中國60年代對艦隊作戰的構想是由岸基航空兵提供空中保護,水面艦艇僅僅是前出外海的區域防空體系中的一個預警和火力環節,在這種條件下,「旅大」級採用雷達控制的高射炮是能夠滿足作戰要求的。通過航空兵阻止敵方對水面艦艇所在海區的偵察,然後不斷移動艦位使敵方航空兵總不能在遠程確定目標位置發動突襲。中國海軍這種戰術在大陸近海非常有效。80年代後,中國海洋意識逐漸增強,開始關注南海問題,中國海軍的使命不再僅僅是守衛大陸近海,還需要深入南中國海,以爭奪逐漸被蠶食的島嶼。加強水面艦艇的防空能力迫在眉睫,但對「旅大」 級加裝艦空導彈的改造並不十分成功,沒有整體提升自動化作戰能力,不能適應遠洋作戰要求。

鑒於「旅大」級的經驗與教訓,中國海軍提出新型驅逐艦的設計性能應類似法國的「讓.巴爾」級。主要原因是中國與歐洲在80年代的軍事交流中,成功地引進了法國的導彈和雷達電子系統,這些系統能夠迅速填補海軍裝備上的空白,因此中國新型驅逐艦與法國設計思想相近也在情理之中。

上一張

下一張

旅滬級(052)導彈驅逐艦

特色與探索

1992年服役的「旅滬」級驅逐艦是中國自1970年以來又一種自行設計的新型驅逐艦,是中國20年造艦經驗與新思想相結合的產物。這艘艦及其部分系統並不是完全成熟的產品,之所以大膽採用很可能是為了強行帶動國產系統。 「旅滬」級是中國自行完成總體設計的驅逐艦,完全擺脫了蘇聯艦艇的布局模式,也與任何西方艦艇的布局不同。中國設計部門努力將所有武器系統布置得盡善盡美,但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由於前部系統採用階梯布置,使100毫米艦炮、「海紅旗」7艦空導彈以及37毫米自動炮都獲得了良好的縱向射界,但造成艦橋室又高又窄擁擠不堪。「海紅旗」7導彈發射架和37毫米自動炮採用升高底座,使其縱向平射火線不被前部設備所阻擋,但這不僅使驅逐艦穩性受影響,艦橋甲板室空間縮水,而且37毫米火炮基座射擊震動會增大,導致精度下降。根據美國和歐洲的經驗,無論是演習還是作戰,很少有因艦艇縱軸線正對目標而導致部分武器被阻擋射界的情況,即便是有這種位置關係,機動的雙方在一瞬間就會改變相互之間的位置關係,各種武器又會重新獲得射界。中國設計部門為這種極其罕見的情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確實值得反思。

「旅滬」級驅逐艦裝備有8枚「鷹擊」-8反艦導彈作為主要對海作戰武器。中國自行研製的這種導彈完全拋棄了蘇聯的大戰鬥部思想,更加註重小型化和超低空突防性能。「旅滬」級在艦橋後中部甲板室頂布置「鷹擊」-8反艦導彈的方式有些吹毛求疵:儘管這種導彈已經有發射後自動轉向的功能,但是中國設計部門依舊將其與驅逐艦縱軸線成銳角布置,這種沒有必要的做法並不能使導彈具有比橫向布置更快的瞄準速度,只能造成甲板空間的浪費。不過,在後來建造的驅逐艦上,已將導彈發射裝置全部橫向布置。

「旅滬」級上的「海紅旗」-7導彈是法國「海響尾蛇」導彈的早期型號仿製品,採用的發射架不是「讓.巴爾」級上的輕型發射架,而是早期笨重的老式發射架。「旅滬」級「海紅旗」7導彈的備用貯彈箱連同自動裝彈裝置露天放置在前甲板室頂部,這種布置並不合理。儘管「海紅旗」7導彈無需多少維護,但露天放置的備用彈箱卻容易受損。這種布置很可能是因為艙室布局不合理造成的。

雖然「旅滬」級驅逐艦存在很多布局問題,但總體上看還是體現了中國海軍的戰術特色。中國海軍一向注重艦炮的配置,這與中國海軍近海襲岸作戰的戰術背景有關。「旅滬」級上新型100毫米雙聯裝自動艦炮是法國魯瓦爾公司的產品,並沒有採用「旅大」級使用的130毫米艦炮。100毫米炮更輕,射速也更快,能夠在有限的艙室內攜帶更多的彈藥,而且射程和精度也不亞於130毫米火炮。長期的試驗證明,精確命中並摧毀目標並不需要大口徑彈丸。現代驅逐艦襲岸作戰通常是在遠程打擊武器掃除了重型目標之後進行的,用艦炮摧毀輕型武器發射陣地。中國海軍驅逐艦採用100毫米艦炮,完全能滿足對岸作戰需要。由於當時中國還沒有近防武器系統,「旅滬」級上安裝的仍是76A型37毫米自動炮。

