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雪養生:妙借宇宙力 自在天地間

[導讀]道家養生之要妙,在天地人和。讓人體之氣血運行,與日之出沒,月之盈虧相合。那麼在大雪時節,如何做到妙借宇宙力,自在天地間呢?

大雪寒天,野雲道人和仙兔藏在山中閉門修丹,道家養生之要妙,在天地人和。讓人體之氣血運行,與日之出沒,月之盈虧相合。《陰符經》講的核心是一個盜字,所謂「天地人之盜,人萬物之盜」,諸葛亮會盜機三分天下,黃帝會盜氣修丹成仙,道家二十四節氣養生是妙借宇宙力,自在天地間。

雪大、範圍廣,故名大雪(資料圖)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共經歷24個節氣,是地球和人體的氣機變化節點。最早漢代道家著作《淮南子·天文訓》開始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紀錄。它是以斗極星斗柄所指的方位定節氣。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兩氣為一節,三節為一季,四季為一年。二十四節氣是道家智慧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對於大雪,古人有比喻:「大者,盛也,至此而盛也。」這時,雪大、範圍廣,故名大雪。大雪又分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一候天氣寒冷,寒號鳥不再嗚叫;此時陰氣最盛,盛極而衰,二候陽氣已有所萌動,故老虎有求偶行為;三候中「荔挺」指蘭草,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養生練功要領

大雪閉門生丹

古人認為「季冬之月,天地閉塞,陽潛陰施,萬物伏藏,去凍就溫,勿泄皮膚大汗,以助胃氣。勿甚溫暖,勿犯大雪」。

貧道總結大雪養生要妙,一要順天時繼續伏藏,大雪陽氣已有所萌動,但要藏而不用,清心寡欲,煉功以不出汗為佳,功後要避風。二要保護好我們的肺和胃,大雪腎氣旺,心脈、胃氣衰,肺和胃是此階段的弱勢群體,重點保護。

大雪靜功

水火既濟圖

陰符經「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人為小宇宙、天地為大宇宙。道家人體氣場透視圖《修真圖》,畫有二十四節氣的脊椎督脈氣機圖,人體每塊脊椎骨都對應著一個節氣,大雪和第一頸椎相對應。

大雪靜功以藏陽為要,坐的時候真意微照(不要意守)丹田,讓腹部丹田處微微暖可也,呼吸也是文火為主,即輕緩自然之呼吸。煉功後要收功,過一段才可出門。有太陽的時候可多練習,練功曬背二不誤,連廟裡的烏龜,這段一有太陽就出來曬龜殼呢。

靜坐,功後,以兩手按膝蓋,脊柱做前後蛇形運動,從尾椎開始,一節節蠕動到第一頸椎,幅度不要大,微動九次即可。

大雪導引養生功

大雪導引

大雪導引功,來自陳希夷二十四節氣坐功,傳為宋華山高道陳摶創立,最早記載於明代鐵鋒居士所著《保身心鑒》一書,後來《遵生八箋》等養生名著皆收錄之,可見名不虛傳。

原文:坐功:起身仰膝,兩手左右托,兩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齒,咽液,吐納。

圖解:起身站立,兩手向上托,兩足高踏步向前走,左右各七次。然後扣齒九次,把口中玉液咽下。

此動作,手上托,運動心經、肺經,可鍛煉心肺之功能。足向下踩,可鍛煉足三陰、三陽,可通腎氣。

大雪點穴養生

點太溪穴

先搓熱兩足小腿部,此足三陰、三陽經所在,然後點太溪穴。太溪穴,是腎經原穴。原,本源、根源也。冬季為水為腎,點此穴可調理腎氣。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大雪妙音養生

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養生法,書中說:呬字,呬主肺,肺連五臟,受風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納治之。

大雪肺氣衰弱時,呬字訣可以調理肺氣。

站立靜心,手開如翼,輕輕吐氣,發呬字音。

大雪服食養生

煮粥溫火

孫真人《修養法》曰:「是月(大雪、冬至)腎臟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絕咸,補理肺胃。」此段是要養腎氣之時,苦養腎,咸傷腎,所以適當吃點苦的食物,少吃點鹹味,因心肺氣衰微,可以吃點養肺的,如銀耳、梨子等做粥,蜜桔、釉子、雪橙等水果。在大雪節氣還可多吃一些海帶。海水性屬陰冷寒涼,生長於此的海帶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因而,冬季食用海帶,可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

大雪起居養生

焚香

藥王孫思邈說:「勿冒霜雪,勿泄津液及汗。初三日宜齋戒靜居,焚香養道吉。」

大雪運動不要出汗為宜,說話不要太多,免傷津液,節氣開始三天適合靜坐吃齋養生,大雪不要冒霜雪走路煉功,早睡晚起,以避寒氣,適當烤火保暖生陽。貧道繼續推薦睡前艾葉熱水泡腳,無條件的可搓熱兩足,家中照明要多暖光源,衣物多穿黑深色系和暖色系的。

