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老子誕生地定位、沿革及其認可漂移之考述(轉)
曾傳輝 黃燦章 顧宗正
摘要:本文通過大量的文獻引證和初步實地踏勘認為,明代以前認定的老子誕生地和亳州老子祠/太清宮位於今亳州市譙城區兩河口以東5里左右的渦河北岸,所謂的「曲渦間」或「渦曲神區」是指兩河口到譙城渦河兩次大拐彎之間約10公里的地帶;九井在老子廟東院,李母廟在老子廟以北3里左右,靈溪在兩廟之間;苦縣遺址可能在今天的安溜鎮。亳州太清宮在明以前歷代均有修葺,名稱數易,享有皇家尊崇和供祀;元至正十五年(1355)被劉福通的農民軍拆毀以後再未復建,其中的殘存碑碣明代中期移至鹿邑紫極宮。渦陽縣天靜宮在明初曾作為燕王朱棣屯兵之地十年,後被明朝官修史志記載為老子出生地。鹿邑縣因在元初合併了老子故里衛真縣西部轄區,並且其紫極宮內保存了太清宮的一批碑碣,在明中期以後,也有老子出生地一說。
老子誕生地具體位置之考定關於老子的出生地的記載,最早見於《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莊子·寓言》也說:「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梁而遇老聃。」陽子居即楊朱,孔、楊兩人都是要到沛地去見老子,其事當在老子罷官之後。《莊子·天道》中,就提「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這裡所說的老子「免而歸居」,就是被免去官職,返回原籍老家。此事是指王子朝之亂,周王室典籍被王子朝一黨攜帶到楚國,老子因失職之責罷官返鄉。春秋時候的沛地在哪裡?《左傳·昭公二十年》謂:「齊侯田於沛。」杜預註:「沛,澤名。」春秋戰國時,沛不是縣置,沛澤附近的地方統稱沛地,其範圍較大,相當於西漢沛郡所轄的地域,下轄相縣、蕭縣等三十多個縣,遠遠超過今天人們所爭議的河南鹿邑、安徽亳州市的渦陽縣和譙城區了。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將老子誕生地縮小到鄉和里的較小範圍之內:「老子者,楚苦(hù)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chuāng,大而垂之義),周守藏室之史也。」但對今天人們來說,這種以行政區劃為單位的定位法因其在歷史上變動不定,而成為爭論的焦點。
從歷史記載來看,最早落實老子里藉,並為其修造紀念性建築的事情發生在是東漢末年。《後漢書·桓帝紀》說,延熹八年(165年)春正月和十一月,桓帝因夢見老子,分別遣中常侍(高級近侍官,後漢由宦官充任)左悺和管霸之苦縣,祠老子。於時苦縣屬陳國,著名文士丞相邊韶,奉命「典國之禮」,作《老子銘》。此文今收入《隸釋》卷三,《道家金石略》有轉錄,其前有序,云:
老子姓李,字伯陽,楚相縣人也。春秋之後,周分為二,稱東西君。晉六卿專征,與齊楚並僭號為王,以大並小。相縣虛荒,今屬苦,故城猶在。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其土地郁塕(wěng)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
這裡將《史記》的一句解析為三層意思:首先釐清了朝代興替和戰亂頻仍造成老子籍貫由楚國相縣,變為陳國苦縣的線索;其次定位了老子故里相縣故城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第三形容相縣舊城雖然成為廢墟,但地勢高敞,氣脈旺盛,有一派適於有德君子成長之象。文中顯然認為相縣遺址就是老子舊宅所在。但當時並無祠寺等建築存在,故稱虛荒。序文又說:「蓋老子勞不定國,功不加民,所以見隆崇於今,為時人所享祀,乃昔日逃祿處微,損之又損之之餘胙也。」雖然從西漢以來,上自皇室下到民間遍尊黃老之學,崇敬老子,而將老子當成神祇供奉,配享祭祀,則始於桓帝。因此邊韶在接到皇帝聖詔之後,下了一番查考功夫,才找到相縣城垣遺址。銘文中只提到賴鄉,沒有提到曲仁里。賴與厲音相近,由西漢到東漢,音轉字變,其地已荒,而曲仁里可能已經湮沒了。時至今日,賴鄉作為基層行政單位,其名稱範圍也早已在歷史長河中失傳,其具體地理位置不為人所確知了。因此邊韶的記述,只有「渦水處其陽」和「其土地郁塕高敞」兩點在今天仍然可以作為定位老子故居或後漢老子廟的參照物。
