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上海最優雅的馬路 武康路仿如歐洲小街
↑「2010年,遊客們看完了世博園區,應該也想找個有上海味道的老馬路逛逛。」或許武康路就是這樣的地方。
想起來去拍武康路,是因為看見市旅遊局編製的一本《四季發布》的小冊子,小冊子的內容是由《旅遊時報》編輯的,裡面推薦了武康路,那張在武康大樓上俯拍的武康路,老洋房隱印在綠樹叢中,視覺上很是誘人。當時覺得很奇怪,上海像武康路這樣的馬路有許多,旅遊局為何獨獨推薦武康路?後來去網上查了查,原來是武康路的外觀政府進行了統一改造,納入世博的旅遊景觀。
以前讀書的學校在淮海路上,對面是宋慶齡故居,旁邊就是武康路,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去逛逛,覺得也就是個普通的小馬路,只是安靜點而已吧,可能是那時住在弄堂里,天天生活在老洋房的氛圍里,什麼洋房的故事都不大在意,現在搬出了老城區,對這樣弄堂洋房倍感親切,行走其間,增添了觀光的含義,以一個外人的身份,觀賞這樣洋房,可以更淡定些更從容些。
武康路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色,戒》最後那段」,放走了老易的佳芝裝得沒事人一樣叫了輛黃包車,說「到福開森路去!」張愛玲的小說里,王佳芝最後是要去「愚園路」的,電影中卻改為「福開森路」。這「福開森路」就是今天的武康路,與小說里的公寓不同,李安把這個幽會的場所選在了武康路99號,這曾是英商正廣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是獨門獨院的別墅洋房。這位英國大班的家,完全按照英國鄉村別墅式花園住宅式樣建造而成。現在別指望能近距離參觀這座洋房,大門緊閉,根本不知道其所屬的單位,但透過圍牆,紅瓦陡坡的屋頂上,有著紅磚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爐煙囪和尖頂的老虎窗,外牆飾以暗紅色的半露木構架,透射出濃郁的英倫鄉村風味。雖然高高的圍牆擋住了視線,但還是冒出了三角形的尖頂和濃密的樹,構畫出一幅很美麗的圖畫
武康路上的房子都是極為漂亮的,往往樓底下都有著「市級建築保護單位」這樣一塊牌子,幾乎每一棟都有著十分悠遠的歷史。武康路所在的區域原來是法租界,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福開森而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武康路全長1公里多點,當年,法租界在非法擴張地盤的過程中,與上海寧波同鄉會「四明公所」發生衝突,又與英美等國產生矛盾,福開森在中外各方之間周旋調停,法租界當局為表示對福開森的感謝,特意將法租界西區的一條馬路命名為福開森路。1943年10月,汪精衛政府接收租界時將福開森路改名武康路,得名於浙江省武康縣。
武康路就在喧鬧的淮海西路與興國路之間,在淮海西路的那一面有許多商店,熱鬧非凡;武康路這面立刻安靜下來。淮海西路上武康大樓,那歐式風格的建築是這條馬路最明顯的標誌。 武康路上,行人稀少,所以我可以毫不顧忌地四處張望,一棟棟洋房收入眼底,西班牙建築的小尖頂顯得那樣的慵懶,帶有造型優雅柔美的義大利式半圓形陽台,很像莎士比亞筆下羅米歐和朱麗葉幽會的陽台,上面纏繞著枝葉紛披的長春藤,街邊幽靜的小花店總看不到主人,偶爾碰見幾個外籍人相視也是不經意。武康路骨子裡浸透著優雅與沉靜,這才是上海獨有的氣質。 「2010年,遊客們看完了世博園區,應該也想找個有上海味道的老馬路逛逛。」或許武康路就是這樣的地方。
指點地理:武康路位於上海的徐匯區,全長1.71公里,處于衡山路風貌保護區里,武康路如一條魚骨,與華山路、五原路、復興西路、湖南路、泰安路這五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弧線相連,最為合適做建築散步。沿線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這裡曾經居住過眾多當年的政要、商界精英及文化名人。黃興公寓、唐紹儀的居所,商界女傑董竹君、鋼鐵大王朱恆清、麵粉大王孫多森、孫多鑫等商界巨擘的身影,都曾出現在武康路上,文學大師巴金,影壇巨星孫道臨、趙丹等也曾在武康路上居住多年。
進入武康路:武康路一條連接著華山路,另一頭連接這淮海西路,兩頭都可以進入。因為武康路不是很長,拍拍走走,2小時左右。
