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佛陀 認識佛法:四十五年說法的精髓

佛陀成道後四十五年(或說四十九年),在恆河兩岸遊行說法,為後世弟子留下大量言教。而在佛教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歷代祖師又根據佛陀的教法,從不同角度進行開顯和詮釋,發展出三大語系、諸多宗派。所以我們今天接觸到的佛法,可謂博大精深。如何把握佛法精髓,在浩瀚法海中找到直抵彼岸的捷徑?同樣離不開四諦法門。可以說,四諦既是佛法綱要,也是學佛的共同基礎。

在四諦法門中,苦諦和集諦揭示了輪迴的規律,是學佛必須具備的認知。佛陀之所以成為覺者,關鍵就在於,能以緣起的智慧看世界。世間哲學或以物質為第一因,或以精神為第一因,或認為一切都是偶然,而其他宗教往往認為世界是神創的。真相究竟如何?佛陀在菩提樹下以智慧觀照發現,世間一切都是緣起的,包括一切生命的生死流轉,也包括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了解緣起因果之後,知道三惡道的因果是如何開展的,三善道的因果是如何開展的,才能把握生命的發展方向。

那麼,我們又該怎麼去做?道諦就是代表不同的修行方法。佛法的不同宗派,看似差異甚多,其實都是為我們提供邁向解脫的不同方法。就像一座山,山頂的目標是一致的,但上山路線卻有前後左右、東南西北之分。有的路平坦,有的路陡峭;有的路快捷,有的路漫長。之所以會有這些不同路線,主要是根據眾生不同根機而施設的。能力強的人,不妨迎難而上,捷足先登;能力弱的人,也可慢慢走來,穩紮穩打。

這些差別主要體現在見地和禪修方法上。以下,將介紹佛法的一些主要見地,如聲聞教法的五蘊、十二處,大乘教法的中觀、唯識、如來藏。

1.五 蘊

在早期的《阿含經》中,佛陀重點開示了解脫道的內容,告訴我們如何走向解脫。所謂的解脫,不是從這個世界搬到另一個世界;所謂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兩個遙遙相對的地方。當我們斷除一切迷惑煩惱,當下就是解脫的。

在解脫道的修行中,佛陀通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為我們開顯了世界真相,即「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又稱四法印。其中,尤其重視對五蘊法門的詮釋。因為佛法是以有情為本,對有情自身的認識,正是走向解脫的關鍵所在。西方哲學所說的「認識你自己」,也是基於同樣的追尋。那麼,究竟什麼代表著「我」?

佛陀通過智慧觀察發現,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蘊為積集義,指相關事物的積聚組合。色蘊,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受蘊,指情感部分,如苦、樂、憂、喜、舍等感受;想蘊,指思維部分,如產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擇等;行蘊,指意志和行為,包括感受、思維以外的各種心理活動;識蘊,即精神主體,具有了別的作用。所謂的「我」,就是由這五種要素組成。其中,色身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並由後天飲食滋養而成。而精神系統源自無始以來的積累,也包括今生的教育和經歷。它們共同形成了我們現有的心態、人格和生命品質。

在本質上,五蘊只是一堆元素的組合,是一個暫時存在的生命形態,其中並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雖然它和我們有關,是我們可以使用的一個工具,但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把這些當做是「我」,就會影響到我們對生命真相的認識。但世人為無明所惑,無常執常,無我執我,不凈執凈,才會顛倒妄想,以苦為樂。為什麼衰老、疾病、死亡會給人帶來痛苦?就是因為看不到無常的真相,所以幻想自己長生不老,永葆青春。有了這種對永恆的貪著,又會進一步形成依賴。問題是,這些對象都是無常變化的。一旦出現變故,依賴就會落空,煩惱也就隨之而生了。可以說,眾生所有的痛苦、煩惱、輪迴,都是因為不能正確認識五蘊所致。

佛法所說的「人生是苦」,就是針對這個有漏生命體而言。當然,在我們的感受中,還是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當慾望得到滿足,我們會感到快樂。可當條件發生變化,快樂很快會轉為痛苦。就像我們饑渴難耐時,吃喝可以帶來快樂。但這種快樂是建立在饑渴的痛苦上,只是對痛苦的暫時緩解。而且這種緩解是有定量和期限的。一旦饑渴消除之後,繼續吃喝就馬上成為痛苦而非快樂的事。可見,這種快樂不是本質性的。如果是本質的快樂,那麼,無論何時享受,也無論享受多長時間,都應該是快樂的,不會有樂極生苦的逆轉。能不能找到這樣的快樂?佛陀告訴我們,唯有「涅槃寂靜」才是永恆之樂,因為它來自息滅煩惱後的心靈,是從空性而非感官生起的。凡是通過滿足慾望得到的感官快樂,都是有漏的、短暫的、不穩定的,其本質是痛苦而非快樂的。