300多年後,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470—527)的《水經注》以渦河流域的河道作為參照系的綱領,對老子故里的定位提供了至今仍然最為可靠、準確、詳細和客觀的歷史依據。《水經注》卷二十三謂:「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菪渠, 東南至沛為渦水。」渦水流出鹿邑的廣城鄉(今太清宮鎮)後,進入苦縣境內:
渦水又東逕苦縣西南,分為二水。枝流東北注於賴城入谷,謂死渦也。渦水又南,東屈,逕苦縣故城南。《郡國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賴陵矣。
在渦河與谷水的交匯處以東是春秋時的相縣遺址所在地,此地邊韶稱在賴鄉之東。賴鄉王莽時更名為賴陵,到酈氏考查時稱賴城或賴鄉城。今渦水猶存,而谷水之名不再。要定位漢時老子祠,就要定位相縣遺址,關鍵之點就是要弄清那一條河是酈氏所稱的谷水。酈氏緊接上文,宕開一筆,寫渦河的支流谷水河道的走向:
谷水首受渙水於襄邑縣(今河南省睢縣)東,東逕承匡城東(今睢縣匡城鎮)。……谷水又東南,逕已吾縣故城西(今河南省寧陵縣張弓鎮有已吾村)。……谷水又東經柘城縣(今仍其名)故城東。……谷水又東逕苦縣故城中……
現在當地學者多認為,流經上述地段的河流今天稱為惠濟河。從地圖上分析,流經上述地段的河流也只有這一條。《大清一統志》卷一百四九有「古谷水」條目,全部引用了《水經注》的有關文字,雖然並沒有明白指出古谷水就是惠濟河,卻在引用宋編《太平寰宇記》的文字中,有意將「瀨水」改為「谷水」,說明作者在暗示,清代的惠濟河睢縣以下的河段,就是《水經注》所說的谷水。該志引《寰宇記》云:谷水於苦縣界相縣故城西南五里分流,入靈溪池,東入渦水。
惠濟河之名始於乾隆六年(1741),由皇帝親自賜名;之前曾用名,現已查明有二,一曰汳水:
惠濟河,即汳(bn)水也。自中牟縣西十里舖,出賈魯河,逕祥符、陳留、杞,入歸德府、睢州、石(柘)城,至江南亳州,下達於淮。乾隆六年,上命查勘河道,開浚兩岸,賜名惠濟。二十二年,復挑浚深通,永資利賴。按河道舊在中牟縣十五里堡,二十六年,因黃水漫溢,淤成平陸。二十七年,於西十里舖改建滾水壩。二十九年,因壩底高出水面,河身淤塞,不能分泄賈魯河之水,改建石閘。(《大清一統志》卷一百四十九)
按,汳水《春秋》稱「邲」,《漢書·地理志》謂「卞水」,《說文》為「汳水」,後人避「反」字改為汴,今稱汴河。按《水經注》的記載,蒗菪渠於浚儀縣東(在今開封境內),其東導者為汳水,至蒙縣為獲水,又東至彭城縣入泗水;蒗盪渠自大梁城南南流為鴻溝,一路接納東南向的沙水、潁水、渦水、淮水等河。《大清一統志》將東南流向的惠濟河曾用名定為汳水,明顯與《水經注》等古志相左。可見,谷水之名早在清代之前就已經失傳。
二曰老黃河。據乾隆年間河南巡撫雅爾圖《惠濟河碑記》,惠濟河浚通之前,沿途各河段之名各異,有汴河、蔡(古音sà)河、洮河、永利溝和老黃河等:
即循古汴、蔡河入渦故道,湮者瀹之,淺者深之。又東過陳留(在今開封市,有陳留鎮仍其名)、杞縣,經睢州之挑河(當為洮河),柘城之永利溝,淮寧、鹿邑之老黃河,抵安家溜以入渦而歸淮。則賈魯河水勢得減,而瀕河各州縣潦水有歸,均免旁溢,商船亦可直抵汴梁,是不惟袪水之患,而兼可收水之利。(《河南通志》卷八十一)
清季亳州劃歸鹿邑管轄,可見當時淮寧、亳州境內的古谷河段已改稱「老黃河」。「汴河」、「老黃河」均是民間的泛稱,所指甚眾。凡是下流、支流、分流,均可稱按其源頭的大河相稱。明清時河道名稱混亂不堪的狀況,在清代傅澤洪撰《行水金鑒》中有所反映:
以上諸渠同源於出河之濟。故言鴻溝者,則指此為鴻溝;言蒗盪渠者,指此為蒗盪;言汴水者,指此為汴水;言浚儀渠者,指此為浚儀渠。皆以下流之目,追被上源也。(《行水金鑒》卷八十一)
值得指出的另一疑點就是有人主張:古谷水已湮,今天的惠濟河是人工河。上引雅爾圖《惠濟河碑記》文字亦已證明,惠濟河除賈魯河一段以外,並是一條人工河,而是疏通豫晥兩省多條河流故道所成。這一點乾隆時代編纂的《皇朝文獻通考》卷七講得更加明白:
豫省自開封府以南沿河七州縣之水,俱歸江南之渦河。見議所開河道,雖有沙河、桃河、永利溝、老黃河諸名,其實本屬一河,所浚者即舊有之水道也。唯賈魯河原系入淮之河,因水勢善溢,故議於北岸設閘開河,以分其勢,所泄之水本自無多,況流行四百餘里方入於渦,自不至於江南有礙。
自乾隆疏浚惠濟河以後,清朝定下慣例,經年整治。今天的惠濟河雖然為渦河支流,但水量和舊時的航運能力都蓋過渦河,是古時連接江淮與中原的交通樞紐。此河在歷史上不僅谷水之名失傳,甚至曾被一些學者當成渦河幹流。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31年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曲》就記載:惠濟河,渦水之河道也。其上游兼有睢水故道,清乾隆間浚之,賜名惠濟河。