遊覽(從淮海西路路進入)●宋慶齡故居:位於淮海西路武康路口,門票20元,以日本遊客居多,進入真正的故居要穿鞋套,亦有講解員講解,無需另外費用。據說孫道臨在世時很喜歡眺望窗檯對面,德式紅頂白瓦的船形建築便是宋慶齡的故居。宋慶齡於1948年冬遷居於此。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周是終年蒼翠的樟樹。故居底層是過廳、客廳、餐廳和藏書室。房間里陳列著國內外友人贈送的石刻擺件和風景油畫,牆上則掛著孫中山和一些她與中外名人的合影。最柔軟的一處要屬那件宋慶齡穿過的藏黑色香雲紗旗袍。旗袍顏色素凈,領口和袖口有鏤空花樣。想必當年,她就是穿著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緩緩走過。
●武康大樓:位於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處,是武康路標誌性建築。武康大樓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以前曾叫諾曼底公寓。這座公寓由法商萬國儲蓄會於1924年投資建造,請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設計。這是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築式樣的大樓,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1942年之前,這座公寓里沒有住過中國人,大多是在電車和自來水公司供職的外籍職員。抗戰勝利後,孔祥熙的女兒孔二小姐把這座大樓買下來,做了最大的業主,自己則住在新樓里。抗戰勝利後,有「東方第一母親之譽的電影演員吳茵入住武康大樓,電影演員王人美從1945年起居住在武康大樓,直至上世紀50年代調京。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電影藝術家鄭君里、趙丹也曾居住在這裡,現在,孫道臨的妻子王文娟依然住在這裡的新樓里,他們的寓所恰恰便是當年孔二小姐的閨房。
●武康路390弄1號周璇舊居:這裡見證著這個「金嗓子」藝人從息影,到復出,又大紅的歷程。從淮海中路 1754弄的大門沿「主幹道」走到底向左拐,再走到底,便是一幢類型和其它小樓不盡相同的三層樓房。這就是今天的武康路390弄1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3年,周璇深恐長期不拍戲,自己的藝術青春就將枯萎,以,她從乾爹乾媽柳中浩夫婦(國華電影製片公司老闆)長樂路留園12號的家中搬了出來,來到淮海中路1754弄最後一排最西頭的小樓里,即如今的這座小樓。為此事,她還跟她的乾爹鬧得不高興。那時跟周璇住在一起的只有她的養母周媽,她們住三樓,樓下住著個姓朱的舞女。這年夏天,周璇加入張善琨組合的 「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拍了《漁家女》、《鸞鳳和鳴》、《紅樓夢》、《鳳凰于飛》,場場爆滿,聲譽再起。抗戰勝利後,周璇離開上海去香港拍戲,於解放初回到上海,再沒回到這個小樓。●武康路393號黃興故居: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的故居,人稱「黃公館」,以不對外開放。這是一幢三開間4層樓的花園住宅,帶有古典主義裝飾藝術派風格。此樓建造於民國初年,入住後僅數月,黃興就因胃病複發而謝世,年僅42歲。黃興過世之後,「黃公館」幾經易主,1932年蔡元培、吳稚暉等在此創辦上海國際圖書館,它是日內瓦中國國際圖書館的分館,也是我國第一家國際專業圖書館,1937年遷往北京。這裡還曾是上海電影廠的辦公樓,樓梯牆上至今還懸掛著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等幾位昔日大明星的大幅黑白照片,均已落滿灰塵。在安靜的武康路,這幢有著幾分霸氣的老洋房屹立在那裡,顯得凝重而倔強。
●武康路390號:原義大利領事官宅。平緩四坡瓦頂一層東、西,南三面均有敞廊,兩邊設弧形環抱台階,檐頂為盔形山牆,設落地窗和陽台,人站在敞廊下,唯一的感覺就是「別有洞天」。這樣的地中海式建築風格在上海已經瀕臨絕種。1930年代的上海,是花園洋房蓬勃發展的時期,同時在住宅建築上又追求不同的風格表現,地中海風格也應運而生。它主要指模仿希臘、義大利、法國南部等地區風格而建的洋房。武康路390號的庭前空間頗大,庭院布局別具匠心,園內小橋流水,假山亭台,竹林花園,綠草如茵。如今這裡成了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自然不接受參觀。