快樂不僅和痛苦有關,而且是和痛苦成正比的。當渴求帶來的痛苦越強烈,得到滿足的快樂也越強烈。就像你越是渴望見到某人,見面時才越覺得欣喜若狂,快慰平生。如果沒有這種渴求,見面不過是尋常小事,甚至是多餘的麻煩。而渴求又是從貪嗔痴而來,當人們得到一次滿足後,就會追憶並執著這種快樂。這種追憶將成為動力,讓人產生新的渴求。如果不及時制止,渴求將一輪接一輪地升級,永無止境。問題是,滿足渴求需要條件,而滿足不斷升級的渴求,需要更多的條件。這就使得人們一生都為了滿足各種渴求而忙碌,卻往往看不清,我們為了解決痛苦,又招感了更多、更大、更持久的痛苦。

仔細想想,我們總是在用長時間的痛苦換取短暫的快樂;又因為短暫的快樂,產生更長時間的痛苦。對於這種所謂的快樂,沒有得到時,我們會因希望得到而焦慮;一旦得到,又會因為擔心失去而惶惑;真的失去後,則會因此悔恨懊惱,倍感失落。我們為什麼會有孤獨?為什麼會有焦慮?為什麼會有恐懼?都是來自對「快樂」的依賴。

針對這種「愛取有」的輪迴,佛陀為我們反覆開示了「有漏皆苦」的原理,讓我們認清五蘊的真相。但我們要知道,說苦不是消極,更不是逃避,而是對人生所作的本質透視。當你認識到它的本質,一樣可以享受快樂,但不會執著,而是放鬆、自在地享受這個當下。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因為看到苦,快樂就消失了。事實上,快樂反而變得更持久。

此外,「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也是建立在正確認識五蘊的基礎上。常人面對老、病、死的時候,不僅有色身的痛苦,還有心理的痛苦,結果身心交迫,苦上加苦。聖者同樣會有老、病、死,但只有色身的痛苦,沒有心理的痛苦。因為他已接納青春、色身的無常,就能以平常心面對衰老、疾病乃至死亡。當我們真正接納無常的時候,色身之苦不過是自然規律,也就沒那麼難以忍受了。

至於佛教所說的無我,不是說這個身體不存在,而是說它由眾緣和合而成,其中並沒有作為主宰的、恆常不變的「我」。凡夫因為無明,或是把身體當做是我,總擔心「我病了,我死了」;或是把想法當做是我,糾纏於「我高興,我不高興」。身體和想法是「我」嗎?有「我」嗎?如果是,如果有,就意味著我們可以主宰它。事實上,這個五蘊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並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它要衰老,要生病,要死亡,我們都無能為力。乃至它要生氣,要痛苦,要煩惱,我們也往往做不了主。可見,它雖然和我們關係密切,卻不能真正代表「我」。如果把五蘊當做是「我」,進而產生恆常的執著,就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認識到有漏皆苦,無常無我,就可以遠離對五蘊的貪著。我們之所以對色身有眾多貪著,對世界有眾多貪著,關鍵是因為看不清它的真相,也看不清這種貪著會給人生帶來無盡過患。所有的煩惱、輪迴、生死都是由這些錯誤設定造成的,進而還會引發孤獨、焦慮、煩躁、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

解脫道修行的關鍵,就是通過五蘊認清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相,最終息滅煩惱,導向涅槃。這就需要對身心和世界保持覺知,保持正念。關於五蘊的修行,在《阿含經》中所佔的分量很大,很多阿羅漢都是通過照破五蘊而解脫的。如果忽略對五蘊的觀察,即使學了再多道理,也很難轉化為認識自己的智慧。

2.十二處

五蘊的重點是幫助我們認識自身,十二處則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引導我們完成修行。一個人能招感什麼樣的外境,和他的業力有關。但這個外境在他內心形成的感受,則和他的認識有關。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

所謂十二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在六根接觸六塵時,眼睛看到色彩,耳朵聽到音聲,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嘗到味道……由根塵的和合,構成我們的認識和各種心理活動。