今天的惠濟河注入渦河的地方稱為兩河口,屬亳州市譙城區管轄。此地因惠濟河水流的衝擊形成一個很大的河灣,兩河之間是一片開闊的灘涂。從這裡往下游,渦河水面明顯寬闊了許多。古代的賴鄉,就在兩河口的北岸,今天的譙城區張樓鎮一帶。酈氏寫道:
谷水又東逕賴鄉城南,其城實中,東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謂之谷陽台,非也。谷水自此東入渦水。
現在這一帶岸邊已是一片茂密的林地,但惠濟河在兩河口是東南走向,渦河呈西北走向,兩河交匯後,改為由西向東,符合「東入渦水」的記載。
《水經注》記載1300多年前老子廟的情形:
渦水又北,逕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頓。石闕南側,魏文帝黃初三年經譙所勒。闕北東側有孔子廟,廟前一碑,西面,是陳相魯國孔疇建和三年立。北則老君廟,廟東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渦水之側又有李母廟。廟在老子廟北,廟前有李母冢。冢東有碑,是永興元年(304)譙令長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於曲渦間。渦水又曲東,逕相縣故城南,其城卑小實中。邊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縣人也。相縣虛荒,今屬苦,故城猶存,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疑即此城也。自是無郭以應之。
從上述記載來看,當時的老子廟並未建在相城遺址上,而是在賴鄉以東,相城以西,渦河由南向北流淌的岸邊。王阜撰李母碑所謂「老子生於曲渦間」,酈氏又予印證:「渦水北,經老子廟東。」從地圖上看,渦河在兩河口以東到譙城區城關一段約9公里的流程中,河道有兩處呈由南向北的走向:一是在今十八里鎮渦河大橋以東,河道先朝南後朝北,拐了一個半圓弧形,再向東流;一是在今羊廟以北,在今譙城區城關一帶,河道由西東向,轉向由南向北方向。前者離兩河口的賴鄉遺址較近,流程約1公里;後者長度約有3公里,但離兩河口的賴鄉遺址已較遠。按酈氏上述記載,到相縣遺址以後,「自是無郭以應之」,表明相縣遺址離譙城比賴鄉遠。又據《大清一統志》引《太平寰宇記》,「谷水於苦縣界相縣故城西南五里分流,入靈溪池,東入渦水。」說明老子故里相縣遺址離渦谷交匯之的河口只有5里之遙,而在今天的羊廟距兩河口已經超出10里。因此,似乎後者的可能較小。
老子祠的另一個地理標誌為靈溪,如上引《寰宇記》所言,又稱靈溪池。酈道元《水經注》無載,而同時代的北魏詩人庚信《致老子廟應詔》詩曰:「三門臨苦縣,九井對靈溪。」 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二謂:「老君降生郡國即古之楚國之苦縣,因城為名賴鄉,因水為名曲仁里,九井之西,靈溪之側。」又說:「漢桓帝夢見老君,特詔陳相邊韶於老子生處舊宅修祠立碑,祠側有李母廟,內有虛無堂……古迹依然,左帶靈溪,右環渦水,其地顯敞是惟勝所。」據《太平寰宇記》載,瀨水在苦縣東南十二里,於苦縣界相縣故城西南五里處,「各水分流」,一者流入靈溪池,一者向東入渦水;「靈溪池在玄元宮北。」可見,靈溪並非一條河流,而是池塘之名,原在老子廟玄元宮北側,有水道與渦河連通,宋時猶存。「左帶靈溪,右環渦水」之說,是沿河流走向,背西朝東而言,非坐北面南而言。
渦水流到譙城以後,由北向東,拐了一個90度的大彎,並在此與另一支流相匯。此支流今天叫小洪河,其上游在睢縣境內稱為洮河。酈氏記載它是沙河朝南面的分支。渦河在那時曾被引為護城河,故曰「四周城側」:
渦水又東,逕譙縣故城北。《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楚成得臣帥師伐陳,遂取譙,城頓而還。」是也。王莽之延成亭也。魏立譙郡,沇州治。沙水自南枝分,北逕譙城西,而北注渦。渦水四周城側。