●武康路270號英式建築:現在是一個居民區,可以自由出入。1936年前後是英國籍Mr&Mrs R.M.Saker的私宅,這對夫妻都是英商通和有限公司的職員,Mr Saker則在該公司擔任高級職務——公司主管兼董事。英商通和有限公司是當時上海較有實力的建築設計公司,曾於1913年設計了漢口中國銀行,1917年竣工,今天這幢建築已是武漢的優秀歷史建築。在敵偽時代,該住宅被偽「敵產管理委員會」沒收。
●武康路240號開普敦公寓:就在湖南別墅的對面,湖南路武康路交叉口,是當年的英國公和洋行設立在上海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如今的滙豐銀行上海分行、海關大樓、渣打銀行等建築,都是公和洋行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作品,簡練動感的造型、清秀流暢的線條,為昔日的上海建築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湖南別墅:位於湖南路武康路路口,有一個氣派的大宅門,終年緊閉,永遠別指望著能進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很少有人進出。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全窺它的風貌,只知道一幢掩藏在濃密的綠蔭中的西班牙式的花園洋房。1934年春,汪偽反動政權的財政部部長周佛海買下這座花園。門前的居爾典路也隨著周的到來而改名為湖南路(周系湖南人)。解放後房子被國家沒收,陳毅市長曾在此小住一段時間,後這裡作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來滬的高級首長。在此居住時間最長的大概要推賀子珍同志,她在這裡度過了從1950年直到「文革」中患病住進華東醫院的這段時間。現在這裡是興國賓館的分部,外牆上燙著的「湖南別墅」四個金色大字。
●武康路117號:是一處不對外開放的獨立花園洋房,但是門牌上標著「1號2號」,不透過鐵門的縫隙向里看,是絕不會發現內有2幢小樓的。1號樓外形是近代西洋建築,主屋3層。2號樓為二層建築,局部三層,簡潔的西班牙式風格。屋頂平緩,鋪設西班牙簡瓦,牆面為淺黃色塗料。早年的房主是金城銀行的總經理周作民。
●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這個洋房亦是不對外開放。在文革結束後,重回武康路113號的巴金老人寫下了《隨想錄》。從湖南路拐進武康路,沿街第一座庭院里是一幢英國鄉村式花園洋房,平緩的屋頂,暗紅色細磚貼面,十分樸實厚重。這是巴金在上海最後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這座小樓始建於1923年,曾為蘇聯商務代表處,從1955年起,巴金和女兒李小林一家就住在這幢三層小洋樓里,庭院里種滿了白玉蘭,巴金在此樓居住了40多年,在這裡,他寫成了《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一雙美麗的眼睛》等譯作及小說,被海內外思想界、知識界和文學界公認為「說真話的大書」。
●武康路99號正廣和老屋:位於武康路和復興西路路口,這是正廣和老屋,當然根本無法進入其內,只能在外面看看這個英式建築,這裡依然高牆聳立,大門緊閉。人們只有從它那漫過院牆,探向街心的梧桐樹枝和那在綠枝間若隱若現的尖尖屋頂,判定這是個大人物住的地方。房子始建於1928年,原是英商正廣和老闆的住宅,屬於典型的英國鄉村別墅式樣。上世紀30年代,同宋子文沆瀣一氣的唐海安一度居住在此。解放後此房被沒收,潘漢年、魏文伯、王震都曾在這裡住過,後來作為市委招待所。「文革」後劉靖基先生年邁回滬,市府安排其全家入住。至今房子依屬劉家所有。
●武康路40弄民國總理的官邸:目前是條弄堂,可以自由進入的,弄堂非常安靜。建於1932年,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弄堂屬於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注意看弄內的1號,現在為尋常人家居住。該住宅據稱是由董大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成時為比利時與法國商人合資組建的義品銀行產業。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曾在此居住,並在此被國民黨軍統謀殺,成為當時震驚中外的政治謀殺案。