佛陀告訴我們,修行要從六根門頭入手,因為這裡正是煩惱的生起處。當根和塵接觸時,幾乎在同一瞬間,就會產生好看不好看、好聽不好聽、好聞不好聞和好吃不好吃的判斷,進而產生喜歡或不喜歡的分別,對喜歡的產生貪愛,對不喜歡的心生嗔恨。然後就會進入貪嗔痴的世界,帶著貪嗔痴去看這個人,看這件事。

但我們要知道,根塵相觸固然是煩惱生起的基礎,同時也是走向解脫的關鍵。在佛經中,將十二處稱為入處,也稱漏處、修處、證處。所謂入處,指六根是接收外部世界的六個窗口。所謂漏處,即有漏生起處。當根塵相觸時,如果內心沒有正念這個守門員,五欲六塵就會長驅直入了。所以,世人不犯錯是很難的,因為他沒有正念,每天還要面對那麼多誘惑,自然就會引發貪嗔痴,引發愛取有,煩惱就此產生。所謂修處、證處,即修行證道的立足點。當根塵相觸時,如果保持正知正念,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境界,在我們眼中不過是一個影像而已。既能對它了了分明,也不會引發貪著或嗔恨的煩惱。

從南傳的內觀,到漢傳的觀照般若,都在引導我們訓練正知正念。一旦具足覺知力和觀照力,就能在面對境界時安住正念,帶著正念去吃飯,去走路,去做每一件事。而不是隨著串習,進入貪嗔痴的軌道。

當心保持覺知,所有正當的事都可以去做。反過來說,做事也是強化覺知、修習正念的過程。這一點看似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的串習太強大了,常常在我們尚未察覺時,就瞬間開啟,自動運轉了。看到喜歡的人,不知不覺就貪了;看到討厭的事,不知不覺就生氣了。這個不知不覺有兩種,一種是從來沒有知覺,根本沒想到這麼做有什麼問題;另一種是後知後覺,雖然知道應該怎麼做,但覺知力還不夠,反應速度還不夠,總是在貪嗔痴生起後,才發現自己又輸了一個回合。

這就需要加強訓練,保持覺知的敏銳,強化觀照的力度,進而使這種斷斷續續的覺知和觀照能夠更穩定,更持久。一旦念念相續,就能在根塵相觸的每個時刻保持覺知。如此,它就不再是入處、漏處,而是修處、證處了。

所以,十二處的修行很重要。在十二緣起的修行理路中,同樣是在根塵相觸時入手——從六入到觸和受之後,就不再進入愛取有,從而切斷輪迴之鏈。正知正念的修行,需要以正見為基礎。在《阿含經》中,重點介紹了四念處的修行,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南傳的內觀,就是圍繞身受心法四個所緣不斷深入,從保持覺知,到生起觀智,照見諸法,最終解脫煩惱。

生命就是心念的延續。可以說,心念決定了我們的世界,也決定了生命的走向。對於每個人來說,選擇並發展什麼樣的心念,其實就像投資一樣。妄念帶來的,是生命的虧損和貶值;而正念帶來的,則是生命的提升和增值。

3.中 觀

中觀、唯識、如來藏是大乘的三個基本正見,由此形成漢傳佛教的三大思想體系,印順法師稱之為「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和真常唯心系」。

中觀思想主要體現在般若系經典中。其中,《心經》和《金剛經》在中國流傳最廣,最為人熟知。不必說佛教信徒,在歷代文人中,讀誦抄寫此經者也不計其數,並留下大量書法精品。而玄奘三藏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經》,則是佛教史上分量最大的一部經典。在佛陀四十五年的說法過程中,有二十二年在開顯般若思想,其重要性由此可見。

般若思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當時玄學盛行,以空性見為核心的般若思想,一經傳入就備受推崇。文人士大夫們都喜歡和高僧在一起談老莊,說般若。這也促進了般若思想在中國的弘傳,很快發展為六家七宗,從不同觀點對般若思想進行詮釋。而隋唐時期形成的三論宗、華嚴宗等,也是依般若思想建立的。除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也很注重般若經典。很多家庭都供奉有《般若八千頌》,深信此經具有極大的加持力。流傳至今,已成為藏族的習俗之一,也是藏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藏傳佛教中規模最大的格魯派,更是對般若思想推崇備至,並以中觀應成派的見地為究竟。

中觀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切法皆無自性」。所謂自性,就是可以不依賴條件而獨立存在的實體。這在《心經》和《金剛經》中表現得極為充分。《心經》僅短短兩百多字,「不、空、無」三個關鍵字卻出現了近四十處。