值得一提的是,經我們實地踏勘發現,今天惠濟河邊的譙城區安溜鎮可能就是上述引文中雅爾圖所說的安家溜。其地理情況至今仍與酈氏《陰溝篇》記載的苦縣城有很多相互吻合的地方面。據當地老人回憶,安溜鎮原是一座古城,原來保存完好的城牆和城門在1958年「大鍊鋼鐵」時被撕毀,城牆的大磚被拿去修了農機站和老百姓的房屋。此古鎮北靠惠濟河,南面離渦河約1公里,與《水經注》「谷水又東徑苦縣故城中」及「渦水又南,東屈,逕苦縣故城南」的記載,大致相符。只是如今惠濟河北岸是一片農田,當地老百姓說那裡有徽王寺的地名,因明代徽王宮遺址所在而得。今舊城牆遺址外有水塹,地勢高於河面,與《水經注》「水泛則四周隍,塹耗則孤津獨逝」的記載吻合。東西南三面的舊城門外都有筆直的古道(馳道)。西門通向武平(今鹿邑),原西城門洞中的抵門石還露在地面。各城門外的古道趨向,與酈氏所記大致相若:
城之四門,列築馳道:東起賴鄉(今兩河口一帶);南自南門,越水(當是渦河)直指故台西面;南門列道,徑趣廣鄉道(在今鹿邑,已改名為太清宮鎮);西門馳道,西屆武平(到今鹿邑縣城只有10里,更西20公里有邱集鄉武平村);北門馳道,暨於北台。
此鎮北門惠濟河邊舊碼頭上,有明離宮和問里宮遺址。前者供奉火神;後者供奉老子、孔子像,據傳孔子曾在此打聽此去老子府上還有多少里,故名。二者均在抗戰期間被八路軍燒毀。但明離宮前有棵千年古槐,曾經是鹿邑和衛真縣的界標,老百姓有「一槐罩兩縣」的說法。還有幾通殘碑,除一通可依稀辨認為光緒年間所刻外,其它均已風化,文字不復存在。
元代以前亳州太清宮的歷史沿革老子誕生地的記載始於先秦,對老子的官方祭祀始於漢桓帝。老子宮廟的歷史至少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老子宮廟歷經滄桑,屢興屢廢,名稱幾經改易,至唐明皇時敕名為「太清宮」。太清宮的地理位置經歷漢、晉、隋、唐、宋、元各代,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之前都沒有爭議。是年,亳州太清宮被劉福通扒去為小明王修了宮殿,從此消失,不復存在已經650多年。明朝永樂皇帝「掃北」之前,曾駐兵渦陽天靜宮,此後渦陽天靜宮曾被長期認定為老子誕生地。清中期後,鹿邑重修紫極宮,亳州太清宮遺址未在其管轄範圍之內,未得修復,紫極宮就被鹿邑的地方官們認定為老子誕生地,直到現在。這就是老子誕生地認定的歷史線索。
自漢桓帝遣使至老子誕生地修廟立祠以後,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修葺,稱老子祠、老子廟或老君廟。北周武帝時釋僧勔著《難道論》曰:
黃初三年,下敕云:告豫州刺史,老聃賢人,未宜先孔子。不知魯郡為孔子立廟成未。漢桓帝不師聖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此祠之興由桓帝,武皇帝以老子賢人,不毀其屋。朕亦以此亭當路,行來者輒往瞻視,而樓屋傾頹,儻能壓人,故令修整。昨過視之,殊整頓。(四庫本明梅鼎祚編《釋文紀》卷三十七)
《太平寰宇記》卷十二云:
大清宮:元元舊宅。今有檜樹跡存焉,宮前有闕,各高一丈七尺,魏黃初三年文帝所立,其闕有銘,是鍾繇書,皆破缺,惟四字存焉。
又綜合上引《水經注》所載,可以概括地講,漢魏時期,桓帝遣使祠老子,曹操因循其政。曹丕稱帝以後,雖然貶抑老子為賢人,位在孔子之下,卻下令仿老子祠在山東修建孔子廟,於黃初三年(222)又飭令修整苦縣老子祠,在祠前增立石闕一對,由鍾繇勒銘為記。同年,魏文帝親幸老子祠。
崔元山撰《瀨鄉記》記載:「北魏孝武帝於太昌元年(532年)重修亳州老君廟」。
隋代初年,朝廷考訂祖制,修復老子祠。據薛道衡於「大隋馭天下之六載」,即隋開皇六年(586)撰《老子碑》,隋代初年,賴鄉老子祠因年久失修,屋宇破殘不堪,碑裂井枯,香火飄零,所謂「靈廟凋毀,祠壇虛寂。九井生桐,雙碑碎石。」隋高祖楊堅詔令上開府儀同三司(不是司空、司馬、司徒的「三司」卻視為同級的文官,為文官中的最高級別)及亳州刺史元胄(北魏皇裔,本姓拓跋),查考老子祠舊址,重建祠堂。修復後的老子祠,建築宏偉,雕像肅穆,醮祀嚴整,規模和影響都甚似以前。該碑之序云:
壽宮靈座,麋鹿徙倚。華蓋罽壇,風霜凋弊。乃詔上開府儀同三司、亳州刺史武陵公元胄,考其故跡,營建祠堂。皇上往因歷試總斯蕃部,猶漢光司隸之所、魏武兗州之地,對苦相之兩城,繞渦谷之三水(包括靈溪池)。芝田柳路,北走梁園,沃野平皋,東連譙國。望水置槷(niè,日晷),揆景瞻星。擬玄圃以疏基,橫玉京而建宇。雕楹畫栱,磊砢相扶;方井圓淵,參差交映。尊容肅穆,仙衛儼而無聲;神館虛閑,滴瀝降而成響。清心潔行之士、存玄守一之儔,四方輻湊,千里波屬,知如在之敬,申醮祀之禮。顯仁助於王者,冥福資於黎獻。(載明焦竑撰《老子翼》卷三)
