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小兒生長發育(豎抱、站立、斷奶、痰音、呼吸道腸胃、對眼、流感疫苗等)

?

提示:點擊上方"家庭育兒媽媽課堂"↑免費訂閱本刊

小堂整理:

嬰兒臍帶脫落後,臍部仍可見少許血性分泌物,可繼續使用碘酒、酒精、過氧化氫等消毒、清洗。同時一定觀察臍窩內是否有新生肉芽產生,若懷疑臍窩內有新生肉芽組織,應帶孩子到醫院,由醫生進行硝酸銀燒灼或其他方法處理。

若臍帶脫落後,臍窩內總有淡黃色液體滲出,也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在肚臍癒合過程中,臍帶殘端滲出清亮的液體粘如糖蜜,家長無須為此擔憂。癒合中的傷口,經常存有輕微的感染,所以會有滲液。不論清亮的液體還是淡黃色稠厚液體,都是癒合中的臍帶殘端可滲出的液體,屬正常現象。

如果黃色滲液類似於尿液並伴有尿味,或滲液具有惡臭味,就屬結構異常或者局部感染徵象。

小堂整理:

橫著抱孩子看到的是天花板,豎著抱孩子看到的是周圍的環境。豎抱視野更開闊。孩子喜歡被豎著抱是非常聰明的表現。

但是6個月內不鼓勵豎抱,過早豎抱,不利於孩子脊柱發育。可以讓孩子趴著,即可以看到周圍的環境,又可以鍛煉腰背、四肢肌肉和協調性,對心肺功能也是鍛煉。只有頸背部的肌肉結實了,豎抱時才可能承受頭部。

小堂整理:

孩子是否可以站立,除了與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識和能力有關,還要注意孩子站立時的姿勢。如果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物體站立,才能鼓勵他練習站立。一般嬰兒會在10個月後有這樣的能力。

會站立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孩子能平衡身體自主的晃動。只要腳跟能輕鬆著地,身體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就不會出現站走引起的下肢發育問題。孩子站立時,如果是腳尖著地,說明還未達到站立的階段,不要扶著嬰兒站立,否則對嬰兒腳弓、下肢肌肉發育不利。

小堂整理:

新生兒出生後必須注射維生素K,以防出血性問題。所有新生兒生後均應接受維生素K的注射,這已是產科的常規。

正常新生兒生後即應接受維生素K;早產兒或有其他問題的新生兒,醫生會適時給孩子注射維生素K。

現今堅持純母乳餵養不應出現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顱內出血。如果嬰兒出生後沒有注射維生素K1,生後及生後一個月應分別口服兩次維生素K4。最好還是接受維生素K的注射。

若媽媽飲食豐富(一周至少進食50種以上食物)、奶量充足,在生後嬰兒接受過維生素K注射的前提下,生後兩個月之內開始添加每天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照太陽時間長短不能增減口服維生素D的攝入量。

但大家必須理解,人體每天所需微量營養素主要應從食物獲得,而不僅是依靠額外補充。母乳中含嬰兒生長所需的微量營養素。只要母親健康,飲食正常就沒必要刻意給孩子額外補充。純母乳餵養兒只需補充維生素D。

小堂整理:

母乳餵養斷奶前,一定做好孩子對即將接受食物的耐受試驗。如果必須添加配方粉,就應先期少量嘗試。斷奶前,先將一點配方粉塗在嬰兒嘴周,觀察皮膚是否變紅;若皮膚無改變,可給孩子喂些配方粉(小勺、奶瓶均可),觀察是否出現皮疹、嘔吐、腹瀉等。

若無任何不適,可選擇牛奶或羊奶為基礎的配方粉,兩者無特別不同。若出現急性嘔吐、腹瀉、蕁麻疹、濕疹等,應換成部分水解配方,而不是換成其他品牌配方。

如果部分水解不能接受,再考慮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切不可斷了母乳再尋找合適的配方粉。

至於母乳餵養何時中斷,在孩子進食、生長正常的前提下,由家長自行決定。只是家長應選擇家長自己可以接受的斷奶方式,是離開孩子幾天;還是在家逐漸減少餵奶次數;如何應對孩子哭鬧等問題。不論何種方式,都要試驗一下孩子對牛奶的接受度。

小堂整理:

所謂「鬥雞眼」醫學上稱「內斜視」,看似是個嚴重問題,實際不然。由於嬰兒鼻樑低造成雙眼內眥外移,形成假性鬥雞眼現象。若用手輕輕揪起嬰兒鼻樑,就會發現鬥雞眼被驚奇地解決了。待2-3歲,隨著孩子鼻樑的增高會自行「整容」。若雙眼視物不在一關注點,應請教兒童眼科醫生。

絕大多數3歲內嬰兒都有「對眼或稱鬥雞眼」。這不是眼睛發育問題,而是大人錯覺。隨嬰兒長大,鼻樑逐漸長高,雙眼內眥內湊,對眼現象逐漸緩解至消失。一般需3年時間。家長輕輕上揪嬰兒鼻樑,會發現對眼「暫時」好轉。

小堂整理:

小嬰兒睡覺和吃奶時發出喉嚨帶痰聲音,無其他不適,很像喉軟骨軟化。很多小嬰兒喉軟骨相對軟,呼吸和吞咽時,在喉部擺動發出類似喉部有痰的聲音,好似呼吸道感染癥狀。

只要沒有嚴重嗆奶、呼吸費力,暫不需治療。繼續觀察,多於伴隨好轉,直至「痰音」消失。出現嚴重嗆奶,需看醫生。

小堂整理:

天氣變涼,呼吸道問題漸增多,咳嗽是主要癥狀。先判斷是否為有痰咳。有痰咳與呼吸道分泌物有關,可濕化呼吸道(蒸汽、霧化等)稀釋分泌物,加之拍背促進咳嗽,利於分泌物排出,緩解咳嗽。

嬰兒出現感冒,比如流涕、鼻塞、輕度咳嗽、有痰,無高熱,不需用特別藥物,應加強護理。除了儘可能保持餵養,可以通過熱毛巾敷鼻、生理鹽水噴鼻等緩解一定癥狀。

對於2歲內的嬰幼兒僅是輕微感冒,護理觀察一般3-5天即會好轉。再有,注意隨溫度變化,及時增減穿蓋,但不要捂著孩子。

小堂整理:

小嬰兒因胃腸發育不成熟,易出現胃腸脹氣,致打嗝多、排氣多、排便費力、易哭鬧等現象,是發育中常見問題,不會影響生長發育,滿4-6個月逐漸自行消失。

一般不需任何干預,只需等待。對反應嚴重時,可服西甲硅油和益生菌。配方粉餵養兒有較嚴重腸絞痛時可換成部分水解配方。

小堂整理:

秋季來臨,流感又會悄悄登場。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全家人都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時間最好在十一長假後,千萬不要等到流感流行時再來接種。

接種疫苗後至少2周體內才會產生有效抗體。6個月以下嬰兒不需接種;8歲以前,如果孩子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需要接種兩劑,8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相同,只需接種一劑;雞蛋過敏者不能接種。


推薦閱讀:

清腸養胃4美食 給腸胃加動力
腸胃不好吃什麼水果好 7種水果隨你挑
腸胃不好會導致什麼,對身體有7大高危影響!
胃不舒服?可能是TA在搗亂!
腸癌患者術後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TAG:腸胃 | 疫苗 | 發育 | 呼吸 | 流感 | 斷奶 | 長發 | 呼吸道 | 流感疫苗 | 生長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