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觀的起點——薦《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文風靈
如果問我,哪本書對我影響最大,毫無爭議地首推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簡稱《國富論》)。這是一本改變歷史的巨著。本人讀書有限,見識淺陋,難免一葉障目,掛一漏萬,但就這本書的價值而言,想它當得起這份評價,尚不至於貽笑大方。
我時常向學生推薦這本書,我認為,不僅僅是經濟學相關專業,任何學科,包括理工科的大學生,都有必要讀一讀《國富論》,否則將難以理解我們如今生活的社會。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財富的重要性世所皆知,小至個人,大到國家,都在為之孜孜奮鬥。但財富究竟是怎樣產生並積累的?
有人認為財富就是金銀,於是象守財奴葛朗台那樣大量囤積金銀;
有人認為財富來源於勤勞,於是倡導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有人認為財富來源於劫掠,於是有了戰爭和殺戮;
有人認為財富來源於地大物博,於是拚命擴張疆域,建立龐大的帝國;
有人認為財富來源於只賺不出,於是閉關鎖國,高築貿易壁壘;
有人認為均貧富才是正途,強制瓜分掉富人的財產是最快的捷徑;
當然也許多人乾脆認為財富就是罪惡的淵源,甚至是罪惡的本身。
………………
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不,亞當·斯密告訴我們,沒有一種是正確的。這些似是而非的謬論長期統治世界,導致了綿延不斷的貧困與戰亂。
(亞當·斯密雕像)
亞當·斯密指出,國民財富的來源於自由交換基礎上的社會分工。比較優勢是這種分工的前提,也是它的結果。每個人都可以從他最擅長的事業中獲取他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資源,而無需一切親力親為,或是仰人鼻息來乞討。
現代文明的種種產物需要無數人合作才能完成,而這種合作並非是基於利他之心,恰恰是基於利己之心。「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師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的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自己有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利。」[1]「他們依著互通有無、物物交換和互相交易的一般傾向,好像把各種才能所產生的各種不同產物,結成一個共同的資源,各個人都可以從這個資源隨意購取自己需要的別人生產的物品。」[2]
勞動分工與自由交換導致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財富得以產生和積累。這一認識此後被一代又一代的經濟學家重申。弗里德曼[3]和倫納德·里德都曾以一支鉛筆為例再次闡述這個原理。千百人的合作才能生產一支鉛筆,而這一過程是由市場自發形成的,是基於每個人的自願合作與交換。
但斯密的貢獻不僅僅在此,更重要的是,他解決了財富的倫理問題,即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個人追求財富並不會危害社會,相反會促進社會利益的最大化。每個人的利己之心實則會產生利他的結果,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是統一的,追求個人財富正當且正義,並非可恥或可鄙,人人為了自己,才可能人人為了他人。在此,亞當·斯密顯示了他作為倫理哲學家的本質。
這是自由主義大廈最堅固的一塊基石,即證明了每個人依自己的自由意志生活,恰恰是社會繁榮和發展的基礎。自由主義不再僅僅作為內心的信念,不再僅僅是偏激或自私的意識形態,而具有了接近真理的意義。正如米塞斯所說,堅持自由主義,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因為舍此一途,社會必將倒退到中世紀甚至原始社會,現今地球上的絕大多數人將不能生存。[4]
斯密所闡述的以上原理深刻而又樸實,但對囿於自給自足男耕女織,重農抑商上千年的中國而言,迄今仍然難以為人所真正理解。歷史上,中國人勤勞而貧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從事與土地相關的勞作,而難求溫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從理論和事實上都是不可能的。而「均貧富」的理想只能導致普遍的貧窮,乃至大規模的饑荒,人民的平均境遇比之自由經濟下最貧困的人還差得很遠。
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是自身的特長所在和利益所在,因此利己之心必然要求意志自由,即能自由地決定自己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與誰交換,以什麼條件交換。為此,斯密反對國內和國際貿易的一切限制。
(貿易保護主義)
設置進口關稅或出口補貼使得財富外流,國內物價飛漲,人民貧困;將人民限制在土地上,禁止勞動力轉移,使得技術停滯不前,財富難以積累;海外殖民地更是不可取的,從殖民的掠奪的財富還不及殖民地高昂的維持成本,而如果殖民地獨立,與母國進行自由貿易,雙方都能獲取更大的利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斯密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反面教材,兩國在美洲佔有了大片殖民地,發現了豐富的金山銀礦,金銀源源不斷地輸入兩國,但國王嚴厲禁止金銀出口。最後,人民窮得只剩下了金子,用不完的金子拿來做金碗金盤子,卻貧困潦倒,食不果腹。