有唐一代,因奉皇室自奉為老子李耳之宗裔,道教受到空前的崇奉,被抬高到「國教」地位。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兩京及各州設置道學教育的官方機構玄學,讀書人能夠以道經取仕。各州建立老子祠,由賦稅供給。亳州老子廟中還設置了官員編製。乾封元年(666),高宗曾親幸亳州老子祠。《舊唐書》卷五高宗下云:
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廟,追號曰「太上玄元皇帝」,創造祠堂,其廟置令丞各一員,改谷陽縣為真源縣,縣內宗姓特給復(免除稅賦)一年。
這裡所謂的「創造祠堂」,當指修築供奉李氏列祖列宗的宗廟。
據金章宗時亳州學正胡均撰《續修太清宮記》碑,開元十三年(725年)明皇曾躬謁玄元廟即亳州太清宮,御制道德經疏,使人勒石刻碑。又據舊新《唐書》,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31),親享玄元皇帝於老子新廟。封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玄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號為洞虛真人,其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天寶二年(743)正月,追尊玄元皇帝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兩京崇玄學改為崇玄館,博士為學士。三月,親祀玄元廟以冊尊號,制追尊老子父親為「先天太上皇」,母益壽氏號「先天太后」,仍於譙郡本鄉置廟。改西京玄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天下諸郡為紫極宮。九月,譙郡紫極宮改為「太清宮」。此為亳州譙郡太清宮名之始。
經過不斷修葺,亳州太清宮達到空前的規模,充分呈現了皇家大廟的氣派。據唐杜光庭撰《道教靈驗記·亳州太清宮》記載:「亳州真源縣太清宮,聖祖老君降生之宅也。歷殷周至唐……。其古迹自漢桓帝重修營葺;魏太武、隋文帝另授規模。邊韶、薛道衡為碑以紀其事;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聖御容列傳於老君左右。兩宮二觀古檜千餘棵,屋宇七百餘間。有兵士五百人鎮宮。」
後梁初,亳州太清宮曾更名為「太清觀」。據《舊五代史》卷三記載,梁太祖朱溫開平元年(907),詔令廢雍州太清宮,改西都太微宮,亳州太清宮皆為觀,諸州紫極宮皆為老君廟。十六年後,後唐滅梁,亳州太清宮恢復舊稱。同書卷三十載,後唐同光元年(923)十二月,亳州太清宮道士上書稱,聖祖殿前古檜萎瘁已久,再生一枝,圖畫以進。庄宗李存勖詔曰:「當聖祖舊殿生枯檜新枝,應皇家再造之期,顯大國中興之運。」此古檜曾在唐高宗時老樹再度開花,明皇逃蜀時枯死,明皇返京後重生。
據《宋史》本紀第八記載,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亳州官吏父老三千三百人,詣闕請謁太清宮。八月庚申,詔來春親謁亳州太清宮。禁太清宮五里內樵採,罪人至死者送鄰州裁斷。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真宗趙恆親謁亳州太清宮後,頒《回京恭謝天地詔》云:「顧譙都之舊壤,峙曲里之珍祠。」又作《御制先天太后贊並序》曰:「指仙李耳誕生居楚國之靈封,宅賴鄉之名壤……渦曲神區,實存與恭館。」又作《御制老君贊並序》云:「太清宮者,介譙都之列壤,濱渦河之鴻淵,因降生之名區,成集真之靖館。成湯之國,疆土相望……,景亳州之郊,寺靈區於九卻」。贊曰:「譙都之壤,渦水之濱,是為福地,實誕聖君。」
金朝雖為少數民族所建,但亳州太清宮依然頗受優渥。據《金史》卷九十三,金章宗完顏璟久無皇嗣,曾祈禱於郊、廟、衍慶宮及亳州太清宮;及卷九十四,泰和元年(1201)久旱不雨,丞相完顏襄奉詔「馳禱於亳州太清宮及后土方岳」。此事二端說明亳州太清宮在金朝享有國祠地位。章宗朝曾重修亳州太清宮,明昌二年(1191)亳州學正胡均撰《續修太清宮記》碑文曰:「亳之太清宮,即老子舊居也;今之太極殿即老子誕生之地,……老子之居更歷兩漢,皆以廟名之。至唐有天下,知李氏其系出於老子,尊為祖廟,增大其制度。」
