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離騷》分解之三
《楚辭離騷》分解之三【原文】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①。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②。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③。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④。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⑤。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⑥。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⑦。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⑧。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⑨。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⑩。攬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11)。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12)。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13)。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14)!【注釋】①滋:培植,滋潤。畹(wǎn):古代地積單位,等於三十畝。一說十二畝,又說二十畝。樹:栽種。百畝:也是栽種得多的意思。②畦:《說文》:「田五十畝曰畦。」這裡作種植用。留夷:芍藥。揭車:草名。雜:間種。杜衡:杜若,馬兜鈴科。芳芷:芳香的白芷。③冀,希冀。峻茂:猶繁茂。竢時:同『俟時』,等待。刈:割、收穫。④萎絕:枯萎黃落之草。何傷:有何悲傷。哀,哀的是。蕪穢:本義指田地長滿雜草,這裡比喻眾人變節。⑤眾:指群小,楚國的腐朽貴族。競進:競相進取。憑:滿,楚方言,聽憑,聽任。求索:這裡應是乞求索取之意。⑥羌:何為。內恕己:對內寬恕自己。量人:謂衡量長短,以至苛責於人。興心:生心。⑦忽,忽然。馳騖:狂奔亂跑。追逐,追逐利益也。⑧冉冉:漸漸,慢慢。修名,修德之名聲。⑨墜露:掉下的露珠。落英:落花。⑩苟:假使、如果。信姱:(沌意:信譽好)。練要:謂精誠專一,操守堅貞。顑頷kǎnhàn:洪興祖補註:「顑頷,食不飽,面黃貌。」(11)木根:樹根。貫:貫穿。薜荔:木蓮。落蕊:凋落之花蕊。(12)矯:矯正,矯除。紉蕙:縫綴香囊。纚纚lílí:長而下垂貌。(13)謇:直言曰謇。前修:前代賢人。(14)雖,縱然。周:合,周到。彭咸:(詳解見下文)。遺則:遺留之法則。沌意:這段大有譴責人心貪婪,眾人皆醉我獨醒又不願生之意。園圃百畝維我獨馨,卻是眾芳蕪穢。追名逐利雖非吾心之所急,我也是年老將至,沒有功名,空有前賢法典,卻不能讓世俗折服。既然不能周旋於今人,不如地下追隨老彭。看來屈原早就有辭世之心,絕非一時性起。在這眾芳蕪穢皆萎絕,眾人竟進以貪婪的時候,唯有我,朝飲墜露晚餐落英,辛苦顑頷亦何傷。到頭來落得,修名難立,余心所急。空有濟世才,白讀聖賢書,卻不能讓世俗折服,讓君王垂青,終因今人不周而棄世。真真令人挽額。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只要我的情感是信譽好精誠專一的,下巴頦餓黃餓長又有何傷心?顑頷:飯不飽面黃曰顑,頷,下巴頦。意思應是吃不飽下巴頦都餓黃了,所謂面黃肌瘦矣。可以想像,屈原一定是個面頰深陷的清癯老人。攬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可以讓樹根結出白芷,可以將薜荔的花蕊貫穿起來,矯除菌桂以便縫製蕙囊,將胡繩理順,這些都是艱難的工作,特別是前兩項,幾乎是不可能。這些應該都是為下句『謇吾法夫前修兮』作鋪墊,表述效法前修有方,治世有法之意。白芷根莖粗大,可入葯,有解毒美容之功效。屈原應是美男子,應會注重美容,後面曾說連女子都嫉妒其峨眉。也許正是這樣原因,屈原對能解毒美容的白芷情有獨鍾。至此,我腦海里的屈原形象已具雛形——一個稍有女氣的清俊老者。人說,南人北相,能坐大堂,男模女樣,迷倒群芳。不過如此吧?面相決定,屈原只能是偶像,卻坐不得大堂。人之命,天註定,一絲一毫不移動啊。惜哉惜哉!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雖然不能和今天的人志同道合,我願依從彭咸遺留下來的準則。依彭咸之遺則,都解作慷慨赴死,以死相諫之意。彭咸其人,說法很多,一,王逸《楚辭章句》說:「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彭咸 乃顓頊的後世子孫,楚人的祖伯。據《宋史·鄧得遇傳》說他的故鄉在潭府(長沙)。彭咸,是個胸懷大志、剛正不阿、不從流俗,在殷商末之際為殷商朝臣賢大夫。他是殷朝耿介之士,直諫商王不聽,不得其志,以投江自盡表示抗議,被後世列為人臣的楷模。後人贊稱彭咸為「天下第一諫」。二,文懷沙說彭咸即比干,彭比雙聲,咸古音干。三,彭咸,即彭祖(祝融),太陽神。上古神話認為日神及其宮殿在大海中。屈原赴水,即投尋彭咸所在之仙居也。我以為,從史學角度講,第一種說法靠譜。第二種說法貌似牽強。第三種說法根本就是牽強。說起彭咸,有些奇怪。此人被贊為『天下第一諫』,而史書上卻鮮有記載,據說,彭咸乃彭祖第三十四代裔孫,字福康。商(殷)代帝辛(又稱紂王)時(商紂、殷紂同),官為賢大夫。紂愈淫亂不止,咸公與眾卿渚臣數諫帝辛,君不納,太師、少師謀遂去,咸公欲投水而去。(竹書紀年有載:「殷末彭咸,諫紂不用,投江而死」)。說得有模有樣有鼻子有眼,然而他在歷史上有名的事件中出現,別人都在其中因此而得名,他卻被淹沒的一絲痕迹都沒留,這實在是個奇怪現象。害的我現在想找一張他的圖片都不可能。叫人不得不懷疑此人的真實性。而屈原的在其作品中又一次給他揚名立萬正了名。文人就是文人,把死也說的那麼文縐縐。屈原還在不同作品中多處提及彭咸,可見其必死之決心並非一日,他是一定要學前人以死相諫的,只可惜他連死諫的機會都沒有,只好以死殉國。悲催的緊!
推薦閱讀:
※乙未年【端陽節】紀念屈原書楚辭【離騷】
※屈原:離騷
※離騷簡介
※紅塵之巔,獨吟一曲離騷
※明 文徵明小楷《離騷經》
TAG:離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