順乎邏輯地推出,自由貿易不僅是繁榮之源,亦是和平之本。貿易的發展將會消滅戰爭。世界各國能夠休兵罷戰,共享太平,不是因為君王德性高尚,也不是因為人民愛好和平,而是因為他們必須互相依存,誰也離不開誰,世界成為一個整體。「為萬世開太平」「四海一家」的崇高理想只能通過自由貿易來實現。
思想改變行動。本書中,斯密並非憑藉激情或臆斷,更沒有暴力或脅迫,而是以詳盡的數據和雄辯的邏輯,有力地反擊了當時盛行英國的重商主義。這種說理的方式很重要,使讀者容易評判是非對錯,而不須無端的猜測。《國富論》結論簡單而篇幅浩大,正是這種嚴謹的學術精神的體現。
(1851年英國舉行的第一屆世博會)
1848年,國富論的追隨者取得了成功,英國廢除了所有的關稅,走上了自由貿易的道路,很快國力在維多利亞時期達到鼎盛。而對於世界而言,斯密《國富論》發表之後二百多年的歷史反覆證明,堅持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合作,各國就能得到更大的發展,同享利益;如果高築關稅,緊閉國門,帶來的不是世界大戰,就是與世隔絕的驚人貧困。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在今天經濟危機之後,各國紛紛打著解決就業的旗號扶持本國工業,是與斯密的原理背道而馳,朝著分解社會而非促進發展邁出了一大步,是製造新的危機而非解決危機。
為了維護這樣的自由秩序,斯密在全書的最後一編,論證了「根據自然的自由制度政府應當承擔的三項職責」,即保護本國社會的安全(國防),保護人民不使社會中任何人受到其他人的欺侮和壓迫(司法),以及建立並維持某些公共機關和公共工程。[5]這三項任務,迄今為止,仍是自由主義者對國家權力範圍的經典闡述。斯密在此並沒有強調國家的性質,也即不論是君主或民主國家,要保障自由,核心在於限權,而不是選舉。
《國富論》是第一本對全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的經濟學著作(我個人認為,還有兩本經濟學著作同樣改變了世界,一是馬克思的《資本論》,一是凱恩斯的《通論》,但這種改變帶來的是財富還是災難就另當別論了),也是現代經濟學的開端。在他之後,李嘉圖、馬克思等人從不同角度發展了他的理論,而以門格爾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則以邊際價值理論顛覆了斯密的勞動價值觀,但其自由交換與分工創造財富的論斷卻無可辯駁。
有人認為,最新的理論才是最好。但這是對進化論的生吞活剝,最新的理論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沒有得到充分的反對和駁斥,尚不能證明它的價值,而唯有經歷了時間長河的洗禮,被各個學派從不同角度證實或證偽,不斷揚棄的理論,才更值得批判性的研讀。《資本論》和《通論》都曾風行一時,事隔多年後才被全面地清算,而《國富論》雖然也遭到了許多批駁,但其確立的自由市場的原理迄今仍充滿生機。自發的分工形成社會,自由的交換帶來繁榮,《國富論》揭示的這一定律,仍為世界現狀所一再證實。科技的進步,文化的昌明,過去幾百年間取得的數千年歷史從未有過的成就,也莫不源於此。
但遺憾的是,至少在中國,《國富論》的影響或許還不如任何一本暢銷小說。我手上的版本是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2004年第12次印刷,印量8000冊,照此計算,就算到現在刷了20次,印量也不過16萬冊,加上其他版本,總印量也就幾十萬冊。顯然,絕大多數受過經濟學專業教育的學生都不曾讀過這本書,罔論別的學科的學生。
那麼,新義和團層出不窮,喊著抵制日貨的口號打砸,自以為是愛國的表現;或是各種方式鼓勵出口抑制進口,人為製造巨額貿易順差,還以為是經濟發展的體現;或是打著保護民族工業的旗號,保護出一大堆壟斷企業騙子企業;或是頒布種種禁令管制價格限制交易……也就不足為奇了。不認真研讀《國富論》,斯密曾大力批駁過的種種謬論就會代代流傳,貽害無盡。
測試:
閱讀《國富論》後,根據書中闡述的原理,分析以下問題:
1.為了資源比如石油發動戰爭是有利可圖的事嗎?
2.國家應當對國內的幼稚產業進行特殊保護嗎?為什麼?
3.是否應當堅持18億畝耕地紅線?為什麼?
4.在對外貿易中是否應當追求貿易逆差?為什麼?
5.為什麼經濟發展會導致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為什麼在發達國家,工業人口遠超過農業人口?
[1] [英] 亞當·斯密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4頁。
[2]同上,第16頁。
[3]見弗里德曼《自由選擇》系列片90年版第1集《市場的力量》
[4]參見[奧]米塞斯:《自由與繁榮的國度》,第84頁。
[5]同[1],下卷,第五編,第254頁以下。
推薦閱讀:
※「救國」與「救人」——辛亥革命時期與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思想之比較
※張宏傑:專制的演進導致國民性格大倒退
※羽戈:「改造國民性」可休矣
※任劍濤:用族群代替民族就能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嗎
※從春秋到明清——國民性的「大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