------------------------------

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是道家養生的一種方法,它也稱靜坐、盤坐,據有關資料介紹,活了101歲的少帥張學良在年輕時就時常打坐,但是,並不是兩腿一盤就可以稱之為打坐,打坐是有很大學問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前準備

1、靜坐最好能另覓靜室,假使條件不許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門宜開,使空氣流通,但有風吹到處不宜坐,門能關閉更好,以免別人的騷擾。

2、坐時或另備坐凳或就在床上,但總以平坦為宜,座位上需鋪被褥或墊子,務使軟厚,以便於久坐。

3、在入坐之前,應寬鬆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

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

一、姿勢

以打坐姿勢進行,(在這裡最好不用睡式來煉以免昏沉入睡的現象)。

打坐的姿勢,可分坐椅式、散盤式、單盤式與雙盤式。一般最好用盤坐的姿勢,確實沒有盤坐條件時,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雙腿著地)。盤坐時,依自己的能力散、單、雙盤均可,不必勉強坐雙盤,道家不要求一定要雙盤。(當然能雙盤更好)

盤坐時要求注意以下幾點:

1、臀部後半部,要求墊高一些,可墊棉墊或較薄的枕頭。這樣,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時因腰肌疲勞,慢慢彎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則任督二脈氣不通暢,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頭正頸直、下頜微收。舌抵上齶。因為日常生活習慣,大多數人頭總喜歡偏向一側,或左或右,打坐時往往自己覺得頭正了。實際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時在坐好以後,在面前放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頭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正確感覺。這樣可自動糾正體內的不平衡與氣脈。

二、意念與呼吸

坐好以後,不要急著閉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靜下來,呼吸均勻下來後,再慢慢地講眼睛閉上(輕閉或微留一線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數自己呼吸的遍數,身體虛弱之同志數吸,即一吸上記一個數,呼氣不記數即一吸一呼為一個計數;身體健壯,平時火氣大,脾氣暴躁這類的人則數呼氣,一呼氣記一個數,不記吸。這樣從一數到五,就從頭再來,再從一數開始,如此反覆不斷的訓練。

三、注意事項:

1、數息時,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裡數呼吸,耳朵注意聽著呼吸。全神貫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雞孵蛋一樣。

如果數息過程中發生雜念則馬上將意念收回來,從一重開始數起。

2、注意要將呼吸調到:深、長、勻、緩、柔。「深長」: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綿綿不斷,慢慢將一呼一吸所用時間拉長;慢慢則會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體內,帶動全身的氣機;「勻」,不要時快時慢,要速度均勻;「緩」,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無意,不要用力呼吸。

3、如果數息可以達到比較專註,心無雜念或入靜的程度,可以將計數改為從一到十,慢慢可以過渡到從一到三十,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從一數到三十,中間都沒有雜念產生,則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經達標,可以修第二步了。

4、在修鍊過程中要注意防止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昏沉

打坐時昏昏沉沉,打瞌睡。昏沉容易被當作是入靜,尤其注意。真正入靜時,心神很明晰,身心輕爽豁然,不象昏沉,糊裡糊塗,身心濁重無明。造成昏沉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飲食不調,打坐前吃了過於油膩的東西,或吃得太飽。要少食油膩,不要吃得太撐;

2、姿勢不調,有的同志坐著坐著,身體便走形了,慢慢頭也低了,腰也彎了。頭低腰弓的姿勢,最易引起昏沉;

3、勞逸不調,打坐前工作或做別的事情過於疲勞。身心疲倦。此時,最好先睡半個小時,恢復疲勞再煉。

第二,散亂

心念散念,老是想東想西,數呼吸時走神。造成散亂的原因如下:

1、飲食不調,吃了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蔥、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散亂。要少吃辛辣;

2、心身不調:之前參與了一些容易引起情緒激動的活動。如看驚險電影、看因起情緒激動的小說、雜誌,與人激烈辯論或爭吵……

一般最好做一些不激烈的活動。如閱讀一些道經,或做一些輕體力的家務活動。

3、呼吸不調 如果不注意將呼吸調勻,有急促、不勻的現象,也易引起散亂。

第三,鍛煉之時出現任何現象,如眼前出現光、圖像或自感身體出現酸、麻、脹、痛、沉、涼、蟻行、跳動、肌肉抖動等八種現象都是正常的。要對一切任其自然,不要老想著它。

上面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你學會了嗎。

推薦閱讀:

十二時辰之亥時養生
當歸養生 | 乙未年春三月養生防病指要
【飲食保健】長壽滋補養生綜合篇33
男性養生:5大食物 讓你越來越「爺們」

TAG:宇宙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