元隨金制,繼續優崇亳州太清宮,太清宮繼續享有國祠地位;朝廷特降御旨對建築園林加以保護,視為聖地,並撥款修葺。亳州太清宮金元之際再遭兵燹,加之幾次黃河水泛渦河流域,據元世祖中統五年(1265年)王鄂所撰《重修亳州太清宮太極殿碑》記載,太清宮「向之仙宮,漂蕩無餘,但數千年九龍井僅存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特降璽書於駐守亳州的將軍張柔主持重建太清宮,邱長春之弟子隱真大師石志玉為提點,通微大師李志秘為知宮,施地四十里以供香火,士卒庶眾參佐其事。元世祖即位第五年(1264),太極殿成。新殿「增築故基丈余,間架九楹,視舊制殊為壯麗,像太上於其中,東華、元始列於左右,洞靈、通玄、沖虛、南華次之,仙貌儼然,見者加敬。」《重修亳州太清宮太極殿碑》碑又曰:「宮曰太清,殿曰太極,仙真名縣,壇賁譙國。慶源九井,福作兩河。」說明亳州太清宮所在的譙城在元代時民間仍然習慣叫做衛真縣。
《太清宮聖旨碑》載元世祖忽必烈中統二年(1261)聖旨:
據張真人奏告,亳州太清宮住持道人,每元受令旨,使臣車馬宮內不得安下(留宿),所有栽種樹木,諸人毋得采琢,與皇家告天祝壽,今將元受令旨已行納訖,乞換授事。准奏。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召亳州太清宮道士馬道逸、汴梁朝天宮道士李若訥、河南嵩山道士趙亦然,各率其徒赴闕,修普天大醮。
明代以來老子誕生地之認可漂移亳州譙縣太清宮的最終厄運遭逢於元末戰亂之中。《元史》卷四十四記載:
(至正十五年,即1355)二月己未,劉福通等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至,立為皇帝,又號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以其母楊氏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為丞相,羅文素、劉福通為平章,劉六知樞密院事;拆鹿邑縣太清宮材建宮闕。
實際上劉福通樞密院所拆的太清宮,仍是亳州太清宮,其所建的明王宮闕與亳州太清宮只隔渦河相望。一則鹿邑縣根本沒管到亳州太清宮,二則鹿邑縣從來沒冊封過太清宮。結合元代國史編修官揭傒斯作《老子石像贊並序》記載,聯繫起來看,《元史》有關鹿邑縣太清宮的記載明顯有誤。
亳州太清宮被拆後,住宮道士流離失所,由道教全真龍門派第十八代傳人劉永征、十九代傳人潘元聖、二十代傳人袁明坤師弟三代帶領住宮道士哭拜鄉里,募化四方,歷經數載,於亳州太清宮遺址以東,建一微小道場,供奉太上道祖老子,東華帝君王玄甫、文始真人尹喜等三聖牌位故稱三聖廟。
明崇禎八年(1655)李自成攻打亳州,激戰北關,三聖廟也毀於戰火,後由道教龍門第二十代傳人袁明坤和二十一代傳人李一楓帶領道士募化鄉里,又在三聖廟原址上重建了只有五間殿堂的三聖廟,繼續供奉三聖。民國十九年(1930年),北伐軍楊勝治、葉開鑫、王均等八萬多人圍攻駐亳州。軍伐孫殿英歷經三個多月戰鬥把三聖廟又夷為平地,僅存琉璃井。當時道教龍門第十八代傳人劉永征、第十九代傳潘永勝死於戰火,第二十代傳人袁明坤攜帶亳州太清宮的有關資料和全真龍門道統脈傳族譜到處乞討度日,人稱袁丐。輾轉到渦陽縣曹市鎮老君廟常駐,繼牛明軒之後住持該廟,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仙逝。
亳州太清宮在元末由亂軍拆毀以後,在明代未能修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明朝廷對老子誕生地認可因皇權移交中的偶然性因素而發生了偏移。明洪武三年(1370),為掃除太子朱標繼承皇位的障礙,在馬皇后的策划下,將九位皇子一位皇孫分封到各地方做藩王,其中皇位最大的競爭對手四皇子朱棣被封為燕王,令其帶領三千人馬即時離開京城,掃蕩北元殘餘。朱棣帶領這支老少不齊、裝備不整的人隊伍離開京城後,來到渦陽屯田養兵。當地的老子廟被朱棣當做大營所在,人稱「正殿」,此地至今仍稱正殿村。燕王朱棣在此養兵十年,待實力大增以後,才揮軍北進,於洪武十三年進駐北京,雄居一方。洪武十五年,太子朱標病死後,皇孫朱允炆繼為皇儲,並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繼位。朱棣以建文帝削藩為借口,發動「靖難之役」,歷時三年,奪下皇位。
永樂皇帝登基以後,不忘渦陽天靜宮在他權力之路上的功德,派人將渦陽天靜宮重新翻修,給老子像重塑金身。為了使篡奪帝位的事件合法化,給身上的黃袍披上「天命所歸」的外衣,永樂皇帝大力推崇道教,敬拜老子和北方戰神真武。同時製造輿論,將荒廢已久的老子誕生地轉移到120里外的渦陽老子廟。朱棣於永樂元年(1403),即劉福通拆毀亳州太清宮後48年時,詔令重建其發跡地福安鎮(今張老家鎮)的老子廟,敕封為天靜宮。再過了58年後,明英宗天順五年(1461)李賢等人奉敕編修《大明一統志》時,就堂而皇之地將天靜宮認定為老子誕生地。該書卷七云:「天靜宮,在亳州東一百二十里。老子所生之地,後人建宮以尊奉之。元至順三年重建,張起岩撰碑。」
