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名媛,民國傳奇伉儷標配模式|都不是一般人
民國最負盛名的才女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後開出花來。其實,民國中就有這麼一批名人志士,也許金戈鐵馬,也許坐擁書城,也許登台論戰,也許埋頭著述,但他們心底最溫柔的地方,始終為一個人保留。
【最傳奇的師生戀】魯迅與許廣平
你以為魯迅先生嚴肅又刻板,但是在心愛的女子面前,他倒是個會敘家長里短,小清新的中年怪蜀黍了。魯迅先生將許廣平稱為:「小刺蝟」,而將自己成為「你的小白象」。魯迅先生這樣有情趣,你能想到嗎?
魯迅一家
許廣平是魯迅先生的人生伴侶,她陪伴魯迅走過最後十年歲月。這位1926年畢業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奇女子,在校期間與魯迅一起發起揭批驅逐北師大校長楊蔭榆的運動,並在畢業前一年在報上公開表達對她的老師魯迅的感情。1927年兩人在廣州同居,不久移居上海。建國後,許廣平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團成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職。
許廣平
鮮為人知的是,許廣平的家世十分顯赫,是近代廣州第一家族許拜庭的後人。許拜庭不僅是廣州大鹽商,富甲一方,而且繁衍了一個對中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許氏望族。許氏望族在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中法戰爭、戊戌維新、辛亥革命、討袁護國、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個時期都有地位相當重要的人物,他們的活動對近現代中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最心心相印的愛情】錢鍾書與楊絳
流傳楊絳在東吳大學上學時,追求她的男同學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1932年,錢鍾書在清華園認識了無錫名門才女楊絳,一見鍾情,第二年,錢鍾書與楊絳便舉辦了訂婚儀式。「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句話是他們愛情最著名的證明。
錢鍾書與楊絳
楊絳,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她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楊絳先生祖籍江蘇無錫。父親楊蔭杭,是民國著名的法政學家。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書香門第,1907年在早稻田大學獲法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1910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11年辛亥革命後,經張騫推薦,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長。楊蔭杭主張司法獨立,1917年5月調查津浦鐵路管理局租車購車舞弊案時,曾傳訊交通總長許世英,轟動一時。
【最難以評說的愛情】徐志摩與陸小曼
徐志摩和陸小曼的一段婚姻至今仍時時被人提起,是佳話還是不幸?據說,徐志摩領著陸小曼去找老師梁啟超證婚時,就被老師大罵了。有夫之婦與風流才子,他們的愛情也許讓世人最難以言說。
陸小曼
徐志摩和陸小曼
陸小曼,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
陸小曼畫作
陸小曼的祖先原在常州樟村,即晉陵(常州)樟村陸氏宗祠(今常州戚墅堰區丁堰),為書香門第,後定居市內白馬三司徒。陸小曼父親陸子福,字厚生,因他少時聰慧,每考必中,長輩因此替他改名為陸定。陸定,晚清舉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學期間,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民國初年袁世凱任大總統時,曾下令逮捕了陸定和其他很多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後,陸定經同鄉翰林汪洵之推薦入度支部(後為財政部)供職,歷任司長、參事、賦稅司長等二十餘年,是國民黨員,也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
【包辦婚姻中最幸福的愛情】胡適和江冬秀
包辦婚姻就一定不幸福?那可不一定。胡適先生的婚姻就是包辦而來的,倒也是恩恩愛愛的。雖然「包辦」這種事情放在一個提倡新文化運動者的先驅者身上,無論如何都是略顯尷尬的。更不要說,江冬秀女士,還是一個裹著小腳的女人,與胡適想像中的婚姻著實相差甚遠。但是,胡適先生反抗無果後,竟很快也就適應了這場包辦婚姻,並與江冬秀越過越和睦!