休閑●武康路376號「武康新里」:武康新里又名武康庭,主樓建於上世紀70年代,是上海儀錶局的辦公樓。外表相當樸實規矩的老樓在新世紀被香港一家投資集團相中並華麗轉身。武康庭的外圍是三層高的小洋房,裡邊就是原儀錶局的辦公樓了。辦公樓有個地下室,地面上有四層半。裡邊進駐了一些公司、工作室,當然更有提供遊人休閑的咖啡吧、餐廳、服飾店等等。Coffee tree人氣很旺,露天位和室內都坐得滿滿的,客人以老外居多。咖啡以及當日出爐的點心頗具品質。D.I.S.是一間由荷蘭設計師開的女裝小店,黑白配色。BLISS的老闆娘Brigitte是法國人,這個中國迷在中國大江南北用老外的眼光精選了一批中國貨。武康庭中還有家SHUI Urban Spa。這裡的治療師來自菲律賓,護理品採用國際頂尖品牌Dermalogica。想像在一個午後躺在寬敞的摩洛哥式戶外陽台上,真是愜意非凡。如同一個城中的「歐洲村」。
諮詢:位於武康路393號甲的黃興故居門前掛上了「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兩塊新牌子。基本的服務項目,包括旅遊宣傳、諮詢服務、旅遊援助、旅遊投訴受理、旅遊資料發放等。與「兩個中心」同時揭幕的還有徐匯區老房子水彩畫展,這也是「兩個中心」的藝術首展。
提醒:雖然武康路1公里多的馬路上,沿途幾乎都是老洋房,在每坐老洋房的背後幾乎都有神秘的故事,但需要提醒的是,絕大多數的老洋房都是不對外開放,或是單位的用房,或是私人住宅(基本都是有來頭的人物),基本只能隔牆觀望的是大多數,因此,如果按圖索驥會比較失望的。在我看來,去武康路體驗一種氛圍,這個氛圍是百年上海在武康路上所積澱下來的優雅和沉靜,這是上海獨特的氣質。
周邊逛逛:武康路周圍的五原路、復興西路、湖南路、泰安路、興國路,都有很安靜的馬路,洋房接連成片,都可以去走走看看的。
重點參觀: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故居分2部分,故居和生平展,進門後保安會提醒遊客先去生平展參觀。
↑在故居的門外散養著許多鴿子。
↑故居的大門,進去就是門廳。
↑故居的樓梯,很是典雅。
↑當年宋慶齡的卧室。
↑故居的車庫。
↑故居後面的花園,旁邊都是香樟樹環抱。
重點參觀:武康大樓
↑武康大樓位於淮海西路和武康路的交界處,是武康路的標誌。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以前曾叫諾曼底公寓。
↑武康大樓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築式樣的大樓。
↑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電影藝術家鄭君里、趙丹也曾居住在這裡。
↑武康大樓的過道。現在,孫道臨雖然故世,他的妻子越劇著名演員王文娟依然住在武康大樓里。
↑武康大樓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外面是淮海西路。
↑武康大樓對面的弄堂,現在外籍人士時常租住在裡面。
重點參觀:武康路
↑武康路就是這樣一條窄窄的馬路,沿途洋房林立。
↑武康路390號,原義大利領事官宅。這樣的地中海式建築風格在上海已經瀕臨絕種。
↑武康路240號開普敦公寓。
↑寧靜的武康路,許多洋房都不對外開放的。
↑武康路270號英式建築:現在是一個居民區,可以自由出入。1936年前後是英國籍Mr&Mrs R.M.Saker的私宅。
↑密丹公寓,武康路的房子下面往往樓底下都有著「市級建築保護單位」這樣一塊牌子。
↑普通弄堂的一個門洞,很有異國的情調。
↑武康路40弄外新裝修的竹籬笆。
↑40弄現在是居民住宅,1號曾是民國總理的官邸。
↑寧靜的40弄,很家常的感覺。
↑武康路40弄是西班牙式樣的建築。
↑武康路全長1.7公里,很適合散步。
↑周末老外來這裡遊歷。
↑很都外籍人士都租住在武康路。
休閑:武康庭
↑武康路376號「武康新里」,又名武康庭,外面被洋房所環抱。
↑主樓建於上世紀70年代,是上海儀錶局的辦公樓。
↑外表相當樸實規矩的辦公樓,被香港一家投資集團相中並華麗轉身。
↑現在裡邊進駐了一些公司、工作室,當然更有提供遊人休閑的咖啡吧、餐廳、服飾店等等。如同一個城中的「歐洲村」。
↑走進去,發現這裡像歐式的小街區。如果天氣好的周末,外面Coffee Tree門口的露天座位全數被外國人佔據。
推薦閱讀:
※征服歐洲的男人,會送你什麼樣的珠寶?
※嫁給歐洲土豪的美國最漂亮「第一夫人」
※歐洲退稅完全指南
※「獨狼式襲擊」困擾歐洲
※這些中國元素,才是歐洲貴族眼中真正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