經中,開篇即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直接彰顯了般若思想的核心,說明一切存在都是緣起的假象,本質上是空的,無自性的。其中的「色」泛指物質,可將此替換為一切存在現象,如「山不異空,空不異山;山即是空,空即是山」等,並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世界,認識人生。而在《金剛經》中,則以「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的三段式,作為認識世界的角度,說明一切緣起現象在本質上都是空的,其中沒有不變的「自性」。我們所認為的,實實在在的人,實實在在的世界,都不過是假名安立而已。

《阿含經》中,主要揭示了無常、無我的思想,認為空是甚深義。事實上,無常和無我就是空的不同表現方式。「常」代表對世界的自性見,「無常」則空去我們執著的「常」;「我」代表對五蘊色身的自性見,「無我」則空去我們認定的「我」。原始佛教中有個部派叫做「說一切有部」,他們對世界的分析,和早期西方哲學有相似之處,認為世界存在不可分割的實體——「極微」。由這個基本元素的不同組合,構成各種存在,乃至整個世界,有「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之說。

依有部的觀點,認為緣起和自性可以並存。但到了中觀般若思想,認為緣起必定沒有自性。在因緣和合的諸法中,根本沒有不依賴條件存在的特質,所以叫緣起性空。可以說,整個般若經典都在彰顯空性思想。包括後來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也是從不同角度進行剖析,幫助我們透過現象看到事物本質,從而破除執著。

每個人接觸世界時,都會對現象作出判斷,形成自己的認識,比如美醜、貴賤、好壞等。進而執著這種判斷和認識,覺得這個東西是我的,它很漂亮,很真實,很有價值。這種認定和執著並非事物本身的屬性,而是我們附加其上的。正是它們,引發了貪愛、嗔恨及一切煩惱。

凡夫都是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要證得空性,必須超越二元,掃除原有認知中的自性見,讓事物回到它的本來面貌。所以,「空」並不是要否定客觀現象,而是要否定我們在現象上施設的錯誤認識。把附加其上的錯誤設定去掉,我們才能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正如龍樹菩薩在《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因緣和合的一切現象都是空的,這個空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自性。換言之,離開條件根本就找不到固定不變的特質。當我們去除對事物的一切執著,空性慧就顯現了。

4.唯 識

唯識也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早在梁武帝時期,來自西印度的真諦三藏就來華翻譯了大量經典,後被尊為中國四大翻譯家。在他所譯的經論中,有不少是關於唯識思想的,如《中邊分別論》等。另一部《十七地論》,就是後來玄奘重譯的《瑜伽師地論》,只是當時因為戰事國難等原因,僅譯出五卷就被迫停止。後來,玄奘三藏發願西行求法的重要緣起,就是為了求取該經的足本。

說到唯識思想在漢地的弘傳,不得不提玄奘三藏。他不僅翻譯了《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辯中邊論》《唯識三十論》《百法明門論》等著名的唯識典籍,還建立唯識宗,位列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雖然唯識宗在當時並沒有得到廣泛弘傳,僅兩三傳之後就基本湮沒了,遠遠比不上中觀思想在漢地的普及程度。但到了民國年間,當時失傳的一些唯識典籍從日韓等地被發現並傳回國內,對唯識的研究和弘傳再次復興。尤其是在太虛大師等教內外大德的倡導下,唯識還成為佛學院教學的必修課,延續至今。

中觀對世界的認識,可概括為真俗二諦,即空和有兩個層面。而唯識認為一切都是識的變現,並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層面,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又稱三性。遍計所執性,是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錯覺;依他起性,是緣起的差別現象;圓成實性,是指宇宙人生的實相。

關於這一點,唯識宗有個典型比喻。某人晚上看到一條繩子,以為是蛇,嚇出病來。繩子事實上是有的,但在他的認識上是沒有的;蛇事實上是沒有的,但在他的認識上是有的。不僅有,而且還被它嚇得魂飛魄散。蛇就是遍計所執,即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錯覺影像,雖然它是不存在的幻有,但作用是真實的,否則就不會嚇出病來了。而繩子是代表依他起,是存在的。唯識認為,凡夫之所以會有種種煩惱執著,就是因為遍計所執,因為錯誤的認識和執著。唯識所說的阿賴耶緣起,就是要給我們提供一個沒有處理過的世界,了解認識和世界之間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佛就要改變蛇的認識,恢復繩子的認識。進而看到,繩子也是緣起的假象,在本質上是了不可得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誤解,通達真理。否則就會始終活在被妄識處理過的世界,無休止地造業並輪迴。

