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有助於自我心理控制
07-02
美國最新一期《心理學公報》報道,信仰有助於自我心理控制,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實現更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美國邁阿密大學心理學教授麥卡羅弗,評估過去80年對全球各行各業人士的宗教研究文獻,發現宗教信仰有助於自我控制,因此在追求和實現對自己及其所屬宗教團體的重要長遠目標上,有較好的表現。
另外,研究發現,宗教信仰也有助於說明為何信徒濫用藥物的比例偏低、學業成績較好、犯罪率低、健康狀況較佳(例如較少罹患憂鬱症),壽命較長,更熱心參與慈善捐獻等問題。
在研究過程中,麥卡羅弗從社會科學的不同領域,包括神經科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發現有說服力的證據顯示,宗教信仰和宗教行誼確實能夠鼓勵信徒學習自我控制,有效調節情緒和行為,進而能夠繼續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研究小組列舉其中幾項結論:宗教儀軌,包括祈禱和冥想,會影響大腦——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中樞;當人們認為自己的目標是神聖的,就會更努力追求,有效地達成這些目標;宗教生活方式提供明確的行為準則,讓人覺得「人在做,天在看」,因此有助於自我控制,謹慎審視自己的行為。
這項研究實際的意義是,宗教讓人更能掌握獨特的心理資源,堅守、執行自己的新年新希望、新計劃。
來源:佛教在線
作者:人間福報
推薦閱讀:
※為什麼他不懂我?:「心理化」水平低的人該怎麼辦?
※「空巢老人」易出現心理問題
※[心理]哪些生肖一生的福氣在後半生
※申荷永教授武漢精神分析大會演講實錄|核心心理學: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