有明一代,天靜宮在皇權的加持下不斷發展壯大,至明末時,已有廟地3000畝,食業數千人,形成以老君殿為主殿,東有天齊廟、問禮堂,南有流星園、聖母殿、九龍井,西有太霄宮、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十餘座房屋的宏大建築群。可惜到清末民初時,天靜宮在戰亂中損毀殆盡。到1948年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渦北區分隊尹松佔據殘存廟宇,在住廟道士的拚死保護下,僅有天齊廟得以保存,解放後改作學校。現在的建築,大多是1993年以後復建的。
老子故里鹿邑說大約在明中期就已經出現了。明成化十二年(1475)刊行的《成化河南總志》就將鹿邑紫極宮認可為老子誕生地:「鹿邑縣太清宮太極殿東,老子所生之地,東有九井,各有龍吐水,以浴聖體。」又說:「有東西二井,俱在鹿邑縣太清宮左右,昔老子煉丹井也。」河南地方的官員們的說法也屬空穴來風,其由頭有二:
一是鹿邑縣與衛真縣地理位置相近,行政區劃在歷史上曾有拆分合併的關係。老子誕生地不僅宮廟經歷興替,其所在地名稱也屢經更改。據《太平寰宇記》卷十八記載,苦縣在東晉咸康三年(337)改名為谷陽縣,隋初因老子故里之由改為仙源,唐高宗時改名真源:
《地史記》謂:老子苦縣人也。漢為縣,屬淮陽國,晉咸康三年,更名谷陽,蓋谷水之陽,因以為名。隋初改為仙源,以老子所生之地為名。唐麟德三年(666),高宗幸瀨鄉改谷源為真源縣,以隸亳焉。
又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戴初元年(689)武則天稱帝時復其名為仙源。神龍元年(705)李顯稱帝時再複名為真源,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更名為衛真縣。
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鹿邑縣西漢時為鄲縣地,春秋時的鳴鹿邑屬陳國。」據《漢書·地理志》頁記載:西漢高帝十一年(前196)設置寧平縣,與苦縣同屬淮陽是平行共存的兩個縣制。據《後漢書·郡國二》記載,東漢光武帝於建武十八年,設置武平縣與苦縣同屬陳國。鹿邑、苦縣仍是平行共存的兩個縣制。據《隋書·地理中》記載:鹿邑舊曰武平,開皇十八年(598)改名焉,屬淮陽郡。此時老子生地谷陽縣已屬譙郡管轄。據《舊唐書·地理一》記載,唐時谷陽縣、鹿邑縣同屬亳州管轄,谷陽更名為真源縣、仙源縣,宋時更名為衛真縣,與鹿邑縣同屬亳州,一直是兩個平行共存的縣制。
衛真縣於元代初期撤併,分屬於相鄰的鹿邑縣和譙縣。據《元史·地理志三》記載:「元初至元八年(1271)後,以民戶少,衛真入鹿邑。」不過,雖然衛真在元初併入鹿邑,但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冊》明確劃定鹿邑縣只管轄衛真縣以西,老子誕生地和道教祖庭太清宮在衛真縣以東,屬亳州譙縣管轄。因此在晚於元世祖忽必烈整合縣制60多年的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翰林院國史編修官揭傒斯作《老子石贊並序》仍記載:「亳州太清宮,老子始生地也。」
二是鹿邑紫極宮保留了大量老子誕生地太清宮的碑碣文物,如果對歷史記載沒有深入的研究,又對那些碑碣的文字不加仔細分析,很容易讓人感覺到它們就是老子誕生的實物證據。這些碑碣在劉福通拆毀太清宮之後一直散落在遺址的殘垣荒草之中。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河南提學傳使劉昌游亳州太清宮遺址時感慨而作《老子祠》曰:
乘牛西去不堪招,遺宅荒涼在近郊。
卧地有碑牛礪角,旁牆無樹鶴移巢。
雲開廢井丹光出,月映重天紫氣交。
卻有道人傳舊法,深夜朝禮奏仙匏。
此時離太清宮拆毀已經96年,大量碑碣尚遺留在亳州近郊的太清宮遺址中,雖然仍然有道人在就近搭起的小道場三聖廟中傳法禮懺,卻難免破殘荒涼之感。而此時鹿邑的紫極宮卻完好無損。