通常,我們把中觀稱為空宗,把唯識稱為有宗。空宗的重點是講空,不論說什麼,層層掃蕩,一破到底,最後統統是空,可謂萬變不離其宗。而有宗的特點是對認識和現象世界進行廣泛分析,告訴我們,色法是什麼,心法是什麼;意識是怎麼回事,潛意識又是怎麼回事;凡夫的心理活動有哪些,修行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又有哪些。包括彼此的關係,都分門別類,逐個剖析。

早期,古希臘哲學關心宇宙本體,世界本原。16世紀後,西方哲學家們發現,我們對宇宙能認識到什麼程度,是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認識。如果不解決認識本身的問題,關心宇宙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就像觀察設備出了故障,觀察結果自然是不可能準確的。所以說,我們擁有什麼樣的認識能力,才是認識世界的關鍵所在。對於認識和世界的關係,唯識宗的解讀特別透徹。我有一本《認識與存在》,是對《唯識三十論》的解讀,就是根據唯識思想來說明認識和世界的關係。

近年來,隨著心理學的興起,對心理現象和心行規律有著詳盡闡述的唯識思想,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的認識是受情緒、經驗、教育的影響而形成的,這些情緒、經驗和教育往往是片面的。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認識,自然也是扭曲的,就像哈哈鏡中的影像。正是這些錯誤認知,給我們帶來了種種煩惱痛苦。我們想要擺脫痛苦,首先要從建立正確認知開始,這就需要把認識和世界區分開來。

同時,唯識是立足於妄心展開修行,相對來說,操作性更強。在我二十多年的弘法過程中,也深深受益於唯識思想。因為它對妄心的剖析細緻而又準確,和心理學有相似的關注點,更容易被現代人所接受。在引導學人認識自我、轉染成凈等問題上,也有特殊的善巧方便。

5.如來藏

如來藏的見地,是大乘佛法的又一主流思想。在《涅槃經》《楞伽經》《楞嚴經》《圓覺經》等重要經典中,都闡述了這一觀點,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潛質。

漢傳佛教的禪宗就是根據這一思想所建立。其重要性在於,為學人修行提供了極大的信心。禪宗有頓漸之分,其中,尤以頓悟法門為人嚮往,從者如雲。我們知道,成佛是一條長達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道路,而禪宗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說。為什麼能這樣?就是基於如來藏的見地。因為我們本來就具有和諸佛無二無別的潛質,這個寶藏是現成的,本來具足的。就像礦藏,已經完完整整地在那裡,我們只要發現它、開啟它即可。如果還要通過修行逐漸形成,就不可能頓悟了。

關於頓悟法門的見地和修行,《六祖壇經》中有詳細記載。經中,把眾生和諸佛的分歧歸納為一念之間,迷了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這種直截了當的法門,特別契合國人好簡的習慣。所以到六祖之後,禪宗在中國枝繁葉茂,遍地開花。但我們要知道,越是快捷的方法,對根機的要求越高。如果根機不夠的話,好簡會流於膚淺,直接會流於粗陋,心地法門會流於口頭玄談。即使學人根機尚可,如果沒有明眼師長指點,這個成就諸多大德的「向上一著」,也是很難用得上的。結果是,大家都喜歡禪宗,推崇禪宗,實際又沒能力修起來。雖然修不起來,但也不想回頭從基礎開始,次第前行,最後就變得高不成低不就。可以說,這也是漢傳佛教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基礎和次第,這樣的話,哪怕現在是鈍根,只要方法正確,假以時日,也能越磨越利。因為根機是緣起的,將隨著我們的努力發生變化。

我們現在建立了一套三級修學模式,目的就是幫助大家一步步地走向解脫。有了次第和正確方法,解脫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難,那麼遙不可及。同時,解脫也不是死後的事。解決一個問題,就能從這個問題帶來的困擾中解脫出來,感受解脫帶來的喜悅。

文/濟群法師 走進佛陀 認識佛法系列


推薦閱讀:

【殊勝日】恭迎 ·「佛陀第二」龍樹菩薩聖誕
居士講法究竟可不可以?誰說了也不算,來聽佛陀是如何說的!
佛陀圓寂前最後對弟子們交代了什麼話?
佛陀見解的核心
佛陀的格言

TAG:佛法 | 佛陀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