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西夏往事(23):李彝殷是個大「忠臣」
後漢隱帝天祐三年十一月,後漢大將郭威發動叛亂,推翻後漢王朝。並於次年在開封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改年號為廣順元年。
後周廣順元年(西元951年),後周太祖皇帝郭威冊封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為後周隴西郡王。
只是面對後周朝廷的冊封,李彝殷的態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其實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因為就在郭威建立後周王朝的同時,控制山西北部和中部的後漢皇族劉崇也以延續後漢政權,討伐亂臣賊子郭威的名義登基稱帝,歷史上,將劉崇的這個「漢朝」政權,稱之為北漢政權。
說白了,對於李彝殷來說,雖然後周建立了,但是,後漢(北漢)還沒滅亡。畢竟,之前後梁建立,但是,李克用等唐朝藩鎮一直以光復唐朝並且成功推翻後梁的例子,距離此時並不遙遠,因此,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當然,北漢在實力上,遠非當年李存勖那樣強大。而北漢皇帝劉崇也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登基不久,就派人向遼國臣服,並希望大遼帝國能夠幫助北漢,推翻後周。
大遼帝國對於中原虎視眈眈很久了,而推翻後晉但沒有成功統治中原,已經是遼國貴族內心許久未曾消散的疼痛,如今北漢主動求援,大遼帝國剛好可以以此為口實插手中原事務,因此,大遼朝廷便答應了劉崇的請求。
而北漢有大遼帝國的幫助,這也讓李彝殷覺得,最終,北漢滅掉後周的可能性很大,——畢竟,石敬瑭勾結大遼帝國的前身契丹帝國滅後唐、以及契丹帝國滅後晉的這些往事,李彝殷都歷歷在目。因此,李彝殷覺得,北漢的勝利希望反而大一些。故而,李彝殷對於後周太祖皇帝郭威的冊封沒有予以理睬,相反,倒是派人去太原,向北漢皇帝劉崇表示臣服和效忠。
當然李彝殷對北漢朝廷的忠誠,也基本上是一個笑話。這在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年底的一次事件中就表現出來了。
那年年底,北漢朝廷的麟州城(今陝西榆林境內)被當地的羌人給圍住了。麟州刺史楊崇訓急忙派人去向李彝殷求援,打算來個「以胡制胡」。
可是,楊崇訓錯估了形勢了。
李彝殷收到楊崇訓的求援通知以後,沒有出動一兵一卒——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出,李彝殷對北漢朝廷的忠誠度到底有多少。
順便說一下,這個楊崇訓有個弟弟,就是後世民間戲曲裡面,大名鼎鼎的金刀令公楊繼業——這楊崇訓和楊家將的淵源,就是這麼深。
李彝殷時代,夏州党項的勢力達到了一個空前強大的高峰。因此,儘管李彝殷表示自己「忠誠」於北漢,但是事實上,後周朝廷依舊不斷拉攏李彝殷——在後周太祖顯德元年(西元954年),後周太祖皇帝進一步冊封李彝殷為西平王——比起之前的隴西郡王爵位,又高了一個等級。
但是李彝殷對此冊封,仍舊沒表態,也沒說接受,也沒說不接受。
後周太祖皇帝郭威,在五代的帝王中,是一個好皇帝,他在位期間,穩定了中原的局勢,後周的政治環境比照後漢、後晉,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就在冊封李彝殷為西平王的當月,郭威也駕崩了。
只不過,他的繼承人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養子柴榮。
柴榮,歷史上稱其為後周世宗。後周世宗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他在郭威留給他的基礎上,繼續積蓄國力,開始了統一整個中國的計劃。
而這一切,也都影響到了夏州党項的決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