胡適和江冬秀
蔣介石曾評價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其實這不過是對胡適懼內的調侃。胡適每次和太太照相時,總是讓太太坐著他站著,還頗為得意。胡適有個癖好就是收集全世界怕老婆的故事。當他發現當時只有德國、日本和蘇聯沒有怕老婆的故事時,就下推斷說有怕老婆故事的是民主國家,沒有的是專制獨裁國家。他還提出了著名的「新三從四德」: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胡適和太太廝守一生,其實懼內不過是玩笑話,誰都知道這個「懼」,完全是由愛產生的。
【最被人言說的愛情】林徽因與梁思成
什麼叫最被人言說?通俗點說,搜索引擎要是擱民國,一搜愛情話題,「林徽因」「梁思成」絕對是熱詞。梁思成突破重圍,突破多角戀,最終成為林徽因身邊的男人,本身就是一段傳奇。
梁思成與林徽因
林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林徽因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叔叔林覺民。
【最老實卻又霸道的愛情】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說:「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而這個人,就是沈從文的學生,「三三」張兆和。沈從文追求自己的學生張兆和時展開情書攻勢,被纏無奈的張兆和向校長鬍適告狀,卻反而被勸嫁給沈從文,這樣霸道的愛情一直被人稱頌。
沈從文一家
沈從文與張兆和
張兆和,現代作家。沈從文先生的妻子。1932年畢業於中國公學大學部外語系。畢業後任中學教師,1949年就讀於華北大學二部。194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湖畔》、《從文家書》等。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附中、師大二附中教師和《人民文學》編輯。
合肥張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門貴族,四姐妹分別嫁給了著名崑曲演員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文學家沈從文和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名氣僅次於宋家三姐妹。
合肥四姐妹中老三張兆和最有名,因為她的丈夫最有名。據考證,兆和絕不是家中最美麗最聰慧的女兒,但就是這麼個不起眼的老三卻在成年後吸引了大批男青年的眼光。只能說,張家的四個女兒都不差,而張兆和的性格活潑開朗,尤其招人喜歡。
相比起張兆和出身名門貴族,沈從文的家庭背景自然是相形見絀了。不過這些之於沈從文深沉的愛意,又算得了什麼阻礙呢。沈從文曾說過:「萑葦是易折的,磐石是難動的,我的生命等於萑葦,愛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在他的愛面前,生命都算不得什麼,更何況門第差距。
【最具電影色彩的愛情】冰心和吳文藻
一個是前途無量的青年學者,一個是未來中國文壇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的愛情故事,開始於遠洋客輪上的一番陰差陽錯。1923年上海開往美國的輪船上,冰心代同學找弟弟找錯了,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樣遇到了吳文藻。在前往異國的旅途中,開始了他們的愛情之旅。
冰心和吳文藻
兩人的婚禮
獲得愛情後的冰心寫下了她生平難得一見的愛情詩:躲開相思/披上裘兒/走出燈明人靜的屋子/小徑里明月相窺/枯枝——/在雪地上/又縱橫地寫遍了相思。而吳文藻在求婚信中用一句話概括了他對冰心的理解:令愛是一位新思想與舊道德兼備的完人。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的臨湖軒舉行婚禮。1985年9月24日,吳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歲,死後兩人骨灰合葬,他們美滿的愛情故事,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佳話。
【最曇花一現的愛情】郁達夫與王映霞
王映霞可謂是郁達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兩人之間那段以激情始卻以悲劇終的情愛糾葛曾轟動一時,被認為是「現代文學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郁達夫與王映霞
王映霞可謂是郁達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兩人之間那段以激情始卻以悲劇終的情愛糾葛曾轟動一時,被認為是「現代文學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當年郁達夫在滬上友人家中初識杭州美女王映霞時,一瞥驚鴻驚為天人,遂展開了強烈、真摯而又執著的攻勢。為贏得王映霞的歡心,郁達夫寫了無數的情書和情詩,其中一首被時人傳誦一時:「朝來風色暗高樓,偕隱名山誓白頭,好事只愁天妒我,為君先買五湖舟。」1928年2月,郁達夫的熱情終於打動了王映霞,他們也因此成為了那個時代自由戀愛與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詩人柳亞子譽為「富春江上神仙侶」。
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並沒有經得起時間的推敲,由於年齡、性格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間漸生罅隙。後來郁達夫又在家中發現了浙江教育廳廳長許紹棣寫給王映霞的情書。致使夫妻反目王映霞離家出走,後經友人調解,一場風波才告平息。然而感情的裂痕卻愈裂愈深,終至最後在新加坡惡臉相向。郁達夫推出《毀家詩紀》,詳細敘說王映霞與許紹棣的「熱戀情事」,而王映霞也以《一封長信的開始》和《請看事實》相回應,在報紙的推波助瀾下,這對當年的「神仙侶」最終以「協議離婚」而分道揚鑣。
「富春江上神仙侶」,愛的轟轟烈烈,恨亦「轟轟烈烈」沸沸揚揚。如果早知會以惡言相向這樣的結局收尾,兩人是否還會後悔當初如膠似漆的甜蜜?
