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照片影響過布列松
安德烈·柯特茲(匈牙利)
1894—1985
與相機在一起的自拍照,1927 年。
「相機是我的工具。經由它,我給予周遭世界一個解釋。」
________
格特魯德·斯泰恩(Gertrude Stein)宣稱:「巴黎就是20世紀。」事實上,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和抽象派都發源於那裡。藝術家們涌往巴黎,希望自己成為他們所稱的現代藝術的一分子。
儘管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ész)也混跡於巴黎先鋒藝術圈,但是他的藝術作品卻只有些許的法國味道。
《蒙德里安的眼鏡和煙斗》(Mondrian』sGlasses and Pipe),1926 年。
他那組看上去有點兒超現實主義風格的變形的裸女系列,是受一家色情雜誌委託才拍攝的,並不是作為自己的實驗藝術作品而創作的。在他作品中出現的傾斜的角度、複雜的建築幾何圖形和神秘的觀察角度,很少能夠長期地破壞他的人文主義傾向。
本著同樣的理念,他的早期作品也從不在模糊的畫意派或感傷主義上浪費時間。在《流浪的小提琴手》(Wandering Violinist )這幅作品中,一名盲人小提琴手在別人的攙扶下穿過一條泥濘的小路,這幅作品至今仍保持著張力,非常動人,因為它不那麼矯情。
在巴黎期間,他成功地向大眾化的畫刊雜誌推銷自己的單張和系列攝影作品,比如法國的Vu 雜誌和德國的《慕尼黑畫報》(Münchner Illustrierte )。同時,他的作品也在專業的藝術和攝影出版物上發表。
《馬戲團》(Circus),1920 年。
在他購買了徠卡相機之後,它的小巧可以讓他在大街上的拍攝更加自由和不引人注意,因此他的作品也更加活泛。
《默東》,1928 年。
類似在《默東》(Meudon )這幅作品中出現的令人不安的場景既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同時也獲益於他新添置的相機帶來的操作速度。柯特茲獲得的這種瞬時固定動作的效果影響了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內的20世紀的許多攝影師。
儘管他的作品也曾在紐約展出過,但柯特茲移民至美國的過程卻麻煩重重。
他不能確保在《生活》(Life )雜誌的永久的工作職位。由於移民法案中的漏洞,二戰期間,他被列為敵國人員,這使得他更難找到工作。二戰結束之後,他為《住宅與庭院》(House and Garden )雜誌工作,讓他覺得這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華。
儘管他從沒放棄過這個念頭,但是他的活力在他退休之後,以及在提升自己過去成就的宣傳中得到激發。他開始帶著新活力拍攝這座容納他的城市。
《帶拱門的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Square with Arch),1966 年。
在他過世幾周後,他的大型作品回顧展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
*本文內容源自中國攝影出版社新書《攝影夢想家》,感謝中國攝影出版社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照片剖析課堂98
※(恐高者勿看)令人心驚肉跳的老照片
※盤點那些被拍爛的攝影題材
※舊影瑣憶·黑人演黑人還得把臉塗黑
※劉鐵男與情婦徐某合影照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