「旅滬」級驅逐艦是首艘從最初設計就配備反潛直升機的中國驅逐艦,使中國海軍反潛作戰能力迅速提升。搭載的直9直升機主要掛載80年代從義大利引進的A244魚雷,在「旅滬」級服役很多年後,直9飛機才解決掛載魚雷的配套問題。據日本航空雜誌稱,這主要是直9飛機相關係統問題拖延所至。中國海軍配備的直9直升機是法國SA-366的民用型,沒有相應的探潛和反潛武器系統,僅有簡單的導航和飛行儀錶。法國海軍裝備的改進型SA365F安裝了探測系統和「阿格里昂」全景對海搜索雷達,而中國海軍後期型號加裝了前向搜索雷達。較之法國SA-365F型而言,中國的直9探測性能稍差,不能監視飛機側向和後向海面情況,反應速度不如法國海軍直升機。

拖曳變深中頻聲吶系統是從國外引進的系統,可以通過拖纜上的信號電纜進行遙控和傳輸探測信號。這種聲吶拖曳體可以隨時遙控升降舵下潛和上浮,深入不同的聲躍層收集聲信號;還能用方向舵偏離拖帶艦隻的尾流,保持在拖帶艦的側面航行,以避開尾流干擾。目前尚不清楚「旅滬」級的艦殼聲吶性能,但是可以肯定,現代計算機技術對提高聲吶性能有重要作用。中國水聲研究應用計算機水平較高,國產聲吶信號處理技術早已應用了嵌入式系統。但中國聲吶技術的基礎研究有所不足,元件成品較為粗糙,這些都對聲吶精度有所影響。

「旅滬」級電子設備的配備也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機庫頂部安裝有大型的REL-2型兩坐標雷達作為遠程警戒雷達。這種雷達是陸用型REL-1雷達的改進型號,天線尺寸有所減小,具有引導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旅滬」級驅逐艦很可能部署在諸如上海等重要沿海城市附近海域,直接引導空軍戰鬥機進行防空作戰,使陸基防空圈向外海伸延。鑒於「旅滬」級這種作戰使命,艦上的作戰指揮中心很可能配備有防空引導控制台。「旅滬」級將艦上所有系統集成為一體,其中對海對低空雷達能夠同時作為37毫米炮和「海紅旗」7導彈的目標指示雷達。後桅上的雷達為另一種波段的低空目標直視雷達,估計很可能是作為前桅雷達的頻率備用,以及近程干擾發射系統作用時的備用雷達。

在改造早期的「旅大」級驅逐艦時,中國海軍已經開始安裝自行研製的電子偵察和對抗系統,只是由於「旅大」級設計布局問題,只安裝了簡易的小型系統。「旅滬」級第一次安裝了較為複雜的電子對抗系統,不僅有信號偵察機,還有主動干擾設備和激光報警設備,此外,多管幹擾火箭發射器可能是歐洲80年代的「烏鴉座」系統。

「旅滬」級驅逐艦並不是世界一流的水面作戰艦艇,布局與造型不太合理且不美觀,但這型艦絕不落後,部分系統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級艦對中國驅逐艦的設計製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此之前,中國還沒有一體化設計過具備反艦防空和反潛能力的現代驅逐艦,也從來沒有在一艘驅逐艦上布置過如此複雜繁多的設備和系統。經過近12年的使用,「旅滬」級積累的經驗是對中國決策和設計人員的最好回報,也是中國海軍走向大洋的開端。

上一張

下一張上一張

下一張

中國海軍旅滬級驅逐艦

旅滬級(052)導彈驅逐艦俯視圖,可以看到「海紅旗」7導彈的備用彈貯存箱連同自動裝彈裝置露天放置在前甲板室頂部

推薦閱讀:

風起黑海:土海軍綜合實力已經優於俄黑海艦隊
我軍驅護艦隊規模有多大 歐洲7國海軍組團也比不上
如何評價英國新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漏水事件?
歐盟各國批准出動海軍攔截難民船(圖)
盤點中國海軍拿得出手的威猛裝備

TAG:中國 | 海軍 | 驅逐艦 | 中國海軍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