【最是遲到的美好愛情】陳寅恪和唐篔
陳寅恪先生也可以算是民國不負盛名的剩男了,年近四十還未成家。對於當時流行的各種羅曼蒂克,陳寅恪不可能不知情。按現在的話說,陳寅恪是個典型的官三代(其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但他卻沒有壞習氣,既不喜歡奢侈享樂,也不喜歡香車美女,輾轉歐美四處遊學,甚至連個碩士、博士的文憑也沒心思獵取。
陳寅恪和唐篔
陳寅恪唐篔夫婦全家福
1919年在哈佛大學,陳寅恪曾對友人吳宓闡述自己的「五等愛情論」: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第三,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陳寅恪時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導師之一,以學識淵博著稱於世。和同時代的學人相比,陳寅恪屬於典型的晚婚男青年。1926年從國外遊學歸來到清華任教時,已經36歲「大齡」了,尚未成家,也沒有任何戀愛經歷。其父陳三立從好言催促,到厲聲警告「爾若不娶,吾即代爾聘定。」陳寅恪只好請求父親寬限時日,陳三立同意了。
經同事的介紹,陳寅恪與唐篔相識。1928年,38歲的陳寅恪與30歲的唐篔在上海締結了偕老之約。此後的故事,大多數讀者均已熟悉:這位絕世孤衷的畸人,這位精通西學的「中國文化的託命人」,這位「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的大先生,壯年盲目,暮年臏足,顛沛流離,受盡波折。幸運的是,有知書達理的妻子陪伴在身邊,陳寅恪還是以驚人的毅力和廣博的學識完成了那些傳世之作。鮮為人知的是,性格堅韌的北洋新女性唐篔,在遇到陳寅恪之後,毅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將自身的生命完全沉浸在柴米油鹽和照顧家人的私人領域了,成為甘為之死、永誌不忘的一位「中國好妻子」。
【最凄美純真的愛情】林淑華與徐惠民
林淑華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而徐惠民出身於貧寒之家,在給林淑華做家庭教師時,兩人深深地相愛了。然而橫亘在他們之間的除了貧富的差距,還有那著名的吃人的封建禮教。
林淑華與徐惠民
心高氣傲的徐惠民在林淑華家人的侮辱和林淑華的愛中痛苦地掙扎,最終決定一定要在上海出人頭地,他選擇了在聖約翰大學讀醫科,一路走來分外艱辛,而林淑華為了愛的承諾苦苦地等待了八年,卻只換來兩年的相守。徐惠民的離世留給林淑華一生的追憶,她用手中的筆記下了他們愛情的點點滴滴,於是《生死戀》的結集出版,既是對他們愛情的紀念,也實實在在是民國時期絕版的愛情白皮書。
文章資料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欒星:一個人與一本書的傳奇
※歷史上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傳奇人物是誰?(圖)
※你我共同的傳奇火熱《霍比人的歷程》
※大銀幕鍾愛的那些傳奇女性【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