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進京與京劇形成
清朝建立以後,崑曲被士大夫所推崇,成為「正音」「雅部」。秦腔、梆子、弦索、漢調等新興的地方劇種,總稱為花部亂彈戲,在很長時期里,花部在士大夫階層看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卻深受普通民眾的喜愛。由此產生的劇壇「花雅之爭」,既是雅部崑曲與花部地方劇種的一次競爭,也促成了各種聲腔藝術的融合,京劇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
京劇的孕育、形成大約在1790年到1840年左右。
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朝廷召集各地戲班進京祝壽。安徽戲班率先進京的是受到鹽商資助的三慶班,他們的戲曲調優美,劇本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受到京城觀眾的熱烈歡迎,一炮打響,就此紮下根來。消息傳回江南,「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也相繼北上,這就是史上所稱的「四大徽班進京」。
嘉慶、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藝人也來到了京城,搭入徽班唱戲,把用湖廣音演唱的皮黃腔帶入了徽班,促進了「徽漢合流」。京城的秦腔、崑腔等演員逐漸也搭入徽班,使徽班的腔調、劇目更為豐富。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唱腔音樂,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隨之逐步完善。在劇目方面,從徽調、漢調、梆子、崑曲等繼承下來的傳統劇目,經過演唱實踐,舞台表演更趨於細膩和精緻。於是,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經過幾十年的孕育,一個新的劇種終於誕生了,因為出生地是皇城北京,因此被稱為「京劇」。
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人物是程長庚、張二奎和余三勝,他們被稱為京劇老生行當的「三鼎甲」,也是京劇藝術的開拓者。特別是程長庚,不僅舞台生涯很長,還長期擔任三慶班的班主,被同行推舉為精忠廟首。他在表演上既博採眾長,又有自己鮮明的藝術特色,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作為班主,他大膽革除了很多梨園行的陋習,紀律嚴明,關心同仁,公正無私,受到同行的崇敬和擁戴。他塑造的伍子胥、岳飛、關羽、魯肅等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已經成為京劇舞台上不朽的藝術經典。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迎來了第一個繁盛期,各個行當人才輩出。畫家沈容圃畫了一幅長卷,描繪當時最有名的十三位京劇演員的戲裝造型,叫《同光十三絕》。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