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聯」 「貼春聯」 的由來

春聯,也叫「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春聯古代稱「桃符」。據說,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鬱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此後,家家戶戶每逢春節都要將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

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對聯專著《檻聯叢話》中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 「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和影壁中。


推薦閱讀:

7字傳統春聯集錦
韓國春聯為何白色?
春聯集錦
2014新年春聯 馬年
虎年春聯集錦

TAG:春聯 |