在劉昌見證亳州太清宮遺宅殘碑後四年,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亳州降為縣,改屬鳳陽府,正置劉福通拆毀亳州太清宮的百年祭。據亳州一帶民間道教徒保存的實物和口述記錄顯示,此時亳縣百姓感覺人微言輕,亳州太清宮復建無望,為了妥善保存亳州太清宮歷代碑刻,地方大德善士們將其就近轉移到鹿邑縣紫極宮內。因此,今天鹿邑縣太清宮所存古碑中的許多內容均與當地情形不合,如宋真宗《御制先天太后贊並序》:「渦曲神區,實存與恭館。」而鹿邑太清宮附近的渦河並無河灣,而且其宮觀在渦河南岸。《御制老君贊並序》記載:「太清宮者,介譙都之列壤,濱渦河之鴻淵,因降生之名區,成集真之靖館。成湯之國,疆土相望……,景亳州之郊,寺靈區於九卻」。贊曰:「譙都之壤,渦水之濱,是為福地,實誕聖君」等等。與譙都、湯陵、渦河灣比鄰想望的地理特色,也非鹿邑的紫極宮所具備。
老子故里鹿邑說初出時,亳州太清宮的碑碣才移去20多年,又因與明代中央政府編修的《大明一統志》的主張相左,所以在當朝未敢彰顯。直到清初,亳州太清宮仍然被認為為是老子誕生地。順治十三年(1656)即劉澤浦、劉傳九撰《亳州志·古迹一》記載:「亳州古迹最大者有三,一曰湯陵,一曰太清宮,一曰譙都。」
隨著時間遠去,眾多歷史文物移花接木的過程已被淡忘,又沒有了中央認可傾向的壓力,清代鹿邑地方官員們就不再甘於低調了。康熙二十年(1681),鹿邑縣知縣呂士鵕集結邑士編修《鹿邑縣誌》(簡稱《呂志》),展開了把鹿邑縣演義為老子誕生地和道教祖庭太清宮所在地的系統工程:首先,採取移地法,把春秋時期的鳴鹿城寫成鹿邑縣。以此向西推演,自然就把鹿邑縣寫成苦縣,把廣鄉城寫成瀨鄉城。接著,採取障眼匿跡法,填補古谷水穿苦縣城中而過和古谷水在瀨鄉城注入渦水這兩個最重要的地理標誌之闕如。《呂志》把谷水改寫為同聲異體字榖水,並說:「榖水舊經城中,今塞。」又在鹿亳兩縣廣造輿論,流傳「亳州西鹿邑東,四十五里太清宮」的民謠。而譙縣太清宮卻漸漸不為廣傳了。
到清末,甚至亳州人也不敢確認本邑為老子誕生地。在光緒二十年(1894)刊行的《亳州志·營建志》就記載:「萬曆中知州馬呈鼎創修著經堂,石刻《道德經》,建春登台。」石經前序曰:「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括地誌》曰:苦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馬大夫守亳三年,新老子祠,復勒其書於石。」「原老子名耳,謚聃,伯陽其字也,系出大理氏庭堅,殷時從理改姓李,生於楚之苦縣厲鄉。苦今屬鹿邑,或引太清宮為生地,未知孰確。」
小結:大力保護和開發老子故里的文化資源以上內容是作者們根據歷史文獻和近幾年的實地考察獲得的大量資料,對老子誕生地和道教祖庭太清宮的定位、歷史沿革及其認可不確定狀態進行的考辨和概述。今予公之於世,一則以就正於有關專家,拋引進一步的研究;二則以辟剖偏狹,糾正視聽;三則以倡導團結,共同開發。老子誕生地的具體位置確實在今天亳州市譙城區兩河口以東5里渦河呈弧形河灣一帶的北岸。對老子的紀念和崇拜性建築和儀式肇始於東漢,興盛於唐宋,毀滅於元末。明清以降650多年裡,由於種種政治和經濟的原因,亳州太清宮的一直未能復建,以致遺址至今湮滅於泥沙之下,未見天日。渦陽縣和鹿邑縣藉機大力發展道家文化,紛紛打出了老子故里、道教祖庭的文化品牌,客觀上豐富和發展了道家文化的歷史,也為渦水文化注入了活水。
渦水雖屬淮河支流,但其文化內涵相當豐富。從三皇之首中華文化始祖伏羲氏所在地的淮陽,到大禹治水重要遺迹的蚌埠,三百多里的渦河流域又是老莊道家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和華佗中醫藥文化的發源地。包涵眾多世界級名人活動遺迹的渦水文化,既是展現璀璨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眾多遺迹,也是中部地區發展文化旅遊事業的寶貴文化資源。希望渦水流經的省市縣鎮能夠攜起手來按照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及和諧世界的要求,大力發展渦水文化黃金旅遊路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發展和諧世界做出應有貢獻。
推薦閱讀:
※都說男孩比女孩有優勢,您認可嗎? | 家長頭條50期
※以股會友: 揭開工業4.0神秘的面紗和行業投資點 前面幾篇文章都獲得了大家的認可,特別是上一篇...
※第六章 只有繼承先輩的道路和思想才能得到人民的認可
※教您如何成為領導心中的鐵杆下屬,讓他對您認可和重用
※「工業4.0」概念獲高層認可 一大波德國造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